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漸漸遮住了天際,衛王府亮起了燈火。蕭穎和柳如眉在主宅正堂對坐閑聊,麵前的桌子上放著一套瑩白如玉的白瓷茶具、一些點心水果。
聽到外麵忽然傳來腳步聲,姐妹倆一起望向了門口,見來人正是去了皇宮一天的楊集,不由自主的露出了如花笑容。
侍立一旁的秋水和秋月早已迎了上去。秋水伸手接過楊集脫下的朝服,放在一旁的衣架上,秋月端來早已備好的溫水,給楊集淨手。
柳如眉也迎了上來,溫柔的遞上一方白疊帕子,問道:“聖人隻是召見而已,郎君何以回來得這麽晚?我和大娘子還等你用晚膳呢。”
“今天談的事情多了一些,秋水秋月,讓人把晚膳端上來。”楊集接過帕子隨便的擦了下手,便坐到了大老婆的身邊。
“喏。”姐妹倆應聲而下。
蕭穎倒了一杯茶,推到丈夫麵前,關切的問道:“是不是與武舉有關?”
“正是!”楊集喝了一口茶,說道:“我的假期算是泡湯了,聖人已經任命我為武舉總監察,明天又得忙了。”
蕭穎咬了咬嘴唇,輕聲道:“是不是兄長把你給賣了?”
“跟你兄長關係不大,就算與他有關,也輪不到你這個衛王妃來愧疚。”楊集明白蕭穎的想法,她認為是她哥哥蕭瑒不仗義,將自己推進了火坑,心裏很是過意不去,但是他得打消蕭穎這種念頭,讓她明白自己已經是楊家婦、而不是蕭家女。若是蕭穎與“五姓女”是一路人,那他即便是再舍不得,也要收回毫不保留的信任、感情。
“五姓女”與和親公主沒有半點區別,幾乎都是娘家打入‘敵方’的高級間諜。
她們生下來就失去自由,她們在牙牙學語時就要接受各種訓練,她們得到最頂級禮儀教育的同時,還要接受一切以家族、以娘家為重理念的洗腦。所以出色的五姓女都具備知書達禮、華貴大方、能書善畫等特征。
受嚴苛訓練的五姓女,上得廳堂下得廚房、能彈古琴吹洞簫;研磨即可一手好字,提筆畫出美好卷軸,堪稱女中典範,用完美來形容她們也不為過。
她們的未來隻有兩個,一是與其他世家大族聯姻,這樣既能將七大望族盤根交錯交錯在一起,形成唇亡齒寒的利益網絡,又能在夫家和娘家利益發生衝突時,充當娘家打入‘敵方’內部的間諜。二是嫁給極有潛力的貴族子弟、中小士族子弟、寒士,將他們收入娘家的勢力範圍之內,壯大娘家的勢力。
不過大隋王朝是關隴貴族的天下,人人都想巴結關隴貴族上位,便是淪落為灰孫子的五姓七宗也不例外,甚至賺錢也要把族中女子送入某個大貴族,所以“五姓女”這個品牌在大隋王朝是處於一種賠錢的投資階段,不像唐朝那麽響亮和誇張。
蕭穎聽出了丈夫的話意,急著說道:“郎君,我絕對不是心向娘家那種女人。我隻是、我隻是覺得因為我的緣故,郎君才盡心盡力的幫兄長化解難題,才有了後來的的出賣,以及現在這個總監察……”
說到這裏,蕭穎已經怕得臉色蒼白、渾身顫抖,眼睛裏亮晶晶的,隱隱有淚光閃爍,不知該說什麽才好,
丈夫要是認為自己心向娘家,是蕭家的密探,他以後即便對自己好,那也是表麵上的虛假的相敬如賓,而不是現在這樣,若是失去丈夫信任,那她一定痛徹心扉、生不如死。
“無須解釋,我明白的!你的心,我也明白。”楊集握住了她的手,從冰冷顫抖手察覺到她內心的恐懼,也能體會到—個癡情女子對他深情,但是話雖不怎麽中聽,可這是他的底線,隻有事先交待清楚,方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我生是楊家人,鬼是楊家魂,一切皆以郎君和夫家為重。真的,你要相信我。”蕭穎聲音依舊輕柔,卻有些哽咽起來,別過頭去,不讓楊集看見她湧出的淚水。
“我相信、我相信!”楊集將她摟在了懷裏,柔聲安慰。
過了好一會兒,蕭穎才平靜下來,慢慢的從丈夫的懷裏坐正,不過她依舊迷信世家門閥的勢力,擔憂的問道:“郎君打算怎麽做?”
“實際上武舉總監察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事,以我對世家門閥造成的傷害而言,哪怕是把乙榜四百個名額通通送給世家子,對方也不會感恩,更不會放心仇視、仇恨,所以再得罪一次也無所謂。”
楊集拭去她臉上的淚珠,安慰道:“世家門閥勢力是大,但它們是一盤散沙,大不過皇帝。它們是有無數人力物力可用,可皇帝掌握的人力和物力、財力更大,更厲害的是皇帝代表天下正統,他是規則的製定者,世家門閥隻能遵從。隻要我有皇帝這個大靠山,自己又行得正、走得端,有什麽好怕的?”
“我是朝廷命官,是堂堂正正的武舉總監察,隻要秉承公正之心,便能高舉律法的武器,行使人們拍手稱快的正義之權。另外還有一件事,我得告訴你們……”
楊集看了蕭穎和柳如眉一眼,鬱悶的說道:“今天和聖人聊著聊著,就刹不住了。於是主考官也變成我楊集了。”
武舉總監察就是監督官員,簡單得很。他鬱悶的是武舉主考官這個差事。
這是因為今天和楊廣商議之時,自己嘴巴關不住、刹不住車,楊廣一拍大腿,說了句“我覺得你最在行,考慮得最周詳,幹脆你把主考官也兼任算了。”
於是乎,楊集既是武舉總監察,也是主考官。
雖然說大隋幾十年來,幾乎年年在搞科舉,但貴族式的科舉籌劃不周、影響不大、規模極小,俱是貴族子弟在比拚,十分的潦草!可以說,滿朝文武都沒有舉行如此大規模盛事的經驗。
全都靠自己帶頭來搞。
當然,他也明白楊廣的意圖,楊廣並沒有指望首屆武舉就能招攬到什麽大才、天才,他倉促上馬,不過是借著軍方訴求的東風,為武人啟動一個唯才是用的理念而已,他圖的不是現在,圖是的長遠的未來。
可再草率、粗糙、潦草,那也是麵向全國武士的武舉啊!
更要命的是,全國武士都來了,時間已經相當緊迫了!
“……”蕭穎、柳如眉聽了楊集的話,深感無語。蕭穎以一種幾乎生無可戀的口吻道:“武舉迫在眉睫,郎君決定怎麽做?”
楊集說道:“自然是將之前的章程推翻重建了!”
武舉比的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你不如人就是不如人;不像科舉,考科舉的時候,就算你把文章寫得花團錦簇,考官因為個人喜好,有的覺得好,有得覺得不好,最是容易出分歧和糾紛了。
。。。。。。。。。
許國公宇文述的府邸位於崇仁坊,他因為有擁立之功,再加上本人善於鑽營,因此深得楊廣信賴。
達官貴人都希望搭上宇文這艘大船,繼而使自己的地位有所提升,每天上門求官、求升遷、拉關係的達官貴人絡繹不絕,使許國公府前廣場車水馬龍、連綿不絕。
幾乎所有京官都知道宇文述有兩大愛好,首先是愛財如命,早在開皇年間,宇文述便家資钜萬,寶庫中的奇珍異寶多不勝數。
其次是喜歡收假子;收假子其實就是魏朝、周朝家兵製的延續,當年關隴貴族各大門閥手中動輒有家兵數萬,這些家兵都跟隨主人之姓;像宇文述,他的先祖本姓破野頭,不過是宇文氏的家奴而已,但是隨著他的父親宇文盛和本人的強勢崛起,他們再也不承認自己是家奴出身的人,而是以宇文皇族一支自居。
到了開皇年間,楊堅廢除了不利天下穩定的家兵製,強行讓世家門閥的家兵改回本姓,家兵製便漸漸消失在大眾眼前,但是暗地裏,關隴貴族又用認假子方式將家兵製延續了下來。更讓他難以調查的是,這些假子都以本姓深入軍隊,控製了底層軍權,這就是關隴貴族根基所在,想動他們十分困難。
宇文述在先帝時期就收了無數假子,傳聞他有假子三千,這些人要麽是武藝高強的武士,要麽就是文采斐然之士,隻不過先帝楊堅對此控製極嚴,因此宇文述隻敢偷偷摸摸的收。
但是隨著楊廣登基,自己地位的提升,宇文述借武舉來收假子的心,一下子又膨脹了起來,他希望把乙榜那些出類拔萃之士都收為家奴般的假子,然後通過自己的關係,將他們安排到各個職位之上,以此來壯大自己的實際勢力。
此時他正在書房中接見兵部員外郎王世充,聽他匯報乙榜的報名情況。
王世充的祖父是西域胡人,後來遷到關中新豐縣定居,他祖父支頹耨早逝,父親支收跟他改嫁到霸城王氏的母親生活,因而改為王姓。王世充長得高大魁梧、滿頭卷發,很有胡人的樣貌。他在開皇年間,因戰功被授予儀同三司的散官,由於他善於鑽營,便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躋身於朝官行列,成了兵部員外郎。
王世充極有政治眼光,他早已察覺到楊素有功高震主之嫌,鼎盛之後便會走向衰弱,跟楊家混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於是他在眾人追捧楊家之時,早早投靠了蓄勢待發的宇文述,極盡奉承諂媚之能事,漸漸成了宇文述在朝中的心腹,若非宇文述不敢上級的收京官為假子,宇文述假子中的大太保一定非王世充莫屬。
這屆武舉,王世充和幾名同僚是乙榜的主要負責人,由於他很精明能幹,所有事情都辦得妥妥帖帖的,便成了乙榜的主導者,名義上他是聽從兵部尚書蕭瑒、兵部侍郎段文段的命令,但是他實際上是在為宇文述辦事。
榜文上漏洞便是他遵照宇文述的命令而為,向世家門閥賣個人情是其次,主要還是便於宇文述安插人。
王世充恭恭敬敬的向宇文述說道:“大將軍,截至今天,報名考乙榜的武士計有三萬四千餘人;按照榜文公布時間、遠方考生的行程來算,該來的都已經來了。就算後期還有人聞訊趕來,頂多也就四萬人左右。”
“報名時間還剩多少天?”宇文述問道。
“報名時間截止於臘月十八,目前還剩下三十七天。”王世充諂媚道:“大將軍,要不要把報名時間縮短?”
可憐的王世充,至今還以為主考官是蕭瑒、段文振,考核的方式還是按照他設計章程來走。
這其實也是一個時間差,由於蕭瑒和段文振昨天才知道武舉存在的漏洞,兩人向楊廣請罪以後,抓緊時間補漏洞、重新設計考核章程,等他們今天上報楊廣的時候,正好撞到了楊集,當楊廣把主考官、總監察安排給了楊集以後。楊集為了讓魑魅魍魎現出原形,不許二人將事情透露出去,給人營造出一種依然如故的假象。
而王世充是最大的嫌疑人,他當然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楊集和蕭瑒、段文振拉入了黑名單,他又豈能知道這些?
“沒有這個必要!我也不想管這些。”宇文述對這些不感興趣,他懶懶散散的打了一個嗬欠,吩咐道:“反正你至少要給我一百八十個名額。”
這一百八十個名額,宇文述打算拿一部分來安排自己人;一部分是世家門閥、文武大臣知道他和王世充的關係,於是便花了重金來買名額,既然收人錢財,那他自然得替人消災,否則以後怎麽做生意?至於另外一部分,則是準備武舉啟動以後,待價而沽。
“這個……”王世充聞言,心中大感為難,他暗是收了三十個人的好處,必須保證這些人奪得名額,其他幾名同僚也有自己的人選,所以光是他們這裏占了一百二十多個名額,而宇文述更加貪婪,一下子就要走一百八十個名額,要是後期再有位高權重的大臣、世家門閥塞人,那麽最後留給幾萬名普通將士、民間武士爭奪的名額,能有三五十個就不錯了。
宇文述看出王世充的猶豫,冷冷的說道:“怎麽了?難道王使君連這點小事都不願幫了?”
王世充見宇文述連‘王使君’都叫出來,連忙表態道:“大將軍,卑職自然是沒有問題,隻是恐怕聖人那裏不好交待啊。”
王世充擔心幾萬名武士發現他們瘋狂作弊以後,會聯合鬧事,到時候,宇文述是沒有什麽事,他們幾人非死不可。他這番話,其實也是在提醒宇文述,聖人在盯著呢,別太過分了。如果宇文述因為害怕聖人而減少名額,那麽他也保險了。
“聖人日裏萬機,豈能時刻盯著武舉?他要的隻是一個結果而已,至於過程,他並不關心。所以聖人那裏,你根本就不用擔心!”宇文述揮了揮手,漫不在乎的說道:“而且武舉又不要提筆寫字,更沒有把柄留下。隻要在考武器、考騎術的時候,考官說某個人好那就好,說某個人一無是處,那麽此人就一無是處。要是實在糊弄不過去,考官也可以說此人出自反隋家庭、說此人品德敗壞、說此人是十惡不赦的地方惡霸。另外,為了方便你來操作,我會建議聖人增加兵法科。”
“多謝大將軍教誨,卑職明白了。”王世充鬆了一口氣,對於宇文述的老奸巨猾更是歎為觀止,一種高山仰止之感,自心底油然而生。
宇文述又想到了一事,叮囑道:“考核之時,你幫多留意一些家世不好,卻有真本事的人,如果發現這類人,你第一時間把他們名字報過來,”
王世充異常精明,一聽宇文述這麽說,便知道他動了收假子之念頭,目的是借朝廷的武舉來擴充自己的勢力,若是將乙榜出類拔萃的民間武士一網打盡,日後宇文述隻要在朝堂之上稍加運作,這些人便會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獨屬於宇文家的中堅力量。
他拱了拱手,說道:“大將軍之教誨,卑職謹記在心。若是沒有其他吩咐,那卑職先行告辭了。”
“嗯!”宇文述點了點頭:“你放心,我不虧待你的。”
“謝大將軍。”王世充躬身一禮,便慢慢的退了下去。
王世充走後不久,宇文化及便大步而來,向父親拱手一禮,說道:“阿耶,長秋監楊安奉聖人之命,將封信交給您。”
宇文述連忙起身,問道:“長秋監在正堂嗎?”
宇文化及將一封信呈給父親,說道:“長秋監把信交給我,就走了。”
“哦!”宇文述打開書信一看,頓時一屁股坐在榻上,臉色也變得十分凝重起來。
宇文化及湊近一看,不由驚呼出聲,信箋上隻有一行字“大將軍,衛王在並州遭到伏擊,你認為是誰泄露了他的行蹤?”
是誰?
自然是宇文述了,而經手人,則是宇文化及。
聽到外麵忽然傳來腳步聲,姐妹倆一起望向了門口,見來人正是去了皇宮一天的楊集,不由自主的露出了如花笑容。
侍立一旁的秋水和秋月早已迎了上去。秋水伸手接過楊集脫下的朝服,放在一旁的衣架上,秋月端來早已備好的溫水,給楊集淨手。
柳如眉也迎了上來,溫柔的遞上一方白疊帕子,問道:“聖人隻是召見而已,郎君何以回來得這麽晚?我和大娘子還等你用晚膳呢。”
“今天談的事情多了一些,秋水秋月,讓人把晚膳端上來。”楊集接過帕子隨便的擦了下手,便坐到了大老婆的身邊。
“喏。”姐妹倆應聲而下。
蕭穎倒了一杯茶,推到丈夫麵前,關切的問道:“是不是與武舉有關?”
“正是!”楊集喝了一口茶,說道:“我的假期算是泡湯了,聖人已經任命我為武舉總監察,明天又得忙了。”
蕭穎咬了咬嘴唇,輕聲道:“是不是兄長把你給賣了?”
“跟你兄長關係不大,就算與他有關,也輪不到你這個衛王妃來愧疚。”楊集明白蕭穎的想法,她認為是她哥哥蕭瑒不仗義,將自己推進了火坑,心裏很是過意不去,但是他得打消蕭穎這種念頭,讓她明白自己已經是楊家婦、而不是蕭家女。若是蕭穎與“五姓女”是一路人,那他即便是再舍不得,也要收回毫不保留的信任、感情。
“五姓女”與和親公主沒有半點區別,幾乎都是娘家打入‘敵方’的高級間諜。
她們生下來就失去自由,她們在牙牙學語時就要接受各種訓練,她們得到最頂級禮儀教育的同時,還要接受一切以家族、以娘家為重理念的洗腦。所以出色的五姓女都具備知書達禮、華貴大方、能書善畫等特征。
受嚴苛訓練的五姓女,上得廳堂下得廚房、能彈古琴吹洞簫;研磨即可一手好字,提筆畫出美好卷軸,堪稱女中典範,用完美來形容她們也不為過。
她們的未來隻有兩個,一是與其他世家大族聯姻,這樣既能將七大望族盤根交錯交錯在一起,形成唇亡齒寒的利益網絡,又能在夫家和娘家利益發生衝突時,充當娘家打入‘敵方’內部的間諜。二是嫁給極有潛力的貴族子弟、中小士族子弟、寒士,將他們收入娘家的勢力範圍之內,壯大娘家的勢力。
不過大隋王朝是關隴貴族的天下,人人都想巴結關隴貴族上位,便是淪落為灰孫子的五姓七宗也不例外,甚至賺錢也要把族中女子送入某個大貴族,所以“五姓女”這個品牌在大隋王朝是處於一種賠錢的投資階段,不像唐朝那麽響亮和誇張。
蕭穎聽出了丈夫的話意,急著說道:“郎君,我絕對不是心向娘家那種女人。我隻是、我隻是覺得因為我的緣故,郎君才盡心盡力的幫兄長化解難題,才有了後來的的出賣,以及現在這個總監察……”
說到這裏,蕭穎已經怕得臉色蒼白、渾身顫抖,眼睛裏亮晶晶的,隱隱有淚光閃爍,不知該說什麽才好,
丈夫要是認為自己心向娘家,是蕭家的密探,他以後即便對自己好,那也是表麵上的虛假的相敬如賓,而不是現在這樣,若是失去丈夫信任,那她一定痛徹心扉、生不如死。
“無須解釋,我明白的!你的心,我也明白。”楊集握住了她的手,從冰冷顫抖手察覺到她內心的恐懼,也能體會到—個癡情女子對他深情,但是話雖不怎麽中聽,可這是他的底線,隻有事先交待清楚,方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我生是楊家人,鬼是楊家魂,一切皆以郎君和夫家為重。真的,你要相信我。”蕭穎聲音依舊輕柔,卻有些哽咽起來,別過頭去,不讓楊集看見她湧出的淚水。
“我相信、我相信!”楊集將她摟在了懷裏,柔聲安慰。
過了好一會兒,蕭穎才平靜下來,慢慢的從丈夫的懷裏坐正,不過她依舊迷信世家門閥的勢力,擔憂的問道:“郎君打算怎麽做?”
“實際上武舉總監察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事,以我對世家門閥造成的傷害而言,哪怕是把乙榜四百個名額通通送給世家子,對方也不會感恩,更不會放心仇視、仇恨,所以再得罪一次也無所謂。”
楊集拭去她臉上的淚珠,安慰道:“世家門閥勢力是大,但它們是一盤散沙,大不過皇帝。它們是有無數人力物力可用,可皇帝掌握的人力和物力、財力更大,更厲害的是皇帝代表天下正統,他是規則的製定者,世家門閥隻能遵從。隻要我有皇帝這個大靠山,自己又行得正、走得端,有什麽好怕的?”
“我是朝廷命官,是堂堂正正的武舉總監察,隻要秉承公正之心,便能高舉律法的武器,行使人們拍手稱快的正義之權。另外還有一件事,我得告訴你們……”
楊集看了蕭穎和柳如眉一眼,鬱悶的說道:“今天和聖人聊著聊著,就刹不住了。於是主考官也變成我楊集了。”
武舉總監察就是監督官員,簡單得很。他鬱悶的是武舉主考官這個差事。
這是因為今天和楊廣商議之時,自己嘴巴關不住、刹不住車,楊廣一拍大腿,說了句“我覺得你最在行,考慮得最周詳,幹脆你把主考官也兼任算了。”
於是乎,楊集既是武舉總監察,也是主考官。
雖然說大隋幾十年來,幾乎年年在搞科舉,但貴族式的科舉籌劃不周、影響不大、規模極小,俱是貴族子弟在比拚,十分的潦草!可以說,滿朝文武都沒有舉行如此大規模盛事的經驗。
全都靠自己帶頭來搞。
當然,他也明白楊廣的意圖,楊廣並沒有指望首屆武舉就能招攬到什麽大才、天才,他倉促上馬,不過是借著軍方訴求的東風,為武人啟動一個唯才是用的理念而已,他圖的不是現在,圖是的長遠的未來。
可再草率、粗糙、潦草,那也是麵向全國武士的武舉啊!
更要命的是,全國武士都來了,時間已經相當緊迫了!
“……”蕭穎、柳如眉聽了楊集的話,深感無語。蕭穎以一種幾乎生無可戀的口吻道:“武舉迫在眉睫,郎君決定怎麽做?”
楊集說道:“自然是將之前的章程推翻重建了!”
武舉比的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你不如人就是不如人;不像科舉,考科舉的時候,就算你把文章寫得花團錦簇,考官因為個人喜好,有的覺得好,有得覺得不好,最是容易出分歧和糾紛了。
。。。。。。。。。
許國公宇文述的府邸位於崇仁坊,他因為有擁立之功,再加上本人善於鑽營,因此深得楊廣信賴。
達官貴人都希望搭上宇文這艘大船,繼而使自己的地位有所提升,每天上門求官、求升遷、拉關係的達官貴人絡繹不絕,使許國公府前廣場車水馬龍、連綿不絕。
幾乎所有京官都知道宇文述有兩大愛好,首先是愛財如命,早在開皇年間,宇文述便家資钜萬,寶庫中的奇珍異寶多不勝數。
其次是喜歡收假子;收假子其實就是魏朝、周朝家兵製的延續,當年關隴貴族各大門閥手中動輒有家兵數萬,這些家兵都跟隨主人之姓;像宇文述,他的先祖本姓破野頭,不過是宇文氏的家奴而已,但是隨著他的父親宇文盛和本人的強勢崛起,他們再也不承認自己是家奴出身的人,而是以宇文皇族一支自居。
到了開皇年間,楊堅廢除了不利天下穩定的家兵製,強行讓世家門閥的家兵改回本姓,家兵製便漸漸消失在大眾眼前,但是暗地裏,關隴貴族又用認假子方式將家兵製延續了下來。更讓他難以調查的是,這些假子都以本姓深入軍隊,控製了底層軍權,這就是關隴貴族根基所在,想動他們十分困難。
宇文述在先帝時期就收了無數假子,傳聞他有假子三千,這些人要麽是武藝高強的武士,要麽就是文采斐然之士,隻不過先帝楊堅對此控製極嚴,因此宇文述隻敢偷偷摸摸的收。
但是隨著楊廣登基,自己地位的提升,宇文述借武舉來收假子的心,一下子又膨脹了起來,他希望把乙榜那些出類拔萃之士都收為家奴般的假子,然後通過自己的關係,將他們安排到各個職位之上,以此來壯大自己的實際勢力。
此時他正在書房中接見兵部員外郎王世充,聽他匯報乙榜的報名情況。
王世充的祖父是西域胡人,後來遷到關中新豐縣定居,他祖父支頹耨早逝,父親支收跟他改嫁到霸城王氏的母親生活,因而改為王姓。王世充長得高大魁梧、滿頭卷發,很有胡人的樣貌。他在開皇年間,因戰功被授予儀同三司的散官,由於他善於鑽營,便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躋身於朝官行列,成了兵部員外郎。
王世充極有政治眼光,他早已察覺到楊素有功高震主之嫌,鼎盛之後便會走向衰弱,跟楊家混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於是他在眾人追捧楊家之時,早早投靠了蓄勢待發的宇文述,極盡奉承諂媚之能事,漸漸成了宇文述在朝中的心腹,若非宇文述不敢上級的收京官為假子,宇文述假子中的大太保一定非王世充莫屬。
這屆武舉,王世充和幾名同僚是乙榜的主要負責人,由於他很精明能幹,所有事情都辦得妥妥帖帖的,便成了乙榜的主導者,名義上他是聽從兵部尚書蕭瑒、兵部侍郎段文段的命令,但是他實際上是在為宇文述辦事。
榜文上漏洞便是他遵照宇文述的命令而為,向世家門閥賣個人情是其次,主要還是便於宇文述安插人。
王世充恭恭敬敬的向宇文述說道:“大將軍,截至今天,報名考乙榜的武士計有三萬四千餘人;按照榜文公布時間、遠方考生的行程來算,該來的都已經來了。就算後期還有人聞訊趕來,頂多也就四萬人左右。”
“報名時間還剩多少天?”宇文述問道。
“報名時間截止於臘月十八,目前還剩下三十七天。”王世充諂媚道:“大將軍,要不要把報名時間縮短?”
可憐的王世充,至今還以為主考官是蕭瑒、段文振,考核的方式還是按照他設計章程來走。
這其實也是一個時間差,由於蕭瑒和段文振昨天才知道武舉存在的漏洞,兩人向楊廣請罪以後,抓緊時間補漏洞、重新設計考核章程,等他們今天上報楊廣的時候,正好撞到了楊集,當楊廣把主考官、總監察安排給了楊集以後。楊集為了讓魑魅魍魎現出原形,不許二人將事情透露出去,給人營造出一種依然如故的假象。
而王世充是最大的嫌疑人,他當然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楊集和蕭瑒、段文振拉入了黑名單,他又豈能知道這些?
“沒有這個必要!我也不想管這些。”宇文述對這些不感興趣,他懶懶散散的打了一個嗬欠,吩咐道:“反正你至少要給我一百八十個名額。”
這一百八十個名額,宇文述打算拿一部分來安排自己人;一部分是世家門閥、文武大臣知道他和王世充的關係,於是便花了重金來買名額,既然收人錢財,那他自然得替人消災,否則以後怎麽做生意?至於另外一部分,則是準備武舉啟動以後,待價而沽。
“這個……”王世充聞言,心中大感為難,他暗是收了三十個人的好處,必須保證這些人奪得名額,其他幾名同僚也有自己的人選,所以光是他們這裏占了一百二十多個名額,而宇文述更加貪婪,一下子就要走一百八十個名額,要是後期再有位高權重的大臣、世家門閥塞人,那麽最後留給幾萬名普通將士、民間武士爭奪的名額,能有三五十個就不錯了。
宇文述看出王世充的猶豫,冷冷的說道:“怎麽了?難道王使君連這點小事都不願幫了?”
王世充見宇文述連‘王使君’都叫出來,連忙表態道:“大將軍,卑職自然是沒有問題,隻是恐怕聖人那裏不好交待啊。”
王世充擔心幾萬名武士發現他們瘋狂作弊以後,會聯合鬧事,到時候,宇文述是沒有什麽事,他們幾人非死不可。他這番話,其實也是在提醒宇文述,聖人在盯著呢,別太過分了。如果宇文述因為害怕聖人而減少名額,那麽他也保險了。
“聖人日裏萬機,豈能時刻盯著武舉?他要的隻是一個結果而已,至於過程,他並不關心。所以聖人那裏,你根本就不用擔心!”宇文述揮了揮手,漫不在乎的說道:“而且武舉又不要提筆寫字,更沒有把柄留下。隻要在考武器、考騎術的時候,考官說某個人好那就好,說某個人一無是處,那麽此人就一無是處。要是實在糊弄不過去,考官也可以說此人出自反隋家庭、說此人品德敗壞、說此人是十惡不赦的地方惡霸。另外,為了方便你來操作,我會建議聖人增加兵法科。”
“多謝大將軍教誨,卑職明白了。”王世充鬆了一口氣,對於宇文述的老奸巨猾更是歎為觀止,一種高山仰止之感,自心底油然而生。
宇文述又想到了一事,叮囑道:“考核之時,你幫多留意一些家世不好,卻有真本事的人,如果發現這類人,你第一時間把他們名字報過來,”
王世充異常精明,一聽宇文述這麽說,便知道他動了收假子之念頭,目的是借朝廷的武舉來擴充自己的勢力,若是將乙榜出類拔萃的民間武士一網打盡,日後宇文述隻要在朝堂之上稍加運作,這些人便會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獨屬於宇文家的中堅力量。
他拱了拱手,說道:“大將軍之教誨,卑職謹記在心。若是沒有其他吩咐,那卑職先行告辭了。”
“嗯!”宇文述點了點頭:“你放心,我不虧待你的。”
“謝大將軍。”王世充躬身一禮,便慢慢的退了下去。
王世充走後不久,宇文化及便大步而來,向父親拱手一禮,說道:“阿耶,長秋監楊安奉聖人之命,將封信交給您。”
宇文述連忙起身,問道:“長秋監在正堂嗎?”
宇文化及將一封信呈給父親,說道:“長秋監把信交給我,就走了。”
“哦!”宇文述打開書信一看,頓時一屁股坐在榻上,臉色也變得十分凝重起來。
宇文化及湊近一看,不由驚呼出聲,信箋上隻有一行字“大將軍,衛王在並州遭到伏擊,你認為是誰泄露了他的行蹤?”
是誰?
自然是宇文述了,而經手人,則是宇文化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