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卿?張愛卿?”劉協見張彥坐在那裏發呆,當即叫道。


    張彥聽到劉協的叫聲,突然回過神來,對於劉協的這道詔書,張彥絕對不會順從,他自己辛辛苦苦聚集到身邊的賢才,怎麽可能會拱手讓出去?


    “陛下如此垂愛張昭、張紘、陳群、陳珪、董昭等人,臣也為他們感到高興。他們都是臣的下屬,如今能夠擔任如此重要官職,臣本不應該有什麽異議。但是太尉、司徒、司空等職都是位高權重,又是國家重臣,臣唯恐他們不能勝任。陛下何不詔告天下,若遴選朝中德高望重的大臣來重新擔任這些重要職位呢?”


    劉協道:“愛卿有所不知,那些跟隨朕一路東歸的文武百官,大多都死在了亂軍之中,隻有楊彪、張喜、淳於嘉等二十餘人隨朕幸免於難,但是他們多是李傕、郭汜所舉薦的大臣,雖然跟朕一起逃到此處,但其心卻並不見得與朕一致,而且,他們在職時間已久,卻並未有什麽建樹,由此可見,他們並不稱職。朕聽聞愛卿帳下的謀士,都是治國安邦的人才,朕這才想封他們為如此要職。而且這些人都是愛卿的舊部,相信擔任要職之後,肯定會和愛卿相互幫助,共同輔佐朕治理天下的,有愛卿等人加以輔助,相信朕在不久的將來,肯定能夠讓大漢恢複往日氣象的。”


    張彥聽劉協的話說的冠冕堂皇,但是他並不傻,如果張昭、張紘、陳群、陳珪、董昭等人都當了三公,當了九卿,與他平起平坐,他以後還怎麽號令他們?


    “陛下,他們都是微臣的幕僚,他們的能力到底有多大,微臣再熟悉不過了。如此重要的官職,他們絕對無法勝任,還望陛下收回成命。”張彥也懶得說那麽多了,直接拒絕道。


    劉協麵無表情的坐在那裏,但心裏麵卻跟明鏡一樣,他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就是在試探張彥。


    “愛卿說的也極有道理。朕也隻是道聽途說而已,對於他們的能力根本不了解,隻是,如今朝堂之上,百官不全,政務荒廢。不知道愛卿可有什麽解決的辦法嗎?”劉協道。


    張彥怔了一下,心道:“原來這才是劉協真正的意思……”


    “陛下,不如征召天下名士,入朝為官,輔佐陛下,如此一來,才不至於社稷荒廢!”


    劉協道:“嗯。愛卿的建議不錯,那這件事,就交給愛卿來辦吧!”


    “臣遵旨!”張彥向劉協行了一下禮,“對了陛下,這道聖旨當如何處置?”


    “既然這道聖旨已經沒有了意義,也就沒有必要存在了,愛卿就姑且將他燒毀吧!”


    “喏!”


    從崇華殿裏走出來後,張彥一臉的不悅。沒想到首次和劉協交鋒,居然中了劉協的圈套。原來,封賞張昭、張紘等人是假,讓他替劉協充實百官,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張彥雖然意識到上當受騙了,但是卻還是順著劉協的意思說出了充實百官的建議。因為,他有他的打算。正好可以借助這件事,廣招天下賢才。


    回到將軍府後,張彥便迅速讓人找來了張昭、陳群、董昭三人,然後將充實百官的意思透露給了他們。讓他們推薦海內名士入朝輔政。


    這一次,張彥準備借用天子之令,為自己謀私,更是大麵積撒網。經過張昭、陳群、董昭的一番推薦後,鄭玄、管寧、邴原、華歆、王朗、王烈、國淵、張範、鄭渾等海內名士,都被列入了征召入朝輔政的名單之中。


    除此之外,張彥又依靠自己所熟知的三國曆史人物,在名單的後麵,又加上了賈詡、魯肅、劉曄、鍾繇、顧雍、蔣濟、賈逵、溫恢、張既、徐奕、何夔、司馬芝、邢顒、杜畿、徐邈、衛覬、王粲、劉劭、和洽、徐幹等人的名字。


    不僅如此,張彥就連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田豐、沮授、許攸、審配、逄紀、郭圖、辛評、周瑜等人的名字,都一起加在了上麵。


    反正是大麵積撒網,至於魚兒上不上鉤,那就看他們自己是否願意入朝輔政了。


    張彥按照其名聲的大小,以及影響力,一代大儒鄭玄首當其衝,被征召為太傅,征召管寧為司徒、王烈為司空、邴原為太常、國淵為太仆、華歆為大鴻臚、王朗為衛尉、張範為廷尉、鄭渾為宗正,其餘人等,都全部以侍中的官職,征召入朝輔政,其官職待到彭城後,再另行加封。


    一時間,攜帶聖旨的斥候,於同一天,從彭城出發,奔赴各個不同的地方。臨行時,張彥特意囑咐過斥候,務必將聖旨親自送達眾人手中。


    而對於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田豐、沮授、許攸、審配、逄紀、郭圖、辛評、周瑜等人,因其已經在曹操、袁紹、孫策那裏當值,於是張彥上奏劉協,讓董承、伏完二人,做為使者,出使袁紹、袁術那裏,將陛下征召他們入朝輔佐的聖旨傳達下去。


    董承、伏完是當今天子的嶽父,由他們做為使者前去宣讀聖旨,是最合適不過的了。除此之外,張彥還讓董承、伏完帶去了加封袁紹、袁術官職的聖旨。


    袁術就在淮南,伏完帶著的聖旨正好是敕封袁術的,所以便乘坐馬車,打著使臣的符節,前往淮南。


    張彥將當今天子接到彭城的消息早已經傳到了袁術的耳朵裏,袁術當時得知這一消息後,根本沒有絲毫的在意,而是一笑了之。


    自從孫策用玉璽向他換了兵馬,前去征討江東之後,袁術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自己做皇帝的事情。


    盤踞在汝南郡的黃巾餘黨何儀、劉辟、黃邵、何曼等人,都各自擁有數萬軍隊,為害汝南,入寇其他郡縣。


    袁術在閻象的建議下,派出紀靈、張勳二人,各自率領精銳大軍,前去平定這些黃巾餘黨。


    紀靈率軍先到,一戰便擊破黃邵的軍隊,並將其斬首,緊接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扮作黃巾賊,偷襲了何儀、劉辟、何曼的駐地,黃巾賊被打的落花流水,連戰連敗,最後被迫向袁術投降。


    袁術於是整編了何儀、劉辟、何曼的五萬軍隊,得到何儀、劉辟、何曼等人囤積的大批糧草和錢財,實力大增,更加加劇了他稱帝的念頭。


    隨後,孫策從江東敗回,袁術並未責罰,仍然讓孫策在其帳下聽用,與其舅父吳景和其堂兄一起守曆城。


    這之後,袁術便大肆招兵,暗中準備稱帝事宜。


    此時,袁術正手捧著傳國玉璽,癡癡的端詳著它,自言自語的道:“擁有了你,就等於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隻可惜,時機尚未成熟,不然的話,我就可以做天子了……”


    “啟稟主公,閻大人在外求見。”袁術的親兵從外麵走了進來,抱拳道。


    袁術急忙將傳國玉璽收了起來,道:“讓他進來!”


    片刻之後,閻象從大廳外麵走了進來,一進入大廳,便抱拳道:“啟稟主公,天使到了!”


    “天使?可是從彭城來的?”袁術問道。


    “正是。”


    “不見!”袁術果斷的說道。


    閻象怔了一下,忙道:“主公,天使雖然從彭城來,但這次來的人,卻是當今天子的嶽父,更是皇後的父親,伏完伏大人!”


    “不管是誰,一律不見,亂棍將其打出!”袁術既然決定要當皇帝,自然對彭城的那個天子沒有什麽好感了。


    “主公萬萬不可,天子派遣使者到來,主公若將其亂棍打出,隻怕傳了出去,會……”


    “有什麽好怕的!如今的天子,手裏根本沒有傳國玉璽,隻是個白版天子,我憑什麽聽他的?再說,我很快就要當天子了,這個時候讓我聽那個白版天子的,以後傳了出去,我的臉麵往哪裏擱?”


    閻象急忙說道:“主公不可亂語,免得被使者聽見。以現在而論,主公依舊是天子的臣下,天子派人帶著聖旨前來為主公宣旨,主公若是抗旨不尊的話,隻怕會讓人誤會。再說,主公即便是想要真的當天子,也不是這個時候,至少現在時機還不成熟,不如且先聽聽使者帶來了什麽樣的旨意,探探彭城那邊的動靜……”


    袁術皺了一下眉頭,便道:“好吧,那就請使者進來吧!”


    “喏!”


    閻象很快便走了出去,片刻之後,又帶著一個人從外麵走了進來,那個人正是負責此次前來傳旨的伏完。


    伏完手捧一道聖旨,一進入大廳,便立刻朗聲喊叫道:“聖旨到,後將軍袁術跪聽聖旨!”


    袁術坐在那裏,一動不動,伏完皺了一下眉頭,以為袁術沒有聽到,又加強了聲音的分貝,再次大聲喊了一遍。


    這一次,袁術依舊巍然不動,一雙森冷的眼睛正在緊緊的盯著伏完,深邃的雙眸中,更是露出幾許不屑!


    伏完還是頭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他雖然心中有氣,但也不敢隨便發作,畢竟這裏是袁術的地盤,而他則隻有一個人,萬一惹怒了袁術,自己絕對不會有什麽好果子吃。


    於是,伏完也不在意袁術跪拜不跪拜了,直接打開了聖旨,朗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縱橫三國的鐵血騎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的傷心誰做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的傷心誰做主並收藏縱橫三國的鐵血騎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