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的營帳之後,朱權看了看師傅秦卓峰,沉聲說道:“趁著藍玉在此整訓大軍之際,咱們須得找到風鐵翎所部的那數千騎兵才是。”
“老瘋子昔日在遼東既要防備納哈楚手下的元軍,又要提防藍玉這小子,駐紮之地該當十分隱秘,要找起來隻怕不是那麽容易。”秦卓峰皺起眉頭說道。他和那個昔日誤打誤撞下救了朱權,徐瑛性命的風鐵翎,早年都曾在陳友諒麾下的義軍效力,乃是過命的交情,自然而然的將其呼作“老瘋子”。
朱權撓了撓頭,突然回想起自己和風鐵翎遭遇之際,曾親眼目睹自己的姐夫,駙馬歐陽倫手下那個奸商沈鵬,正在和風鐵翎交易食鹽,也許自沈胖子那裏能打聽到一些消息。想到這裏,就和秦卓峰二人一起朝藍玉的帥帳走來。
藍玉正在大帳之中和王弼,郭英等人商議著訓練士卒的事兒,聽得手下親兵稟報說寧王求見,便即吩咐請他進來。眼見得秦卓峰大大咧咧的也跟著步入帥帳,也不著惱,一臉平和之色的朝他拱了拱手,顯得頗為恭敬。他雖是驕狂橫蠻,但上次征討納哈楚之時,曾親眼目睹秦卓峰和脫歡手下的衛拉特部族高手舍命相搏,後來自己夜襲慶州得手,也是依仗了秦卓峰施展手段,神不知鬼不覺刺殺了元軍主將,那個狡詐沉穩的平章果來。是以看這個身負絕頂武功的師傅,倒是比徒弟還要順眼許多。
聽完朱權所說想去親自招降風鐵翎的事兒後,藍玉微微頷首同意。他在應天之時,曾得洪武皇帝朱元璋旨意,要他盡力招安這一幹昔日陳友諒的部屬,此時自然也不會出言反對。
“聽聞他們行蹤詭秘,殿下打算如何著手尋找?”藍玉皺著眉頭問道。原來此時的遼東之地,雖是沃野千裏,但因納哈楚在遼東肆虐多年,依舊是地廣人稀,要在這麽大的範圍內去找這隻為數數千,來去如風的騎兵,無異於大海撈針一般。
待朱權說出要找沈鵬想法子的打算後,王弼身側的郭英目光一閃,沉聲說道:“自上次馮勝元帥降服納哈楚,“兀良哈”三衛人馬後決意歸順咱們大明朝廷之後,陛下已然下旨在大寧開設榷場,以利於目下歸順我大明天朝的遼東各大小部族到此交易茶馬,食鹽等物。目下榷場雖則還未能建立起來,但再過幾日就是民間商人和各族牧民交易的集市之時,到時候去尋那沈鵬想來也不為難。”
雖則茶馬交易乃是朝廷所明令禁止,但因為駙馬歐陽倫所娶的妻子乃是馬皇後親生的安慶公主,算得是朱元璋最為疼愛的女兒。故此朝中自馮勝以下的開國元勳,到各處邊軍將領,多多少少都得給這位駙馬爺一些麵子。目下遼東平定不久,心生畏懼之下,幾乎還沒有其他的內地商人來到遼東和部族牧民交易,沈鵬也就老實不客氣的壟斷了所有的邊境交易。每次隻管將貨物運到大寧銷售,不再象以前那般勞師動眾的以車隊運去兀良哈三衛的領地交易了。
朱權聽得郭英這般說,也就安下心來轉身離去。
數日之後的集市之時,朱權讓馬三保去城中尋找到沈鵬的的所在,並且特意交代他要去城裏尋一處酒樓和沈鵬吃頓“便宴”商談要事。對酒樓的要求隻有八個字,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一個多時辰後的午時,朱權找到朱棣,和秦卓峰,馬三保等人充滿期待的朝城中如狼似虎般的行去。
藍玉整訓大軍以來,軍規極為嚴厲。朱權朱棣雖則身為親王,眼見藍玉每日裏也是和普通士卒一般吃著粗糲的吃食,也就強自忍耐著一直留在大軍營地中受苦,不敢公然的去城中享樂。此時借著“奉旨辦事”的由頭,自然都希望能痛宰這個肥得幾乎流油的沈胖子一頓。朱權目下已然打定主意和朱老四同舟共濟,此事也就不想瞞他,相攜同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隔閡,對彼此不利。
大寧乃是明朝北部規模最大的城市,因為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即使是納哈楚肆虐遼東之時,也被明朝重兵牢牢鎮守。昔年也隻是偶爾受到小股元軍襲擾,一直未曾遭受兵火之災。城中人口密集,足足有十萬以上的老百姓安居樂業,雖則遠遠無法和應天那等繁華的京師之地相比,卻也是充滿了勃勃生機。
城中最為豪華的酒樓“鴻賓樓”大門口,沈鵬皺著眉頭暗自想著心事。腦海中回想起昔日這個橫衝直撞的寧王殿下,竟然膽大包天的和自己遠赴遼東“兀良哈”三衛之中,鬧得四處雞飛狗跳,歸來之時給海蘭達那夥元軍追殺的凶險之處,猶自後怕不已。轉念想起這位殿下賴賬之時的“理直氣壯”和橫蠻之處,也不禁心中苦笑,暗暗祈禱這位自己萬萬得罪不起的小祖宗,莫要再給自己出什麽難題。原來前些日子裏,他已然接到自己東家,駙馬都尉歐陽倫的親筆書信,要他好好結交於這兩位目下正受皇帝陛下寵信,日後極有可能掌握軍權的燕王,寧王。是以今日在百忙之際,聽得馬三保傳訊後也隻得擠出時間來宴請兩位殿下。
沈鵬遠遠的看見朱權的身影,疾步走上前來,強顏歡笑的躬身道:“草民沈鵬,參見兩位大人。”他乃是極為圓滑的商賈之人,眼見朱權,朱棣身著便裝而來,也就不再以大禮參拜兩位王爺,以免當眾泄露了他們的身份。
朱權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忍不住笑道:“許多日子不見,你倒似乎又發福了。”他曾和沈鵬相處多日,算得是共患難之交,是以言語間也顯得頗為親熱。
朱棣聞言不由得暗暗皺眉,心中哭笑不得的忖道:朱權這個小子,全沒半點王爺的架子,和此等商賈低賤之人結交,竟是脫略行跡,全沒半點禮數。一會兒拿刀子和韃子拚命,一會兒和人拍肩搭膊,全不似個王爺,倒跟個綠林草莽之徒一般。他哪裏知曉朱權整日裏和師傅秦卓峰,徐瑛相處,身上不知不覺間沾染了許多江湖習氣,隻是麵見朱元璋之時才裝得循規蹈矩一般而已。俗話說天高皇帝遠,做事無人管。來到遼東離開軍營之後,那股子散漫憊懶勁兒不知不覺就流露了出來。
沈鵬微笑著恭請兩位王爺登樓。來到三樓後,朱權,朱棣和沈鵬自去坐了早已訂好的雅間之中密談。秦卓峰對燕王朱棣始終也存著那麽兩分戒備之心,聽得張玉,司馬超二人方才一路之上總是在吵吵著要來鬥酒,也就老實不客氣的叫了幾壇上好的佳釀,和他們在雅間外的一處坐下,開懷暢飲起來,有心治治這兩個自稱海量的毛頭小子。
朱權端起夥計奉上的熱茶淺酌一口後,上下打量了一下沈鵬,突然失笑道:“沈掌櫃目下乃是姐夫手下最為得力之人吧?如何還是這般省吃儉用,節衣縮食?”說罷伸手指了指沈鵬身著的布衣。在他想來,沈鵬目下壟斷了遼東各部族的茶馬,絲綢,食鹽等交易,乃是動不動就能調動數萬兩銀子的商界大佬。這般樸素的布衣打扮,倒是和自己以前那個世界中,坐豪車,穿名牌,威風凜凜的ceo相去甚遠。難道這就是古代人所說的財不可露白麽?
朱棣方才一路之上已然聽說了這個沈鵬和自己的妹夫,駙馬都尉歐陽倫的關係,此時聽得朱權這般說,自然也毫不為奇,心中暗自忖道:歐陽倫這小子平日裏看起來不顯山露水,隻是交遊廣闊而已,不料竟有如許膽量和氣魄,公然在此等遼東之地,做著違反朝廷禁令的茶馬交易,由此看來藍玉,王弼,郭英等邊軍將領,隻怕都在這等暴利的茶馬交易中各自有自己的份子。看來回到應天之後,倒要在這位手眼通天的妹夫身上多打打主意了。
沈鵬聞言不禁苦笑,緩緩說道:“難道殿下不知麽?咱們大明朝講究的乃是士,農,工商。但凡有點誌氣的少年都是寒窗苦讀,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博取一個功名。我等商賈之人不但不能參加科舉應試,且不能穿著綢製衣衫,即使和尋常農夫有了爭執,打起官司來,那也是咱們吃虧的占多。哪怕家資巨萬,見了那些身無長物的秀才,舉人,也是立馬矮上半截,更別提什麽平起平坐了。”
朱權此時正在喝茶,聞得此等言語,不由得大是詫異,嗆得連連咳嗽下強笑道:“難道你整日裏販賣許多絲綢給部族牧民,自己卻不能穿著綢衣麽?”他雖是知曉這明朝社會中商人的社會地位低下,但也還萬萬料想不到連穿件綢衣都會給人大罵,不由得出乎意料之外。
“想來殿下乃是身居王府,不知民間疾苦了。”沈鵬聞言不由得苦笑接道。
朱權摸了摸下巴,突然笑道:“其實以我所見,許多對四書五經倒背如流的呆子隻會空談道理,若是論起辦實事的能力,隻怕根本遠遠無法和你沈掌櫃相提並論呢。”嘴裏這樣說,心中暗自想道:後世的那些發達國家,無一不是商業發達的國度。咱們大明朝在朱老爺子的治理下,首重農業和科舉,倒對商人存有階級歧視。科舉八股的封建教育確是培養了不少的書呆子。象沈胖子這般,在遼東部族之間遊刃有餘的經商,絕不是讀書能夠讀出來的本事。隻論這份四處奔波,行萬裏路的見識,隻怕朝中許多重臣也是萬萬不能相比。
“老瘋子昔日在遼東既要防備納哈楚手下的元軍,又要提防藍玉這小子,駐紮之地該當十分隱秘,要找起來隻怕不是那麽容易。”秦卓峰皺起眉頭說道。他和那個昔日誤打誤撞下救了朱權,徐瑛性命的風鐵翎,早年都曾在陳友諒麾下的義軍效力,乃是過命的交情,自然而然的將其呼作“老瘋子”。
朱權撓了撓頭,突然回想起自己和風鐵翎遭遇之際,曾親眼目睹自己的姐夫,駙馬歐陽倫手下那個奸商沈鵬,正在和風鐵翎交易食鹽,也許自沈胖子那裏能打聽到一些消息。想到這裏,就和秦卓峰二人一起朝藍玉的帥帳走來。
藍玉正在大帳之中和王弼,郭英等人商議著訓練士卒的事兒,聽得手下親兵稟報說寧王求見,便即吩咐請他進來。眼見得秦卓峰大大咧咧的也跟著步入帥帳,也不著惱,一臉平和之色的朝他拱了拱手,顯得頗為恭敬。他雖是驕狂橫蠻,但上次征討納哈楚之時,曾親眼目睹秦卓峰和脫歡手下的衛拉特部族高手舍命相搏,後來自己夜襲慶州得手,也是依仗了秦卓峰施展手段,神不知鬼不覺刺殺了元軍主將,那個狡詐沉穩的平章果來。是以看這個身負絕頂武功的師傅,倒是比徒弟還要順眼許多。
聽完朱權所說想去親自招降風鐵翎的事兒後,藍玉微微頷首同意。他在應天之時,曾得洪武皇帝朱元璋旨意,要他盡力招安這一幹昔日陳友諒的部屬,此時自然也不會出言反對。
“聽聞他們行蹤詭秘,殿下打算如何著手尋找?”藍玉皺著眉頭問道。原來此時的遼東之地,雖是沃野千裏,但因納哈楚在遼東肆虐多年,依舊是地廣人稀,要在這麽大的範圍內去找這隻為數數千,來去如風的騎兵,無異於大海撈針一般。
待朱權說出要找沈鵬想法子的打算後,王弼身側的郭英目光一閃,沉聲說道:“自上次馮勝元帥降服納哈楚,“兀良哈”三衛人馬後決意歸順咱們大明朝廷之後,陛下已然下旨在大寧開設榷場,以利於目下歸順我大明天朝的遼東各大小部族到此交易茶馬,食鹽等物。目下榷場雖則還未能建立起來,但再過幾日就是民間商人和各族牧民交易的集市之時,到時候去尋那沈鵬想來也不為難。”
雖則茶馬交易乃是朝廷所明令禁止,但因為駙馬歐陽倫所娶的妻子乃是馬皇後親生的安慶公主,算得是朱元璋最為疼愛的女兒。故此朝中自馮勝以下的開國元勳,到各處邊軍將領,多多少少都得給這位駙馬爺一些麵子。目下遼東平定不久,心生畏懼之下,幾乎還沒有其他的內地商人來到遼東和部族牧民交易,沈鵬也就老實不客氣的壟斷了所有的邊境交易。每次隻管將貨物運到大寧銷售,不再象以前那般勞師動眾的以車隊運去兀良哈三衛的領地交易了。
朱權聽得郭英這般說,也就安下心來轉身離去。
數日之後的集市之時,朱權讓馬三保去城中尋找到沈鵬的的所在,並且特意交代他要去城裏尋一處酒樓和沈鵬吃頓“便宴”商談要事。對酒樓的要求隻有八個字,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一個多時辰後的午時,朱權找到朱棣,和秦卓峰,馬三保等人充滿期待的朝城中如狼似虎般的行去。
藍玉整訓大軍以來,軍規極為嚴厲。朱權朱棣雖則身為親王,眼見藍玉每日裏也是和普通士卒一般吃著粗糲的吃食,也就強自忍耐著一直留在大軍營地中受苦,不敢公然的去城中享樂。此時借著“奉旨辦事”的由頭,自然都希望能痛宰這個肥得幾乎流油的沈胖子一頓。朱權目下已然打定主意和朱老四同舟共濟,此事也就不想瞞他,相攜同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隔閡,對彼此不利。
大寧乃是明朝北部規模最大的城市,因為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即使是納哈楚肆虐遼東之時,也被明朝重兵牢牢鎮守。昔年也隻是偶爾受到小股元軍襲擾,一直未曾遭受兵火之災。城中人口密集,足足有十萬以上的老百姓安居樂業,雖則遠遠無法和應天那等繁華的京師之地相比,卻也是充滿了勃勃生機。
城中最為豪華的酒樓“鴻賓樓”大門口,沈鵬皺著眉頭暗自想著心事。腦海中回想起昔日這個橫衝直撞的寧王殿下,竟然膽大包天的和自己遠赴遼東“兀良哈”三衛之中,鬧得四處雞飛狗跳,歸來之時給海蘭達那夥元軍追殺的凶險之處,猶自後怕不已。轉念想起這位殿下賴賬之時的“理直氣壯”和橫蠻之處,也不禁心中苦笑,暗暗祈禱這位自己萬萬得罪不起的小祖宗,莫要再給自己出什麽難題。原來前些日子裏,他已然接到自己東家,駙馬都尉歐陽倫的親筆書信,要他好好結交於這兩位目下正受皇帝陛下寵信,日後極有可能掌握軍權的燕王,寧王。是以今日在百忙之際,聽得馬三保傳訊後也隻得擠出時間來宴請兩位殿下。
沈鵬遠遠的看見朱權的身影,疾步走上前來,強顏歡笑的躬身道:“草民沈鵬,參見兩位大人。”他乃是極為圓滑的商賈之人,眼見朱權,朱棣身著便裝而來,也就不再以大禮參拜兩位王爺,以免當眾泄露了他們的身份。
朱權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忍不住笑道:“許多日子不見,你倒似乎又發福了。”他曾和沈鵬相處多日,算得是共患難之交,是以言語間也顯得頗為親熱。
朱棣聞言不由得暗暗皺眉,心中哭笑不得的忖道:朱權這個小子,全沒半點王爺的架子,和此等商賈低賤之人結交,竟是脫略行跡,全沒半點禮數。一會兒拿刀子和韃子拚命,一會兒和人拍肩搭膊,全不似個王爺,倒跟個綠林草莽之徒一般。他哪裏知曉朱權整日裏和師傅秦卓峰,徐瑛相處,身上不知不覺間沾染了許多江湖習氣,隻是麵見朱元璋之時才裝得循規蹈矩一般而已。俗話說天高皇帝遠,做事無人管。來到遼東離開軍營之後,那股子散漫憊懶勁兒不知不覺就流露了出來。
沈鵬微笑著恭請兩位王爺登樓。來到三樓後,朱權,朱棣和沈鵬自去坐了早已訂好的雅間之中密談。秦卓峰對燕王朱棣始終也存著那麽兩分戒備之心,聽得張玉,司馬超二人方才一路之上總是在吵吵著要來鬥酒,也就老實不客氣的叫了幾壇上好的佳釀,和他們在雅間外的一處坐下,開懷暢飲起來,有心治治這兩個自稱海量的毛頭小子。
朱權端起夥計奉上的熱茶淺酌一口後,上下打量了一下沈鵬,突然失笑道:“沈掌櫃目下乃是姐夫手下最為得力之人吧?如何還是這般省吃儉用,節衣縮食?”說罷伸手指了指沈鵬身著的布衣。在他想來,沈鵬目下壟斷了遼東各部族的茶馬,絲綢,食鹽等交易,乃是動不動就能調動數萬兩銀子的商界大佬。這般樸素的布衣打扮,倒是和自己以前那個世界中,坐豪車,穿名牌,威風凜凜的ceo相去甚遠。難道這就是古代人所說的財不可露白麽?
朱棣方才一路之上已然聽說了這個沈鵬和自己的妹夫,駙馬都尉歐陽倫的關係,此時聽得朱權這般說,自然也毫不為奇,心中暗自忖道:歐陽倫這小子平日裏看起來不顯山露水,隻是交遊廣闊而已,不料竟有如許膽量和氣魄,公然在此等遼東之地,做著違反朝廷禁令的茶馬交易,由此看來藍玉,王弼,郭英等邊軍將領,隻怕都在這等暴利的茶馬交易中各自有自己的份子。看來回到應天之後,倒要在這位手眼通天的妹夫身上多打打主意了。
沈鵬聞言不禁苦笑,緩緩說道:“難道殿下不知麽?咱們大明朝講究的乃是士,農,工商。但凡有點誌氣的少年都是寒窗苦讀,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博取一個功名。我等商賈之人不但不能參加科舉應試,且不能穿著綢製衣衫,即使和尋常農夫有了爭執,打起官司來,那也是咱們吃虧的占多。哪怕家資巨萬,見了那些身無長物的秀才,舉人,也是立馬矮上半截,更別提什麽平起平坐了。”
朱權此時正在喝茶,聞得此等言語,不由得大是詫異,嗆得連連咳嗽下強笑道:“難道你整日裏販賣許多絲綢給部族牧民,自己卻不能穿著綢衣麽?”他雖是知曉這明朝社會中商人的社會地位低下,但也還萬萬料想不到連穿件綢衣都會給人大罵,不由得出乎意料之外。
“想來殿下乃是身居王府,不知民間疾苦了。”沈鵬聞言不由得苦笑接道。
朱權摸了摸下巴,突然笑道:“其實以我所見,許多對四書五經倒背如流的呆子隻會空談道理,若是論起辦實事的能力,隻怕根本遠遠無法和你沈掌櫃相提並論呢。”嘴裏這樣說,心中暗自想道:後世的那些發達國家,無一不是商業發達的國度。咱們大明朝在朱老爺子的治理下,首重農業和科舉,倒對商人存有階級歧視。科舉八股的封建教育確是培養了不少的書呆子。象沈胖子這般,在遼東部族之間遊刃有餘的經商,絕不是讀書能夠讀出來的本事。隻論這份四處奔波,行萬裏路的見識,隻怕朝中許多重臣也是萬萬不能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