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江南之事不表,先說京城賈府。
榮寧二國公府外麵看著依然轟轟烈烈,其實內囊早也盡上來了,隻是架子不甚倒而已,日用排場費用,又不能將就省儉。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氣象不同,如今生齒日繁,事務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畫者無一。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話說賴氏的母親人稱賴嬤嬤的接到女兒家書真是驚喜萬分,忙喚兒子賴大前來讀信,一聽之下又悲又急。恨林家可惡姑太太才去竟把女兒軟禁庵中,怨當初不該許女兒陪嫁江南,母女多年未見,隻是如今之事還是得立即向賈母回稟,等賈母拿主意。
坐了轎帶了兩個才留頭的小丫鬟往前邊的寧榮街而去,入了西角門直接往賈家老太太所居的正院行去。
在門口遇到賈母身邊的大丫鬟名喚琥珀的,琥珀笑著迎上來:“賴嬤嬤多日不來,今兒哪陣風把您吹來。老太太正嫌悶得慌,想找幾個老人說說話,您來得正好,快進來。”說著,已是扶著賴嬤嬤往裏邊走。
賴嬤嬤笑罵琥珀:“你這小蹄子嘴兒越發甜了,光會哄著老太太和我們。”
轉進裏間,先見一位鬢發如銀的老太太歪在正中間的炕上,外罩青皺綢一鬥珠的羊皮褂子,戴著一串極大的珍珠項鏈,年紀挺大但保養得不錯。腳下一個心腹大丫鬟鴛鴦用美人拳捶著腿,自己有一句沒一句的和下邊坐著的孫子寶玉,孫女迎春、探春和惜春說著話。
賴嬤嬤忙上前笑著行禮:“給老太太請安,老太太氣色真是越發好了。”
賈母一瞧,坐起身子,笑說:“你這老貨,許久不見今兒倒是有空來逛逛。琥珀,還不讓你奶奶坐下。”
賴嬤嬤依言在腳邊一個小杌子上坐下,說道:“正是許多時日不見老太太,心裏念得慌,特來沾沾老太太的福氣。”
賈母指著她笑罵道:“看你說得怪可憐見的,便留下吃了飯再走。寶玉你們幾個在這也是無趣,去園子裏轉轉吧,擺晚飯了丫頭去叫你們。”賈母看賴嬤嬤的神情便知道有要事,故打發了幾個孫子輩的。鴛鴦也是個伶俐的,找了個借口帶著下人退下,自己在外間守著。
賴嬤嬤方說:“老太太,今兒收到我那女兒來信,瞧著不大好呢,老太太您可得為我們作主啊。”抖抖嗖嗖地從袖中掏出信件,上前幾步送到賈母麵前。
賈母帶上老花眼鏡細細一瞧,臉色不禁也變了,放下信沉吟半晌方道:“這事真是我那外孫女黛玉做的?她年紀恁般小能懂什麽呢?”
“是不是表小姐做的我也不敢說,看著信裏確實是這麽寫的,不定有沒有姑爺的意思在裏邊?”賴嬤嬤也是沒有頭緒。
賈母良久說道:“你也先別著急,指不定就能回府裏也說不準。你放心,我不會不管的,隻是先打探清楚了再說。”
“那奴才先謝過老太太了,在我這是大事在老太太這還不是小事一樁,老太太發句話沒有成不了的事。就累老太太一會了。”
“我知道了,你去吧,今兒便不留你了,我也和他們幾個商議一番再做計較。“賈母緩和了臉色。
賴嬤嬤行禮告退出去,賈母衝外喊道:“鴛鴦,去請二位太太並鳳丫頭過來,就說我有事。“鴛鴦依言去了。
最先來的自是鳳姐,就是之前去林家接黛玉的賈璉新娶一年的妻子,也是二老爺賈政的太太王夫人的內侄女,說話爽利,手段厲害,極得賈母之意。真是人影未見笑先聞:“老祖宗,可是有好東西賞給我,我是急巴巴趕來呀!”
隻見她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係著豆綠宮絛,雙衡比目玫瑰珮,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褃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麵含春威不露。
賈母見了鳳姐眉眼俱開,啐道:“你這猴兒,隻想著從我這拐個什麽東西,好意思開這個口,還是個當家奶奶呢。”
“這要怪隻能怪老祖宗的東西既多又好,那金的銀的圓的扁的壓塌了箱子,我這沒見過世麵的一想到他們能不著急呀,老祖宗!”上前就抱著賈母的胳膊不斷揉搓。
正說著,大太太、二太太一起進來,先向賈母請了安,再是鳳姐向二人請安。
觀大太太邢夫人,臉帶刻薄不脫小家子氣,隻是喜怒畢現無甚心機成算的樣子。反觀二太太王夫人低眉順眼,麵帶慈悲,更具大家主母風範,隻是眼神深陷,怕不是簡單的人物。
賈母歎口氣,說:“叫你們來不為別的,剛才賴嬤嬤送了她女兒從江南的信來,你們先看看。”說著把信遞給她們,大家一一看了。
鳳姐是新媳婦,不知前事,便在一邊不語。大太太、二太太看了也是心驚,本來從林府就難得到消息,如此一來她們對林府更是一無所知了。
邢夫人先道:“老太太,信中說是外甥女黛玉做的,想她一個小女孩懂些什麽,許是真心給姑太太積德也未定。”
賈母不答,王夫人才道:“老太太,真如大太太所言最好不過,隻是以前姑太太和賴氏來信每每提到外甥女聰慧不比旁人,年前已經掌管林家,如是故意如此就複雜了。可她年紀比寶玉還幼豈能這等心思深沉,莫不是姑爺吩咐的。”
賈母想了想,說道:“林家幾代權臣,如今林如海更是江南的土皇帝,把持吏治、財政,能得皇上這麽信任肯定不像表麵的簡單。敏兒嫁到林家十多年,管了十多年家,可她連林家財產的十分之一都摸不到,而且林家很多事務竟是插不下手。
記得當年陪嫁的兩房家人全被打發到了偏僻的莊子裏,四個陪嫁丫鬟死的死、嫁的嫁,隻餘一個賴氏。現在敏兒剛去,賴氏就被軟禁,絲毫不顧及敏兒臉麵。”
王夫人遲疑的問道:“老太太,您是指這是林家故意的在防備咱們家,根本不賣咱們榮國府的麵子。”
賈母低頭看著手中的信:“希望我的擔憂是多餘的。”
“老太太,那咱們現在怎麽辦呢?”邢夫人急著說。
賈母既像自語又似在和三人說:“若是黛玉和一般小孩一樣好拿捏便好了,若不然咱們想拉攏林家極難。現今別無他法,隻能盡快把黛玉接來,有她在兩家的關係就不會斷,她要心向賈家更好辦了。”
大家細細一想,隻得如此,鳳姐道:“可前回璉二爺去江南不但沒接來人甚至連麵也見不著,回說表妹身子不好不堪舟車勞頓,好了即會送來,隻一直不送來該如何呢?”
賈母神情倦怠的靠向軟墊:“明年開春再派人去接,能來最好,不能來再想辦法吧。”
王夫人想了想,忍不住問道:“老太太,咱們是不是派幾個人去揚州混進林府,便於隨時掌握情況。”
“你當我沒派過,派了幾批人一個都進不了林家,仿佛林家從不在外麵買人,可他們幾乎年年都進一批小廝、丫頭,唉,到底從哪裏來的呢?”幾個人一時間都被問住了。
還是賈母開口道:“好了,你們都去忙吧,以後再說,晚飯不用上來伺候了。鳳丫頭留下陪著我。”邢王二夫人應了聲是慢慢退出。
賈母看著鳳姐道:“鳳丫頭,你說敏兒為何和黛玉不親呢?若是她和黛玉母女感情極好就容易得多了。”
鳳姐輕輕地給賈母捶著腿:“老祖宗,你這可真把我難住了。姑姑出嫁時我才出生,隻聽璉二提過姑姑風華絕代,才華橫溢,和姑爺相敬如賓。多年來隻得一女應是愛如珍寶才對,或者姑姑把自己對表妹的感情隱藏起來了呢,難道老祖宗從未問過姑姑嗎?”
“我怎麽不問,隻是敏兒不願提起,每次遮掩過了。算了,現在敏兒已去,咱們隻怕再也無從了解了。”賈母無奈的說。
“老太太,二奶奶,飯已得了,是現在擺還是再等等。”進來的小丫頭身穿一件青緞褂子,眉眼溫柔、敦厚,是叫鸚哥的二等丫頭。
“罷了,擺上來吧,命人去請寶二爺和三位姑娘。”
因著邢王二位夫人不上來伺候,故由李紈捧飯,鳳姐安箸,鴛鴦進羹。說起這個李紈,是賈政長子賈珠之妻,父親任國子監祭酒名李守中的,當初嫁與賈珠時原是衝喜的,幾月之後賈珠去,留下個遺腹子現名賈蘭德。李紈為人本分,惟知侍親養子,或陪侍小姑針黹誦讀而已。
賈母素來喜歡孫子輩的,所以幾個孫子女都養在身邊,一般都跟著她用飯。隻見外間伺候之丫鬟媳婦雖多,卻連一聲咳嗽不聞。寂然飯畢,各有丫鬟用小茶盤捧上茶來漱口,再是喝的茶。
孫子寶玉是賈政次子,據說落胎胞時口中含了一塊寶玉,故名寶玉,是賈母的心尖子賈家的鳳凰蛋。可惜不愛讀書隻喜在內緯廝混,偏賈母極寵護他,便是老子賈政也不敢深管。
二姑娘迎春是榮國公賈赦的庶出女兒,溫柔可親,善棋;三姑娘探春是賈政之妾趙姨娘所出,俊眼修眉,善書;四姑娘是寧國公賈珍胞妹,寧國府的嫡女,年紀尚小,善畫。
今兒先把賈府中主要人物粗略交代下,往後直到黛玉入京才會正麵描寫,如今還是先寫揚州之事。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font>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榮寧二國公府外麵看著依然轟轟烈烈,其實內囊早也盡上來了,隻是架子不甚倒而已,日用排場費用,又不能將就省儉。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氣象不同,如今生齒日繁,事務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畫者無一。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話說賴氏的母親人稱賴嬤嬤的接到女兒家書真是驚喜萬分,忙喚兒子賴大前來讀信,一聽之下又悲又急。恨林家可惡姑太太才去竟把女兒軟禁庵中,怨當初不該許女兒陪嫁江南,母女多年未見,隻是如今之事還是得立即向賈母回稟,等賈母拿主意。
坐了轎帶了兩個才留頭的小丫鬟往前邊的寧榮街而去,入了西角門直接往賈家老太太所居的正院行去。
在門口遇到賈母身邊的大丫鬟名喚琥珀的,琥珀笑著迎上來:“賴嬤嬤多日不來,今兒哪陣風把您吹來。老太太正嫌悶得慌,想找幾個老人說說話,您來得正好,快進來。”說著,已是扶著賴嬤嬤往裏邊走。
賴嬤嬤笑罵琥珀:“你這小蹄子嘴兒越發甜了,光會哄著老太太和我們。”
轉進裏間,先見一位鬢發如銀的老太太歪在正中間的炕上,外罩青皺綢一鬥珠的羊皮褂子,戴著一串極大的珍珠項鏈,年紀挺大但保養得不錯。腳下一個心腹大丫鬟鴛鴦用美人拳捶著腿,自己有一句沒一句的和下邊坐著的孫子寶玉,孫女迎春、探春和惜春說著話。
賴嬤嬤忙上前笑著行禮:“給老太太請安,老太太氣色真是越發好了。”
賈母一瞧,坐起身子,笑說:“你這老貨,許久不見今兒倒是有空來逛逛。琥珀,還不讓你奶奶坐下。”
賴嬤嬤依言在腳邊一個小杌子上坐下,說道:“正是許多時日不見老太太,心裏念得慌,特來沾沾老太太的福氣。”
賈母指著她笑罵道:“看你說得怪可憐見的,便留下吃了飯再走。寶玉你們幾個在這也是無趣,去園子裏轉轉吧,擺晚飯了丫頭去叫你們。”賈母看賴嬤嬤的神情便知道有要事,故打發了幾個孫子輩的。鴛鴦也是個伶俐的,找了個借口帶著下人退下,自己在外間守著。
賴嬤嬤方說:“老太太,今兒收到我那女兒來信,瞧著不大好呢,老太太您可得為我們作主啊。”抖抖嗖嗖地從袖中掏出信件,上前幾步送到賈母麵前。
賈母帶上老花眼鏡細細一瞧,臉色不禁也變了,放下信沉吟半晌方道:“這事真是我那外孫女黛玉做的?她年紀恁般小能懂什麽呢?”
“是不是表小姐做的我也不敢說,看著信裏確實是這麽寫的,不定有沒有姑爺的意思在裏邊?”賴嬤嬤也是沒有頭緒。
賈母良久說道:“你也先別著急,指不定就能回府裏也說不準。你放心,我不會不管的,隻是先打探清楚了再說。”
“那奴才先謝過老太太了,在我這是大事在老太太這還不是小事一樁,老太太發句話沒有成不了的事。就累老太太一會了。”
“我知道了,你去吧,今兒便不留你了,我也和他們幾個商議一番再做計較。“賈母緩和了臉色。
賴嬤嬤行禮告退出去,賈母衝外喊道:“鴛鴦,去請二位太太並鳳丫頭過來,就說我有事。“鴛鴦依言去了。
最先來的自是鳳姐,就是之前去林家接黛玉的賈璉新娶一年的妻子,也是二老爺賈政的太太王夫人的內侄女,說話爽利,手段厲害,極得賈母之意。真是人影未見笑先聞:“老祖宗,可是有好東西賞給我,我是急巴巴趕來呀!”
隻見她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係著豆綠宮絛,雙衡比目玫瑰珮,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褃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麵含春威不露。
賈母見了鳳姐眉眼俱開,啐道:“你這猴兒,隻想著從我這拐個什麽東西,好意思開這個口,還是個當家奶奶呢。”
“這要怪隻能怪老祖宗的東西既多又好,那金的銀的圓的扁的壓塌了箱子,我這沒見過世麵的一想到他們能不著急呀,老祖宗!”上前就抱著賈母的胳膊不斷揉搓。
正說著,大太太、二太太一起進來,先向賈母請了安,再是鳳姐向二人請安。
觀大太太邢夫人,臉帶刻薄不脫小家子氣,隻是喜怒畢現無甚心機成算的樣子。反觀二太太王夫人低眉順眼,麵帶慈悲,更具大家主母風範,隻是眼神深陷,怕不是簡單的人物。
賈母歎口氣,說:“叫你們來不為別的,剛才賴嬤嬤送了她女兒從江南的信來,你們先看看。”說著把信遞給她們,大家一一看了。
鳳姐是新媳婦,不知前事,便在一邊不語。大太太、二太太看了也是心驚,本來從林府就難得到消息,如此一來她們對林府更是一無所知了。
邢夫人先道:“老太太,信中說是外甥女黛玉做的,想她一個小女孩懂些什麽,許是真心給姑太太積德也未定。”
賈母不答,王夫人才道:“老太太,真如大太太所言最好不過,隻是以前姑太太和賴氏來信每每提到外甥女聰慧不比旁人,年前已經掌管林家,如是故意如此就複雜了。可她年紀比寶玉還幼豈能這等心思深沉,莫不是姑爺吩咐的。”
賈母想了想,說道:“林家幾代權臣,如今林如海更是江南的土皇帝,把持吏治、財政,能得皇上這麽信任肯定不像表麵的簡單。敏兒嫁到林家十多年,管了十多年家,可她連林家財產的十分之一都摸不到,而且林家很多事務竟是插不下手。
記得當年陪嫁的兩房家人全被打發到了偏僻的莊子裏,四個陪嫁丫鬟死的死、嫁的嫁,隻餘一個賴氏。現在敏兒剛去,賴氏就被軟禁,絲毫不顧及敏兒臉麵。”
王夫人遲疑的問道:“老太太,您是指這是林家故意的在防備咱們家,根本不賣咱們榮國府的麵子。”
賈母低頭看著手中的信:“希望我的擔憂是多餘的。”
“老太太,那咱們現在怎麽辦呢?”邢夫人急著說。
賈母既像自語又似在和三人說:“若是黛玉和一般小孩一樣好拿捏便好了,若不然咱們想拉攏林家極難。現今別無他法,隻能盡快把黛玉接來,有她在兩家的關係就不會斷,她要心向賈家更好辦了。”
大家細細一想,隻得如此,鳳姐道:“可前回璉二爺去江南不但沒接來人甚至連麵也見不著,回說表妹身子不好不堪舟車勞頓,好了即會送來,隻一直不送來該如何呢?”
賈母神情倦怠的靠向軟墊:“明年開春再派人去接,能來最好,不能來再想辦法吧。”
王夫人想了想,忍不住問道:“老太太,咱們是不是派幾個人去揚州混進林府,便於隨時掌握情況。”
“你當我沒派過,派了幾批人一個都進不了林家,仿佛林家從不在外麵買人,可他們幾乎年年都進一批小廝、丫頭,唉,到底從哪裏來的呢?”幾個人一時間都被問住了。
還是賈母開口道:“好了,你們都去忙吧,以後再說,晚飯不用上來伺候了。鳳丫頭留下陪著我。”邢王二夫人應了聲是慢慢退出。
賈母看著鳳姐道:“鳳丫頭,你說敏兒為何和黛玉不親呢?若是她和黛玉母女感情極好就容易得多了。”
鳳姐輕輕地給賈母捶著腿:“老祖宗,你這可真把我難住了。姑姑出嫁時我才出生,隻聽璉二提過姑姑風華絕代,才華橫溢,和姑爺相敬如賓。多年來隻得一女應是愛如珍寶才對,或者姑姑把自己對表妹的感情隱藏起來了呢,難道老祖宗從未問過姑姑嗎?”
“我怎麽不問,隻是敏兒不願提起,每次遮掩過了。算了,現在敏兒已去,咱們隻怕再也無從了解了。”賈母無奈的說。
“老太太,二奶奶,飯已得了,是現在擺還是再等等。”進來的小丫頭身穿一件青緞褂子,眉眼溫柔、敦厚,是叫鸚哥的二等丫頭。
“罷了,擺上來吧,命人去請寶二爺和三位姑娘。”
因著邢王二位夫人不上來伺候,故由李紈捧飯,鳳姐安箸,鴛鴦進羹。說起這個李紈,是賈政長子賈珠之妻,父親任國子監祭酒名李守中的,當初嫁與賈珠時原是衝喜的,幾月之後賈珠去,留下個遺腹子現名賈蘭德。李紈為人本分,惟知侍親養子,或陪侍小姑針黹誦讀而已。
賈母素來喜歡孫子輩的,所以幾個孫子女都養在身邊,一般都跟著她用飯。隻見外間伺候之丫鬟媳婦雖多,卻連一聲咳嗽不聞。寂然飯畢,各有丫鬟用小茶盤捧上茶來漱口,再是喝的茶。
孫子寶玉是賈政次子,據說落胎胞時口中含了一塊寶玉,故名寶玉,是賈母的心尖子賈家的鳳凰蛋。可惜不愛讀書隻喜在內緯廝混,偏賈母極寵護他,便是老子賈政也不敢深管。
二姑娘迎春是榮國公賈赦的庶出女兒,溫柔可親,善棋;三姑娘探春是賈政之妾趙姨娘所出,俊眼修眉,善書;四姑娘是寧國公賈珍胞妹,寧國府的嫡女,年紀尚小,善畫。
今兒先把賈府中主要人物粗略交代下,往後直到黛玉入京才會正麵描寫,如今還是先寫揚州之事。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font>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