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瑛自身為人母後,一顆心早已係於愛女身上,對朝廷之事以及朱權軍中所為素不關心,一無所知,昨夜知曉馮萱奉父命嫁於朱權後,輾轉反側下一宿難眠,此時聽得師傅訴說宋國公馮勝隻怕有性命之憂,不禁一呆。聽師傅訴說自己自幼視若大哥的涼國公藍玉,穎國公傅有德,定遠侯王弼以及許多為大明江山社稷舍生忘死,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宿將盡皆慘死在皇帝朱元璋手中,芳心之中不禁紛亂不堪,難以自已。
黃昏時分,城外軍營中操練軍馬的朱權麵帶兩分疲憊之色,回到了王府之中。
步入臥房之中,眼見女兒安睡在床,朱權麵露心滿意足的笑容,朝外間走去,眼見徐瑛端坐桌旁,回想馮萱之事,嘴裏想要說些什麽,心虛下總覺難以啟齒。
徐瑛聽師傅訴說藍玉,傅有德,王弼等軍中宿將盡皆慘遭橫禍後,已然隱隱明白了宋國公馮勝這般倉促嫁女的舉動全然出於一片慈父之心,念及若是馮勝老將軍此番回京遭遇不測,又是一個家破人亡的慘禍,不禁大起同情之念,思來想去雖則內心之中甚是不甘,還是暗自打定主意,隻要朱權乖乖懇求於己,便即順水推舟的答應下來。眼見朱權呆頭鳥一般注視桌上搖曳的燭火,一聲不吭,芳心暗惱下忍不住在桌下踩了他一腳。
朱權愕然之下轉頭看了看氣鼓鼓的愛妻,回想她的性子,當即伸手將其纖腰摟住,低聲在她耳際悄悄說道:“師姐,我有一事相求。”
徐瑛眼見夫君全然沒有了大軍統帥和王爺的架勢,心中甚是舒坦,忍不住白了他一眼,鼻中冷冷哼了一聲後依然沒有說話。
朱權腦中急轉下,依舊無法為自己娶馮萱為側室找到任何冠冕堂皇之詞,不禁麵露苦笑。
當今之世,正妻和側室地位懸殊。迎娶側室以及侍妾須得經過正妻首肯方合乎禮法這個規矩雖則在許多官宦富貴人家早已名存實亡,卻還是有那麽一說。徐瑛眼見朱權雖則對此事說得不清不楚,懇求之色還是溢於言表,心中一軟下便也不為己甚,猶豫再三下還是輕咬櫻唇說道:“事已如此,隻得便宜了你這混賬。”
朱權忙即指天發誓道:“下不為例,絕不再犯。”
徐瑛聞得他居然口吐下不為例之說,嬌嗔著伸手去擰他耳朵。
朱權將她抱在懷中,伸嘴在粉頰上輕輕一吻,低笑道:“我早知師姐便是刀口豆腐心之人。”
徐瑛眼見他一副得了便宜還賣乖,小人得誌的樣兒,恨恨不已的嗔道:“既是如此,便讓你試試我這把快刀。”言罷張口一雪白的牙齒在朱權頸側狠狠咬落,疼得他呲牙咧嘴。
馮萱靜坐窗側,芊芊十指拂過琴弦,回想自己父親一紙書信下將自己草率嫁於寧王的舉動,胸中自傷身世飄零的哀傷難以自已,境與心合下琴技竟是比之昔日更為佳妙,驚得後院花叢樹梢中尋食的飛鳥振翅飛上高空,似乎也不願耳聞如此幽傷心曲。
朱權循著院中碎石路行來,耳中聞得這般琴音,不由自主緩下了腳步,駐足傾聽下依稀辨出了這首昔日秦淮河上泛舟之時,聽聞馮萱奏過的《胡笳十八拍》,抬頭仰望空中振翅遠去的飛鳥,不禁皺眉暗忖道:瑛妹雖則已然首肯此事,她對此事就必須心存感激麽?宋國公馮勝老將軍此次奉旨返回應天凶險難測,不知她可曾知曉?若是言及於此,我又該當如何作答?念及於此下心情不禁沉重,猶豫不決下轉身朝院外走去。
一曲終了,馮萱駐足窗側,眼見不遠處樹影花叢後一個身穿甲胄的背影,依稀便是寧王朱權,心中傷感之餘更添兩分落寞之情。
夜色籠罩下的應天城,紫禁城洪武門內的禦道上走來一個身穿大紅官服,白發蒼蒼的老者,步出紫禁城後翻身跨上駿馬,在一眾親兵的護衛下,沿著漆黑的長街朝自己的府邸,宋國公府而去。
寂靜的長街上空無一人,端坐馬背上前行之際,抬首遙望漆黑蒼穹中忽明忽暗的星辰,馮勝心中翻江倒海般難以平靜。
“吾先人及子孫積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雖囚擊其勢足以背叛,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主也。”喃喃低語著這段出自《史記?蒙恬列傳》中,蒙恬麵對秦二世派來賜死自己的使者所言,他的心中充滿苦澀之意。回想今夜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單獨宴請自己時,有意無意提及的那個秦始皇嬴政手下北逐匈奴,修築萬裏長城,為秦國一統天下立下汗馬功勞,卻服毒自殺的蒙恬,宋國公馮勝雖則酒酣耳熱,內心之中卻比往日更加明白朱元璋的用意。
十餘丈外,兩盞寫著“馮”字的燈籠隨風搖擺,煞是顯眼。眼見府邸所在不遠,回想起府中妻兒老小,馮勝略顯佝僂的背影突然挺得筆直,雙腿暗自猛夾馬腹。駿馬陡然疾馳之下,朝著宋府大門筆直衝去。一眾親兵眼見大帥坐騎突然受驚狂奔,登時大呼小叫著朝前追去。
縱馬奔馳的馮勝此刻滿是滄桑皺紋的麵龐之上,洋溢著毅然之色,飛馳中陡然躍出,一頭撞向了自己府邸門口靜靜矗立的石獅,仿佛昔日統帥大軍血戰韃子兵時一往無前,無所畏懼。
鮮血自額角泉湧而出,仰臥在地的馮勝卻絲毫感覺不到任何痛苦,腦海中回想起被自己送到大寧嫁於寧王朱權的女兒馮萱,昔日在自己麵前撒嬌的樣兒,嘴角噙著微笑,緩緩閉上了雙眼。
宋國公府邸門口,石獅漠然冷視著一眾馮府家眷親兵的哭號紛亂,無動於衷,額頭的鮮血望之令人怵目驚心。
夕陽西下,馮萱正自端坐桌前,挑弄著琴弦鬆緊,耳際傳來推門之聲,轉頭之際見到朱權步入房中,低下螓首視而不見。
兩個王府丫鬟將幾味菜肴放置桌上後退出房外,朱權緩步走到馮萱身側,低聲說道:“宋國公馮老將軍信中所言之事,想來你已經知曉。”
馮萱聞聽此言,鼻中“嗯”了一聲,聲若蚊呐般幾不可聞。
朱權在馮萱身側落座,眼見對方耳際發紅,心中忍不住好笑,自己方才些許手足無措之感登時煙消雲散,壯著膽子說道:“那明日咱們便拜堂成親吧。”
馮萱心中本為了自己身為侍妾之事耿耿於懷,此時聞言下不由得一呆,心弦顫動下手指一個不慎下,已然給鋒利的琴弦割裂寸許般口子。要知當今之世拜堂成親,明媒正娶的禮法深入人心,乃是正妻方可享受的禮儀,朱權這般任性而為已然可謂離經叛道之舉,芳心鹿撞下輕聲問道:“徐姐姐若是知曉此事……”
朱權一麵將馮萱手指包紮起來,一麵笑道:“王府之中,本王才是一家之主。”麵上雖則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兒,暗中忖道:瑛妹雖則已然首肯此事,卻沒同意這般大張旗鼓的迎娶,此事若給她知曉還不知有如何一番風波。暗自頭疼下轉過話題笑道:“常言道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金榜題名此生無緣,這洞房花燭卻是多多益善。”
馮萱聞言登時麵頰寒霜,將手從朱權手中抽走,鼻中冷哼一聲後恨恨瞪了朱權一眼,氣道:“得隴望蜀,心猶不足。”
朱權也不著惱,笑嘻嘻道:“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本王不屑學那些腐儒般一臉道貌岸然,滿肚子男盜女娼。”
馮萱眼見他一副得了便宜還賣乖的真小人狀,不禁又是好氣又是好笑,牙根癢癢的譏誚道:“左擁右抱的齊人之福,你倒是仗義得緊。”待得說出口來,方才省悟自己身為女子,說什麽左擁右抱甚是不妥,忍不住暈生雙頰。回想朱權所言雖則不甚入耳,卻是難以反駁的實情,忍不住頷首問道:“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此話我聞所未聞,卻是何人所說?”
“管他是何人所說,反正我也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朱權笑道。
第二天日上三竿光景,徐瑛聽得房外院中嘈雜不休,忍不住推窗看去,眼見一眾王府下人丫鬟在馬三保的指揮下個個忙得腳不沾地,回廊花園中處處張燈結彩,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氛,忍不住心生惱怒,重重關上窗子獨自氣悶。她昨日在朱權軟磨硬泡下,將其狠狠修理一頓後,勉強應允了此事,此刻眼見馬三保在朱權吩咐下大張旗鼓的操辦婚事,回想昔日應天城中,自己連夜嫁給朱權的倉猝之處,芳心之中難免覺得委屈。
黃昏時分,花園中酒桌排滿所有可以落腳之處,坐滿了風鐵翎,方勁鬆麾下軍中弟兄,個個興高采烈的胡吃海喝。
秦卓峰高踞一張八仙桌旁,正自和風鐵翎,方勁鬆等一幹掌門痛飲,眼見徐瑛麵帶委屈之色的朝自己跟前走來,心知愛徒頗有些不悅,心中無奈下也隻得故作不知的笑道:“丫頭,改日你再和權兒拜一次堂,成一次親。咱們須得再多擺幾十百把桌酒,整得更加熱鬧些。”他乃是生於亂世的江湖怪傑,猜知馮萱的父親馮勝倉促嫁女的一番良苦用心後難免大起惻隱之心,也就由得朱權胡鬧。
徐瑛眼見師傅喝得酒酣耳熱下胡言亂語,恨恨跺足下轉身離去,心中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忖道:閨女都生下了還拜堂成親,世上豈有如此荒唐之事。有心躲回房去眼不見心不煩,回想起朱權雖則為搞了這般大陣仗,但馮萱給自己敬茶的禮不可廢念及於此下心中恨恨忖道:也罷,我若躲了起來避不見麵,隻怕一眾觀禮之人反而小覷了我這個王妃。主意打定後,便即緩步朝廳堂而去。
洞房之中,朱權輕輕揭去覆蓋於馮萱頭上的紅綢,眼見對方雙頰暈紅,一雙大眼猶如清泉映月,不由得一呆,轉身斟滿兩杯酒,坐到馮萱身側,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隻覺得這杯酒比之方才院中所喝數碗更自醉人,忍不住伸臂輕輕攬住對方腰際,凝視馮萱雙眼輕聲說道:“我不是真正的寧王朱權,當今皇帝他也不是我的老子。”
馮萱眼見朱權醉態可掬的樣兒,忍不住抿嘴笑道:“你醉了。”
朱權眼見對方全然不信自己的言語,忍不住心中大急,雙手抱得更緊兩分,鄭重說道:“此事千真萬確,你須得相信於我。”
馮萱眼見朱權情急之下額角冒汗,心下忍不住好笑,不忍拂了其意,頷首鄭重道:“我相信便是。”
朱權聞言心中不禁如釋重負,笑問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這首佳句出自誰的詞中?”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馮萱眼見夫君這首描寫牛郎織女之情的佳句,和目下洞房花燭相得益彰,心中對於朱權以拜堂成親的正妻之禮迎娶自己充滿感激,胸中柔情頓起下忍不住曼聲從頭至尾的低吟全篇,眼中閃爍著喜悅之情接道:“這首《鵲橋仙》出自北宋秦觀手筆,可算得兩情相悅的絕佳之句。”
朱權忍不住笑道:“為何我獨獨隻記得這兩句呢?在我看來這兩句除了牛郎織女的兩情相悅外,尚另有所指。”
馮萱自幼熟讀詩詞,自問對於詞中之意理解得頗為透徹,此時聞言下不禁心中好奇,問道:“詞中之意另有所指?”
朱權麵露壞笑的說道:“讓夫君教教你吧。”言罷雙手牢牢抱住對方,朝前撲去。
半月時光匆匆而過,王府書房之中,默然獨坐的朱權看著桌上展開的那副黃綾製成,朱元璋親筆書寫,錦衣衛快馬加鞭下送到自己手中的密旨,心中如墜重鉛下深深皺起了眉頭。
黃昏時分,城外軍營中操練軍馬的朱權麵帶兩分疲憊之色,回到了王府之中。
步入臥房之中,眼見女兒安睡在床,朱權麵露心滿意足的笑容,朝外間走去,眼見徐瑛端坐桌旁,回想馮萱之事,嘴裏想要說些什麽,心虛下總覺難以啟齒。
徐瑛聽師傅訴說藍玉,傅有德,王弼等軍中宿將盡皆慘遭橫禍後,已然隱隱明白了宋國公馮勝這般倉促嫁女的舉動全然出於一片慈父之心,念及若是馮勝老將軍此番回京遭遇不測,又是一個家破人亡的慘禍,不禁大起同情之念,思來想去雖則內心之中甚是不甘,還是暗自打定主意,隻要朱權乖乖懇求於己,便即順水推舟的答應下來。眼見朱權呆頭鳥一般注視桌上搖曳的燭火,一聲不吭,芳心暗惱下忍不住在桌下踩了他一腳。
朱權愕然之下轉頭看了看氣鼓鼓的愛妻,回想她的性子,當即伸手將其纖腰摟住,低聲在她耳際悄悄說道:“師姐,我有一事相求。”
徐瑛眼見夫君全然沒有了大軍統帥和王爺的架勢,心中甚是舒坦,忍不住白了他一眼,鼻中冷冷哼了一聲後依然沒有說話。
朱權腦中急轉下,依舊無法為自己娶馮萱為側室找到任何冠冕堂皇之詞,不禁麵露苦笑。
當今之世,正妻和側室地位懸殊。迎娶側室以及侍妾須得經過正妻首肯方合乎禮法這個規矩雖則在許多官宦富貴人家早已名存實亡,卻還是有那麽一說。徐瑛眼見朱權雖則對此事說得不清不楚,懇求之色還是溢於言表,心中一軟下便也不為己甚,猶豫再三下還是輕咬櫻唇說道:“事已如此,隻得便宜了你這混賬。”
朱權忙即指天發誓道:“下不為例,絕不再犯。”
徐瑛聞得他居然口吐下不為例之說,嬌嗔著伸手去擰他耳朵。
朱權將她抱在懷中,伸嘴在粉頰上輕輕一吻,低笑道:“我早知師姐便是刀口豆腐心之人。”
徐瑛眼見他一副得了便宜還賣乖,小人得誌的樣兒,恨恨不已的嗔道:“既是如此,便讓你試試我這把快刀。”言罷張口一雪白的牙齒在朱權頸側狠狠咬落,疼得他呲牙咧嘴。
馮萱靜坐窗側,芊芊十指拂過琴弦,回想自己父親一紙書信下將自己草率嫁於寧王的舉動,胸中自傷身世飄零的哀傷難以自已,境與心合下琴技竟是比之昔日更為佳妙,驚得後院花叢樹梢中尋食的飛鳥振翅飛上高空,似乎也不願耳聞如此幽傷心曲。
朱權循著院中碎石路行來,耳中聞得這般琴音,不由自主緩下了腳步,駐足傾聽下依稀辨出了這首昔日秦淮河上泛舟之時,聽聞馮萱奏過的《胡笳十八拍》,抬頭仰望空中振翅遠去的飛鳥,不禁皺眉暗忖道:瑛妹雖則已然首肯此事,她對此事就必須心存感激麽?宋國公馮勝老將軍此次奉旨返回應天凶險難測,不知她可曾知曉?若是言及於此,我又該當如何作答?念及於此下心情不禁沉重,猶豫不決下轉身朝院外走去。
一曲終了,馮萱駐足窗側,眼見不遠處樹影花叢後一個身穿甲胄的背影,依稀便是寧王朱權,心中傷感之餘更添兩分落寞之情。
夜色籠罩下的應天城,紫禁城洪武門內的禦道上走來一個身穿大紅官服,白發蒼蒼的老者,步出紫禁城後翻身跨上駿馬,在一眾親兵的護衛下,沿著漆黑的長街朝自己的府邸,宋國公府而去。
寂靜的長街上空無一人,端坐馬背上前行之際,抬首遙望漆黑蒼穹中忽明忽暗的星辰,馮勝心中翻江倒海般難以平靜。
“吾先人及子孫積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雖囚擊其勢足以背叛,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主也。”喃喃低語著這段出自《史記?蒙恬列傳》中,蒙恬麵對秦二世派來賜死自己的使者所言,他的心中充滿苦澀之意。回想今夜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單獨宴請自己時,有意無意提及的那個秦始皇嬴政手下北逐匈奴,修築萬裏長城,為秦國一統天下立下汗馬功勞,卻服毒自殺的蒙恬,宋國公馮勝雖則酒酣耳熱,內心之中卻比往日更加明白朱元璋的用意。
十餘丈外,兩盞寫著“馮”字的燈籠隨風搖擺,煞是顯眼。眼見府邸所在不遠,回想起府中妻兒老小,馮勝略顯佝僂的背影突然挺得筆直,雙腿暗自猛夾馬腹。駿馬陡然疾馳之下,朝著宋府大門筆直衝去。一眾親兵眼見大帥坐騎突然受驚狂奔,登時大呼小叫著朝前追去。
縱馬奔馳的馮勝此刻滿是滄桑皺紋的麵龐之上,洋溢著毅然之色,飛馳中陡然躍出,一頭撞向了自己府邸門口靜靜矗立的石獅,仿佛昔日統帥大軍血戰韃子兵時一往無前,無所畏懼。
鮮血自額角泉湧而出,仰臥在地的馮勝卻絲毫感覺不到任何痛苦,腦海中回想起被自己送到大寧嫁於寧王朱權的女兒馮萱,昔日在自己麵前撒嬌的樣兒,嘴角噙著微笑,緩緩閉上了雙眼。
宋國公府邸門口,石獅漠然冷視著一眾馮府家眷親兵的哭號紛亂,無動於衷,額頭的鮮血望之令人怵目驚心。
夕陽西下,馮萱正自端坐桌前,挑弄著琴弦鬆緊,耳際傳來推門之聲,轉頭之際見到朱權步入房中,低下螓首視而不見。
兩個王府丫鬟將幾味菜肴放置桌上後退出房外,朱權緩步走到馮萱身側,低聲說道:“宋國公馮老將軍信中所言之事,想來你已經知曉。”
馮萱聞聽此言,鼻中“嗯”了一聲,聲若蚊呐般幾不可聞。
朱權在馮萱身側落座,眼見對方耳際發紅,心中忍不住好笑,自己方才些許手足無措之感登時煙消雲散,壯著膽子說道:“那明日咱們便拜堂成親吧。”
馮萱心中本為了自己身為侍妾之事耿耿於懷,此時聞言下不由得一呆,心弦顫動下手指一個不慎下,已然給鋒利的琴弦割裂寸許般口子。要知當今之世拜堂成親,明媒正娶的禮法深入人心,乃是正妻方可享受的禮儀,朱權這般任性而為已然可謂離經叛道之舉,芳心鹿撞下輕聲問道:“徐姐姐若是知曉此事……”
朱權一麵將馮萱手指包紮起來,一麵笑道:“王府之中,本王才是一家之主。”麵上雖則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兒,暗中忖道:瑛妹雖則已然首肯此事,卻沒同意這般大張旗鼓的迎娶,此事若給她知曉還不知有如何一番風波。暗自頭疼下轉過話題笑道:“常言道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金榜題名此生無緣,這洞房花燭卻是多多益善。”
馮萱聞言登時麵頰寒霜,將手從朱權手中抽走,鼻中冷哼一聲後恨恨瞪了朱權一眼,氣道:“得隴望蜀,心猶不足。”
朱權也不著惱,笑嘻嘻道:“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本王不屑學那些腐儒般一臉道貌岸然,滿肚子男盜女娼。”
馮萱眼見他一副得了便宜還賣乖的真小人狀,不禁又是好氣又是好笑,牙根癢癢的譏誚道:“左擁右抱的齊人之福,你倒是仗義得緊。”待得說出口來,方才省悟自己身為女子,說什麽左擁右抱甚是不妥,忍不住暈生雙頰。回想朱權所言雖則不甚入耳,卻是難以反駁的實情,忍不住頷首問道:“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此話我聞所未聞,卻是何人所說?”
“管他是何人所說,反正我也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朱權笑道。
第二天日上三竿光景,徐瑛聽得房外院中嘈雜不休,忍不住推窗看去,眼見一眾王府下人丫鬟在馬三保的指揮下個個忙得腳不沾地,回廊花園中處處張燈結彩,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氛,忍不住心生惱怒,重重關上窗子獨自氣悶。她昨日在朱權軟磨硬泡下,將其狠狠修理一頓後,勉強應允了此事,此刻眼見馬三保在朱權吩咐下大張旗鼓的操辦婚事,回想昔日應天城中,自己連夜嫁給朱權的倉猝之處,芳心之中難免覺得委屈。
黃昏時分,花園中酒桌排滿所有可以落腳之處,坐滿了風鐵翎,方勁鬆麾下軍中弟兄,個個興高采烈的胡吃海喝。
秦卓峰高踞一張八仙桌旁,正自和風鐵翎,方勁鬆等一幹掌門痛飲,眼見徐瑛麵帶委屈之色的朝自己跟前走來,心知愛徒頗有些不悅,心中無奈下也隻得故作不知的笑道:“丫頭,改日你再和權兒拜一次堂,成一次親。咱們須得再多擺幾十百把桌酒,整得更加熱鬧些。”他乃是生於亂世的江湖怪傑,猜知馮萱的父親馮勝倉促嫁女的一番良苦用心後難免大起惻隱之心,也就由得朱權胡鬧。
徐瑛眼見師傅喝得酒酣耳熱下胡言亂語,恨恨跺足下轉身離去,心中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忖道:閨女都生下了還拜堂成親,世上豈有如此荒唐之事。有心躲回房去眼不見心不煩,回想起朱權雖則為搞了這般大陣仗,但馮萱給自己敬茶的禮不可廢念及於此下心中恨恨忖道:也罷,我若躲了起來避不見麵,隻怕一眾觀禮之人反而小覷了我這個王妃。主意打定後,便即緩步朝廳堂而去。
洞房之中,朱權輕輕揭去覆蓋於馮萱頭上的紅綢,眼見對方雙頰暈紅,一雙大眼猶如清泉映月,不由得一呆,轉身斟滿兩杯酒,坐到馮萱身側,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隻覺得這杯酒比之方才院中所喝數碗更自醉人,忍不住伸臂輕輕攬住對方腰際,凝視馮萱雙眼輕聲說道:“我不是真正的寧王朱權,當今皇帝他也不是我的老子。”
馮萱眼見朱權醉態可掬的樣兒,忍不住抿嘴笑道:“你醉了。”
朱權眼見對方全然不信自己的言語,忍不住心中大急,雙手抱得更緊兩分,鄭重說道:“此事千真萬確,你須得相信於我。”
馮萱眼見朱權情急之下額角冒汗,心下忍不住好笑,不忍拂了其意,頷首鄭重道:“我相信便是。”
朱權聞言心中不禁如釋重負,笑問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這首佳句出自誰的詞中?”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馮萱眼見夫君這首描寫牛郎織女之情的佳句,和目下洞房花燭相得益彰,心中對於朱權以拜堂成親的正妻之禮迎娶自己充滿感激,胸中柔情頓起下忍不住曼聲從頭至尾的低吟全篇,眼中閃爍著喜悅之情接道:“這首《鵲橋仙》出自北宋秦觀手筆,可算得兩情相悅的絕佳之句。”
朱權忍不住笑道:“為何我獨獨隻記得這兩句呢?在我看來這兩句除了牛郎織女的兩情相悅外,尚另有所指。”
馮萱自幼熟讀詩詞,自問對於詞中之意理解得頗為透徹,此時聞言下不禁心中好奇,問道:“詞中之意另有所指?”
朱權麵露壞笑的說道:“讓夫君教教你吧。”言罷雙手牢牢抱住對方,朝前撲去。
半月時光匆匆而過,王府書房之中,默然獨坐的朱權看著桌上展開的那副黃綾製成,朱元璋親筆書寫,錦衣衛快馬加鞭下送到自己手中的密旨,心中如墜重鉛下深深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