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時光後,堅中圭密率領一眾使團隨從在奉天殿向朱棣辭行。
永樂皇帝朱棣當即頒下旨意,命左通政趙居任、行人張洪、僧錄司右闡教道成,隨堅中圭密同行渡海,出使日本。
海風吹拂下旗幟獵獵作響,身穿綢衫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滿遙望緩緩靠岸的船隊,不由麵露笑容。原來堅中圭密已然先行遣人趕回日本,向他稟告了大明使者來訪的消息,今日特意率領手下大小諸侯,在碼頭恭候使者一行。
年約四旬,相貌堂堂,身穿官服,頷下生就三縷長須的大明左通政趙居任,在僧人堅中圭密的陪同下緩步而來。
趙居任得堅中圭密陳說,知曉眼前這個身穿綢衫,手持折扇,打扮做大明讀書人一般的老者便是目下在日本一言九鼎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目光掃過他身側的香案,心中不由有些許熏熏然之感,暗自忖道:不料海外島國,一介蠻酋,倒也知曉我大明禮儀。眼見對方鄭重其事的率領手下一眾大小諸侯迎接自己這個天朝上使,倒也不敢過於怠慢,當即在香案一側宣讀大明皇帝朱棣的旨意,洋洋灑灑一大篇引經據典,其意便是接受日本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的稱臣之意,並措辭嚴厲的要求其派遣手下水師,剿滅那些盤踞海島,不時襲掠中土沿海諸省的倭寇。另賞賜予足利義滿龜鈕金印及勘合百道。
足利義滿身後數十步外,兩個腰插長刀的武士心知家主私下裏素來對這個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不甚服氣,此刻遙見足利義滿跪倒在地,恭敬接旨的模樣,心中雖有不甘,迫於無奈下還是口中一麵嘀嘀咕咕,一麵隨同家主跪倒在地。
京都,幕府將軍府邸之中,數十個侍者魚貫而入,將一箱箱來自大明的生絲,瓷器,書籍,筆墨紙硯等物搬到了足利義滿桌案前不遠之處。
足利義滿四顧之下眼見兩側席地而坐的一眾大小諸侯麵上那難以掩飾的貪婪之色,心中不由甚是自得,伸手指了指左手邊一個木箱中的一堆文紮,又看了看不遠處端坐的堅中圭密,朗聲說道:“有勞堅中圭密大師不辭辛勞,遠赴中土,自大明皇帝陛下處討得勘合百道,你們看看該當如何分配才好?”
一眾大小大名耳聞幕府將軍此言,當即不約而同的將注視那些生絲,瓷器,書籍的目光轉到了桌上,饒是他們平日裏在各自藩屬之地飛揚跋扈,此刻也不由目露期盼之色,呼吸也不禁微微急促起來。原來勘合便是由明朝皇帝頒發給日本的官方貿易憑證,有了這玩意兒,意味著下一次日本再次遣使朝貢大明之時,自己便可以調遣船隻跟隨使團出海,買回生絲,瓷器等脫手即可獲得暴利的物事。
“將軍大人,小人禦下不力,以致於今日在迎接天朝上使之時多有失禮之處,請將軍大人責罰。”足利義滿右手不遠處,一個年過五旬,容貌甚是獰惡的大名轉身對足利義滿叩首請罪道。
足利義滿麵顯怒色,嗬斥道:“你如何處置這兩個失禮的蠢貨?”
請罪的大名站起身來,來到大殿進門處,揮手讓數個手下以木板將兩具屍體抬了進來。殿中眾人細看之下,頓時發覺,這兩個肚破腸流,早已死透的兩具屍身,赫然正是白日裏足利義滿率眾在碼頭迎接大明使者趙居任時,暗地裏竊竊私語,不滿其對明使卑躬屈膝的兩個武士。
隻見那個請罪的大名再次跪倒在地,朝足利義滿稟道:“小人已然命令這兩個失禮的蠢物切腹謝罪。”他今日給足利義滿暗地裏敲打一番後,當即做出了一個明智的決定,以手下兩個家臣的性命換取一道勘合。兩個心腹武士的性命在他日參與朝貢的利益麵前,當然不值一提。
足利義滿微微頷首說道:“念在你對於幕府,本將軍的忠誠,賜予勘合一道。”
右手距離足利義滿最近的一個身穿華服,年約三十餘歲,滿麵桀驁之色的大名轉身對足利義滿叩首說道:“將軍大人,勘合隻有百道,請容我等私下商量一番,再請將軍大人決斷。”
足利義滿對這些手下各路諸侯的小算盤可謂洞若觀火,聞言當即點頭同意,沉聲說道:“大明使者趙大人旨意中的意思已然轉告各位,明朝皇帝陛下的意思是咱們幕府若想顯示朝貢的誠意,須得大力剿滅盤踞大小島嶼,至今不肯歸順幕府,不肯歸順我的大小倭寇。若再有勾結盜匪,與本將軍作對者,便是與朝貢之事作對,別怪本將軍下手無情。”言及於此,已是滿麵殺氣。
數個實力最為強橫的大名麵麵相覷之下盡皆叩首說道:“小的願追隨將軍大人,剿滅盜匪。”這些個能雄踞一方的諸侯,個個都不是傻子,他們之所以往昔與那些至今不肯歸順幕府的倭寇安通款曲,除了覬覦足利義滿的幕府將軍之位蠢蠢欲動而外,另外一個原因,便是能從倭寇劫掠的財貨中分一杯羹。目下各路大名尚欠缺實力與足利義滿手下兵馬抗衡,既然將軍大人要將朝貢的利益讓大小諸侯瓜分,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會去做勾結倭寇,危害朝貢海路安全,損害共同利益的蠢事。
數日之後,身穿綢衫,依然一派明朝文人打扮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滿陪同明朝使者趙居任觀光京都各處勝景之時,得心腹武士密報,說是這幾日內,那些手下的大名們紛紛派遣手下劍術高強的武士,依據各自藩屬實力級別,為了爭奪勘合的分配,展開了公開的決鬥,已然傷亡了數十人之多,麵上不禁流露出幾分老奸巨猾的微笑。這由明朝使者趙居任攜帶而來的百道勘合,不但會給幕府帶來巨大的利益,亦且使得那些心懷鬼胎的各路大名們為了各自藩屬的利益,再也無法暗自勾結在一起來反對自己,當真可謂一箭雙雕。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重鎮安卡拉東麵哈裏斯河附近的一片廣袤樹林前,一個身穿甲胄,高鼻深目,年約五十餘歲的老者抬頭看了看蒼穹中如火的驕陽,一麵伸手拭了拭額頭的汗水,一麵接過一側隨從遞上的羊皮水袋,痛飲開來,目光卻始終注視著平原上遙遠的地平線,充滿了警惕之意。他便是目下如日中天的土耳其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曾經打得君士坦丁堡談虎色變的蘇丹巴耶賽特,綽號“閃電”。
樹林之中手持火銃的土耳其步卒們紛紛在樹蔭下席地而坐,樹林前集結的數萬騎兵在日頭下個個麵顯疲憊之色,隻是礙於敵人隨時到來,不得主帥軍令不敢落馬步入樹蔭下乘涼。
原來自去年帖木兒國大軍在其蘇丹跛子帖木兒率領下,攻克土耳其征服不久的城市錫瓦斯,活埋了數千巴耶賽特麾下數千個亞美尼亞士卒,奇襲凱馬赫城,殺死巴耶賽特的兒子艾爾圖格魯爾後,奧斯曼土耳其與帖木兒國已然成為了勢同水火,不共戴天的生死大敵。自帖木兒大軍再次進犯土耳其以來,早已欲報殺子之仇的巴耶賽特斷然拒絕了手下將軍們建議的據守安卡拉城中,待重創帖木兒軍隊後再行反擊的建議。在驕傲的巴耶賽特看來,曾經打得拜占庭王朝丟盔棄甲的自己怎麽能躲在城中龜縮不出?當然是在野外和那個該死的突厥跛子決一死戰。因為知曉這個帖木兒不但陰險狡猾,亦且麾下擁有極為精銳的騎兵,所以身經百戰的巴耶賽特早早的將麾下八萬大軍帶出安卡拉,來到此處等候著帖木兒到來。在這片樹林之中,他手下的火銃兵們有著最好的掩護,不用擔心在平原之上給敵軍騎兵一衝而散,能將火銃的射擊威力充分發揮出來,給與敵軍重創。
數十裏外的平原之上,策馬而行的十五萬帖木兒騎兵匯集成一道江河般洶湧而來的洪流,朝著土耳其重鎮安卡拉前進。頭發花白的蘇丹帖木兒高踞坐騎之上,遙看麾下數十個騎射精湛的斥候追殺前來查看軍情的土耳其騎士,一派鷹視狼顧之態,絲毫看不出已然年過六十。據斥候所報,奧斯曼大軍駐紮在數十裏外的樹林附近,顯見得是想利用地勢在那裏和自己決戰,自己當然不會蠢豬一般被那個自以為是的巴耶賽特牽著鼻子到處亂撞。決戰的地點,當然要由自己來決定。
約莫一個時辰之後,兩個自帖木兒騎兵手下逃脫的土耳其斥候終於策馬狂奔來到了樹林外,向自己的統帥稟報帖木兒大軍轉道而前,直奔安卡拉而去。
巴耶賽特得知帖木兒完全對嚴陣以待的自己完全不予理會,卻率領超過自己預想的十幾萬大軍直奔安卡拉而去,心中不禁極是沉重,回想起自己的精銳大軍可以說已然傾巢而出,集結在此,安卡拉兵力薄弱。回想起自己手下那個駐守安卡拉,性子甚是懦弱的總督,回想起那個滅絕人性的帖木兒手下大軍和昔日的蒙古鐵木真如出一轍的屠城手段,巴耶賽特當即傳下軍令,大軍急速趕回安卡拉。
黃昏日暮時分,疲憊不堪的土耳其大軍終於來到了安卡拉城外十餘裏外的平原之上。眼見天色昏暗下視線不明,不利於大軍決戰,兩軍統帥不約而同的傳下軍令,讓麾下大軍就地紮營,待明日決一死戰。
第二日曙光初露時分,一隊隊的奧斯曼帝國騎兵,帖木兒帝國騎兵在平原上遙遙相對,開始逐漸集結。
端坐馬背之上的巴耶賽特眼見自己麾下大軍經過一夜休整,士氣甚是高昂,大軍左中右三部已然嚴陣以待,當即傳下了進攻左翼騎兵率先攻擊的命令。原來他麾下大軍中也有極為彪悍善戰的騎兵,那便是塞爾維亞國王斯提芬麾下的騎兵。
衝天而起的號角聲中,彪悍的斯提芬躍馬而出,率領騎兵急衝而前,上萬的塞爾維亞騎兵追隨而上,猶如一道洶湧澎湃的激流,朝著對麵的帖木兒大軍衝擊而去。
高踞馬背之上的帖木兒眼見敵軍發動,也厲聲傳下了軍令,右翼騎兵迎戰。騎兵的銳利之處便在於衝擊的高速,故此騎兵對陣騎兵的打法也唯有一個,那就是以衝擊對衝擊,在衝擊中擊潰對方。
帖木兒騎兵的護胸,馬鞍,鞍墊,箭筒,皮帶,甚至是手中所持的長矛皆染成紅色,上萬騎兵湧動之下猶如一支來自地獄,渾身浴血的惡魔,朝著遠處越奔越近的敵軍迎麵撞擊而去。
亂雨般的箭矢,交錯飛竄,急速接近的兩支騎兵中,不斷有騎士慘呼著中箭落馬,跌落塵埃,轉瞬間消失在滾滾洪流之中。
眼見敵人躍馬而來,麵目依稀可見,雙方騎士個個發出聲嘶力竭的怒吼,放下了手中騎弓,拔出了馬鞍一側的戰刀。
戰馬交錯之時,雙方騎士手中戰刀斜劈而下,將那些根本來不及清楚麵貌的對手斬於馬下,尚來不及轉過什麽念頭之時,又給對麵源源不斷衝擊而來的敵人砍得血肉模糊,栽倒馬下。
饒是帖木兒騎兵極為善戰,第一個對衝之下也是吃了一虧。原來塞爾維亞軍團作為奧斯曼大軍中率先發動攻擊一部,不但擁有極為彪悍善戰的騎士,亦且當先的千餘騎兵不但戰馬乃是精挑細選的彪壯馬匹,亦且從戰馬到騎士皆是身披鎖子甲的重騎兵,和身披皮甲的的敵手近身肉搏,當然頗占優勢。
遙望己方右翼大軍在敵軍衝擊下傷亡慘重,帖木兒麵無表情的揮手下令,帖木兒大軍中路與左翼也相繼發動。
中路大軍中陣中,數十匹身軀龐大的大象被帖木兒士卒以熊熊燃燒的火把灼燒,登時狂怒著朝前奔去。
遠處遙遙看見數十頭大象在高坐其上的騎士驅策下狂奔而來,巴耶賽特的麵上卻絲毫不減慌亂,因為中路對陣的乃是由他麾下的嫡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最為精銳的軍團。大象這種畜生雖是身軀龐大,看起來頗具威勢,在兩軍陣前卻根本無法藏起,起到奇兵突襲的效果,對此他早已胸有成竹。
手持火銃瞄準前方大笨象的土耳其士卒眼見那些龐然巨物口中發出淒厲的怒號,狂奔而來,心中雖是頗為驚懼,礙於手持戰刀的執法隊虎視眈眈立於不遠,依舊不敢開火。原來作為早已裝備火銃的土耳其大軍統帥巴耶賽特,深明目下火銃雖則威力頗為驚人然則射程相當有限,不管是對付騎兵還是大象,若是太早開火,隻能是浪費彈藥。
眼見狂奔而來的大象,已然接近到了五十步之內,巴耶賽特斷然下令開火。
最前列的一排火銃手們耳中傳來開火的銃鳴,紛紛點燃了火銃。硝煙彌漫中一支支火銃接連開火,轟鳴之聲震耳欲聾。
大象雖是皮慥肉厚,身軀龐大,也架不住這數百上千的火銃轟擊,大半尚未奔到近前便給打的血肉模糊,哀鳴著轟然倒地。
永樂皇帝朱棣當即頒下旨意,命左通政趙居任、行人張洪、僧錄司右闡教道成,隨堅中圭密同行渡海,出使日本。
海風吹拂下旗幟獵獵作響,身穿綢衫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滿遙望緩緩靠岸的船隊,不由麵露笑容。原來堅中圭密已然先行遣人趕回日本,向他稟告了大明使者來訪的消息,今日特意率領手下大小諸侯,在碼頭恭候使者一行。
年約四旬,相貌堂堂,身穿官服,頷下生就三縷長須的大明左通政趙居任,在僧人堅中圭密的陪同下緩步而來。
趙居任得堅中圭密陳說,知曉眼前這個身穿綢衫,手持折扇,打扮做大明讀書人一般的老者便是目下在日本一言九鼎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目光掃過他身側的香案,心中不由有些許熏熏然之感,暗自忖道:不料海外島國,一介蠻酋,倒也知曉我大明禮儀。眼見對方鄭重其事的率領手下一眾大小諸侯迎接自己這個天朝上使,倒也不敢過於怠慢,當即在香案一側宣讀大明皇帝朱棣的旨意,洋洋灑灑一大篇引經據典,其意便是接受日本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的稱臣之意,並措辭嚴厲的要求其派遣手下水師,剿滅那些盤踞海島,不時襲掠中土沿海諸省的倭寇。另賞賜予足利義滿龜鈕金印及勘合百道。
足利義滿身後數十步外,兩個腰插長刀的武士心知家主私下裏素來對這個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不甚服氣,此刻遙見足利義滿跪倒在地,恭敬接旨的模樣,心中雖有不甘,迫於無奈下還是口中一麵嘀嘀咕咕,一麵隨同家主跪倒在地。
京都,幕府將軍府邸之中,數十個侍者魚貫而入,將一箱箱來自大明的生絲,瓷器,書籍,筆墨紙硯等物搬到了足利義滿桌案前不遠之處。
足利義滿四顧之下眼見兩側席地而坐的一眾大小諸侯麵上那難以掩飾的貪婪之色,心中不由甚是自得,伸手指了指左手邊一個木箱中的一堆文紮,又看了看不遠處端坐的堅中圭密,朗聲說道:“有勞堅中圭密大師不辭辛勞,遠赴中土,自大明皇帝陛下處討得勘合百道,你們看看該當如何分配才好?”
一眾大小大名耳聞幕府將軍此言,當即不約而同的將注視那些生絲,瓷器,書籍的目光轉到了桌上,饒是他們平日裏在各自藩屬之地飛揚跋扈,此刻也不由目露期盼之色,呼吸也不禁微微急促起來。原來勘合便是由明朝皇帝頒發給日本的官方貿易憑證,有了這玩意兒,意味著下一次日本再次遣使朝貢大明之時,自己便可以調遣船隻跟隨使團出海,買回生絲,瓷器等脫手即可獲得暴利的物事。
“將軍大人,小人禦下不力,以致於今日在迎接天朝上使之時多有失禮之處,請將軍大人責罰。”足利義滿右手不遠處,一個年過五旬,容貌甚是獰惡的大名轉身對足利義滿叩首請罪道。
足利義滿麵顯怒色,嗬斥道:“你如何處置這兩個失禮的蠢貨?”
請罪的大名站起身來,來到大殿進門處,揮手讓數個手下以木板將兩具屍體抬了進來。殿中眾人細看之下,頓時發覺,這兩個肚破腸流,早已死透的兩具屍身,赫然正是白日裏足利義滿率眾在碼頭迎接大明使者趙居任時,暗地裏竊竊私語,不滿其對明使卑躬屈膝的兩個武士。
隻見那個請罪的大名再次跪倒在地,朝足利義滿稟道:“小人已然命令這兩個失禮的蠢物切腹謝罪。”他今日給足利義滿暗地裏敲打一番後,當即做出了一個明智的決定,以手下兩個家臣的性命換取一道勘合。兩個心腹武士的性命在他日參與朝貢的利益麵前,當然不值一提。
足利義滿微微頷首說道:“念在你對於幕府,本將軍的忠誠,賜予勘合一道。”
右手距離足利義滿最近的一個身穿華服,年約三十餘歲,滿麵桀驁之色的大名轉身對足利義滿叩首說道:“將軍大人,勘合隻有百道,請容我等私下商量一番,再請將軍大人決斷。”
足利義滿對這些手下各路諸侯的小算盤可謂洞若觀火,聞言當即點頭同意,沉聲說道:“大明使者趙大人旨意中的意思已然轉告各位,明朝皇帝陛下的意思是咱們幕府若想顯示朝貢的誠意,須得大力剿滅盤踞大小島嶼,至今不肯歸順幕府,不肯歸順我的大小倭寇。若再有勾結盜匪,與本將軍作對者,便是與朝貢之事作對,別怪本將軍下手無情。”言及於此,已是滿麵殺氣。
數個實力最為強橫的大名麵麵相覷之下盡皆叩首說道:“小的願追隨將軍大人,剿滅盜匪。”這些個能雄踞一方的諸侯,個個都不是傻子,他們之所以往昔與那些至今不肯歸順幕府的倭寇安通款曲,除了覬覦足利義滿的幕府將軍之位蠢蠢欲動而外,另外一個原因,便是能從倭寇劫掠的財貨中分一杯羹。目下各路大名尚欠缺實力與足利義滿手下兵馬抗衡,既然將軍大人要將朝貢的利益讓大小諸侯瓜分,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會去做勾結倭寇,危害朝貢海路安全,損害共同利益的蠢事。
數日之後,身穿綢衫,依然一派明朝文人打扮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滿陪同明朝使者趙居任觀光京都各處勝景之時,得心腹武士密報,說是這幾日內,那些手下的大名們紛紛派遣手下劍術高強的武士,依據各自藩屬實力級別,為了爭奪勘合的分配,展開了公開的決鬥,已然傷亡了數十人之多,麵上不禁流露出幾分老奸巨猾的微笑。這由明朝使者趙居任攜帶而來的百道勘合,不但會給幕府帶來巨大的利益,亦且使得那些心懷鬼胎的各路大名們為了各自藩屬的利益,再也無法暗自勾結在一起來反對自己,當真可謂一箭雙雕。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重鎮安卡拉東麵哈裏斯河附近的一片廣袤樹林前,一個身穿甲胄,高鼻深目,年約五十餘歲的老者抬頭看了看蒼穹中如火的驕陽,一麵伸手拭了拭額頭的汗水,一麵接過一側隨從遞上的羊皮水袋,痛飲開來,目光卻始終注視著平原上遙遠的地平線,充滿了警惕之意。他便是目下如日中天的土耳其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曾經打得君士坦丁堡談虎色變的蘇丹巴耶賽特,綽號“閃電”。
樹林之中手持火銃的土耳其步卒們紛紛在樹蔭下席地而坐,樹林前集結的數萬騎兵在日頭下個個麵顯疲憊之色,隻是礙於敵人隨時到來,不得主帥軍令不敢落馬步入樹蔭下乘涼。
原來自去年帖木兒國大軍在其蘇丹跛子帖木兒率領下,攻克土耳其征服不久的城市錫瓦斯,活埋了數千巴耶賽特麾下數千個亞美尼亞士卒,奇襲凱馬赫城,殺死巴耶賽特的兒子艾爾圖格魯爾後,奧斯曼土耳其與帖木兒國已然成為了勢同水火,不共戴天的生死大敵。自帖木兒大軍再次進犯土耳其以來,早已欲報殺子之仇的巴耶賽特斷然拒絕了手下將軍們建議的據守安卡拉城中,待重創帖木兒軍隊後再行反擊的建議。在驕傲的巴耶賽特看來,曾經打得拜占庭王朝丟盔棄甲的自己怎麽能躲在城中龜縮不出?當然是在野外和那個該死的突厥跛子決一死戰。因為知曉這個帖木兒不但陰險狡猾,亦且麾下擁有極為精銳的騎兵,所以身經百戰的巴耶賽特早早的將麾下八萬大軍帶出安卡拉,來到此處等候著帖木兒到來。在這片樹林之中,他手下的火銃兵們有著最好的掩護,不用擔心在平原之上給敵軍騎兵一衝而散,能將火銃的射擊威力充分發揮出來,給與敵軍重創。
數十裏外的平原之上,策馬而行的十五萬帖木兒騎兵匯集成一道江河般洶湧而來的洪流,朝著土耳其重鎮安卡拉前進。頭發花白的蘇丹帖木兒高踞坐騎之上,遙看麾下數十個騎射精湛的斥候追殺前來查看軍情的土耳其騎士,一派鷹視狼顧之態,絲毫看不出已然年過六十。據斥候所報,奧斯曼大軍駐紮在數十裏外的樹林附近,顯見得是想利用地勢在那裏和自己決戰,自己當然不會蠢豬一般被那個自以為是的巴耶賽特牽著鼻子到處亂撞。決戰的地點,當然要由自己來決定。
約莫一個時辰之後,兩個自帖木兒騎兵手下逃脫的土耳其斥候終於策馬狂奔來到了樹林外,向自己的統帥稟報帖木兒大軍轉道而前,直奔安卡拉而去。
巴耶賽特得知帖木兒完全對嚴陣以待的自己完全不予理會,卻率領超過自己預想的十幾萬大軍直奔安卡拉而去,心中不禁極是沉重,回想起自己的精銳大軍可以說已然傾巢而出,集結在此,安卡拉兵力薄弱。回想起自己手下那個駐守安卡拉,性子甚是懦弱的總督,回想起那個滅絕人性的帖木兒手下大軍和昔日的蒙古鐵木真如出一轍的屠城手段,巴耶賽特當即傳下軍令,大軍急速趕回安卡拉。
黃昏日暮時分,疲憊不堪的土耳其大軍終於來到了安卡拉城外十餘裏外的平原之上。眼見天色昏暗下視線不明,不利於大軍決戰,兩軍統帥不約而同的傳下軍令,讓麾下大軍就地紮營,待明日決一死戰。
第二日曙光初露時分,一隊隊的奧斯曼帝國騎兵,帖木兒帝國騎兵在平原上遙遙相對,開始逐漸集結。
端坐馬背之上的巴耶賽特眼見自己麾下大軍經過一夜休整,士氣甚是高昂,大軍左中右三部已然嚴陣以待,當即傳下了進攻左翼騎兵率先攻擊的命令。原來他麾下大軍中也有極為彪悍善戰的騎兵,那便是塞爾維亞國王斯提芬麾下的騎兵。
衝天而起的號角聲中,彪悍的斯提芬躍馬而出,率領騎兵急衝而前,上萬的塞爾維亞騎兵追隨而上,猶如一道洶湧澎湃的激流,朝著對麵的帖木兒大軍衝擊而去。
高踞馬背之上的帖木兒眼見敵軍發動,也厲聲傳下了軍令,右翼騎兵迎戰。騎兵的銳利之處便在於衝擊的高速,故此騎兵對陣騎兵的打法也唯有一個,那就是以衝擊對衝擊,在衝擊中擊潰對方。
帖木兒騎兵的護胸,馬鞍,鞍墊,箭筒,皮帶,甚至是手中所持的長矛皆染成紅色,上萬騎兵湧動之下猶如一支來自地獄,渾身浴血的惡魔,朝著遠處越奔越近的敵軍迎麵撞擊而去。
亂雨般的箭矢,交錯飛竄,急速接近的兩支騎兵中,不斷有騎士慘呼著中箭落馬,跌落塵埃,轉瞬間消失在滾滾洪流之中。
眼見敵人躍馬而來,麵目依稀可見,雙方騎士個個發出聲嘶力竭的怒吼,放下了手中騎弓,拔出了馬鞍一側的戰刀。
戰馬交錯之時,雙方騎士手中戰刀斜劈而下,將那些根本來不及清楚麵貌的對手斬於馬下,尚來不及轉過什麽念頭之時,又給對麵源源不斷衝擊而來的敵人砍得血肉模糊,栽倒馬下。
饒是帖木兒騎兵極為善戰,第一個對衝之下也是吃了一虧。原來塞爾維亞軍團作為奧斯曼大軍中率先發動攻擊一部,不但擁有極為彪悍善戰的騎士,亦且當先的千餘騎兵不但戰馬乃是精挑細選的彪壯馬匹,亦且從戰馬到騎士皆是身披鎖子甲的重騎兵,和身披皮甲的的敵手近身肉搏,當然頗占優勢。
遙望己方右翼大軍在敵軍衝擊下傷亡慘重,帖木兒麵無表情的揮手下令,帖木兒大軍中路與左翼也相繼發動。
中路大軍中陣中,數十匹身軀龐大的大象被帖木兒士卒以熊熊燃燒的火把灼燒,登時狂怒著朝前奔去。
遠處遙遙看見數十頭大象在高坐其上的騎士驅策下狂奔而來,巴耶賽特的麵上卻絲毫不減慌亂,因為中路對陣的乃是由他麾下的嫡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最為精銳的軍團。大象這種畜生雖是身軀龐大,看起來頗具威勢,在兩軍陣前卻根本無法藏起,起到奇兵突襲的效果,對此他早已胸有成竹。
手持火銃瞄準前方大笨象的土耳其士卒眼見那些龐然巨物口中發出淒厲的怒號,狂奔而來,心中雖是頗為驚懼,礙於手持戰刀的執法隊虎視眈眈立於不遠,依舊不敢開火。原來作為早已裝備火銃的土耳其大軍統帥巴耶賽特,深明目下火銃雖則威力頗為驚人然則射程相當有限,不管是對付騎兵還是大象,若是太早開火,隻能是浪費彈藥。
眼見狂奔而來的大象,已然接近到了五十步之內,巴耶賽特斷然下令開火。
最前列的一排火銃手們耳中傳來開火的銃鳴,紛紛點燃了火銃。硝煙彌漫中一支支火銃接連開火,轟鳴之聲震耳欲聾。
大象雖是皮慥肉厚,身軀龐大,也架不住這數百上千的火銃轟擊,大半尚未奔到近前便給打的血肉模糊,哀鳴著轟然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