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宅內室,搖曳的燈影下光線昏蒙。
三十七顆人頭排成四行,碼放的整整齊齊。
看到人頭,袁康吃了一驚,向馬飛問道:“此乃何意?”
被殺的三十七個人,算得上都是他的心腹。
馬飛淡然一笑:“公子入獄之後,昔日好友所剩不多,可知因何?”
隱約明白了什麽,袁康說道:“莫非是他們?”
“投效三公子,出賣舊友,這些人該不該殺?”馬飛問道。
攥緊拳頭,袁康臉色一片鐵青。
“公子探查濮陽一事,乃是用了此人。”提起吳正的頭顱,馬飛說道:“當日被二公子撞破,公子不覺蹊蹺?”
“將軍是說……”袁康臉色越發難看:“吳正在那之前便出賣了某!”
馬飛沒有回應,向幾名先回來的夜刺問道:“此人如何死的?”
“回將軍!”一個夜刺說道:“誅殺此人之時,他正在女安居中。眾人之中以他死的最為逍遙,乃是趴在嬌娘肚皮上。”
“死的倒是快活!”馬飛說道:“公子已查驗人頭,你等好生戒備,莫要讓人知曉公子身在此處!”
夜刺齊聲應了。
袁康愕然問道:“莫非某不離開鄴城?”
“公子居於鄴城,欲往何處?”馬飛問道。
“當日田公等人……”
“田公等人乃是袁公欲殺,若不離開死路一條。”馬飛打斷袁康:“公子則隻是得罪三公子,袁公不知此事。若是逃離,豈非平白將好處讓給三公子?”
“顯歆莫非是要……”袁康像是明白了,話說一半沒接著說下去。
“濮陽一戰,三公子、二公子合謀挖出陷阱,阻斷我家公子退路,為的便是將他置於死地!”馬飛眼睛微微眯了眯,眸中閃過一抹怨恨:“公子仁義,不欲手足相殘。也不可總是由他們胡來卻毫無回應。”
“無論顯歆決定如何。某必從之!”袁康挺直胸膛說道。
吳正等人一夜被殺,袁康逃離監牢,班頭被人擰斷脖子,還失蹤一名守衛。
第二天一早。袁尚得到消息。
心知必是出了變故,他不敢有半點耽擱,連忙招呼袁熙一同前去查看。
鄴城官府。
地上一字排開碼放著三十七具無頭屍體。
除此之外,還有一具脖子被擰斷的屍體遠遠躺著。
審配站在屍體前,臉色十分凝重。
“審公!”到了近前。袁尚向他問道:“可知被殺者都是何人?”
已知吳正等人被殺的消息,袁尚卻揣著一絲僥幸。
倘若被殺者有一人與他無關,下手之人也不是針對於他!
畢竟市井潑皮,得罪的人是不少!
有人想殺他們,並不值得意外!
令衛士取來卷宗,審配翻看了一眼遞給袁尚。
袁尚瀏覽之時,袁熙也在一旁觀看。
看完名姓,倆人頓時愕然。
卷宗上書寫的人名,都是背棄袁康投向袁尚者。
幾乎每個被殺之人,都曾出賣過舊日老友。
殺死他們。顯然有著明確的目的。
“二位公子。”袁尚遞回卷宗,審配說道:“潑皮遭人殺死並無古怪,被取去頭顱卻是蹊蹺。他們與何人有著如此深仇,竟連全屍也是不留?”
心裏清楚究竟為什麽,袁尚、袁熙哪裏敢說。
逢紀一心追隨袁尚,審配卻是因被牽連其中,不得不與他們相近。
袁旭一旦回到鄴城,審配態度究竟如何還很難說!
倆人當然不會把近來發生的事情當著他的麵和盤托出!
“還有一事,某也想不通透。”看向不遠處的另一具屍體,審配說道:“監牢空無一人。詢問守衛,都不知彼處關押人犯。然而牢房中卻有打鬥痕跡,某想不通,此前究竟何人被關在牢中。班頭又是因何被人擰斷脖子!”
走到班頭屍體前,審配蹲下去查看著屍體說道:“人的骨頭極其堅硬,若非湊巧,擰斷脖子也非易事。下手之人力道適中,選擇部位也是毫無偏差,可見慣常以此手法殺人。某在想的是。究竟何人會對一個班頭下此殺手?班頭之前又做了什麽,令他非死不可?”
審配的疑惑,袁尚、袁熙都知道答案。
可他們絕對不能說出口。
監牢看守緘口不言,隻因牽涉到袁尚。
說了不該說的話,他們必將人頭落地!
此事若被審配得知,難保不會傳到袁紹耳中。
謀算袁旭陷他於死地;關押袁康暗中下令將之除去。
以兄弑弟,袁紹若知此事,繼承河北與袁尚再無關係。
輸不起,也賭不起,倆人唯有佯作不知,暗中再令人調查。
“審公既有疑慮,當全心探查才是。”袁熙說道:“某與顯甫隻是得知鄴城出了數樁命案,稍事關注罷了!”
“有勞兩位公子!”審配拱手說道:“此事某自將查個水落石出!”
“若無他事,我二人先行告辭。”袁熙回了一禮。
心知不可與審配多說,袁尚也拱了拱手,和袁熙一同離開。
看著倆人背影,審配嘴角勾起一抹淺笑,向兵士吩咐道:“差人前去探查,近來死者與何人接觸,又做過何事。”
袁熙、袁尚離開官府,倆人返回的路上,臉色都是十分凝重。
“此事必是顯歆所為。”袁尚說道:“三十七具無頭屍體,都是當初與顯庸相善,後又投效於某者。除此之外,他們還揭發了許多昔日舊友,以致某可一網打盡。如此做法,乃是向某示威!”
“班頭被殺,應是向顯庸下手之時。”袁熙接過話:“逃離監牢,顯庸可有兩個選擇。”
“是何選擇?”
“其一,離開鄴城!其二,留在鄴城。”
袁尚嘴角牽了下並沒說話。
逃離監牢,袁康當然不是離開鄴城就是留下!
“若他離開倒也罷了。”袁熙說道:“倘若留下,顯歆必是要置你我於死地!”
“此話何解?”袁旭可能回擊,袁尚心頭也是一凜。
“你我於濮陽謀算顯歆,若他告知父親,因某曾與其有隙,父親或將不信。若由顯庸說出,顯甫怕是再難得到河北!”(未完待續。)
三十七顆人頭排成四行,碼放的整整齊齊。
看到人頭,袁康吃了一驚,向馬飛問道:“此乃何意?”
被殺的三十七個人,算得上都是他的心腹。
馬飛淡然一笑:“公子入獄之後,昔日好友所剩不多,可知因何?”
隱約明白了什麽,袁康說道:“莫非是他們?”
“投效三公子,出賣舊友,這些人該不該殺?”馬飛問道。
攥緊拳頭,袁康臉色一片鐵青。
“公子探查濮陽一事,乃是用了此人。”提起吳正的頭顱,馬飛說道:“當日被二公子撞破,公子不覺蹊蹺?”
“將軍是說……”袁康臉色越發難看:“吳正在那之前便出賣了某!”
馬飛沒有回應,向幾名先回來的夜刺問道:“此人如何死的?”
“回將軍!”一個夜刺說道:“誅殺此人之時,他正在女安居中。眾人之中以他死的最為逍遙,乃是趴在嬌娘肚皮上。”
“死的倒是快活!”馬飛說道:“公子已查驗人頭,你等好生戒備,莫要讓人知曉公子身在此處!”
夜刺齊聲應了。
袁康愕然問道:“莫非某不離開鄴城?”
“公子居於鄴城,欲往何處?”馬飛問道。
“當日田公等人……”
“田公等人乃是袁公欲殺,若不離開死路一條。”馬飛打斷袁康:“公子則隻是得罪三公子,袁公不知此事。若是逃離,豈非平白將好處讓給三公子?”
“顯歆莫非是要……”袁康像是明白了,話說一半沒接著說下去。
“濮陽一戰,三公子、二公子合謀挖出陷阱,阻斷我家公子退路,為的便是將他置於死地!”馬飛眼睛微微眯了眯,眸中閃過一抹怨恨:“公子仁義,不欲手足相殘。也不可總是由他們胡來卻毫無回應。”
“無論顯歆決定如何。某必從之!”袁康挺直胸膛說道。
吳正等人一夜被殺,袁康逃離監牢,班頭被人擰斷脖子,還失蹤一名守衛。
第二天一早。袁尚得到消息。
心知必是出了變故,他不敢有半點耽擱,連忙招呼袁熙一同前去查看。
鄴城官府。
地上一字排開碼放著三十七具無頭屍體。
除此之外,還有一具脖子被擰斷的屍體遠遠躺著。
審配站在屍體前,臉色十分凝重。
“審公!”到了近前。袁尚向他問道:“可知被殺者都是何人?”
已知吳正等人被殺的消息,袁尚卻揣著一絲僥幸。
倘若被殺者有一人與他無關,下手之人也不是針對於他!
畢竟市井潑皮,得罪的人是不少!
有人想殺他們,並不值得意外!
令衛士取來卷宗,審配翻看了一眼遞給袁尚。
袁尚瀏覽之時,袁熙也在一旁觀看。
看完名姓,倆人頓時愕然。
卷宗上書寫的人名,都是背棄袁康投向袁尚者。
幾乎每個被殺之人,都曾出賣過舊日老友。
殺死他們。顯然有著明確的目的。
“二位公子。”袁尚遞回卷宗,審配說道:“潑皮遭人殺死並無古怪,被取去頭顱卻是蹊蹺。他們與何人有著如此深仇,竟連全屍也是不留?”
心裏清楚究竟為什麽,袁尚、袁熙哪裏敢說。
逢紀一心追隨袁尚,審配卻是因被牽連其中,不得不與他們相近。
袁旭一旦回到鄴城,審配態度究竟如何還很難說!
倆人當然不會把近來發生的事情當著他的麵和盤托出!
“還有一事,某也想不通透。”看向不遠處的另一具屍體,審配說道:“監牢空無一人。詢問守衛,都不知彼處關押人犯。然而牢房中卻有打鬥痕跡,某想不通,此前究竟何人被關在牢中。班頭又是因何被人擰斷脖子!”
走到班頭屍體前,審配蹲下去查看著屍體說道:“人的骨頭極其堅硬,若非湊巧,擰斷脖子也非易事。下手之人力道適中,選擇部位也是毫無偏差,可見慣常以此手法殺人。某在想的是。究竟何人會對一個班頭下此殺手?班頭之前又做了什麽,令他非死不可?”
審配的疑惑,袁尚、袁熙都知道答案。
可他們絕對不能說出口。
監牢看守緘口不言,隻因牽涉到袁尚。
說了不該說的話,他們必將人頭落地!
此事若被審配得知,難保不會傳到袁紹耳中。
謀算袁旭陷他於死地;關押袁康暗中下令將之除去。
以兄弑弟,袁紹若知此事,繼承河北與袁尚再無關係。
輸不起,也賭不起,倆人唯有佯作不知,暗中再令人調查。
“審公既有疑慮,當全心探查才是。”袁熙說道:“某與顯甫隻是得知鄴城出了數樁命案,稍事關注罷了!”
“有勞兩位公子!”審配拱手說道:“此事某自將查個水落石出!”
“若無他事,我二人先行告辭。”袁熙回了一禮。
心知不可與審配多說,袁尚也拱了拱手,和袁熙一同離開。
看著倆人背影,審配嘴角勾起一抹淺笑,向兵士吩咐道:“差人前去探查,近來死者與何人接觸,又做過何事。”
袁熙、袁尚離開官府,倆人返回的路上,臉色都是十分凝重。
“此事必是顯歆所為。”袁尚說道:“三十七具無頭屍體,都是當初與顯庸相善,後又投效於某者。除此之外,他們還揭發了許多昔日舊友,以致某可一網打盡。如此做法,乃是向某示威!”
“班頭被殺,應是向顯庸下手之時。”袁熙接過話:“逃離監牢,顯庸可有兩個選擇。”
“是何選擇?”
“其一,離開鄴城!其二,留在鄴城。”
袁尚嘴角牽了下並沒說話。
逃離監牢,袁康當然不是離開鄴城就是留下!
“若他離開倒也罷了。”袁熙說道:“倘若留下,顯歆必是要置你我於死地!”
“此話何解?”袁旭可能回擊,袁尚心頭也是一凜。
“你我於濮陽謀算顯歆,若他告知父親,因某曾與其有隙,父親或將不信。若由顯庸說出,顯甫怕是再難得到河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