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四回恩州驛狐狸死妲己天下荒荒起戰場,致生讒佞亂家邦;忠言不聽商容諫,逆語惟知費仲良。
色納狐狸友琴瑟,政猶豺虎逐凰;甘心亡國為汙下,贏得人間一捏香。
話說宜生接了回書,竟往西岐不題。
且說崇黑虎上前言曰!“仁兄大事已定,可作速收拾行裝,將令愛送進朝歌,連恐有變;小弟回去,放令郎進城,並與家兄收兵回國,具表先達朝廷,以便仁兄朝商謝罪。
不得又有他議,致生禍端。”
蘇護曰:“蒙賢弟之愛,與西伯之德;吾何愛此一女,而自取滅亡哉?即時打點無疑,賢弟放心。
隻是我蘇護止此一子,被令兄囚禁行營,賢弟可速放進城,以慰老妻懸望,舉室感恩不淺!”黑虎曰:“仁兄寬心,小弟出去,即時就放他來,不必掛念!”二人彼此相謝。
黑虎出城,行至崇侯虎行營。
兩邊來報:“啟老爺!二老爺已至營門。”
侯虎急忙傳令,講黑虎進營,上帳坐下。
侯虎曰:“西伯侯姬昌,好生可惡,今按兵不舉,坐觀成敗;昨遣散宜生來下書,說蘇護進女朝商,至今未見回報。
賢弟被擒之後。
吾日差人打聽,心甚不安;今得賢弟回來,不勝萬千之喜!不知蘇護果肯朝王謝罪?賢弟自彼處來,一定知蘇護端的,幸道其詳。”
黑虎厲聲大叫曰:“長兄!想我兄弟二人,自始祖一脈,相傳六世,俺兄弟係同胞一本。
古語有雲:‘一樹之□,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賢有愚。”
長兄你聽我說:蘇護反商,你先領兵征伐,故此損折軍兵;你在朝廷,也是一鎮大諸侯,你不與朝廷幹些好事,專誘天子近於佞臣,故此天下人人怨惡。
你五萬之師,總不如一紙之書。
蘇護已許進女朝王謝罪,你折兵損將,愧也不愧?辱我崇門。
長兄!從今與你一別,我黑虎再不會你!兩邊的,把蘇公子放了!”兩邊不敢違令,放了全忠,上帳謝黑虎曰:“伯父天恩,赦小侄再生,頂戴不盡。”
崇黑虎曰:“賢侄可與令尊說,叫他作速收拾朝王,毋得遲滯。
我與他上表轉達天子,以便你父子進朝謝罪。”
全忠拜謝,出營上馬,同冀州不提。
崇黑虎怒發如雷,領了叁千人馬,上了金睛獸,自回曹州去了。
且說崇侯虎愧莫敢言,隻得收拾人馬,自回本國,具表請罪不提。
單言蘇全忠進了冀州,見了父母,彼此感恩。
蘇護曰:“姬伯前日來書,真是救我蘇氏滅門之禍,此德此恩,何敢有忘?我兒!我想君臣之義至重,君叫臣死,不敢不死;我安敢愛惜一女,以自取敗亡哉?今隻得將你妹子送進朝歌,麵君贖罪,你可權鎮冀川,不得生事擾民,我不日就回。”
全忠拜領父言。
蘇護隨進內,對夫人楊氏,將姬伯來書,勸我朝王一節,細說一遍。
夫人放聲大哭,蘇護再叁安慰。
夫人含淚言曰:“此女生來嬌柔,恕不諳侍君之禮,反又惹事。”
蘇護曰:“這也沒奈何,隻得聽之而已。”
夫妻二人,不覺傷感一夜。
次日點叁千人馬,五百家將,整備氈軍,令妲己梳洗起程。
妲己聞令,淚下如雨;拜別母親長兄,婉轉悲啻,百千媚態,真如芍棄籠煙。
梨花帶雨,子母怎生割舍?隻見左右侍兒吾勸,夫人方哭進府中,小姐也合淚上車,兄全忠送至五裏而回。
蘇護後保妲己前進,隻見前麵打貴人,一路上饑餐渴飲,朝登紫陌,暮踐紅麈。
過了些綠楊古道,紅杏園林;見了些啼鴉喚春,杜鵑啼月。
在路行程,非止一兩日。
逢州過縣,涉水登山。
那日抵暮,已至恩州,隻見恩州驛驛丞接見。
護曰:“驛丞收拾廳堂,安置貴人。”
驛丞啟老爺:“此驛叁年前出一妖精,以後凡有一應過往老爺,皆不在裏麵安歇,可請貴人權在行營安歇。
庶保無慮,不知老爺尊意如何?”蘇護大喝曰:“天子貴人,那怕甚麽妖魅;況有館驛,豈有暫居行營之裏。
快去打掃驛中廳堂內室,毋得遲誤取罪。”
驛丞忙叫眾人打點廳堂內室,準備鋪陳,注香掃,一應收拾停當。
蘇護將妲己安置在後麵內室裏,有五十名侍兒左右伏侍;將叁千人馬,俱在驛外邊圍繞;五百家將,在館驛門首屯劄。
蘇護正在廳上坐著,點上蠟燭。
蘇護暗想:“方驛丞言此處有妖怪,此乃皇華駐節之所,人煙湊集之處,焉有此事?然亦不可不防。”
將一根豹尾鞭,放在案桌之傍,剔燈展玩兵書。
隻聽得恩州城中戌鼓初敲,已是一更時分。
蘇護終是放心不下,乃手提鐵鞭,悄步後堂,於左右室內,點視一番。
見諸侍兒並小姐寂然安寢,方放心。
再看兵書,不覺又是二更,不一時將交叁更。
可煞作怪,忽然一陣風響,透人肌膚,將燈吹滅而複明。
怎見得?非幹虎嘯,豈是龍吟。
淅凜凜寒風撲麵,清冷冷惡氣侵人;到不能開花謝柳,多暗藏水怪山精。
悲風影裏露雙睛,一似金燈在慘霧之中;黑夜叢中探四爪,渾如鋼鉤出紫霞之外。
尾擺頭搖如狴犴,猙獰雄猛似狻猊。
蘇護被這陣怪風,吹得毛骨聳然,心下正疑惑之間;忽聽後廳侍兒一聲喊叫:“有妖精來了!”蘇護聽得後麵有妖精,急忙提鞭在手,搶人後廳,左手執燈,右手執鞭,將轉大廳背後,手中燈已被妖風撲滅。
蘇護急轉身再過大廳,急叫:“家將取進***。”
來時,複進後廳,隻見眾侍兒慌張無措。
蘇護急到妲己寢榻之前,用手揭起帳幔,問曰:“我兒方妖氣相侵,你曾見否?”妲己答曰:“孩兒夢中聽得侍兒喊叫妖精來了,孩兒急待看時,又見燈光,不知是爹爹前來,並不曾看見甚麽妖怪。”
護曰:“這個感謝天地庇佑,不曾驚嚇了你,這也罷了。”
護複安慰女兒安息,自己巡視,不敢安寢。
不知這個回話的,乃是千年狐狸,不知妲己方倏滅燈之時,再出高前取得***來,這是多少時候了。
妲己的魂魄,已被狐狸吸去,死之久矣。
乃借體成形,迷惑紂王,斷送他錦繡江山。
此是天數,非人力所為。
有詩為證:“恩州驛內怪風驚,蘇護提鞭撲滅燈;二八嬌客今已喪,錯看妖魅當親生。”
蘇護心慌,一夜不曾著枕,幸喜不曾驚了貴人,托賴天地祖宗庇佑;不然又是欺君之罪,如何解釋?等待天明,離了恩州驛,前往朝歌而來。
曉行夜住,饑餐渴飲,在路行程,非止一日;渡了黃河,來至朝歌,按下營寨。
蘇護先差官進城本章,見武成王黃飛虎。
飛虎見了蘇護進女贖罪文書,忙差龍環出城,吩咐蘇護把人馬劄在城外,令護同女進城,到金亭館驛安置。
當時權臣費仲、尤渾,蘇護又不先送禮物;歎曰:“這逆賊你雖則進女贖罪,天子喜怒不測,凡事俱在我二人點綴,其生死存亡,隻在我等掌握之中,他全然不理我等,甚是可惡!”不講二人懷恨。
且言紂王在龍德殿,有隨侍官啟駕:“費仲候旨。”
天子命傳宣,隻見費仲進朝,山呼禮畢,俯伏奏曰:“今蘇護之女,已在都門,候旨定奪。”
紂王聞奏大怒曰:“這匹夫當日強詞亂政,朕欲置於法,賴卿等諫止,赦歸本國;豈意此賊題詩午門,欺藐朕躬,殊屬可恨!明日早朝,定正國法,以懲欺君之罪。”
費仲乘機奏曰:“天子之法,原非為天子所私,乃為萬姓而立;今叛臣賊子不除,是為無法,無法之朝,為天下之所棄。”
王曰:“卿言極善,明日朕自有說。”
費仲退朝而去。
次日,天子登殿,鍾鼓齊鳴,文武侍立。
但見:銀燭朝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千條弱柳垂青線,百囀流鶯繞建章。
劍佩聲隨金闕步,衣冠身惹禦爐香;共沐恩波鳳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天子升殿,百官朝賀畢。
王曰:“有奏章者出班,無事且退。”
言未畢,午門官啟奏:“冀州侯蘇護,候旨午門,進女請罪。”
王命傳旨宣來。
蘇護身服犯官之服,不敢冠旒服冕,來至丹墀之下俯伏,口稱:“犯臣蘇護死罪!”王曰:“冀州蘇護,你題反詩午門,‘永不朝商,’及至崇侯虎奉敕問罪,你尚拒敵天兵,損壞命官軍將,你有何說?今又朝君,著隨侍官拿出午門梟首,以正國法。”
言未畢,隻見首相商容出班諫曰:“蘇護反商,理宜正法;但前日西伯侯姬昌有本,令蘇護進女朝商,以完君臣大義。
今蘇既遵王法,進女朝王贖罪,情有可原。
且陛下因不進女而罪人,已進女而又加罪,其非陛下本心,乞陛下憐而赦之。”
紂王猶預未定。
有費仲出班奏曰:“丞相所奏,望陛下從之;且宜蘇護女妲己朝見,如果容貌出眾,禮度幽閑,可任役便,陛下便赦蘇護之罪;如不能稱意,可連女斬於市朝,以正其罪。
庶陛下不失信於臣民矣!”王曰:“卿言有理。”
看官,隻因這費仲一言,將成湯六百年基業,送與他人,這且不表。
但言紂王命隨侍官宣妲己朝見。
妲己進午門,過九龍橋,至九間殿,滴水簷前,高擎象笏,進禮下拜口稱萬歲。
紂王定睛觀看,見妲巴烏雲疊鬢,杏臉桃腮,淺淡春山,嬌柔腰柳,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帶雨,不亞九天仙女下瑤池,月裏嫦娥離玉闕。
妲己啟朱,似一點櫻桃,舌尖上吐的是美孜孜一團和氣,轉秋波如雙彎鳳目,眼角裏送的是嬌滴滴萬種風情。
口稱:“犯臣女妲己,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隻這幾句,就把紂王叫的魂遊天外,魄散九霄,骨軟筋酥,耳熱眼跳,不知如何是好。
當時紂王起立禦案之旁,命美人平身。
令左右宮妃:“挽蘇娘娘進壽仙宮,候朕躬回宮。”
忙叫當駕官傳旨:“赦蘇護滿門無罪,聽朕加封,官還舊職,新增國戚,每月俸米二千石。
顯慶殿筵宴叁日,首相及百官慶賀,皇親誇官叁日,文官二員,武官叁員,送卿榮歸故地。”
蘇護謝恩,兩班文武見天子這等愛色,都有不悅之意。
奈天子起駕回宮,無可諫諍,隻得都到顯慶殿陪宴。
不言蘇護進女榮歸。
天子同妲己在壽仙官筵宴,當夜成就鳳友鸞交,恩愛如同膠漆。
紂王自進妲己之後,朝朝宴樂,夜夜歡娛;朝政廢弛,章奏混淆。
群臣便有諫章,紂王視同兒戲,日夜荒**。
不覺光陰瞬息,歲月如流,已是叁月,不曾設朝。
隻在壽仙宮,同妲己宴樂,天下八百鎮諸侯,多少本到朝歌,文書房本積如山,不能麵君,其命焉能得下,眼見天下大亂。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跳至
色納狐狸友琴瑟,政猶豺虎逐凰;甘心亡國為汙下,贏得人間一捏香。
話說宜生接了回書,竟往西岐不題。
且說崇黑虎上前言曰!“仁兄大事已定,可作速收拾行裝,將令愛送進朝歌,連恐有變;小弟回去,放令郎進城,並與家兄收兵回國,具表先達朝廷,以便仁兄朝商謝罪。
不得又有他議,致生禍端。”
蘇護曰:“蒙賢弟之愛,與西伯之德;吾何愛此一女,而自取滅亡哉?即時打點無疑,賢弟放心。
隻是我蘇護止此一子,被令兄囚禁行營,賢弟可速放進城,以慰老妻懸望,舉室感恩不淺!”黑虎曰:“仁兄寬心,小弟出去,即時就放他來,不必掛念!”二人彼此相謝。
黑虎出城,行至崇侯虎行營。
兩邊來報:“啟老爺!二老爺已至營門。”
侯虎急忙傳令,講黑虎進營,上帳坐下。
侯虎曰:“西伯侯姬昌,好生可惡,今按兵不舉,坐觀成敗;昨遣散宜生來下書,說蘇護進女朝商,至今未見回報。
賢弟被擒之後。
吾日差人打聽,心甚不安;今得賢弟回來,不勝萬千之喜!不知蘇護果肯朝王謝罪?賢弟自彼處來,一定知蘇護端的,幸道其詳。”
黑虎厲聲大叫曰:“長兄!想我兄弟二人,自始祖一脈,相傳六世,俺兄弟係同胞一本。
古語有雲:‘一樹之□,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賢有愚。”
長兄你聽我說:蘇護反商,你先領兵征伐,故此損折軍兵;你在朝廷,也是一鎮大諸侯,你不與朝廷幹些好事,專誘天子近於佞臣,故此天下人人怨惡。
你五萬之師,總不如一紙之書。
蘇護已許進女朝王謝罪,你折兵損將,愧也不愧?辱我崇門。
長兄!從今與你一別,我黑虎再不會你!兩邊的,把蘇公子放了!”兩邊不敢違令,放了全忠,上帳謝黑虎曰:“伯父天恩,赦小侄再生,頂戴不盡。”
崇黑虎曰:“賢侄可與令尊說,叫他作速收拾朝王,毋得遲滯。
我與他上表轉達天子,以便你父子進朝謝罪。”
全忠拜謝,出營上馬,同冀州不提。
崇黑虎怒發如雷,領了叁千人馬,上了金睛獸,自回曹州去了。
且說崇侯虎愧莫敢言,隻得收拾人馬,自回本國,具表請罪不提。
單言蘇全忠進了冀州,見了父母,彼此感恩。
蘇護曰:“姬伯前日來書,真是救我蘇氏滅門之禍,此德此恩,何敢有忘?我兒!我想君臣之義至重,君叫臣死,不敢不死;我安敢愛惜一女,以自取敗亡哉?今隻得將你妹子送進朝歌,麵君贖罪,你可權鎮冀川,不得生事擾民,我不日就回。”
全忠拜領父言。
蘇護隨進內,對夫人楊氏,將姬伯來書,勸我朝王一節,細說一遍。
夫人放聲大哭,蘇護再叁安慰。
夫人含淚言曰:“此女生來嬌柔,恕不諳侍君之禮,反又惹事。”
蘇護曰:“這也沒奈何,隻得聽之而已。”
夫妻二人,不覺傷感一夜。
次日點叁千人馬,五百家將,整備氈軍,令妲己梳洗起程。
妲己聞令,淚下如雨;拜別母親長兄,婉轉悲啻,百千媚態,真如芍棄籠煙。
梨花帶雨,子母怎生割舍?隻見左右侍兒吾勸,夫人方哭進府中,小姐也合淚上車,兄全忠送至五裏而回。
蘇護後保妲己前進,隻見前麵打貴人,一路上饑餐渴飲,朝登紫陌,暮踐紅麈。
過了些綠楊古道,紅杏園林;見了些啼鴉喚春,杜鵑啼月。
在路行程,非止一兩日。
逢州過縣,涉水登山。
那日抵暮,已至恩州,隻見恩州驛驛丞接見。
護曰:“驛丞收拾廳堂,安置貴人。”
驛丞啟老爺:“此驛叁年前出一妖精,以後凡有一應過往老爺,皆不在裏麵安歇,可請貴人權在行營安歇。
庶保無慮,不知老爺尊意如何?”蘇護大喝曰:“天子貴人,那怕甚麽妖魅;況有館驛,豈有暫居行營之裏。
快去打掃驛中廳堂內室,毋得遲誤取罪。”
驛丞忙叫眾人打點廳堂內室,準備鋪陳,注香掃,一應收拾停當。
蘇護將妲己安置在後麵內室裏,有五十名侍兒左右伏侍;將叁千人馬,俱在驛外邊圍繞;五百家將,在館驛門首屯劄。
蘇護正在廳上坐著,點上蠟燭。
蘇護暗想:“方驛丞言此處有妖怪,此乃皇華駐節之所,人煙湊集之處,焉有此事?然亦不可不防。”
將一根豹尾鞭,放在案桌之傍,剔燈展玩兵書。
隻聽得恩州城中戌鼓初敲,已是一更時分。
蘇護終是放心不下,乃手提鐵鞭,悄步後堂,於左右室內,點視一番。
見諸侍兒並小姐寂然安寢,方放心。
再看兵書,不覺又是二更,不一時將交叁更。
可煞作怪,忽然一陣風響,透人肌膚,將燈吹滅而複明。
怎見得?非幹虎嘯,豈是龍吟。
淅凜凜寒風撲麵,清冷冷惡氣侵人;到不能開花謝柳,多暗藏水怪山精。
悲風影裏露雙睛,一似金燈在慘霧之中;黑夜叢中探四爪,渾如鋼鉤出紫霞之外。
尾擺頭搖如狴犴,猙獰雄猛似狻猊。
蘇護被這陣怪風,吹得毛骨聳然,心下正疑惑之間;忽聽後廳侍兒一聲喊叫:“有妖精來了!”蘇護聽得後麵有妖精,急忙提鞭在手,搶人後廳,左手執燈,右手執鞭,將轉大廳背後,手中燈已被妖風撲滅。
蘇護急轉身再過大廳,急叫:“家將取進***。”
來時,複進後廳,隻見眾侍兒慌張無措。
蘇護急到妲己寢榻之前,用手揭起帳幔,問曰:“我兒方妖氣相侵,你曾見否?”妲己答曰:“孩兒夢中聽得侍兒喊叫妖精來了,孩兒急待看時,又見燈光,不知是爹爹前來,並不曾看見甚麽妖怪。”
護曰:“這個感謝天地庇佑,不曾驚嚇了你,這也罷了。”
護複安慰女兒安息,自己巡視,不敢安寢。
不知這個回話的,乃是千年狐狸,不知妲己方倏滅燈之時,再出高前取得***來,這是多少時候了。
妲己的魂魄,已被狐狸吸去,死之久矣。
乃借體成形,迷惑紂王,斷送他錦繡江山。
此是天數,非人力所為。
有詩為證:“恩州驛內怪風驚,蘇護提鞭撲滅燈;二八嬌客今已喪,錯看妖魅當親生。”
蘇護心慌,一夜不曾著枕,幸喜不曾驚了貴人,托賴天地祖宗庇佑;不然又是欺君之罪,如何解釋?等待天明,離了恩州驛,前往朝歌而來。
曉行夜住,饑餐渴飲,在路行程,非止一日;渡了黃河,來至朝歌,按下營寨。
蘇護先差官進城本章,見武成王黃飛虎。
飛虎見了蘇護進女贖罪文書,忙差龍環出城,吩咐蘇護把人馬劄在城外,令護同女進城,到金亭館驛安置。
當時權臣費仲、尤渾,蘇護又不先送禮物;歎曰:“這逆賊你雖則進女贖罪,天子喜怒不測,凡事俱在我二人點綴,其生死存亡,隻在我等掌握之中,他全然不理我等,甚是可惡!”不講二人懷恨。
且言紂王在龍德殿,有隨侍官啟駕:“費仲候旨。”
天子命傳宣,隻見費仲進朝,山呼禮畢,俯伏奏曰:“今蘇護之女,已在都門,候旨定奪。”
紂王聞奏大怒曰:“這匹夫當日強詞亂政,朕欲置於法,賴卿等諫止,赦歸本國;豈意此賊題詩午門,欺藐朕躬,殊屬可恨!明日早朝,定正國法,以懲欺君之罪。”
費仲乘機奏曰:“天子之法,原非為天子所私,乃為萬姓而立;今叛臣賊子不除,是為無法,無法之朝,為天下之所棄。”
王曰:“卿言極善,明日朕自有說。”
費仲退朝而去。
次日,天子登殿,鍾鼓齊鳴,文武侍立。
但見:銀燭朝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千條弱柳垂青線,百囀流鶯繞建章。
劍佩聲隨金闕步,衣冠身惹禦爐香;共沐恩波鳳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天子升殿,百官朝賀畢。
王曰:“有奏章者出班,無事且退。”
言未畢,午門官啟奏:“冀州侯蘇護,候旨午門,進女請罪。”
王命傳旨宣來。
蘇護身服犯官之服,不敢冠旒服冕,來至丹墀之下俯伏,口稱:“犯臣蘇護死罪!”王曰:“冀州蘇護,你題反詩午門,‘永不朝商,’及至崇侯虎奉敕問罪,你尚拒敵天兵,損壞命官軍將,你有何說?今又朝君,著隨侍官拿出午門梟首,以正國法。”
言未畢,隻見首相商容出班諫曰:“蘇護反商,理宜正法;但前日西伯侯姬昌有本,令蘇護進女朝商,以完君臣大義。
今蘇既遵王法,進女朝王贖罪,情有可原。
且陛下因不進女而罪人,已進女而又加罪,其非陛下本心,乞陛下憐而赦之。”
紂王猶預未定。
有費仲出班奏曰:“丞相所奏,望陛下從之;且宜蘇護女妲己朝見,如果容貌出眾,禮度幽閑,可任役便,陛下便赦蘇護之罪;如不能稱意,可連女斬於市朝,以正其罪。
庶陛下不失信於臣民矣!”王曰:“卿言有理。”
看官,隻因這費仲一言,將成湯六百年基業,送與他人,這且不表。
但言紂王命隨侍官宣妲己朝見。
妲己進午門,過九龍橋,至九間殿,滴水簷前,高擎象笏,進禮下拜口稱萬歲。
紂王定睛觀看,見妲巴烏雲疊鬢,杏臉桃腮,淺淡春山,嬌柔腰柳,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帶雨,不亞九天仙女下瑤池,月裏嫦娥離玉闕。
妲己啟朱,似一點櫻桃,舌尖上吐的是美孜孜一團和氣,轉秋波如雙彎鳳目,眼角裏送的是嬌滴滴萬種風情。
口稱:“犯臣女妲己,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隻這幾句,就把紂王叫的魂遊天外,魄散九霄,骨軟筋酥,耳熱眼跳,不知如何是好。
當時紂王起立禦案之旁,命美人平身。
令左右宮妃:“挽蘇娘娘進壽仙宮,候朕躬回宮。”
忙叫當駕官傳旨:“赦蘇護滿門無罪,聽朕加封,官還舊職,新增國戚,每月俸米二千石。
顯慶殿筵宴叁日,首相及百官慶賀,皇親誇官叁日,文官二員,武官叁員,送卿榮歸故地。”
蘇護謝恩,兩班文武見天子這等愛色,都有不悅之意。
奈天子起駕回宮,無可諫諍,隻得都到顯慶殿陪宴。
不言蘇護進女榮歸。
天子同妲己在壽仙官筵宴,當夜成就鳳友鸞交,恩愛如同膠漆。
紂王自進妲己之後,朝朝宴樂,夜夜歡娛;朝政廢弛,章奏混淆。
群臣便有諫章,紂王視同兒戲,日夜荒**。
不覺光陰瞬息,歲月如流,已是叁月,不曾設朝。
隻在壽仙宮,同妲己宴樂,天下八百鎮諸侯,多少本到朝歌,文書房本積如山,不能麵君,其命焉能得下,眼見天下大亂。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