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天氣晴朗,碧空中萬裏無雲,明媚耀眼的日光灑在漠北闊灤海子無邊無際的水麵上,顯得波光粼粼。連綿不盡的北元大軍營地一側,數之不盡的牛羊馬匹在牧民的驅趕下歡快的享用著豐盛的水草。
喧囂的營地中突然馳來一隊蒙古騎士。領頭的乃是一個精神健旺,須發花白,身穿甲胄的老者,所到之處,軍營的一眾軍士,盡皆肅立一側,神態舉止間顯得對那個老者極為尊敬。原來這個神情肅然的蒙古老者就是北元朝廷的太尉大人蠻子。
蠻子騎術精湛,策馬馳到自己居住的大帳之前,一勒韁繩,胯下駿馬低低嘶吼一聲,已然停頓了下來,隻見他翻身下馬後,邁步走進大帳,在侍者的伺候下換下甲胄,一身華服的端坐在案前飲起茶來。
蠻子一麵伸手揉了揉頗為酸疼的腰,麵上卻流露出愉悅的表情,原來這些時日以來,在他苦口婆心的勸導之下,當今的北元皇帝陛下,托古斯帖木兒今日居然破天荒的率領數千軍中將士舉行了一場圍獵,蠻子眼見皇帝陛下今日圍獵興致甚高,正在思慮如何趁這個機會勸說他整軍備戰,以應付明朝藍玉所統帥的北伐大軍。正在他思索之際,大帳外傳來一個頗為宏亮的聲音說道:“末將海蘭達,有要事求見太尉大人。”
蠻子聽得海蘭達的聲音,略微一愣下便即沉聲說道:“進來吧。”
隨著帳簾掀動,身穿甲胄的海蘭達大步走進帳中,眼見帳中並無他人之後,朝端坐的蠻子躬身行禮後低聲說道:“貴力赤,阿魯台,脫歡三人奉陛下的旨意召喚,已然率領人馬來到了大軍營地之外。”
“哦?”蠻子聞言略一沉吟後,沉聲問道:“馬哈木沒有來麽?他們各自帶了多少人馬?”
海蘭達麵露恭謹之色的說道:“貴力赤和阿魯台各自率領一萬部族騎士。”說到這裏略微一頓後又接道:“馬哈木並未到來,他的兒子脫歡隻帶了一百衛士前來。”
饒是蠻子生性沉穩,聽得脫歡居然隻帶了一百隨從到來,也是大為詫異,口中冷笑道:“這小子也當真大膽,居然隻帶了一百人馬就敢來到咱們二十萬大軍之中。”說到這裏,端起茶杯來淺酌一口,皺著眉頭沉思片刻後說道:“你去將貴力赤和阿魯台喚來見我。”說到這裏,滿是皺紋的臉上陡然顯出幾分肅殺之氣,對海蘭達冷道:“你先去告知脫因帖木兒大人,讓他立即親率五個萬人隊準備迎敵,你自己率領一千士卒悄悄埋伏在我的大帳四周,貴力赤,阿魯台兩人到來後,若是他們不識時務,不肯尊奉我軍令隨我大軍出擊,襲擊明朝北伐大軍,就立即率人馬將這兩個家夥擒下交由陛下發落,再由脫因帖木兒大人率軍攻殺他們的兩萬人馬。”
海蘭達躬身領命後轉身疾步朝帳外走去。
“且慢。”蠻子低喝一聲後,一雙目光掃過轉身看著自己,一臉愕然不解之態的海蘭達,麵色一沉後接道:“行事不要過於張揚,莫要走漏了風聲。”
海蘭達心領神會下點了點頭,轉身離帳而去。
原來北元朝廷中的太尉蠻子和詹事府同知脫因帖木兒,左丞相哈剌章雖則控製了北元目下幾乎所有的軍權,但以知院捏怯來、丞相失烈門等數個手握實權的文官仗著深得皇帝托古斯帖木兒的信任,每每在軍政大事上給蠻子等人加以掣肘,是以蠻子特意交代海蘭達小心從事,以免給這幾個和自己爭權奪利的文官壞了自己消除後患,全力應付明朝北伐大軍的大計。
一炷香的時光之後,身材高大,麵色陰沉的乞兒吉斯部族首領貴力赤,已然盤膝端坐在蠻子的左側,他的右手邊還有一個胖乎乎,笑眯眯頗帶點財主相的老者,自然便是阿蘇特部族的首領阿魯台。
貴力赤眼見一眾侍者奉茶之後,便給蠻子揮手驅出帳外,偌大的帳篷之中隻餘自己三人,便即轉身朝蠻子拱了拱手,輕聲問道:“不知太尉大人召喚我等前來,有何吩咐?”
阿魯台麵上微笑之色雖則依舊未改,心中卻是暗自狐疑,心道:此次北元皇帝下旨召喚我等三個部族首腦前來,十之**便是為了明朝藍玉率軍北伐之事,隻是這蠻子召喚我和貴力赤前來密談,卻單單漏掉了脫歡,不知這隻老狐狸究竟是何居心?原來貴力赤,阿魯台和脫歡父子雖則勾心鬥角,早就恨不得一口吞掉對方領地,但畢竟都是一族首腦之人,並非愚蠢之輩,應付目下依舊擁有二十餘萬大軍,威懾各大小部族的北元朝廷,卻向來是共同進退,是以阿魯台眼見脫歡缺席,也是心中惴惴,不知蠻子打的是什麽算盤。
蠻子看了看凝神注視自己的貴力赤和阿魯台,鼻中輕輕哼了一聲後陡然伸手在桌上一拍,佯怒道:“陛下對你等三個部族向來是愛護有加,目下明朝朱元璋已然在大寧集結大軍,隨時有可能進犯我北元王庭,陛下正是用人之際,下旨召喚你等前來和本太尉以及朝中群臣商討應對之策,二位首領奉旨率軍前來,足見對陛下忠心耿耿,可衛拉特部族馬哈木,不但抗旨不尊,而且他的兒子脫歡竟是不肯率軍前來,實為可惡可恨。”貴力赤和阿魯台率軍前來實乃是因為出於畏懼,對於這一點,蠻子自然是心中雪亮,隻是目下揭破此點對於他分化三個部族,驅虎吞狼,除掉脫歡父子的計策沒有絲毫好處,是以也就佯裝不知,反而將貴力赤和阿魯台率軍前來的舉動說成是對皇帝陛下的忠心耿耿,以安撫其心。
貴力赤眼見蠻子對於脫歡父子極為震怒,心中暗暗竊喜,麵上依舊不動聲色,靜觀其變。
“馬哈木老邁昏庸,脫歡年輕識淺,還望太尉大人在陛下麵前美言幾句,對於脫歡施以懲罰,以示警戒。”阿魯台,避開蠻子咄咄逼人的目光,小心翼翼的說道。他乃是老奸巨猾之輩,雖則早就恨不得吞並衛拉特部族,將其男女老少俘獲,成為阿蘇特部族的奴隸,卻也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是以出言為脫歡父子說情。
蠻子深知三族之間素有勾心鬥角,眼見阿魯台此時居然為脫歡父子求情,雖則頗為詫異,依然擺了擺手打斷阿魯台的話,斷然說道:“本太尉已然決定,明日麵聖之時,勸陛下立即擒下脫歡斬首示眾,出兵鏟除衛拉特部族。”說到這裏,略微一頓後,冷冷看了看貴力赤和阿魯台,沉聲接道:“若是兩位能盡率部族精銳與我大軍協力鏟除衛拉特部族,本太尉定然懇請陛下,將衛拉特部族的領地交由兩位均分。”
貴力赤聞言心中暗自想道:光是元朝悍將擴廓帖木兒那個死鬼留下的九萬精銳大軍,我等三族聯手也是必然不敵。思慮及此,轉念再想起衛拉特部族所占據的地盤雖則不算很大,卻是水草肥美,心中也是意動,想到這裏已然打定主意,站起身來朝蠻子躬身說道:“乞兒吉斯部族的所有勇士願意尊奉陛下和太尉大人的調遣。”
阿魯台眼見貴力赤如此說話,心中暗暗大罵其短視愚蠢之處,隻是此時形勢所迫,他也是獨木難支,心知若是拒絕蠻子的要求,隻怕自己難以生離北元王庭,也就不待蠻子再開口,便即跟隨貴力赤站起身來,躬身朝蠻子微笑道:“阿蘇特部族也願為陛下盡忠效力,尊奉太尉大人的調遣。”嘴裏這樣說,心中卻是將蠻子的祖宗十八代都罵了夠,心中恨恨想道:你是怕萬一和明軍交戰不利之下,咱們三個部族趁火打劫,便要先下手為強,除掉脫歡父子,均分其領地?怎麽均分?若是滅掉了衛拉特部族,隻怕你又會以衛拉特部族的領地為誘餌,唆使我和貴力赤這個笨蛋拚個你死我活了。心中雖則對於蠻子的毒計一清二楚,無奈之下也隻有走一步算一步,隨機應變了。
原來此時北元朝廷雖則依舊統領草原各部族,但三族若是傾巢而出的話,也有七八萬精銳騎士,雖則難以抗衡蠻子手下的大軍,但實力依舊不容輕辱,蠻子早就有意找個借口除掉這三個部族,將其部族人口吞並於北元王庭勢力之中,不但消除後患,亦且可以壯大軍力。
蠻子眼見這兩個部族首領盡皆俯首聽命,心中甚是愉悅,好言安慰幾句後,親自將其送出大帳。
目送貴力赤和阿魯台遠去的背影,蠻子招手將大帳遠處的海蘭達喚了過來。
“不知這兩個家夥如何答複太尉大人?”海蘭達來到蠻子身側後低聲問道。、
蠻子冷笑一聲後低聲反問道:“這兩個家夥有選擇的餘地麽?我讓詹事府同知大人率軍備戰也隻是以防萬一而已,你去請同知大人率軍回營吧。”說到這裏,略微一頓後伸手拍了拍海蘭達的肩膀,雙目中寒光閃爍,沉聲說道:“護衛陛下金帳的衛士都是你屬下吧,明日隻待陛下一下旨意,你即刻率人擒殺衛拉特部族的脫歡及其手下衛士,務求趕盡殺絕,不得放走一人。”
海蘭達點了點頭,躬身說道:“末將自然尊奉陛下旨意行事。”
夜色逐漸降臨草原,連綿的軍營之中,一座碩大無比的帳篷矗立。大帳之前一隊隊北元士卒交錯巡視,手中的火把照耀在帳篷上竟然映照出絲絲金色的光芒,原來這大帳乃是以無數的上等牛皮以金絲縫製而成,乃是北元皇帝陛下的金帳所在。
金帳之內,華麗的地毯兩側肅立了二十餘個衛士,卻依舊顯得空闊無比。
雕金鑲玉的龍椅之上,一個年歲約莫四十來歲,身穿龍袍,麵容略顯疲憊的男子中年以冷冷的目光掃視著左側兩個衣衫華麗的北元高官,沉默不語。正是北元皇帝托古斯帖木兒。
隻見兩個北元高官都是穿著文官服飾。身材略矮,麵上流露出些許畏懼之色的乃是知院捏怯來,在他右手邊更加靠近皇帝陛下的,那個麵皮白淨,胡須和頭發略微卷曲,身材瘦高的老者乃是丞相失烈門。
捏怯來斜睨了陰沉著臉的皇帝,心中惴惴不安,心中隱隱約約猜到,皇帝陛下寵愛的淑妃在蠻子等對頭的唆使之下,又給皇帝吹了枕頭風,說了些不利於自己和丞相失烈門的話。
托古斯帖木兒今日和群臣圍獵,心情本來甚為愉悅,先前在淑妃口中聽說了明朝皇帝朱元璋已然出動北伐大軍,說不準什麽時候就會揮軍北上,心中也是頗為驚恐,自然不會高興到哪裏去。原來他素來不理政事,極少召集群臣朝議軍政大事,為圖省心,很多事情都是交給太尉蠻子和丞相失烈門去商議著辦,直到今日方才知曉明軍已然在一個叫藍玉的家夥統帥之下,準備來對付自己,念及上次失烈門和捏怯來反對蠻子親率五萬大軍增援遼東納哈楚之事,不由得對這兩個親信的文臣甚是震怒。
失烈門自皇帝少年之時便即伴隨他左右,深知其脾氣,不待皇帝出言降罪,便即跪倒在地叩頭稟道:“微臣一時不慎,犯下大錯,請陛下降旨責罰。”
捏怯來眼見失烈門自動請罪,也即跪倒在地出言附和。
“你二人有什麽罪過?”托古斯帖木兒眼見他們自動請罪,麵色雖則依舊難看,但心中的氣惱倒也不知不覺的消了三分。
失烈門抬頭看了看不遠處的皇帝一眼,又即低下頭來緩緩說道:“昔日明朝皇帝朱元璋派遣馮勝,傅友德進犯遼東之際。罪臣想那納哈楚身為成吉思汗手下名將木華黎的子孫,且其年輕之時和朱元璋,陳友諒素有交手,可稱得上知兵善戰,麾下畢竟尚有二十餘萬士卒,希望他和明軍打個兩敗俱傷之後,率領麾下軍民誠心依附陛下,豈料他竟然投降了明朝朱元璋……”
托古斯帖木兒聽得失烈門說什麽讓納哈楚率手下軍民依附於自己,不由得更加惱怒,隻是這惱怒已然不是針對失烈門和捏怯來,而是對於率軍投降明朝納哈楚。原來納哈楚昔日手握重兵盤踞遼東,雖則對於牽製明朝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和手下的一夥將領對於天高地遠的北元皇帝,雖則名義上依舊稱臣,實則乃是陽奉陰違。托古斯帖木兒身為元朝黃金家族的正統皇帝,對於這個擁兵自重的納哈楚,心中的痛恨實不亞於明朝皇帝朱元璋。
喧囂的營地中突然馳來一隊蒙古騎士。領頭的乃是一個精神健旺,須發花白,身穿甲胄的老者,所到之處,軍營的一眾軍士,盡皆肅立一側,神態舉止間顯得對那個老者極為尊敬。原來這個神情肅然的蒙古老者就是北元朝廷的太尉大人蠻子。
蠻子騎術精湛,策馬馳到自己居住的大帳之前,一勒韁繩,胯下駿馬低低嘶吼一聲,已然停頓了下來,隻見他翻身下馬後,邁步走進大帳,在侍者的伺候下換下甲胄,一身華服的端坐在案前飲起茶來。
蠻子一麵伸手揉了揉頗為酸疼的腰,麵上卻流露出愉悅的表情,原來這些時日以來,在他苦口婆心的勸導之下,當今的北元皇帝陛下,托古斯帖木兒今日居然破天荒的率領數千軍中將士舉行了一場圍獵,蠻子眼見皇帝陛下今日圍獵興致甚高,正在思慮如何趁這個機會勸說他整軍備戰,以應付明朝藍玉所統帥的北伐大軍。正在他思索之際,大帳外傳來一個頗為宏亮的聲音說道:“末將海蘭達,有要事求見太尉大人。”
蠻子聽得海蘭達的聲音,略微一愣下便即沉聲說道:“進來吧。”
隨著帳簾掀動,身穿甲胄的海蘭達大步走進帳中,眼見帳中並無他人之後,朝端坐的蠻子躬身行禮後低聲說道:“貴力赤,阿魯台,脫歡三人奉陛下的旨意召喚,已然率領人馬來到了大軍營地之外。”
“哦?”蠻子聞言略一沉吟後,沉聲問道:“馬哈木沒有來麽?他們各自帶了多少人馬?”
海蘭達麵露恭謹之色的說道:“貴力赤和阿魯台各自率領一萬部族騎士。”說到這裏略微一頓後又接道:“馬哈木並未到來,他的兒子脫歡隻帶了一百衛士前來。”
饒是蠻子生性沉穩,聽得脫歡居然隻帶了一百隨從到來,也是大為詫異,口中冷笑道:“這小子也當真大膽,居然隻帶了一百人馬就敢來到咱們二十萬大軍之中。”說到這裏,端起茶杯來淺酌一口,皺著眉頭沉思片刻後說道:“你去將貴力赤和阿魯台喚來見我。”說到這裏,滿是皺紋的臉上陡然顯出幾分肅殺之氣,對海蘭達冷道:“你先去告知脫因帖木兒大人,讓他立即親率五個萬人隊準備迎敵,你自己率領一千士卒悄悄埋伏在我的大帳四周,貴力赤,阿魯台兩人到來後,若是他們不識時務,不肯尊奉我軍令隨我大軍出擊,襲擊明朝北伐大軍,就立即率人馬將這兩個家夥擒下交由陛下發落,再由脫因帖木兒大人率軍攻殺他們的兩萬人馬。”
海蘭達躬身領命後轉身疾步朝帳外走去。
“且慢。”蠻子低喝一聲後,一雙目光掃過轉身看著自己,一臉愕然不解之態的海蘭達,麵色一沉後接道:“行事不要過於張揚,莫要走漏了風聲。”
海蘭達心領神會下點了點頭,轉身離帳而去。
原來北元朝廷中的太尉蠻子和詹事府同知脫因帖木兒,左丞相哈剌章雖則控製了北元目下幾乎所有的軍權,但以知院捏怯來、丞相失烈門等數個手握實權的文官仗著深得皇帝托古斯帖木兒的信任,每每在軍政大事上給蠻子等人加以掣肘,是以蠻子特意交代海蘭達小心從事,以免給這幾個和自己爭權奪利的文官壞了自己消除後患,全力應付明朝北伐大軍的大計。
一炷香的時光之後,身材高大,麵色陰沉的乞兒吉斯部族首領貴力赤,已然盤膝端坐在蠻子的左側,他的右手邊還有一個胖乎乎,笑眯眯頗帶點財主相的老者,自然便是阿蘇特部族的首領阿魯台。
貴力赤眼見一眾侍者奉茶之後,便給蠻子揮手驅出帳外,偌大的帳篷之中隻餘自己三人,便即轉身朝蠻子拱了拱手,輕聲問道:“不知太尉大人召喚我等前來,有何吩咐?”
阿魯台麵上微笑之色雖則依舊未改,心中卻是暗自狐疑,心道:此次北元皇帝下旨召喚我等三個部族首腦前來,十之**便是為了明朝藍玉率軍北伐之事,隻是這蠻子召喚我和貴力赤前來密談,卻單單漏掉了脫歡,不知這隻老狐狸究竟是何居心?原來貴力赤,阿魯台和脫歡父子雖則勾心鬥角,早就恨不得一口吞掉對方領地,但畢竟都是一族首腦之人,並非愚蠢之輩,應付目下依舊擁有二十餘萬大軍,威懾各大小部族的北元朝廷,卻向來是共同進退,是以阿魯台眼見脫歡缺席,也是心中惴惴,不知蠻子打的是什麽算盤。
蠻子看了看凝神注視自己的貴力赤和阿魯台,鼻中輕輕哼了一聲後陡然伸手在桌上一拍,佯怒道:“陛下對你等三個部族向來是愛護有加,目下明朝朱元璋已然在大寧集結大軍,隨時有可能進犯我北元王庭,陛下正是用人之際,下旨召喚你等前來和本太尉以及朝中群臣商討應對之策,二位首領奉旨率軍前來,足見對陛下忠心耿耿,可衛拉特部族馬哈木,不但抗旨不尊,而且他的兒子脫歡竟是不肯率軍前來,實為可惡可恨。”貴力赤和阿魯台率軍前來實乃是因為出於畏懼,對於這一點,蠻子自然是心中雪亮,隻是目下揭破此點對於他分化三個部族,驅虎吞狼,除掉脫歡父子的計策沒有絲毫好處,是以也就佯裝不知,反而將貴力赤和阿魯台率軍前來的舉動說成是對皇帝陛下的忠心耿耿,以安撫其心。
貴力赤眼見蠻子對於脫歡父子極為震怒,心中暗暗竊喜,麵上依舊不動聲色,靜觀其變。
“馬哈木老邁昏庸,脫歡年輕識淺,還望太尉大人在陛下麵前美言幾句,對於脫歡施以懲罰,以示警戒。”阿魯台,避開蠻子咄咄逼人的目光,小心翼翼的說道。他乃是老奸巨猾之輩,雖則早就恨不得吞並衛拉特部族,將其男女老少俘獲,成為阿蘇特部族的奴隸,卻也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是以出言為脫歡父子說情。
蠻子深知三族之間素有勾心鬥角,眼見阿魯台此時居然為脫歡父子求情,雖則頗為詫異,依然擺了擺手打斷阿魯台的話,斷然說道:“本太尉已然決定,明日麵聖之時,勸陛下立即擒下脫歡斬首示眾,出兵鏟除衛拉特部族。”說到這裏,略微一頓後,冷冷看了看貴力赤和阿魯台,沉聲接道:“若是兩位能盡率部族精銳與我大軍協力鏟除衛拉特部族,本太尉定然懇請陛下,將衛拉特部族的領地交由兩位均分。”
貴力赤聞言心中暗自想道:光是元朝悍將擴廓帖木兒那個死鬼留下的九萬精銳大軍,我等三族聯手也是必然不敵。思慮及此,轉念再想起衛拉特部族所占據的地盤雖則不算很大,卻是水草肥美,心中也是意動,想到這裏已然打定主意,站起身來朝蠻子躬身說道:“乞兒吉斯部族的所有勇士願意尊奉陛下和太尉大人的調遣。”
阿魯台眼見貴力赤如此說話,心中暗暗大罵其短視愚蠢之處,隻是此時形勢所迫,他也是獨木難支,心知若是拒絕蠻子的要求,隻怕自己難以生離北元王庭,也就不待蠻子再開口,便即跟隨貴力赤站起身來,躬身朝蠻子微笑道:“阿蘇特部族也願為陛下盡忠效力,尊奉太尉大人的調遣。”嘴裏這樣說,心中卻是將蠻子的祖宗十八代都罵了夠,心中恨恨想道:你是怕萬一和明軍交戰不利之下,咱們三個部族趁火打劫,便要先下手為強,除掉脫歡父子,均分其領地?怎麽均分?若是滅掉了衛拉特部族,隻怕你又會以衛拉特部族的領地為誘餌,唆使我和貴力赤這個笨蛋拚個你死我活了。心中雖則對於蠻子的毒計一清二楚,無奈之下也隻有走一步算一步,隨機應變了。
原來此時北元朝廷雖則依舊統領草原各部族,但三族若是傾巢而出的話,也有七八萬精銳騎士,雖則難以抗衡蠻子手下的大軍,但實力依舊不容輕辱,蠻子早就有意找個借口除掉這三個部族,將其部族人口吞並於北元王庭勢力之中,不但消除後患,亦且可以壯大軍力。
蠻子眼見這兩個部族首領盡皆俯首聽命,心中甚是愉悅,好言安慰幾句後,親自將其送出大帳。
目送貴力赤和阿魯台遠去的背影,蠻子招手將大帳遠處的海蘭達喚了過來。
“不知這兩個家夥如何答複太尉大人?”海蘭達來到蠻子身側後低聲問道。、
蠻子冷笑一聲後低聲反問道:“這兩個家夥有選擇的餘地麽?我讓詹事府同知大人率軍備戰也隻是以防萬一而已,你去請同知大人率軍回營吧。”說到這裏,略微一頓後伸手拍了拍海蘭達的肩膀,雙目中寒光閃爍,沉聲說道:“護衛陛下金帳的衛士都是你屬下吧,明日隻待陛下一下旨意,你即刻率人擒殺衛拉特部族的脫歡及其手下衛士,務求趕盡殺絕,不得放走一人。”
海蘭達點了點頭,躬身說道:“末將自然尊奉陛下旨意行事。”
夜色逐漸降臨草原,連綿的軍營之中,一座碩大無比的帳篷矗立。大帳之前一隊隊北元士卒交錯巡視,手中的火把照耀在帳篷上竟然映照出絲絲金色的光芒,原來這大帳乃是以無數的上等牛皮以金絲縫製而成,乃是北元皇帝陛下的金帳所在。
金帳之內,華麗的地毯兩側肅立了二十餘個衛士,卻依舊顯得空闊無比。
雕金鑲玉的龍椅之上,一個年歲約莫四十來歲,身穿龍袍,麵容略顯疲憊的男子中年以冷冷的目光掃視著左側兩個衣衫華麗的北元高官,沉默不語。正是北元皇帝托古斯帖木兒。
隻見兩個北元高官都是穿著文官服飾。身材略矮,麵上流露出些許畏懼之色的乃是知院捏怯來,在他右手邊更加靠近皇帝陛下的,那個麵皮白淨,胡須和頭發略微卷曲,身材瘦高的老者乃是丞相失烈門。
捏怯來斜睨了陰沉著臉的皇帝,心中惴惴不安,心中隱隱約約猜到,皇帝陛下寵愛的淑妃在蠻子等對頭的唆使之下,又給皇帝吹了枕頭風,說了些不利於自己和丞相失烈門的話。
托古斯帖木兒今日和群臣圍獵,心情本來甚為愉悅,先前在淑妃口中聽說了明朝皇帝朱元璋已然出動北伐大軍,說不準什麽時候就會揮軍北上,心中也是頗為驚恐,自然不會高興到哪裏去。原來他素來不理政事,極少召集群臣朝議軍政大事,為圖省心,很多事情都是交給太尉蠻子和丞相失烈門去商議著辦,直到今日方才知曉明軍已然在一個叫藍玉的家夥統帥之下,準備來對付自己,念及上次失烈門和捏怯來反對蠻子親率五萬大軍增援遼東納哈楚之事,不由得對這兩個親信的文臣甚是震怒。
失烈門自皇帝少年之時便即伴隨他左右,深知其脾氣,不待皇帝出言降罪,便即跪倒在地叩頭稟道:“微臣一時不慎,犯下大錯,請陛下降旨責罰。”
捏怯來眼見失烈門自動請罪,也即跪倒在地出言附和。
“你二人有什麽罪過?”托古斯帖木兒眼見他們自動請罪,麵色雖則依舊難看,但心中的氣惱倒也不知不覺的消了三分。
失烈門抬頭看了看不遠處的皇帝一眼,又即低下頭來緩緩說道:“昔日明朝皇帝朱元璋派遣馮勝,傅友德進犯遼東之際。罪臣想那納哈楚身為成吉思汗手下名將木華黎的子孫,且其年輕之時和朱元璋,陳友諒素有交手,可稱得上知兵善戰,麾下畢竟尚有二十餘萬士卒,希望他和明軍打個兩敗俱傷之後,率領麾下軍民誠心依附陛下,豈料他竟然投降了明朝朱元璋……”
托古斯帖木兒聽得失烈門說什麽讓納哈楚率手下軍民依附於自己,不由得更加惱怒,隻是這惱怒已然不是針對失烈門和捏怯來,而是對於率軍投降明朝納哈楚。原來納哈楚昔日手握重兵盤踞遼東,雖則對於牽製明朝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和手下的一夥將領對於天高地遠的北元皇帝,雖則名義上依舊稱臣,實則乃是陽奉陰違。托古斯帖木兒身為元朝黃金家族的正統皇帝,對於這個擁兵自重的納哈楚,心中的痛恨實不亞於明朝皇帝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