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徐庶一臉肉痛的表情,我還覺得奇怪。同時!在心裏我又暗自琢磨著徐庶那中的“那小子”到底說的是誰。
“子龍!你聽說過管仲管夷吾的故事麽?”徐庶冷不丁冒出的這麽句話,叫我半天都沒有反應過來。也許在前世,若說起“管仲”這個名字,我還不是十分了解,也知道他究竟是個什麽東西。隻是到了這個世界,耳濡目染之下,漸漸接觸的東西多了,卻也知道管仲管夷吾曾是輔助齊桓公成為春秋霸主的一代賢相。不隻如此,管仲在齊國出任宰相之際,在齊國的一係列變法,再加上在秦國的商鞅變法,都是春秋戰國中比較成功的變法。
變法之後,不論是齊國還是秦國,國力大增,與其他諸候國比將起來,實力明顯提高了不隻一個檔次,為齊國的稱霸和秦國的一統天下,打下堅實的基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而且!我還自爺爺口中得知:諸葛亮曾經臥耕南中的時候,孤芳自賞,經常自比樂毅和管仲。不管怎麽樣,卻也由此可見管仲管夷吾的不凡。等過了好半天,等我想明白徐庶口中的“管仲”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物後,雖然不是十分清楚徐庶這般問的用意何還在,不過,我還是淡淡一笑,應道:“元直說的管仲可是那個扶助公子小白,使齊國稱霸春秋的管夷吾?”
“難道了除了這個管夷吾,這古往今來還有第二個管仲嗎?”聞得徐庶口上這般不願讓人討得半點便宜的話,我隻有報以苦笑。
“這一君一臣,相輔相成,彼此間信任無間,倒也說得上相得益彰,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我就事論事,順口說出這般沒有太多的實質性的言語。徐庶聞地我的語,頭也不回,隻是淡淡地應了一句,“我說的不是管仲與公子小白之間的故事,而是說管仲與另外一個人的故事。”說到這裏,徐庶突然冷笑了起來,“子龍剛才說說‘這一君一臣,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明’?”問這般話的同時,徐庶回頭冷眼注視著我。
我徐庶的注視下,我不自覺地點了頭點,仔細想了一想,認為自己剛才說的那番話並不存在太大問題。
看到我點頭,徐庶收回了淩厲的目光,繼續說道:“以管夷吾天縱之姿,可謂得難得的千裏良駒,隻是再好良駒也要有慧眼的伯樂相中才行,與管夷吾最先輔佐的草包公子糾比將起來,他公子小白就勉強算是一個能識千裏馬的伯樂吧!也算剛才子龍那般話說得不假!”跟著,徐徐庶話鋒一轉。
“隻是要說他們君臣之間,信任無間,這就有些不盡其實了。”徐庶說著這般話,回頭又看了我一眼。
我當然知道徐庶如此說定然是有他自己理由,我沒有出言打斷,隻是靜靜地聽著徐庶接下來的話。“也許在公子小白才回到齊國的時候,那時的齊國混亂不堪,各種勢力犬牙交錯,加之那時有鮑叔牙在旁,公子小白,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齊桓公,自然是對管仲提出各項強兵富國之策一一應允。
“隻是等齊國強盛,稱霸春秋,淩駕於各國諸候之上的時候,那時候誌得意滿的齊桓公,隻怕就不再是以前的公子小白了,他已經是真正的諸候霸主齊桓公……”
徐庶這般話好像人把我繞糊塗了,說來說去,公子小白和齊桓公不都是一個人麽?我壓不下心中疑惑,忍不住問將道:“這有什麽不一樣嗎?”徐庶冷笑了一聲,說道:“當然是大大的不同了,齊國民富兵強之後,他管仲自然就沒有太大的用處了。你可知道在齊桓公曾經招管仲問過,問他在他之後誰可繼任齊國宰相之位。
“本來管仲向齊桓公推薦了當時齊國的一個賢才,隻可惜管仲那番話齊桓公沒有聽進去,在管仲死後,反而任命了一個隻會溜須拍馬,無德無才之人為齊國宰相。若非如此!以管仲畢生之力,打造出來強盛齊國,又豈會如曇花一現般,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說實話!如果齊桓公聽管仲之言,取賢任能的話,以當時的齊國的國力,也許是最有可能統一天下,結束諸候紛爭的,也不會有後麵春秋幾霸,更不會有再後來的戰國七雄。
“更不用提有暴秦和秦始皇的什麽事兒了。”徐庶幽幽一歎。
“說句實話,雖然管仲管夷吾隻是一個商賈出身,但他在齊國的變法,堪稱是在春秋和戰國中最完美的。商鞅因為出身法家,在秦國的變法,過於強調法令的嚴厲和苛刻,孰不知法外不外乎人情,很多的事情抬不過一個理字,更是過於強調了農耕之事。其實這也不能怪誰,當時的秦國要以農養兵,而且還要養百萬之巨,就不得不需要大量的糧食。隻是如此一來,就把原本應該與農耕平等對待的商賈互易、工藝製作等,調降到了一個更低的位置。孰不知這樣以後,後麵的帝王你盡相效仿,皆認為農耕乃是立國之本,而其他行業反到成了不走正路的歪門邪道,後來才有‘士農工商’之說。”
聽徐庶這麽一說,想到以前我和馬均談論過的一番話,不覺眼前一亮,想到徐庶居然也有這般見識,大有讓我碰遇知己,相逢恨晚之感。
我也沒去打擾他,聚神會神地聆聽著徐庶說的每一個字,生怕錯過半點。“反觀管仲,因為他是出身商賈,自然知道商人互通有無的重要性,再加上他幾乎並不屬於任何一家一派,所以對於哪家那派的學說都不抵觸,但也不是無條件的完全接受,他隻是擇其優而用之。再加上,他對於天下間的各行各業沒有什麽歧視,都是一視同仁。
“所以說!他在齊國的變法才是堪稱完美的,春秋百家爭鳴,方有各家各派紛紛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理想和主張的百花繁榮景象。
“相反!自秦始皇焚書坑儒,主張以法家思想來統禦天下。還有就是後來的漢武大帝劉徹接受董仲書‘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再觀神州大地,哪裏還有當初春秋時候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神州大地,在一家一派的學說控製下,漸漸變得萬馬齊喑,不見天日。在這樣的情況下,幾乎每個人都成了隻會知道逆來順受的愚民,滿腦子的不知所謂,固步自封和不知變通。如此一來,長久一往,我神州大地會變成什麽模樣,我徐庶徐元直實在不敢想象。
“更讓人覺得不可理喻的是,在一家一派學說掌控之下也就罷了,更多的的卻是一些無聊之人,故意曲解古人之話,卻把它當成為聖人之言,奉之用來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好是壞,是愚是賢的條件和標準。豈不知?當真照他們那樣條件和標準培養出來的人物,一個個就跟榆木疙瘩一般,一舉一動,皆是效仿古人,全無半點新意。這樣的人物,又哪裏會有這什麽活力可言,以一人而可見天下,要是天下的大多數人都變成了這樣,可想象這個天下走到哪裏都是一板一眼,完全失去了創造力了。
“當然!那些帝王樂意這麽做,自然是希望在自己統禦之下,天下百姓個個都是順民、愚民,那麽如此一來,他的王朝自然就可以長治久安,甚至可以像秦始皇想象那般傳至千秋萬代。
“可是他們又哪裏知道?很多年前,在古人口中就說過‘防民之中,甚於防川’的話,那時候在周朝原本就已經明了的道理。隻可惜後來的曆代帝王,不論是昏君暴君,還是明君賢君,為了他們的家天下,希望天下百姓都溫馴得如同羊羔一般。卻不知開啟民智的好處,開啟民智,聚集天下所有人智慧為我所用,哪會是何等驚人創造力?
“現在的人總是稱讚伏羲、軒轅皇帝和魯班這類人,或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或者是被他們自己神化了的人物。焉不知一旦民智開啟,天下間人人皆是魯班這樣的能工巧匠,也有像伏羲這樣能根據河洛二書研究出這‘八卦陣’的不世奇人。”徐庶突然認真起來,忽地歎了一歎,說道:“其實孔明那小子都是這樣的人。”
我知道徐庶說的是諸葛亮的“八陣圖”。
“也不會缺像軒轅皇帝這般能研究出‘指南車’的發明家。”徐庶突然對我展顏一笑,道:“我覺得馬均這小子就在這方麵的潛質。”
我聞為之一楞,繼而明白過來,報以同意的一笑。
(這章寫得也晚了,寫了一半,突然有事,現在才趕完,晚上也說有事,不知道來得及再寫一章不?不過!既然說了爆發,盡管保證吧!)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子龍!你聽說過管仲管夷吾的故事麽?”徐庶冷不丁冒出的這麽句話,叫我半天都沒有反應過來。也許在前世,若說起“管仲”這個名字,我還不是十分了解,也知道他究竟是個什麽東西。隻是到了這個世界,耳濡目染之下,漸漸接觸的東西多了,卻也知道管仲管夷吾曾是輔助齊桓公成為春秋霸主的一代賢相。不隻如此,管仲在齊國出任宰相之際,在齊國的一係列變法,再加上在秦國的商鞅變法,都是春秋戰國中比較成功的變法。
變法之後,不論是齊國還是秦國,國力大增,與其他諸候國比將起來,實力明顯提高了不隻一個檔次,為齊國的稱霸和秦國的一統天下,打下堅實的基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而且!我還自爺爺口中得知:諸葛亮曾經臥耕南中的時候,孤芳自賞,經常自比樂毅和管仲。不管怎麽樣,卻也由此可見管仲管夷吾的不凡。等過了好半天,等我想明白徐庶口中的“管仲”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物後,雖然不是十分清楚徐庶這般問的用意何還在,不過,我還是淡淡一笑,應道:“元直說的管仲可是那個扶助公子小白,使齊國稱霸春秋的管夷吾?”
“難道了除了這個管夷吾,這古往今來還有第二個管仲嗎?”聞得徐庶口上這般不願讓人討得半點便宜的話,我隻有報以苦笑。
“這一君一臣,相輔相成,彼此間信任無間,倒也說得上相得益彰,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我就事論事,順口說出這般沒有太多的實質性的言語。徐庶聞地我的語,頭也不回,隻是淡淡地應了一句,“我說的不是管仲與公子小白之間的故事,而是說管仲與另外一個人的故事。”說到這裏,徐庶突然冷笑了起來,“子龍剛才說說‘這一君一臣,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明’?”問這般話的同時,徐庶回頭冷眼注視著我。
我徐庶的注視下,我不自覺地點了頭點,仔細想了一想,認為自己剛才說的那番話並不存在太大問題。
看到我點頭,徐庶收回了淩厲的目光,繼續說道:“以管夷吾天縱之姿,可謂得難得的千裏良駒,隻是再好良駒也要有慧眼的伯樂相中才行,與管夷吾最先輔佐的草包公子糾比將起來,他公子小白就勉強算是一個能識千裏馬的伯樂吧!也算剛才子龍那般話說得不假!”跟著,徐徐庶話鋒一轉。
“隻是要說他們君臣之間,信任無間,這就有些不盡其實了。”徐庶說著這般話,回頭又看了我一眼。
我當然知道徐庶如此說定然是有他自己理由,我沒有出言打斷,隻是靜靜地聽著徐庶接下來的話。“也許在公子小白才回到齊國的時候,那時的齊國混亂不堪,各種勢力犬牙交錯,加之那時有鮑叔牙在旁,公子小白,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齊桓公,自然是對管仲提出各項強兵富國之策一一應允。
“隻是等齊國強盛,稱霸春秋,淩駕於各國諸候之上的時候,那時候誌得意滿的齊桓公,隻怕就不再是以前的公子小白了,他已經是真正的諸候霸主齊桓公……”
徐庶這般話好像人把我繞糊塗了,說來說去,公子小白和齊桓公不都是一個人麽?我壓不下心中疑惑,忍不住問將道:“這有什麽不一樣嗎?”徐庶冷笑了一聲,說道:“當然是大大的不同了,齊國民富兵強之後,他管仲自然就沒有太大的用處了。你可知道在齊桓公曾經招管仲問過,問他在他之後誰可繼任齊國宰相之位。
“本來管仲向齊桓公推薦了當時齊國的一個賢才,隻可惜管仲那番話齊桓公沒有聽進去,在管仲死後,反而任命了一個隻會溜須拍馬,無德無才之人為齊國宰相。若非如此!以管仲畢生之力,打造出來強盛齊國,又豈會如曇花一現般,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說實話!如果齊桓公聽管仲之言,取賢任能的話,以當時的齊國的國力,也許是最有可能統一天下,結束諸候紛爭的,也不會有後麵春秋幾霸,更不會有再後來的戰國七雄。
“更不用提有暴秦和秦始皇的什麽事兒了。”徐庶幽幽一歎。
“說句實話,雖然管仲管夷吾隻是一個商賈出身,但他在齊國的變法,堪稱是在春秋和戰國中最完美的。商鞅因為出身法家,在秦國的變法,過於強調法令的嚴厲和苛刻,孰不知法外不外乎人情,很多的事情抬不過一個理字,更是過於強調了農耕之事。其實這也不能怪誰,當時的秦國要以農養兵,而且還要養百萬之巨,就不得不需要大量的糧食。隻是如此一來,就把原本應該與農耕平等對待的商賈互易、工藝製作等,調降到了一個更低的位置。孰不知這樣以後,後麵的帝王你盡相效仿,皆認為農耕乃是立國之本,而其他行業反到成了不走正路的歪門邪道,後來才有‘士農工商’之說。”
聽徐庶這麽一說,想到以前我和馬均談論過的一番話,不覺眼前一亮,想到徐庶居然也有這般見識,大有讓我碰遇知己,相逢恨晚之感。
我也沒去打擾他,聚神會神地聆聽著徐庶說的每一個字,生怕錯過半點。“反觀管仲,因為他是出身商賈,自然知道商人互通有無的重要性,再加上他幾乎並不屬於任何一家一派,所以對於哪家那派的學說都不抵觸,但也不是無條件的完全接受,他隻是擇其優而用之。再加上,他對於天下間的各行各業沒有什麽歧視,都是一視同仁。
“所以說!他在齊國的變法才是堪稱完美的,春秋百家爭鳴,方有各家各派紛紛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理想和主張的百花繁榮景象。
“相反!自秦始皇焚書坑儒,主張以法家思想來統禦天下。還有就是後來的漢武大帝劉徹接受董仲書‘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再觀神州大地,哪裏還有當初春秋時候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神州大地,在一家一派的學說控製下,漸漸變得萬馬齊喑,不見天日。在這樣的情況下,幾乎每個人都成了隻會知道逆來順受的愚民,滿腦子的不知所謂,固步自封和不知變通。如此一來,長久一往,我神州大地會變成什麽模樣,我徐庶徐元直實在不敢想象。
“更讓人覺得不可理喻的是,在一家一派學說掌控之下也就罷了,更多的的卻是一些無聊之人,故意曲解古人之話,卻把它當成為聖人之言,奉之用來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好是壞,是愚是賢的條件和標準。豈不知?當真照他們那樣條件和標準培養出來的人物,一個個就跟榆木疙瘩一般,一舉一動,皆是效仿古人,全無半點新意。這樣的人物,又哪裏會有這什麽活力可言,以一人而可見天下,要是天下的大多數人都變成了這樣,可想象這個天下走到哪裏都是一板一眼,完全失去了創造力了。
“當然!那些帝王樂意這麽做,自然是希望在自己統禦之下,天下百姓個個都是順民、愚民,那麽如此一來,他的王朝自然就可以長治久安,甚至可以像秦始皇想象那般傳至千秋萬代。
“可是他們又哪裏知道?很多年前,在古人口中就說過‘防民之中,甚於防川’的話,那時候在周朝原本就已經明了的道理。隻可惜後來的曆代帝王,不論是昏君暴君,還是明君賢君,為了他們的家天下,希望天下百姓都溫馴得如同羊羔一般。卻不知開啟民智的好處,開啟民智,聚集天下所有人智慧為我所用,哪會是何等驚人創造力?
“現在的人總是稱讚伏羲、軒轅皇帝和魯班這類人,或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或者是被他們自己神化了的人物。焉不知一旦民智開啟,天下間人人皆是魯班這樣的能工巧匠,也有像伏羲這樣能根據河洛二書研究出這‘八卦陣’的不世奇人。”徐庶突然認真起來,忽地歎了一歎,說道:“其實孔明那小子都是這樣的人。”
我知道徐庶說的是諸葛亮的“八陣圖”。
“也不會缺像軒轅皇帝這般能研究出‘指南車’的發明家。”徐庶突然對我展顏一笑,道:“我覺得馬均這小子就在這方麵的潛質。”
我聞為之一楞,繼而明白過來,報以同意的一笑。
(這章寫得也晚了,寫了一半,突然有事,現在才趕完,晚上也說有事,不知道來得及再寫一章不?不過!既然說了爆發,盡管保證吧!)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