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圍觀看熱鬧之人耳中聽得身後王府衛士的喝罵,轉過身來眼見一個衣衫華麗的青年身後跟隨著一眾身穿甲胄的將軍,忙不迭的閃避兩側,讓開了道路。
隻見空地之中仰麵躺著一個年過半百,須發花白的老者,雙目緊閉下一動不動,胸腹之處鮮血淋漓,淌了一地,甚是觸目驚心。
數步之外卻是三個身形高大的部族漢子,盡皆手持彎刀,冷冷盯著不遠處的幾個對自己戟指大罵的漢子,嘿嘿冷笑。
朱權眼見那老者受創極重,轉頭看了看那為首的部族大漢手中的彎刀上猶自滴落鮮血,麵色不由自主的沉了下來,冷冷問道:“這卻又是如何一回事?”
幾個身穿布衣的青年漢子額頭青筋暴起,手指部族大漢高聲怒罵,雖是心中怒不可遏,卻是顧忌對方手持凶器,自己一幹人等卻是赤手空拳,不敢上前廝打。
其中一個年約三十餘歲,頗顯精明之色的漢子雖不知朱權是何身份,轉頭眼見頭戴烏紗,身穿官服的知縣大人劉承宗到來,當即奔將過來跪倒麵前,顫聲道:“小民李允,乃是城中王家布店的夥計,今日隨掌櫃的到城外交易。隻因東家和這三個漢子交易之時,因貨物交換之事不和,言語之間起了衝突,這漢子一言不合便即拔刀行凶,殺死東家王老漢,在場眾人皆可為證,懇請大人為小民做主。”他乃是王家布店的老夥計,接人待物日久,三言兩語下倒也分說得明白。
旁觀眾人中多有其餘商家,眼見這部族漢子拔刀行凶,不禁群情甚是洶湧,隻因懼怕這些部族之人性情凶野且手持利刃,心中甚是憤懣難當卻又無可奈何,此時眼見知縣大人到來,當即跪倒一片,紛紛手指那個為首的部族大漢,有人叫道:“小民親眼見到此人行凶,還請知縣大人下令捉拿。”有人叫道:“就是這廝眾目睽睽下殺人,小人願作證。”七嘴八舌下紛亂一片。
知縣劉承宗昔日也曾多有耳聞這些城外交易的部族之人性情凶野,一言不合下揮拳就打,甚而拔刀威嚇,今日竟是當眾殺人?麵色鐵青下轉頭召來身後不遠處的縣衙捕快頭目,手指那三個持刀的部族大漢怒道:“當場行凶,人證,物證俱在,你等且將這三人拿下,待本官開堂審問後再作處置。”
那捕快班頭看了看對方頗顯獰厲的容貌和手中彎刀,走上兩步後不禁有些心虛,停步不前下手指對方喝道:“知縣大人在此,你等速速放下兵器,束手就擒。”旁邊一個略通部族言語的捕快斷斷續續的翻譯了過去。
朱權冷眼旁觀,見這數個捕快枉自生得一副五大三粗的樣兒,卻是這般色厲內荏,心中更是不悅,低聲罵道:“廢物。”
塔賓帖木兒在三個部族首領中算是頗為狡猾之輩,此時早已看清場中行凶之人乃是自己族中三個頗為驍勇善戰的親兄弟,心中不禁暗叫糟糕。他昔日和朱權師徒打過交道,心知這位寧王殿下也不是什麽善男信女,此時眼見他麵色極為難看,心中不禁一驚,緊走兩步後躬身說道:“這三人乃是本族之人,殿下將他們交給下官嚴加處置。”他乃是頗為機靈之輩,這些時日多有率領族人前來大寧集市交易,倒是粗通了些漢語。說完後又即轉頭對那三個族人高聲喝罵,要他們放下了彎刀。
三個部族大漢雖是頗為懼怕首領,眼見眼前一群漢人商家群情洶湧,心中也是不禁微微有些懼怕,生怕一旦放下手中兵器就要飽吃一頓痛打,頗顯猶豫不決之情。
馬雲,楊陵等眾將雖則官職遠較知縣劉承宗為高,卻是礙於此等事情畢竟乃是地方官的管轄之內,若是自己軍中人等插手,隻怕反倒要給這位大寧的父母官大人參上一本,故此也就默然不語,靜待寧王朱權的命令,再做打算。
風鐵翎昔日勉強接受洪武皇帝朱元璋的招安,乃是為了率軍征戰漠北,討伐北元皇帝,對自己這個官職素來不甚看重,心中打著大不了丟官去職,回家種田的心思,已是目露寒光,緩緩抽出了腰側的雙刀,便想上前拿人。
朱權毫不理會塔賓帖木兒的言語,緩緩上前兩步後陡然身形一閃,朝那為首的部族大漢衝去。
兔起鶻落下那部族大漢隻覺得眼前人影晃動,劍光閃爍下胸口傳來一陣撕心裂肺般的劇烈疼痛,一個身穿蟒袍的青年站立身前,三尺長劍已然沒入了自己胸口。
左右兩個部族大漢眼見兄長竟給朱權一劍穿胸,登時怒不可遏,嚎叫著揮刀撲前而來。
朱權聽得耳中傳來一陣野獸般的怒吼,右腳一腳閃電踹出,踢得右側急衝而來的大漢胸腹劇痛,不由自主的彎下腰去。右手拔劍下一個旋身,反手揮去下劍柄重重砸在左側衝來的大漢太陽穴上,打得此人眼冒金星下頭暈目眩,搖搖晃晃的暈倒在地。
隨著朱權的三尺長劍拔出,那持刀行凶的兄長卻是發出一聲驚天怒吼,胸口噴出一股血箭,仰天朝後摔倒在地,眼見得是沒了活路。
那給朱權踢得胸腹劇痛難當,彎下腰的乃是三兄弟中的老三,耳中傳來兄長的慘呼後,也不知哪裏來的一股力氣,陡然凶性大發下,揮刀猛劈而來,一心要將朱權生生劈做了兩段才肯幹休。
朱權猱身撲上,手持長劍的右手由外至內的一揮,火花閃爍下刀劍交擊之聲清脆悅耳,長劍格開對方彎刀之際右肘重重一擊甩在對方臉頰一側,打得那漢子鮮血和著幾顆牙齒飛濺而出,歪歪斜斜的摔倒在地,暈眩過去,不省人事。
一旁熙熙攘攘圍觀,吵雜不休的人群陡然見得朱權三招兩式間打得這三個高大的部族漢子一死兩重傷,登時鴉雀無聲,安靜了下來。
知縣劉承宗雖是沉默不語,臉色卻也甚不好看。在他看來,行凶殺人按大明律法固然是十惡不赦之罪,但也該當由自己這個父母官審問明白後明正典刑,寧王今日初來乍到,便即這麽舉重若輕的當眾殺死凶手,頗有越俎代庖之感。
馬雲昔日在藍玉鎮守遼東之際乃是其屬下,眼見此情此景,心中不由得苦笑忖道:昔日察言觀色,這位寧王殿下和涼國公似乎頗有心病,豈料今日這位千歲的脾氣倒和藍大帥一個路數。
楊陵自接到皇帝陛下的旨意,兵部的命令率軍自大同來到大寧歸寧王朱權節製後,心中一直頗有些擔心。他乃是久鎮的軍中宿將,自然明白三軍主帥需要的是殺伐決斷,內心之中頗為憂慮這位寧王殿下是否也是個久住京師,隻知享樂卻絲毫不通軍旅之事的繡花枕頭。此時眼看這位王爺千歲殺人不眨眼的架勢,倒是略微放下心來。
朱權揮手抖落劍刃上的血跡,將三尺青鋒緩緩落鞘,轉頭看了看麵色極為難看的塔賓帖木兒,淡淡說道:“做生意講究個和氣生財,生意不成仁義在。本王不管你等部族之內如何解決爭端,但須謹記你等三人已然接受我大明的官職,族中男女老幼便是我大明的子民。身為大明的子民,身處大明之地大寧,本王的眼皮底下,卻須得遵循大明朝的律法,殺人便得償命,這便是本王的公道。”說到這裏,轉頭對不遠處的楊陵沉聲說道:“楊將軍,本王今日便要傳你第一道軍令。明日起讓手下士卒上山伐木,將此處集市以粗木柵欄團團圍住,隻餘進出口各一個。所有入市交易者不得攜帶弓箭,彎刀等兵刃。”
楊陵緊走兩步後躬身抱拳凜然道:“末將謹遵軍令。”
朱權轉頭對風鐵翎道:“集市出入口處便由風老將軍麾下士卒鎮守,每日裏調遣人手在集市中巡視,有膽敢動手行凶者,便給本王拿下軍棍伺候。”說到這裏,轉身手指遙遠處的城門接道:“大寧城城門處此刻起便由風老將軍麾下士卒駐守,除了縣衙捕快,巡城軍士,不許任何人手持兵刃入內,若有不從者便即亂棍打出。”
風鐵翎雖是朱權師傅秦卓峰的好友,卻是久在軍旅,深知軍中自有軍中的規矩,聞言抱拳躬身領命後便即轉身疾步而去,安排手下弟兄接管大寧各處城門的防務。
阿紮施裏眼見塔賓帖木兒族人被朱權所殺,心中本隱隱有幸災樂禍之意,此時聞得朱權這般規矩,心中不由得極為不喜。要知他們這般遊牧部族最是崇尚武力,部族之中勇者毆打弱者,甚或殺死對方都不算什麽大不了之事。加之昔日自己在納哈楚麾下之時,也曾和風鐵翎手下的黑甲騎兵惡戰,深知這個獨眼的老頭兒和他手下的士卒,都不是什麽善茬,自己的族人若是交易之時按耐不住性子,豈非自討苦吃?事關自己族人的利益,還是抱拳說道:“殿下,昔日大寧可是任由咱們族人自由來去,沒有這般規矩。”
朱權聞言鼻中冷冷哼了一聲,沉聲說道:“目下大明各處城中,卻也沒有讓人提刀拿劍,四處閑逛的規矩。大寧以前沒有這般規矩,本王今日就藩此處,這規矩麽,自然就有了。”言罷拂袖而去,率領馬雲,楊陵以及手下一眾千戶朝城外那一大片營帳連綿的軍營走去。
待得聽明白塔賓帖木兒翻譯明白朱權的言語,海撒男答溪麵露苦笑的看了看臉色頗為難看的阿紮施裏,塔賓帖木兒,不由自言自語喃喃道:“這個殿下的橫蠻霸道,比之昔日的藍玉倒是絲毫不差。”
塔賓帖木兒沒好氣的哼了一聲,便即招呼自己的族人將地上的屍首和傷者料理了。
朱權率領一眾軍中將校在軍營中巡視一番後登上城牆巡視遙望,眼見偌大一片軍營中雖是營帳連綿,卻是錯落有致,無數的戰馬分散各處營帳之外,而不是集中圈養在大軍營地外圍,以利於這兩萬騎兵迎戰時,具有最快的反應速度。不禁心下大喜,轉頭問身後的楊陵道:“楊將軍昔日乃是何人部下?”他昔日也曾久隨馮勝,藍玉大軍遠征,此刻身處城牆之上,細看之下隻覺得楊陵這麾下的兩萬騎兵隻論軍容紮營,足可和藍玉,常茂手下的精銳騎兵相比,不由得對楊陵的軍旅出身頗為好奇。
“末將少年之時追隨曹國公,後追隨穎國公出兵陝西,甘肅。洪武十四年隨穎國公平定雲南。”楊陵低聲說道。
朱權聞言甚是欣慰,麵上卻是微笑著讚道:“原來楊老將軍,乃是身經百戰的驍將,倒是令本王好生敬重。”他心中喜悅卻是卻是自有原因,目下北元金帳大軍雖已然灰飛煙滅,但衛拉特等三族依舊具有一定戰力,藍玉大敗北元丞相哈剌章之際,手下萬夫長乃爾不花率領數萬殘兵敗將兔脫而去,他日未始不會卷土重來,大寧位於鎮守遼東和防範漠北的要衝之地,不知什麽時候還會燃起戰火,有一支精銳的騎兵在自己統帥下協防大寧,怎不令他暗自竊喜?
原來此時的大寧共有三萬步卒負責守衛,城牆外還有楊陵自山西大同率領而來的兩萬騎兵,五萬大軍連同兀良哈三族各有一萬人馬,盡皆歸於朱權麾下。
漫步城牆之上,一麵傾聽馬雲,楊陵訴說軍中糧草等事,一麵遙望著城外連綿的軍營,數萬大軍盡在掌握之中,這種從未有過的感覺也讓朱權的心弦不禁微微顫動。
大寧城中的王府乃是自馮勝大軍遠征納哈楚之際便已經開始動工修建,雖則比在應天的寧王府邸小了許多,也有三進院落,美中不足的卻是幽靜的後院中沒了小湖。
回到王府午膳過後不久,便得馬三保通稟,說是知縣劉承宗求見,現在客廳候著。
朱權聽聞這位知縣大人不請自來,心中不禁暗自忖道:隻怕這位父母官對我早上手刃凶徒頗有不快。一麵這樣尋思,一麵邁步前行朝客廳而來。
隻見空地之中仰麵躺著一個年過半百,須發花白的老者,雙目緊閉下一動不動,胸腹之處鮮血淋漓,淌了一地,甚是觸目驚心。
數步之外卻是三個身形高大的部族漢子,盡皆手持彎刀,冷冷盯著不遠處的幾個對自己戟指大罵的漢子,嘿嘿冷笑。
朱權眼見那老者受創極重,轉頭看了看那為首的部族大漢手中的彎刀上猶自滴落鮮血,麵色不由自主的沉了下來,冷冷問道:“這卻又是如何一回事?”
幾個身穿布衣的青年漢子額頭青筋暴起,手指部族大漢高聲怒罵,雖是心中怒不可遏,卻是顧忌對方手持凶器,自己一幹人等卻是赤手空拳,不敢上前廝打。
其中一個年約三十餘歲,頗顯精明之色的漢子雖不知朱權是何身份,轉頭眼見頭戴烏紗,身穿官服的知縣大人劉承宗到來,當即奔將過來跪倒麵前,顫聲道:“小民李允,乃是城中王家布店的夥計,今日隨掌櫃的到城外交易。隻因東家和這三個漢子交易之時,因貨物交換之事不和,言語之間起了衝突,這漢子一言不合便即拔刀行凶,殺死東家王老漢,在場眾人皆可為證,懇請大人為小民做主。”他乃是王家布店的老夥計,接人待物日久,三言兩語下倒也分說得明白。
旁觀眾人中多有其餘商家,眼見這部族漢子拔刀行凶,不禁群情甚是洶湧,隻因懼怕這些部族之人性情凶野且手持利刃,心中甚是憤懣難當卻又無可奈何,此時眼見知縣大人到來,當即跪倒一片,紛紛手指那個為首的部族大漢,有人叫道:“小民親眼見到此人行凶,還請知縣大人下令捉拿。”有人叫道:“就是這廝眾目睽睽下殺人,小人願作證。”七嘴八舌下紛亂一片。
知縣劉承宗昔日也曾多有耳聞這些城外交易的部族之人性情凶野,一言不合下揮拳就打,甚而拔刀威嚇,今日竟是當眾殺人?麵色鐵青下轉頭召來身後不遠處的縣衙捕快頭目,手指那三個持刀的部族大漢怒道:“當場行凶,人證,物證俱在,你等且將這三人拿下,待本官開堂審問後再作處置。”
那捕快班頭看了看對方頗顯獰厲的容貌和手中彎刀,走上兩步後不禁有些心虛,停步不前下手指對方喝道:“知縣大人在此,你等速速放下兵器,束手就擒。”旁邊一個略通部族言語的捕快斷斷續續的翻譯了過去。
朱權冷眼旁觀,見這數個捕快枉自生得一副五大三粗的樣兒,卻是這般色厲內荏,心中更是不悅,低聲罵道:“廢物。”
塔賓帖木兒在三個部族首領中算是頗為狡猾之輩,此時早已看清場中行凶之人乃是自己族中三個頗為驍勇善戰的親兄弟,心中不禁暗叫糟糕。他昔日和朱權師徒打過交道,心知這位寧王殿下也不是什麽善男信女,此時眼見他麵色極為難看,心中不禁一驚,緊走兩步後躬身說道:“這三人乃是本族之人,殿下將他們交給下官嚴加處置。”他乃是頗為機靈之輩,這些時日多有率領族人前來大寧集市交易,倒是粗通了些漢語。說完後又即轉頭對那三個族人高聲喝罵,要他們放下了彎刀。
三個部族大漢雖是頗為懼怕首領,眼見眼前一群漢人商家群情洶湧,心中也是不禁微微有些懼怕,生怕一旦放下手中兵器就要飽吃一頓痛打,頗顯猶豫不決之情。
馬雲,楊陵等眾將雖則官職遠較知縣劉承宗為高,卻是礙於此等事情畢竟乃是地方官的管轄之內,若是自己軍中人等插手,隻怕反倒要給這位大寧的父母官大人參上一本,故此也就默然不語,靜待寧王朱權的命令,再做打算。
風鐵翎昔日勉強接受洪武皇帝朱元璋的招安,乃是為了率軍征戰漠北,討伐北元皇帝,對自己這個官職素來不甚看重,心中打著大不了丟官去職,回家種田的心思,已是目露寒光,緩緩抽出了腰側的雙刀,便想上前拿人。
朱權毫不理會塔賓帖木兒的言語,緩緩上前兩步後陡然身形一閃,朝那為首的部族大漢衝去。
兔起鶻落下那部族大漢隻覺得眼前人影晃動,劍光閃爍下胸口傳來一陣撕心裂肺般的劇烈疼痛,一個身穿蟒袍的青年站立身前,三尺長劍已然沒入了自己胸口。
左右兩個部族大漢眼見兄長竟給朱權一劍穿胸,登時怒不可遏,嚎叫著揮刀撲前而來。
朱權聽得耳中傳來一陣野獸般的怒吼,右腳一腳閃電踹出,踢得右側急衝而來的大漢胸腹劇痛,不由自主的彎下腰去。右手拔劍下一個旋身,反手揮去下劍柄重重砸在左側衝來的大漢太陽穴上,打得此人眼冒金星下頭暈目眩,搖搖晃晃的暈倒在地。
隨著朱權的三尺長劍拔出,那持刀行凶的兄長卻是發出一聲驚天怒吼,胸口噴出一股血箭,仰天朝後摔倒在地,眼見得是沒了活路。
那給朱權踢得胸腹劇痛難當,彎下腰的乃是三兄弟中的老三,耳中傳來兄長的慘呼後,也不知哪裏來的一股力氣,陡然凶性大發下,揮刀猛劈而來,一心要將朱權生生劈做了兩段才肯幹休。
朱權猱身撲上,手持長劍的右手由外至內的一揮,火花閃爍下刀劍交擊之聲清脆悅耳,長劍格開對方彎刀之際右肘重重一擊甩在對方臉頰一側,打得那漢子鮮血和著幾顆牙齒飛濺而出,歪歪斜斜的摔倒在地,暈眩過去,不省人事。
一旁熙熙攘攘圍觀,吵雜不休的人群陡然見得朱權三招兩式間打得這三個高大的部族漢子一死兩重傷,登時鴉雀無聲,安靜了下來。
知縣劉承宗雖是沉默不語,臉色卻也甚不好看。在他看來,行凶殺人按大明律法固然是十惡不赦之罪,但也該當由自己這個父母官審問明白後明正典刑,寧王今日初來乍到,便即這麽舉重若輕的當眾殺死凶手,頗有越俎代庖之感。
馬雲昔日在藍玉鎮守遼東之際乃是其屬下,眼見此情此景,心中不由得苦笑忖道:昔日察言觀色,這位寧王殿下和涼國公似乎頗有心病,豈料今日這位千歲的脾氣倒和藍大帥一個路數。
楊陵自接到皇帝陛下的旨意,兵部的命令率軍自大同來到大寧歸寧王朱權節製後,心中一直頗有些擔心。他乃是久鎮的軍中宿將,自然明白三軍主帥需要的是殺伐決斷,內心之中頗為憂慮這位寧王殿下是否也是個久住京師,隻知享樂卻絲毫不通軍旅之事的繡花枕頭。此時眼看這位王爺千歲殺人不眨眼的架勢,倒是略微放下心來。
朱權揮手抖落劍刃上的血跡,將三尺青鋒緩緩落鞘,轉頭看了看麵色極為難看的塔賓帖木兒,淡淡說道:“做生意講究個和氣生財,生意不成仁義在。本王不管你等部族之內如何解決爭端,但須謹記你等三人已然接受我大明的官職,族中男女老幼便是我大明的子民。身為大明的子民,身處大明之地大寧,本王的眼皮底下,卻須得遵循大明朝的律法,殺人便得償命,這便是本王的公道。”說到這裏,轉頭對不遠處的楊陵沉聲說道:“楊將軍,本王今日便要傳你第一道軍令。明日起讓手下士卒上山伐木,將此處集市以粗木柵欄團團圍住,隻餘進出口各一個。所有入市交易者不得攜帶弓箭,彎刀等兵刃。”
楊陵緊走兩步後躬身抱拳凜然道:“末將謹遵軍令。”
朱權轉頭對風鐵翎道:“集市出入口處便由風老將軍麾下士卒鎮守,每日裏調遣人手在集市中巡視,有膽敢動手行凶者,便給本王拿下軍棍伺候。”說到這裏,轉身手指遙遠處的城門接道:“大寧城城門處此刻起便由風老將軍麾下士卒駐守,除了縣衙捕快,巡城軍士,不許任何人手持兵刃入內,若有不從者便即亂棍打出。”
風鐵翎雖是朱權師傅秦卓峰的好友,卻是久在軍旅,深知軍中自有軍中的規矩,聞言抱拳躬身領命後便即轉身疾步而去,安排手下弟兄接管大寧各處城門的防務。
阿紮施裏眼見塔賓帖木兒族人被朱權所殺,心中本隱隱有幸災樂禍之意,此時聞得朱權這般規矩,心中不由得極為不喜。要知他們這般遊牧部族最是崇尚武力,部族之中勇者毆打弱者,甚或殺死對方都不算什麽大不了之事。加之昔日自己在納哈楚麾下之時,也曾和風鐵翎手下的黑甲騎兵惡戰,深知這個獨眼的老頭兒和他手下的士卒,都不是什麽善茬,自己的族人若是交易之時按耐不住性子,豈非自討苦吃?事關自己族人的利益,還是抱拳說道:“殿下,昔日大寧可是任由咱們族人自由來去,沒有這般規矩。”
朱權聞言鼻中冷冷哼了一聲,沉聲說道:“目下大明各處城中,卻也沒有讓人提刀拿劍,四處閑逛的規矩。大寧以前沒有這般規矩,本王今日就藩此處,這規矩麽,自然就有了。”言罷拂袖而去,率領馬雲,楊陵以及手下一眾千戶朝城外那一大片營帳連綿的軍營走去。
待得聽明白塔賓帖木兒翻譯明白朱權的言語,海撒男答溪麵露苦笑的看了看臉色頗為難看的阿紮施裏,塔賓帖木兒,不由自言自語喃喃道:“這個殿下的橫蠻霸道,比之昔日的藍玉倒是絲毫不差。”
塔賓帖木兒沒好氣的哼了一聲,便即招呼自己的族人將地上的屍首和傷者料理了。
朱權率領一眾軍中將校在軍營中巡視一番後登上城牆巡視遙望,眼見偌大一片軍營中雖是營帳連綿,卻是錯落有致,無數的戰馬分散各處營帳之外,而不是集中圈養在大軍營地外圍,以利於這兩萬騎兵迎戰時,具有最快的反應速度。不禁心下大喜,轉頭問身後的楊陵道:“楊將軍昔日乃是何人部下?”他昔日也曾久隨馮勝,藍玉大軍遠征,此刻身處城牆之上,細看之下隻覺得楊陵這麾下的兩萬騎兵隻論軍容紮營,足可和藍玉,常茂手下的精銳騎兵相比,不由得對楊陵的軍旅出身頗為好奇。
“末將少年之時追隨曹國公,後追隨穎國公出兵陝西,甘肅。洪武十四年隨穎國公平定雲南。”楊陵低聲說道。
朱權聞言甚是欣慰,麵上卻是微笑著讚道:“原來楊老將軍,乃是身經百戰的驍將,倒是令本王好生敬重。”他心中喜悅卻是卻是自有原因,目下北元金帳大軍雖已然灰飛煙滅,但衛拉特等三族依舊具有一定戰力,藍玉大敗北元丞相哈剌章之際,手下萬夫長乃爾不花率領數萬殘兵敗將兔脫而去,他日未始不會卷土重來,大寧位於鎮守遼東和防範漠北的要衝之地,不知什麽時候還會燃起戰火,有一支精銳的騎兵在自己統帥下協防大寧,怎不令他暗自竊喜?
原來此時的大寧共有三萬步卒負責守衛,城牆外還有楊陵自山西大同率領而來的兩萬騎兵,五萬大軍連同兀良哈三族各有一萬人馬,盡皆歸於朱權麾下。
漫步城牆之上,一麵傾聽馬雲,楊陵訴說軍中糧草等事,一麵遙望著城外連綿的軍營,數萬大軍盡在掌握之中,這種從未有過的感覺也讓朱權的心弦不禁微微顫動。
大寧城中的王府乃是自馮勝大軍遠征納哈楚之際便已經開始動工修建,雖則比在應天的寧王府邸小了許多,也有三進院落,美中不足的卻是幽靜的後院中沒了小湖。
回到王府午膳過後不久,便得馬三保通稟,說是知縣劉承宗求見,現在客廳候著。
朱權聽聞這位知縣大人不請自來,心中不禁暗自忖道:隻怕這位父母官對我早上手刃凶徒頗有不快。一麵這樣尋思,一麵邁步前行朝客廳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