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計劃,除了當事人弗蘭基米爾和瑪麗婭之外,知道這個計劃的人,全都加到一起,不過隻有拉達、嬋娟、張玥和典獄長四個人。除此之外,他們再沒有把計劃告訴過任何人,即便是卡夫卡和尤利婭,還有那位索爾教授,也都完全不知道有這麽回事。
雙子城裏的問題將解決了,就不得不考慮蘇聯方麵的問題,從雙子城前往莫斯科的路途,無異於橫跨整個蘇聯全境。如果他們手無寸鐵,自然不會引起蘇聯方麵的警惕,也沒有人會刻意去在意他們。
可是這要是有個什麽萬一,防不勝防的遇上了敵人,他們有該用什麽東西來防身自衛,到時候他們將毫無仰仗,單憑“古斯塔夫之心”,能夠應付了得一切嗎?
如果他們身上攜帶了任何的武器,那麽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他們也許還沒等走上火車,就會被車站的安全監察給截住,然後是鐵路警察的嚴厲盤問,甚至可能被押往有關部門。
這一次的行動,他們是否應該攜帶武器,還真是一個難於取舍的兩難選擇。
幸運的是他們隻要還有“古斯塔夫之心”可以仰仗,經過拉達的一番偽裝處理,“古斯塔夫之心”被偽裝成了機械假肢。自從二次大戰結束後,蘇聯隨處可見拖著機械假肢工作和生活的人,他們不僅不會遭受到盤問和非難,反而會受到人們的尊敬。他們是為了保衛偉大的蘇維埃,才會留下永遠揮之不起的傷痛,因此他們值得被人尊敬。
與此同時,拉達也在瑪利亞的衣服上,安裝了一個很袖珍的小玩意兒,這是一個微型的聯絡器。能夠隨時同機械雄鷹堡取得聯係。
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離別的日子,最終來到了。
為了掩人耳目。在盛大的加冕儀式過後,沒有人任何人。前往為弗蘭基米爾和瑪麗送行,每個人都如往日一樣,依墨守成規的,過著他們在雙子城按部就班的生活。
弗蘭基米爾和瑪麗婭盡可能的輕裝簡行,他們不想給自己找太多累贅,那樣隻能是自找麻煩。
他們打扮成技術工人,如果被人問起,他們就說是應組織要求。到莫斯科去參加建設項目。莫斯科現在有許多建設項目都在動工,戰後建設任務雖然進行了好些年,然而這項艱巨的任務仍舊還很漫長。
同時工人階級,也是所有人中,最少會遭受盤問的。他們不是農民,沒必要束縛於土地,他們是革命事業的建設者,隻要組織需要他們,他們就會出現在任何地方,無論是南極還是北極。他們無時無刻,不在為蘇維埃偉大的革命事業添磚加瓦。
負責送弗蘭基米爾和瑪麗婭的,隻有一位五十多歲的機車駕駛員。他是雙子城最普通的機車駕駛員。也是張玥為了此次行動,特地給弗蘭基米爾和瑪麗婭找來的人。
他是如此的平凡,因此他不可能是臥底,他駕駛著老舊的蒸汽機車,在雙子城的底下密道內奔馳前行。
在雙子城的地下,有十數條通往城外的密道。除了雙子城的皇室成員外,這些密道全都不為人知。朱可夫離開時炸毀了一條水道,此刻弗蘭基米爾和瑪麗婭,所走的則是一條旱道。
黑鐵蒸汽機車非常老舊。像是世紀之初的產物,不僅速度不怎麽快。煙塵和煤灰也多的驚人,更重要的是坐在這樣的機車上。弗蘭基米爾和瑪麗婭都感覺自己快要散架了。
他們雖然都是克格勃的秘密警察,但都出生於三十年代之後。他們從來不曾搭乘過,這種很像是法國產的,至少應該誕生於日俄戰爭之前的鐵家夥。
自然一時半會兒之間,兩個人都難以適應。
他們越向漆黑的地道深處前行,周圍的空氣就變得越發寒冷,弗蘭基米爾對此並不敏感,瑪麗婭卻因突如其來的寒意,開始變得嘖嘖發抖。
瑪麗婭穿上了出發前準備好的蘇聯軍大衣,同時她也要求弗蘭基米爾把大衣穿上。弗蘭基米爾雖不想穿上這礙手礙腳的笨重大衣,可是在零下十幾度乃至幾十度的冰原上,穿著一件單衣到處跑來跑去,想要不引起別人注意都難。
在前往莫斯科的路途中,他們需要盡可能讓自己看上去像是一個普通的工人,他們甚至不能夠攜帶任何有關克格勃的東西,因為任何的那類東西都有可能暴露他們的身份,他們要做的隻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工人。
大約經過了一個小時的路程,蒸汽機車終於來到了地道的盡頭。弗蘭基米爾和瑪麗婭扛著工程測量儀走下了機車,在一番簡單的告別之後,那位年過半百的機車駕駛員,發動蒸汽機車返回了雙子城。
弗蘭基米爾和瑪麗婭就這摸黑前行的一段路程,他們的前方越來越冷,甚至已經能夠感受,飛濺在臉頰上的雪花,這樣的感覺在雙子城內,是永遠無法體會到的。
終於,他們看到了白雪皚皚的洞口,從這一刻開始,他們又重新回到了蘇維埃的懷抱。
走出洞口,眼前是白茫茫的一片,千裏冰封,萬裏雪飄,山是雪白的、樹是雪白的、大地也是雪白的。
也許是在雙子城呆的久了,這滿天的雪花,讓他們感覺真是好大一場雪。可實際上,對於蘇聯的整個俄羅斯聯邦來說,這樣的一場雪,真的算不了什麽,不過隻是一場小雪罷了。
洞口所在的位置,是廣袤叢林的深處,這裏看上去非常隱蔽,想來沒有人會注意到這地方。
現在弗蘭基米爾和瑪麗婭,距離雙子城大概有意一百多公裏的距離。按照拉達所說,由此往北,走出叢林之後,很快便能看到一條鐵路,那便是歐亞洲際鐵路的一部分。
沿鐵路而上,大約步行半天的時間,就能夠到達一個不大不小的城市,火車在那裏有個中轉站,他們可以從那裏上車,然後一路前往莫斯科。
弗蘭基米爾和瑪麗婭都不想耽誤時間,他們希望能夠在天亮前,趕到拉達所說的那座城市,坐上前往莫斯科的火車。
為了避免被任何人發現,他們借著月光前行,沒有使用任何的照明設備。不僅如此,他們還各自弄了一根鬆樹枝托在身後,以此來掩蓋他們走過雪地時,所留下的深深地腳印。
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短短幾天似乎讓他們早已習慣了,雙子城炎熱而又沒有積雪的生活,反而忘記了這早已生活大半輩子的雪國。慶幸的是,他們終於又看到了月亮,看到了繁星。這對於雙子城來說,是永遠都不會有的奢侈妄想。
從午夜一直走到黎明,他們終於看見了,出現在破曉晨光中的蘇聯城市,同雙子城建築格局完全不同的城市。這讓他們都想起了海參崴,那個曾經他們生活過的海岸城市,那也是弗蘭基米爾的故鄉。他的祖先世世代代生活在那裏,他是韃靼人的後裔,盡管他現在使用的是蘇聯名字,可這仍舊改變不了,他身為韃靼人的血統。(未完待續)
雙子城裏的問題將解決了,就不得不考慮蘇聯方麵的問題,從雙子城前往莫斯科的路途,無異於橫跨整個蘇聯全境。如果他們手無寸鐵,自然不會引起蘇聯方麵的警惕,也沒有人會刻意去在意他們。
可是這要是有個什麽萬一,防不勝防的遇上了敵人,他們有該用什麽東西來防身自衛,到時候他們將毫無仰仗,單憑“古斯塔夫之心”,能夠應付了得一切嗎?
如果他們身上攜帶了任何的武器,那麽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他們也許還沒等走上火車,就會被車站的安全監察給截住,然後是鐵路警察的嚴厲盤問,甚至可能被押往有關部門。
這一次的行動,他們是否應該攜帶武器,還真是一個難於取舍的兩難選擇。
幸運的是他們隻要還有“古斯塔夫之心”可以仰仗,經過拉達的一番偽裝處理,“古斯塔夫之心”被偽裝成了機械假肢。自從二次大戰結束後,蘇聯隨處可見拖著機械假肢工作和生活的人,他們不僅不會遭受到盤問和非難,反而會受到人們的尊敬。他們是為了保衛偉大的蘇維埃,才會留下永遠揮之不起的傷痛,因此他們值得被人尊敬。
與此同時,拉達也在瑪利亞的衣服上,安裝了一個很袖珍的小玩意兒,這是一個微型的聯絡器。能夠隨時同機械雄鷹堡取得聯係。
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離別的日子,最終來到了。
為了掩人耳目。在盛大的加冕儀式過後,沒有人任何人。前往為弗蘭基米爾和瑪麗送行,每個人都如往日一樣,依墨守成規的,過著他們在雙子城按部就班的生活。
弗蘭基米爾和瑪麗婭盡可能的輕裝簡行,他們不想給自己找太多累贅,那樣隻能是自找麻煩。
他們打扮成技術工人,如果被人問起,他們就說是應組織要求。到莫斯科去參加建設項目。莫斯科現在有許多建設項目都在動工,戰後建設任務雖然進行了好些年,然而這項艱巨的任務仍舊還很漫長。
同時工人階級,也是所有人中,最少會遭受盤問的。他們不是農民,沒必要束縛於土地,他們是革命事業的建設者,隻要組織需要他們,他們就會出現在任何地方,無論是南極還是北極。他們無時無刻,不在為蘇維埃偉大的革命事業添磚加瓦。
負責送弗蘭基米爾和瑪麗婭的,隻有一位五十多歲的機車駕駛員。他是雙子城最普通的機車駕駛員。也是張玥為了此次行動,特地給弗蘭基米爾和瑪麗婭找來的人。
他是如此的平凡,因此他不可能是臥底,他駕駛著老舊的蒸汽機車,在雙子城的底下密道內奔馳前行。
在雙子城的地下,有十數條通往城外的密道。除了雙子城的皇室成員外,這些密道全都不為人知。朱可夫離開時炸毀了一條水道,此刻弗蘭基米爾和瑪麗婭,所走的則是一條旱道。
黑鐵蒸汽機車非常老舊。像是世紀之初的產物,不僅速度不怎麽快。煙塵和煤灰也多的驚人,更重要的是坐在這樣的機車上。弗蘭基米爾和瑪麗婭都感覺自己快要散架了。
他們雖然都是克格勃的秘密警察,但都出生於三十年代之後。他們從來不曾搭乘過,這種很像是法國產的,至少應該誕生於日俄戰爭之前的鐵家夥。
自然一時半會兒之間,兩個人都難以適應。
他們越向漆黑的地道深處前行,周圍的空氣就變得越發寒冷,弗蘭基米爾對此並不敏感,瑪麗婭卻因突如其來的寒意,開始變得嘖嘖發抖。
瑪麗婭穿上了出發前準備好的蘇聯軍大衣,同時她也要求弗蘭基米爾把大衣穿上。弗蘭基米爾雖不想穿上這礙手礙腳的笨重大衣,可是在零下十幾度乃至幾十度的冰原上,穿著一件單衣到處跑來跑去,想要不引起別人注意都難。
在前往莫斯科的路途中,他們需要盡可能讓自己看上去像是一個普通的工人,他們甚至不能夠攜帶任何有關克格勃的東西,因為任何的那類東西都有可能暴露他們的身份,他們要做的隻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工人。
大約經過了一個小時的路程,蒸汽機車終於來到了地道的盡頭。弗蘭基米爾和瑪麗婭扛著工程測量儀走下了機車,在一番簡單的告別之後,那位年過半百的機車駕駛員,發動蒸汽機車返回了雙子城。
弗蘭基米爾和瑪麗婭就這摸黑前行的一段路程,他們的前方越來越冷,甚至已經能夠感受,飛濺在臉頰上的雪花,這樣的感覺在雙子城內,是永遠無法體會到的。
終於,他們看到了白雪皚皚的洞口,從這一刻開始,他們又重新回到了蘇維埃的懷抱。
走出洞口,眼前是白茫茫的一片,千裏冰封,萬裏雪飄,山是雪白的、樹是雪白的、大地也是雪白的。
也許是在雙子城呆的久了,這滿天的雪花,讓他們感覺真是好大一場雪。可實際上,對於蘇聯的整個俄羅斯聯邦來說,這樣的一場雪,真的算不了什麽,不過隻是一場小雪罷了。
洞口所在的位置,是廣袤叢林的深處,這裏看上去非常隱蔽,想來沒有人會注意到這地方。
現在弗蘭基米爾和瑪麗婭,距離雙子城大概有意一百多公裏的距離。按照拉達所說,由此往北,走出叢林之後,很快便能看到一條鐵路,那便是歐亞洲際鐵路的一部分。
沿鐵路而上,大約步行半天的時間,就能夠到達一個不大不小的城市,火車在那裏有個中轉站,他們可以從那裏上車,然後一路前往莫斯科。
弗蘭基米爾和瑪麗婭都不想耽誤時間,他們希望能夠在天亮前,趕到拉達所說的那座城市,坐上前往莫斯科的火車。
為了避免被任何人發現,他們借著月光前行,沒有使用任何的照明設備。不僅如此,他們還各自弄了一根鬆樹枝托在身後,以此來掩蓋他們走過雪地時,所留下的深深地腳印。
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短短幾天似乎讓他們早已習慣了,雙子城炎熱而又沒有積雪的生活,反而忘記了這早已生活大半輩子的雪國。慶幸的是,他們終於又看到了月亮,看到了繁星。這對於雙子城來說,是永遠都不會有的奢侈妄想。
從午夜一直走到黎明,他們終於看見了,出現在破曉晨光中的蘇聯城市,同雙子城建築格局完全不同的城市。這讓他們都想起了海參崴,那個曾經他們生活過的海岸城市,那也是弗蘭基米爾的故鄉。他的祖先世世代代生活在那裏,他是韃靼人的後裔,盡管他現在使用的是蘇聯名字,可這仍舊改變不了,他身為韃靼人的血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