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轉頭看了看太子朱標,溫顏問道:“標兒,你是如何看待遷都此事的?”嘴裏這樣說,心中忖道:標兒昨夜也曾被我召喚到禦書房商議此事,希望他能真正明白下棋看十步的道理。隻要他支持遷都,朝中一眾文武大臣的阻力自然會弱上不少。想到這裏,饒是他城府極深,心中也不自覺的大有期盼,希望朱標這個未來的大明朝皇帝,能在文武百官之前,處理軍國大事之時,表現出應有的大刀闊斧和遠見卓識。
原來朱元璋自打立朱標為儲君,作為日後大明王朝的皇位繼承人後,便一直在朝中大力扶持忠於太子朱標的勢力,鏟除所謂的“胡惟庸逆黨”,取消承襲千年,對皇權都頗有掣肘的丞相一職,讓六部尚書直接受命於自己,也是為了將軍政大權前所未有的集中在自己手中,日後再遞交到朱標手中,以免大明王朝日後再出現什麽秦始皇的時候,李斯之流的人物。
朱標轉頭看了看遠處的方孝孺,黃子澄等人,皺起眉頭沉吟道:孟子昔日曾言道,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可見天下安定的基石便在於老百姓的安居樂業,父皇這遷都的主意勢必讓無數的百姓背井離鄉。想到這裏,便想出言反對,但目光一接觸到朱元璋凜凜有神的目光時,心中不自覺的升起一股懼意,話到嘴邊急忙轉口說道:“兒臣以為,遷都此事乃是涉及國本的大事,需要三思而後行。”原來朱標雖是身為太子,但幼時跟隨朱元璋的紅巾軍轉戰南北,對民間百姓的疾苦多有目睹,再加上後來深受恩師宋濂,方孝孺,黃子澄等儒家士子的熏陶,故此心底善良,不願輕易做出讓老百姓扶老攜幼,背井離鄉的舉措。
朝中一眾反對遷都的文臣武將聽得太子朱標此言,紛紛點頭附和。
穎國公傅友德眼見太子朱標反對遷都,心中暗暗歎息,忖道:殿下宅心仁厚,在曆朝曆代的太子中,隻怕也是鳳毛麟角。隻是處理軍國大事,不可一味講究仁善,該背的罵名還得背才是。
朱權聽朱標如此說,轉頭看了看身側的燕王朱棣,皇帝朱元璋,心中也是暗暗歎息道:古人說什麽龍生九子,各有不同,老頭子這麽厲害,大哥朱標心地又太過善良,這朱老四整天夾著尾巴做人,其實肚子裏貨也很多,也屬於深藏不露,老奸巨猾的家夥。
朱元璋聽得朱標如此說,心中大為失望,暗暗歎了口氣,轉過頭來,突然手指朱棣,沉聲說道:“棣兒,明日午時,監斬那些接受宴請的國子監學生之事,就由你去。”他心中對朱標失望之下,卻不願當著眾臣損及他的顏麵,也隻得轉而將怒氣發泄在朱棣的身上了。
朱棣如何不知道這麽個監斬的差事,幾乎是得罪普天之下所有讀書士子的苦差,心中一肚子苦水,麵上卻是一副恭謹之色,躬身領命。
朱權冷眼旁觀,心中偷笑,暗暗忖道:命苦不能怨政府,點背不能怪社會,誰讓你是個天生的演技派呢,黑鍋你不背誰來背?你是四哥,我排行十七,看來這輩分小了,倒也能占到不少便宜。
朱元璋凝視著朱棣,心中暗暗歎息道:棣兒遇到什麽事情都能沉得住氣,這在所有的王子中倒是最像我了。想到這裏,沉聲問道:“棣兒,你對遷都此事是如何看待的?”
朱權聞言,忙打起精神來凝神細聽,他自經曆遼東之役後,對自己這個四哥朱棣,早已沒有了絲毫輕視之心,對他的見解也是極為重視。
朱棣昨夜回到府中後,和自己的老師僧道衍也是商議許久,對今日早朝廷議遷都,定然會遇到莫大阻力也是早有準備。耳中聽得父皇如此問,走出隊列來,朗聲說道:“兒臣以為,太子殿下宅心仁厚,所慮及的乃是黎民百姓的生計,誠為可讚。”說到這裏,轉過頭來,麵向群臣說道:“但遷都此事,對我大明朝所崇尚的儒家文化,向北方諸省的推行,實有難以估量的價值,故此本王支持遷都北平。”他心知遷都此等大事,父皇朱元璋定然早已知會了魏國公徐達等開國元勳,以馮勝,傅友德等人的見識,絕不會看不出遷都對於鞏固北方諸省軍事的巨大作用,因此今日廷議的最大阻撓還是在於一班文臣,跟他們這些整日價鑽營於書本間,根本沒有上過沙場的酸儒談論軍事,無異於對牛彈琴,索性避開軍事不談,直接說這些科舉出身的士子最為關切的文事。
朱權聽他這麽說,忍不住抬頭凝視了朱棣一言,暗暗讚歎道:朱老四舌戰群儒的心理戰術倒是頗合兵法,攻心為上。中國自漢武帝時期,罷百家獨尊儒學之後,曆朝曆代的廟堂之上,莫不是以儒家士子占據絕對多數,這些人自幼受到的教育便是反對戰爭,以和為貴。若以軍事討論遷都,不管你說得有沒有道理,隻要一說打仗,這幫酸儒心裏難免就有抗拒反對之心,這麽對著幹,定然事半功倍,費力不討好。不如選他們人人關切的儒家文化推廣波及,這個軟肋下手。想到這裏,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下巴,眯著眼睛暗暗讚道:朱老四,高,就是高。
東宮伴讀黃子澄聽朱棣如此說,忍不住皺眉奇道:“殿下何來此說?”
朱棣點了點頭,說道:“且聽本王慢慢道來。”說到這裏,轉頭對著遠處的一個身穿四品文官服飾,四十餘歲,郂下有三縷長須,顯得極是儒雅的中年人問道:“敢問祭酒大人,去年科舉應試中的會試,各省的士子籍貫和姓名還記得否?能否將其中的一些說來聽聽。”原來此人名為吳顒,為國子監祭酒。
吳顒聽得燕王殿下如此詢問,走出隊列來,略一沉吟間,背了一長串的士子姓名,年齡,以及籍貫,搖頭晃腦間,竟是無止無休,沒完沒了。原來這國子監祭酒相當於後世的教育部長,吳顒為人雖是迂腐,但生性負責,對於上屆科舉應試的士子,許多文章都是親自過目,故此記得不少士子的姓名籍貫。
朱權聽得暗暗咂舌,心中由衷的欽佩,暗暗忖道: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最不喜歡的科目就是死記硬背那種,不過這個時代的讀書人背功絕對一流,對幾本書倒背如流,簡直就是小菜一碟,輕而易舉拿下。這種記憶力就是放到幾百年後的考試中,價值也是不可低估。
朱元璋聽得朱棣說起科舉應試之事,早已明了了他的伎倆,聽了吳顒背了隻怕不下上百個士子的姓名,籍貫,忍不住搖了搖手,笑道:“夠了,不要再背了。”
朱棣看了看朝中一眾文臣,突然笑道:“朝中各位大人聽得明白,這許多士子中,能到應天來參加“會試”的,有幾個不是各位大人同省,甚至是同鄉之人?”
原來明朝的科舉製度,共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縣試”,“鄉試”,“會試”,“殿試”。通過鄉試的舉人,須於次年春天到京師,應禮部主持的會試.會試由皇帝特派正,副總裁主考官主持.考試亦分三場,中式者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因在春季考試,又稱“春闈”或“春試”,故此能參加“會試”一輪的,已然是屬於各省士子中的翹楚了。
朝中無數文官聽得朱棣如此說,細細回想方才吳顒所背的士子的姓名籍貫,反應各自不同,一些文官麵上流露出欣欣然之態,深以本省的文風厚重為榮。隻有戶科給事中卓敬,兵部侍郎,以及其他一些頗具見識的官員皺起了眉頭,隱約間聽出了朱棣言下所指。
朱權聽朱棣繞著圈子說了半天,其實就是說明自己的老師荊鯤,昨夜曾經和自己所說的一個道理,南北諸省的文化風氣差距極大,心中暗暗忖道:看來荊先生說得當真沒錯,這個朱老四,昨兒夜裏肯定也和那個老和尚僧道衍做足了功課,我和荊先生能想到的南北諸省,在軍事文化方麵的失衡,他們也能看出來。幸好得到荊先生提醒,我早有其他策論,否則話都被朱老四一個人說完了,一會兒找不到說辭,不被老頭子狠狠修理才怪。
朱棣沉聲說道:“各位大人莫要高興得太早,方才本王聽得明白,國子監祭酒吳大人方才所說,各省來應天參加鄉試的士子中,出自山東,山西,陝西這些北方三省的士子,隻有六個。”說到這裏,伸出雙手比劃了一下,麵帶凝重之色的接道:“北方三省來應天參加會試的士子,竟然連十個手指頭都數不滿。其他幾乎三分之二,是來自浙江,江蘇,湖南,福建。其餘諸省隻占小半,就是連穎國公傅友德將軍,前些年征討後方才平定下來的,雲南,貴州,也略勝北方三省幅員遼闊之地。難道那裏不是我大明天朝所屬?那裏的老百姓就不是我大明朝的子民?這種南北文風差距極大的現象,絕非兒戲,萬萬不可等閑視之。”
原來朱元璋自打立朱標為儲君,作為日後大明王朝的皇位繼承人後,便一直在朝中大力扶持忠於太子朱標的勢力,鏟除所謂的“胡惟庸逆黨”,取消承襲千年,對皇權都頗有掣肘的丞相一職,讓六部尚書直接受命於自己,也是為了將軍政大權前所未有的集中在自己手中,日後再遞交到朱標手中,以免大明王朝日後再出現什麽秦始皇的時候,李斯之流的人物。
朱標轉頭看了看遠處的方孝孺,黃子澄等人,皺起眉頭沉吟道:孟子昔日曾言道,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可見天下安定的基石便在於老百姓的安居樂業,父皇這遷都的主意勢必讓無數的百姓背井離鄉。想到這裏,便想出言反對,但目光一接觸到朱元璋凜凜有神的目光時,心中不自覺的升起一股懼意,話到嘴邊急忙轉口說道:“兒臣以為,遷都此事乃是涉及國本的大事,需要三思而後行。”原來朱標雖是身為太子,但幼時跟隨朱元璋的紅巾軍轉戰南北,對民間百姓的疾苦多有目睹,再加上後來深受恩師宋濂,方孝孺,黃子澄等儒家士子的熏陶,故此心底善良,不願輕易做出讓老百姓扶老攜幼,背井離鄉的舉措。
朝中一眾反對遷都的文臣武將聽得太子朱標此言,紛紛點頭附和。
穎國公傅友德眼見太子朱標反對遷都,心中暗暗歎息,忖道:殿下宅心仁厚,在曆朝曆代的太子中,隻怕也是鳳毛麟角。隻是處理軍國大事,不可一味講究仁善,該背的罵名還得背才是。
朱權聽朱標如此說,轉頭看了看身側的燕王朱棣,皇帝朱元璋,心中也是暗暗歎息道:古人說什麽龍生九子,各有不同,老頭子這麽厲害,大哥朱標心地又太過善良,這朱老四整天夾著尾巴做人,其實肚子裏貨也很多,也屬於深藏不露,老奸巨猾的家夥。
朱元璋聽得朱標如此說,心中大為失望,暗暗歎了口氣,轉過頭來,突然手指朱棣,沉聲說道:“棣兒,明日午時,監斬那些接受宴請的國子監學生之事,就由你去。”他心中對朱標失望之下,卻不願當著眾臣損及他的顏麵,也隻得轉而將怒氣發泄在朱棣的身上了。
朱棣如何不知道這麽個監斬的差事,幾乎是得罪普天之下所有讀書士子的苦差,心中一肚子苦水,麵上卻是一副恭謹之色,躬身領命。
朱權冷眼旁觀,心中偷笑,暗暗忖道:命苦不能怨政府,點背不能怪社會,誰讓你是個天生的演技派呢,黑鍋你不背誰來背?你是四哥,我排行十七,看來這輩分小了,倒也能占到不少便宜。
朱元璋凝視著朱棣,心中暗暗歎息道:棣兒遇到什麽事情都能沉得住氣,這在所有的王子中倒是最像我了。想到這裏,沉聲問道:“棣兒,你對遷都此事是如何看待的?”
朱權聞言,忙打起精神來凝神細聽,他自經曆遼東之役後,對自己這個四哥朱棣,早已沒有了絲毫輕視之心,對他的見解也是極為重視。
朱棣昨夜回到府中後,和自己的老師僧道衍也是商議許久,對今日早朝廷議遷都,定然會遇到莫大阻力也是早有準備。耳中聽得父皇如此問,走出隊列來,朗聲說道:“兒臣以為,太子殿下宅心仁厚,所慮及的乃是黎民百姓的生計,誠為可讚。”說到這裏,轉過頭來,麵向群臣說道:“但遷都此事,對我大明朝所崇尚的儒家文化,向北方諸省的推行,實有難以估量的價值,故此本王支持遷都北平。”他心知遷都此等大事,父皇朱元璋定然早已知會了魏國公徐達等開國元勳,以馮勝,傅友德等人的見識,絕不會看不出遷都對於鞏固北方諸省軍事的巨大作用,因此今日廷議的最大阻撓還是在於一班文臣,跟他們這些整日價鑽營於書本間,根本沒有上過沙場的酸儒談論軍事,無異於對牛彈琴,索性避開軍事不談,直接說這些科舉出身的士子最為關切的文事。
朱權聽他這麽說,忍不住抬頭凝視了朱棣一言,暗暗讚歎道:朱老四舌戰群儒的心理戰術倒是頗合兵法,攻心為上。中國自漢武帝時期,罷百家獨尊儒學之後,曆朝曆代的廟堂之上,莫不是以儒家士子占據絕對多數,這些人自幼受到的教育便是反對戰爭,以和為貴。若以軍事討論遷都,不管你說得有沒有道理,隻要一說打仗,這幫酸儒心裏難免就有抗拒反對之心,這麽對著幹,定然事半功倍,費力不討好。不如選他們人人關切的儒家文化推廣波及,這個軟肋下手。想到這裏,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下巴,眯著眼睛暗暗讚道:朱老四,高,就是高。
東宮伴讀黃子澄聽朱棣如此說,忍不住皺眉奇道:“殿下何來此說?”
朱棣點了點頭,說道:“且聽本王慢慢道來。”說到這裏,轉頭對著遠處的一個身穿四品文官服飾,四十餘歲,郂下有三縷長須,顯得極是儒雅的中年人問道:“敢問祭酒大人,去年科舉應試中的會試,各省的士子籍貫和姓名還記得否?能否將其中的一些說來聽聽。”原來此人名為吳顒,為國子監祭酒。
吳顒聽得燕王殿下如此詢問,走出隊列來,略一沉吟間,背了一長串的士子姓名,年齡,以及籍貫,搖頭晃腦間,竟是無止無休,沒完沒了。原來這國子監祭酒相當於後世的教育部長,吳顒為人雖是迂腐,但生性負責,對於上屆科舉應試的士子,許多文章都是親自過目,故此記得不少士子的姓名籍貫。
朱權聽得暗暗咂舌,心中由衷的欽佩,暗暗忖道: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最不喜歡的科目就是死記硬背那種,不過這個時代的讀書人背功絕對一流,對幾本書倒背如流,簡直就是小菜一碟,輕而易舉拿下。這種記憶力就是放到幾百年後的考試中,價值也是不可低估。
朱元璋聽得朱棣說起科舉應試之事,早已明了了他的伎倆,聽了吳顒背了隻怕不下上百個士子的姓名,籍貫,忍不住搖了搖手,笑道:“夠了,不要再背了。”
朱棣看了看朝中一眾文臣,突然笑道:“朝中各位大人聽得明白,這許多士子中,能到應天來參加“會試”的,有幾個不是各位大人同省,甚至是同鄉之人?”
原來明朝的科舉製度,共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縣試”,“鄉試”,“會試”,“殿試”。通過鄉試的舉人,須於次年春天到京師,應禮部主持的會試.會試由皇帝特派正,副總裁主考官主持.考試亦分三場,中式者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因在春季考試,又稱“春闈”或“春試”,故此能參加“會試”一輪的,已然是屬於各省士子中的翹楚了。
朝中無數文官聽得朱棣如此說,細細回想方才吳顒所背的士子的姓名籍貫,反應各自不同,一些文官麵上流露出欣欣然之態,深以本省的文風厚重為榮。隻有戶科給事中卓敬,兵部侍郎,以及其他一些頗具見識的官員皺起了眉頭,隱約間聽出了朱棣言下所指。
朱權聽朱棣繞著圈子說了半天,其實就是說明自己的老師荊鯤,昨夜曾經和自己所說的一個道理,南北諸省的文化風氣差距極大,心中暗暗忖道:看來荊先生說得當真沒錯,這個朱老四,昨兒夜裏肯定也和那個老和尚僧道衍做足了功課,我和荊先生能想到的南北諸省,在軍事文化方麵的失衡,他們也能看出來。幸好得到荊先生提醒,我早有其他策論,否則話都被朱老四一個人說完了,一會兒找不到說辭,不被老頭子狠狠修理才怪。
朱棣沉聲說道:“各位大人莫要高興得太早,方才本王聽得明白,國子監祭酒吳大人方才所說,各省來應天參加鄉試的士子中,出自山東,山西,陝西這些北方三省的士子,隻有六個。”說到這裏,伸出雙手比劃了一下,麵帶凝重之色的接道:“北方三省來應天參加會試的士子,竟然連十個手指頭都數不滿。其他幾乎三分之二,是來自浙江,江蘇,湖南,福建。其餘諸省隻占小半,就是連穎國公傅友德將軍,前些年征討後方才平定下來的,雲南,貴州,也略勝北方三省幅員遼闊之地。難道那裏不是我大明天朝所屬?那裏的老百姓就不是我大明朝的子民?這種南北文風差距極大的現象,絕非兒戲,萬萬不可等閑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