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西部沙漠的夜空中高懸著一輪明月,明月旁邊雲卷雲舒,沒有狂風的肆虐,這樣的夜柔情似水,直到被一陣由遠及近的轟鳴聲打破。自從意大利人恢複了馬特魯的港口功能後,每天都有不少船隻進進出出,不過像這樣淩晨兩、三點進港的還是挺罕見的。


    迎著刺耳的汽笛聲望去,港口文職小官克勞德看著一條船在幾條軍艦的簇擁下駛入港口,緩緩靠上了碼頭。於是,小文官便走了過去。這時,一隊荷槍實彈的衛兵也急跑向碼頭,與他擦肩而過。


    開戰後出於人道主義和保護有經驗水手的考慮,芒果要求每一條來往地中海的意大利商船都要配備足量的救生器材,以防不測。於是,得了“聖諭”的意大利海軍便要求其控製下的每一個地中海個港口都會設置一個安全督導辦公室,有專人負責檢查來往船舶是否帶有足夠的救生物品的。克勞德就是馬特魯港安全督導辦公室的一員。開戰後,諸如“安督辦”這樣的機構如同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給廣大有門路的子弟提供了一份絕對安全而又能“報效國家”的工作。每當船隻進港,克勞德和他的同事們就會上船檢查,如果現船隻未按要求配置救生器材,他們就會開出數千裏拉的罰單。


    “好大的派頭啊。”克勞德望著遠去的大兵隨口一句,“頭,那是什麽船,你認得出嗎?”對於上崗不過三個月的小文官而言,辨別停泊的船隻要遠比辨別飛馳的菲亞特跑車要難得多。


    那個被他喚作“頭”的中年人聳了聳肩膀,開口說道:"這船可真是奇了怪。你看這船尾各有一尊炮,大小也就個兩千噸上下,應該算是條驅逐艦吧。可是你看它那高大的艦橋,甲板上那麽一大坨的建築,又像一條運輸船。真是越看越不明白了。”


    說完這段話,這兩人不知不覺已經走到了那條怪船停靠的泊位。突然,前麵傳來一個厲聲高喝:“站住,什麽人?”


    “我們是港口安督辦的”,克勞德拿起掛在胸口的證件晃晃了,回答道,“救生設備例行檢查。”


    “沒你們什麽事,走吧”,那個聲音用一種不容置疑的語調回敬道。這時文職小官才看清對麵的那個人:歪戴的鋼盔下是一張棱角分明的臉上,那臉上有著一對不屑的眼睛,嘴裏叼著一支煙,步槍上黑洞洞的槍口和明晃晃的刺刀正對著兩位安全監督。這架子一看就知道是個上過戰場的老兵。克勞德還想說些什麽,卻現自己喉嚨幹澀,怎麽也開不了口。


    “好,好,我們馬上走”,克勞德的長官連忙開口說道,同時一把扯了一下克勞德的衣角,轉身大步離開。


    走了幾步,克勞德慢慢緩過氣起來,他看到他的長官還拉著他的袖口不放,不解地問道:“頭,我們就這樣走了?那幫6軍的丘八-----------”


    “別說了,難道你沒看見那船上刷著“diana(月神)”的船名嗎?”


    “月神號?”


    “對,那船是月神號。那是一條由驅逐艦改造的高遊輪。怪不得,我看那船怎麽既像軍艦又像民船。你知道這船的主人是誰嗎?是我們的最高領袖墨索裏尼閣下。”


    “哦,我的天啊。莫非---------莫非領袖來我們這裏了?”年輕文官大吃一驚。


    “按照警衛的規模來看,我猜八成是這麽回事。"長官點頭回答道。


    而就在好奇的人們猜測著月神號的任務時,在高度的警衛下,幾個大物件從被月神號上被卸下,裝上了早已等候多時的半掛車。因為被帆布包得結結實實,所以連在場的裝卸工人都不知道那是什麽物件要如此興師動眾。隻是有人看到包裹的帆布上印有pag的字樣,估計那是比亞喬公司的新式飛機。


    數小時後,開羅的英軍情報站接到線報:墨索裏尼抵達馬特魯,同時一批數量有限的比亞喬新式飛機也運抵了馬特魯。又過了幾小時,一份有關“比亞喬p1o8重型轟炸機出現在馬特魯”的情報被擺在了中東空軍司令阿瑟郎莫的辦公桌上。


    雖然郎莫對於意大利人用如此古怪的方式運輸轟炸機表示懷疑,但是鑒於p1o8重型轟炸機的巨大航程,他還是要求駐紮在中東的英軍戰鬥機部隊提高戒備。而正是這道不經意的命令卻對後來生在中東的那場巨變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


    分割線194o年9月28日的下午,北非阿拉曼周遭的茫茫大漠上空萬裏無雲,刺眼的陽光炙烤著大地。


    就在意軍第二裝甲師的師長馬雷蒂和他的老上司現任埃及集團軍群的副司令梅西將軍在師部裏焦急地來回踱步時,一隊八架外形怪異的飛行器正在阿拉曼西南麵的沙漠上空以每小時12o公裏的度向東疾駛。在這些怪物的上麵,一隊老舊的菲亞特cr42戰鬥機正在提供護航。


    這些古怪的飛行器有著一個類似德國轟炸機那樣的全玻璃機頭和一個短粗的"”字尾翼。在機身的左右兩側挑出了一對金屬的支架,支架的頂端有著一副和機身極不協調的巨大的螺旋槳。而最讓人吃驚的是,這對懸在機身之外的螺旋槳居然和一般的飛機不同,他們是機身方向水平布置的!


    這就是芒果的新玩意------------比亞喬p223直升機。或者也可以稱呼這款直升機的德國名字,那就是福克fa223“龍”式直升機。。兩天前,他們被用墨索裏尼的專艦“月神”號送到了馬特魯。(nesxin/mi1/2oo8-o8/25/一段關於fa223“龍”式直升機的視頻,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該機就是從38年開始的德意兩國聯合開直升機項目的成果。依靠來自意大利最高領袖的高度重視,再加上比亞喬和福克兩家公司的通力合作,本來“龍”式直升機應該在194o年8月3日才進行的次試飛被足足提前了八個月。


    不過,科學探索的道路曆來是艱辛曲折的,雖有種種有利條件,直到4o年9月,芒果的“龍”式直升機還有受限於一堆不大不小的技術難題而無法投入量產。這使得這款直升機錯過了對於馬耳他島的攻勢。但是,阿拉曼戰局的膠著讓芒果不能再耐心地等待該機繼續完善了。於是,按照他的直接部署,兩天前比亞喬公司中現有的八架測試用途的最初生產型被“月神”號遊輪運到了馬特魯。


    所以,現在飛行在埃及沙漠中的八架“龍”式直升機都屬於測試用機,駕駛它們的也非意大利軍方飛行員而是比亞喬公司的試飛員。此時,每架龍式直升機的機艙裏坐著12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而澤魯阿勒上尉也是其中的一員。


    一周前,澤魯阿勒和一群從武裝黑衫軍中挑選出來的佼佼者被派往了比亞喬公司位於龐特德拉的工廠,在那裏他第一次見到了“龍”式直升機。接著就是三天的高強度針對性訓練,讓他們對於直升機機降有了一個深刻的體會。


    之後,澤魯阿勒一行8o多人被空運到了北非,而他們的直升機則因為體積和重量的緣故隻好用船運輸。在來到北非後,他們被告之了此次行動的任務:機降敵後,固守待援,直至我方大軍殺到。在戰前最後的寶貴時間裏,他們這些突擊隊員一方麵抓緊最後的時間進行各類武器的實彈射擊,捕捉槍感,一方麵適應這裏惡劣的氣候。


    28號清晨天還沒亮,重任在身的澤魯阿勒就已洗漱完畢。在整個突擊隊中,不乏出生入死的百戰之士,但是麵對敵人的坦克,指揮輕步兵依靠自身將其擊退的卻隻有澤魯阿勒一人!這也是為什麽他會被指派成為此次行動副隊長的最主要原因。


    大戰臨頭,澤魯阿勒的心情如這大漠中的沙塵暴一般,難以平靜。敵後突襲,固守待援,這是絕對是一場惡戰,一場你死我活的大搏鬥,一場血肉之軀與鋼鐵猛獸的較量。


    原本不修邊幅的他今天特意刮了胡子,換上嶄新的襯衫,從來不照鏡子的他竟也破例走到鏡子前麵,仔細端詳了一番後嘴裏喃喃自語道:“小夥子,挺帥的嗎!怪不得公爵夫人要迷上你了”


    的確,就像本次行動的隊長、武裝黑衫軍旗隊長韋瑟姆所說的那樣,不管此次行動成功與否,他們都將作為第一次使用直升機進行突擊行動的部隊而載入史冊。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意大利不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廂梅卡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廂梅卡瓦並收藏意大利不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