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穀鎮並非縣衙製所,需說不夠繁華,也稱不上赫赫有名,但並不影響它成為多事之地,成為朝廷的一塊心病。
大約在二三十年之前,該縣連續出現咄咄怪事,縣令履職不出三個月,要麽一命歸西,要麽無故消失,輕者要麽病患難治而離任。
一時間,朝廷為此傳聞眾多,皇上不勝其煩,命欽差尋訪也未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更離譜的是,皇上派了一名副太監總管下去巡查,上報的結論更是稀罕,居然是美人穀當地流傳的一種迷信謠傳,因為幾任縣令均屬殺氣不夠而自蹈死地。
皇上聽後哭笑不得,真是無稽之談!皇上左思右想,總不能據荒唐之謠傳,遍尋天下鍾馗一般的人物,並破格擢拔為品級官員,除為縣令之職罷?這還不讓世人笑掉大牙,恥笑朝堂之事太過荒謬,太過兒戲嗎!
皇上思前想後,還是決定選派一個震得住的人選前往吧!於是想到了二十出頭的小叔,此人雖為阿哥,做事還算幹練,而且有一身好功夫,起碼不會輕易著了別人的道。
小叔阿哥豈能離開父母兄弟,豈願暫離京師,便向皇上求情道:“吾皇萬歲,阿哥從不惹事生非,不從冒犯皇威,也從未做過非法勾當,皇上奈何如此看不順眼,非要外任不可?”
開始,皇上還耐心解釋,阿哥應該為國征戰,為朝廷出力,為皇家建立功勳。
小叔阿哥怎可聽得進去!老是糾纏著皇上,皇上心中煩惱。指著跪地求情的小叔阿哥罵道:“黑黑的,就是看不順眼,何如?去也得赴任,不去也得赴任,京師容汝不得!”
殊不知。皇上的金口一開,莫敢深究。小叔阿哥大大的不服,皇上借勢欺人,借勢壓我,長得黑算何理由?
不過,太監總管跟隨皇上許多年。不敢說是皇上肚子裏的蛔蟲,起碼也可以說是能夠掐算出皇上喜怒哀樂的原因,真的可達到*不離十的地步。
太監總管八麵玲瓏,很會為皇上排憂解難,他也許聽說過美人穀。聽說過美人穀的傳言,他悄悄地對小叔阿哥道:“皇上疼惜於汝,直接讓爾做縣令,多少人求之不得哩!”
小叔聽這種類似的說法早就厭煩了,正想拒絕之時,太監總管便神秘地道:“皇上說你長得黑的下文便是,特別安排汝去美人穀,美化美化。不日便是美男子,長皇族臉麵,以美宣示皇威。深得重用,豈不大妙!”
一語點醒夢中人,小叔阿哥居然前往皇宮,向皇上致歉,說是誤讀皇上一片誠意,不諳吾皇深情。終於在太監總管的點化之下,了解了皇上之良苦用心。並保證即刻赴任。
皇上高興,隨即寫下一封密詔。準許危急之時可調用當地駐軍;對本地的害群之馬和民憤極大之人有先斬後奏之權利。
小叔阿哥赴任的當天,阿哥便隱匿自己的特殊身份,以一個普通的朝廷命官履職。可案頭上的一個棘手的案件擺在那裏,也是所有縣令均會遇到的首要案件。
師爺還是過去的師爺,小叔阿哥趁師爺為之接風洗塵時,便悄悄問曰,敢問師爺,諸位縣令不幸,為何汝能自我保全,過得這般滋潤?
師爺真夠老奸巨猾的,他不鹹不淡地答道,朝廷命官責任重大,壓力山大,權力巨大,所受煎熬也多,而師爺隻是樹上的寄生菌,池塘的小爬蟲,命官的跟班,輕鬆混日,無憂無慮,吃得飽睡得香,自然長壽!
此話可有些講完,小叔阿哥豈可聽不出來?他佩服師爺這種人堪稱為師,認為此話敷衍塞責亦可,認為此話透著天機亦未嚐不可。
小叔阿哥豈是普通縣令那樣沒有見過世麵之人?他並不急於從案件本身著手,而是查看清楚案件的當事方,分別從當事方的實力進行明察暗訪。
果然,土財主走進了小叔阿哥的視線。因為土財主財雄勢大,做事我行我素,並不需要偷偷摸摸,遮遮掩掩,很多事都是禿子頭上的虱子,一目了然。
小叔阿哥到任第七個晚上,他將師爺請進室中飲茶密談,問師爺道:“師爺乃本縣原老,想必對本縣之事頗為熟悉?”
師爺微笑之中透過幾分文化人的傲氣,點頭應允。
小叔阿哥問道,是否每一任縣令均會麵臨這一案件?
師爺仍然微笑之中透過幾分文化人的傲氣,點頭應允。
此案的當事人從未變動過,如此說法可對?小叔阿哥問道。
師爺微笑之中還是透過幾分文化人的傲氣,點頭應允。
小叔阿哥又問道:“師爺你怕這土財主嗎?”
“吾為何怕他?”師爺似有委屈地答曰,“我既與之毫無瓜葛,又不與之同流合汙,怎的怕他,他能奈我何?”
小叔阿哥表情鎮定,可內心竊喜,他為終於可以撬動師爺的穩坐交椅而信心大增,並且了解到師爺常常置身事外,並不是走到水邊不濕鞋,而是根本沒有到水邊去走過。於是,小叔阿哥靈機一動,抓住師爺的手,渴求道:“師爺,本縣有個不情之請,爾可願聽?”
師爺並不感動,而是冷冰冰地道:“願聞一二。”
“師爺雖不是朝廷命官,可也享用朝廷奉祿,在百姓眼裏,也是父母官,此話師爺可曾聽說過?”小叔阿哥問之曰。
“有理!”師爺簡答之。
“既如此,師爺應該是察訪土財主的最佳人選。”小叔阿哥語氣舒緩,可語意肯定,情感懇切地道,“非汝莫屬,望勿推辭!”
師爺的確冰雪聰明,小叔阿哥先說待遇,再說責任,最後說任務。無論師爺乃何樣人,都逃無可逃,避無可避。
從小人的角度而言,就如同捕獵之時安裝器械一樣,先投放引誘的食物,讓你見之而心中癢癢,無法抵禦;進而便是開辟通向引誘食物的通道,引你一步一步逼近,小心也罷,貪心也罷,總之心有所屬,魅力無窮,不上前於心不忍;最後是水到渠成之事,甘冒風險,力求自保,力求險中求勝。
從正人君子的角度而言,責任感也好,事業心也好,同僚之間的關照之情也好,努力配合造福一方百姓也好,這幾個方麵都具有無限的誘惑力,都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都是應該履行的光榮職責和光輝使命,都是可以引以為自豪的。
師爺思索良久,從小叔阿哥的眼神中捕捉到了期待和希望,也捕捉到了誠摯的請求,師爺重重地點頭道:“事情並不複雜,土財主憑借財勢,企圖霸占美人穀,壟斷美人溪,為謀取更大的家族利益,可謂費盡心機,手段用盡!”
“手段用盡?”小叔阿哥重複地問曰,“師爺所指,莫非包括幾任縣令之不幸耶?”
“此雖有些主觀武斷,但也許會有水落石出之日!”師爺聲明,“此為妄言,並無依據,臆斷而已,不足采信!”(未完待續)
大約在二三十年之前,該縣連續出現咄咄怪事,縣令履職不出三個月,要麽一命歸西,要麽無故消失,輕者要麽病患難治而離任。
一時間,朝廷為此傳聞眾多,皇上不勝其煩,命欽差尋訪也未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更離譜的是,皇上派了一名副太監總管下去巡查,上報的結論更是稀罕,居然是美人穀當地流傳的一種迷信謠傳,因為幾任縣令均屬殺氣不夠而自蹈死地。
皇上聽後哭笑不得,真是無稽之談!皇上左思右想,總不能據荒唐之謠傳,遍尋天下鍾馗一般的人物,並破格擢拔為品級官員,除為縣令之職罷?這還不讓世人笑掉大牙,恥笑朝堂之事太過荒謬,太過兒戲嗎!
皇上思前想後,還是決定選派一個震得住的人選前往吧!於是想到了二十出頭的小叔,此人雖為阿哥,做事還算幹練,而且有一身好功夫,起碼不會輕易著了別人的道。
小叔阿哥豈能離開父母兄弟,豈願暫離京師,便向皇上求情道:“吾皇萬歲,阿哥從不惹事生非,不從冒犯皇威,也從未做過非法勾當,皇上奈何如此看不順眼,非要外任不可?”
開始,皇上還耐心解釋,阿哥應該為國征戰,為朝廷出力,為皇家建立功勳。
小叔阿哥怎可聽得進去!老是糾纏著皇上,皇上心中煩惱。指著跪地求情的小叔阿哥罵道:“黑黑的,就是看不順眼,何如?去也得赴任,不去也得赴任,京師容汝不得!”
殊不知。皇上的金口一開,莫敢深究。小叔阿哥大大的不服,皇上借勢欺人,借勢壓我,長得黑算何理由?
不過,太監總管跟隨皇上許多年。不敢說是皇上肚子裏的蛔蟲,起碼也可以說是能夠掐算出皇上喜怒哀樂的原因,真的可達到*不離十的地步。
太監總管八麵玲瓏,很會為皇上排憂解難,他也許聽說過美人穀。聽說過美人穀的傳言,他悄悄地對小叔阿哥道:“皇上疼惜於汝,直接讓爾做縣令,多少人求之不得哩!”
小叔聽這種類似的說法早就厭煩了,正想拒絕之時,太監總管便神秘地道:“皇上說你長得黑的下文便是,特別安排汝去美人穀,美化美化。不日便是美男子,長皇族臉麵,以美宣示皇威。深得重用,豈不大妙!”
一語點醒夢中人,小叔阿哥居然前往皇宮,向皇上致歉,說是誤讀皇上一片誠意,不諳吾皇深情。終於在太監總管的點化之下,了解了皇上之良苦用心。並保證即刻赴任。
皇上高興,隨即寫下一封密詔。準許危急之時可調用當地駐軍;對本地的害群之馬和民憤極大之人有先斬後奏之權利。
小叔阿哥赴任的當天,阿哥便隱匿自己的特殊身份,以一個普通的朝廷命官履職。可案頭上的一個棘手的案件擺在那裏,也是所有縣令均會遇到的首要案件。
師爺還是過去的師爺,小叔阿哥趁師爺為之接風洗塵時,便悄悄問曰,敢問師爺,諸位縣令不幸,為何汝能自我保全,過得這般滋潤?
師爺真夠老奸巨猾的,他不鹹不淡地答道,朝廷命官責任重大,壓力山大,權力巨大,所受煎熬也多,而師爺隻是樹上的寄生菌,池塘的小爬蟲,命官的跟班,輕鬆混日,無憂無慮,吃得飽睡得香,自然長壽!
此話可有些講完,小叔阿哥豈可聽不出來?他佩服師爺這種人堪稱為師,認為此話敷衍塞責亦可,認為此話透著天機亦未嚐不可。
小叔阿哥豈是普通縣令那樣沒有見過世麵之人?他並不急於從案件本身著手,而是查看清楚案件的當事方,分別從當事方的實力進行明察暗訪。
果然,土財主走進了小叔阿哥的視線。因為土財主財雄勢大,做事我行我素,並不需要偷偷摸摸,遮遮掩掩,很多事都是禿子頭上的虱子,一目了然。
小叔阿哥到任第七個晚上,他將師爺請進室中飲茶密談,問師爺道:“師爺乃本縣原老,想必對本縣之事頗為熟悉?”
師爺微笑之中透過幾分文化人的傲氣,點頭應允。
小叔阿哥問道,是否每一任縣令均會麵臨這一案件?
師爺仍然微笑之中透過幾分文化人的傲氣,點頭應允。
此案的當事人從未變動過,如此說法可對?小叔阿哥問道。
師爺微笑之中還是透過幾分文化人的傲氣,點頭應允。
小叔阿哥又問道:“師爺你怕這土財主嗎?”
“吾為何怕他?”師爺似有委屈地答曰,“我既與之毫無瓜葛,又不與之同流合汙,怎的怕他,他能奈我何?”
小叔阿哥表情鎮定,可內心竊喜,他為終於可以撬動師爺的穩坐交椅而信心大增,並且了解到師爺常常置身事外,並不是走到水邊不濕鞋,而是根本沒有到水邊去走過。於是,小叔阿哥靈機一動,抓住師爺的手,渴求道:“師爺,本縣有個不情之請,爾可願聽?”
師爺並不感動,而是冷冰冰地道:“願聞一二。”
“師爺雖不是朝廷命官,可也享用朝廷奉祿,在百姓眼裏,也是父母官,此話師爺可曾聽說過?”小叔阿哥問之曰。
“有理!”師爺簡答之。
“既如此,師爺應該是察訪土財主的最佳人選。”小叔阿哥語氣舒緩,可語意肯定,情感懇切地道,“非汝莫屬,望勿推辭!”
師爺的確冰雪聰明,小叔阿哥先說待遇,再說責任,最後說任務。無論師爺乃何樣人,都逃無可逃,避無可避。
從小人的角度而言,就如同捕獵之時安裝器械一樣,先投放引誘的食物,讓你見之而心中癢癢,無法抵禦;進而便是開辟通向引誘食物的通道,引你一步一步逼近,小心也罷,貪心也罷,總之心有所屬,魅力無窮,不上前於心不忍;最後是水到渠成之事,甘冒風險,力求自保,力求險中求勝。
從正人君子的角度而言,責任感也好,事業心也好,同僚之間的關照之情也好,努力配合造福一方百姓也好,這幾個方麵都具有無限的誘惑力,都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都是應該履行的光榮職責和光輝使命,都是可以引以為自豪的。
師爺思索良久,從小叔阿哥的眼神中捕捉到了期待和希望,也捕捉到了誠摯的請求,師爺重重地點頭道:“事情並不複雜,土財主憑借財勢,企圖霸占美人穀,壟斷美人溪,為謀取更大的家族利益,可謂費盡心機,手段用盡!”
“手段用盡?”小叔阿哥重複地問曰,“師爺所指,莫非包括幾任縣令之不幸耶?”
“此雖有些主觀武斷,但也許會有水落石出之日!”師爺聲明,“此為妄言,並無依據,臆斷而已,不足采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