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槍林彈雨之中,林銳指揮若定。


    為了有意降低實力,他手下的傭兵們並沒有全線參與作戰。


    而是分成了多個小隊進行輪流作戰,由於每個小隊所處的位置不一樣。


    實際上他們和這些襲擊者的交火,形成了輪動效應。但是對於他們的敵人來說,這仗打的簡直摸不著頭腦。


    他們感覺這些雇傭兵簡直是神出鬼沒,打一陣就換一個地方。


    難道他們能夠在這麽狹窄的區域內,完成遊擊戰術?


    這些地方武裝也很想一探究竟,看看這些雇傭兵到底是怎麽做到的。但往往正麵的敵人沒動靜了,背後的敵人又來了,後麵的敵人被打退了,側翼的又冒出來了。


    甚至打的那些地方武裝的指揮官有些膽戰心驚,怎麽感覺四麵八方都有這些雇傭兵。


    不是說他們的人數才兩三千人嗎?


    難道情報有誤?對方的指揮官心裏直犯嘀咕。


    而指揮官開始自我懷疑,往往就會使得他的決策失去了一貫的堅決性。


    這往往是指揮作戰的大忌。


    身為指揮員,患得患失,不斷的懷疑自己的決定,甚至更改自己的命令。絕非是一件好事。


    由此產生的惡果就是,下麵的部隊開始不理解指揮官的想法,行動變得遲疑。


    這些地方武裝,說穿了也就是跟遊擊隊差不多的角色。正規的作戰指揮,曆來也不是他們的強項。


    加上指揮員猶豫,下麵的士兵執行又不堅決。幾乎讓他們處處受製。


    指揮官確定了正麵敵情,要求部隊進攻。


    結果在行動的時候又發現正麵根本沒人防禦,倒是側翼遭受到了致命的交叉火力殺傷。


    一來二去,他們幾乎就沒有什麽指揮了。攻上來的地方武裝組織,顯得毫無攻擊重點。


    與其說是攻擊,不如說是被動防禦。


    再加上又是在夜間發動突襲,能見度低,各個部隊之間的通訊不順暢。這些地方武裝組織成員,越打越崩潰。


    他們發現,雖然阿爾拜特將軍提供的炮火相當猛烈,但是這些雇傭兵並沒有因此而減少。


    反而是越打越多,而且從各個不可思議的方向冒出來。似乎這些雇傭兵已經完全打散了建製,比他們更像是遊擊隊。


    戰鬥大概堅持了二十分鍾左右,這些地方武裝。就開始承受不住壓力,不斷有人撤退。


    林銳的雇傭兵們打的很刁鑽,因為他們早就預見到了這次襲擊,兵力分布的相當散。


    這些地方武裝分子根本摸不準他們的套路。


    而這些傭兵們之間,都是小隊通訊模式。幾個小隊之間相互配合,把這些地方武裝分子弄得團團轉。


    這些地方武裝分子,剛剛還遭遇到正麵敵軍的強大阻力,突然之間對麵就偃旗息鼓了。


    在自己隊伍的後方,倒是傳來了激烈的槍炮聲。他們剛為了應付後方襲擊,緊急調整戰術。


    原本正麵已經平靜下來的敵人,突然又殺了一個回馬槍。


    與此同時側翼也開始騷動起來。


    這些雇傭兵的打法,像極了非洲草原上的野狗。它們分散在獵物的周圍作戰,趁不注意就上去咬一口。


    而且咬完一口之後絕不戀戰,轉身就跑。等到獵物回過頭來,其他野狗又衝上去撕咬一陣。


    總之就是盡量避免和對手發生正麵衝突,不斷的騷擾和襲擊對手的側翼和後方。


    加上這些雇傭兵的武器裝備,本身就比那些地方武裝要好。而且配合緊密,十幾分鍾之後地方武裝部隊就被打的受不了,開始主動潰退。


    “老大,還沒怎麽開始呢,這幫家夥就準備跑了。我們後麵給他們準備的手段看來是用不著了。”快馬跑進來匯報道。


    “用不著就不用。他們蹭了也不用拚命死追。吩咐弟兄們火力優先,給我用力打,把聲勢打出來。


    我不需要他們殺傷多少敵人,我需要的是讓他們製造出更大的動靜。怎麽熱鬧怎麽來。


    一定要把動靜給我造足了。至少聽起來得像是一場艱苦卓絕的苦戰。”林銳笑了一下。


    “明白了,製造動靜。”快馬對他點點頭。


    林銳讓快馬去幹這件事,其實是最合適不過的。快馬是美軍部隊出身。


    美軍有著影響非常深遠的火力優先思想。美軍的單兵裝備一般情況下都是攜帶5個彈匣,也就是150發子彈。


    “海豹“特種兵標準配置為每人6到7個步槍彈夾210發子彈。


    而駐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美國士兵與前者的差別比較大,單兵至少要攜帶10個以上彈匣和大量榴彈。


    一般步槍手還要分別協助機槍、迫擊炮、火箭筒、攜帶部分彈藥,以加強一線支援武器的火力持續性,也就是300發以上的子彈。


    因為這些地區打的是治安戰,容易遭遇小規模敵人,在地形不好的時候也不容易獲得補給,所以為了避免彈盡糧絕,在不影響靈活性的前提下多帶一點還是很必要的。


    美軍治安戰的任務特性要求士兵進行直接火力壓製,也就是不管啥情況上去先給他一梭子。


    不能殺傷也要嚇得他不敢冒頭,這也符合美軍唯火力製勝論的一貫思想,所以消耗很大。


    快馬是美軍出身,所以他要求他手下的弟兄們所攜帶的彈藥基數也是參照美軍的要求。


    規定單兵攜帶的總重量在不少於50磅,約合23公斤,還是在專門有一個人負責背彈夾和補給彈藥的情況下。


    快馬手下的這部分傭兵,要說火力之猛,林銳手下的傭兵們無人能出其右。


    因為他們一般也是承擔火力壓製,和火力突襲任務。講究的就是美軍的理論,密集火力壓製。


    所以他們這幫人打起來,那叫一個熱鬧。


    不少人直接端著輕機槍突突,能不能打到敵人另外說,因為林銳要求的隻是一個動靜。


    各種下掛式槍榴彈,各式手榴彈,輪番亂砸。槍聲越密集,爆炸聲越響亮,老大就越滿意。


    用林銳的話說,這就叫做打出氣勢。其實他也知道是浪費,但為了配合阿爾拜特唱這出大戲。林銳也豁出去了。


    這可苦了那些地方武裝組織,這些地方武裝分子,說實話經濟也不寬裕。他們什麽時候見識過這麽土豪的打法?


    美軍的火力優先打法,也是要有底氣的。首先你彈藥得充足,補給得及時,才能維持的住這種高消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場合同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勿亦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勿亦行並收藏戰場合同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