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司馬超笨人自有笨辦法,隻是雙手護住了頭臉,任憑對方在自己腰間胯上亂踢,朝楊海波一味猛撲,指望能將其揪到廝打。
楊海波轉眼看了下周圍環境,有了計較,閃開兩步,高高縱起,朝旁邊一棵斜長於地,粗如碗口的楠竹落下,楠竹給他這重重一踩,不由自主的彎了下去,倒伏地上。
司馬超朝楊海波虎撲而來,楊海波看準時機借著楠竹的反彈之力,躍起身來,朝對方麵門狠狠兩腳,連環踢來。
司馬超雙手擋開對方的雙腳,卻突然感到襠下劇痛,忍不住彎下腰來,原來他隻顧格擋對方雙腳,卻沒料到那根粗竹反彈而起,重重抽在要害上。
楊海波得勢不饒人,連出兩腳,惡狠狠地踢在他下巴上,終於將對方打得暈眩倒地,轉身又朝景駿打來。
景駿眼見兄弟司馬超居然被這刁猾的小廝打到,心中焦急,無可奈何。馬三保雖已給他揍得鼻青臉腫,但依舊是死死的抱住了他的大腿不鬆手。景駿眼見楊海波朝自己抬腳踢來,隻得手忙腳亂的招架,再騰不出手來毆擊馬三保。
楊海波朝著這個“甕中之鱉”得意洋洋的猛擊,片刻之後終於得手,在景駿臉上猛踢了幾腳,打得他鼻血四濺,昏倒在地。
馬三保眼見楊海波毆倒了景駿,忍不住低低歡呼一聲,送開了雙手,爬在地上起不來身。原來他給景駿情急之下一頓猛揍,也是受傷不輕,方才全靠一股意誌撐持,此時全身疼痛欲裂,好像周身的骨頭都已經碎裂開來,再也動彈不得。
此時四個人都倒在地上,三人是給人痛毆所致,楊海波卻是毆人疲勞所致。
楊海波仰麵躺在地上,眼望著已破曉的天空,口中喘著粗氣,內心卻是歡暢無比。
耳邊傳來一陣痛苦的呻吟,原來是司馬超醒轉過來。隻聽得他口中喃喃咒罵道:“他媽的賊小子,打得老子好生疼痛。”一麵用手撫摸著高高腫起的麵頰,一麵汙言穢語的咒罵。片刻之後,景駿也清醒過來,沉默不語。他二人雖是醒轉過來,也一時起不得身。
聽得他二人飽含怨毒的咒罵,楊海波忍不住哈哈大笑。突然聽得竹林外一人朗聲笑道:“老夫遍尋殿下不見,不料您竟有此雅興,在此竹林中做清晨悠遊。”竹林間人影晃動,一個身穿灰色衣衫的老者走近身前,正是荊鯤。他走近後見得四人的古怪形狀,一地散落的烤魚,不禁訝然。
楊海波哈哈一笑,站起身來,伸手去拍衣衫上所沾的雜草和泥塵。
寧王府中有幾人當得“殿下”的稱呼?司馬超景駿和馬三保雖未曾見過荊鯤,也曾耳聞得他乃是寧王朱棣的老師,此時見他如此稱呼楊海波,都是驚得呆了,手忙腳亂的爬起身來,拜伏於楊海波麵前。馬三保聽得幫自己鬥毆之人竟是寧王殿下,忍不住呆呆的伏倒在地,腦海中一片混亂不堪,恍惚若在夢中。
司馬超和景駿耳聞得楊海波的身份,麵上皆是一副露出大出意料之外的表情。景駿穩住心神,朝結義兄弟使了一個眼色,搶上兩步,拜倒在地,口中說道:“小的二人不知殿下身份,致有衝撞,願領責罰。”口中說著話,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間的靠近了那斜依在一旁竹枝上的長槍。
荊鯤眼見得這兩個王府的小兵,此刻身犯毆打殿下的不赦死罪,不但還未慌了心神,尚能娓娓而談,心中一動,看到了景駿身邊的長槍,忍不住一驚,心道:眼前這景駿頗有心計,若是海波執意處死他二人,隻怕他們便會當場反噬,殺死我等三人後逃走。荊鯤可不想冒這個險,便想開口勸阻楊海波從寬發落,以免將這兩個軍士迫到魚死網破的局麵。
楊海波見這三人跪在自己麵前,感覺不自在得緊,忙伸手將他們拉了起來,笑道:“算了,咱們也算是不打不相識,你們切記莫要到處亂說才好,今日之事就當沒有發生過。”眼見得司馬超和景駿二人一臉的猶疑不信之色,便笑著拍了拍司馬超的肩膀,笑道:“放心,本王說出的話決不反悔。”
這幾句話更是大出景駿,司馬超二人的意料之外,他二人本以為楊海波即便饒過自己二人性命,活罪卻定是難逃,豈知寧王殿下竟是輕輕一言,便將今日這殺頭大罪揭過。
司馬超臉色變幻,突然心一橫,咬牙躬身道:“我兄弟二人本是在外地犯了命案後,為逃避官府追捕混跡於軍中,今日殿下若要殺我二人,想來小人等也逃不掉,隻有奮力死拚。若是殿下不殺我兄弟二人,那我司馬超的這條命就算送給了殿下,日後若是殿下有所差遣,定當萬死不辭。”神色間雖是平靜,口氣卻是決絕,顯見得乃是出於至誠。
楊海波眼見對方如此耿介,竟將自己來曆隱秘之處說出,心中也頗為感動,笑道:“和景大哥,司馬二哥打架,倒也痛快之極。”他此時心情愉悅之下,竟是完全忘記了自己乃是身份尊貴的寧王,隻將對方當成了哥們看待。
景駿聽得自己這結義兄弟居然口出什麽:若殿下不饒我二人,咱們便要拚個魚死網破的言語,忍不住哭笑不得。此刻再聽得寧王殿下說話間語氣,並未將自己和司馬超看作下人,饒是他素來沉穩,也忍不住心折於殿下的容人之量,誠懇的道:“殿下的胸襟如海,令人拜服。但小二人卻萬萬不敢當殿下如此稱呼,沒得折殺了小人,以後我兄弟二人惟殿下之命是從。”他生性穩重,雖是打定主意日後效勞於殿下,但卻不會如司馬超一般,說出激昂之言。
荊鯤乃老於世故之人,如何看不出這兩個大漢語氣間的至誠,心中感歎,心道:隻看這兄弟二人今日毆打殿下之後,卻未曾驚慌失措,當此大變,猶能心智不亂,便知乃是可用之才。海波此番言談舉動,得此二人效忠,卻是大出老夫的意料之外了。心神轉動間,一雙三角眼目光灼灼的看著楊海波,腦中突然又冒出了另外一個古怪的念頭。
楊海波給他看得心虛,轉身拉起馬三保,朝自己所居住的小樓走去。轉頭見馬三保腳步蹣跚,身形搖晃。楊海波回想起先前自己和司馬超鬥毆之際,馬三保不但未曾逃走,反是舍命糾纏住景駿,對他的義氣甚是感動,當下不由分說的將他背到背上,朝自己所居住的小樓走去。
荊鯤快步而去,找總管周晉尋覓治療的傷藥。
馬三保伏在楊海波的背上,回想起自己一生孤苦,此刻卻被殿下如此關懷,卻是淚水忍不住的奪眶而出,忍不住低聲嗚咽。
回到自己居處,楊海波二人進到書房坐定,看著周圍古色古香的書架書桌以及桌上的文房四寶,鼻中聞得那淡淡的書香,楊海波微微苦笑,心道:在這住了好幾天,還是頭次來這書房。
片刻後,荊鯤拿著治療青腫的外傷藥走進房中。楊海波給自己身上敷藥後,又將馬三保按在椅子上坐定,也給他敷起藥來。
荊鯤在一旁冷冷旁觀,並不出手幫忙。
楊海波正敷藥,卻覺得幾滴水落在手臂之上,抬頭見了馬三保臉上滾滾而落的淚花,忍不住佯怒道:“你小子怎的這般沒出息,這點疼痛便娘們般的嚎個不止。”
馬三保一麵以袖拭淚,一麵哽噎著說道:“小人一生身世飄零,自幼孤苦,身有殘疾,給人為奴為仆,從來隻有被人輕賤,有時半夜夢回,真想結束了自己的性命,以免在這世上遭人白眼。不想今日得遇殿下如此親厚,是以心中感懷,情難自禁,還望殿下恕罪。”
楊海波和荊鯤此時聽得這馬三保談吐文雅,言語得體,顯見得乃是讀過些書的人,忍不住訝異,要知為人奴仆乃是當世身份最為低賤之人,素來為人所看不起,但聽這馬三保的言語,他竟似還坡有些來曆一般,不由得好奇心起。
楊海波聽得對方的說話好似帶了點雲南口音,溫言問道:“你是雲南人?如何來的此處?”他此時來到這古代的世界已有幾日,雖不知這裏倒底是哪座城市的前身,隱隱約約覺得昨日在街上遊玩之時,老百姓大多帶點江蘇口音,是以有此一問。
馬三保點了點頭,低聲道:“小人祖籍正是雲南。”接著便詳細訴說了自己的身世。原來他乃是雲南昆陽人,是元朝雲南行省平章賽典赤的後代。這個塞典赤當年曾經追隨成吉思汗軍中,立過大功,所以當過雲南行省平章,很大的官。馬三保自幼喜愛看書,所閱甚廣,算得出身於書香門第。前兩年洪武皇帝朱元璋派兵攻破了雲南,明軍將其俘獲,送回應天宮中“閹割”後,再由宮中“宗人府”分到各個親王府中為奴,他便是年前被分到寧王府,再由總管周晉分到廚房做最下等的雜役。
說到自己曾身受閹割之刑,馬三保不由得麵色蒼白,語氣中也盡是自傷自憐之情。
楊海波轉眼看了下周圍環境,有了計較,閃開兩步,高高縱起,朝旁邊一棵斜長於地,粗如碗口的楠竹落下,楠竹給他這重重一踩,不由自主的彎了下去,倒伏地上。
司馬超朝楊海波虎撲而來,楊海波看準時機借著楠竹的反彈之力,躍起身來,朝對方麵門狠狠兩腳,連環踢來。
司馬超雙手擋開對方的雙腳,卻突然感到襠下劇痛,忍不住彎下腰來,原來他隻顧格擋對方雙腳,卻沒料到那根粗竹反彈而起,重重抽在要害上。
楊海波得勢不饒人,連出兩腳,惡狠狠地踢在他下巴上,終於將對方打得暈眩倒地,轉身又朝景駿打來。
景駿眼見兄弟司馬超居然被這刁猾的小廝打到,心中焦急,無可奈何。馬三保雖已給他揍得鼻青臉腫,但依舊是死死的抱住了他的大腿不鬆手。景駿眼見楊海波朝自己抬腳踢來,隻得手忙腳亂的招架,再騰不出手來毆擊馬三保。
楊海波朝著這個“甕中之鱉”得意洋洋的猛擊,片刻之後終於得手,在景駿臉上猛踢了幾腳,打得他鼻血四濺,昏倒在地。
馬三保眼見楊海波毆倒了景駿,忍不住低低歡呼一聲,送開了雙手,爬在地上起不來身。原來他給景駿情急之下一頓猛揍,也是受傷不輕,方才全靠一股意誌撐持,此時全身疼痛欲裂,好像周身的骨頭都已經碎裂開來,再也動彈不得。
此時四個人都倒在地上,三人是給人痛毆所致,楊海波卻是毆人疲勞所致。
楊海波仰麵躺在地上,眼望著已破曉的天空,口中喘著粗氣,內心卻是歡暢無比。
耳邊傳來一陣痛苦的呻吟,原來是司馬超醒轉過來。隻聽得他口中喃喃咒罵道:“他媽的賊小子,打得老子好生疼痛。”一麵用手撫摸著高高腫起的麵頰,一麵汙言穢語的咒罵。片刻之後,景駿也清醒過來,沉默不語。他二人雖是醒轉過來,也一時起不得身。
聽得他二人飽含怨毒的咒罵,楊海波忍不住哈哈大笑。突然聽得竹林外一人朗聲笑道:“老夫遍尋殿下不見,不料您竟有此雅興,在此竹林中做清晨悠遊。”竹林間人影晃動,一個身穿灰色衣衫的老者走近身前,正是荊鯤。他走近後見得四人的古怪形狀,一地散落的烤魚,不禁訝然。
楊海波哈哈一笑,站起身來,伸手去拍衣衫上所沾的雜草和泥塵。
寧王府中有幾人當得“殿下”的稱呼?司馬超景駿和馬三保雖未曾見過荊鯤,也曾耳聞得他乃是寧王朱棣的老師,此時見他如此稱呼楊海波,都是驚得呆了,手忙腳亂的爬起身來,拜伏於楊海波麵前。馬三保聽得幫自己鬥毆之人竟是寧王殿下,忍不住呆呆的伏倒在地,腦海中一片混亂不堪,恍惚若在夢中。
司馬超和景駿耳聞得楊海波的身份,麵上皆是一副露出大出意料之外的表情。景駿穩住心神,朝結義兄弟使了一個眼色,搶上兩步,拜倒在地,口中說道:“小的二人不知殿下身份,致有衝撞,願領責罰。”口中說著話,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間的靠近了那斜依在一旁竹枝上的長槍。
荊鯤眼見得這兩個王府的小兵,此刻身犯毆打殿下的不赦死罪,不但還未慌了心神,尚能娓娓而談,心中一動,看到了景駿身邊的長槍,忍不住一驚,心道:眼前這景駿頗有心計,若是海波執意處死他二人,隻怕他們便會當場反噬,殺死我等三人後逃走。荊鯤可不想冒這個險,便想開口勸阻楊海波從寬發落,以免將這兩個軍士迫到魚死網破的局麵。
楊海波見這三人跪在自己麵前,感覺不自在得緊,忙伸手將他們拉了起來,笑道:“算了,咱們也算是不打不相識,你們切記莫要到處亂說才好,今日之事就當沒有發生過。”眼見得司馬超和景駿二人一臉的猶疑不信之色,便笑著拍了拍司馬超的肩膀,笑道:“放心,本王說出的話決不反悔。”
這幾句話更是大出景駿,司馬超二人的意料之外,他二人本以為楊海波即便饒過自己二人性命,活罪卻定是難逃,豈知寧王殿下竟是輕輕一言,便將今日這殺頭大罪揭過。
司馬超臉色變幻,突然心一橫,咬牙躬身道:“我兄弟二人本是在外地犯了命案後,為逃避官府追捕混跡於軍中,今日殿下若要殺我二人,想來小人等也逃不掉,隻有奮力死拚。若是殿下不殺我兄弟二人,那我司馬超的這條命就算送給了殿下,日後若是殿下有所差遣,定當萬死不辭。”神色間雖是平靜,口氣卻是決絕,顯見得乃是出於至誠。
楊海波眼見對方如此耿介,竟將自己來曆隱秘之處說出,心中也頗為感動,笑道:“和景大哥,司馬二哥打架,倒也痛快之極。”他此時心情愉悅之下,竟是完全忘記了自己乃是身份尊貴的寧王,隻將對方當成了哥們看待。
景駿聽得自己這結義兄弟居然口出什麽:若殿下不饒我二人,咱們便要拚個魚死網破的言語,忍不住哭笑不得。此刻再聽得寧王殿下說話間語氣,並未將自己和司馬超看作下人,饒是他素來沉穩,也忍不住心折於殿下的容人之量,誠懇的道:“殿下的胸襟如海,令人拜服。但小二人卻萬萬不敢當殿下如此稱呼,沒得折殺了小人,以後我兄弟二人惟殿下之命是從。”他生性穩重,雖是打定主意日後效勞於殿下,但卻不會如司馬超一般,說出激昂之言。
荊鯤乃老於世故之人,如何看不出這兩個大漢語氣間的至誠,心中感歎,心道:隻看這兄弟二人今日毆打殿下之後,卻未曾驚慌失措,當此大變,猶能心智不亂,便知乃是可用之才。海波此番言談舉動,得此二人效忠,卻是大出老夫的意料之外了。心神轉動間,一雙三角眼目光灼灼的看著楊海波,腦中突然又冒出了另外一個古怪的念頭。
楊海波給他看得心虛,轉身拉起馬三保,朝自己所居住的小樓走去。轉頭見馬三保腳步蹣跚,身形搖晃。楊海波回想起先前自己和司馬超鬥毆之際,馬三保不但未曾逃走,反是舍命糾纏住景駿,對他的義氣甚是感動,當下不由分說的將他背到背上,朝自己所居住的小樓走去。
荊鯤快步而去,找總管周晉尋覓治療的傷藥。
馬三保伏在楊海波的背上,回想起自己一生孤苦,此刻卻被殿下如此關懷,卻是淚水忍不住的奪眶而出,忍不住低聲嗚咽。
回到自己居處,楊海波二人進到書房坐定,看著周圍古色古香的書架書桌以及桌上的文房四寶,鼻中聞得那淡淡的書香,楊海波微微苦笑,心道:在這住了好幾天,還是頭次來這書房。
片刻後,荊鯤拿著治療青腫的外傷藥走進房中。楊海波給自己身上敷藥後,又將馬三保按在椅子上坐定,也給他敷起藥來。
荊鯤在一旁冷冷旁觀,並不出手幫忙。
楊海波正敷藥,卻覺得幾滴水落在手臂之上,抬頭見了馬三保臉上滾滾而落的淚花,忍不住佯怒道:“你小子怎的這般沒出息,這點疼痛便娘們般的嚎個不止。”
馬三保一麵以袖拭淚,一麵哽噎著說道:“小人一生身世飄零,自幼孤苦,身有殘疾,給人為奴為仆,從來隻有被人輕賤,有時半夜夢回,真想結束了自己的性命,以免在這世上遭人白眼。不想今日得遇殿下如此親厚,是以心中感懷,情難自禁,還望殿下恕罪。”
楊海波和荊鯤此時聽得這馬三保談吐文雅,言語得體,顯見得乃是讀過些書的人,忍不住訝異,要知為人奴仆乃是當世身份最為低賤之人,素來為人所看不起,但聽這馬三保的言語,他竟似還坡有些來曆一般,不由得好奇心起。
楊海波聽得對方的說話好似帶了點雲南口音,溫言問道:“你是雲南人?如何來的此處?”他此時來到這古代的世界已有幾日,雖不知這裏倒底是哪座城市的前身,隱隱約約覺得昨日在街上遊玩之時,老百姓大多帶點江蘇口音,是以有此一問。
馬三保點了點頭,低聲道:“小人祖籍正是雲南。”接著便詳細訴說了自己的身世。原來他乃是雲南昆陽人,是元朝雲南行省平章賽典赤的後代。這個塞典赤當年曾經追隨成吉思汗軍中,立過大功,所以當過雲南行省平章,很大的官。馬三保自幼喜愛看書,所閱甚廣,算得出身於書香門第。前兩年洪武皇帝朱元璋派兵攻破了雲南,明軍將其俘獲,送回應天宮中“閹割”後,再由宮中“宗人府”分到各個親王府中為奴,他便是年前被分到寧王府,再由總管周晉分到廚房做最下等的雜役。
說到自己曾身受閹割之刑,馬三保不由得麵色蒼白,語氣中也盡是自傷自憐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