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再三,郎茂才打算去找葉慶平,與他談談生態城的事,順便提提歐陽健擔任生態城管委會主任的事,畢竟青北縣一直是歐陽健在主政,在他的地盤上建生態城,他熟悉情況,能力也有,擔此重任順理成章。


    葉慶平的辦公室在後樓,郎茂才每次去他那裏匯報工作,總覺得很別扭,仿佛隔著一道無形的障礙。他知道,這障礙除了性格之外,更多的是權力等級所致。


    從前樓到後樓,僅隔著幾十米,但在郎茂才看來,卻是他人生中很漫長的道路。他原先當紀委書記和副書記,就在後樓辦公,當時的願望就是到前樓來當市長,現在到了前樓,又渴望著能夠再次回到後樓,當上市委書記。


    當然,光有想法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有機會,要有人賞識,才有可能更上一層樓。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必須幹出點兒成績來,以證明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同時還要學會隱忍,不能鋒芒太露,才能適應二把手的角色。


    來到葉慶平的辦公室門前,郎茂才輕輕敲了一下門,聽到裏麵說了一聲“進來”才推門進入。


    葉慶平正在案頭上忙著,見到郎茂才,招了招手,示意他坐下,才從文案中抬起了頭,問道:“郎市長,有事嗎?”


    官員之間打招呼,並不像電視劇演的那樣,互相之間都稱同誌。


    實際上,平時見麵還是稱官職的多,真等到喊同誌的時候,性質可能就變了。


    用祝庸之私底下開玩笑的話來說,官員們互相不喊職務,全喊同誌,哪就不是官場,而是斷背山了!


    郎茂才落座後,簡單說了說生態城的籌備情況,最後說:“生態城的成敗,主官是關鍵。時間不等人,是不是盡快敲定下來,好開展工作。”


    “青北生態城,隻能成功,不能失敗。誰來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把事情幹好!”葉慶平看他一眼,問道:“郎市長,你是領導小組的組長,你是怎麽考慮的?”


    “葉書記,我非常讚同你的意見。”郎茂才說:“我個人認為,這個人首先必須要有能力,最好在青北縣主持過工作,熟悉情況,年富力強,才有利於盡快進入工作角色,把生態城建設好。”


    郎茂才這番話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指向性很強,葉慶平沉吟半晌才說:“這樣吧,你們領導小組先商量一個意見,然後上常委會討論一下,如果大家都不反對,就可以敲定下來。”


    郎茂才非常清楚,葉慶平沒有明確反對,也沒有提出他自己的人選,至少還是認可歐陽健的,因為不涉及到提撥,如果黨政一把手達成了一致,上常委會討論隻不過是履行程序,沒有人會反對。


    告辭出來,坐到自己的辦公室,郎茂才長出了一口氣,他從葉慶平的態度中看到了他想要的很簡單,不管是誰出任生態城管委會的主任,隻要能幹好,達到政績工程的目的就行。


    說到底,一個官員坐到了某個位子上,沒有不想再往上爬一爬的,不同的隻是期望值的高與低,實現的可能性的大與小。


    葉慶平如此,郎茂才也是如此。


    如果葉慶平真的能往上升一升也好,市委書記的位子空出來,自己接任市委書記豈不也是水到渠成!怕隻怕他想挪卻又挪不動,自己反倒被他壓住了,再沒有了上升的空間和機會。


    正胡思亂想,突然聽到有人敲門,郎茂才坐直了身子,說:“請進!”


    話音剛落,一個腦袋就探進門來,先是一笑,然後整個身子也跟了進來。


    郎茂才抬眼一看,是青北縣委書記歐陽健,就說:“歐陽,來了?坐吧!”


    “市長,您好!”歐陽健笑嗬嗬地打了個招呼,說:“我剛在靳書記那裏匯報完工作,順路過來看看您。”


    市委和市政府辦公大樓是前後樓,順路顯然是個借口,歐陽健肯定是聽到了一些風聲,專門來談他自己的事的。


    郎茂才便問:“匯報什麽工作啊?”


    歐陽健收起了笑容,說:“主要還是幹部的思想穩定問題,市裏決定開發建設青北生態城,絕大多數同誌都認為是青北發展的重大機遇,希望能在今後的工作中一顯身手,但也有少數幹部,有點人心浮動,擔心個人的前途和命運。”


    歐陽健的圓滑由此可見一斑,他絕口沒提自己一個字,卻準確地表達出了他個人的想法,既期盼大顯身手,又擔心失去位置。


    歐陽健的心思郎茂才非常了解,他沒有別的靠山,把所有的希望都押在了自己身上,但能不能敲定,現在還是個未知數,因為上頭有書記葉慶平,領導小組中還有副組長簡若明、郝建成和廖有朋,他們應該也會有心目中的人選。


    即便是副市長楚天舒,作為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他受常委會的委托,也有資格推薦候選人。


    當然,最後的決定權還在葉慶平手上。


    想到這裏,郎茂才便說:“關於生態城的班子組成,過幾天要上常委會研究,最終確定誰來擔任主任,現在還不好說,我建議你去找找葉書記。”


    歐陽健的兩隻小眼睛突然放大了好幾倍:“去找他,這……合適嗎?”


    郎茂才明白他問的合適是什麽意思:我可是你的人啊,你讓我去找葉慶平,難道是讓我改換門庭,投靠葉慶平麽?


    郎茂才笑了一下,說:“沒關係,這是一個關鍵時刻,我剛才已經和葉書記溝通過了,你再加把火,問題不會太大。”


    歐陽健這才高興地說:“那好,那好,我抽空去找找葉書記。”說完,他又突然壓低了嗓門說,“老板,您說,我是上他的辦公室好,還是直接上他家好?”


    郎茂才心裏有數,知道歐陽健所說的上辦公室和上家的意思的區別。


    上辦公室,就是空手去;上家,就是要帶禮物。


    郎茂才覺得歐陽健不應該提這麽愚蠢的問題,葉慶平的辦公室我已經去過了,你再去有意思麽?他臉色沉了下來,就說:“你自己看著辦吧。”


    歐陽健一看郎茂才不高興了,就說:“好的好的。”剛好了兩聲,突然掉轉話頭,說:“好久沒有陪老板打球了,不知什麽時候有空,想向您請教一下。”


    郎茂才也覺得自己剛才的話說得太生硬了,歐陽健能這樣問自己,一是沒有把自己當外人,二是說明他心裏沒有底,也怨不得他,就緩和了語氣說:“歐陽,來日方長,這個時候比較敏感,我們都要注意點影響。”


    歐陽健覺得也是,就點了點頭說:“聽老板的,以後再說。”


    看著歐陽健離去的背影,郎茂才心裏還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苦澀。


    幾年來,歐陽健對自己一直忠心耿耿,知恩圖報,自己理應幫他。但郎茂才思前想後,還是叫他去找一找葉慶平,如果能得到葉慶平的認可,就不用去跟簡若明等人商議,更犯不上還要聽副市長楚天舒的建議和意見。


    連日來,郎茂才也聽到了一些風聲,有傳言說,範亦兵和餘誌謙會成為歐陽健的競爭對手,三個人各有所長,上誰不上誰,關鍵看誰的後台硬。


    現在不少人的心中都形成了一個扭曲的概念,幹部競爭崗位,比拚的是後台,各人的能力反倒在其次了。


    範亦兵是伊海濤的秘書,跟簡若明、楚天舒一起共過事,在這個關鍵時刻,他們能不為他說話?雖然範亦兵沒有地方工作的經驗,但是他在領導身邊工作多年,社交能力和人脈關係是顯而易見的,這些優勢是其他人比不了的。


    青北縣的縣長餘誌謙一步一步從基層走上來的,為人很剛直,不討領導喜歡,沒有人為他說話,肯定不是範亦兵的對手。


    餘誌謙不是範亦兵的對手,歐陽健呢?


    當然也不是。


    這不是說歐陽健的能力不如他,而是郎茂才沒有伊海濤的權力大。


    歐陽健與範亦兵的爭奪,如果上升為郎茂才與伊海濤的較量,一個是市長,一個是副省長,很顯然,在權力的實施與運用上,郎茂才根本不是伊海濤的對手。


    正因為如此,郎茂才才想讓歐陽健找找葉慶平,如果葉慶平看準的是他,或者肯為他幫忙,直接在常委會上就過了,那樣的話,伊海濤想插手也無可奈何,範亦兵自然就敗下陣來。


    這其中的奧妙就在於借力,就看歐陽健能不能借到這個力。


    雖然郎茂才與葉慶平在一個班子裏共事過幾年,知道他是一個外表平和、鋒芒不露的人,但一旦下手,絕對是刀刀見血,他這一次的底牌究竟是什麽,自己還沒有摸清。


    郎茂才讓歐陽健去找葉慶平,既是形勢的需要,也是戰略的需要。


    一是希望歐陽健爭取到葉慶平的支持,便可以一舉擊敗競爭對手,把生態城建設的主導權抓在自己人手上;二是想讓歐陽健去摸一摸葉慶平的底,如果他也是一個得了好處才肯辦事的人,那以後共事就好辦多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道之步步高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岸並收藏官道之步步高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