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國的使節奔赴關外、塞北和西域,嚐試以和平手段解決問題。
不過各方第一輪談判沒有任何進展,尤其是關外三將軍轄地,盛京將軍、吉林將軍和黑龍江將軍完全沒有跟李衛國和談的意思,甚至更不會稱臣。至於塞北蒙古各部和西域各部,雖然沒有同意向李衛國稱臣,卻也沒有立刻表現出戰爭的意思,明顯有觀望的意思。
誰都知道李衛國目前的實力,已經拿下了整個中原和南方,又打敗了洋人,百萬精銳大軍,正是如日中天之時,對陣李衛國,各方都沒有必勝的把握,因此各方隻能處於防守狀態,看李衛國下一步動作,若是逼急了,不排除各方聯合的可能性。
消息傳回北京,李衛國立刻召集文武百官們商議對策。
吳庸直接提議道:“王爺,塞北和西域,明顯是在觀望,關東則是大患,三將軍轄地是滿清最後的力量,隻有徹底打碎,才能震懾塞北和西域,使其前來歸附。”
“臣同意吳總參謀長的意見!另外,臣覺得元旦即將到來,王爺應先登基稱帝,以新中國之氣運橫掃四方,屆時三軍為新中國而戰,為皇帝而戰,氣勢如虹,可一鼓作氣蕩平關東,迫使塞北和西域各部來投。”李鴻章作為北洋大臣,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重臣,如今歸附李衛國,自然得多多獻策,也不枉被信任一場。
以新帝登基之威橫掃關東,這個提議頓時得到文武百官們的讚同,不失為一個好策略。
吳庸再提議道:“王爺,您登基之日,不妨來一場軍事演習,邀請關東、塞北和西域各部觀看。可起到震懾之效果。”
“這個提議也不錯,吳庸你就安排吧,把我軍最強大的一麵展現出來。不戰而屈人之兵。”李衛國點點頭,同意了這項提議。
容閎出列道:“啟稟王爺。美俄等國駐華公使紛紛表示願意會第一時間承認新帝國,並希望跟新帝國結盟。英法兩國駐華公使希望能夠跟新帝國達成和平協議,目前英法兩國似乎已經徹底放棄同我們的戰爭了。”
李衛國笑道:“英法兩國總算是服軟了,這是我們的偉大勝利。按照本王的底線,你可以繼續跟他們談判,不必著急。如果本王沒有猜錯的話,歐洲這時候很不太平,普魯士的統一戰爭很快就會燒到法國人頭上。我們手中握有六萬餘英法俘虜,到時候英法兩國必然為了盡快結束跟我們的戰爭狀態而選擇退讓的。”
李衛國頓了頓,接著道:“至於美國和俄國,他們等到局勢明朗了才出麵,也是對我們實力的肯定。至於締結同盟,暫時不要考慮俄國,遠交近攻是國策,俄國正在臥薪嚐膽,他們的農奴製改革已經取得了成效,一旦恢複了自克裏米亞戰爭戰敗以來的元氣。不排除對華發動戰爭的可能性。至於美國,隔著太平洋,暫時沒有核心利益衝突。可以考慮結盟。”
容閎頓時領命。
這時,李靖出列道:“啟稟王爺,臣接到報告,美國現在局勢堪憂,他們尋求跟我們結盟,怕是想要讓我們提供援助。”
李衛國頓時皺眉,反問道:“美國局勢如何了?”
自第三次雅片戰爭開始,李衛國就沒再關注美國的事情。
李靖於是回答道:“臣得知目前美國聯盟政府(南軍)不斷打敗仗,南部各地的莊園紛紛發生奴隸暴動。黑人奴隸加入了美國聯邦(北軍),使得北軍的實力日益擴大。已經在南部開辟了十幾個根據地。”
“北軍不是在加拿大嗎?怎麽跑美國南部去了?”
“是這樣的,林肯率領北軍翻越落基山、走科羅拉多沙漠無人區。渡過密西西比河到達美國南部,開辟了根據地,鼓唆南部黑人奴隸暴動,徹底給黑人奴隸自由。美國南軍本來兵力就不多,占領整個美國後兵力過度分散,所以被林肯鑽了空子,令林肯為首的美國北軍死灰複燃,大有反叛的態勢。”
李衛國頓時苦笑,這尼瑪分明是美國版的二萬五千裏長征啊,林肯不愧是史詩級別的*oss,這樣都能鹹魚翻身啊。
一個強大的美國不符合中國的利益,南方奴隸主階級統治美國可以延緩美國的崛起時間,如果換做北方資產階級獲勝,那麽美國則會迅速強大起來,尤其是林肯政府,肯定會報複中國,因為李衛國曾經全力支持南軍。
想到這裏,李衛國說道:“可以跟美國結盟,如果他們請求援助,可以力所能及的提供一些。如果美國政府允許,我們也可以派出一支遠征軍,幫助他們消滅林肯遊擊隊。”
“請王爺三思,如今國內尚未平定,不適合派兵跨洋遠征美國,再說遠征所費錢糧浩大,非國民之福。”
站出來反對的是翁同龢,他現任刑部尚書,為官清廉公正,頗有名望。
盡管曆史上對此人褒貶不一,但能夠為楊乃武與小白菜這樣的底層平民洗刷冤情,單憑這一曆史著名案件,李衛國就很欣賞他。
由於翁同龢並沒有成為同治帝的老師,所以不被牽連,依然擔任刑部尚書。
李衛國微微一笑,解釋道:“翁卿所言很有道理,如今國內尚未平定,派兵遠征美國的確勞民傷財。不過,本王要問你一件事,為什麽英法列強要侵略我們?”
“英法列強貪婪,我天朝上國富庶,自然被其窺視,進而侵略。”翁同龢一愣,感覺這個問題有點太簡單了,可是這麽簡單的問題為何李衛國會問他?當中莫非還有蹊蹺,可惜翁同龢猜不到。
李衛國道:“你隻看到了表象,卻沒有看到問題的實質!我國雄踞亞東幾千年,自漢以來一直主導世界。直到滿清入關,毀了我們的主導地位,西方趁機崛起。滿清統治的幾百年時間。東方不再是世界主導,而是英法列強的西方成為世界主導。自古弱肉強食,我們若。英法列強就來侵略我們,這是你所看到的。但背後的本質是什麽。是英法列強懼怕我們從新崛起,衝擊他們的霸主地位,所以英法列強不會允許一個強大的中國崛起,必要時就要通過戰爭予以摧毀。”
翁同龢似懂非懂,反問道:“那敢問王爺,這跟您遠征美國有什麽關係?”
李衛國笑道:“還記得五年前英法列強為什麽跟我們停戰議和嗎?”
翁同龢回答道:“當時似乎是美國爆發內戰,英法急於去幫助美國南軍,所以被迫跟我們議和。甚至臣聽說王爺也參與了美國內戰,如今的美國聯盟政府能夠統治美國,似乎王爺提供的先進武器立了大功。”
“不錯!”李衛國點點頭,說道:“那你知道為何英法列強會擔心美國內戰?為何英法列強和本王都不去支持美國北方政府而支持南方政府?”
翁同龢感覺腦洞有些不夠用了,勉強回答道:“臣估計應該是當時的美國北方政府強大,南方政府弱小,而幫助弱小的一方向來是第三方勢力介入戰爭的首選。”
李衛國道:“是啊,你也可以這樣理解。幫助強者打敗弱者,隻能讓強者更強,成為我們的強勁對手。而幫助弱者打敗強者。弱者則會成為我們的附庸。換句話說,一個強大的美國將成為我們的激烈競爭對手或者強大的敵人,所以我們不允許美國變強。就像英法列強不允許中國變強一樣。”
“王爺聲明,臣明白了!”翁同龢感覺如醍醐灌頂一般,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瞬間恍然大悟。
隻聽李衛國續道:“看著吧,英法很快會將注意力再次轉移到美國,他們同樣不允許林肯政府死灰複燃,甚至還會跟我們合作的。”
翁同龢頓時苦笑道:“若是剛打完仗就跟我們合作,那這英國人和法國人也太不要臉了!”
眾人頓時大笑。
誰都知道,國家之間的關係就跟漂昌一樣,不管你漂他還是她漂你。隻要最終雙方都肯支付票資,不管折騰的傷痕累累多麽慘。那麽下次都可以繼續合作。
容閎奉命繼續跟英法美俄進行談判,由於李衛國定鼎中國已經成為事實。無人可擋了,所以英法兩國也不在抱有僥幸心理,跟李衛國和解是當前唯一的選擇,因為法國在歐洲已經被普魯斯徹底激怒了,雙方因爭奪歐洲大陸霸權和德意誌統一問題爆發越來越多的摩擦,隨著法軍在亞洲淞滬戰場上的慘敗,普魯斯越發囂張起來,雙方的戰爭一觸即發。
而作為英國一方,此時也想著齷蹉的心思,法國在歐洲一家獨大,一直是英國的一塊心病。因為英國奉行歐洲大陸均勢政策,不希望法國有過多的精力發展海軍跟英國搶奪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尤其法國最近在東南亞表現出的侵略興趣,令英國政府警惕。還好淞滬會戰敗了,否則勝利的話,英國即便得到上緬甸地區,法國也將會得到柬埔寨,這將會使法國打開亞洲殖民地的突破口,從此在亞洲有了立足之地,可以跟英國競爭亞洲勢力範圍。
可以說英國一部分政客因為這種心思反而還得感謝李衛國打贏了他們,這雖然讓英國很沒麵子,但至少法國吃了大虧,柬埔寨必須要吐出去。
於是英國政府指示英國駐華公使盡快跟李衛國達成議和,可以放棄上緬甸,這其實是在坑法國,因為英國隻要鬆口放棄緬甸殖民地,那麽法國就沒有了盟友,不得不將柬埔寨吐出去歸還中國。
法國政客們大罵英國人無恥,背信棄義,可惜政治就是如此。
最終,法國也迫於國內壓力,迫切需要加強國內的軍事力量,而參與淞滬會戰的法軍還有大約四萬人是俘虜,這些都是法軍精銳,因此法國政府急需要將這四萬法軍贖回,最終放棄了柬埔寨。
公元1865年12月23日,李衛國同英法兩國公使在北京簽署了《北京和約》附件備忘錄。
附件備忘錄規定:
一:《北京和約》中各條款依然有效。
二:即日起,自1861年《北京和約》簽署日至1865年12月23日《北京和約》附件備忘錄簽署這段時間內,凡清政府同英法兩國簽署的各項協約未經中國政府批準概不承認,用於戰爭部分的借款損失不予退還,應由英法兩國的銀行自行承擔損失,剩餘借款將用於重建被英法聯軍摧毀之中國人民家園。
三:即日起,英法海陸軍應退出中國及藩屬國之領土領海,保證不再入侵。
四:即日起,中國政府將釋放英法兩國戰俘,英法兩國政府應分別支付50萬英鎊和1200萬法郎的相應管理、住宿、飲食和醫療費用。
五:即日起,中國、英國、法國應永遠避免戰爭,共同維護世界和平。
備忘錄共計五條,除了最後一條是廢話之外,以上四條都可以看做是中國之勝利。
首先《北京和約》依然有效,這充分保證了中國之主權和尊嚴的完整性。第二條便是李衛國政府不承認之前清政府從英法等國的借款,也就是說隨著清政府的倒台,李衛國政府將不替清政府還錢了,從1861至1865年,清政府先後向英法德等歐洲國家的銀行借款高達一千三百萬英鎊,這筆錢李衛國是絕對不還的,等於讓英法德等國的銀行商們吃了啞巴虧。
第三條是令英法聯軍撤軍,也包括從緬甸和柬埔寨撤軍,等於保護了緬甸和柬埔寨不論為英法殖民地,彰顯宗主國的強大實力。
第四條就純粹是敲詐了,並沒有直接提出讓英法兩國進行戰爭賠款,那樣等於打臉,英法兩國必然不接受。但李衛國繞了圈,在俘虜問題是開口索要賠款,這樣英法兩國也好跟自己的國民交代了,不算太丟臉。
但從賠款金額上看,英國被俘不到兩萬人,卻隻賠款50萬英鎊,而法國戰俘雖然有四萬多人,卻要賠償1200萬法郎,折合約400萬英鎊。
顯然法國被很宰了。
這是因為李衛國知道法國即將跟普魯士爆發戰爭,法國戰敗,第二帝國瓦解,今後相當長的時間裏沒法找李衛國報仇出氣了,所以此時不敲詐法國何時敲詐?
而英國則不同了,雖然遠東戰敗,但強大的英國海軍並沒有傷筋動骨,如果李衛國獅子大開口,英國人絕對不幹,畢竟李衛國的海軍還不足以抗衡英國海軍,若是英國海軍發飆到處襲擊和洗劫中國沿海地區,那就糟糕了。所以,李衛國沒有很宰英國,隻是索要了五十萬英鎊,這對英國來說,並不是問題,雙方皆大歡喜。
隨著中英、中法《北京和約》備忘錄的分別簽訂,全世界立刻沸騰了,因為不可一世的世界第一和第二強國竟然兩次被中國打敗了。
這難道是中國崛起的節奏?(未完待續。)
不過各方第一輪談判沒有任何進展,尤其是關外三將軍轄地,盛京將軍、吉林將軍和黑龍江將軍完全沒有跟李衛國和談的意思,甚至更不會稱臣。至於塞北蒙古各部和西域各部,雖然沒有同意向李衛國稱臣,卻也沒有立刻表現出戰爭的意思,明顯有觀望的意思。
誰都知道李衛國目前的實力,已經拿下了整個中原和南方,又打敗了洋人,百萬精銳大軍,正是如日中天之時,對陣李衛國,各方都沒有必勝的把握,因此各方隻能處於防守狀態,看李衛國下一步動作,若是逼急了,不排除各方聯合的可能性。
消息傳回北京,李衛國立刻召集文武百官們商議對策。
吳庸直接提議道:“王爺,塞北和西域,明顯是在觀望,關東則是大患,三將軍轄地是滿清最後的力量,隻有徹底打碎,才能震懾塞北和西域,使其前來歸附。”
“臣同意吳總參謀長的意見!另外,臣覺得元旦即將到來,王爺應先登基稱帝,以新中國之氣運橫掃四方,屆時三軍為新中國而戰,為皇帝而戰,氣勢如虹,可一鼓作氣蕩平關東,迫使塞北和西域各部來投。”李鴻章作為北洋大臣,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重臣,如今歸附李衛國,自然得多多獻策,也不枉被信任一場。
以新帝登基之威橫掃關東,這個提議頓時得到文武百官們的讚同,不失為一個好策略。
吳庸再提議道:“王爺,您登基之日,不妨來一場軍事演習,邀請關東、塞北和西域各部觀看。可起到震懾之效果。”
“這個提議也不錯,吳庸你就安排吧,把我軍最強大的一麵展現出來。不戰而屈人之兵。”李衛國點點頭,同意了這項提議。
容閎出列道:“啟稟王爺。美俄等國駐華公使紛紛表示願意會第一時間承認新帝國,並希望跟新帝國結盟。英法兩國駐華公使希望能夠跟新帝國達成和平協議,目前英法兩國似乎已經徹底放棄同我們的戰爭了。”
李衛國笑道:“英法兩國總算是服軟了,這是我們的偉大勝利。按照本王的底線,你可以繼續跟他們談判,不必著急。如果本王沒有猜錯的話,歐洲這時候很不太平,普魯士的統一戰爭很快就會燒到法國人頭上。我們手中握有六萬餘英法俘虜,到時候英法兩國必然為了盡快結束跟我們的戰爭狀態而選擇退讓的。”
李衛國頓了頓,接著道:“至於美國和俄國,他們等到局勢明朗了才出麵,也是對我們實力的肯定。至於締結同盟,暫時不要考慮俄國,遠交近攻是國策,俄國正在臥薪嚐膽,他們的農奴製改革已經取得了成效,一旦恢複了自克裏米亞戰爭戰敗以來的元氣。不排除對華發動戰爭的可能性。至於美國,隔著太平洋,暫時沒有核心利益衝突。可以考慮結盟。”
容閎頓時領命。
這時,李靖出列道:“啟稟王爺,臣接到報告,美國現在局勢堪憂,他們尋求跟我們結盟,怕是想要讓我們提供援助。”
李衛國頓時皺眉,反問道:“美國局勢如何了?”
自第三次雅片戰爭開始,李衛國就沒再關注美國的事情。
李靖於是回答道:“臣得知目前美國聯盟政府(南軍)不斷打敗仗,南部各地的莊園紛紛發生奴隸暴動。黑人奴隸加入了美國聯邦(北軍),使得北軍的實力日益擴大。已經在南部開辟了十幾個根據地。”
“北軍不是在加拿大嗎?怎麽跑美國南部去了?”
“是這樣的,林肯率領北軍翻越落基山、走科羅拉多沙漠無人區。渡過密西西比河到達美國南部,開辟了根據地,鼓唆南部黑人奴隸暴動,徹底給黑人奴隸自由。美國南軍本來兵力就不多,占領整個美國後兵力過度分散,所以被林肯鑽了空子,令林肯為首的美國北軍死灰複燃,大有反叛的態勢。”
李衛國頓時苦笑,這尼瑪分明是美國版的二萬五千裏長征啊,林肯不愧是史詩級別的*oss,這樣都能鹹魚翻身啊。
一個強大的美國不符合中國的利益,南方奴隸主階級統治美國可以延緩美國的崛起時間,如果換做北方資產階級獲勝,那麽美國則會迅速強大起來,尤其是林肯政府,肯定會報複中國,因為李衛國曾經全力支持南軍。
想到這裏,李衛國說道:“可以跟美國結盟,如果他們請求援助,可以力所能及的提供一些。如果美國政府允許,我們也可以派出一支遠征軍,幫助他們消滅林肯遊擊隊。”
“請王爺三思,如今國內尚未平定,不適合派兵跨洋遠征美國,再說遠征所費錢糧浩大,非國民之福。”
站出來反對的是翁同龢,他現任刑部尚書,為官清廉公正,頗有名望。
盡管曆史上對此人褒貶不一,但能夠為楊乃武與小白菜這樣的底層平民洗刷冤情,單憑這一曆史著名案件,李衛國就很欣賞他。
由於翁同龢並沒有成為同治帝的老師,所以不被牽連,依然擔任刑部尚書。
李衛國微微一笑,解釋道:“翁卿所言很有道理,如今國內尚未平定,派兵遠征美國的確勞民傷財。不過,本王要問你一件事,為什麽英法列強要侵略我們?”
“英法列強貪婪,我天朝上國富庶,自然被其窺視,進而侵略。”翁同龢一愣,感覺這個問題有點太簡單了,可是這麽簡單的問題為何李衛國會問他?當中莫非還有蹊蹺,可惜翁同龢猜不到。
李衛國道:“你隻看到了表象,卻沒有看到問題的實質!我國雄踞亞東幾千年,自漢以來一直主導世界。直到滿清入關,毀了我們的主導地位,西方趁機崛起。滿清統治的幾百年時間。東方不再是世界主導,而是英法列強的西方成為世界主導。自古弱肉強食,我們若。英法列強就來侵略我們,這是你所看到的。但背後的本質是什麽。是英法列強懼怕我們從新崛起,衝擊他們的霸主地位,所以英法列強不會允許一個強大的中國崛起,必要時就要通過戰爭予以摧毀。”
翁同龢似懂非懂,反問道:“那敢問王爺,這跟您遠征美國有什麽關係?”
李衛國笑道:“還記得五年前英法列強為什麽跟我們停戰議和嗎?”
翁同龢回答道:“當時似乎是美國爆發內戰,英法急於去幫助美國南軍,所以被迫跟我們議和。甚至臣聽說王爺也參與了美國內戰,如今的美國聯盟政府能夠統治美國,似乎王爺提供的先進武器立了大功。”
“不錯!”李衛國點點頭,說道:“那你知道為何英法列強會擔心美國內戰?為何英法列強和本王都不去支持美國北方政府而支持南方政府?”
翁同龢感覺腦洞有些不夠用了,勉強回答道:“臣估計應該是當時的美國北方政府強大,南方政府弱小,而幫助弱小的一方向來是第三方勢力介入戰爭的首選。”
李衛國道:“是啊,你也可以這樣理解。幫助強者打敗弱者,隻能讓強者更強,成為我們的強勁對手。而幫助弱者打敗強者。弱者則會成為我們的附庸。換句話說,一個強大的美國將成為我們的激烈競爭對手或者強大的敵人,所以我們不允許美國變強。就像英法列強不允許中國變強一樣。”
“王爺聲明,臣明白了!”翁同龢感覺如醍醐灌頂一般,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瞬間恍然大悟。
隻聽李衛國續道:“看著吧,英法很快會將注意力再次轉移到美國,他們同樣不允許林肯政府死灰複燃,甚至還會跟我們合作的。”
翁同龢頓時苦笑道:“若是剛打完仗就跟我們合作,那這英國人和法國人也太不要臉了!”
眾人頓時大笑。
誰都知道,國家之間的關係就跟漂昌一樣,不管你漂他還是她漂你。隻要最終雙方都肯支付票資,不管折騰的傷痕累累多麽慘。那麽下次都可以繼續合作。
容閎奉命繼續跟英法美俄進行談判,由於李衛國定鼎中國已經成為事實。無人可擋了,所以英法兩國也不在抱有僥幸心理,跟李衛國和解是當前唯一的選擇,因為法國在歐洲已經被普魯斯徹底激怒了,雙方因爭奪歐洲大陸霸權和德意誌統一問題爆發越來越多的摩擦,隨著法軍在亞洲淞滬戰場上的慘敗,普魯斯越發囂張起來,雙方的戰爭一觸即發。
而作為英國一方,此時也想著齷蹉的心思,法國在歐洲一家獨大,一直是英國的一塊心病。因為英國奉行歐洲大陸均勢政策,不希望法國有過多的精力發展海軍跟英國搶奪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尤其法國最近在東南亞表現出的侵略興趣,令英國政府警惕。還好淞滬會戰敗了,否則勝利的話,英國即便得到上緬甸地區,法國也將會得到柬埔寨,這將會使法國打開亞洲殖民地的突破口,從此在亞洲有了立足之地,可以跟英國競爭亞洲勢力範圍。
可以說英國一部分政客因為這種心思反而還得感謝李衛國打贏了他們,這雖然讓英國很沒麵子,但至少法國吃了大虧,柬埔寨必須要吐出去。
於是英國政府指示英國駐華公使盡快跟李衛國達成議和,可以放棄上緬甸,這其實是在坑法國,因為英國隻要鬆口放棄緬甸殖民地,那麽法國就沒有了盟友,不得不將柬埔寨吐出去歸還中國。
法國政客們大罵英國人無恥,背信棄義,可惜政治就是如此。
最終,法國也迫於國內壓力,迫切需要加強國內的軍事力量,而參與淞滬會戰的法軍還有大約四萬人是俘虜,這些都是法軍精銳,因此法國政府急需要將這四萬法軍贖回,最終放棄了柬埔寨。
公元1865年12月23日,李衛國同英法兩國公使在北京簽署了《北京和約》附件備忘錄。
附件備忘錄規定:
一:《北京和約》中各條款依然有效。
二:即日起,自1861年《北京和約》簽署日至1865年12月23日《北京和約》附件備忘錄簽署這段時間內,凡清政府同英法兩國簽署的各項協約未經中國政府批準概不承認,用於戰爭部分的借款損失不予退還,應由英法兩國的銀行自行承擔損失,剩餘借款將用於重建被英法聯軍摧毀之中國人民家園。
三:即日起,英法海陸軍應退出中國及藩屬國之領土領海,保證不再入侵。
四:即日起,中國政府將釋放英法兩國戰俘,英法兩國政府應分別支付50萬英鎊和1200萬法郎的相應管理、住宿、飲食和醫療費用。
五:即日起,中國、英國、法國應永遠避免戰爭,共同維護世界和平。
備忘錄共計五條,除了最後一條是廢話之外,以上四條都可以看做是中國之勝利。
首先《北京和約》依然有效,這充分保證了中國之主權和尊嚴的完整性。第二條便是李衛國政府不承認之前清政府從英法等國的借款,也就是說隨著清政府的倒台,李衛國政府將不替清政府還錢了,從1861至1865年,清政府先後向英法德等歐洲國家的銀行借款高達一千三百萬英鎊,這筆錢李衛國是絕對不還的,等於讓英法德等國的銀行商們吃了啞巴虧。
第三條是令英法聯軍撤軍,也包括從緬甸和柬埔寨撤軍,等於保護了緬甸和柬埔寨不論為英法殖民地,彰顯宗主國的強大實力。
第四條就純粹是敲詐了,並沒有直接提出讓英法兩國進行戰爭賠款,那樣等於打臉,英法兩國必然不接受。但李衛國繞了圈,在俘虜問題是開口索要賠款,這樣英法兩國也好跟自己的國民交代了,不算太丟臉。
但從賠款金額上看,英國被俘不到兩萬人,卻隻賠款50萬英鎊,而法國戰俘雖然有四萬多人,卻要賠償1200萬法郎,折合約400萬英鎊。
顯然法國被很宰了。
這是因為李衛國知道法國即將跟普魯士爆發戰爭,法國戰敗,第二帝國瓦解,今後相當長的時間裏沒法找李衛國報仇出氣了,所以此時不敲詐法國何時敲詐?
而英國則不同了,雖然遠東戰敗,但強大的英國海軍並沒有傷筋動骨,如果李衛國獅子大開口,英國人絕對不幹,畢竟李衛國的海軍還不足以抗衡英國海軍,若是英國海軍發飆到處襲擊和洗劫中國沿海地區,那就糟糕了。所以,李衛國沒有很宰英國,隻是索要了五十萬英鎊,這對英國來說,並不是問題,雙方皆大歡喜。
隨著中英、中法《北京和約》備忘錄的分別簽訂,全世界立刻沸騰了,因為不可一世的世界第一和第二強國竟然兩次被中國打敗了。
這難道是中國崛起的節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