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之南。


    離開績溪鎮向東,沿著鬆篁蓊鬱,澗水流淙的山穀間,屈折迂回約二十裏。便在登源河與龍川河的交匯處,遙見一座粉牆黛瓦的徽派建築,掩映在青山綠水之間。靜觀此處山形地勢,東聳龍須山。西峙雞冠山。南眺天馬山巒迷迤而上。北望登源河蜿蜒而來,端的是一處藏龍臥虎的風水寶地。


    自從元末國初。胡氏宗族遷居於此後”便在這裏累世耕讀。因其教化有方、門風嚴正,二百年來,不知多少菁英子弟,從此地走向外界。他們的選擇各不相同,或走出仕做官、治國平天下;或是貨殖經商、興業通四海,但無論作何選擇,都將自己的事業經營的如火如荼,綻放出耀眼的光輝。


    然而最終。無論其曾經如何輝煌、抑或多麽落拓,都會在生命終結之後。落葉歸根、魂歸故裏。化為鄉間的一懷沃土、山中的一掬清泉,永遠守護著這世代繁衍生息之地。


    今天,這裏又將送一位族人,永入長眠之地。隻是其聲勢之浩大、儀式之隆重,卻是二百年來從未有過,就連幾十年前,這位族人的祖父,故戶部尚書胡富歸葬時,也遠遠無法與今日相比。


    站在登源河畔的天馬山上。放眼望去但見萬頭攢動、人流如潮。引魂幡、追思旗、紙人紙馬、安靈屋、金銀山等各色冥器,密匝匝兒擺了好幾裏路這都是為這位胡家了不起的子孫準備的,隻待儀式開始,便會全燒給他,讓他在陰間能過上最好的日子,好不再為活著時的遭遇而委屈。


    青山埋忠骨、托體同山阿。


    今天正是故大明太保、海寧伯胡公諱總憲號默林公的下葬之日。


    自從禦葬的旨意一下來,徽州方麵、乃至南直隸的官員,便全力以赴的忙碌起來,為胡宗憲營造墓園因為欽天監所定的下葬日期,是二月初四。等相關官員接到聖旨時。已經是年根了。算上過年。不過一個多月而已。起初各方頗有煩言。認為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要在遠離官道幾十裏的山區中,營建一個伯爵規製的墓園,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緊接著,他們便得知,沈閣老竟然親自扶柩南下,要來天馬山主持胡太保的歸葬。一切牢騷的聲音頓時消失……所有人自動過濾掉“此事不可為,的想法”腦子裏隻剩下如何克服困難,完成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於是江淅的官紳立刻大動員,要在二月初四日前,在龍川天馬止,上,修建一座最好的墓園,等待沈閣老“送胡太保來下葬。


    此次工程由江南總督、南京工部尚書領銜,由南京工部會同江南最優秀的建築專家給出設計方案當然在等候設計圖的同時,也沒有浪費時間。江南總督唐汝楫一聲令下”命搜集相關建材要修建這樣一個墓園。所需的材料,僅石材就有十幾種”至於其餘如天星砂、陰沉木之類的珍稀物料,更是不計其數。這些東西的產地有東有西有南有北,即使不惜本錢搜集起來,也需要一年多的時間。


    然而唐總督〖自〗由妙招”他將所需物資列成一個清單,在東南的各大報紙上刊登出來。很快便有許多大戶主動與他聯係,說自己有什麽什麽物料。本事準備給自個修墳用的,但現在願意貢獻出來”為沈閣老……”哦不,胡太保盡一份心意。


    唐汝輯是來者不拒,讓他們把物料統一送到徽州,雖然有些大戶的家,離著徽州城有數百裏遠。但現今在東南這地麵上,你要是連這點東西都運不了,還好意思稱大戶?


    於是物料源源不斷從各地送往徽州。當地官府早征發了數萬民夫”並上萬馱馬牲口,日夜不停的送到龍川。


    僅僅用了七天時間,就把數萬方的土木堆滿了天馬山。


    這時設計圖也送來了”唐汝楫並江南道的大小官員,便在天馬山下安營下寨”日夜監督工程進展。連新年都是在工地上起過的。


    就這樣動用了三萬軍民,日夜不停、不計成本的趕工,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就在天馬山北,修建了一個占地三畝,規製完整的伯爵墓。


    當沈默扶柩來到龍川,應邀視察工程進展時,隻見漢白玉的墓門、望柱、欄板、神道坊,已經全部修建完畢。神道兩旁列著石人、石馬、石羊、石龜等,石像生,栩栩如生,高貴肅穆的立在那裏。從兩層的huā崗岩拜台兩側,沿著青磚鋪就的神道拾級而上,就見鬱鬱蒼蒼的高大鬆柏掩映中,坐落著一座小山包似的碩大墳塋。


    若不是山下的工棚尚未拆除,工人們還在修建上山的石階路”眼前的墳塋墓道口大開著,沈默都要以為,自己是不是跑到胡富墓前來呢?


    聽著唐汝楫邀功似的說,此外還有疑塚二處,規製與這裏的一模一樣。沈默頗為不快道:“又要給我招風惹雨。”


    但唐汝楫已經是個很成熟的大吏,他自信的對沈默道:“閣老不必擔心。這是我們東南官紳對胡大帥的一片心意,誰也說不得什麽。”說著得意的一笑道:“尤其是大戶們踴躍出錢出人,徹底粉碎了,大帥推行提編法,江南大戶恨不得寢其皮、啖其肉,的謠言。”


    沈默無奈的苦笑道:“就算東南有錢,也不能這麽個huā法,這不是純粹惹人紅眼嗎?”


    “東南富甲天下,早就深入人心。”唐汝楫笑道:“就算再節省,別人也時時刻刻想拔你的毛。省不省都是一樣,何必要裝那個窮呢?”


    沈默徹底無語,但對唐汝楫等東南官員。表現出的那種自信昂揚、不同以往的精神風貌,而感到有些欣慰。


    一“一“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離著入土安殮的吉時還有一段時間。此刻在神道兩旁,墓園之中,擠滿了身著素服、前來致祭的南直、江浙、福建、江西、甚至是兩廣、山東的文臣武將、勳貴望族也是因為預料到這一天,唐汝楫將修得這墓園十分開闊,光*半的曠地上可以容納數千人。如今已是塞得滿滿囤囤的。


    這麽多東南顯要到場。警衛工作自然不能稍有懈怠。山上山下,園裏園中,都站滿了擔任警戒的軍士。在警戒線之外,裏外三層地擠滿了,從十裏八鄉趕過來看熱鬧的人群,孝子如潮哭聲震野幡旗簇擁旌表如雲,如此盛大的葬禮。讓這些老百姓徹底開了眼界,除了嘖嘖稱奇。還是嘖嘖稱奇。


    也有那高壽的老人家,年少時見過老胡尚書的葬禮”一直以為那就是頂兒沒比了。便在其漫長的一生中,每逢有人說起,誰誰誰的葬禮豪闊,他們就會很不屑道:,“那是你們沒看過胡尚書的……,。然而此刻,他們不得不承認,眼前這場又超越當年數倍。


    然而此刻,那些掌握著東南的財富與命運、真正的頭麵人物還沒有露麵,而是在墓園內的孝棚中等待,這孝——溜有十幾間,原是為唐汝楫等監工大員搭建的臨時住所。工程完了。他也不讓拆,而是讓人再裝修一番,備為沈默並致祭官員臨時休憩之用。所以雖是臨時建築,但十分保暖,裏麵桌椅板凳、茶水點心自然也樣樣周全。


    但凡才資格坐進來的,無不是在一方呼風喚雨的人物。但比起最東頭、守衛森嚴的這一間裏的,又是小巫見大巫了。


    這是沈默接見重要人物的地方。


    此刻。他獨踮上座,左右各一溜紫檀木的交椅,坐了一共不到二十人……左邊坐了江南總督胡宗憲、閩翰總督王詢,兩廣總督吳百朋。以及六位巡撫”右邊則是以九大家為首的東南豪族家主。這就是東南財富與權力的金字塔頂端的那些人。


    沈默的目光在眾人身上巡棱,這其中大部分,他去歲秋裏剛在南京見過,當時萬萬想不到,時隔半年不到,竟又再次相會了……可是他也萬萬不希望。是通過這種方式。


    但時間寶貴,沒有給他傷懷的機會……這些督撫大員,按例是不準離開自己的省份”但他們大都發跡於抗倭戰爭,甚至就是胡宗憲從中低級官員中超擢出來的。胡宗憲活著的時候。他們要避嫌、沒辦法”但現在人死為大,也再沒有避嫌的必要了,於是他們大大方方向朝廷申請,要送他們大帥最後一程。


    此乃人之常情,加之對胡宗憲案心有餘悸,誰也不願做那個惡人,於是竟準了。


    然而這麽多督撫前來會葬。再加上沈默這個曾經的東南督帥,這些人聚在一起,就是什麽都不幹,也會惹人浮想聯翩。再說,倘若這時候哪裏發生了大事,卻因為沒有官員把持掌握而釀出禍端,這就純屬給人家機會削弱自己了。


    越是局麵一片大好,就越得小心謹慎。徐閣老的例子就在眼前。沈默不想成為下一個被群攻的對象。有鑒於此,沈默已經嚴令各路官員,今日會葬完畢。便即刻啟程、火速返回,任何人不得耽擱。


    所以隻有葬禮前的這點時間,在這個所有人都到齊的時刻,才能不凡嫌疑的給各方麵巨頭開個會。統一下認識。以應付將發生巨變的朝局,以免措手不及。


    “……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凵“……”“一……”一、,一“……、


    收起胡思亂想,沈默定定心神,清咳一聲,緩緩言道:,“這孝棚之中,原本是不談公事的。但眼下朝局到了轉折點上,東南的前途,也將遇到極大的考驗,希望大帥在天之靈會原諒我們。”。


    沈默說這話時神色嚴峻”在座眾人知道他是認真的,也都沉下心來靜聽。唯恐漏了一個字。


    ,“徐閣老致仕已成定局”他走之後的位子由誰來接替?”,沈默看看眾人,因為時間寶貴,他難得的不雲山霧罩。而是直剖心腹道:,“我聽說最近有些人在串聯,想要設法把我推上去。”。看看其中幾位道:,“終究是一片好心,所以我就不說是誰了……,。說著麵色一變道:“但是這種大事,卻不經我本人同意,未免膽子太大了吧!”,那幾人聞言低下頭,不敢看他的眼睛。


    ,“也怪我,沒有把想法早和你們通氣”。沈默表情恢複平靜道:“現在我就明白告訴你,我不會去做這個首輔,就算把位子送到我麵前,也絕不會改變!”。


    ,“大人,為什麽?,。終於有人忍不住道:,“徐閣老一去,您前麵隻有李閣老,李春芳威望全無、名聲掃地,恐怕那才是,讓他當他都不當呢!”,說著巴望著沈默道:,“他要是也退了。輪也該輪到您了,又不是您主動爭得,怕什麽閑話。。。首輔和次輔權力懸殊,東南日益繁榮富裕,他們這些達官貴人,也都賺得盆滿缽滿。已經成為其他省份眼紅嫉妒,國人不患貧患不均,肯定有人惦記上他們了。


    嚴重的危機感,使東南的官紳,希望有一個強力首揆來維護他們的利益;雖然沈默現在做的不錯。但誰知將來。明槍暗箭從四麵八方齊齊射來時。他還能不能罩得住。


    所以眾人都希望他能早日當上首輔,讓大家不再提心吊膽。


    然而沈默現在卻明確告訴他們,自己不會謀求這個首輔,這怎能不讓在座眾人失望呢?


    ,“我不是不想當這個首輔。。,沈默耐心對他們解釋道:,“然而我身在北京、又在內閣,對國家的情況,比你們清楚一點。大明朝危機四伏,已經到了必須變法圖存的地步,首輔位就是個火山口。坐上去之後,變法改草的話,就會得罪無數人,改得越徹底,得罪的人也就越多……甚至到將來,你們也會起來反對,坐在那個位子上的人。而要是不改。就成了屍位素餐,同樣要招人怨恨,說你是,屍位素餐,。改不改都是罪過,徐閣老正是看明白這一點。所以才早有去意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居一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戒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戒大師並收藏官居一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