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1-12-03


    遠遠地將林昊的表情看在眼裏,老者微微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此子心性純良,不枉我臨死前送他三件奇寶。


    老人理了理思緒,記憶被拉到了很久很久以前,悠悠地說道:“從前,有個窮孩子,他天生聰敏,從小喜歡畫畫。可是由於家裏窮困潦倒,他連買一支筆的錢也沒有。村子裏,全是窮人,沒有一家有筆的,過的全是苦日子。


    窮孩子山上打柴,就折一根樹枝在山坡上描飛鳥;到河邊割草,就用草根蘸著河水在河邊描遊魚;晚上,回到家裏,拿一塊木炭,在窯洞的壁上,又把白天描過的東西,一件一件再畫一遍。


    花落花開,暑往東來,窮孩子學畫從不間斷。他窯洞的兩壁,密密麻麻,全是畫。


    窮孩子長進很快,形態逼真,他在村口畫了隻小黃兔,村口上空就成天有老鷹打轉:又一回,他在山後畫了隻大黑熊,嚇得牛群再也不敢到山後吃草……


    窮孩子堅持不懈地畫畫,沒有間斷過一天。他常常想,如果自己能有一支畫筆那該有多好……


    一天晚上,窮孩子恍惚中看到一個白胡子老人送給他一支金光燦燦的神筆。窮孩子高興地驚醒過來,才發覺是個夢。窮孩子懊悔自己為什麽這麽快醒過來,如果晚一點醒過來,就可以拿畫筆畫畫了。


    正要睡去,做夢拿到那隻畫筆,突然發現那隻畫筆就握在他的手中。窮孩子還以為是在做夢,高興壞了,馬上用畫筆畫了一隻鳥,鳥竟活了過來,展開翅膀繞著他飛了起來;他又畫了一條魚,魚也活了起來,活蹦亂跳。


    第二日醒來,昨晚畫的那隻活魚變成了死魚,窮孩子想了半天,才想明白昨晚不是做夢。


    有了這支神筆,窮孩子天天替村子裏窮苦善良的人家畫畫。誰家沒有犁耙,他就給他畫犁耙;誰家沒有漁網,他就給他畫漁網;誰家沒有石磨,他就給他畫石磨;他給孩子們畫書包和文房四寶,讓窮孩子們能念書識字;姑娘們出嫁,他給姑娘們畫嫁衣,畫花轎,讓窮人家嫁女也風風光光。誰家缺什麽,窮孩子就給他們畫什麽。”


    說道這裏,老人的臉上露出了緬懷的神色。林昊循著聲音一直找過去,隻覺離老人已經不遠。腳下遍地是斷壁殘垣,碎石瓦礫,破碎的孔雀藍琉璃瓦滿地都是,大地遍地裂痕,箭痕、槍痕、爪痕隨處可見,想來這裏曾經發生過驚天動地的大戰。林昊不禁心向往之,若是自己也有那般神通,該有多好。


    老人緬懷了一番,繼續說道:“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消息很快傳進了深山一隻妖怪的耳朵。這妖怪派兩個小妖把他抓了去,逼他為自己畫仙靈草,它想藉此進化成更凶猛的妖怪,殘害人間。


    窮孩子年紀雖小,卻是個強脾氣。任憑妖怪怎樣哄他、唬他、嚇他、求他,他就是不肯畫。妖怪就把他關在一間小石屋裏,也不給他飯吃。


    大年三十的傍晚,大雪紛紛揚揚地灑落,遍地銀裝素裹。妖怪猜想窮孩子已經凍死餓死,走過小石屋門口,卻見門縫裏透出紅紅的亮光,還聞到一股香噴噴的氣味。


    妖怪往門縫裏一看,那個氣啊,窮孩子不但沒死,還燒起了一個大火爐,邊烤火邊吃著熱烘烘香噴噴的雞腿。這火爐和雞腿都是窮孩子用神筆畫的,妖怪想明白後,氣呼呼地去叫小妖來,要它們把窮孩子殺死,奪下那支神筆。


    妖怪自己不願動手,卻是因為它的天劫快要到來,它不想妄造殺孽,增加天劫的威力。


    十多個小妖衝進小石屋,卻不見窮孩子,隻見東麵牆壁上露出一個大洞,窮孩子趁著天黑,鑽出洞子逃走了。妖怪想明白,這大洞也是窮孩子用神筆畫的。


    窮孩子出了妖怪的巢穴,他用神筆畫了一條飛龍,飛龍披星戴月地載著他飛了幾天,到了一個市鎮。這裏民風淳樸,離妖怪的巢穴也已經很遠,窮孩子於是就在這兒安頓下來。


    為了生存,窮孩子畫了許多畫,拿到街坊去賣。因為他怕別人知道,便不讓畫中的動物活過來,畫出來的東西,不是少嘴便是斷腿的。


    一天,窮孩子畫了一隻缺眼睛的白鶴。誰知一不小心,在它左眼睛濺上一滴墨水,獨眼白鶴便眼睛一睜,扇扇翅膀飛上了天。藍天萬裏,紅日高照,銀色的飛鶴,穿過白雲,掠過綠樹枝梢,時快時慢,忽上忽下,翻躍翱翔,發出呼呼吹哨子般的聲響,引得人們都出來觀看。


    這一來,整個市鎮都轟動了。這件事情傳入當地的凶獸地震獸的耳朵裏。地震獸威脅窮孩子去見它,不然就發大地震把市鎮變成廢墟,窮孩子隻有心不甘情不願的去了地震獸的老巢。


    窮孩子聽過許多地震獸亂發地震欺侮鄉民的事,心裏恨透了地震獸。地震獸命他畫蟠桃樹,他卻畫了一棵普通的桃樹;地震獸命他畫人參果樹,他卻畫了一棵梨樹。地震獸命他畫絳珠仙草,他卻畫了一棵狗尾巴草。


    為此地震獸大發雷霆,搶下他的神筆,把他打入了一座死火山中。


    拿到神筆之後,地震獸索性自己來畫。貪心不足的地震獸,蟠桃樹畫了一棵又一棵,重重疊疊地畫了許多。畫好一看,哪是蟠桃樹,卻是一棵棵普通的桃樹,摘了一個桃子,又酸又澀,巨難吃。害得地震獸三月沒有胃口。


    地震獸還不死心,又畫了人參果樹,畫了一棵又一棵。畫好一看,哪是人參果樹,卻是一棵又一棵的葫蘆,無數個葫蘆娃從葫蘆裏蹦出來,水噴火燒的向它撲來。幸虧它跑得快,不然,地震獸早被這些葫蘆娃為民除害了。


    地震獸沒有辦法,不敢畫絳珠草了。卻又不死心,隻得把窮孩子放出來,假惺惺地對他說了一些好話,說什麽要給他金山銀山,還說什麽要收他做徒弟,教他發大地震害人的本事。


    窮孩子一心想奪回神筆,他裝作答應下來。地震獸十分高興,把神筆還給了窮孩子,要窮孩子給他畫畫。


    窮孩子神筆一揮,一個無邊無盡的大海出現在一人一獸眼前。藍藍的海水,沒有一絲波紋,亮閃閃的像一麵大玉鏡。


    沒有想象中的蟠桃樹和人參果樹以及絳珠仙草,令地震獸很不爽,地震獸還沒來得及發威,窮孩子已經在大海的中央畫了塊小島,小島鳥語花香,仙氣繚繞,簡直是一個世外桃源。


    窮孩子又在島上畫了許許多多的人參果樹,這些人參果樹枝繁葉茂,生機勃勃,樹枝上掛滿了人參果。地震獸大喜過望,拚命地咽唾水,但是它天生怕水,於是窮孩子又畫了一條大木船,地震獸就高高興興地上了船。


    窮孩子又畫了幾陣風,海水掀起密密的波紋,大木船朝著大海中央的人間仙島開動了。


    地震獸嫌船太慢,命窮孩子把風加大些。窮孩子加了幾陣大風,海水動蕩,卷起滾滾的浪濤,地震獸怕水,連連向窮孩子搖手,大喊風夠了。窮孩子裝作沒聽見,不停地畫大風。


    大浪迎上大船,地震獸施展法術,飛到空中避難,才飛上半空就被大風吹得掉落到了船上。原來這大風也不是普通的大風,而是三味神風。


    地震獸唯有拚命抱著桅杆,不住地求饒。窮孩子不去睬它,還是不住地畫三味神風。雷鳴閃電,暴雨如注,船翻了,地震獸也沉到海底去了。”


    聽到這裏,林昊已經隱隱猜出了老人的來曆。老人講述的這個故事就是他年輕時候的故事,那個窮孩子就是講故事的老人。


    這個故事和他聽過的《神筆馬良》的故事很像,前麵幫助鄉親的段子和《神筆馬良》的故事如出一轍。不過後來就大不一樣,《神筆馬良》裏隻有財主和皇帝,老人的故事裏卻成了妖怪和地震獸。


    “故事未必盡信,世人多愛以訛傳訛,《神筆馬良》的故事或許就是老人的故事,隻是故事傳到後來,變了味道。”林昊心中如此判斷道。


    “請問,您就是馬良前輩嗎?”這個時候林昊已經走到了老人的身邊,老人瘦得皮包骨頭,端坐在一張本屬於井龍王的龍椅之上,隻有嘴唇幹澀的翕動著,似乎一碰就會散架似的。


    老人麵露欣慰之色,微笑道:“想不到兩千年過去,還有人知道老夫的名字。”


    “那地震獸死後前輩又去了哪裏呢?”林昊好奇地問道。神筆馬良的故事僅止於此,既然馬良沒有死,那他後來又到了哪裏呢。是回到自己的家鄉,和那些種地的夥伴在一起;還是到處流浪,專門給許多窮苦的人們畫畫呢?


    “後來,我無意間促發了一個禁製,禁製釋放出那位送我隨心筆的白胡子老人的殘存魂念,那位老人教會我隨心筆的奧妙,於是我便想用隨心筆畫出一個自己的世界。我想把所有的好人都送進我描繪的世界裏,於是我四處流浪,見到風景秀麗的地方,便把它們畫進去;見到神奇的草藥,我也把它們畫進去;終於我來到井龍王宮……,咳咳……”說到這裏,老人劇烈地咳嗽起來,林昊摸出一張餐巾紙,遞給老人。


    老人用餐巾紙擦拭了一下幹澀的嘴唇,扔掉餐巾紙。餐巾紙被染紅一片,是老人咳出的血。


    “老前輩,請問路口在哪,我背您出去。”林昊關切地說道。


    “路口在你左手邊,有一條地下暗河,咳咳。沿著暗河朝下遊一直走,可以走出這裏。咳咳……”老人劇烈地咳嗽了一陣,斷斷續續道,“小子,你有這份心就行了。我老人家自家人知自家事,我是活不了啦。”老人拒絕了林昊的好意,清了清嗓子,說道:“好久沒有人聽我唱歌了,臨死前,你就當一回我的聽眾吧!”


    看到老人希翼的目光射來,林昊雙眸含淚,重重地點了點頭。


    “假如我有一枝神筆,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讓小樹在冬天,也能快活的成長,不會在寒冷的北風裏,縮著身子,輕輕歎息。


    “假如我有一枝神筆,我要給樹上的小鳥,畫許多好吃的穀粒。鳥媽媽再也不用到遙遠的地方去尋食,讓小鳥待在家裏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假如我有一枝神筆,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小胖畫一雙好腿,還他一個健康的身體。他再也不會隻坐在屋裏望著窗外的小鳥和飛燕,而是和我們一起,在操場上奔跑,在草地上遊戲。


    “假如我有一枝神筆……”


    老人的歌聲漸漸停了下來,雙目已然緊閉。林昊上前探了一下鼻息,氣息全無。


    “老前輩。”林昊失聲大哭起來。


    良久,林昊才想起應該把老人入殮,入土為安。才碰到老人的額頭,老人卻立時支離破碎,化為一粒粒細微的塵埃,微風一吹,老人的身體煙消雲散。


    林昊隻好把老人家的衣服入殮,立了一座衣冠墓。三拜拜別,才朝著老人家指明的方向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傲視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實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實和尚並收藏傲視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