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cr42出現以後,芒果意識到曆史正按其原有的慣性繼續前進,意大利軍隊的戰備工作還處在一種無序、緩慢的姿態之中。為此,睿智的芒果決定對這一局麵進行改進,目標就是在40年中期為自己打造一支可戰之軍。
於是從1936年的1月中下旬開始,芒果馬不停蹄地對意大利的幾大軍火巨頭進行了走訪,視察新武器的研發工作。視察的結果卻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凡是自己曾經過問的項目都在緊張有序地進行中。憂的是,仍由一批過時的項目還在繼續。
空軍方麵,新型單翼戰鬥機的發標已經完成。馬基公司的mc200、菲亞特的g50、雷賈尼的re2000、普羅尼維佐拉f5、梅裏喬那利r051及溫布勒18都參與競標。這些飛機現在都在積極的研發中,預計在36年年底之前完成招標工作,37年9月投入現役。
聽著這樣的介紹,空軍參謀長瓦勒一副沾沾自喜的樣子,看來他對這個進度很是滿意。但是芒果很清楚在德國,36年的1月,裝容克jumo210a發動機的bf-109已近試飛了(史實)。在英國,到了3月,裝“默林”發動機的噴火原型機也要上天了(史實)。而意大利人的新飛機還沒影呢。
不過讓人欣慰的是,在國家航空動力研發中心的努力下,840馬力的菲亞特a74rc38發動機已經提前研製成功。現在工程師正在對其進行改進,估計在再用上一年的時間可以把輸出功率提升到1000馬力左右。而在航空武器方麵,30mm的重型航炮進展順利,估計37年年底可以造出樣炮。而布雷達-薩法特(breda-safa)也已經完成了使用127x99彈的改進型航空機槍的研製工作。
重型戰鬥機方麵,意大利空軍35年2月開始招標(比史實提早11個月),博諾米的bs25、奇爾迪的c-2、喬納的j-10、帕亞納?卡諾瓦的pc1600、伊馬的ro53、布雷達的ba88和菲亞特的cr25將展開最後的爭奪。不過,等各廠家造成原型機直到投入現役怎麽的也得拖到37年以後。(bf110在1936年5月12日進行了首飛,37年入役)
相比之下,轟炸機方麵就要混亂的多。菲亞特的br20已經在1936年2月10日首飛(史實),空軍對該機極其看好,馬上下訂單了。br-20中型轟炸機全長161米,高43米,翼展2156米,起飛重量99噸,乘員5人,裝2台1000馬力的菲亞特a-80rc-41氣冷發動機,升限8000米,航程2750公裏,最大航速340km/h,載彈量1600公斤從30年代中期的眼光看是一種不錯的轟炸機,問題是該機的燃油係統存在致命缺陷,一旦被擊中立即會起火爆炸,是蘭州上空的“打火機”(詳見“蘭州空戰”)。
薩伏亞-馬切蒂飛機公司的79,其民用型在35年10月已經投入商業運營(史實)。而首批8架軍用預產生型中,4架已經交付南京空軍,4架在意大利空軍中試用。79,中型轟炸機全長162米,高41米,翼展202米,起飛重量105噸,乘員5人,裝3台780馬力的阿爾法?羅密歐126rc34氣冷發動機,升限6500米,航程1900公裏,最大航速430km/h,載彈量1250公斤。這個速度已經可以擺脫39年代中期的主力戰鬥機。而薩伏亞-馬切蒂工程師們認為一旦裝上1200馬力的新發動機,該機的最大速度可以達到500km/h,這對空軍有著莫大的誘惑。
海軍方麵,加富爾號、凱撒號戰列艦的改造和維內托號、托裏奧號戰列艦的建造進度,一方麵因為英法武器禁運的解除而加快;另一方麵,通過積極推進“職團製”製度,極少勞資衝突,挖掘生產潛能,提高工業效率,縮短了建造周期。按照海軍參謀長卡瓦格納利的樂觀估計,加富爾和凱撒號分別將在36年9月和11月竣工,維內托號、托裏奧號將在39年8月竣工。(這個工期比史實要少20%左右)
在意大利海軍航空兵發展上,現在進入快車道。cr42、ba。65等艦載機改造計劃穩步推進。同時海軍提出再改造一條訓練航母的計劃也得到了批準。與"大膽"不同,這次改造的"謹慎”號將安裝機庫、升降機、彈射器等航母專門的設備,它是意大利海軍建造正規航母前的技術試驗品。此後,在36年年底之前,意大利將對2條郵輪開始改造。
同時在芒果的一再要求下,海軍開始了一款以英國的r級為參考對象,以追求水下速度為目標的新型700噸級潛艇的設計。估計36年年內首艇見建造完畢。
而芒果同誌夢寐以求的120mm高炮兩用炮進展也很順利,在oo的努力下,各個關鍵技術點相繼攻關成功。預計在37年年底之前可以裝艦。該炮的射速有望達到18發/分鍾(裝填器供彈),12發/分鍾(手工供彈)。
遺憾的是在仿製博福斯高射炮一事上,陸軍和海軍為了各自應支付的專利費數額一直爭吵不休,使得購買專利生產一事上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同時海軍還是一大批不符合現代戰爭條件的軍仍在建造中,比如阿布魯齊級輕巡洋艦、oriani級驅逐艦和大批老式潛水艇。其中水麵艦艇主要是防空和反潛能力不足,潛艇則是卡在了聲納上(史實,二戰爆發前意海軍的水聲研究方麵一直沒有大的進展)。不過考慮到海軍艦艇的大多可以進行改造,所以芒果並沒有要求停止建造這些船隻,隻是要求加快艦載武器和設備的研製,以便今後的改造工作。
陸軍方麵,陸軍把近期的換裝重點放在了步兵武器上:新型65mm尖頭彈、半自動步槍、通用機槍、127mm重機槍、新型衝鋒槍這些項目夠各大軍火商忙一陣子的,大把大把的銀子往研發人員身上砸。
同時,在法國s-35和b-1坦克的刺激下,菲亞特公司正在特許生產蘇製b-5坦克。該坦克將安裝一門47mm主炮以取代蘇製火炮。而新型p係列坦克被發動機問題所困擾,陸軍建議前期型可采用b-5的m-5發動機(400馬力)應急。芒果也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
倒是在火炮方麵,芒果除了指示加快149/40榴彈炮、60mm迫擊炮、120mm迫擊炮的研製外(史實:該炮的研製周期從30年一直到39年,40年開戰是意大利隻有不到20門該炮),對於其他項目都抱著順其自然的態度。畢竟淘汰了一批奧匈帝國的繳獲炮後,從空一格那裏搞了不少錢,有了錢陸軍自然會去買新炮。
總之,在芒果的強力推進下,從36年開始意大利陸海空三軍的武器大換裝計劃全麵展開。整個意大利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兵工廠,許多軍工企業並沒有因為阿比西尼亞戰爭的結束而麵臨蕭條,反而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而大部分參與阿比西尼亞戰爭的軍人也隻是在放了一個長假探家後,重新回到部隊,而不是被遣散。36年度的軍費開支也是不降反升。
於是,一些關注民生、體察民意的政治家、評論家開始在報紙上對於墨索裏尼不顧民生,窮兵黷武的做法口誅筆伐。他們認為在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總算了結阿比西尼亞戰爭後,意大利人民需要的是平靜安寧地生活,而墨索裏尼的做法無疑是在為工業壟斷集團牟利。
奇怪的是,這一次新聞與出版局的家夥居然沒有幹涉這些攻擊領袖,攻擊政府的言論。於是,很快各家報社有關這方麵的文章開始愈演愈烈,充斥著時政版的頭條。頓時,一小撮不明真相的意大利人民被煽動起來,眼看一股不小的領袖信任危機就要發生。
但是這股歪風沒能吹上幾天,就無聲無息地消退。不僅如此,而且通過這一事件,意大利人民又一次被他們的領袖墨索裏尼先生高屋建瓴、料事如神的判斷力所震驚。使得他們更加堅定地團結這了易墨索裏尼同誌為核心的法西斯黨周圍。
1936年2月26日,日本二?二六事件,這標準著日本軍事獨裁政權的形成。當然這事對於絕大多數的意大利人來說隻是發生在遙遠東方的一次失敗的兵變,和自己沒什麽關係,因為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不會打到歐洲來的。
但是緊接著1936年3月2日,德軍進入萊茵區一事,卻讓大部分意大利人民理解了領袖換裝備戰的良苦用心:歐洲不太平了,英法是靠不住的,我們隻有靠我們自己。
<style>
pp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style>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於是從1936年的1月中下旬開始,芒果馬不停蹄地對意大利的幾大軍火巨頭進行了走訪,視察新武器的研發工作。視察的結果卻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凡是自己曾經過問的項目都在緊張有序地進行中。憂的是,仍由一批過時的項目還在繼續。
空軍方麵,新型單翼戰鬥機的發標已經完成。馬基公司的mc200、菲亞特的g50、雷賈尼的re2000、普羅尼維佐拉f5、梅裏喬那利r051及溫布勒18都參與競標。這些飛機現在都在積極的研發中,預計在36年年底之前完成招標工作,37年9月投入現役。
聽著這樣的介紹,空軍參謀長瓦勒一副沾沾自喜的樣子,看來他對這個進度很是滿意。但是芒果很清楚在德國,36年的1月,裝容克jumo210a發動機的bf-109已近試飛了(史實)。在英國,到了3月,裝“默林”發動機的噴火原型機也要上天了(史實)。而意大利人的新飛機還沒影呢。
不過讓人欣慰的是,在國家航空動力研發中心的努力下,840馬力的菲亞特a74rc38發動機已經提前研製成功。現在工程師正在對其進行改進,估計在再用上一年的時間可以把輸出功率提升到1000馬力左右。而在航空武器方麵,30mm的重型航炮進展順利,估計37年年底可以造出樣炮。而布雷達-薩法特(breda-safa)也已經完成了使用127x99彈的改進型航空機槍的研製工作。
重型戰鬥機方麵,意大利空軍35年2月開始招標(比史實提早11個月),博諾米的bs25、奇爾迪的c-2、喬納的j-10、帕亞納?卡諾瓦的pc1600、伊馬的ro53、布雷達的ba88和菲亞特的cr25將展開最後的爭奪。不過,等各廠家造成原型機直到投入現役怎麽的也得拖到37年以後。(bf110在1936年5月12日進行了首飛,37年入役)
相比之下,轟炸機方麵就要混亂的多。菲亞特的br20已經在1936年2月10日首飛(史實),空軍對該機極其看好,馬上下訂單了。br-20中型轟炸機全長161米,高43米,翼展2156米,起飛重量99噸,乘員5人,裝2台1000馬力的菲亞特a-80rc-41氣冷發動機,升限8000米,航程2750公裏,最大航速340km/h,載彈量1600公斤從30年代中期的眼光看是一種不錯的轟炸機,問題是該機的燃油係統存在致命缺陷,一旦被擊中立即會起火爆炸,是蘭州上空的“打火機”(詳見“蘭州空戰”)。
薩伏亞-馬切蒂飛機公司的79,其民用型在35年10月已經投入商業運營(史實)。而首批8架軍用預產生型中,4架已經交付南京空軍,4架在意大利空軍中試用。79,中型轟炸機全長162米,高41米,翼展202米,起飛重量105噸,乘員5人,裝3台780馬力的阿爾法?羅密歐126rc34氣冷發動機,升限6500米,航程1900公裏,最大航速430km/h,載彈量1250公斤。這個速度已經可以擺脫39年代中期的主力戰鬥機。而薩伏亞-馬切蒂工程師們認為一旦裝上1200馬力的新發動機,該機的最大速度可以達到500km/h,這對空軍有著莫大的誘惑。
海軍方麵,加富爾號、凱撒號戰列艦的改造和維內托號、托裏奧號戰列艦的建造進度,一方麵因為英法武器禁運的解除而加快;另一方麵,通過積極推進“職團製”製度,極少勞資衝突,挖掘生產潛能,提高工業效率,縮短了建造周期。按照海軍參謀長卡瓦格納利的樂觀估計,加富爾和凱撒號分別將在36年9月和11月竣工,維內托號、托裏奧號將在39年8月竣工。(這個工期比史實要少20%左右)
在意大利海軍航空兵發展上,現在進入快車道。cr42、ba。65等艦載機改造計劃穩步推進。同時海軍提出再改造一條訓練航母的計劃也得到了批準。與"大膽"不同,這次改造的"謹慎”號將安裝機庫、升降機、彈射器等航母專門的設備,它是意大利海軍建造正規航母前的技術試驗品。此後,在36年年底之前,意大利將對2條郵輪開始改造。
同時在芒果的一再要求下,海軍開始了一款以英國的r級為參考對象,以追求水下速度為目標的新型700噸級潛艇的設計。估計36年年內首艇見建造完畢。
而芒果同誌夢寐以求的120mm高炮兩用炮進展也很順利,在oo的努力下,各個關鍵技術點相繼攻關成功。預計在37年年底之前可以裝艦。該炮的射速有望達到18發/分鍾(裝填器供彈),12發/分鍾(手工供彈)。
遺憾的是在仿製博福斯高射炮一事上,陸軍和海軍為了各自應支付的專利費數額一直爭吵不休,使得購買專利生產一事上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同時海軍還是一大批不符合現代戰爭條件的軍仍在建造中,比如阿布魯齊級輕巡洋艦、oriani級驅逐艦和大批老式潛水艇。其中水麵艦艇主要是防空和反潛能力不足,潛艇則是卡在了聲納上(史實,二戰爆發前意海軍的水聲研究方麵一直沒有大的進展)。不過考慮到海軍艦艇的大多可以進行改造,所以芒果並沒有要求停止建造這些船隻,隻是要求加快艦載武器和設備的研製,以便今後的改造工作。
陸軍方麵,陸軍把近期的換裝重點放在了步兵武器上:新型65mm尖頭彈、半自動步槍、通用機槍、127mm重機槍、新型衝鋒槍這些項目夠各大軍火商忙一陣子的,大把大把的銀子往研發人員身上砸。
同時,在法國s-35和b-1坦克的刺激下,菲亞特公司正在特許生產蘇製b-5坦克。該坦克將安裝一門47mm主炮以取代蘇製火炮。而新型p係列坦克被發動機問題所困擾,陸軍建議前期型可采用b-5的m-5發動機(400馬力)應急。芒果也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
倒是在火炮方麵,芒果除了指示加快149/40榴彈炮、60mm迫擊炮、120mm迫擊炮的研製外(史實:該炮的研製周期從30年一直到39年,40年開戰是意大利隻有不到20門該炮),對於其他項目都抱著順其自然的態度。畢竟淘汰了一批奧匈帝國的繳獲炮後,從空一格那裏搞了不少錢,有了錢陸軍自然會去買新炮。
總之,在芒果的強力推進下,從36年開始意大利陸海空三軍的武器大換裝計劃全麵展開。整個意大利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兵工廠,許多軍工企業並沒有因為阿比西尼亞戰爭的結束而麵臨蕭條,反而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而大部分參與阿比西尼亞戰爭的軍人也隻是在放了一個長假探家後,重新回到部隊,而不是被遣散。36年度的軍費開支也是不降反升。
於是,一些關注民生、體察民意的政治家、評論家開始在報紙上對於墨索裏尼不顧民生,窮兵黷武的做法口誅筆伐。他們認為在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總算了結阿比西尼亞戰爭後,意大利人民需要的是平靜安寧地生活,而墨索裏尼的做法無疑是在為工業壟斷集團牟利。
奇怪的是,這一次新聞與出版局的家夥居然沒有幹涉這些攻擊領袖,攻擊政府的言論。於是,很快各家報社有關這方麵的文章開始愈演愈烈,充斥著時政版的頭條。頓時,一小撮不明真相的意大利人民被煽動起來,眼看一股不小的領袖信任危機就要發生。
但是這股歪風沒能吹上幾天,就無聲無息地消退。不僅如此,而且通過這一事件,意大利人民又一次被他們的領袖墨索裏尼先生高屋建瓴、料事如神的判斷力所震驚。使得他們更加堅定地團結這了易墨索裏尼同誌為核心的法西斯黨周圍。
1936年2月26日,日本二?二六事件,這標準著日本軍事獨裁政權的形成。當然這事對於絕大多數的意大利人來說隻是發生在遙遠東方的一次失敗的兵變,和自己沒什麽關係,因為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不會打到歐洲來的。
但是緊接著1936年3月2日,德軍進入萊茵區一事,卻讓大部分意大利人民理解了領袖換裝備戰的良苦用心:歐洲不太平了,英法是靠不住的,我們隻有靠我們自己。
<style>
pp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style>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