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上,端坐桌後的洪武皇帝朱元璋揮手示意伺候的宮女,宦官退下後,寬闊的奉天殿中除了他與傅有德君臣二人隔桌對坐,相對無語,便隻有泥塑木雕般肅立朱元璋身後的錦衣衛指揮使蔣賢一人,四下裏更顯得寂靜無聲
酒過三巡之後,朱元璋麵色微微一沉,淡淡說道:“傅讓身為宮中禁軍千戶,不知君臣禮儀,穎國公以為其該當何罪?”
傅有德自斟自飲下默然不語。
朱元璋眼見這個性子和藍玉截然不同的穎國公麵對自己的言語,竟然如此強項,不禁怒氣勃發,伸手取下腰際的三尺長劍重重放於酒桌之上,朝他麵前一推,冷冷言語道:“子不教父之過,你這個當爹的便去管教管教自己的兒子吧。”
蔣賢眼見皇帝陛下竟然將長劍交予傅有德之手,心中不由自主的一緊,情不自禁下右手已然悄悄握住了腰側繡春刀的刀柄,生怕這個曆經征戰,早已置生死於度外的驍將暴起發難。
傅有德默然取過長劍後緩緩抽劍出鞘,轉身朝殿外走去。
蔣賢眼見傅有德竟敢在這奉天殿上,當著皇帝陛下麵前拔劍出鞘,饒是他武功高強,生性沉穩,一顆心也是懸到了嗓子眼上。
朱元璋眼見傅有德手中長劍在燭火下映照下光芒閃爍,雙眼瞬也不瞬,冷冷注視對方的一舉一動,巍然不動。他昔年亂世征戰,曆經千軍萬馬廝殺,險死還生的場麵數之不盡,縱然是這個大明朝的悍將持劍相對,甚而揮劍此來,也不能使得他心生畏懼。
傅有德持劍走出殿外,行得數丈後,來到了身穿金吾衛千戶服飾,肅立於奉天殿外禦階下的兒子傅讓麵前。
傅讓眼見父親竟然手持長劍自奉天殿內緩步而出,不禁麵色大變,沉聲問道:“爹,你……”手持兵器上殿,這可是形同謀逆之罪。
傅有德眼見兒子的英挺的麵容和自己差相仿佛,慘然言道:“今時今日,便是我父子斃命之時。”言罷揮手,一劍當胸刺去,貫入了兒子胸中,眼見親生骨肉麵露驚愕不解的神色的倒下地來,胸中肝腸寸斷,難以言表。所謂知子莫若父,他深知自己的兒子傅讓生性好強,與其給胡亂胡亂編排罪名,窩窩囊囊的押去斬首示眾,不如就由自己這個做父親的給他一個痛快了斷,也免得人前受辱。
奉天殿前的以蔣賢,李麟為首的一眾錦衣衛眼見穎國公傅有德手持血淋淋的三尺長劍,轉過身來登階而上,顯見得還要步入奉天殿來,不禁麵色大變,紛紛抽出了腰側繡春刀來,一副如臨大敵之態。麵對這個親手殺了兒子的大明宿將,他們仿佛麵對的是千軍萬馬,雖則個個手持兵器,人多勢眾,卻從內心之中湧起了一種難以言表的勢單力孤之感。
眼見這個穎國公傅有德手持長劍,昂然而來,李麟身為統率禦前一百零八名錦衣衛的首腦,深知自己若是放任其跨入奉天殿內,隻怕難逃死罪,當即壯著膽子喝道:“穎國公當知朝廷禮法,攜帶兵刃上殿麵君,與造反作亂無異,還不速速退下。”
傅有德充耳不聞下默然不語,手持長劍緩步而來,朝著擁堵在奉天殿門口的一眾錦衣衛走去。他親手殺死兒子的那一刻已然心如死灰,莫說這數十個錦衣衛,便是孤身一人麵對千軍萬馬,也絕不會再有一絲一毫的猶豫。
蔣賢麵色略顯蒼白,正要揮刀之際卻聽得身後寂靜的奉天殿中朱元璋洪亮的聲音響起道:“讓他進殿來。”
一眾錦衣衛聞得皇帝陛下口諭,不禁如逢大赦,默然閃開兩邊。
朱元璋看著手持長劍的傅有德自奉天殿門口緩步而來,依舊冷冷注視於他,麵上不顯絲毫波瀾,冷冷說道:“錦衣衛退出殿外。”
蔣賢率領一眾收刀還鞘的錦衣衛跟隨傅有德入殿,聞得皇帝眼見傅有德這般情狀,卻要自己一眾人等退出殿外,不禁急道:“陛下……”
“朕說了,爾等退出殿外。”朱元璋冷冷說道。
蔣賢,李麟聞得他這般不容違拗的語氣,猶豫片刻後還是默然躬身退出殿外。
朱元璋眼見傅有德將猶自滴血的長劍重重放置自己麵前的酒桌之上,依舊麵不改色的淡淡問道:“你殺了傅讓?”眼見對方默然頷首,不禁冷冷說道:“虎毒不食子,穎國公何其心狠也。”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豈不是你所圖麽?”傅有德隻覺胸中悲憤,傷痛難以抑製,自斟自飲一杯酒後,怡然不懼的冷冷注視著朱元璋沉聲說道。
朱元璋聽得傅有德此言不禁默然,片刻之後長長歎息一聲後說道:“兒子沒有了,還有孫子。”眼見這個在自己逼迫下狠心殺了親生兒子的穎國公,鐵石心腸的他心中竟然極為難得的湧起了一絲傷感,突然想起了自己英年早逝的兒子朱標,那個素來心慈手軟的兒子之所以早早病故,自己也是難辭其咎。
傅有德本已萬念俱灰,此時聽得朱元璋提及孫子,胸中猶如被千斤鐵錘重重一擊,腦海中突然回想起自己膝下的長孫,伸手取過桌上三尺長劍,對朱元璋冷冷說道:“他不但是我的孫子,還是你的外孫。”言罷將長劍橫於頸項中狠狠一拖,鮮血飛濺中倒下地來。昔年跟隨徐達北伐克太原,大敗韃虜悍將擴廓帖木兒,陝甘之地七戰七捷,橫掃數路元軍,更統帥大軍三十萬剿滅盤踞雲南韃虜梁王的穎國公傅有德自殺於奉天殿上。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已然決意不再忠於任何人,然縱觀其在元末明初中的一生,卻始終未曾賣身投靠暴元韃虜,忠於自己的民族。在大明開國將帥對陣韃虜的無數征戰中,徐達敗過,李文忠,馮勝也曾敗過,唯有穎國公傅友德未嚐一敗.
朱元璋駐足傅有德屍身前,眼見地上鮮血悄然無聲的流淌而來,沾濕了自己的鞋尖,心中默然自語道:兒子死了倒還有孫子,朕的孫子若是當不成了皇帝,隻怕更會生不如死。念及於此,腦海中回想起孫子朱允炆麵見自己之時恭謹的少年麵容,心中因兒子朱標早逝的一絲絲悔意早已蕩然無存,消失無蹤,轉頭對肅立一側的錦衣衛指揮使蔣賢冷冷說道:“穎國公傅有德欺君罔上,其家中男女老幼發配雲南,遼東。將其長孫,傅雍之子交由宗人府撫養。”原來傅有德長子傅雍娶了壽春公主為妻,壽春公主雖則於一年餘前病故,卻遺留下一子在穎國公府中。
黃土高原東北邊緣之地,一座雄偉的城池,猶如盤踞的猛虎雄獅,屹立其上。隻見這座古城周十三裏有餘,高四丈二,址砌以石,牆甃以磚。四門分別為:東曰和陽,南曰永泰,西曰清遠,北曰武定。門各建樓,角樓,四望樓五十有四,窩鋪九十有六。
戰國時趙國名將李牧,漢高祖劉邦,衛青,霍去病,李廣均曾在此血戰匈奴。秦始皇一統華夏後,遣大將蒙恬率三十萬萬大軍北擊匈奴,並征集民眾修築長城,在此修築設立平城。二十餘年前,北元守將望風而逃後,徐達在此大興土木,在平城舊址基礎上築城了這座東連上穀,南達並恒,西界黃河,北控沙漠的中原屏障,這便是目下大明九邊重鎮之首,山西大同。
此刻大同城中一處廣大的宅院的書房內,一個白發蒼蒼,身材健壯的老者默然獨坐良久,念及日間自己所接到來自京師應天洪武皇帝朱元璋的旨意,回想數月前自殺身亡的穎國公傅有德,不禁悲從中來,雙目垂淚。他便是昔日統帥大軍降服韃虜大將,盤踞於遼東的木華黎子孫納哈楚的大軍統帥,大明開國武將中僅次於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的宋國公馮勝,奉旨在此練兵屯田。
自懿文太子朱標逝世後,因藍玉謀逆案牽連極廣,連定遠侯王弼這般忠厚之人竟也牽連其中,難逃一死,讓馮勝又怎不心懷惶恐之情。
隨著一陣細碎的腳步之聲,一個明眸皓齒,青絲如雲,秀麗端莊的少女端著茶盞緩步步入書房。
馮勝眼見愛女馮萱到來,趁其不覺之時悄悄拭去眼角淚痕,接過茶盞後以略帶責怪的口吻說道:“萱兒,這般端茶遞水之事交由下人便可,如何你總是這般任性。”
馮萱眼見平日裏老當益壯的父親今日麵上盡顯疲態,便即柔聲說道:“爹爹,你平日裏軍務繁忙,卻也要注意身子才好。”
馮勝聞言不禁長長歎息一聲,身子朝椅背上靠去,默然片刻後突然說道:“萱兒,為父不日便要回京。”說到這裏,不禁略微一頓,看了看愛女馮萱的麵容,突然下定決心,柔聲說道:“此次你就別隨爹回應天了,女大當嫁,便由為父做主,給你許下一門親事吧。”
馮萱聽得父親所言,腦海中不禁閃現過昔日在應天泛舟河上之時,寧王朱權的樣兒,念及自己跟隨父親前來山西之時,聽聞他已然和中山王的愛女,那個刁蠻至極的師姐成親,芳心中不禁悵然若失。
馮勝眼見愛女有些失神,便即溫顏道:“你自幼便是個要強的性兒,尋常家子弟為父卻也看不上,寧王殿下昔日和你情投意合,為父便做主將你許給他為側室吧。”在他看來,這世上一個女子若能和一個年齡相仿的男子見過數麵,說得上話,自然可以稱得上情投意合。
馮萱聞陡然間聽此言不禁一呆,不禁心亂如麻,默然片刻後貝齒輕咬櫻唇,毅然決絕說道:“女兒此生不嫁,便留在爹爹身邊伺候你老人家一輩子吧。”她雖則昔日對朱權有那麽兩分情愫,念及此時徐瑛那個刁蠻的師姐乃是朱權正妻,名正言順的寧王妃。自己若是嫁入寧王府做那側室,豈不一生一世受那丫頭擺布刁難?念及於此,心中雖則矛盾重重,難以言表,卻還是如此言道。
“胡鬧。”馮勝聞得這個素來乖巧的女兒孩子氣般的賭氣言語,不禁啼笑皆非,拂袖言道。他略一思忖間,對女兒心思已然猜到幾許,笑道:“為父閱人無數,自詡尚有兩分識人之明,徐瑛那丫頭雖則性子頗為刁蠻,心地實在不壞,有為父做主,諒殿下看在昔日和為父沙場征戰的情分上,也不至於為難於你。”說到這裏,念及自己此次回京隻怕凶多吉少,心中不禁一陣隱痛,眼見愛女蹩著峨眉默然不語,心中情急之下故意沉下麵色,冷冷道:“婚姻之事,自有為父做主,豈容你推三阻四。”
當今之世,女子講究個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喪從子的三從四德,上至公主下至黎民百姓,概莫難免。馮萱左右為難之際,正待父親勸說幾句後便即勉為其難的答應自己的終身大事,此時眼見父親這般急不可耐的逼迫自己嫁於朱權為妾,芳心之中充滿了委屈不甘之意。
馮勝心知愛女看似柔弱,內心頗為好強,此時眼見她一雙大眼中隱含淚光,念及自己回京的凶險之處,還是強自硬起心腸言道:“你且回去收拾行裝,為父這邊安排府中家人親軍,明日護送你啟程前往大寧。”
馮萱眼見父親一副不容抗辯的嚴厲神色,隻得委委屈屈的略微頷首,轉身出房而去。
第二日清晨時光,大同城外的官道上,身穿甲胄的馮勝將自己親筆所書的書信連帶關防路引交給一個神情彪悍,年約四十十許間的親兵百戶,沉聲言道:“一路曉行夜宿,都在城鎮歇宿。若是路上官府有何為難之處,便即告知乃是我馮勝將愛女嫁於寧王殿下為側室。待得見到寧王殿下,便即將此書信奉上。”這個親兵百戶乃是他本家侄子,昔日也曾追隨自己沙場征戰,加之自己宋國公馮勝和寧王殿下的身份,想來一路之上不會有什麽吃了熊心豹子膽的人敢於刁難。
酒過三巡之後,朱元璋麵色微微一沉,淡淡說道:“傅讓身為宮中禁軍千戶,不知君臣禮儀,穎國公以為其該當何罪?”
傅有德自斟自飲下默然不語。
朱元璋眼見這個性子和藍玉截然不同的穎國公麵對自己的言語,竟然如此強項,不禁怒氣勃發,伸手取下腰際的三尺長劍重重放於酒桌之上,朝他麵前一推,冷冷言語道:“子不教父之過,你這個當爹的便去管教管教自己的兒子吧。”
蔣賢眼見皇帝陛下竟然將長劍交予傅有德之手,心中不由自主的一緊,情不自禁下右手已然悄悄握住了腰側繡春刀的刀柄,生怕這個曆經征戰,早已置生死於度外的驍將暴起發難。
傅有德默然取過長劍後緩緩抽劍出鞘,轉身朝殿外走去。
蔣賢眼見傅有德竟敢在這奉天殿上,當著皇帝陛下麵前拔劍出鞘,饒是他武功高強,生性沉穩,一顆心也是懸到了嗓子眼上。
朱元璋眼見傅有德手中長劍在燭火下映照下光芒閃爍,雙眼瞬也不瞬,冷冷注視對方的一舉一動,巍然不動。他昔年亂世征戰,曆經千軍萬馬廝殺,險死還生的場麵數之不盡,縱然是這個大明朝的悍將持劍相對,甚而揮劍此來,也不能使得他心生畏懼。
傅有德持劍走出殿外,行得數丈後,來到了身穿金吾衛千戶服飾,肅立於奉天殿外禦階下的兒子傅讓麵前。
傅讓眼見父親竟然手持長劍自奉天殿內緩步而出,不禁麵色大變,沉聲問道:“爹,你……”手持兵器上殿,這可是形同謀逆之罪。
傅有德眼見兒子的英挺的麵容和自己差相仿佛,慘然言道:“今時今日,便是我父子斃命之時。”言罷揮手,一劍當胸刺去,貫入了兒子胸中,眼見親生骨肉麵露驚愕不解的神色的倒下地來,胸中肝腸寸斷,難以言表。所謂知子莫若父,他深知自己的兒子傅讓生性好強,與其給胡亂胡亂編排罪名,窩窩囊囊的押去斬首示眾,不如就由自己這個做父親的給他一個痛快了斷,也免得人前受辱。
奉天殿前的以蔣賢,李麟為首的一眾錦衣衛眼見穎國公傅有德手持血淋淋的三尺長劍,轉過身來登階而上,顯見得還要步入奉天殿來,不禁麵色大變,紛紛抽出了腰側繡春刀來,一副如臨大敵之態。麵對這個親手殺了兒子的大明宿將,他們仿佛麵對的是千軍萬馬,雖則個個手持兵器,人多勢眾,卻從內心之中湧起了一種難以言表的勢單力孤之感。
眼見這個穎國公傅有德手持長劍,昂然而來,李麟身為統率禦前一百零八名錦衣衛的首腦,深知自己若是放任其跨入奉天殿內,隻怕難逃死罪,當即壯著膽子喝道:“穎國公當知朝廷禮法,攜帶兵刃上殿麵君,與造反作亂無異,還不速速退下。”
傅有德充耳不聞下默然不語,手持長劍緩步而來,朝著擁堵在奉天殿門口的一眾錦衣衛走去。他親手殺死兒子的那一刻已然心如死灰,莫說這數十個錦衣衛,便是孤身一人麵對千軍萬馬,也絕不會再有一絲一毫的猶豫。
蔣賢麵色略顯蒼白,正要揮刀之際卻聽得身後寂靜的奉天殿中朱元璋洪亮的聲音響起道:“讓他進殿來。”
一眾錦衣衛聞得皇帝陛下口諭,不禁如逢大赦,默然閃開兩邊。
朱元璋看著手持長劍的傅有德自奉天殿門口緩步而來,依舊冷冷注視於他,麵上不顯絲毫波瀾,冷冷說道:“錦衣衛退出殿外。”
蔣賢率領一眾收刀還鞘的錦衣衛跟隨傅有德入殿,聞得皇帝眼見傅有德這般情狀,卻要自己一眾人等退出殿外,不禁急道:“陛下……”
“朕說了,爾等退出殿外。”朱元璋冷冷說道。
蔣賢,李麟聞得他這般不容違拗的語氣,猶豫片刻後還是默然躬身退出殿外。
朱元璋眼見傅有德將猶自滴血的長劍重重放置自己麵前的酒桌之上,依舊麵不改色的淡淡問道:“你殺了傅讓?”眼見對方默然頷首,不禁冷冷說道:“虎毒不食子,穎國公何其心狠也。”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豈不是你所圖麽?”傅有德隻覺胸中悲憤,傷痛難以抑製,自斟自飲一杯酒後,怡然不懼的冷冷注視著朱元璋沉聲說道。
朱元璋聽得傅有德此言不禁默然,片刻之後長長歎息一聲後說道:“兒子沒有了,還有孫子。”眼見這個在自己逼迫下狠心殺了親生兒子的穎國公,鐵石心腸的他心中竟然極為難得的湧起了一絲傷感,突然想起了自己英年早逝的兒子朱標,那個素來心慈手軟的兒子之所以早早病故,自己也是難辭其咎。
傅有德本已萬念俱灰,此時聽得朱元璋提及孫子,胸中猶如被千斤鐵錘重重一擊,腦海中突然回想起自己膝下的長孫,伸手取過桌上三尺長劍,對朱元璋冷冷說道:“他不但是我的孫子,還是你的外孫。”言罷將長劍橫於頸項中狠狠一拖,鮮血飛濺中倒下地來。昔年跟隨徐達北伐克太原,大敗韃虜悍將擴廓帖木兒,陝甘之地七戰七捷,橫掃數路元軍,更統帥大軍三十萬剿滅盤踞雲南韃虜梁王的穎國公傅有德自殺於奉天殿上。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已然決意不再忠於任何人,然縱觀其在元末明初中的一生,卻始終未曾賣身投靠暴元韃虜,忠於自己的民族。在大明開國將帥對陣韃虜的無數征戰中,徐達敗過,李文忠,馮勝也曾敗過,唯有穎國公傅友德未嚐一敗.
朱元璋駐足傅有德屍身前,眼見地上鮮血悄然無聲的流淌而來,沾濕了自己的鞋尖,心中默然自語道:兒子死了倒還有孫子,朕的孫子若是當不成了皇帝,隻怕更會生不如死。念及於此,腦海中回想起孫子朱允炆麵見自己之時恭謹的少年麵容,心中因兒子朱標早逝的一絲絲悔意早已蕩然無存,消失無蹤,轉頭對肅立一側的錦衣衛指揮使蔣賢冷冷說道:“穎國公傅有德欺君罔上,其家中男女老幼發配雲南,遼東。將其長孫,傅雍之子交由宗人府撫養。”原來傅有德長子傅雍娶了壽春公主為妻,壽春公主雖則於一年餘前病故,卻遺留下一子在穎國公府中。
黃土高原東北邊緣之地,一座雄偉的城池,猶如盤踞的猛虎雄獅,屹立其上。隻見這座古城周十三裏有餘,高四丈二,址砌以石,牆甃以磚。四門分別為:東曰和陽,南曰永泰,西曰清遠,北曰武定。門各建樓,角樓,四望樓五十有四,窩鋪九十有六。
戰國時趙國名將李牧,漢高祖劉邦,衛青,霍去病,李廣均曾在此血戰匈奴。秦始皇一統華夏後,遣大將蒙恬率三十萬萬大軍北擊匈奴,並征集民眾修築長城,在此修築設立平城。二十餘年前,北元守將望風而逃後,徐達在此大興土木,在平城舊址基礎上築城了這座東連上穀,南達並恒,西界黃河,北控沙漠的中原屏障,這便是目下大明九邊重鎮之首,山西大同。
此刻大同城中一處廣大的宅院的書房內,一個白發蒼蒼,身材健壯的老者默然獨坐良久,念及日間自己所接到來自京師應天洪武皇帝朱元璋的旨意,回想數月前自殺身亡的穎國公傅有德,不禁悲從中來,雙目垂淚。他便是昔日統帥大軍降服韃虜大將,盤踞於遼東的木華黎子孫納哈楚的大軍統帥,大明開國武將中僅次於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的宋國公馮勝,奉旨在此練兵屯田。
自懿文太子朱標逝世後,因藍玉謀逆案牽連極廣,連定遠侯王弼這般忠厚之人竟也牽連其中,難逃一死,讓馮勝又怎不心懷惶恐之情。
隨著一陣細碎的腳步之聲,一個明眸皓齒,青絲如雲,秀麗端莊的少女端著茶盞緩步步入書房。
馮勝眼見愛女馮萱到來,趁其不覺之時悄悄拭去眼角淚痕,接過茶盞後以略帶責怪的口吻說道:“萱兒,這般端茶遞水之事交由下人便可,如何你總是這般任性。”
馮萱眼見平日裏老當益壯的父親今日麵上盡顯疲態,便即柔聲說道:“爹爹,你平日裏軍務繁忙,卻也要注意身子才好。”
馮勝聞言不禁長長歎息一聲,身子朝椅背上靠去,默然片刻後突然說道:“萱兒,為父不日便要回京。”說到這裏,不禁略微一頓,看了看愛女馮萱的麵容,突然下定決心,柔聲說道:“此次你就別隨爹回應天了,女大當嫁,便由為父做主,給你許下一門親事吧。”
馮萱聽得父親所言,腦海中不禁閃現過昔日在應天泛舟河上之時,寧王朱權的樣兒,念及自己跟隨父親前來山西之時,聽聞他已然和中山王的愛女,那個刁蠻至極的師姐成親,芳心中不禁悵然若失。
馮勝眼見愛女有些失神,便即溫顏道:“你自幼便是個要強的性兒,尋常家子弟為父卻也看不上,寧王殿下昔日和你情投意合,為父便做主將你許給他為側室吧。”在他看來,這世上一個女子若能和一個年齡相仿的男子見過數麵,說得上話,自然可以稱得上情投意合。
馮萱聞陡然間聽此言不禁一呆,不禁心亂如麻,默然片刻後貝齒輕咬櫻唇,毅然決絕說道:“女兒此生不嫁,便留在爹爹身邊伺候你老人家一輩子吧。”她雖則昔日對朱權有那麽兩分情愫,念及此時徐瑛那個刁蠻的師姐乃是朱權正妻,名正言順的寧王妃。自己若是嫁入寧王府做那側室,豈不一生一世受那丫頭擺布刁難?念及於此,心中雖則矛盾重重,難以言表,卻還是如此言道。
“胡鬧。”馮勝聞得這個素來乖巧的女兒孩子氣般的賭氣言語,不禁啼笑皆非,拂袖言道。他略一思忖間,對女兒心思已然猜到幾許,笑道:“為父閱人無數,自詡尚有兩分識人之明,徐瑛那丫頭雖則性子頗為刁蠻,心地實在不壞,有為父做主,諒殿下看在昔日和為父沙場征戰的情分上,也不至於為難於你。”說到這裏,念及自己此次回京隻怕凶多吉少,心中不禁一陣隱痛,眼見愛女蹩著峨眉默然不語,心中情急之下故意沉下麵色,冷冷道:“婚姻之事,自有為父做主,豈容你推三阻四。”
當今之世,女子講究個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喪從子的三從四德,上至公主下至黎民百姓,概莫難免。馮萱左右為難之際,正待父親勸說幾句後便即勉為其難的答應自己的終身大事,此時眼見父親這般急不可耐的逼迫自己嫁於朱權為妾,芳心之中充滿了委屈不甘之意。
馮勝心知愛女看似柔弱,內心頗為好強,此時眼見她一雙大眼中隱含淚光,念及自己回京的凶險之處,還是強自硬起心腸言道:“你且回去收拾行裝,為父這邊安排府中家人親軍,明日護送你啟程前往大寧。”
馮萱眼見父親一副不容抗辯的嚴厲神色,隻得委委屈屈的略微頷首,轉身出房而去。
第二日清晨時光,大同城外的官道上,身穿甲胄的馮勝將自己親筆所書的書信連帶關防路引交給一個神情彪悍,年約四十十許間的親兵百戶,沉聲言道:“一路曉行夜宿,都在城鎮歇宿。若是路上官府有何為難之處,便即告知乃是我馮勝將愛女嫁於寧王殿下為側室。待得見到寧王殿下,便即將此書信奉上。”這個親兵百戶乃是他本家侄子,昔日也曾追隨自己沙場征戰,加之自己宋國公馮勝和寧王殿下的身份,想來一路之上不會有什麽吃了熊心豹子膽的人敢於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