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雙手捧著一杯釅茶,盤膝坐在自個書房裏,盯著房外慢慢黑沉下去的一方天空發呆。沒完沒了的雪花還在不緊不慢地飄灑著,自早上難得一見的陽光出現一下,等從總理衙門出來時,天空又開始下起小雪。
在總理衙門,幾個鳥籠子裏出來的滿洲貴人,恫嚇得做不得聲,隆裕太後究是女流,不如慈禧遠矣,到了這個沒奈何的時候,明知袁世凱未必可靠,也隻好求他設法,索性退去攝政王,把清廷一切權利,連同拱衛京畿的禁衛軍一起,托付袁世凱,也答應袁世凱與南方議和。袁世凱奉旨後也已奏派自己當年在朝鮮一起欺負小東洋的戰友,清廷第一屆留美學童唐紹儀為全權代表南下議和。
袁世凱除委任唐紹儀為全權大臣總代表,另派嚴修、楊士琦為代表,汪精衛、魏宸組、楊度為參讚,並以在京每省一人為各省代表,其中有:直隸劉若曾、山東周自齊、山西渠本翹、陝西於邦華、江蘇許鼎霖、浙江章宗祥、安徽孫多森、江西朱益藩、湖北張國淦、湖南鄭沅、四川傅增湘、福建嚴複、廣東馮耿光等。
同行中釋放出來的汪精衛,他是因謀炸攝政王,監禁在法部的,他自然是南方分子,同盟會大名鼎鼎的偶像派,但與這次武昌革命,是沒有直接關係。
汪精衛能夠成為北方議和團的參讚,也是頗費老袁一番心思。汪精衛也是對勸他反正的心思太過熱切,才會墜入老袁的甕中。汪精衛為了勸袁世凱反正,不斷與他兒子袁克定接觸,甚至不惜願與袁克定義結金蘭。記得兒子袁克定帶著汪精衛來見老袁時,汪精衛和袁克定先向老袁四叩首,二人又相對叩首,然後袁世凱南麵坐,汪精衛和袁克定北向立。袁世凱徐徐而言:“你們兩人今後是異姓兄弟,克定長,當以仲弟視兆銘;兆銘年幼,應以兄長待克定。我老了,望你們以異姓兄弟之親逾於骨肉。”汪精衛和袁克定以極誠敬的口語說:“謹如大人命。”於是再向老袁四叩首,一幕“義”結金蘭的禮儀告終。這父子三人又由楊度等作陪,盡歡暢飲。趁此機會,汪精衛力諫袁世凱認清形勢,並盛讚他“一言足安天下”,希望他能當中國的“華盛頓”。夜深茶熱,袁世凱莞爾,表示要“研究研究”也不表態。汪精衛雄於飲酒,袁氏父子也非弱者,哪一晚真是杯盤狼藉,盡歡而散。
如今,倒黴蛋載灃辭去其“攝政王”一職,清廷完全處於“寡婦孤兒”狀態。禁衛軍統領一職載濤也已去職,將由即將北上的袁世凱嫡係馮國璋北洋三傑之馮狗掌握,北京的清廷,盡操於袁世凱之手。在這樣的情況下,袁世凱今夜就在錫拉胡同袁邸召見唐紹儀、魏宸組等代表,於深夜從容議事。
也不是每個代表都可以在今夜被袁世凱召見,派唐紹儀為總代表,並在各省在京人士中挑選代表,計劃全體人員由京漢路到漢口,再乘長江輪到上海。南北議和,關係更換朝代,是政治上極重大事件,袁世凱當然定有一定條件。但臨行以前,肯定不會召集各省代表共同討論或指示,各省代表,不過是形式上配數的人。謀朝篡國,怎麽說都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唐紹儀是總代表,有什麽隱晦的條件,跟他說就可以。在袁世凱心裏,隻要唐紹儀胸有成竹,其他各省湊數的代表也不是笨蛋,一切聽他去進行好了,也沒有甚麽會議可以和他們討論。
此次南北和談,雙方除討論軍隊的具體停戰措施外,主要爭論焦點在於是“君主立憲”,還是“民主共和”的國體選擇。袁世凱的本意是,以“君主立憲”與革命黨討價還價,再拿革命黨的“民主共和”威脅清廷。
可見,袁世凱對天下大局成竹在胸。
唯一讓袁世凱無法掌握的,也許就是湖北的戰事。
湖北的戰報不斷傳來,他身邊的奏報、文書已是堆積如山,裏頭還夾雜著南方各地舊官僚、大士紳報來的南方民黨都在蠢蠢欲動的密報。那對絕色的姐妹花幾次要替他整理案上的文書,都被他攔住了。因為隻有他自己才能得心應手地從雜亂的文卷中尋出任何一件來。
與趙鳳昌聯通消息之後,南北和議的情勢也有明顯好轉,連如今的江蘇都督程德全也秘密地與張騫聯絡,準備後路;浙江都督湯壽潛也派人和趙鳳昌聯係,準備倒戈。明裏暗裏風聲傳來,也都很配合他的和議大戲。這些翻雲覆雨之徒,雖然不可信賴,但是從中可以探知南京還在組建的臨時政府的處境不佳,指揮不靈。
可慮的還是湖北,李瘋子在京漢鐵路線爭奪破壞寸步不讓,還在那湖北些北洋軍無法深入的鄉下源源的調兵,征兵――事情竟幾乎有與李瘋子在<人民日報>當初吹噓的一樣了!
袁世凱深知,浸透正在湖北開打的這一仗是關鍵一仗。勝了,不但和議會順利進行,整個南方民黨就徹底的落膽,再也不會起反抗的意誌。但若敗了,連南京也會重新變卦,不願議和!
想到這裏,袁世凱覺得身子有點發麻,天下大勢竟然被李瘋子這一支小小的孤軍撬動!袁世凱猛的起身,活動了一下發麻的手腳,脫了大衣裳踱了幾步,便至案前,略一沉思,提筆寫道:
茫茫九派流中國
沉沉一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
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
剩有遊人處
把酒酹滔滔
心潮高。
想想,又在前麵加了一句:“菩薩蠻·黃鶴樓……李想。”
停筆,便朝外邊喊道:“克定!”
“孩兒在!”早就候在外表不敢打擾老袁沉思的袁克定趕緊應聲答道,幾乎同時就麻利地出現在了袁世凱麵前。
袁世凱見他進來,便問:“皙子和少川他們還沒來?”
“回父親的話!”袁克定利索地給老袁打個千兒站起身來,笑道,“唐先生敢怕是就要到了,兩位楊先生已在外頭候著哩。”
袁克定口中兩位楊先生,除楊度這位先生之外,另一位楊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楊士琦。
“叫他們進來!”
外頭楊度和楊士琦已經聽見,對視一眼,各自甩馬蹄袖躬身進來,卻聽袁世凱請切溫和的笑道:“既先來了,怎麽不進來,外頭冷麽?”
“不冷!”楊度忙肅容答道,“袁公宵旰勤政,咱們何得怕冷!”
楊士琦站在後頭,眼角掃了一下墨汁淋漓的那首詩,眼皮突的一跳,卻沉思著沒有言語。
這首詞可是如今在湖北鬧得天翻地覆的李瘋子的得意之作,今夜袁世凱寫這有何用意,值得他們這些聰明人琢磨……自從袁世凱認真對待李瘋子之後,就命他下邊的密探瘋狂搜集李瘋子的資料,隻是得到結果也不比當初駐漢口小東洋領事鬆村貞雄收集的多多少,當初李想在黃鶴樓鬱悶抄襲,預言瀏萍澧舉義必敗的這首詞卻也附錄其上。李想其人其事,實在是處處透著神秘……
“老夫這幾日一直在想,”袁世凱坐回榻上,神色變得莊重起來,“李瘋子在湖北山溝裏衣不遮體,食不裹腹,為什麽還能寫出這樣氣勢磅礴的詩篇?這樣的敵人在一天,我也會覺得寢食難安一天。他不是孫大炮,黃大膽……”
袁世凱想起自己在南京雨花台寫的一首歪詩:不愛金錢不愛名,大權在手世人欽。千古英雄曹孟德,百年毀譽太史公。風雲際會終有日,是非黑白不能明。長歌詠誌登高閣,萬裏江山眼底橫。看來雖然也不咋滴,但也氣勢不凡,所以他認為,能寫出“把酒酹滔滔,心潮高。”這樣氣勢磅礴的詩篇的人,又能在湖北那樣的逆境攪風攪雨,他真的不能小看……
其實楊度和楊士琦都知道,這首詞出自湘贛亂事起的那一年,隻是這個時候,沒有誰會去指責袁世凱這個錯誤。
袁世凱容色不善的繼續道:“黃村山區這一戰不能失利,段祺瑞九路大軍重重圍困,猛攻一天,竟然沒有寸進!老夫看,還得增兵!今晚召你們是和議的方略,但你們先來了,就先議一下這一仗怎麽打。”
楊度沉思一下說道:“袁公,北方數省己無兵可調,京師如今禁衛軍雖然在手,但是還是需要北洋抽調一些兵馬防範,畢竟禁衛軍都是旗人。京畿一帶北洋軍也不過五千多兵馬,斷斷不能再調。”
“當然不能在京師、直隸這些地方打主意了。”袁世凱也在思索,“曹錕、盧永祥率第三鎮進攻山西,占娘子關,陷太原,又分兵掠晉南雁北。倪嗣衝率所部攻陷皖北太和、穎州。趙倜、周符麟帶領毅軍一部由豫西攻潼關,以圖消滅陝西民軍。又奏派張鎮芳署理直隸總督,嚴密控製直隸地盤,也是需要兵力……”
“是啊,到處都需要派兵,到處都是火光,”楊度心裏盤算著南北雙方實力,“齊耀琳接替寶為河南巡撫,下令搜捕革命黨,於開封捕殺同盟會員張鍾瑞等十一人。前此,山東巡撫孫寶琦由於受同盟會員和諮議局紳商的壓力,被迫宣布“獨立”。山東宣告獨立後,取消獨立的逆流即在暗中醞釀著。自派張廣建、吳炳湘至山東,煽動第五鎮標統吳鼎元、張樹元等反對獨立。孫寶琦於11月24日取消假獨立後,立即派第五鎮至各州縣,鎮壓革命人民。全省官吏,日以捕殺民黨為事。諸城、即墨各地之殘殺,動逾千萬。這些地區,袁公可以放心。但東北胡帥張作霖這人,學生以為還是可以指望的。學生以為稍後,密派段芝貴、張錫鑾前往奉天,說服趙爾巽和張作霖讚同清帝退位,而擁護袁。段芝貴代表袁公,以獎勵張作霖治軍精勤為名,賞賜軍刀一把及其他珍貴物品,價值一萬元。從此,張作霖必定積極擁護袁公,甚至無情地鎮壓奉天境內的革命勢力,畢竟革命勢力發展也不是胡帥所樂見……”
袁世凱聽著大都難以指望,還是抽調不出兵力。忽然回顧楊士琦,有點惱怒地問,“你自稱善謀,有回天之力,為何一言不發?”
“學生非不欲發言。”楊士琦忙叉手低首道,“此乃關係更換朝代,是政治上極重大事件,容學生再細思一會兒。”
袁世凱冷笑道:“好,你好生想著吧……”
楊士琦其實很想在這關鍵時刻壓楊度一頭,從龍第一文臣就非他莫屬了。但是連楊度都沒有辦法,他自然要更加仔細斟酌。
書房立時安靜下來,隻聽外邊莎莎莎莎的雪聲,天已經全黑。
良久,楊度終於忍不住問楊士琦道:“這……”
“湖北李瘋子之變雖震驚天下,乃是疥癬之疾。”楊士琦的大言使眾人有些吃驚,“目下湖北戰局膠著,並不會影響南北和議……”
“放屁!”袁世凱勃然大怒,“你就是讓老夫聽你這幾句空話的嗎?”
楊士琦伏地叩頭,又朗聲說道:“容學生說完。馮軍統與李瘋子在湖北打紅了眼,其後段軍統又和李瘋子打紅了眼,如今咱們也和李瘋子打紅了眼,學生以為都忽略了咱們議和的對象可不是他李瘋子!”
“嗯?”袁世凱像一隻瞧見老鼠的貓,身子猛地一探,說道,“講!”
這話熟悉,當初楊度也是這樣破析,隻是被李瘋子的<人民日報>撩撥的火大,最後連楊度也不願堅持這一論調。
楊士琦看到楊度酸酸的醋樣,掩藏心底的一絲得意,侃侃言道:“李瘋子在能打,也代表不了南方民黨,咱們和他沒有什麽好談的,早可以忽略不計。如果段軍統在湖北真是難以為繼,那麽就算北撤又何妨?如今南北要和議,孤軍懸於湖北,本就兵家大忌,北軍將領也對此早有怨言。咱們北撤,正是以示和平。李瘋子可以在<人民日報>占據輿論優勢,咱們也可以通過官報散布輿論。咱們主動撤軍,是為國朝和平計!黃膽大,黎膽小都被咱們北洋軍所敗,武昌指日可下,在如此優勢下撤軍,誰會說咱們是怕了他李瘋子?”
這說的十分有理,比起楊度更是透徹,不禁點頭,但段祺瑞正九路兵馬圍剿李瘋子於黃村山區,雖然一天下去,損失慘重,也無法寸進,但此時放棄實在可惜。想了想,袁世凱低頭喘了一口氣,說道:“你言之成理,老夫……方才急得有些失態了,但如今如何辦呢?”
楊士琦叩頭起身道:“就讓段軍統繼續圍剿李瘋子,九路大軍重重圍困,還怕他飛上天去,一天剿滅不了,兩天,兩天不行三天……”
袁世凱聽著,臉上放出光來,剛才實在急躁了一點,煮熟的鴨子也怕飛了,笑道:“既然早晚可以剿滅李瘋子,還北撤什麽!”
袁世凱躍然而起,繞著楊士琦兜了一圈,見楊士琦麵現猶豫之色,卻囁嚅道:“隻是……”
袁世凱遂急急問道:“隻是怎樣?”
楊士琦頓首道:“京漢鐵路線破碎,北洋物質補給跟不上,彈藥告竭,隻怕支持不了長久之戰……所以學生才有北撤之議……”
袁世凱突然仰天大笑:“能滅則滅,不能也罷。咱們又不是和他李瘋子和議!”
袁世凱大步朝門口走去:“少川他們也該來了,走,咱們去和他們好好聊聊……”
袁世凱在武昌起義以後,要想趁機巧借民黨的力量推翻清室,亟圖獲得獨攬全國軍政的大總統地位,確已不是一朝一夕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曾早在“出山”之前就策劃著剿、撫、和三著並用的策略。他的行動也是一直跟著他這個策略走的。在九月初,他除了一麵開始以兵力壓製民軍之外,一麵又委派出私人代表到武昌去試探聯係,隻因那時民軍聲勢正盛,不得要領而還。但他仍然繼續由非公開而公開地派人進行聯絡試探,並且托外國使領出來從中斡旋促進。具見袁利用和議解決當時局麵,達成自己的目的,是用盡心力的。
袁世凱派出了唐紹儀為總理內閣大臣的全權代表,前往武漢與“黎軍門”或其代表人討論大局,而革命軍方麵也剛剛從狀元公張騫處得到消息,滬寧準備派遣伍廷芳為全權代表。
楊士琦緊隨上去,剛剛進言得到袁世凱采納,心中得意的他趁機又向袁世凱說:“少川是廣東人,廣東人最講鄉誼。革命領袖孫文也是廣東人,伍廷芳也是廣東人,廣東人和廣東人碰頭,幾句廣東話一說,倒不可不提防一下呢!”
唐紹儀為廣東香山人,伍廷芳是廣東新會人,都是同治十三年的同級第一屆留美學童,他們本來就是老的不能再老的相識,袁世凱怎麽會不知道?袁世凱還知道伍廷芳其實也是個坐南朝北,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人。
袁世凱笑笑,邊走邊說:“杏丞,你放心,我就請你和貴本家晳子隨著少川南下吧。晳子是湖南人,革命軍方麵不少湖南人,讓湖南人和湖南人碰頭,說幾句湖南話吧。”
同盟會中湖南人僅次於廣東人,總部設在上海的中部同盟會更是湖南人的天下,而此次辛亥風雲的主角就是幾個湖南人。
同時楊度在東京時和孫中山很熟,又和黃興、宋教仁過從甚密,孫黃的認識還是楊的介紹,因此楊對和談是有影響力的。雖然這個楊度在袁世凱麵前從來不肯承認,但是對身邊的人都了如指掌。
此時,在袁世凱錫拉胡同的私邸,客廳裏濟濟一堂,在座的除了二十位代表以外,還有些秘書、隨員等。其中互相認識的熟人很多,年紀最長的是陳寶琛(伯潛),他是福建閩侯人,曾任山西巡撫,是新近奉召回京的。有的同僚中並沒有接到同樣柬帖,他們來之前也不知為了何事,到袁邸後熟人都在互相打聽,才知原來是被派為參加南北和議的北方分代表。清廷規定北方的全國代表共二十人,係按全國二十行省、每省一額推定的。
不多時,袁世凱就穿著便服出來,見到年紀最大的陳寶琛,很是客氣地說:“這番和議是朝廷的大事,所以請老世叔出來,並希望老世叔為國宣勞。”
陳寶琛即使在溫暖的客廳也裹得嚴嚴實實,穿得臃腫不便,顯得更是龍鍾老態,艱難的起身,謙遜了幾句:“近來歲數大了些,身體也不很好,還是請嚴又陵(複)去,要好得多了。”
袁世凱又和陳寶琛扯了幾句淡,就轉向各代表作了個簡單的談話,內容是主張君主立憲,首先表示了他“忠君愛國,一以社稷朝廷為念”的熱誠,接著就提出了“南方的民黨很猖狂,特別是湖北的李瘋子,我們總要想出確保社稷的萬全之策”。對於清廷權貴和滿朝的老臣子,袁世凱一直表示出忠心耿耿的樣子。他發誓絕不辜負“孤兒寡母”,要拚命死保清朝皇統,以報國恩。
發誓堵咒之後,他還故意問問:“諸位想想到底采用什麽國體最為恰當?”
此時,那個代表幹亂說話,隻怕說錯話就無法活著離開這個鴻門宴,一切就看你老袁怎麽說。
見代表門一句話不接,他又強調說:“我是主張現在實行君主立憲最為恰當,將來國民程度漸漸開通,懂得共和的真諦,再慢慢改為共和政體。”
“與此同時,外麵還流行著“要改變國體”的傳說,有的說“君主立憲”,有的說“民主共和”,還有一說是“君主共和”,其說不一。老夫以為,君主製度,萬萬不可變更,本人世受國恩,不幸局勢如此,更當捐軀圖報,隻有維持君憲到底,不知其他。”
袁世凱反複推論至數十分鍾,語極沉痛。還是有些代表以為袁世凱要堅持君主立憲製度,喜形於色,殊為瞢瞢。但是更多的代表還是看出他的司馬昭之心。
“九月初華甫督師南下以後,就將漢口、漢陽從民軍手中奪回。這樣就更便於與黎元洪進行接洽,並從接洽中漸知民軍有“和議”意思,後來進而同意停戰,在武昌召集議和會議。正在雙方會商的時候,民軍把南京奪去,這就使滬、鄂之間的交通發生困難,最近聽說民黨改定在上海開議的傳說就日漸證實,南北議和就有了眉目。此次派少川為全權代表與民軍議和,並決定由京漢鐵路搭車南下。在代表出發之前,老夫以內閣總理衙門的名義給諸位發了公函,是召諸位來私邸參加會議。”
袁世凱又提到:“為此請各位代表南下議和,並請少川為總代表,杏城為副總代表。”
“項城,你就看我的吧。”唐紹儀起身,毫不客氣的說道。雖然是清廷體製內的官員,但是一身洋裝,後腦勺的辮子也這個二百五一樣早剪了。他最後又強調一句,“你的心思,我明白。”
“明白就好。”袁世凱笑笑,這個在朝鮮的老戰友,其實還是很熱血的。袁世凱又談了約有三刻鍾,最後還客氣了一句:“眾位代表有什麽意見,請發表發表,茲事體大,請發表發表好了。”
代表門意見雖多,但因當時那種場合和他那樣說法,誰還敢提什麽意見。況且代表中北方人居多,即有南人,也是在他手下任事多年的,所以都點頭表示讚同,沒有一人發言。但在座的代表們卻有個幾乎共同的心理,認為“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況我輩乎?”
接著庶務處送來每人一張銀額二百兩的大清銀行支票,作為旅費。
此時清室動搖,市麵上已經不大相信銀兩,因此現洋的兌率高得多了,二百兩銀子原可換到二百八十元,此時也最多隻換到二百三十元。對於這點小錢,他們未必看得上,袁世凱也就是個意思。
袁世凱微笑著看著代表門離去,想著和議的美好前景,似乎也忘了那個總添麻煩,添惡心的李瘋子。
(光景:送上俺最樸素的祝福,兄弟們,節日快樂!)
在總理衙門,幾個鳥籠子裏出來的滿洲貴人,恫嚇得做不得聲,隆裕太後究是女流,不如慈禧遠矣,到了這個沒奈何的時候,明知袁世凱未必可靠,也隻好求他設法,索性退去攝政王,把清廷一切權利,連同拱衛京畿的禁衛軍一起,托付袁世凱,也答應袁世凱與南方議和。袁世凱奉旨後也已奏派自己當年在朝鮮一起欺負小東洋的戰友,清廷第一屆留美學童唐紹儀為全權代表南下議和。
袁世凱除委任唐紹儀為全權大臣總代表,另派嚴修、楊士琦為代表,汪精衛、魏宸組、楊度為參讚,並以在京每省一人為各省代表,其中有:直隸劉若曾、山東周自齊、山西渠本翹、陝西於邦華、江蘇許鼎霖、浙江章宗祥、安徽孫多森、江西朱益藩、湖北張國淦、湖南鄭沅、四川傅增湘、福建嚴複、廣東馮耿光等。
同行中釋放出來的汪精衛,他是因謀炸攝政王,監禁在法部的,他自然是南方分子,同盟會大名鼎鼎的偶像派,但與這次武昌革命,是沒有直接關係。
汪精衛能夠成為北方議和團的參讚,也是頗費老袁一番心思。汪精衛也是對勸他反正的心思太過熱切,才會墜入老袁的甕中。汪精衛為了勸袁世凱反正,不斷與他兒子袁克定接觸,甚至不惜願與袁克定義結金蘭。記得兒子袁克定帶著汪精衛來見老袁時,汪精衛和袁克定先向老袁四叩首,二人又相對叩首,然後袁世凱南麵坐,汪精衛和袁克定北向立。袁世凱徐徐而言:“你們兩人今後是異姓兄弟,克定長,當以仲弟視兆銘;兆銘年幼,應以兄長待克定。我老了,望你們以異姓兄弟之親逾於骨肉。”汪精衛和袁克定以極誠敬的口語說:“謹如大人命。”於是再向老袁四叩首,一幕“義”結金蘭的禮儀告終。這父子三人又由楊度等作陪,盡歡暢飲。趁此機會,汪精衛力諫袁世凱認清形勢,並盛讚他“一言足安天下”,希望他能當中國的“華盛頓”。夜深茶熱,袁世凱莞爾,表示要“研究研究”也不表態。汪精衛雄於飲酒,袁氏父子也非弱者,哪一晚真是杯盤狼藉,盡歡而散。
如今,倒黴蛋載灃辭去其“攝政王”一職,清廷完全處於“寡婦孤兒”狀態。禁衛軍統領一職載濤也已去職,將由即將北上的袁世凱嫡係馮國璋北洋三傑之馮狗掌握,北京的清廷,盡操於袁世凱之手。在這樣的情況下,袁世凱今夜就在錫拉胡同袁邸召見唐紹儀、魏宸組等代表,於深夜從容議事。
也不是每個代表都可以在今夜被袁世凱召見,派唐紹儀為總代表,並在各省在京人士中挑選代表,計劃全體人員由京漢路到漢口,再乘長江輪到上海。南北議和,關係更換朝代,是政治上極重大事件,袁世凱當然定有一定條件。但臨行以前,肯定不會召集各省代表共同討論或指示,各省代表,不過是形式上配數的人。謀朝篡國,怎麽說都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唐紹儀是總代表,有什麽隱晦的條件,跟他說就可以。在袁世凱心裏,隻要唐紹儀胸有成竹,其他各省湊數的代表也不是笨蛋,一切聽他去進行好了,也沒有甚麽會議可以和他們討論。
此次南北和談,雙方除討論軍隊的具體停戰措施外,主要爭論焦點在於是“君主立憲”,還是“民主共和”的國體選擇。袁世凱的本意是,以“君主立憲”與革命黨討價還價,再拿革命黨的“民主共和”威脅清廷。
可見,袁世凱對天下大局成竹在胸。
唯一讓袁世凱無法掌握的,也許就是湖北的戰事。
湖北的戰報不斷傳來,他身邊的奏報、文書已是堆積如山,裏頭還夾雜著南方各地舊官僚、大士紳報來的南方民黨都在蠢蠢欲動的密報。那對絕色的姐妹花幾次要替他整理案上的文書,都被他攔住了。因為隻有他自己才能得心應手地從雜亂的文卷中尋出任何一件來。
與趙鳳昌聯通消息之後,南北和議的情勢也有明顯好轉,連如今的江蘇都督程德全也秘密地與張騫聯絡,準備後路;浙江都督湯壽潛也派人和趙鳳昌聯係,準備倒戈。明裏暗裏風聲傳來,也都很配合他的和議大戲。這些翻雲覆雨之徒,雖然不可信賴,但是從中可以探知南京還在組建的臨時政府的處境不佳,指揮不靈。
可慮的還是湖北,李瘋子在京漢鐵路線爭奪破壞寸步不讓,還在那湖北些北洋軍無法深入的鄉下源源的調兵,征兵――事情竟幾乎有與李瘋子在<人民日報>當初吹噓的一樣了!
袁世凱深知,浸透正在湖北開打的這一仗是關鍵一仗。勝了,不但和議會順利進行,整個南方民黨就徹底的落膽,再也不會起反抗的意誌。但若敗了,連南京也會重新變卦,不願議和!
想到這裏,袁世凱覺得身子有點發麻,天下大勢竟然被李瘋子這一支小小的孤軍撬動!袁世凱猛的起身,活動了一下發麻的手腳,脫了大衣裳踱了幾步,便至案前,略一沉思,提筆寫道:
茫茫九派流中國
沉沉一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
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
剩有遊人處
把酒酹滔滔
心潮高。
想想,又在前麵加了一句:“菩薩蠻·黃鶴樓……李想。”
停筆,便朝外邊喊道:“克定!”
“孩兒在!”早就候在外表不敢打擾老袁沉思的袁克定趕緊應聲答道,幾乎同時就麻利地出現在了袁世凱麵前。
袁世凱見他進來,便問:“皙子和少川他們還沒來?”
“回父親的話!”袁克定利索地給老袁打個千兒站起身來,笑道,“唐先生敢怕是就要到了,兩位楊先生已在外頭候著哩。”
袁克定口中兩位楊先生,除楊度這位先生之外,另一位楊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楊士琦。
“叫他們進來!”
外頭楊度和楊士琦已經聽見,對視一眼,各自甩馬蹄袖躬身進來,卻聽袁世凱請切溫和的笑道:“既先來了,怎麽不進來,外頭冷麽?”
“不冷!”楊度忙肅容答道,“袁公宵旰勤政,咱們何得怕冷!”
楊士琦站在後頭,眼角掃了一下墨汁淋漓的那首詩,眼皮突的一跳,卻沉思著沒有言語。
這首詞可是如今在湖北鬧得天翻地覆的李瘋子的得意之作,今夜袁世凱寫這有何用意,值得他們這些聰明人琢磨……自從袁世凱認真對待李瘋子之後,就命他下邊的密探瘋狂搜集李瘋子的資料,隻是得到結果也不比當初駐漢口小東洋領事鬆村貞雄收集的多多少,當初李想在黃鶴樓鬱悶抄襲,預言瀏萍澧舉義必敗的這首詞卻也附錄其上。李想其人其事,實在是處處透著神秘……
“老夫這幾日一直在想,”袁世凱坐回榻上,神色變得莊重起來,“李瘋子在湖北山溝裏衣不遮體,食不裹腹,為什麽還能寫出這樣氣勢磅礴的詩篇?這樣的敵人在一天,我也會覺得寢食難安一天。他不是孫大炮,黃大膽……”
袁世凱想起自己在南京雨花台寫的一首歪詩:不愛金錢不愛名,大權在手世人欽。千古英雄曹孟德,百年毀譽太史公。風雲際會終有日,是非黑白不能明。長歌詠誌登高閣,萬裏江山眼底橫。看來雖然也不咋滴,但也氣勢不凡,所以他認為,能寫出“把酒酹滔滔,心潮高。”這樣氣勢磅礴的詩篇的人,又能在湖北那樣的逆境攪風攪雨,他真的不能小看……
其實楊度和楊士琦都知道,這首詞出自湘贛亂事起的那一年,隻是這個時候,沒有誰會去指責袁世凱這個錯誤。
袁世凱容色不善的繼續道:“黃村山區這一戰不能失利,段祺瑞九路大軍重重圍困,猛攻一天,竟然沒有寸進!老夫看,還得增兵!今晚召你們是和議的方略,但你們先來了,就先議一下這一仗怎麽打。”
楊度沉思一下說道:“袁公,北方數省己無兵可調,京師如今禁衛軍雖然在手,但是還是需要北洋抽調一些兵馬防範,畢竟禁衛軍都是旗人。京畿一帶北洋軍也不過五千多兵馬,斷斷不能再調。”
“當然不能在京師、直隸這些地方打主意了。”袁世凱也在思索,“曹錕、盧永祥率第三鎮進攻山西,占娘子關,陷太原,又分兵掠晉南雁北。倪嗣衝率所部攻陷皖北太和、穎州。趙倜、周符麟帶領毅軍一部由豫西攻潼關,以圖消滅陝西民軍。又奏派張鎮芳署理直隸總督,嚴密控製直隸地盤,也是需要兵力……”
“是啊,到處都需要派兵,到處都是火光,”楊度心裏盤算著南北雙方實力,“齊耀琳接替寶為河南巡撫,下令搜捕革命黨,於開封捕殺同盟會員張鍾瑞等十一人。前此,山東巡撫孫寶琦由於受同盟會員和諮議局紳商的壓力,被迫宣布“獨立”。山東宣告獨立後,取消獨立的逆流即在暗中醞釀著。自派張廣建、吳炳湘至山東,煽動第五鎮標統吳鼎元、張樹元等反對獨立。孫寶琦於11月24日取消假獨立後,立即派第五鎮至各州縣,鎮壓革命人民。全省官吏,日以捕殺民黨為事。諸城、即墨各地之殘殺,動逾千萬。這些地區,袁公可以放心。但東北胡帥張作霖這人,學生以為還是可以指望的。學生以為稍後,密派段芝貴、張錫鑾前往奉天,說服趙爾巽和張作霖讚同清帝退位,而擁護袁。段芝貴代表袁公,以獎勵張作霖治軍精勤為名,賞賜軍刀一把及其他珍貴物品,價值一萬元。從此,張作霖必定積極擁護袁公,甚至無情地鎮壓奉天境內的革命勢力,畢竟革命勢力發展也不是胡帥所樂見……”
袁世凱聽著大都難以指望,還是抽調不出兵力。忽然回顧楊士琦,有點惱怒地問,“你自稱善謀,有回天之力,為何一言不發?”
“學生非不欲發言。”楊士琦忙叉手低首道,“此乃關係更換朝代,是政治上極重大事件,容學生再細思一會兒。”
袁世凱冷笑道:“好,你好生想著吧……”
楊士琦其實很想在這關鍵時刻壓楊度一頭,從龍第一文臣就非他莫屬了。但是連楊度都沒有辦法,他自然要更加仔細斟酌。
書房立時安靜下來,隻聽外邊莎莎莎莎的雪聲,天已經全黑。
良久,楊度終於忍不住問楊士琦道:“這……”
“湖北李瘋子之變雖震驚天下,乃是疥癬之疾。”楊士琦的大言使眾人有些吃驚,“目下湖北戰局膠著,並不會影響南北和議……”
“放屁!”袁世凱勃然大怒,“你就是讓老夫聽你這幾句空話的嗎?”
楊士琦伏地叩頭,又朗聲說道:“容學生說完。馮軍統與李瘋子在湖北打紅了眼,其後段軍統又和李瘋子打紅了眼,如今咱們也和李瘋子打紅了眼,學生以為都忽略了咱們議和的對象可不是他李瘋子!”
“嗯?”袁世凱像一隻瞧見老鼠的貓,身子猛地一探,說道,“講!”
這話熟悉,當初楊度也是這樣破析,隻是被李瘋子的<人民日報>撩撥的火大,最後連楊度也不願堅持這一論調。
楊士琦看到楊度酸酸的醋樣,掩藏心底的一絲得意,侃侃言道:“李瘋子在能打,也代表不了南方民黨,咱們和他沒有什麽好談的,早可以忽略不計。如果段軍統在湖北真是難以為繼,那麽就算北撤又何妨?如今南北要和議,孤軍懸於湖北,本就兵家大忌,北軍將領也對此早有怨言。咱們北撤,正是以示和平。李瘋子可以在<人民日報>占據輿論優勢,咱們也可以通過官報散布輿論。咱們主動撤軍,是為國朝和平計!黃膽大,黎膽小都被咱們北洋軍所敗,武昌指日可下,在如此優勢下撤軍,誰會說咱們是怕了他李瘋子?”
這說的十分有理,比起楊度更是透徹,不禁點頭,但段祺瑞正九路兵馬圍剿李瘋子於黃村山區,雖然一天下去,損失慘重,也無法寸進,但此時放棄實在可惜。想了想,袁世凱低頭喘了一口氣,說道:“你言之成理,老夫……方才急得有些失態了,但如今如何辦呢?”
楊士琦叩頭起身道:“就讓段軍統繼續圍剿李瘋子,九路大軍重重圍困,還怕他飛上天去,一天剿滅不了,兩天,兩天不行三天……”
袁世凱聽著,臉上放出光來,剛才實在急躁了一點,煮熟的鴨子也怕飛了,笑道:“既然早晚可以剿滅李瘋子,還北撤什麽!”
袁世凱躍然而起,繞著楊士琦兜了一圈,見楊士琦麵現猶豫之色,卻囁嚅道:“隻是……”
袁世凱遂急急問道:“隻是怎樣?”
楊士琦頓首道:“京漢鐵路線破碎,北洋物質補給跟不上,彈藥告竭,隻怕支持不了長久之戰……所以學生才有北撤之議……”
袁世凱突然仰天大笑:“能滅則滅,不能也罷。咱們又不是和他李瘋子和議!”
袁世凱大步朝門口走去:“少川他們也該來了,走,咱們去和他們好好聊聊……”
袁世凱在武昌起義以後,要想趁機巧借民黨的力量推翻清室,亟圖獲得獨攬全國軍政的大總統地位,確已不是一朝一夕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曾早在“出山”之前就策劃著剿、撫、和三著並用的策略。他的行動也是一直跟著他這個策略走的。在九月初,他除了一麵開始以兵力壓製民軍之外,一麵又委派出私人代表到武昌去試探聯係,隻因那時民軍聲勢正盛,不得要領而還。但他仍然繼續由非公開而公開地派人進行聯絡試探,並且托外國使領出來從中斡旋促進。具見袁利用和議解決當時局麵,達成自己的目的,是用盡心力的。
袁世凱派出了唐紹儀為總理內閣大臣的全權代表,前往武漢與“黎軍門”或其代表人討論大局,而革命軍方麵也剛剛從狀元公張騫處得到消息,滬寧準備派遣伍廷芳為全權代表。
楊士琦緊隨上去,剛剛進言得到袁世凱采納,心中得意的他趁機又向袁世凱說:“少川是廣東人,廣東人最講鄉誼。革命領袖孫文也是廣東人,伍廷芳也是廣東人,廣東人和廣東人碰頭,幾句廣東話一說,倒不可不提防一下呢!”
唐紹儀為廣東香山人,伍廷芳是廣東新會人,都是同治十三年的同級第一屆留美學童,他們本來就是老的不能再老的相識,袁世凱怎麽會不知道?袁世凱還知道伍廷芳其實也是個坐南朝北,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人。
袁世凱笑笑,邊走邊說:“杏丞,你放心,我就請你和貴本家晳子隨著少川南下吧。晳子是湖南人,革命軍方麵不少湖南人,讓湖南人和湖南人碰頭,說幾句湖南話吧。”
同盟會中湖南人僅次於廣東人,總部設在上海的中部同盟會更是湖南人的天下,而此次辛亥風雲的主角就是幾個湖南人。
同時楊度在東京時和孫中山很熟,又和黃興、宋教仁過從甚密,孫黃的認識還是楊的介紹,因此楊對和談是有影響力的。雖然這個楊度在袁世凱麵前從來不肯承認,但是對身邊的人都了如指掌。
此時,在袁世凱錫拉胡同的私邸,客廳裏濟濟一堂,在座的除了二十位代表以外,還有些秘書、隨員等。其中互相認識的熟人很多,年紀最長的是陳寶琛(伯潛),他是福建閩侯人,曾任山西巡撫,是新近奉召回京的。有的同僚中並沒有接到同樣柬帖,他們來之前也不知為了何事,到袁邸後熟人都在互相打聽,才知原來是被派為參加南北和議的北方分代表。清廷規定北方的全國代表共二十人,係按全國二十行省、每省一額推定的。
不多時,袁世凱就穿著便服出來,見到年紀最大的陳寶琛,很是客氣地說:“這番和議是朝廷的大事,所以請老世叔出來,並希望老世叔為國宣勞。”
陳寶琛即使在溫暖的客廳也裹得嚴嚴實實,穿得臃腫不便,顯得更是龍鍾老態,艱難的起身,謙遜了幾句:“近來歲數大了些,身體也不很好,還是請嚴又陵(複)去,要好得多了。”
袁世凱又和陳寶琛扯了幾句淡,就轉向各代表作了個簡單的談話,內容是主張君主立憲,首先表示了他“忠君愛國,一以社稷朝廷為念”的熱誠,接著就提出了“南方的民黨很猖狂,特別是湖北的李瘋子,我們總要想出確保社稷的萬全之策”。對於清廷權貴和滿朝的老臣子,袁世凱一直表示出忠心耿耿的樣子。他發誓絕不辜負“孤兒寡母”,要拚命死保清朝皇統,以報國恩。
發誓堵咒之後,他還故意問問:“諸位想想到底采用什麽國體最為恰當?”
此時,那個代表幹亂說話,隻怕說錯話就無法活著離開這個鴻門宴,一切就看你老袁怎麽說。
見代表門一句話不接,他又強調說:“我是主張現在實行君主立憲最為恰當,將來國民程度漸漸開通,懂得共和的真諦,再慢慢改為共和政體。”
“與此同時,外麵還流行著“要改變國體”的傳說,有的說“君主立憲”,有的說“民主共和”,還有一說是“君主共和”,其說不一。老夫以為,君主製度,萬萬不可變更,本人世受國恩,不幸局勢如此,更當捐軀圖報,隻有維持君憲到底,不知其他。”
袁世凱反複推論至數十分鍾,語極沉痛。還是有些代表以為袁世凱要堅持君主立憲製度,喜形於色,殊為瞢瞢。但是更多的代表還是看出他的司馬昭之心。
“九月初華甫督師南下以後,就將漢口、漢陽從民軍手中奪回。這樣就更便於與黎元洪進行接洽,並從接洽中漸知民軍有“和議”意思,後來進而同意停戰,在武昌召集議和會議。正在雙方會商的時候,民軍把南京奪去,這就使滬、鄂之間的交通發生困難,最近聽說民黨改定在上海開議的傳說就日漸證實,南北議和就有了眉目。此次派少川為全權代表與民軍議和,並決定由京漢鐵路搭車南下。在代表出發之前,老夫以內閣總理衙門的名義給諸位發了公函,是召諸位來私邸參加會議。”
袁世凱又提到:“為此請各位代表南下議和,並請少川為總代表,杏城為副總代表。”
“項城,你就看我的吧。”唐紹儀起身,毫不客氣的說道。雖然是清廷體製內的官員,但是一身洋裝,後腦勺的辮子也這個二百五一樣早剪了。他最後又強調一句,“你的心思,我明白。”
“明白就好。”袁世凱笑笑,這個在朝鮮的老戰友,其實還是很熱血的。袁世凱又談了約有三刻鍾,最後還客氣了一句:“眾位代表有什麽意見,請發表發表,茲事體大,請發表發表好了。”
代表門意見雖多,但因當時那種場合和他那樣說法,誰還敢提什麽意見。況且代表中北方人居多,即有南人,也是在他手下任事多年的,所以都點頭表示讚同,沒有一人發言。但在座的代表們卻有個幾乎共同的心理,認為“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況我輩乎?”
接著庶務處送來每人一張銀額二百兩的大清銀行支票,作為旅費。
此時清室動搖,市麵上已經不大相信銀兩,因此現洋的兌率高得多了,二百兩銀子原可換到二百八十元,此時也最多隻換到二百三十元。對於這點小錢,他們未必看得上,袁世凱也就是個意思。
袁世凱微笑著看著代表門離去,想著和議的美好前景,似乎也忘了那個總添麻煩,添惡心的李瘋子。
(光景:送上俺最樸素的祝福,兄弟們,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