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古斯帖木兒聽得脫歡侃侃而談之後,胸中陡然升起幾許豪情,眯縫著眼睛想道:假使再有那麽一日,我再回到大都那富麗堂皇的皇宮,豈不強過在漠北苦寒之地百倍麽?他自幼生長於大都皇宮之中,內心之中對那浩大的都城和金碧輝煌的宮殿,自然有著一份難以磨滅的眷戀,想到這裏,朝金帳內肅立的衛士喝道:“將海蘭達喚進來見朕。”
片刻之後,甲胄全身的萬夫長海蘭達快步走進金帳,來到托古斯帖木兒身前跪倒在地,參見皇帝陛下。
“海將軍,你曾親自率軍前往遼東,以你看,假如朕調遣一支十數萬的大軍,趁明朝藍玉遠征我漠北王庭之際,強攻慶州,此法可使得?”原來海蘭達祖上也是出自於成吉思汗,忽必烈一係的黃金家族,故此他雖隻是個萬夫長,倒和托古斯帖木兒有著血緣關係,深得他的信任,是以皇帝每每遇到軍機大事,到也經常詢問於他。
海蘭達今日本在太尉蠻子的授意之下,準備對付脫歡,方才便立於金帳之外,凝神聽著裏麵的動靜,隨時準備率人動手格殺脫歡,所以方才脫歡在帳中的一番言語,也就一字不落得盡入耳中。此時他聽得皇帝垂詢,略一沉吟後回想起自己率軍前赴遼東之際,納哈楚不但在慶州調集重兵駐守,且明朝藍玉奇襲之下奪取慶州後,納哈楚曾逼迫自己率領士卒,和藍玉的守軍血戰於慶州城牆之下的情形,便即重重點了點頭,沉聲說道:“以末將看來,慶州正是控製遼東的要緊所在,且並不甚大,城內最多駐守三四萬人馬。”說到這裏,忍不住轉頭看了看那個立於不遠之處,麵上流露出微笑的脫歡一眼。他乃是北元朝廷中頗有見識的將領,雖則對於脫歡的敵意不減,倒也大為讚同他所提出的這個以攻為守,趁機占據遼東的戰法。
太尉蠻子畢竟是身處高位的老謀深算之輩,方才給脫歡所言,進逼大都的想法所激起的激情此時已然消退,腦子逐漸冷靜下來後,忍不住抬起頭來,深深的注視著對麵的脫歡,心中不禁狐疑道:素聞脫歡這小子奸詐似狐,不料今日竟是一反常態,不遺餘力的為陛下獻計獻策,莫非其中有詐?
脫歡麵上表現得泰然自若,心中卻是暗自好笑,暗暗想道:其實這世上最容易打動人的便是真話,我所說句句屬實,全無虛言,還怕你看出什麽破綻麽?
蠻子心中狐疑下目視脫歡,沉聲問道:“隻是明軍攜有極為厲害的火炮,火銃和弩箭,隻怕我等縱使出動十數萬大軍,也未必能一鼓作氣,攻取慶州。”他身為太尉,此時卻忽然使用略帶請教意味的口吻對脫歡說話,卻不是為了虛心求教,而是出言試探。
金帳中的眾人,昔日都曾親眼目睹元軍士卒給徐達,常遇春等紅巾軍所使用的大炮轟得血肉橫飛的慘狀,聽得蠻子如此詢問,麵上都是微微變色,目光不由自主的又都集中到了脫歡身上,想聽他有何說法。
脫歡迎著蠻子那灼灼的目光,心中暗自想道,看來這個老鬼倒是沒有那麽容易上當,我得以退為進才,不要太過惹他疑心才是,思慮及此,也就故意皺起了眉頭,麵露難色,好似難以應對蠻子的問話。他年紀雖輕,實則乃是極為聰明之人,加之和貴力赤,阿魯台整日裏勾心鬥角,若論心計之深沉,全不在蠻子之下。眼見這老狐狸頗有猜疑之心,也就故意流露出兩分為難之色,故意裝出急切之間,難以回答之態。
丞相失烈門眼見脫歡竟似給蠻子難住了一般,心中不由氣苦,心中暗暗埋怨脫歡道:你既然能想到這麽個以攻為守,攻取遼東的計策,如何就忘記了明軍那厲害的火器?著急歸著急,他倒也有幾分自知之明,心知若論此等兩軍交戰之事,那是遠不及蠻子,脫因帖木兒等人老辣,也隻能默不作聲,以一雙目光在蠻子,脫歡等人身上掃來掃去而已。
阿蘇特部族的首領馬哈木一直沉默不語,雙目低垂下注視著華麗的地毯,心中暗自好笑道:脫歡這小子的算計,我倒也能猜到幾分,隻是目下咱們三族和元朝之間形勢複雜,這等推波助瀾之事,也就隻好留給他人來做,免得無端惹來皇帝和蠻子那老狐狸的疑心,以為我和脫歡私下有什麽勾結圖謀。
“陛下,微臣以為咱們出動大軍奔襲遼東咽喉慶州,不如審時度勢,依情況而定,若是駐守慶州的明軍戰力不強,猝不及防,那就不妨強攻慶州以占據遼東。若是明軍死守之下一時間難以攻取,不如就將其團團圍困,以牽製明朝藍玉的大軍難以在冬季之時,進犯我漠北王庭。”說話的正是詹事府同知,目下統領北元九萬精銳大軍的脫因帖木兒。
北元皇帝托古斯帖木兒方才眼見金帳之中的群臣,一聽說明軍的大炮,竟都是噤若寒蟬,心中不由惱怒,此時聽得脫因帖木兒之言後,不由得轉怒為喜,轉頭看著蠻子,沉聲問道:“以太尉大人所見如何?”
蠻子眼見皇帝垂詢,便即點了點頭,說道:“以老臣所見,咱們奔襲的大軍加上脫歡等三族聯軍,也有十餘萬之眾。慶州附近多是平原,有利於咱們大隊騎兵衝殺,即使強攻慶州之時,藍玉調集援軍來戰,咱們即使不勝也能將其牢牢牽製在遼東,使其難以在冬季我等草原部族的牛馬缺乏水草之際來襲。”他這般說法自有原因,原來草原遊牧部族的日常所需的馬奶,牛羊肉等完全依賴於牲口,故此冬季草木枯竭之時,不但戰馬得不到足夠的水草,戰力大減,而且牛羊群中的一些老弱之畜也勢必宰殺掉以節約糧草,故此寒冬之際乃是遊牧部族最為虛弱之時,若是等到秋高馬肥之際,即便明朝出動數十萬的遠征大軍,那也是羊入虎口而已,所以交戰的季節和時間才是關鍵之處。
“脫因帖木兒大人果然不愧為我元朝第一名將之弟,此番言論大有見地。”丞相失烈門不失時機的誇讚了這個和自己素來水火不容的對頭,心中卻是暗自得意,目光瞟了一眼脫歡後暗暗想道:不論你們是奇襲奪取慶州占據遼東,還是拖住了藍玉的北伐大軍,使其不能進犯漠北,都是出自於脫歡獻計,我這舉薦之功還少得了麽?
一眾噤若寒蟬的文官眼見丞相大人都是出言附和出兵,便也都在知院捏怯來的率領之下進言,請皇帝出動大軍趁明軍來襲之際奪取慶州,甚而一路南下,攻回昔日的元朝都城大都,恢複昔日元朝的榮耀。
托古斯帖木兒眼見群臣進言,也不禁心中舒暢,微笑著頻頻點頭示意。
蠻子略一沉吟後突然皺眉說道:“啟稟陛下,次計雖則可行,但也有一個為難之處。目下咱們大軍二十萬加上朝中文武官員和軍中士卒家眷,足有接近四十萬。糧草頗有捉襟見肘之處,以老臣估計,最多出動**萬人馬奔襲慶州。而且即便如此,也要耗費大半糧草,剩餘在漠北王庭的大軍和士卒家眷,一日消耗的糧草也是不少,如此一來就無法時時遷徙了。”說到這裏,不禁麵露憂色。
托古斯帖木兒聞言擺了擺手,微笑說道:“太尉大人過慮了。目下咱們王庭所在,距離大寧足足有數百裏之遙,而且其中多有荒漠,若是藍玉的大軍攜帶大批糧草進犯漠北,行軍勢必緩慢,也未必能找到咱們。而且草原之上廣闊平坦,數十裏內有大軍來襲,都是逃不過斥候的眼睛。就算他們找到了咱們,咱們率軍遠遁,遠遠的避開就是,明軍遠來漠北,勢必難以立足太久。”
蠻子聽得皇帝所言頗為有理,也就略微放下了心事,轉頭看了看身側的脫因帖木兒和哈剌章後沉聲說道:“老臣雖是年邁,願為陛下效力,親率脫因帖木兒大人麾下九萬大軍和脫歡等三族聯軍襲取慶州。”說到這裏,忍不住又瞟了瞟不遠處的萬夫長海蘭達,皺眉想道:藍玉此人,在朱元璋手下的將帥中,雖則論名氣還遠遠不及徐達,馮勝,傅友德之流,但聽海蘭達所言,遼東之役時,他居然以少勝多,夜襲之下打得駐守慶州的悍將平章果來數萬人馬全軍覆沒,可見絕對是一個不能小覷的勁敵。貴力赤,脫歡等人雖則表麵恭順,其實如何會讓手下士卒為了皇帝去拚命?也隻有我親率脫因帖木兒手下最為精銳的九萬大軍,方才製得住他們。
脫歡本意就是要誘使托古斯帖木兒調遣大軍去和那個神出鬼沒的藍玉打個你死我活,以減輕北元對於自己衛拉特部族的壓力,此時眼見大局已定,便即躬身出列說道:“衛拉特部族所有騎士願在小人率領之下甘效死命,跟隨太尉大人攻取慶州。”嘴裏說得天花亂墜,腦海中回想起自己和貴力赤,阿魯台遠赴遼東之際,和明朝的寧王朱權,藍玉談判之際,率領一百三族騎士給藍玉手下的明軍殺得血流成河,幾乎全軍覆沒的慘狀。心中更是微微冷笑想道:朱權的刁鑽古怪滑頭,藍玉的彪悍橫暴,豈是你們所能想到?即便是你太尉大人親自出馬,也不見得能討什麽便宜,更何況以托古斯帖木兒的性子,他會放心讓你率領這北元目下戰力最為強悍的九萬大軍遠赴遼東麽?
貴力赤和阿魯台此刻為形勢所逼,對望一眼後也隻得出言附和脫歡之言,表示願意各自統帥部族人馬,跟隨太尉蠻子遠征遼東。
脫因帖木兒,哈剌章也都是讚同由蠻子親率大軍出擊。
北元皇帝托古斯帖木兒眼見金帳之中的群臣眾口一詞,就連那個對自己忠心耿耿的海蘭達也是奮勇爭先,表示願隨蠻子出征,心中不由自主的有些不愉,皺起了眉頭沉默不語。
北元群臣眼見方才還興致勃勃的皇帝突然變得沉默不語,不禁都是麵麵相覷,大帳之中陡然間變得鴉雀無聲。
思慮再三之後,托古斯帖木兒對蠻子溫顏說道:“太尉大人乃是朕的左膀右臂,豈能輕易遠離王庭涉險?大軍統帥一事還是從長計議的為是。”說到這裏,伸手輕輕捶了捶肩,皺眉說道:“這兩日朕圍獵之下,有些乏了,待過兩日再定大軍統帥之事。”說罷朝金帳中的群臣輕輕揮了揮手,示意散朝。
脫歡,貴力赤,阿魯台等人眼見蠻子未必能親自統軍,心中都是不由自主的如釋重負,躬身告退,離帳而去。
蠻子眼見皇帝對大軍統帥之事頗有些模棱兩可的態度,心中不由得大急,躬身說道:“老臣……”
“太尉大人乃是我王庭一日不可或缺的要緊人物,這般希望親自統軍遠赴遼東,莫非是想做那第二個納哈楚麽?”丞相失烈門不待蠻子說完,便即皮笑肉不笑的輕輕出言問道。
失烈門此言一出,頓時使得蠻子,脫因帖木兒等人心中凜然一驚,呐呐的再也無法進言。久久處在這個權利的漩渦之中,已然使得他們深深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論誰做了皇帝,都是最為忌憚那些手握軍權,遠離自己的權臣。特別是處在這麽一個前不久才有一個手握重兵,和北元王庭分庭抗禮多年的納哈楚,率軍民歸順明朝的敏感時刻。可惜此事偏生又是越描越黑,難道你說你不會擁兵自重,不會反叛,皇帝就會信了麽?故此麵對如此情形,饒是蠻子等人在廟堂之上打滾了多年,也隻得將已然到嘴邊的話再吞將回去,沉默不語的告退而去。
三日後,一行百餘人蒙古騎士策馬馳出了北元大軍營地,朝北奔馳,隻見這群騎士雖則甲胄遠不及北元騎士那般鮮明,蛋縱馬飛奔之際卻都是遊刃有餘,顯得騎術極為精湛,正是衛拉特部族的少主脫歡以及心腹衛士納速台一行。
納速台策馬狂奔之下,轉頭看了看領先一個馬身的脫歡一眼,心中暗暗歎息,他跟隨脫歡日久,已然明白少主看似溫和,其實性子裏也是狂傲之極,此刻是在借縱馬狂奔來消減這幾日在北元王庭所受到的委屈之處,也就雙腿一夾馬腹,緊緊尾隨而去。
碧空湛藍,青草依依,脫歡奔馳一段之後,緩緩收韁放慢了馬速,長長籲了口氣,仿佛這數日來積壓胸中的鬱悶之情已然煙消雲散。
納速台策馬來到勒馬不前,仰首望天的脫歡身前。
“我將汗血寶馬送給皇帝,你可是有些不舍麽?”脫歡突然轉頭看了看納速台,微笑著問道。
納速台性子魯鈍,眼見殿下仿佛已然不再著惱,便也不由自主的笑了笑說道:“那匹馬兒神駿之極,隻怕是走遍草原,也未必再能找出第二匹來。我隻是為殿下可惜。”
脫歡聞言笑了笑,回想起昨日聽聞北元皇帝托古斯帖木兒所下的旨意後,麵上突然禁不住流露出兩分譏誚之色,鼻中輕輕哼了一聲後說道:“縱然騎在汗血寶馬之上,膽小鬼依然還是膽小鬼。”嘴裏這樣說,心中暗暗想道:我本意是讓北元出動自王保保那裏所留下的九萬精銳進犯遼東,去和藍玉打個兩敗俱傷,不料最後竟是由哈剌章那個廢物率領他手下的八萬大軍出征,如此結局到還算不得最好。也罷,若是將這八萬大軍盡數葬送在藍玉那個凶野家夥的手中,北元勢必元氣大傷,難以再輕易對我衛拉特部族動手。若是哈剌章膽小而不敢和藍玉交鋒,那我就勸他擁兵自重於遼東,如此一來也就等於砍掉了蠻子的一隻手。想到這裏,不禁意氣風發,揮動手中的馬鞭斜指碧空之上翱翔盤旋的數隻雄鷹,笑道:“舍不得羔羊,如何獵得到母狼?總有一日,我脫歡要讓所有部族都看到我衛拉特部族,才是草原之上最為牙尖爪利的鷹群,心甘情願的獻出他們的羔羊。”說到這裏,揮鞭疾馳,揚長而去。
注:衛拉特部族的脫歡,阿蘇特部族的阿魯台,這兩個名字對於比較熟悉明朝永樂時期這段曆史的朋友來說,想必不會太陌生。對於曆史軍事這類題材的小說來說,對於政治對手的描寫我覺得還是必不可少的,為了以後的篇章更為精彩,我也查閱了一些關於當時曆史環境下,塞外遊牧部族的資料。作為筆者的我相信,軍事曆史小說裏的鬥智鬥力就和棋局對弈一樣,作為觀棋者的讀者來說,希望看到的是國手與國手之間的對弈,而不是一個職業九段欺負業餘選手。要是那樣的話,我估計很多讀者會邊看邊破口大罵:敵人都是腦殘啊?你作者當咱讀者都是腦殘啊?其實你自己才是個白癡,哈哈。有什麽意見的請在書評區留言。
片刻之後,甲胄全身的萬夫長海蘭達快步走進金帳,來到托古斯帖木兒身前跪倒在地,參見皇帝陛下。
“海將軍,你曾親自率軍前往遼東,以你看,假如朕調遣一支十數萬的大軍,趁明朝藍玉遠征我漠北王庭之際,強攻慶州,此法可使得?”原來海蘭達祖上也是出自於成吉思汗,忽必烈一係的黃金家族,故此他雖隻是個萬夫長,倒和托古斯帖木兒有著血緣關係,深得他的信任,是以皇帝每每遇到軍機大事,到也經常詢問於他。
海蘭達今日本在太尉蠻子的授意之下,準備對付脫歡,方才便立於金帳之外,凝神聽著裏麵的動靜,隨時準備率人動手格殺脫歡,所以方才脫歡在帳中的一番言語,也就一字不落得盡入耳中。此時他聽得皇帝垂詢,略一沉吟後回想起自己率軍前赴遼東之際,納哈楚不但在慶州調集重兵駐守,且明朝藍玉奇襲之下奪取慶州後,納哈楚曾逼迫自己率領士卒,和藍玉的守軍血戰於慶州城牆之下的情形,便即重重點了點頭,沉聲說道:“以末將看來,慶州正是控製遼東的要緊所在,且並不甚大,城內最多駐守三四萬人馬。”說到這裏,忍不住轉頭看了看那個立於不遠之處,麵上流露出微笑的脫歡一眼。他乃是北元朝廷中頗有見識的將領,雖則對於脫歡的敵意不減,倒也大為讚同他所提出的這個以攻為守,趁機占據遼東的戰法。
太尉蠻子畢竟是身處高位的老謀深算之輩,方才給脫歡所言,進逼大都的想法所激起的激情此時已然消退,腦子逐漸冷靜下來後,忍不住抬起頭來,深深的注視著對麵的脫歡,心中不禁狐疑道:素聞脫歡這小子奸詐似狐,不料今日竟是一反常態,不遺餘力的為陛下獻計獻策,莫非其中有詐?
脫歡麵上表現得泰然自若,心中卻是暗自好笑,暗暗想道:其實這世上最容易打動人的便是真話,我所說句句屬實,全無虛言,還怕你看出什麽破綻麽?
蠻子心中狐疑下目視脫歡,沉聲問道:“隻是明軍攜有極為厲害的火炮,火銃和弩箭,隻怕我等縱使出動十數萬大軍,也未必能一鼓作氣,攻取慶州。”他身為太尉,此時卻忽然使用略帶請教意味的口吻對脫歡說話,卻不是為了虛心求教,而是出言試探。
金帳中的眾人,昔日都曾親眼目睹元軍士卒給徐達,常遇春等紅巾軍所使用的大炮轟得血肉橫飛的慘狀,聽得蠻子如此詢問,麵上都是微微變色,目光不由自主的又都集中到了脫歡身上,想聽他有何說法。
脫歡迎著蠻子那灼灼的目光,心中暗自想道,看來這個老鬼倒是沒有那麽容易上當,我得以退為進才,不要太過惹他疑心才是,思慮及此,也就故意皺起了眉頭,麵露難色,好似難以應對蠻子的問話。他年紀雖輕,實則乃是極為聰明之人,加之和貴力赤,阿魯台整日裏勾心鬥角,若論心計之深沉,全不在蠻子之下。眼見這老狐狸頗有猜疑之心,也就故意流露出兩分為難之色,故意裝出急切之間,難以回答之態。
丞相失烈門眼見脫歡竟似給蠻子難住了一般,心中不由氣苦,心中暗暗埋怨脫歡道:你既然能想到這麽個以攻為守,攻取遼東的計策,如何就忘記了明軍那厲害的火器?著急歸著急,他倒也有幾分自知之明,心知若論此等兩軍交戰之事,那是遠不及蠻子,脫因帖木兒等人老辣,也隻能默不作聲,以一雙目光在蠻子,脫歡等人身上掃來掃去而已。
阿蘇特部族的首領馬哈木一直沉默不語,雙目低垂下注視著華麗的地毯,心中暗自好笑道:脫歡這小子的算計,我倒也能猜到幾分,隻是目下咱們三族和元朝之間形勢複雜,這等推波助瀾之事,也就隻好留給他人來做,免得無端惹來皇帝和蠻子那老狐狸的疑心,以為我和脫歡私下有什麽勾結圖謀。
“陛下,微臣以為咱們出動大軍奔襲遼東咽喉慶州,不如審時度勢,依情況而定,若是駐守慶州的明軍戰力不強,猝不及防,那就不妨強攻慶州以占據遼東。若是明軍死守之下一時間難以攻取,不如就將其團團圍困,以牽製明朝藍玉的大軍難以在冬季之時,進犯我漠北王庭。”說話的正是詹事府同知,目下統領北元九萬精銳大軍的脫因帖木兒。
北元皇帝托古斯帖木兒方才眼見金帳之中的群臣,一聽說明軍的大炮,竟都是噤若寒蟬,心中不由惱怒,此時聽得脫因帖木兒之言後,不由得轉怒為喜,轉頭看著蠻子,沉聲問道:“以太尉大人所見如何?”
蠻子眼見皇帝垂詢,便即點了點頭,說道:“以老臣所見,咱們奔襲的大軍加上脫歡等三族聯軍,也有十餘萬之眾。慶州附近多是平原,有利於咱們大隊騎兵衝殺,即使強攻慶州之時,藍玉調集援軍來戰,咱們即使不勝也能將其牢牢牽製在遼東,使其難以在冬季我等草原部族的牛馬缺乏水草之際來襲。”他這般說法自有原因,原來草原遊牧部族的日常所需的馬奶,牛羊肉等完全依賴於牲口,故此冬季草木枯竭之時,不但戰馬得不到足夠的水草,戰力大減,而且牛羊群中的一些老弱之畜也勢必宰殺掉以節約糧草,故此寒冬之際乃是遊牧部族最為虛弱之時,若是等到秋高馬肥之際,即便明朝出動數十萬的遠征大軍,那也是羊入虎口而已,所以交戰的季節和時間才是關鍵之處。
“脫因帖木兒大人果然不愧為我元朝第一名將之弟,此番言論大有見地。”丞相失烈門不失時機的誇讚了這個和自己素來水火不容的對頭,心中卻是暗自得意,目光瞟了一眼脫歡後暗暗想道:不論你們是奇襲奪取慶州占據遼東,還是拖住了藍玉的北伐大軍,使其不能進犯漠北,都是出自於脫歡獻計,我這舉薦之功還少得了麽?
一眾噤若寒蟬的文官眼見丞相大人都是出言附和出兵,便也都在知院捏怯來的率領之下進言,請皇帝出動大軍趁明軍來襲之際奪取慶州,甚而一路南下,攻回昔日的元朝都城大都,恢複昔日元朝的榮耀。
托古斯帖木兒眼見群臣進言,也不禁心中舒暢,微笑著頻頻點頭示意。
蠻子略一沉吟後突然皺眉說道:“啟稟陛下,次計雖則可行,但也有一個為難之處。目下咱們大軍二十萬加上朝中文武官員和軍中士卒家眷,足有接近四十萬。糧草頗有捉襟見肘之處,以老臣估計,最多出動**萬人馬奔襲慶州。而且即便如此,也要耗費大半糧草,剩餘在漠北王庭的大軍和士卒家眷,一日消耗的糧草也是不少,如此一來就無法時時遷徙了。”說到這裏,不禁麵露憂色。
托古斯帖木兒聞言擺了擺手,微笑說道:“太尉大人過慮了。目下咱們王庭所在,距離大寧足足有數百裏之遙,而且其中多有荒漠,若是藍玉的大軍攜帶大批糧草進犯漠北,行軍勢必緩慢,也未必能找到咱們。而且草原之上廣闊平坦,數十裏內有大軍來襲,都是逃不過斥候的眼睛。就算他們找到了咱們,咱們率軍遠遁,遠遠的避開就是,明軍遠來漠北,勢必難以立足太久。”
蠻子聽得皇帝所言頗為有理,也就略微放下了心事,轉頭看了看身側的脫因帖木兒和哈剌章後沉聲說道:“老臣雖是年邁,願為陛下效力,親率脫因帖木兒大人麾下九萬大軍和脫歡等三族聯軍襲取慶州。”說到這裏,忍不住又瞟了瞟不遠處的萬夫長海蘭達,皺眉想道:藍玉此人,在朱元璋手下的將帥中,雖則論名氣還遠遠不及徐達,馮勝,傅友德之流,但聽海蘭達所言,遼東之役時,他居然以少勝多,夜襲之下打得駐守慶州的悍將平章果來數萬人馬全軍覆沒,可見絕對是一個不能小覷的勁敵。貴力赤,脫歡等人雖則表麵恭順,其實如何會讓手下士卒為了皇帝去拚命?也隻有我親率脫因帖木兒手下最為精銳的九萬大軍,方才製得住他們。
脫歡本意就是要誘使托古斯帖木兒調遣大軍去和那個神出鬼沒的藍玉打個你死我活,以減輕北元對於自己衛拉特部族的壓力,此時眼見大局已定,便即躬身出列說道:“衛拉特部族所有騎士願在小人率領之下甘效死命,跟隨太尉大人攻取慶州。”嘴裏說得天花亂墜,腦海中回想起自己和貴力赤,阿魯台遠赴遼東之際,和明朝的寧王朱權,藍玉談判之際,率領一百三族騎士給藍玉手下的明軍殺得血流成河,幾乎全軍覆沒的慘狀。心中更是微微冷笑想道:朱權的刁鑽古怪滑頭,藍玉的彪悍橫暴,豈是你們所能想到?即便是你太尉大人親自出馬,也不見得能討什麽便宜,更何況以托古斯帖木兒的性子,他會放心讓你率領這北元目下戰力最為強悍的九萬大軍遠赴遼東麽?
貴力赤和阿魯台此刻為形勢所逼,對望一眼後也隻得出言附和脫歡之言,表示願意各自統帥部族人馬,跟隨太尉蠻子遠征遼東。
脫因帖木兒,哈剌章也都是讚同由蠻子親率大軍出擊。
北元皇帝托古斯帖木兒眼見金帳之中的群臣眾口一詞,就連那個對自己忠心耿耿的海蘭達也是奮勇爭先,表示願隨蠻子出征,心中不由自主的有些不愉,皺起了眉頭沉默不語。
北元群臣眼見方才還興致勃勃的皇帝突然變得沉默不語,不禁都是麵麵相覷,大帳之中陡然間變得鴉雀無聲。
思慮再三之後,托古斯帖木兒對蠻子溫顏說道:“太尉大人乃是朕的左膀右臂,豈能輕易遠離王庭涉險?大軍統帥一事還是從長計議的為是。”說到這裏,伸手輕輕捶了捶肩,皺眉說道:“這兩日朕圍獵之下,有些乏了,待過兩日再定大軍統帥之事。”說罷朝金帳中的群臣輕輕揮了揮手,示意散朝。
脫歡,貴力赤,阿魯台等人眼見蠻子未必能親自統軍,心中都是不由自主的如釋重負,躬身告退,離帳而去。
蠻子眼見皇帝對大軍統帥之事頗有些模棱兩可的態度,心中不由得大急,躬身說道:“老臣……”
“太尉大人乃是我王庭一日不可或缺的要緊人物,這般希望親自統軍遠赴遼東,莫非是想做那第二個納哈楚麽?”丞相失烈門不待蠻子說完,便即皮笑肉不笑的輕輕出言問道。
失烈門此言一出,頓時使得蠻子,脫因帖木兒等人心中凜然一驚,呐呐的再也無法進言。久久處在這個權利的漩渦之中,已然使得他們深深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論誰做了皇帝,都是最為忌憚那些手握軍權,遠離自己的權臣。特別是處在這麽一個前不久才有一個手握重兵,和北元王庭分庭抗禮多年的納哈楚,率軍民歸順明朝的敏感時刻。可惜此事偏生又是越描越黑,難道你說你不會擁兵自重,不會反叛,皇帝就會信了麽?故此麵對如此情形,饒是蠻子等人在廟堂之上打滾了多年,也隻得將已然到嘴邊的話再吞將回去,沉默不語的告退而去。
三日後,一行百餘人蒙古騎士策馬馳出了北元大軍營地,朝北奔馳,隻見這群騎士雖則甲胄遠不及北元騎士那般鮮明,蛋縱馬飛奔之際卻都是遊刃有餘,顯得騎術極為精湛,正是衛拉特部族的少主脫歡以及心腹衛士納速台一行。
納速台策馬狂奔之下,轉頭看了看領先一個馬身的脫歡一眼,心中暗暗歎息,他跟隨脫歡日久,已然明白少主看似溫和,其實性子裏也是狂傲之極,此刻是在借縱馬狂奔來消減這幾日在北元王庭所受到的委屈之處,也就雙腿一夾馬腹,緊緊尾隨而去。
碧空湛藍,青草依依,脫歡奔馳一段之後,緩緩收韁放慢了馬速,長長籲了口氣,仿佛這數日來積壓胸中的鬱悶之情已然煙消雲散。
納速台策馬來到勒馬不前,仰首望天的脫歡身前。
“我將汗血寶馬送給皇帝,你可是有些不舍麽?”脫歡突然轉頭看了看納速台,微笑著問道。
納速台性子魯鈍,眼見殿下仿佛已然不再著惱,便也不由自主的笑了笑說道:“那匹馬兒神駿之極,隻怕是走遍草原,也未必再能找出第二匹來。我隻是為殿下可惜。”
脫歡聞言笑了笑,回想起昨日聽聞北元皇帝托古斯帖木兒所下的旨意後,麵上突然禁不住流露出兩分譏誚之色,鼻中輕輕哼了一聲後說道:“縱然騎在汗血寶馬之上,膽小鬼依然還是膽小鬼。”嘴裏這樣說,心中暗暗想道:我本意是讓北元出動自王保保那裏所留下的九萬精銳進犯遼東,去和藍玉打個兩敗俱傷,不料最後竟是由哈剌章那個廢物率領他手下的八萬大軍出征,如此結局到還算不得最好。也罷,若是將這八萬大軍盡數葬送在藍玉那個凶野家夥的手中,北元勢必元氣大傷,難以再輕易對我衛拉特部族動手。若是哈剌章膽小而不敢和藍玉交鋒,那我就勸他擁兵自重於遼東,如此一來也就等於砍掉了蠻子的一隻手。想到這裏,不禁意氣風發,揮動手中的馬鞭斜指碧空之上翱翔盤旋的數隻雄鷹,笑道:“舍不得羔羊,如何獵得到母狼?總有一日,我脫歡要讓所有部族都看到我衛拉特部族,才是草原之上最為牙尖爪利的鷹群,心甘情願的獻出他們的羔羊。”說到這裏,揮鞭疾馳,揚長而去。
注:衛拉特部族的脫歡,阿蘇特部族的阿魯台,這兩個名字對於比較熟悉明朝永樂時期這段曆史的朋友來說,想必不會太陌生。對於曆史軍事這類題材的小說來說,對於政治對手的描寫我覺得還是必不可少的,為了以後的篇章更為精彩,我也查閱了一些關於當時曆史環境下,塞外遊牧部族的資料。作為筆者的我相信,軍事曆史小說裏的鬥智鬥力就和棋局對弈一樣,作為觀棋者的讀者來說,希望看到的是國手與國手之間的對弈,而不是一個職業九段欺負業餘選手。要是那樣的話,我估計很多讀者會邊看邊破口大罵:敵人都是腦殘啊?你作者當咱讀者都是腦殘啊?其實你自己才是個白癡,哈哈。有什麽意見的請在書評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