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樣!我還不賴吧?”弗蘭基米爾自信滿滿的,朝遠遠站在自己後麵觀戰的森問道。
“想不到,你第一次駕駛機甲戰鬥,就能夠戰勝‘武魂機甲’,確實非常出色。”森不帶感情的說道。
“這來自瞬間的靈感,隻能說我很有駕駛機甲的天賦。”弗蘭基米爾以炫耀的語氣說道。
“不過,也有一個小問題。”森說道。
“什麽問題?”弗蘭基米爾好奇的問道,他並沒有能意識到,還會有什麽問題。
“你的肩膀受傷了。”森說道。
“刀槍無眼,在戰鬥中誰都有可能受傷,這沒什麽大不了的。”弗蘭基米爾說道。
“可是我們設置的係統戰鬥模式,是按照完美勝利模式來設定的。換句話說,目前模擬係統,所設置的戰鬥難度並不高。測試者完全能夠在毫發未損的情況下,將模擬係統構建的假想敵給擊敗。”森語氣平緩的說道,卻又似乎充滿了蔑視。
“好吧!我這畢竟是第一次駕駛第七代機甲,你說難道不是嗎?”弗蘭基米爾認為這是森故意在找話茬刁難自己,不想承認他出色的駕駛天賦,這是昭然若揭的嫉妒。
“如果你能夠適應的話,我們接下來將進行第三次測試,如果你已經感到疲憊,我們可以另擇時間,這一切都可以由你自己來決定,因為你已經順利的完成此前的測試,雖然不敢保證你能夠在真實的戰鬥中獲勝,但這已經足以讓你自然的駕駛機甲。”森說道。
“為什麽不呢?我並沒有感到疲憊,讓我們繼續,我期待著更強的對手,接下來是什麽。我記得你之前說過,有三場模擬實戰測試不是嗎?”弗蘭基米爾說道。
他此刻興致正濃,對於機甲駕駛技術的逐步熟練。讓他更加的躍躍欲試。
或許是體內好戰細胞的作祟,或許是男人對於戰爭的天性狂熱。總之弗蘭基米爾並不打算就這樣結束戰鬥。
對他來說,這樣的遊戲,實在太有趣了,隻要模擬係統沒有將他擊敗,他就會自己選擇這場遊戲。
這比真實的駕馭機甲更有意思,機甲完全不需要補給,戰鬥對於自己來說,也不會有任何的危險。在真實環境中不敢去貿然嚐試的舉動,在這模擬空間之內,卻可以放心大膽的去嚐試,這不過隻是一個遊戲而已。
這些天來的種種遭遇,以及接連不斷的離奇變故,讓弗蘭基米爾的內心倍感壓抑。
由於直到現在也沒能夠弄明白這一切究竟是怎麽回事,在潛移默化之中,給弗蘭基米爾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使他總是有一種如臨大敵的感覺,緊張的情緒久久無法得以發泄。
如今的模擬戰鬥。雖然數次麵臨險境,可是弗蘭基米爾,卻從其中感受到無窮樂趣。這幾天來的極大壓力,也在戰鬥中被徹底的拋之腦後,由於完全沒有受傷的顧慮,更讓他感到一種無比輕鬆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是他這些天來,根本就不曾有過的感覺,拋開心中的羈絆,讓自己自由的翱翔,這才是讓弗蘭基米爾。想要繼續戰鬥下去的主要原因。
“既然你沒有問題,那麽我們就開始第三場模擬實戰測試。這一次你的對手是生化獸,雙子城的十六神獸之一。被稱為‘蝶紋魔鬼魚’,實際上是最大的蝠鱝獸。”森說道。
“蝠鱝獸?”弗蘭基米爾有些好奇的問道。
在弗蘭基米爾看來,“蝠鱝獸”雖然有飛行的能力,長長的尾巴能夠發起超強電擊,巨大的嘴裏也有能夠穿透機甲的利齒,可從整體上來說,“蝠鱝獸”通常都被用作航空母艦,其作戰能力,主要來自艦載戰機,若是論單打獨鬥的話,“蝠鱝獸”的戰鬥實力,恐怕遠遠趕不上“武魂機甲”。
並非由於弗蘭基米爾出生在機械主義陣營的蘇聯,他就有意抬高機甲的戰鬥能力,貶斥生化主義陣營的生化獸。而是事實上,生化獸的戰鬥實力,往往的確要比機甲的戰鬥能力,略顯不足。
正是由於這種差距的普遍存在,兩大陣營早在對立之初,蘇聯就顯示出劍拔弩張的氣勢,而美國則始終采取防禦態勢,在勢頭上蘇聯要略占上風。
而西歐老牌強國,對蘇聯的畏懼,也並非是杞人憂天,他們的生化兵器,在同蘇聯的機械裝備對抗時,存在著實力上的顯著差距,而這種差距也同時體現在了二戰時期。
二戰軸心國無一例外的選擇了發展機械軍事裝備,而不是生化軍事兵器,就在於他們更加看重,機械武裝的強大攻擊力,盡管在數量上不占優勢,但在力量上卻能拔得頭籌。
同機械裝備對抗時,生化兵器的使用,往往隻能通過數量上的優勢,來彌補在力量上的不足。至少生物兵器在很大程度上,要比機械裝備更為廉價,同時也更容易製造。
這就好像不列顛擁有數量龐大的昆蟲軍團,可蘇聯無論是在財力上,還是在物力上,都無法建造出,能夠等同於不列顛昆蟲軍團數量的機甲。
這也就形成了另一種平衡。
機械主義國家所擁有的機甲雖然強大,但其所能擁有的數量並會太多。同一型號的機甲,數量能夠成千上萬的,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幾乎全部是,輕型或微型機甲。
可在生化主義國家,他們很少有無堅不摧,或者堅不可摧的生化獸,但他們的生化獸軍團,卻擁有遮天蔽日的數量。
這就好像眼下的“蝠鱝獸”,作為航空母艦的“蝠鱝獸”,超大型的“蝠鱝獸”,擁有比最大機甲“基洛夫”,還要大出三倍以上的體型。
可是“蝠鱝獸”自身並不具備多強的作戰性能,僅僅擁有一些防禦能力,“蝠鱝獸”的主要戰鬥能力,幾乎全都來自它的艦載生物軍團,例如美國“蝠鱝獸航母”上,就載有二百多架“獅鷲獸戰鬥機”,而那些戰鬥機,才是“蝠鱝獸航母”的攻擊力量。
正是出於這種機甲與生化獸的差距,才讓弗蘭基米爾對森在他擊敗“武魂機甲”後,安排“蝠鱝獸”作為自己的下一個對戰假想敵,感到有些不可思議,懷疑這是不是森,把對戰順序給搞反了。
既然之前說過,戰鬥的難度,是逐漸增加的,那麽應該把“蝠鱝獸”排在“武魂機甲”之前才對,“武魂機甲”雖然年代久遠,可那是毫無疑問的軍火庫,而“蝠鱝獸”雖然到了四十年代中後期,才逐漸出現並投入戰場,可那畢竟隻是停機坪,可以說並沒有太強的戰鬥力。(未完待續)
“想不到,你第一次駕駛機甲戰鬥,就能夠戰勝‘武魂機甲’,確實非常出色。”森不帶感情的說道。
“這來自瞬間的靈感,隻能說我很有駕駛機甲的天賦。”弗蘭基米爾以炫耀的語氣說道。
“不過,也有一個小問題。”森說道。
“什麽問題?”弗蘭基米爾好奇的問道,他並沒有能意識到,還會有什麽問題。
“你的肩膀受傷了。”森說道。
“刀槍無眼,在戰鬥中誰都有可能受傷,這沒什麽大不了的。”弗蘭基米爾說道。
“可是我們設置的係統戰鬥模式,是按照完美勝利模式來設定的。換句話說,目前模擬係統,所設置的戰鬥難度並不高。測試者完全能夠在毫發未損的情況下,將模擬係統構建的假想敵給擊敗。”森語氣平緩的說道,卻又似乎充滿了蔑視。
“好吧!我這畢竟是第一次駕駛第七代機甲,你說難道不是嗎?”弗蘭基米爾認為這是森故意在找話茬刁難自己,不想承認他出色的駕駛天賦,這是昭然若揭的嫉妒。
“如果你能夠適應的話,我們接下來將進行第三次測試,如果你已經感到疲憊,我們可以另擇時間,這一切都可以由你自己來決定,因為你已經順利的完成此前的測試,雖然不敢保證你能夠在真實的戰鬥中獲勝,但這已經足以讓你自然的駕駛機甲。”森說道。
“為什麽不呢?我並沒有感到疲憊,讓我們繼續,我期待著更強的對手,接下來是什麽。我記得你之前說過,有三場模擬實戰測試不是嗎?”弗蘭基米爾說道。
他此刻興致正濃,對於機甲駕駛技術的逐步熟練。讓他更加的躍躍欲試。
或許是體內好戰細胞的作祟,或許是男人對於戰爭的天性狂熱。總之弗蘭基米爾並不打算就這樣結束戰鬥。
對他來說,這樣的遊戲,實在太有趣了,隻要模擬係統沒有將他擊敗,他就會自己選擇這場遊戲。
這比真實的駕馭機甲更有意思,機甲完全不需要補給,戰鬥對於自己來說,也不會有任何的危險。在真實環境中不敢去貿然嚐試的舉動,在這模擬空間之內,卻可以放心大膽的去嚐試,這不過隻是一個遊戲而已。
這些天來的種種遭遇,以及接連不斷的離奇變故,讓弗蘭基米爾的內心倍感壓抑。
由於直到現在也沒能夠弄明白這一切究竟是怎麽回事,在潛移默化之中,給弗蘭基米爾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使他總是有一種如臨大敵的感覺,緊張的情緒久久無法得以發泄。
如今的模擬戰鬥。雖然數次麵臨險境,可是弗蘭基米爾,卻從其中感受到無窮樂趣。這幾天來的極大壓力,也在戰鬥中被徹底的拋之腦後,由於完全沒有受傷的顧慮,更讓他感到一種無比輕鬆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是他這些天來,根本就不曾有過的感覺,拋開心中的羈絆,讓自己自由的翱翔,這才是讓弗蘭基米爾。想要繼續戰鬥下去的主要原因。
“既然你沒有問題,那麽我們就開始第三場模擬實戰測試。這一次你的對手是生化獸,雙子城的十六神獸之一。被稱為‘蝶紋魔鬼魚’,實際上是最大的蝠鱝獸。”森說道。
“蝠鱝獸?”弗蘭基米爾有些好奇的問道。
在弗蘭基米爾看來,“蝠鱝獸”雖然有飛行的能力,長長的尾巴能夠發起超強電擊,巨大的嘴裏也有能夠穿透機甲的利齒,可從整體上來說,“蝠鱝獸”通常都被用作航空母艦,其作戰能力,主要來自艦載戰機,若是論單打獨鬥的話,“蝠鱝獸”的戰鬥實力,恐怕遠遠趕不上“武魂機甲”。
並非由於弗蘭基米爾出生在機械主義陣營的蘇聯,他就有意抬高機甲的戰鬥能力,貶斥生化主義陣營的生化獸。而是事實上,生化獸的戰鬥實力,往往的確要比機甲的戰鬥能力,略顯不足。
正是由於這種差距的普遍存在,兩大陣營早在對立之初,蘇聯就顯示出劍拔弩張的氣勢,而美國則始終采取防禦態勢,在勢頭上蘇聯要略占上風。
而西歐老牌強國,對蘇聯的畏懼,也並非是杞人憂天,他們的生化兵器,在同蘇聯的機械裝備對抗時,存在著實力上的顯著差距,而這種差距也同時體現在了二戰時期。
二戰軸心國無一例外的選擇了發展機械軍事裝備,而不是生化軍事兵器,就在於他們更加看重,機械武裝的強大攻擊力,盡管在數量上不占優勢,但在力量上卻能拔得頭籌。
同機械裝備對抗時,生化兵器的使用,往往隻能通過數量上的優勢,來彌補在力量上的不足。至少生物兵器在很大程度上,要比機械裝備更為廉價,同時也更容易製造。
這就好像不列顛擁有數量龐大的昆蟲軍團,可蘇聯無論是在財力上,還是在物力上,都無法建造出,能夠等同於不列顛昆蟲軍團數量的機甲。
這也就形成了另一種平衡。
機械主義國家所擁有的機甲雖然強大,但其所能擁有的數量並會太多。同一型號的機甲,數量能夠成千上萬的,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幾乎全部是,輕型或微型機甲。
可在生化主義國家,他們很少有無堅不摧,或者堅不可摧的生化獸,但他們的生化獸軍團,卻擁有遮天蔽日的數量。
這就好像眼下的“蝠鱝獸”,作為航空母艦的“蝠鱝獸”,超大型的“蝠鱝獸”,擁有比最大機甲“基洛夫”,還要大出三倍以上的體型。
可是“蝠鱝獸”自身並不具備多強的作戰性能,僅僅擁有一些防禦能力,“蝠鱝獸”的主要戰鬥能力,幾乎全都來自它的艦載生物軍團,例如美國“蝠鱝獸航母”上,就載有二百多架“獅鷲獸戰鬥機”,而那些戰鬥機,才是“蝠鱝獸航母”的攻擊力量。
正是出於這種機甲與生化獸的差距,才讓弗蘭基米爾對森在他擊敗“武魂機甲”後,安排“蝠鱝獸”作為自己的下一個對戰假想敵,感到有些不可思議,懷疑這是不是森,把對戰順序給搞反了。
既然之前說過,戰鬥的難度,是逐漸增加的,那麽應該把“蝠鱝獸”排在“武魂機甲”之前才對,“武魂機甲”雖然年代久遠,可那是毫無疑問的軍火庫,而“蝠鱝獸”雖然到了四十年代中後期,才逐漸出現並投入戰場,可那畢竟隻是停機坪,可以說並沒有太強的戰鬥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