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都城下,張郃被麻繩緊緊捆縛,兩名虎豹騎押著他,推到曹純麵前。
“張儁乂。”騎著駿馬低頭看向張郃,曹純不無得意的說道:“可知某因何未有突襲爾等?”
張哈把臉一扭,根本不看曹洪。
曹軍若是傾巢出動,此戰他若潰敗倒也罷了。
偏偏擊破袁軍的,隻有六百曹軍。
敵軍不僅人數不多,衝鋒之前根本沒有任何突襲的打算,反倒等候著他排兵布陣。
無論從哪個角度,他都找不到潰敗的理由!
張郃不吭聲,曹純卻越發得意。
嘴角勾起譏誚的笑容,曹純說道:“某未領軍突襲,隻因你等太弱!某要的,是將你等戰意摧毀!”
怒目瞪向曹純,張郃依舊沒有吭聲。
“帶下去!”曹純一擺手。
兩名虎豹騎押著張郃,進入許都。
濮陽城外,曹軍圍城三日隨即後撤。
曹軍突然後退,袁旭得知連忙登上城頭。
前一天還將濮陽城圍到水泄不通,此時卻已撤的連半個兵士不剩,曹軍舉動讓袁旭也感到詫異。
“公子,曹軍撤了。”崔琰說道:“其中必有緣由。”
“隻怕並非好緣由。”袁旭說道:“濮陽被圍數日,我等與外界不通消息,也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麽。”
“可派出探馬前去探查。”崔琰提醒。
“探馬探查,不知須要何日。”袁旭說道:“派出一隊人手,尋找曹軍探馬,將之擒獲問話!”
身後衛士應了,沒過多會,濮陽城內走出一隊騎兵。
在城內又等了半日。眼見天色已暗,出城的騎兵折了回來。
進入濮陽,幾名騎兵押著三個用麻繩捆起的曹軍來到袁旭近前。
被俘曹軍路上顯然吃了不少苦頭。
他們臉頰通紅、發髻淩亂。紅腫的臉上依稀殘留著指印。
“你等乃是曹操斥候?”袁旭冷聲問道。
曹軍俘虜低著頭,沒敢應聲。
“公子問話。因何不答?”一個袁軍抬腳朝一名俘虜腰上踹了過去。
大力一踹之下,俘虜腰一閃,一屁股坐在地上。
另一個俘虜連忙說道:“回公子話,我等正是斥候!”
“可知曹操因何撤兵?”
“張郃率軍進攻許都,曹公回援!”
得知張郃率軍討伐許都,袁旭頓感不好!
大軍雖已進入河北,許都乃是曹操根基,他又怎會不留兵馬鎮守?
官渡一戰河北損失慘重。
將士潰散。許多人不知逃到何處。
袁紹雖在積極招募兵馬,短期之內又怎可聚集一支能與曹操抗衡的大軍?
張郃率軍討伐許多,頂多不過數千之眾!
以數千人進攻城高池深的許都,袁旭並不認為張郃有任何勝算。
令兵士將俘虜押下去,袁旭向衛士吩咐:“某稍候修書一封,你即刻趕往鄴城交到四公子袁康手中。”
衛士是隨趙藝離開蓬萊之人,也是袁旭心腹。
他當即應了,跟隨袁旭走下城牆。
修了書信由衛士送出,袁旭並未下令派出兵馬追擊曹軍!
他可看出張郃率軍無法擊破許都,曹操身邊幕僚眾多。又怎可能看不出端倪?
曹操後撤,並非意在許都,而是欲擒故縱。引他出兵追擊!
“公子!”門外傳來衛士聲音:“劉將軍、龔將軍求見!”
劉辟、龔都自從投靠袁旭,並未立下多少功績。
倆人進門之後,向袁旭行禮,劉辟說道:“聽聞曹軍後撤,不知公子有何打算?”
“二位將軍有何打算?”袁旭反問。
“我二人以為理應趁勢追擊。”劉辟說道:“曹操撤兵必有緣由,若是抓住戰機,當可一戰破之!”
“某也如此認為。”袁旭說道:“隻是曹操退兵頗為蹊蹺。”
“有何蹊蹺?”龔都問道。
“曹操退兵,隻因張儁乂將軍領兵討伐許都。”
“許都乃曹操根基,張將軍前往討伐。他怎可不發兵回援?”劉辟說道。
“劉將軍所言,正是某想不通之處。”袁旭說道:“許都乃是曹操根基。大軍雖出,曹操又怎肯無人守家?既有兵馬鎮守。他因何全軍回援?”
“公子何意?”與龔都對視一眼,劉辟問道。
“某覺著曹操後撤,或許非是馳援許都,而是意在濮陽!”
袁旭顯然沒有出兵的意思。
投到他麾下,眼看袁軍連連獲勝,雖被曹軍逼到濮陽城內,卻始終沒有敗過一場,劉辟、龔都也比早先多了不少信心。
雖說投到袁旭麾下時日不多,倆人對他卻有了些了解。
袁旭決定不出兵,縱然他們說破嘴皮,也不可能改變半分。
向袁旭告辭退出,劉辟對龔都說道:“龔將軍可還信某?”
“追隨將軍多年,某何曾敢有不信?”
“既是如此,將軍可敢與某共行一事?”
“將軍莫非要背著公子,領軍追擊曹操?”
“正是!”劉辟說道:“張郃率軍進攻許都,曹操根基乃在彼處,他如何不會回援?公子行事太過穩重,戰機就在眼前,若不抓住轉瞬即逝!”
龔都想了想說道:“我等來投,所率六千兵馬多已編入袁軍,末將麾下不過區區五百人……”
“某麾下尚有兩千兵馬。”劉辟說道:“兩千五百將士,雖說不可擊破曹軍,卻也可使曹軍曉得我等厲害。若是公子見了好處,率大軍馳援,擊破曹操隻在當下!”
“將軍所慮甚是!”龔都說道:“隻是如此一來,公子若要知曉,或有怪罪!”
“我等領兵來此,尚未得到好處。”劉辟說道:“出城追擊也是為了袁家,公子即便知曉,又怎會怪罪?”
劉辟說的並不是沒有道理,龔都想了下說道:“既是如此,某願追隨將軍。”
倆人商議妥當,隻等到了晚間出城。
夜幕籠罩濮陽,城內一片寧靜。
袁旭已經睡下,一支大軍開到城門前。
“來著何人?”守城兵士見有人要出城,連忙上前盤問。
“我等奉公子軍令出城追擊曹軍。”率軍來此的劉辟高聲回應。
“既是公子軍令,可有手諭?”
“公子下令,何須口諭?”劉辟怒目瞪向兵士。(未完待續。)
“張儁乂。”騎著駿馬低頭看向張郃,曹純不無得意的說道:“可知某因何未有突襲爾等?”
張哈把臉一扭,根本不看曹洪。
曹軍若是傾巢出動,此戰他若潰敗倒也罷了。
偏偏擊破袁軍的,隻有六百曹軍。
敵軍不僅人數不多,衝鋒之前根本沒有任何突襲的打算,反倒等候著他排兵布陣。
無論從哪個角度,他都找不到潰敗的理由!
張郃不吭聲,曹純卻越發得意。
嘴角勾起譏誚的笑容,曹純說道:“某未領軍突襲,隻因你等太弱!某要的,是將你等戰意摧毀!”
怒目瞪向曹純,張郃依舊沒有吭聲。
“帶下去!”曹純一擺手。
兩名虎豹騎押著張郃,進入許都。
濮陽城外,曹軍圍城三日隨即後撤。
曹軍突然後退,袁旭得知連忙登上城頭。
前一天還將濮陽城圍到水泄不通,此時卻已撤的連半個兵士不剩,曹軍舉動讓袁旭也感到詫異。
“公子,曹軍撤了。”崔琰說道:“其中必有緣由。”
“隻怕並非好緣由。”袁旭說道:“濮陽被圍數日,我等與外界不通消息,也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麽。”
“可派出探馬前去探查。”崔琰提醒。
“探馬探查,不知須要何日。”袁旭說道:“派出一隊人手,尋找曹軍探馬,將之擒獲問話!”
身後衛士應了,沒過多會,濮陽城內走出一隊騎兵。
在城內又等了半日。眼見天色已暗,出城的騎兵折了回來。
進入濮陽,幾名騎兵押著三個用麻繩捆起的曹軍來到袁旭近前。
被俘曹軍路上顯然吃了不少苦頭。
他們臉頰通紅、發髻淩亂。紅腫的臉上依稀殘留著指印。
“你等乃是曹操斥候?”袁旭冷聲問道。
曹軍俘虜低著頭,沒敢應聲。
“公子問話。因何不答?”一個袁軍抬腳朝一名俘虜腰上踹了過去。
大力一踹之下,俘虜腰一閃,一屁股坐在地上。
另一個俘虜連忙說道:“回公子話,我等正是斥候!”
“可知曹操因何撤兵?”
“張郃率軍進攻許都,曹公回援!”
得知張郃率軍討伐許都,袁旭頓感不好!
大軍雖已進入河北,許都乃是曹操根基,他又怎會不留兵馬鎮守?
官渡一戰河北損失慘重。
將士潰散。許多人不知逃到何處。
袁紹雖在積極招募兵馬,短期之內又怎可聚集一支能與曹操抗衡的大軍?
張郃率軍討伐許多,頂多不過數千之眾!
以數千人進攻城高池深的許都,袁旭並不認為張郃有任何勝算。
令兵士將俘虜押下去,袁旭向衛士吩咐:“某稍候修書一封,你即刻趕往鄴城交到四公子袁康手中。”
衛士是隨趙藝離開蓬萊之人,也是袁旭心腹。
他當即應了,跟隨袁旭走下城牆。
修了書信由衛士送出,袁旭並未下令派出兵馬追擊曹軍!
他可看出張郃率軍無法擊破許都,曹操身邊幕僚眾多。又怎可能看不出端倪?
曹操後撤,並非意在許都,而是欲擒故縱。引他出兵追擊!
“公子!”門外傳來衛士聲音:“劉將軍、龔將軍求見!”
劉辟、龔都自從投靠袁旭,並未立下多少功績。
倆人進門之後,向袁旭行禮,劉辟說道:“聽聞曹軍後撤,不知公子有何打算?”
“二位將軍有何打算?”袁旭反問。
“我二人以為理應趁勢追擊。”劉辟說道:“曹操撤兵必有緣由,若是抓住戰機,當可一戰破之!”
“某也如此認為。”袁旭說道:“隻是曹操退兵頗為蹊蹺。”
“有何蹊蹺?”龔都問道。
“曹操退兵,隻因張儁乂將軍領兵討伐許都。”
“許都乃曹操根基,張將軍前往討伐。他怎可不發兵回援?”劉辟說道。
“劉將軍所言,正是某想不通之處。”袁旭說道:“許都乃是曹操根基。大軍雖出,曹操又怎肯無人守家?既有兵馬鎮守。他因何全軍回援?”
“公子何意?”與龔都對視一眼,劉辟問道。
“某覺著曹操後撤,或許非是馳援許都,而是意在濮陽!”
袁旭顯然沒有出兵的意思。
投到他麾下,眼看袁軍連連獲勝,雖被曹軍逼到濮陽城內,卻始終沒有敗過一場,劉辟、龔都也比早先多了不少信心。
雖說投到袁旭麾下時日不多,倆人對他卻有了些了解。
袁旭決定不出兵,縱然他們說破嘴皮,也不可能改變半分。
向袁旭告辭退出,劉辟對龔都說道:“龔將軍可還信某?”
“追隨將軍多年,某何曾敢有不信?”
“既是如此,將軍可敢與某共行一事?”
“將軍莫非要背著公子,領軍追擊曹操?”
“正是!”劉辟說道:“張郃率軍進攻許都,曹操根基乃在彼處,他如何不會回援?公子行事太過穩重,戰機就在眼前,若不抓住轉瞬即逝!”
龔都想了想說道:“我等來投,所率六千兵馬多已編入袁軍,末將麾下不過區區五百人……”
“某麾下尚有兩千兵馬。”劉辟說道:“兩千五百將士,雖說不可擊破曹軍,卻也可使曹軍曉得我等厲害。若是公子見了好處,率大軍馳援,擊破曹操隻在當下!”
“將軍所慮甚是!”龔都說道:“隻是如此一來,公子若要知曉,或有怪罪!”
“我等領兵來此,尚未得到好處。”劉辟說道:“出城追擊也是為了袁家,公子即便知曉,又怎會怪罪?”
劉辟說的並不是沒有道理,龔都想了下說道:“既是如此,某願追隨將軍。”
倆人商議妥當,隻等到了晚間出城。
夜幕籠罩濮陽,城內一片寧靜。
袁旭已經睡下,一支大軍開到城門前。
“來著何人?”守城兵士見有人要出城,連忙上前盤問。
“我等奉公子軍令出城追擊曹軍。”率軍來此的劉辟高聲回應。
“既是公子軍令,可有手諭?”
“公子下令,何須口諭?”劉辟怒目瞪向兵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