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內響起阿來的聲音:“這會兒鎮上走動的人不少,沒準他們中早就有王師的人了。(..tw好看的小說“
他低頭想了想,抬起頭看著同伴道:”要是拿著畫像在街上問詢那位林公子的蹤跡,怎麽想都不太合適。“
阿來說完怔忪了一刻,麵上閃過遲疑的表情,隨後又低聲道:”說不定人沒找到,倒有可能會惹出別的事情來。”
同伴沉默了幾秒鍾走到窗子旁邊,將窗開了一條縫隙往外看去。
看街上往來的行人,看客棧邊的小吃攤上買了早飯吃的客人,他的目光從街頭掠過,由遠及近停在院中。
觀察外頭之後,同伴關上窗轉回頭看著阿來,視線交匯他開口道:“哎,我說,你這回腦子轉倒挺快的。”
同伴不得不承認,阿來說得挺有道理的。
他眸光一閃眼珠子轉了轉,緩步走到阿來身邊,伸手在他肩膀上搭了一下。
同伴望著阿來皺了皺眉慢慢地道:“不過我想說的是南華鎮不大,但是你跟我都知道這裏經過的人太多了。”
同伴說的是實情,南華鎮附近山裏住著不少山民。
周遭還有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村子分布在山中。
除了南華附近,往北去就是跟異族聚集地相鄰的地盤了。
地形更加複雜,往來的人也更多。
“去肅州的,回北地的。西蘭的,異族的,“同伴掰了掰手指頭。大概數了數,再一次搭上阿來的肩膀道,”街上往來的那麽多人裏要找到林公子”
“談何容易啊!”
同伴語氣感慨,說完還歎了口氣道:“反正咱們是做不了主,隻能聽三少爺的安排,等會兒聽聽他怎麽說吧!”
屋內靜默了一陣,兩個人找了個話題繼續說起來。每隔多久,阿來狐疑的目光再次轉向東麵。
“三少爺到底幾時起來啊?按說天都快大亮了啊!”
同伴心中亦是疑雲叢生,暗自嘀咕一聲。卻見身旁的悶葫蘆起身往門邊走了過去。
看他的架勢,肯定是打算去隔壁敲門了。
同伴怔了怔,連忙追上去攔截:“別啊,再等等啊。”
“不等了。你要是擔心被連累。我一個人去敲門就是。”
阿來聽了他的話,轉過頭淡淡看了同伴一眼,語調冷靜地道:“我去敲門,問問三少爺今兒到底是去哪裏?你在房裏等著我。”
語罷,他推開同伴的手,頭也不回出了門,徑直到了隔壁那間屋子的門口,抬手叩響了門!
事出反常。等待的時間夠久了,即便是自家三少爺怪罪。他也認了!
同伴還是跟著他的腳步同樣到了門口,衝著阿來的背瞪了一眼,站在那裏等著
我從樓梯上走下去,瞧見店堂內不多的幾個人坐在那裏,腳步在樓梯邊頓了頓。
入目可及,靠牆那張桌子邊的客人圍攏在一起喝著熱湯吃著饅頭。
另一桌靠近門口的客人統共就隻有兩個,瞧著他們的長相像是弟兄倆。
昨晚跟小夥計聊了不少關於南華鎮還有客棧的事情,在大廚房做事的時候好比打開了話匣子。<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tw</strong>
我說過那個時候人比較容易放下戒心。
我也聽到了往年接近年關,鎮上的人流比現在要多。
這一點很好理解的,北地戰事既然對小鎮有影響,首先波及的就是鎮上的生意,不過關於內情,要常年住在鎮上的人最清楚。
我是偶然間經過南華的異鄉人,給我的直觀感受是街上的人依舊挺多的。
小夥計跟我說,往年日子太平的時候,客棧裏常有隻住一晚的客人過來。
那樣的客人就是到鎮上采買些年貨,顧慮到當天趕回家的話太累了,停留一晚休息一下第二天再回去。
這類客人給客棧帶來的收入占到年末收入的大頭,今年似乎很不景氣。
昨夜掌櫃的還跟我提到擔心那幾位做生意的住客。
擔心他們隨身攜帶的東西被夜裏可能會光顧客棧的賊順走,所以他才睡不踏實跟小夥計一起夜半起來巡視客棧。
寥寥幾個客人都遭遇賊偷看管不利的話,接下來的生意更難做。
這會兒掌櫃的不在,小夥計倒是站在一桌客人的旁邊跟那桌吃飯的客人說話。
聊得氣氛還挺好,看上去那幾位客人興高采烈的。
他聽到腳步聲,抬起頭看到我,立刻跟客人打了聲招呼,走到我麵前。
“客人,剛才大廚房的廚子拿來的一籠饅頭,您要不要吃一個?”
小夥計指了指旁邊櫃子上放置的一個食盒問我道。
我循聲望去,瞧見那個食盒,遲疑了一下,點頭回應:“好啊!一個就足夠。”
客棧底樓的大堂內很空,除了那桌好幾個人圍坐的,還有那桌弟兄兩人占據的,其餘都是空座。
我任意挑了張空桌子坐下來。
少頃,茶水跟饅頭都被小夥計送過來了。
他站在我身邊見我吃得匆忙,過來跟我說了沒幾句話又折返回先前那桌跟他聊天的客人旁邊。
我啃著饅頭,小口小口的,凝神聽了一會兒,聽到他們在說的話題卻是南華鎮過年的習俗。
跟小夥計聊天的客人一看就知道是遠道而來的,長相跟南華鎮本地的老百姓差異很大
小夥計聊天歸聊天,不妨礙他將客棧底樓店堂內的動向盡收眼底。
他是很有眼力見兒的,一看我起身要走,又跑了回來。
“您從咱們這裏的大門出去。往東走第一個拐彎處,“小夥計頓了頓,接著繼續道。”您沿著小巷子再往北走”
小夥計先前就曉得我在大廚房裏拒絕了他的陪同。
他瞧見我吃完早飯打算出門,大約是擔心我迷路,還是走到我麵前將鎮上的線路跟我清楚說了一遍。
我知道他完全出於好意,所以一邊聽一邊努力記在心裏。
還是那句話,沒辦法,路癡啊!
未了,我對著他點頭道:“多謝。”
小夥計抓抓頭補充了一句:“若是您還找不到。就問問街旁店鋪裏的人。”
“我知道。”我抬眼望見木樓梯邊又有說話聲響起,知道是樓上住著的客人下來了。
我的視線收回對著他做了個手勢道,“有人來了。你接著忙吧,我先走了。”
從客棧的大門走了出去,小夥計走到了門口目送我離開。
我心中有個念頭浮起來,他怎麽會知道我可能不認識路呢?
這個念頭一閃而過。我沒有細想
小鎮南華的氣候相較於肅州城更加冷一些。
這是由地理位置決定的。往北去自然越冷,並且前文提起過,南華鎮建在半山上,因此地勢比較高。
地勢越高的地方,溫度越低。
我走在街道上,時不時側頭看著街道兩旁的店鋪。
在我住的客棧房間內隻要我輕輕地推開窗就能瞧見那株庭院裏栽種的花木開得茂盛。
同樣的品種在南華鎮的街道兩旁也能見到,我的注意力有時候會被街邊的花木吸引住。
西蘭國都城還有肅州街頭都沒見過同樣的品種,是南華鎮特有的。我想起剛才忘記問一問小夥計了。
還有,武玉包袱裏。她父親記錄藥材藥方的那本手劄。
上頭有我沒見過的南華鎮這一帶的特產。
藥草是在山中生長的,但是掌櫃的跟我說了,小夥計就是附近鄉下的,他興許知道手劄上畫的幾味藥草。
我打算跟他請教請教,沿途去往北地,若是瞧見了,心中也有個概念。
我關注的重點是其中幾種治療外傷的藥,內裏原因不言自明
寒冷的空氣中縈繞著花木淡淡的香味。
我早說過的,相比較肅州的街頭繁華,琳琅滿目的各色店鋪,南華鎮的規模自然小得多。
但是因為南華鎮周邊的範圍廣,加上再往北就接近跟異族相鄰的集聚地,因此山裏麵還有不少村落。
留心看過去,街上時不時的有山民帶著捕獵到的收獲走過。
那些人身上扛著重物還大包小包的,力氣驚人。
遠遠望去,簡直像一座座移動的小山包。
山民的力氣都很大,像我這般年紀的女孩子都能拿得起一般人沒法拿的重物。
視線掠過街頭,我腳步略微放慢了一些。
反正也不著急,話說茶樓的生意再好,大不了我等上片刻就是了!
打聽消息,還有嚐嚐小夥計說的點心。
我想著等我輾轉辛苦到了北地,大約很難有機會嚐到那麽好吃的點心了!
我得抓緊機會,得趁著在南華鎮的時候過過癮,順帶買一些帶走。
武玉隨身帶著的那口鍋,我是不打算再帶著往北去了,除非我能找到新的搭載順風車的機會。
可是,就像小夥計跟客棧掌櫃說的那樣,這時節好多人都由北向南跑,頂著戰事的壓力偏偏往險地去的,除非還有家人在北地。
如逆水行舟,一般人誰會挑這種時候去北地呢?
我腦中回想了一遍,聽小夥計跟我說集市是在鎮子北的,就跟那家他們跟我提到的茶樓在差不多的位置。
那條街上很多定期出來擺攤的人,販售各種東西。
他跟我提起的時候,我當時心裏閃過幾個想法。
首先是集市熱鬧,勢必會在那處嘈雜的地方聽到各種聲音,消息的來源也就多了。
其次是跟去北地的事情有關聯的。
我看著那些扛著山裏獵到的野物來城裏售賣的山民,身上穿著的多數都是毛皮縫製的衣裳。
自家縫製的衣裳,瞧著做工有些粗糙,但是估計穿在身上是極為暖和的。
於是,我想到待會兒去集市好好看一看,若是看到有合適的皮毛,我可以跟擺攤的獵戶問問價格。
算一筆賬,在集市上買跟在成衣鋪子比,無疑前者的價格要便宜多了。
增加的工序就是後續的針線活,得自個兒動手製作,這點錢要是不想出,那就在南華鎮上找找接私活的繡娘。
等買到毛皮的料子,得去巷子裏頭跟那些大爺大媽打聽一下。
錢包裏的銀錢數量有限,什麽事情都得計算籌謀。
道也不是我斤斤計較,而是依照眼下形勢,我要是不想去小鎮的賭坊就一定要籌劃著過日子。
凡是跟銀錢開支有關的事宜,什麽都得提前計劃好了。
我都有種錯覺,離開師兄,離開某人,離開我身邊能給我的助力,好像我的技藝除了那點三腳貓的醫術就剩下賭了!
呃仔細想了想,為什麽會這樣呢?
連我自己都覺得有些無語了!
宇文家那位傲嬌可是為了這件事教育過我n遍的,在我耳邊反複嘮叨。
此人家世驚人金尊玉貴屬於有為青年中的一員。
他家裏銀錢不愁,從不需要為柴米擔憂,一聽要跟賭坊沾邊恍若聽到洪水猛獸。
我記得他教育我時候的語氣,一秒變身成了老學究。
可是當初在小鎮,要不是我出手,我跟他連頓飯錢都沒有。
好歹是一起落難過的,但是我跟他的個性差異畢竟大了些。
我認為還是離他遠一些要好,至少我從肅州出來到現在,雖然路上也不太順利,總歸自由度增加了!
要是留在肅州東宅,光是為了跟他開口要去北地的事情,我都有點不曉得如何麵對他。
因為他的反應都不在我的掌控範圍內,我隱約有種預感,要是當麵跟他說,我未必能走得脫。
收回思緒,我無奈的搖了搖頭。
這會兒他人應該待在肅州東宅的大院裏,悠閑吃著阿黛替他預備的早點。
哎想念阿黛做的粥啊,真好喝!
定了定神舉目望去,我瞧見人群中還有些異族的人走過。
他們比起周遭的老百姓打扮得更加紮眼一些,穿戴的色彩顯得耀目,身上手上還戴了絢麗的飾品。
肅州街頭見到過許多,我看著都習,以為常了!
南華鎮的早點攤在街邊依次支開,散發出熱氣騰騰的香味,叫賣聲在街上響起,是掌櫃們一天中生意最熱鬧的時候。
街上往來的人熙熙攮攮的,連穿行在街道上的馬車亦是放慢了速度。
我混在人群裏於街道中穿梭。(未完待續。)
(..)
他低頭想了想,抬起頭看著同伴道:”要是拿著畫像在街上問詢那位林公子的蹤跡,怎麽想都不太合適。“
阿來說完怔忪了一刻,麵上閃過遲疑的表情,隨後又低聲道:”說不定人沒找到,倒有可能會惹出別的事情來。”
同伴沉默了幾秒鍾走到窗子旁邊,將窗開了一條縫隙往外看去。
看街上往來的行人,看客棧邊的小吃攤上買了早飯吃的客人,他的目光從街頭掠過,由遠及近停在院中。
觀察外頭之後,同伴關上窗轉回頭看著阿來,視線交匯他開口道:“哎,我說,你這回腦子轉倒挺快的。”
同伴不得不承認,阿來說得挺有道理的。
他眸光一閃眼珠子轉了轉,緩步走到阿來身邊,伸手在他肩膀上搭了一下。
同伴望著阿來皺了皺眉慢慢地道:“不過我想說的是南華鎮不大,但是你跟我都知道這裏經過的人太多了。”
同伴說的是實情,南華鎮附近山裏住著不少山民。
周遭還有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村子分布在山中。
除了南華附近,往北去就是跟異族聚集地相鄰的地盤了。
地形更加複雜,往來的人也更多。
“去肅州的,回北地的。西蘭的,異族的,“同伴掰了掰手指頭。大概數了數,再一次搭上阿來的肩膀道,”街上往來的那麽多人裏要找到林公子”
“談何容易啊!”
同伴語氣感慨,說完還歎了口氣道:“反正咱們是做不了主,隻能聽三少爺的安排,等會兒聽聽他怎麽說吧!”
屋內靜默了一陣,兩個人找了個話題繼續說起來。每隔多久,阿來狐疑的目光再次轉向東麵。
“三少爺到底幾時起來啊?按說天都快大亮了啊!”
同伴心中亦是疑雲叢生,暗自嘀咕一聲。卻見身旁的悶葫蘆起身往門邊走了過去。
看他的架勢,肯定是打算去隔壁敲門了。
同伴怔了怔,連忙追上去攔截:“別啊,再等等啊。”
“不等了。你要是擔心被連累。我一個人去敲門就是。”
阿來聽了他的話,轉過頭淡淡看了同伴一眼,語調冷靜地道:“我去敲門,問問三少爺今兒到底是去哪裏?你在房裏等著我。”
語罷,他推開同伴的手,頭也不回出了門,徑直到了隔壁那間屋子的門口,抬手叩響了門!
事出反常。等待的時間夠久了,即便是自家三少爺怪罪。他也認了!
同伴還是跟著他的腳步同樣到了門口,衝著阿來的背瞪了一眼,站在那裏等著
我從樓梯上走下去,瞧見店堂內不多的幾個人坐在那裏,腳步在樓梯邊頓了頓。
入目可及,靠牆那張桌子邊的客人圍攏在一起喝著熱湯吃著饅頭。
另一桌靠近門口的客人統共就隻有兩個,瞧著他們的長相像是弟兄倆。
昨晚跟小夥計聊了不少關於南華鎮還有客棧的事情,在大廚房做事的時候好比打開了話匣子。<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tw</strong>
我說過那個時候人比較容易放下戒心。
我也聽到了往年接近年關,鎮上的人流比現在要多。
這一點很好理解的,北地戰事既然對小鎮有影響,首先波及的就是鎮上的生意,不過關於內情,要常年住在鎮上的人最清楚。
我是偶然間經過南華的異鄉人,給我的直觀感受是街上的人依舊挺多的。
小夥計跟我說,往年日子太平的時候,客棧裏常有隻住一晚的客人過來。
那樣的客人就是到鎮上采買些年貨,顧慮到當天趕回家的話太累了,停留一晚休息一下第二天再回去。
這類客人給客棧帶來的收入占到年末收入的大頭,今年似乎很不景氣。
昨夜掌櫃的還跟我提到擔心那幾位做生意的住客。
擔心他們隨身攜帶的東西被夜裏可能會光顧客棧的賊順走,所以他才睡不踏實跟小夥計一起夜半起來巡視客棧。
寥寥幾個客人都遭遇賊偷看管不利的話,接下來的生意更難做。
這會兒掌櫃的不在,小夥計倒是站在一桌客人的旁邊跟那桌吃飯的客人說話。
聊得氣氛還挺好,看上去那幾位客人興高采烈的。
他聽到腳步聲,抬起頭看到我,立刻跟客人打了聲招呼,走到我麵前。
“客人,剛才大廚房的廚子拿來的一籠饅頭,您要不要吃一個?”
小夥計指了指旁邊櫃子上放置的一個食盒問我道。
我循聲望去,瞧見那個食盒,遲疑了一下,點頭回應:“好啊!一個就足夠。”
客棧底樓的大堂內很空,除了那桌好幾個人圍坐的,還有那桌弟兄兩人占據的,其餘都是空座。
我任意挑了張空桌子坐下來。
少頃,茶水跟饅頭都被小夥計送過來了。
他站在我身邊見我吃得匆忙,過來跟我說了沒幾句話又折返回先前那桌跟他聊天的客人旁邊。
我啃著饅頭,小口小口的,凝神聽了一會兒,聽到他們在說的話題卻是南華鎮過年的習俗。
跟小夥計聊天的客人一看就知道是遠道而來的,長相跟南華鎮本地的老百姓差異很大
小夥計聊天歸聊天,不妨礙他將客棧底樓店堂內的動向盡收眼底。
他是很有眼力見兒的,一看我起身要走,又跑了回來。
“您從咱們這裏的大門出去。往東走第一個拐彎處,“小夥計頓了頓,接著繼續道。”您沿著小巷子再往北走”
小夥計先前就曉得我在大廚房裏拒絕了他的陪同。
他瞧見我吃完早飯打算出門,大約是擔心我迷路,還是走到我麵前將鎮上的線路跟我清楚說了一遍。
我知道他完全出於好意,所以一邊聽一邊努力記在心裏。
還是那句話,沒辦法,路癡啊!
未了,我對著他點頭道:“多謝。”
小夥計抓抓頭補充了一句:“若是您還找不到。就問問街旁店鋪裏的人。”
“我知道。”我抬眼望見木樓梯邊又有說話聲響起,知道是樓上住著的客人下來了。
我的視線收回對著他做了個手勢道,“有人來了。你接著忙吧,我先走了。”
從客棧的大門走了出去,小夥計走到了門口目送我離開。
我心中有個念頭浮起來,他怎麽會知道我可能不認識路呢?
這個念頭一閃而過。我沒有細想
小鎮南華的氣候相較於肅州城更加冷一些。
這是由地理位置決定的。往北去自然越冷,並且前文提起過,南華鎮建在半山上,因此地勢比較高。
地勢越高的地方,溫度越低。
我走在街道上,時不時側頭看著街道兩旁的店鋪。
在我住的客棧房間內隻要我輕輕地推開窗就能瞧見那株庭院裏栽種的花木開得茂盛。
同樣的品種在南華鎮的街道兩旁也能見到,我的注意力有時候會被街邊的花木吸引住。
西蘭國都城還有肅州街頭都沒見過同樣的品種,是南華鎮特有的。我想起剛才忘記問一問小夥計了。
還有,武玉包袱裏。她父親記錄藥材藥方的那本手劄。
上頭有我沒見過的南華鎮這一帶的特產。
藥草是在山中生長的,但是掌櫃的跟我說了,小夥計就是附近鄉下的,他興許知道手劄上畫的幾味藥草。
我打算跟他請教請教,沿途去往北地,若是瞧見了,心中也有個概念。
我關注的重點是其中幾種治療外傷的藥,內裏原因不言自明
寒冷的空氣中縈繞著花木淡淡的香味。
我早說過的,相比較肅州的街頭繁華,琳琅滿目的各色店鋪,南華鎮的規模自然小得多。
但是因為南華鎮周邊的範圍廣,加上再往北就接近跟異族相鄰的集聚地,因此山裏麵還有不少村落。
留心看過去,街上時不時的有山民帶著捕獵到的收獲走過。
那些人身上扛著重物還大包小包的,力氣驚人。
遠遠望去,簡直像一座座移動的小山包。
山民的力氣都很大,像我這般年紀的女孩子都能拿得起一般人沒法拿的重物。
視線掠過街頭,我腳步略微放慢了一些。
反正也不著急,話說茶樓的生意再好,大不了我等上片刻就是了!
打聽消息,還有嚐嚐小夥計說的點心。
我想著等我輾轉辛苦到了北地,大約很難有機會嚐到那麽好吃的點心了!
我得抓緊機會,得趁著在南華鎮的時候過過癮,順帶買一些帶走。
武玉隨身帶著的那口鍋,我是不打算再帶著往北去了,除非我能找到新的搭載順風車的機會。
可是,就像小夥計跟客棧掌櫃說的那樣,這時節好多人都由北向南跑,頂著戰事的壓力偏偏往險地去的,除非還有家人在北地。
如逆水行舟,一般人誰會挑這種時候去北地呢?
我腦中回想了一遍,聽小夥計跟我說集市是在鎮子北的,就跟那家他們跟我提到的茶樓在差不多的位置。
那條街上很多定期出來擺攤的人,販售各種東西。
他跟我提起的時候,我當時心裏閃過幾個想法。
首先是集市熱鬧,勢必會在那處嘈雜的地方聽到各種聲音,消息的來源也就多了。
其次是跟去北地的事情有關聯的。
我看著那些扛著山裏獵到的野物來城裏售賣的山民,身上穿著的多數都是毛皮縫製的衣裳。
自家縫製的衣裳,瞧著做工有些粗糙,但是估計穿在身上是極為暖和的。
於是,我想到待會兒去集市好好看一看,若是看到有合適的皮毛,我可以跟擺攤的獵戶問問價格。
算一筆賬,在集市上買跟在成衣鋪子比,無疑前者的價格要便宜多了。
增加的工序就是後續的針線活,得自個兒動手製作,這點錢要是不想出,那就在南華鎮上找找接私活的繡娘。
等買到毛皮的料子,得去巷子裏頭跟那些大爺大媽打聽一下。
錢包裏的銀錢數量有限,什麽事情都得計算籌謀。
道也不是我斤斤計較,而是依照眼下形勢,我要是不想去小鎮的賭坊就一定要籌劃著過日子。
凡是跟銀錢開支有關的事宜,什麽都得提前計劃好了。
我都有種錯覺,離開師兄,離開某人,離開我身邊能給我的助力,好像我的技藝除了那點三腳貓的醫術就剩下賭了!
呃仔細想了想,為什麽會這樣呢?
連我自己都覺得有些無語了!
宇文家那位傲嬌可是為了這件事教育過我n遍的,在我耳邊反複嘮叨。
此人家世驚人金尊玉貴屬於有為青年中的一員。
他家裏銀錢不愁,從不需要為柴米擔憂,一聽要跟賭坊沾邊恍若聽到洪水猛獸。
我記得他教育我時候的語氣,一秒變身成了老學究。
可是當初在小鎮,要不是我出手,我跟他連頓飯錢都沒有。
好歹是一起落難過的,但是我跟他的個性差異畢竟大了些。
我認為還是離他遠一些要好,至少我從肅州出來到現在,雖然路上也不太順利,總歸自由度增加了!
要是留在肅州東宅,光是為了跟他開口要去北地的事情,我都有點不曉得如何麵對他。
因為他的反應都不在我的掌控範圍內,我隱約有種預感,要是當麵跟他說,我未必能走得脫。
收回思緒,我無奈的搖了搖頭。
這會兒他人應該待在肅州東宅的大院裏,悠閑吃著阿黛替他預備的早點。
哎想念阿黛做的粥啊,真好喝!
定了定神舉目望去,我瞧見人群中還有些異族的人走過。
他們比起周遭的老百姓打扮得更加紮眼一些,穿戴的色彩顯得耀目,身上手上還戴了絢麗的飾品。
肅州街頭見到過許多,我看著都習,以為常了!
南華鎮的早點攤在街邊依次支開,散發出熱氣騰騰的香味,叫賣聲在街上響起,是掌櫃們一天中生意最熱鬧的時候。
街上往來的人熙熙攮攮的,連穿行在街道上的馬車亦是放慢了速度。
我混在人群裏於街道中穿梭。(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