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京都武漢,阿旁宮。
原本一直呆在長安大明宮的李衛國,因為要處理一些重要的國際問題,不得不返回大京都,親自召開禦前會議,為內閣和文武百官們製定下一個五年發展計劃提供指導意見。
時至今日,中華帝國的各項軍政工作早已經走上了正軌,一般情況下都不再需要李衛國的事事躬身親為,勞心勞力了。
不過,文武百官們很多時候還是有些懶,喜歡跑到李衛國麵前請教一番。
當然,說他們懶到是有些過分了,主要是他們長久養成了一種習慣,認為李衛國是無所不能的,英明神武的,這不是恭維李衛國,而是文武百官們真正的信任李衛國所所的話,所指定的政策。
中華帝國建國三十一年,李衛國的每一句話,每做一件事,基本上都應驗了,所以文武百官們是打心底對李衛國充滿了敬畏,真心對李衛國喊英明神武這四個字。
這一次,內閣總理大臣傅學賢,以及六部官員們的確遇到了棘手的問題,盡管李衛國放權給他們,要他們自己製定下一個五年發展計劃,可是這一次的問題卻是非常棘手,迫使他們不得不死乞白賴的把李衛國從長安大明宮請回武漢大京都。
問題不是別的,就是當前的國際問題。
隨著英法美俄日陸續戰敗投降,整個協約國基本上已經戰敗了。
就在半個月前,阿根廷、智利和秘魯等南美洲國家,也陸續失去戰鬥意誌,幾個南美洲國家領導層和人民都對世界大戰的前途徹底絕望了,連英法美等強國都戰敗了,他們這些三流國家想要取得世界大戰的最後勝利,根本就是癡人說夢,如今他們連同盟國集團最弱的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都無法戰勝,就算勉強打贏了這兩個南美洲鄰居,然後同盟國也不會坐視不理。
因為一旦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無法贏得勝利,那麽作為同盟國的其他成員國,顯然不會允許自己的小夥伴戰敗,因為這會丟同盟國集團的臉麵。
到時候不但德意奧等歐洲同盟國成員國會介入南美洲戰場,就算中華帝國也恐怕不會坐視不管,畢竟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都是中華帝國一手扶植起來的國家,如今小弟有難了,作為大哥的中華帝國,不可能不幫忙。
中華帝國有多麽的強大,全世界都非常清楚,世界大戰剛剛開始幾個月就打垮了美日兩國,如今作為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經濟實力全球最強,軍事實力就算全世界其他所有國家加起來都不是對手,這讓勉強支撐戰爭的阿根廷、智利和秘魯等國家完全陷入絕望,沒有勝利的任何機會。
於是,阿根廷、智利和秘魯等美洲協約國成員國,在最近幾天時間,先後向中華帝國提交了戰敗請求,請求中華帝國放過他們。
之所以選擇向中華帝國投降,這也是因為他們明白目前全世界唯一的老大就是中華帝國,隻要中華帝國點頭同意了,就算德意誌等國反對也沒關係。
當然,無條件放過是不可能的,因為阿根廷、智利、秘魯等國家特使秘密向中華帝國許諾了豐厚的經濟利益,比如進行割地、戰爭賠款、經濟開放等條件,為的就是不被徹底占領。
之前作為同盟國老大,中華帝國要照顧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也許諾將南美洲利益交給他們瓜分,可是這不代表中華帝國不想插手南美洲,隻是欠缺一個借口罷了。
如今智利、阿根廷和秘魯等南美洲傳統強國陸續向中華帝國拋出橄欖枝,送來大禮物,那麽出於維護中華帝國利益,中華帝國內閣和參眾兩院接受了他們的投降請求。
不過為了有一個足夠的理由,中華帝國內閣向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發出照會,告訴他們德意奧等國要求盡快結束世界大戰以便瓜分勝利果實,同時中華帝國強勢要求德意奧保持現有的勢力範圍和實際控製區,這已經引起德意奧等國的強烈不滿。
於是,中華帝國也這樣告知德意奧等國,隻要他們說服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停火,那麽中華帝國就啟動戰後秩序劃分會議談判。
不管相不相信中華帝國,此前跟中華帝國談判中吃癟的德意奧,還是本著相信的態度,開始向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施加壓力。
這樣一來,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受到來自中華帝國和德意奧的全方位政治壓力,於是相繼對阿根廷、秘魯和智利等國發起最後一戰行動,打算一鼓作氣滅了三國。
隻是,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中華帝國已經跟智利、阿根廷、秘魯暗中達成了協議,中華帝國將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軍隊的作戰計劃暗中透露給了他們,使得他們從容部署軍事力量,一舉粉碎了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的最後一戰軍事行動。
在這場戰役中,巴西帝國軍隊和哥倫比亞聯邦軍隊損失慘重,中華帝國也暫停了對兩國的軍事援助,使得兩國再也無力進攻阿根廷、智利和秘魯。
於是,阿根廷、智利和秘魯迅速反擊,陸續收複了失地。
不過,三國沒敢越境進攻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而是趁機迅速公開求和。
中華帝國在這時候站出來表態,接受三國停戰請求。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雖然非常不滿,不過找不到借口反對,同時也不敢得罪中華帝國,連德意奧等國也支持停戰,於是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也就不得不同意了。
同時,中華帝國暗中也向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許諾會給他們好處,這才促成全麵停火,結束世界大戰。
當然,日本明知政府和美利堅羅斯福政府還在抵抗,但中華帝國不再把美日的抵抗當做是世界大戰了,而是當做世界大戰的延續,稱之為日本內戰和美利堅內戰。
於是,世界大戰就在形式上結束了。
對戰敗國的懲罰,中華帝國自然說的算,德意奧雖然不高興,但隻要中華帝國不要太過分,他們也隻能選擇接受。
關於歐洲勢力範圍劃分問題,中華帝國自己保留了對不列顛群島,包括愛爾蘭島在內的控製權,以及割占法國科西嘉島,將冰島作為保護國。
這本就是中華帝國實際控製的地區,德意奧等國也沒有反對意見,他們見中華帝國沒有過分的要求插手歐洲大陸勢力範圍劃分,還是很高興的。
不過再給德意奧等國劃分勢力範圍時,中華帝國耍了手段,沒有將法蘭西領土全部交給德意誌帝國,而是將法國南部一部分作為補償科西嘉島劃分給意大利王國,東普魯士至波蘭東部劃給德意誌帝國,卻把西南劃分給了奧匈帝國,將巴爾幹半島西南部劃給了意大利,將巴爾幹東南部和波蘭東北部劃給了奧斯曼帝國,造成意大利、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和波蘭領土上的交叉,故意留下隱患。
這是在故意離間德意奧四國的關係。
但偏偏德意奧四國各有野心,都想占據全部領土,吞噬其他同盟國的領土。而四國想要獲得其他同伴的領土,必須有一個合法的借口,而這個借口隻能由中華帝國製定的勢力範圍劃分計劃。
有了野心和借口,就算明知道是中華帝國故意下的套,德意奧四國也不代表往裏鑽。
南美洲問題上,中華帝國故意以調停人姿態介入,促成了巴西帝國、哥倫比亞聯邦和阿根廷、智利、秘魯等國的停戰議和條約,然後以收取“中介費”的方式跟三國簽署了條約。
秘魯、智利、阿根廷三國可沒錢賠款,於是就隻能把國內的金銀銅等礦產資源賠償給巴西帝國、哥倫比亞聯邦,以及中華帝國。
世界大戰就這樣簡單結束了,但世界格局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整個協約國集團垮了,大英帝國、美利堅聯盟國、法蘭西帝國、沙俄帝國都失去了世界話語權,歐洲成了德意奧的天下,世亞洲、美洲、澳洲則是中華帝國的勢力範圍。
整個世界隻有一個聲音了,那就是同盟國的聲音。
不過,中華帝國故意在歐洲利益分配問題是下套,給德意奧製造矛盾,這埋下了巨大的戰爭隱患。
德意誌帝國想要一統歐洲,因此意大利、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就是下一個要吞並的對象。
奧匈帝國到是無所謂了,他們本來就打算並入德意誌帝國,隻不過之前是協約國強硬反對才沒有成功。
隨著協約國戰敗,奧匈帝國也啟動了並入德意誌帝國的法律程序。
對此,中華帝國表示強烈反對,不過德意誌帝國態度同樣強硬。
於是,雙方展開了十幾輪談判,最終中華帝國故意讓步,默許德意誌帝國和奧匈帝國合並。因為這樣就會給意大利王國、西班牙王國、沙俄帝國構成嚴重威脅,他們可不希望德意誌帝國一統歐洲,因此政治立場上開始倒向中華帝國,軍事上開始走向防禦德意誌帝國。
歐洲的矛盾就這樣形成了,中華帝國成為幕後推手。
為了阻止德意誌帝國統一歐洲,中華帝國開始拉攏沙俄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意大利王國、西班牙王國等,從四麵八方包圍德意誌帝國。
中華帝國不會直接出麵,而是背後支持這些國家跟德意誌帝國進行對抗。
新的國際秩序於是形成了,以中華帝國為首的同盟國集團統治世界。此時的同盟國集團,其性質就已經類似後世的聯合國了。
於是在李衛國的建議下,聯合國應運而生,由同盟國的成員國組成常任理事國,在世界大戰中處於中立的國家可以直接加入,一起監督協約國和全世界。
中華帝國擁有唯一否決權,即任何常任理事國通過的決議,隻要中華帝國反對,則無法通過。
對於中華帝國的唯一否決權,德意誌等國雖然非常不爽,但也無力阻止,畢竟籌備聯合國的費用巨大,剛剛結束戰爭的同盟國成員國根本無力承擔。
於是,聯合國總部設在中華帝國夏威夷東都檀香山市,由中華帝國出資修建聯合國大廈,替其他常任理事國墊付前五年會費。
再加上中華帝國的強大經濟實力和恐怖軍事實力,德意奧等國也無從反對,不敢得罪,從而默許中華帝國得到了唯一否決權。
隻是德意奧等國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票否決權是多麽的重要,今日的讓步,導致日後德意奧等國在各種關鍵全球事物問題上,被中華帝國嚴重製衡,隻要中華帝國不高興了,那麽就會動用一票否決權,逼得德意奧等國不得不在各種問題上向中華帝國讓步。
此刻,大京都武漢阿旁宮正殿內,文武百官齊聚,他們向李衛國求請的問題則是世界大戰後的中華帝國經濟發展問題。
隨著世界大戰結束,世界格局從新劃分完畢,全世界各國的主要精力都回到了經濟建設上麵。
中華帝國也不例外,內閣在經過詳細調查後發現,中華帝國雖然成為世界大戰的最大受益國,可是也麵臨著巨大的經濟危機問題。
這是因為,為了發動世界大戰,中華帝國的工業產能高速運轉,造成大量的工業產品剩餘,庫房內堆積如山的各種物資,原本都是要賣給軍方,或者賣給同盟國用來打仗的,可是現在大部分地方都不打仗了,軍方和同盟國紛紛取消了訂單,造成大量公司、工廠物資積壓嚴重,不得不下調產能,削減工人,從而造成大量公司倒閉和失業問題。
大殿上,李衛國聽完後微微皺眉,他開始搜索解決辦法。
曆史上的美國贏得的兩場世界大戰的勝利,同樣也麵臨這樣的問題,一戰後,美國的方法是馬歇爾計劃來援助歐洲,二戰後則是發動冷戰,發動各種戰爭來消耗掉這些多餘的物資,從而來解決即將爆發的經濟危機。
那麽現在擺在李衛國麵前的問題是,援助歐洲還是發動戰爭?(未完待續。)
原本一直呆在長安大明宮的李衛國,因為要處理一些重要的國際問題,不得不返回大京都,親自召開禦前會議,為內閣和文武百官們製定下一個五年發展計劃提供指導意見。
時至今日,中華帝國的各項軍政工作早已經走上了正軌,一般情況下都不再需要李衛國的事事躬身親為,勞心勞力了。
不過,文武百官們很多時候還是有些懶,喜歡跑到李衛國麵前請教一番。
當然,說他們懶到是有些過分了,主要是他們長久養成了一種習慣,認為李衛國是無所不能的,英明神武的,這不是恭維李衛國,而是文武百官們真正的信任李衛國所所的話,所指定的政策。
中華帝國建國三十一年,李衛國的每一句話,每做一件事,基本上都應驗了,所以文武百官們是打心底對李衛國充滿了敬畏,真心對李衛國喊英明神武這四個字。
這一次,內閣總理大臣傅學賢,以及六部官員們的確遇到了棘手的問題,盡管李衛國放權給他們,要他們自己製定下一個五年發展計劃,可是這一次的問題卻是非常棘手,迫使他們不得不死乞白賴的把李衛國從長安大明宮請回武漢大京都。
問題不是別的,就是當前的國際問題。
隨著英法美俄日陸續戰敗投降,整個協約國基本上已經戰敗了。
就在半個月前,阿根廷、智利和秘魯等南美洲國家,也陸續失去戰鬥意誌,幾個南美洲國家領導層和人民都對世界大戰的前途徹底絕望了,連英法美等強國都戰敗了,他們這些三流國家想要取得世界大戰的最後勝利,根本就是癡人說夢,如今他們連同盟國集團最弱的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都無法戰勝,就算勉強打贏了這兩個南美洲鄰居,然後同盟國也不會坐視不理。
因為一旦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無法贏得勝利,那麽作為同盟國的其他成員國,顯然不會允許自己的小夥伴戰敗,因為這會丟同盟國集團的臉麵。
到時候不但德意奧等歐洲同盟國成員國會介入南美洲戰場,就算中華帝國也恐怕不會坐視不管,畢竟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都是中華帝國一手扶植起來的國家,如今小弟有難了,作為大哥的中華帝國,不可能不幫忙。
中華帝國有多麽的強大,全世界都非常清楚,世界大戰剛剛開始幾個月就打垮了美日兩國,如今作為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經濟實力全球最強,軍事實力就算全世界其他所有國家加起來都不是對手,這讓勉強支撐戰爭的阿根廷、智利和秘魯等國家完全陷入絕望,沒有勝利的任何機會。
於是,阿根廷、智利和秘魯等美洲協約國成員國,在最近幾天時間,先後向中華帝國提交了戰敗請求,請求中華帝國放過他們。
之所以選擇向中華帝國投降,這也是因為他們明白目前全世界唯一的老大就是中華帝國,隻要中華帝國點頭同意了,就算德意誌等國反對也沒關係。
當然,無條件放過是不可能的,因為阿根廷、智利、秘魯等國家特使秘密向中華帝國許諾了豐厚的經濟利益,比如進行割地、戰爭賠款、經濟開放等條件,為的就是不被徹底占領。
之前作為同盟國老大,中華帝國要照顧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也許諾將南美洲利益交給他們瓜分,可是這不代表中華帝國不想插手南美洲,隻是欠缺一個借口罷了。
如今智利、阿根廷和秘魯等南美洲傳統強國陸續向中華帝國拋出橄欖枝,送來大禮物,那麽出於維護中華帝國利益,中華帝國內閣和參眾兩院接受了他們的投降請求。
不過為了有一個足夠的理由,中華帝國內閣向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發出照會,告訴他們德意奧等國要求盡快結束世界大戰以便瓜分勝利果實,同時中華帝國強勢要求德意奧保持現有的勢力範圍和實際控製區,這已經引起德意奧等國的強烈不滿。
於是,中華帝國也這樣告知德意奧等國,隻要他們說服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停火,那麽中華帝國就啟動戰後秩序劃分會議談判。
不管相不相信中華帝國,此前跟中華帝國談判中吃癟的德意奧,還是本著相信的態度,開始向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施加壓力。
這樣一來,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受到來自中華帝國和德意奧的全方位政治壓力,於是相繼對阿根廷、秘魯和智利等國發起最後一戰行動,打算一鼓作氣滅了三國。
隻是,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中華帝國已經跟智利、阿根廷、秘魯暗中達成了協議,中華帝國將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軍隊的作戰計劃暗中透露給了他們,使得他們從容部署軍事力量,一舉粉碎了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的最後一戰軍事行動。
在這場戰役中,巴西帝國軍隊和哥倫比亞聯邦軍隊損失慘重,中華帝國也暫停了對兩國的軍事援助,使得兩國再也無力進攻阿根廷、智利和秘魯。
於是,阿根廷、智利和秘魯迅速反擊,陸續收複了失地。
不過,三國沒敢越境進攻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而是趁機迅速公開求和。
中華帝國在這時候站出來表態,接受三國停戰請求。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雖然非常不滿,不過找不到借口反對,同時也不敢得罪中華帝國,連德意奧等國也支持停戰,於是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也就不得不同意了。
同時,中華帝國暗中也向巴西帝國和哥倫比亞聯邦許諾會給他們好處,這才促成全麵停火,結束世界大戰。
當然,日本明知政府和美利堅羅斯福政府還在抵抗,但中華帝國不再把美日的抵抗當做是世界大戰了,而是當做世界大戰的延續,稱之為日本內戰和美利堅內戰。
於是,世界大戰就在形式上結束了。
對戰敗國的懲罰,中華帝國自然說的算,德意奧雖然不高興,但隻要中華帝國不要太過分,他們也隻能選擇接受。
關於歐洲勢力範圍劃分問題,中華帝國自己保留了對不列顛群島,包括愛爾蘭島在內的控製權,以及割占法國科西嘉島,將冰島作為保護國。
這本就是中華帝國實際控製的地區,德意奧等國也沒有反對意見,他們見中華帝國沒有過分的要求插手歐洲大陸勢力範圍劃分,還是很高興的。
不過再給德意奧等國劃分勢力範圍時,中華帝國耍了手段,沒有將法蘭西領土全部交給德意誌帝國,而是將法國南部一部分作為補償科西嘉島劃分給意大利王國,東普魯士至波蘭東部劃給德意誌帝國,卻把西南劃分給了奧匈帝國,將巴爾幹半島西南部劃給了意大利,將巴爾幹東南部和波蘭東北部劃給了奧斯曼帝國,造成意大利、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和波蘭領土上的交叉,故意留下隱患。
這是在故意離間德意奧四國的關係。
但偏偏德意奧四國各有野心,都想占據全部領土,吞噬其他同盟國的領土。而四國想要獲得其他同伴的領土,必須有一個合法的借口,而這個借口隻能由中華帝國製定的勢力範圍劃分計劃。
有了野心和借口,就算明知道是中華帝國故意下的套,德意奧四國也不代表往裏鑽。
南美洲問題上,中華帝國故意以調停人姿態介入,促成了巴西帝國、哥倫比亞聯邦和阿根廷、智利、秘魯等國的停戰議和條約,然後以收取“中介費”的方式跟三國簽署了條約。
秘魯、智利、阿根廷三國可沒錢賠款,於是就隻能把國內的金銀銅等礦產資源賠償給巴西帝國、哥倫比亞聯邦,以及中華帝國。
世界大戰就這樣簡單結束了,但世界格局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整個協約國集團垮了,大英帝國、美利堅聯盟國、法蘭西帝國、沙俄帝國都失去了世界話語權,歐洲成了德意奧的天下,世亞洲、美洲、澳洲則是中華帝國的勢力範圍。
整個世界隻有一個聲音了,那就是同盟國的聲音。
不過,中華帝國故意在歐洲利益分配問題是下套,給德意奧製造矛盾,這埋下了巨大的戰爭隱患。
德意誌帝國想要一統歐洲,因此意大利、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就是下一個要吞並的對象。
奧匈帝國到是無所謂了,他們本來就打算並入德意誌帝國,隻不過之前是協約國強硬反對才沒有成功。
隨著協約國戰敗,奧匈帝國也啟動了並入德意誌帝國的法律程序。
對此,中華帝國表示強烈反對,不過德意誌帝國態度同樣強硬。
於是,雙方展開了十幾輪談判,最終中華帝國故意讓步,默許德意誌帝國和奧匈帝國合並。因為這樣就會給意大利王國、西班牙王國、沙俄帝國構成嚴重威脅,他們可不希望德意誌帝國一統歐洲,因此政治立場上開始倒向中華帝國,軍事上開始走向防禦德意誌帝國。
歐洲的矛盾就這樣形成了,中華帝國成為幕後推手。
為了阻止德意誌帝國統一歐洲,中華帝國開始拉攏沙俄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意大利王國、西班牙王國等,從四麵八方包圍德意誌帝國。
中華帝國不會直接出麵,而是背後支持這些國家跟德意誌帝國進行對抗。
新的國際秩序於是形成了,以中華帝國為首的同盟國集團統治世界。此時的同盟國集團,其性質就已經類似後世的聯合國了。
於是在李衛國的建議下,聯合國應運而生,由同盟國的成員國組成常任理事國,在世界大戰中處於中立的國家可以直接加入,一起監督協約國和全世界。
中華帝國擁有唯一否決權,即任何常任理事國通過的決議,隻要中華帝國反對,則無法通過。
對於中華帝國的唯一否決權,德意誌等國雖然非常不爽,但也無力阻止,畢竟籌備聯合國的費用巨大,剛剛結束戰爭的同盟國成員國根本無力承擔。
於是,聯合國總部設在中華帝國夏威夷東都檀香山市,由中華帝國出資修建聯合國大廈,替其他常任理事國墊付前五年會費。
再加上中華帝國的強大經濟實力和恐怖軍事實力,德意奧等國也無從反對,不敢得罪,從而默許中華帝國得到了唯一否決權。
隻是德意奧等國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票否決權是多麽的重要,今日的讓步,導致日後德意奧等國在各種關鍵全球事物問題上,被中華帝國嚴重製衡,隻要中華帝國不高興了,那麽就會動用一票否決權,逼得德意奧等國不得不在各種問題上向中華帝國讓步。
此刻,大京都武漢阿旁宮正殿內,文武百官齊聚,他們向李衛國求請的問題則是世界大戰後的中華帝國經濟發展問題。
隨著世界大戰結束,世界格局從新劃分完畢,全世界各國的主要精力都回到了經濟建設上麵。
中華帝國也不例外,內閣在經過詳細調查後發現,中華帝國雖然成為世界大戰的最大受益國,可是也麵臨著巨大的經濟危機問題。
這是因為,為了發動世界大戰,中華帝國的工業產能高速運轉,造成大量的工業產品剩餘,庫房內堆積如山的各種物資,原本都是要賣給軍方,或者賣給同盟國用來打仗的,可是現在大部分地方都不打仗了,軍方和同盟國紛紛取消了訂單,造成大量公司、工廠物資積壓嚴重,不得不下調產能,削減工人,從而造成大量公司倒閉和失業問題。
大殿上,李衛國聽完後微微皺眉,他開始搜索解決辦法。
曆史上的美國贏得的兩場世界大戰的勝利,同樣也麵臨這樣的問題,一戰後,美國的方法是馬歇爾計劃來援助歐洲,二戰後則是發動冷戰,發動各種戰爭來消耗掉這些多餘的物資,從而來解決即將爆發的經濟危機。
那麽現在擺在李衛國麵前的問題是,援助歐洲還是發動戰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