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楊集原本的設想,官方最好不加入學術界的交流和辯論,唯有如此,各種先進的思想方能如雨後春筍一般的冒出來;所以他對於東方大儒的抱以歡迎的態度,不但還將此事當作頭等大事來辦,而且盡可能降低自己的存在。</p>
可是王孝通的表現,使楊集意識到利益之爭無處不在;所謂的“純潔的學術交流、辯論”,實則是自己自欺欺人;而“王孝通們”看似是高高在上的大儒,但實際上,他們的功利心、權利心實際上比官場中人還重。</p>
他們此番西行,根本就不是推動經學的進步,而是企圖踩著涼州,使自己在士林間名聲的更進一步。他們爭鬥的方式,也不是光明正大的辯論、辯學,而是陰謀詭計全上手。</p>
有鑒於此,楊集自然不再指望這是純粹的學術交流,索性就不客氣的開了“掛”,並且在《師說》最後加了一段不倫不類的話,爭取將王孝通拍死在地。隻要王孝通這個“觀光團團長”倒了,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p>
正如楊集之所料,《師說》那最後一段讓王孝通在氣、恨、怒、怨、怕等等負麵情緒的衝擊之下,是真的暈了。</p>
涼州大學的一間官署之內,楊集與麾下官員聚在一處,他看了了眾人一眼,沉聲說道:“這老王八的品行、才學或許一般,可他畢竟是所謂的‘大儒’,如今氣倒在涼州大學的消息,遲早會傳開!日後會不會有影響?”</p>
楊集不怕世家門閥,因為他知道自己與世家門閥鬥得越狠,楊廣越欣賞,也就越安全,可是學術與權力鬥爭不一樣,若是這起事件處理不好,那他便是天下讀書人的公敵了,這些人或許都是無權無勢,但是他們如果一起示威,恐怕楊廣也壓不住。</p>
雖然楊廣不會因此砍了他,但是為了平息讀書人的怒火、同時也是為了保護他,楊廣說不定會讓他退出官場幾年。</p>
對於楊集本人和衛王係而言,暫時的隱退非但不是損失,反而可以抽出時間經營衛王係,他或許會在隱退的時候失去一定的權力、地盤,可是在‘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漫長過程中,衛王係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淬煉,離開的隻是一些雜質、剩下的卻是最為忠誠的精英,等到日後複出,衛王係必將爆發出難以想象的威力。</p>
可是涼州正值改革的關鍵,若是失去他這個權勢滔天、強而有力的首領,涼州係必將被逐個擊破,他們多年的努力也將化為灰盡;同時也意味著楊堅、楊廣大力支持的改革以失敗告終,以後再想開啟,勢必難如登天。</p>
所以現在雖然隻是王孝通被氣暈,但是楊集出於大局考慮,不得不多想一些。</p>
“大王盡管放心。赴涼大儒多半是真正向學之人,他們隻是結伴而來罷了。隻不過此番辯論由王孝通發起,故而默認王孝通為首,但是大家並非是王孝通的個人,所以今日之事,哪怕傳回大興,也不過是眾說紛紜而已。大王盡管放心便是。”楊善會與楊集共事多年,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他知道楊集的擔心所在,朗聲說道:“而且我們還有飛鷹、飛鴿等等便捷的傳訊工具,隻要率先將今日發生之事傳回大興,那我們便占據了輿情的先機,所以我們壓根就不怕他們。”</p>
“是啊大王!”虞世南拱手道:“王孝通技不如人、無才無德,怨不得人。隻要我們先發製人,必將占據主動。”</p>
楊集聽了兩人之言,心中擔憂頓時一掃而空,他向淩敬說吩咐道:“敬之,無論如何,我們必須都要主動和道德的高度之上,先將今日發生的事傳回大興,讓郝瑗有個準備。若是王孝通不識趣,那麽咱們也就不必客氣了。”</p>
“喏!”淩敬抱拳應喏。</p>
“從目前來看,東方大老也有真心向學之人,比如徐文遠、馬嘉運就是典型的代表,但是也有一些人懷著踩死我們的目的而來,他們的目的與王孝通如出一轍、懷著不軌之心,我認為隻有將這幫人打爬,那麽,我們涼州便能占據絕對的主動。”楊集看了眾人一眼,沉聲問道:“我的原則是:朋友來了,好酒好肉招待;若是敵人來了,便令其不得好好。對於王孝通等人接下來的行程,諸位有什麽意見?我們又應該怎麽令其身敗名裂?”</p>
“大王!人無頭不行、鳥無翅不騰,所以這些人以王孝通、徐文遠為首!撇開真心向學的徐文遠不論,那麽我們的敵人便是王孝通及其附從。”劉炫拱手道:“隻要我們將王孝通殺得片甲不留,其他人自然不足為慮。”</p>
楊集問道:“怎麽殺?”</p>
“大王,馬嘉運是卑職的旁聽學生,是個真心向學的人。”劉焯看了楊集一眼,繼續說道:“他十分推崇卑職與光伯,此番前來,便不打算走了。或許我們可以從其口中得到王孝通等人的計劃。”</p>
楊集沉吟半晌,說道:“士元公,將馬嘉運喚來。”</p>
“喏!”劉焯應了一聲,立刻走出大門。</p>
不久,便將馬嘉運帶了進來。</p>
“草民馬嘉運參見大王!”馬嘉運拱手一禮。</p>
“免禮!”楊集看了看這個大光頭,笑著說道:“馬先生的事跡,二位劉先生也說了一些。對於馬先生向學、求學之心,我楊集自愧不如、感佩交加。”</p>
客套完畢,楊集繼續說道:“先帝重漢學、重文教,自登基之日起,便努力收集散落各地的書籍,時至今日,秘書省的藏書足有三十多萬卷、六萬多類圖書。這些藏書,我涼州大學圖書館皆有副本。若是馬先生想看、想學,並且願意留下來,那我便讓你擔任圖書館館主之職,專門打理這些書籍。”</p>
馬嘉運大喜過望,激動的行禮道:“多謝大王厚愛!”</p>
“王孝通是什麽人,你也看到了。他功利心太重了,已經失去了大儒的品質,我覺得他根本就不是以文會友的人。”楊集身子微微前傾,笑著向馬嘉運說道:“如果老老實實的比試,我們這邊根本就不會輸,但是他的行為著實讓人心寒,所以我想知道:他的殺招是什麽?”</p>
“大王,論及經學上的成就,沒有人贏得得了光伯先生、士元先生,這一點,大家雖然嘴上不說,可是心中十分清楚。所以我們並不指望在經學之上辯倒涼州大學博士們。”說到這裏,馬嘉運十分糾結的沉默了下來,過了好半晌,他想到接下來的比試科目沒什麽好隱瞞的,便說道:“經學,我們毫無勝算,故而寄望於算學,但是具體怎麽比、什麽題目,草民不能說。還望大王恕罪。”</p>
“無妨!”楊集對馬嘉運多了幾分敬意,若是他眨眼之間便將試題泄漏出來,反倒是要小看他幾分了,於是微笑道:“算學亦是涼州大學必修的重點課程,我認為涼州大學不弱於人。要是率先說出來,那就沒意思了。而且也不利於大家的進步。”</p>
“多謝大王理解!”馬嘉運鬆了一口氣。</p>
“無妨無妨!”楊集擺了擺手,他前世雖然是一個學文的人,但是初中的數理化學得非常好,直到上了高中以後,便玩不起了,他不管再怎麽努力,也學不好理科,是以選了文科。分科之後,十分光棍的把數學放棄了,最後隻靠語文、英語、文綜、少數民族特有的20分,便輕鬆的考上一本。</p>
雖然已經幾十年過去了,可是初中的數學還記住一些,而當今世上的數學比較簡單,自己應當是可以應對得了的。</p>
有鑒於此,索性不在多問什麽。</p>
“大王、祭酒!”這時,一名學子大步而入,拱手道:“王先生已經蘇醒了。”</p>
楊集點了點頭,問道:“他沒事吧?”</p>
“已經沒事了!”學子答道:“校醫說是氣急攻心,實際上並無大礙。”</p>
“好的!”楊集向眾人說道:“既然他以自覺為傲,並且準備用算學來打敗咱們,那麽我們便從他最強之處,擊敗於他,讓他敗得無話可說。”</p>
“哈哈!”眾人聞言大笑。</p>
“好大的口氣!”門外傳來了王孝通的聲音,他在幾名侍從的攙扶之上,向大廳之內走來。</p>
在其身後,是徐文遠等等一幹東方大儒。</p>
“王先生來了啊!”楊集嗬嗬一笑:“請坐請坐!”</p>
“多謝!”王孝通看了馬嘉運一眼,重重的哼了一聲,然後傲慢的坐在客位的首席。</p>
他向楊集拱了拱手,說道:“聽說大王對於算學一道亦有涉獵,不過對於大王算學上的成就卻一直無緣參閱。不過我對後進向來不吝賜教,若是大王有不明之處,我定然不吝指點。”</p>
王孝通神情傲然,彷佛楊集能夠得到自己的指點,是天大的福氣一般。</p>
楊集有些愕然。他見過不要臉的人極多,但是像王孝通這麽不要臉的人,卻還是第一次見到。忍不住向馬嘉運問道:“馬先生,不知王先生有什麽值得稱道的作品?”</p>
馬嘉運咳嗽一聲,尷尬的說道:“大王,王先生所著的《緝古算經》已經得到聖人恩準,即將作為國子監算學的基本教材,予以普及,若是不出意料的話,日後也將成為涼州大學算學的必修課程。”</p>
“不錯!”徐文遠亦是補充道:“能夠作為大隋最高學府教材,既是無上光榮,更是對王先生算學水平的肯定。”</p>
徐文遠知道王孝通雖然恃才傲物、目空一切,但是在算學之道,的確無人勝過。</p>
楊集微笑點頭,向王孝通說道:“是我孤陋寡聞,失敬失敬。”</p>
徐文遠撚須而笑,雖然說衛王是一個二愣子?但現在看來,亦不是很難打交道的嘛!最起碼,他不是胡攪蠻纏之徒,非但懂進退,而且也會顧他人顏麵。</p>
“但不知大王對《緝古算經》如何看法?”王孝通對於這本書,極為看重,容不得他人提出半點質疑和不屑。他感到楊集聽到這本書的名字之時,流露出了不以為然的神色,令他深感憤怒,這才不依不饒的懟上楊集,想要在算學方麵找回失去的顏麵,若是在這裏打敗了楊集,也可要求他將《師說》後麵那一段刪除掉。</p>
“《緝古算經》?”楊集皺眉問道。</p>
“正是!”王孝通昂然:“此乃老夫畢生之作,縱觀大興名儒,亦無不讚同。但不知大王以為如何?”</p>
楊集楊集絞盡腦汁,也想不到這個名字,他對於古代數字,隻知道《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五曹算經》、《孫子算經》,而且多數是從曆史書上知道的,至於什麽《緝古算經》,卻是聞所未聞。他搖了搖頭:“沒聽過!想必也不是什麽好玩意!”</p>
王孝通以為楊集故意惡心自己,氣得差點吐血了,他冷冷的說道:“看來大王果真不通算學!”</p>
</p>
劉炫冷冷一笑:“依我看,是你狂妄自大,小看了天下英雄才對。”</p>
王孝通傲然一笑:“祖衝之、祖暅之編寫的《綴術》,世人稱為算學之豐碑,卻不知方邑進行之術全錯不通,芻亭、方亭之間於理未盡,此輩何以成為英雄?”</p>
楊集禁不住刮目相看。</p>
好家夥,竟然連祖衝之都敢黑?實在是太狂了,比他楊集還狂。</p>
祖衝之在劉徽用“割圓術”求圓周率的基礎之上,運用開密法求出了圓周率3.1415927—3.1415926之間。這是世上最為精確的數值,他也是史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算到小數點後7位的人。直到一千幾百年以後,才被其他人打破。</p>
可以說,圓周率是祖衝之成為數字之神的傑作,僅僅隻是這麽一項,便將祖衝之推上數學巔峰的位置,無論是古今中外,都沒有人質疑他在數學領域的曆史地位。然而這個狗屁王孝通,竟然大放噘詞,將祖衝之黑得一塌湖塗。</p>
真不知他是無知,還是藝高人膽大。</p>
但是據楊集了解,他在前世真沒聽過王孝通,以及王孝通寫的《緝古算經》。甚至曆史書上,都沒有王孝通這麽一個人。</p>
可見,即使王孝通有所成就,那也有限。然而他現在,竟然這麽的“自信”、“自戀”。</p>
實際上,王孝通狂到這種境界,也是被楊集給逼的,他已經成了《師說》裏頭的大反派,若不刪除,必將遺臭萬年,而他要想刪掉後而那一段,唯一的辦法,就是在自己最擅長的算學領域將楊集等人打敗,然後再提條件。</p>
可是王孝通的表現,使楊集意識到利益之爭無處不在;所謂的“純潔的學術交流、辯論”,實則是自己自欺欺人;而“王孝通們”看似是高高在上的大儒,但實際上,他們的功利心、權利心實際上比官場中人還重。</p>
他們此番西行,根本就不是推動經學的進步,而是企圖踩著涼州,使自己在士林間名聲的更進一步。他們爭鬥的方式,也不是光明正大的辯論、辯學,而是陰謀詭計全上手。</p>
有鑒於此,楊集自然不再指望這是純粹的學術交流,索性就不客氣的開了“掛”,並且在《師說》最後加了一段不倫不類的話,爭取將王孝通拍死在地。隻要王孝通這個“觀光團團長”倒了,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p>
正如楊集之所料,《師說》那最後一段讓王孝通在氣、恨、怒、怨、怕等等負麵情緒的衝擊之下,是真的暈了。</p>
涼州大學的一間官署之內,楊集與麾下官員聚在一處,他看了了眾人一眼,沉聲說道:“這老王八的品行、才學或許一般,可他畢竟是所謂的‘大儒’,如今氣倒在涼州大學的消息,遲早會傳開!日後會不會有影響?”</p>
楊集不怕世家門閥,因為他知道自己與世家門閥鬥得越狠,楊廣越欣賞,也就越安全,可是學術與權力鬥爭不一樣,若是這起事件處理不好,那他便是天下讀書人的公敵了,這些人或許都是無權無勢,但是他們如果一起示威,恐怕楊廣也壓不住。</p>
雖然楊廣不會因此砍了他,但是為了平息讀書人的怒火、同時也是為了保護他,楊廣說不定會讓他退出官場幾年。</p>
對於楊集本人和衛王係而言,暫時的隱退非但不是損失,反而可以抽出時間經營衛王係,他或許會在隱退的時候失去一定的權力、地盤,可是在‘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漫長過程中,衛王係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淬煉,離開的隻是一些雜質、剩下的卻是最為忠誠的精英,等到日後複出,衛王係必將爆發出難以想象的威力。</p>
可是涼州正值改革的關鍵,若是失去他這個權勢滔天、強而有力的首領,涼州係必將被逐個擊破,他們多年的努力也將化為灰盡;同時也意味著楊堅、楊廣大力支持的改革以失敗告終,以後再想開啟,勢必難如登天。</p>
所以現在雖然隻是王孝通被氣暈,但是楊集出於大局考慮,不得不多想一些。</p>
“大王盡管放心。赴涼大儒多半是真正向學之人,他們隻是結伴而來罷了。隻不過此番辯論由王孝通發起,故而默認王孝通為首,但是大家並非是王孝通的個人,所以今日之事,哪怕傳回大興,也不過是眾說紛紜而已。大王盡管放心便是。”楊善會與楊集共事多年,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他知道楊集的擔心所在,朗聲說道:“而且我們還有飛鷹、飛鴿等等便捷的傳訊工具,隻要率先將今日發生之事傳回大興,那我們便占據了輿情的先機,所以我們壓根就不怕他們。”</p>
“是啊大王!”虞世南拱手道:“王孝通技不如人、無才無德,怨不得人。隻要我們先發製人,必將占據主動。”</p>
楊集聽了兩人之言,心中擔憂頓時一掃而空,他向淩敬說吩咐道:“敬之,無論如何,我們必須都要主動和道德的高度之上,先將今日發生的事傳回大興,讓郝瑗有個準備。若是王孝通不識趣,那麽咱們也就不必客氣了。”</p>
“喏!”淩敬抱拳應喏。</p>
“從目前來看,東方大老也有真心向學之人,比如徐文遠、馬嘉運就是典型的代表,但是也有一些人懷著踩死我們的目的而來,他們的目的與王孝通如出一轍、懷著不軌之心,我認為隻有將這幫人打爬,那麽,我們涼州便能占據絕對的主動。”楊集看了眾人一眼,沉聲問道:“我的原則是:朋友來了,好酒好肉招待;若是敵人來了,便令其不得好好。對於王孝通等人接下來的行程,諸位有什麽意見?我們又應該怎麽令其身敗名裂?”</p>
“大王!人無頭不行、鳥無翅不騰,所以這些人以王孝通、徐文遠為首!撇開真心向學的徐文遠不論,那麽我們的敵人便是王孝通及其附從。”劉炫拱手道:“隻要我們將王孝通殺得片甲不留,其他人自然不足為慮。”</p>
楊集問道:“怎麽殺?”</p>
“大王,馬嘉運是卑職的旁聽學生,是個真心向學的人。”劉焯看了楊集一眼,繼續說道:“他十分推崇卑職與光伯,此番前來,便不打算走了。或許我們可以從其口中得到王孝通等人的計劃。”</p>
楊集沉吟半晌,說道:“士元公,將馬嘉運喚來。”</p>
“喏!”劉焯應了一聲,立刻走出大門。</p>
不久,便將馬嘉運帶了進來。</p>
“草民馬嘉運參見大王!”馬嘉運拱手一禮。</p>
“免禮!”楊集看了看這個大光頭,笑著說道:“馬先生的事跡,二位劉先生也說了一些。對於馬先生向學、求學之心,我楊集自愧不如、感佩交加。”</p>
客套完畢,楊集繼續說道:“先帝重漢學、重文教,自登基之日起,便努力收集散落各地的書籍,時至今日,秘書省的藏書足有三十多萬卷、六萬多類圖書。這些藏書,我涼州大學圖書館皆有副本。若是馬先生想看、想學,並且願意留下來,那我便讓你擔任圖書館館主之職,專門打理這些書籍。”</p>
馬嘉運大喜過望,激動的行禮道:“多謝大王厚愛!”</p>
“王孝通是什麽人,你也看到了。他功利心太重了,已經失去了大儒的品質,我覺得他根本就不是以文會友的人。”楊集身子微微前傾,笑著向馬嘉運說道:“如果老老實實的比試,我們這邊根本就不會輸,但是他的行為著實讓人心寒,所以我想知道:他的殺招是什麽?”</p>
“大王,論及經學上的成就,沒有人贏得得了光伯先生、士元先生,這一點,大家雖然嘴上不說,可是心中十分清楚。所以我們並不指望在經學之上辯倒涼州大學博士們。”說到這裏,馬嘉運十分糾結的沉默了下來,過了好半晌,他想到接下來的比試科目沒什麽好隱瞞的,便說道:“經學,我們毫無勝算,故而寄望於算學,但是具體怎麽比、什麽題目,草民不能說。還望大王恕罪。”</p>
“無妨!”楊集對馬嘉運多了幾分敬意,若是他眨眼之間便將試題泄漏出來,反倒是要小看他幾分了,於是微笑道:“算學亦是涼州大學必修的重點課程,我認為涼州大學不弱於人。要是率先說出來,那就沒意思了。而且也不利於大家的進步。”</p>
“多謝大王理解!”馬嘉運鬆了一口氣。</p>
“無妨無妨!”楊集擺了擺手,他前世雖然是一個學文的人,但是初中的數理化學得非常好,直到上了高中以後,便玩不起了,他不管再怎麽努力,也學不好理科,是以選了文科。分科之後,十分光棍的把數學放棄了,最後隻靠語文、英語、文綜、少數民族特有的20分,便輕鬆的考上一本。</p>
雖然已經幾十年過去了,可是初中的數學還記住一些,而當今世上的數學比較簡單,自己應當是可以應對得了的。</p>
有鑒於此,索性不在多問什麽。</p>
“大王、祭酒!”這時,一名學子大步而入,拱手道:“王先生已經蘇醒了。”</p>
楊集點了點頭,問道:“他沒事吧?”</p>
“已經沒事了!”學子答道:“校醫說是氣急攻心,實際上並無大礙。”</p>
“好的!”楊集向眾人說道:“既然他以自覺為傲,並且準備用算學來打敗咱們,那麽我們便從他最強之處,擊敗於他,讓他敗得無話可說。”</p>
“哈哈!”眾人聞言大笑。</p>
“好大的口氣!”門外傳來了王孝通的聲音,他在幾名侍從的攙扶之上,向大廳之內走來。</p>
在其身後,是徐文遠等等一幹東方大儒。</p>
“王先生來了啊!”楊集嗬嗬一笑:“請坐請坐!”</p>
“多謝!”王孝通看了馬嘉運一眼,重重的哼了一聲,然後傲慢的坐在客位的首席。</p>
他向楊集拱了拱手,說道:“聽說大王對於算學一道亦有涉獵,不過對於大王算學上的成就卻一直無緣參閱。不過我對後進向來不吝賜教,若是大王有不明之處,我定然不吝指點。”</p>
王孝通神情傲然,彷佛楊集能夠得到自己的指點,是天大的福氣一般。</p>
楊集有些愕然。他見過不要臉的人極多,但是像王孝通這麽不要臉的人,卻還是第一次見到。忍不住向馬嘉運問道:“馬先生,不知王先生有什麽值得稱道的作品?”</p>
馬嘉運咳嗽一聲,尷尬的說道:“大王,王先生所著的《緝古算經》已經得到聖人恩準,即將作為國子監算學的基本教材,予以普及,若是不出意料的話,日後也將成為涼州大學算學的必修課程。”</p>
“不錯!”徐文遠亦是補充道:“能夠作為大隋最高學府教材,既是無上光榮,更是對王先生算學水平的肯定。”</p>
徐文遠知道王孝通雖然恃才傲物、目空一切,但是在算學之道,的確無人勝過。</p>
楊集微笑點頭,向王孝通說道:“是我孤陋寡聞,失敬失敬。”</p>
徐文遠撚須而笑,雖然說衛王是一個二愣子?但現在看來,亦不是很難打交道的嘛!最起碼,他不是胡攪蠻纏之徒,非但懂進退,而且也會顧他人顏麵。</p>
“但不知大王對《緝古算經》如何看法?”王孝通對於這本書,極為看重,容不得他人提出半點質疑和不屑。他感到楊集聽到這本書的名字之時,流露出了不以為然的神色,令他深感憤怒,這才不依不饒的懟上楊集,想要在算學方麵找回失去的顏麵,若是在這裏打敗了楊集,也可要求他將《師說》後麵那一段刪除掉。</p>
“《緝古算經》?”楊集皺眉問道。</p>
“正是!”王孝通昂然:“此乃老夫畢生之作,縱觀大興名儒,亦無不讚同。但不知大王以為如何?”</p>
楊集楊集絞盡腦汁,也想不到這個名字,他對於古代數字,隻知道《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五曹算經》、《孫子算經》,而且多數是從曆史書上知道的,至於什麽《緝古算經》,卻是聞所未聞。他搖了搖頭:“沒聽過!想必也不是什麽好玩意!”</p>
王孝通以為楊集故意惡心自己,氣得差點吐血了,他冷冷的說道:“看來大王果真不通算學!”</p>
</p>
劉炫冷冷一笑:“依我看,是你狂妄自大,小看了天下英雄才對。”</p>
王孝通傲然一笑:“祖衝之、祖暅之編寫的《綴術》,世人稱為算學之豐碑,卻不知方邑進行之術全錯不通,芻亭、方亭之間於理未盡,此輩何以成為英雄?”</p>
楊集禁不住刮目相看。</p>
好家夥,竟然連祖衝之都敢黑?實在是太狂了,比他楊集還狂。</p>
祖衝之在劉徽用“割圓術”求圓周率的基礎之上,運用開密法求出了圓周率3.1415927—3.1415926之間。這是世上最為精確的數值,他也是史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算到小數點後7位的人。直到一千幾百年以後,才被其他人打破。</p>
可以說,圓周率是祖衝之成為數字之神的傑作,僅僅隻是這麽一項,便將祖衝之推上數學巔峰的位置,無論是古今中外,都沒有人質疑他在數學領域的曆史地位。然而這個狗屁王孝通,竟然大放噘詞,將祖衝之黑得一塌湖塗。</p>
真不知他是無知,還是藝高人膽大。</p>
但是據楊集了解,他在前世真沒聽過王孝通,以及王孝通寫的《緝古算經》。甚至曆史書上,都沒有王孝通這麽一個人。</p>
可見,即使王孝通有所成就,那也有限。然而他現在,竟然這麽的“自信”、“自戀”。</p>
實際上,王孝通狂到這種境界,也是被楊集給逼的,他已經成了《師說》裏頭的大反派,若不刪除,必將遺臭萬年,而他要想刪掉後而那一段,唯一的辦法,就是在自己最擅長的算學領域將楊集等人打敗,然後再提條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