隨著交戰雙方主力部隊進駐預定區域,西域各地頓時陷入空前緊張氣氛之中。戰爭!戰爭!戰爭爆發了!所有人都清楚大晉與石勒為爭奪西域霸權而發動的戰爭終於打響了!
大晉各地也為之瘋狂了,所有人都在不斷地交談著,歡呼著!開戰!開戰!
與羯族人開戰,與鮮卑人開戰,與羅馬人開戰。
敵人也不甘示弱,在西域戰雲密布的時候,遠在漠北的拓跋普根也開始蠢蠢欲動。他非常清楚,這是他最後一次消滅拓跋比延的機會,若還不能抓住的話,等待他和他部落的將是暗無天日的未來。
一接到晉軍主力西進的情報之後,拓跋普根立即整頓兵馬準備再次南侵。此次拓跋普根也算是孤注一擲了,為了拿下拓跋比延,總共派出七萬精銳騎兵部隊。其麾下眾將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與晉軍決一死戰。
拓跋比延聞訊大驚,連忙向大晉上表請求內附。接到北地警訊,司馬遹連忙召集內閣進行商議。有些大臣認為拓跋比延地處塞外,地狹民疲,與大晉又有陰山阻隔,物資轉運困難,再加上西域大戰在即,朝廷無力再全力支持,不如將拓跋比延部落係數南遷。
不過這種論調遭到以張賓、祖逖為首強硬派的激烈反對,隻見張賓朗聲道:“陛下,臣以為切不可讓拓跋比延南遷,而是應該繼續支持對方與拓跋普根廝殺。這不僅能繼續削弱鮮卑人的實力,同時還為將來反擊漠北留下一個前進基地。”
“但是張大人,眼下我們正全力對付西域的石勒部,大量物資和士兵正源源不斷運往西域,實在是無力再往塞北調大量兵力。”裴危皺著眉頭道,他也認為晉軍雙線作戰的風險太大,倒不是說大晉沒有這個實力。而是因為西域和漠北距離大晉都太遠,再加上道路不通,導致晉軍的後勤補給線拉得過長。容易被敵人所乘。
“士稚,在西域我們總共調動了多少人力和武力?”司馬遹沉吟片刻問道。
“啟奏陛下。當初為了收複西域,樞密院一共往西域調集了十二萬六千廂軍,若是再加上後續的府兵和炮兵部隊,整個西域差不多聚集了近二十萬大軍。為了保證這些部隊的後勤補給,朝廷征用民夫共百萬人,動用騾馬近十萬匹。”由於這些事都是樞密院一手主持的,因此祖逖對這些數字幾乎是倒背如流。
“嘶!這麽多!?”盡管司馬遹清楚征討西域的難度。可是當祖逖念叨出那些數字的時候,還是讓他感到震撼了。
“主要是西域的道路大多數沙漠,不利於馬車的運行,大多數情況下都要靠騾馬馱運。以玉門關為例。諸位都知道玉門關是我朝極西的大門,但有誰知道過此關而西是荒曠的鹽澤,足足經過三百公裏的沙漠旅程,才能到達塔裏木盆地極東的牢海城。在這種長距離的茫茫黃沙中,如果我軍不步步為營。即使占領了某些城池,也是守不住的,後路隨時有被羯族騎兵切斷的危險。”祖逖解釋道。
“如此說來,在西域大戰沒有分出勝負之前,我們無力支持拓跋比延部落了?”司馬遹有些不甘心的問。他非常不希望放棄陰山北的拓跋比延,一直有這麽一個勢力在前麵頂著,才讓拓跋普根始終無法威脅到大晉的利益。
“陛下,微臣就是有點擔心啊,雖說這兩年大晉實力增長很快,但西域大戰在即,而且江東還需要朝廷支援,朝廷實在是無力支持雙線作戰,不如我們先對付石勒然後再北上消滅鮮卑人。”裴危依然堅持暫時放棄陰山北,是當前大晉最好的選擇。裴危之言乃是老成謀國,是比較穩妥的應付舉措。
“陛下,臣有不同意裴大人的看法。微臣以為雙線作戰固然對我們不利,但也沒有老大人說得那麽嚴重。至於說江東拖了朝廷的後退,恐怕有點言過其實了……嗬嗬,大家都知道江東的經濟還在恢複當中,但經過大半年的建設已經有些許起色,也許到了明年江東就能實現自給自足。”
“當然了,以眼下朝廷的困難,我們確實無力大舉北上,但是小規模的援助還是能夠做到的,隻要我們能讓拓跋比延堅持到西域大戰結束,朝廷就能騰出手來收拾漠北殘局。”戶部尚書杜錫旗幟鮮明地支持張賓的建議。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皇上,”內閣首輔張賓起奏道:“臣以為,河北節度使苻洪,世之良材,所轄諸軍,也是精兵猛將,朝廷隻需放手,不難平滅拓跋普根。”
江統也奏道:“拓跋中部諸部,憂慮拓跋普根,不下朝廷,頗可使之。”
王導此時任從五品下的尚書省主事,雖然品軼不高,但實權不小,也算是朝中重臣,此次也在眾人之中,卻是一言不發。司馬遹卻專門點他的將:“王愛卿意下如何?”
“臣愚鈍,無有良策。”王導自打歸附朝廷之後,一向謹言善行,從不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
“無策無妨,愛卿但言對漠北情勢的看法。”
王導無法隻得躬身道:“臣以為,雖拓跋普根悍然南侵,但其實力有限,因此朝廷不宜再做動員,否則恐勞民以甚。拓跋中部諸部大汗拓跋比延雖是與拓跋普根為敵,但其部眾之中,隻恐頗有欲歸效拓跋普根者。”
“王主事言之有理。”裴危說道,“中部鮮卑,的確不可恃,若是聯軍作戰,恐反亂我陣腳。”
司馬遹點點頭,他心中也有此擔憂,這兩年拓跋比延的統治愈發不得鮮卑人心。不少鮮卑人都暗暗佩服一直高舉反旗的拓跋普根,認為拓跋普根才是鮮卑人真正的英雄。盡管對方從來沒有在和大晉的鬥爭中占據過上風,但他這種不向強敵低頭的勇氣越來越贏得漠北鮮卑人的民心。
司馬遹歎口氣道:“可惜我們的物資全都向西域傾斜,否則這次必定可以借機掃滅拓跋北部!”
“漠北鮮卑諸部,拓跋比延地界與拓跋普根相鄰,那是不戰也得戰的,雖有投敵之憂,但在我們的支持下,自保還是沒有問題的!另外河北節度使府兵力被抽調的有限,因此尚可一戰。即使拓跋普根突破了陰山一線,但也無法突破長城一線。”祖逖身為軍方領頭人,他非常清楚朝廷在北部的兵力部署情況。
“苻洪所部,須要鎮撫河南諸地,不使之前歸附我大晉的拓跋南部蠢蠢欲動者得逞,恐難以全力北上!”裴危言道,倒是有理。
“臣以為,可從關中抽調精騎九千,交河北節度使苻洪統帥,歸附的鮮卑諸部,多與拓跋普根有舊,不可大用。”祖逖接著奏道。
裴危此時顯然也思考良久:“同時還可令遼東的陶侃領兵數千前往助戰,至於拓跋比延部還是放棄的好,他們幾經打擊其部落早就沒了精兵,近乎烏合之眾,不堪一擊。”
司馬遹點點頭道:“如此議議,不是主意就有了嗎?河北節度使苻洪麾下,的確需要些機動之兵!樞密院可在關中選騎兵九千,以為不時之需。此番這九千人馬皆交由苻洪統帥,待事畢後再各歸所屬。”
“再詔遼東各部,命陶侃征集一萬騎兵,適時趕往漠北,統歸苻洪調遣。再加上河北節度使府麾下的三萬兵馬,如此可有五萬之眾,應可一戰。詔命拓跋比延務必保證部落穩定,不可懈怠,各保轄境,協助天兵安定漠北。”
打仗,是非常花錢的事情。尤其大晉現在,是要“同時打勝兩場高強度的局部戰爭”,那銀子,還不得花的跟流水似的?好在這些年,國內的經濟,發展的不錯,老百姓安居樂業,糧倉裏很是充盈。
不過更重要的,是工商業和“金融業(錢莊)”的發展,尤其這錢莊,是可以“生錢”的。除此以外,貢獻最大的還要屬海外貿易。為了籌措資金,司馬遹吸取曆朝曆代、古今中外的經驗教訓,成立了大晉的‘東印度公司’。
於是,在洪武十三年,的六月,朝廷發出了諭旨,曉諭各地商社——“拍賣”對印度洋貿易“專營權”。
此時的大晉,剛剛進入印度洋沒幾年,沿途各地港口剛剛修建完畢,也就是說剛剛完成對印度洋的圈地行動,尚未與印度各部落進行大規模貿易。然而商人們是極有眼光的,聖旨一出,應者雲集。
不過,既然是“拍賣”,買家就必須有雄厚的實力。光是參與“競標”的入場費,每家就得一萬銀元。所以,商社、私人富商們、世家大族便聯合起來,組成“商團”,參與競標。
參加的商團,有二十餘家,代表著國內近五百餘家商社、三十餘家私人錢莊,僅此,朝廷就淨得二十餘萬銀元。
經過頗為激烈的角逐,以濮陽的商社、錢莊為主,中原地區近四十家商社、錢莊組成的“濮陽商團”以相當於六百萬銀元的出價,擊敗“江淮商團”取得最後的勝利。根據協議,朝廷不投一分一文,而以“國家信譽”為擔保,獲得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
同時,“濮陽商團”投入一百萬銀元,作為“質押”。朝廷其實先挪用了這一百萬銀元(承諾日後以官本得利衝抵,其實除了股本分紅,朝廷依舊可以取得相當的稅收),作為西征軍費。不過,朝廷優先從“濮陽商團”所屬商社采辦物資,租用馬隊,其實又使“濮陽商團”從中獲利。
大晉各地也為之瘋狂了,所有人都在不斷地交談著,歡呼著!開戰!開戰!
與羯族人開戰,與鮮卑人開戰,與羅馬人開戰。
敵人也不甘示弱,在西域戰雲密布的時候,遠在漠北的拓跋普根也開始蠢蠢欲動。他非常清楚,這是他最後一次消滅拓跋比延的機會,若還不能抓住的話,等待他和他部落的將是暗無天日的未來。
一接到晉軍主力西進的情報之後,拓跋普根立即整頓兵馬準備再次南侵。此次拓跋普根也算是孤注一擲了,為了拿下拓跋比延,總共派出七萬精銳騎兵部隊。其麾下眾將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與晉軍決一死戰。
拓跋比延聞訊大驚,連忙向大晉上表請求內附。接到北地警訊,司馬遹連忙召集內閣進行商議。有些大臣認為拓跋比延地處塞外,地狹民疲,與大晉又有陰山阻隔,物資轉運困難,再加上西域大戰在即,朝廷無力再全力支持,不如將拓跋比延部落係數南遷。
不過這種論調遭到以張賓、祖逖為首強硬派的激烈反對,隻見張賓朗聲道:“陛下,臣以為切不可讓拓跋比延南遷,而是應該繼續支持對方與拓跋普根廝殺。這不僅能繼續削弱鮮卑人的實力,同時還為將來反擊漠北留下一個前進基地。”
“但是張大人,眼下我們正全力對付西域的石勒部,大量物資和士兵正源源不斷運往西域,實在是無力再往塞北調大量兵力。”裴危皺著眉頭道,他也認為晉軍雙線作戰的風險太大,倒不是說大晉沒有這個實力。而是因為西域和漠北距離大晉都太遠,再加上道路不通,導致晉軍的後勤補給線拉得過長。容易被敵人所乘。
“士稚,在西域我們總共調動了多少人力和武力?”司馬遹沉吟片刻問道。
“啟奏陛下。當初為了收複西域,樞密院一共往西域調集了十二萬六千廂軍,若是再加上後續的府兵和炮兵部隊,整個西域差不多聚集了近二十萬大軍。為了保證這些部隊的後勤補給,朝廷征用民夫共百萬人,動用騾馬近十萬匹。”由於這些事都是樞密院一手主持的,因此祖逖對這些數字幾乎是倒背如流。
“嘶!這麽多!?”盡管司馬遹清楚征討西域的難度。可是當祖逖念叨出那些數字的時候,還是讓他感到震撼了。
“主要是西域的道路大多數沙漠,不利於馬車的運行,大多數情況下都要靠騾馬馱運。以玉門關為例。諸位都知道玉門關是我朝極西的大門,但有誰知道過此關而西是荒曠的鹽澤,足足經過三百公裏的沙漠旅程,才能到達塔裏木盆地極東的牢海城。在這種長距離的茫茫黃沙中,如果我軍不步步為營。即使占領了某些城池,也是守不住的,後路隨時有被羯族騎兵切斷的危險。”祖逖解釋道。
“如此說來,在西域大戰沒有分出勝負之前,我們無力支持拓跋比延部落了?”司馬遹有些不甘心的問。他非常不希望放棄陰山北的拓跋比延,一直有這麽一個勢力在前麵頂著,才讓拓跋普根始終無法威脅到大晉的利益。
“陛下,微臣就是有點擔心啊,雖說這兩年大晉實力增長很快,但西域大戰在即,而且江東還需要朝廷支援,朝廷實在是無力支持雙線作戰,不如我們先對付石勒然後再北上消滅鮮卑人。”裴危依然堅持暫時放棄陰山北,是當前大晉最好的選擇。裴危之言乃是老成謀國,是比較穩妥的應付舉措。
“陛下,臣有不同意裴大人的看法。微臣以為雙線作戰固然對我們不利,但也沒有老大人說得那麽嚴重。至於說江東拖了朝廷的後退,恐怕有點言過其實了……嗬嗬,大家都知道江東的經濟還在恢複當中,但經過大半年的建設已經有些許起色,也許到了明年江東就能實現自給自足。”
“當然了,以眼下朝廷的困難,我們確實無力大舉北上,但是小規模的援助還是能夠做到的,隻要我們能讓拓跋比延堅持到西域大戰結束,朝廷就能騰出手來收拾漠北殘局。”戶部尚書杜錫旗幟鮮明地支持張賓的建議。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皇上,”內閣首輔張賓起奏道:“臣以為,河北節度使苻洪,世之良材,所轄諸軍,也是精兵猛將,朝廷隻需放手,不難平滅拓跋普根。”
江統也奏道:“拓跋中部諸部,憂慮拓跋普根,不下朝廷,頗可使之。”
王導此時任從五品下的尚書省主事,雖然品軼不高,但實權不小,也算是朝中重臣,此次也在眾人之中,卻是一言不發。司馬遹卻專門點他的將:“王愛卿意下如何?”
“臣愚鈍,無有良策。”王導自打歸附朝廷之後,一向謹言善行,從不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
“無策無妨,愛卿但言對漠北情勢的看法。”
王導無法隻得躬身道:“臣以為,雖拓跋普根悍然南侵,但其實力有限,因此朝廷不宜再做動員,否則恐勞民以甚。拓跋中部諸部大汗拓跋比延雖是與拓跋普根為敵,但其部眾之中,隻恐頗有欲歸效拓跋普根者。”
“王主事言之有理。”裴危說道,“中部鮮卑,的確不可恃,若是聯軍作戰,恐反亂我陣腳。”
司馬遹點點頭,他心中也有此擔憂,這兩年拓跋比延的統治愈發不得鮮卑人心。不少鮮卑人都暗暗佩服一直高舉反旗的拓跋普根,認為拓跋普根才是鮮卑人真正的英雄。盡管對方從來沒有在和大晉的鬥爭中占據過上風,但他這種不向強敵低頭的勇氣越來越贏得漠北鮮卑人的民心。
司馬遹歎口氣道:“可惜我們的物資全都向西域傾斜,否則這次必定可以借機掃滅拓跋北部!”
“漠北鮮卑諸部,拓跋比延地界與拓跋普根相鄰,那是不戰也得戰的,雖有投敵之憂,但在我們的支持下,自保還是沒有問題的!另外河北節度使府兵力被抽調的有限,因此尚可一戰。即使拓跋普根突破了陰山一線,但也無法突破長城一線。”祖逖身為軍方領頭人,他非常清楚朝廷在北部的兵力部署情況。
“苻洪所部,須要鎮撫河南諸地,不使之前歸附我大晉的拓跋南部蠢蠢欲動者得逞,恐難以全力北上!”裴危言道,倒是有理。
“臣以為,可從關中抽調精騎九千,交河北節度使苻洪統帥,歸附的鮮卑諸部,多與拓跋普根有舊,不可大用。”祖逖接著奏道。
裴危此時顯然也思考良久:“同時還可令遼東的陶侃領兵數千前往助戰,至於拓跋比延部還是放棄的好,他們幾經打擊其部落早就沒了精兵,近乎烏合之眾,不堪一擊。”
司馬遹點點頭道:“如此議議,不是主意就有了嗎?河北節度使苻洪麾下,的確需要些機動之兵!樞密院可在關中選騎兵九千,以為不時之需。此番這九千人馬皆交由苻洪統帥,待事畢後再各歸所屬。”
“再詔遼東各部,命陶侃征集一萬騎兵,適時趕往漠北,統歸苻洪調遣。再加上河北節度使府麾下的三萬兵馬,如此可有五萬之眾,應可一戰。詔命拓跋比延務必保證部落穩定,不可懈怠,各保轄境,協助天兵安定漠北。”
打仗,是非常花錢的事情。尤其大晉現在,是要“同時打勝兩場高強度的局部戰爭”,那銀子,還不得花的跟流水似的?好在這些年,國內的經濟,發展的不錯,老百姓安居樂業,糧倉裏很是充盈。
不過更重要的,是工商業和“金融業(錢莊)”的發展,尤其這錢莊,是可以“生錢”的。除此以外,貢獻最大的還要屬海外貿易。為了籌措資金,司馬遹吸取曆朝曆代、古今中外的經驗教訓,成立了大晉的‘東印度公司’。
於是,在洪武十三年,的六月,朝廷發出了諭旨,曉諭各地商社——“拍賣”對印度洋貿易“專營權”。
此時的大晉,剛剛進入印度洋沒幾年,沿途各地港口剛剛修建完畢,也就是說剛剛完成對印度洋的圈地行動,尚未與印度各部落進行大規模貿易。然而商人們是極有眼光的,聖旨一出,應者雲集。
不過,既然是“拍賣”,買家就必須有雄厚的實力。光是參與“競標”的入場費,每家就得一萬銀元。所以,商社、私人富商們、世家大族便聯合起來,組成“商團”,參與競標。
參加的商團,有二十餘家,代表著國內近五百餘家商社、三十餘家私人錢莊,僅此,朝廷就淨得二十餘萬銀元。
經過頗為激烈的角逐,以濮陽的商社、錢莊為主,中原地區近四十家商社、錢莊組成的“濮陽商團”以相當於六百萬銀元的出價,擊敗“江淮商團”取得最後的勝利。根據協議,朝廷不投一分一文,而以“國家信譽”為擔保,獲得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
同時,“濮陽商團”投入一百萬銀元,作為“質押”。朝廷其實先挪用了這一百萬銀元(承諾日後以官本得利衝抵,其實除了股本分紅,朝廷依舊可以取得相當的稅收),作為西征軍費。不過,朝廷優先從“濮陽商團”所屬商社采辦物資,租用馬隊,其實又使“濮陽商團”從中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