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彭城,大將軍府。


    如雪片一般的信息接踵而至,張彥坐在那裏,皺眉眉頭,一臉的陰沉。


    麵前的幾案上擺放著十幾封書信,除了太史慈率軍成功救援了河東這則消息以外,其餘的都是噩耗。


    總的匯聚在一起,就是袁紹發布了討伐張彥的檄文,以矯詔的形式,清君側的名義。


    於是,戰爭全麵爆發,袁紹兵分三路,強渡黃河,率軍起大軍三十五萬,要與張彥逐鹿中原。


    西路軍,曹艸已經占據了河內,並且主力軍突入了河南,河南尹張紘兵退函穀關,虎翼將軍徐晃緊守虎牢關,潁川太守楊修為防止曹軍南進,親自率軍封鎖住了從洛陽通往潁川的伊闕關、大穀關、軒轅關。


    東路軍,袁譚避實就虛,率領大軍從厭次強渡黃河,並以最快的速度占據了千乘,樂安太守尹禮無法抵擋,棄城而逃。袁譚隨之占據了樂安郡,派大將蔣義渠率軍一萬直取臨淄,自己率領餘下大軍去攻擊青州刺史臧霸所在的濟南郡,欲一舉將其消滅。


    中路軍,袁紹以顏良、文醜為先鋒大將,從黎陽強渡黃河,顏良、文醜本就是驍勇善戰之輩,而且所帶兵馬高達五萬人,守護河堤的是一個民兵團,兵力隻有兩千五百人,雖然竭力抵抗,卻最終難逃全軍覆沒的厄運。


    橫野將軍李典率領第十軍前來支援,反被兵鋒正盛的顏良、文醜殺的大敗,第十軍被打的落荒而逃,損兵折將,差不多被消滅了一個團。


    顏良、文醜在白馬站穩腳跟,率軍封鎖住方圓三十裏內的道路,袁紹的後續大軍陸續在白馬登岸,十幾萬大軍就在白馬安營紮寨,竟然綿延出十幾裏遠。


    除此之外,馬騰、韓遂仍在陳倉城下與牛金對峙,而黑山軍的張燕也徹底投靠了袁紹。


    隻短短一天的時間,袁紹的三十多萬大軍,竟然都渡過了黃河,黃河天險,在袁紹強大的軍力麵前,簡直是形同虛設,不堪一擊!


    噩耗!噩耗!噩耗!


    除了噩耗,還是噩耗!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張彥還是第一次感覺到頭皮如此的發麻。外麵雖然天寒地凍,而他卻冷汗直冒,背脊上透露著幾許涼意。


    七年,整整七年了。


    張彥來到這裏已經渡過了七個年頭,他從附身在一個小小的縣尉身上,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的位置,並且擁有現在的成績,實在是不易啊。


    七年來的努力,才有了現在的地盤,可如今,在袁紹強大的軍力麵前,他感覺自己竟然是如此的渺小。


    難道,他這七年的心血,都要被袁紹給顛覆了嗎?


    不!


    絕不!


    今年是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曆史上的今年,是曹艸和袁紹決戰的一年,當袁紹進軍到了官渡之時,黃河南岸聞風而降,那個時候的曹艸,應該和現在的自己心情差不多吧?


    如今,張彥終於體會到了高處不勝寒的感覺了。


    他甚至可以預測到了手下官吏們的蠢蠢欲動,在袁紹強大的兵力麵前,身為下屬的他們,或許可以選擇投降,而他,卻隻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鬥爭到底。


    袁紹或許會給其他人投降的機會,但絕對不會給自己任何機會,所以,自己不能投降,也絕對不能輸,一旦輸掉了這場戰爭,他的一切就都沒有了!


    大廳內靜寂異常,站在一旁的司隸校尉賈詡、大司農陳群、廷尉張昭、光祿勳董昭,以及太尉府的功曹掾徐宣、衛旌、劉穎、虞翻、程秉、司馬朗、王象、楊俊、桓階、阮瑀、劉琰等人都是緊皺著眉頭,站在兩排,一言不發。


    “袁紹起三十五萬大軍,欲與我逐鹿中原,我軍開局不順,雖連連戰敗,但整體實力尚未削弱。如今我軍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若不團結一致,共度這個難關,隻怕我就要成為袁紹的刀下亡魂了。”張彥想了很久,終於打定了注意,這才緩緩的說道,“此戰,是不可避免的一戰,不是我死,就是你亡,應該會是很殘酷的一戰。諸位都是我的心腹,如果你們不想跟我一起患難,就請及早提出來,我會放你們離開,並且給予你們一些錢糧。如果我在前線與袁紹打仗的時候,你們判我而去,就別怪我翻臉無情了!”


    陳群首先說道:“如果沒有大將軍,我也不會有如此地位,長文能有今天的一切,都是拜大將軍所賜,長文願意誓死追隨大將軍左右,此生此世永不背離!”


    其餘人也都異口同聲的道:“我等願意誓死追隨大將軍左右,此生此世永不背離!”


    張彥環視了一圈在大廳內的眾人,不管他們說的是發自內心,還是在應付自己,反正自己的醜話已經說在前麵了,如果有人叛逃,他絕對不會手下留情的。


    “袁紹兵多將廣,這是我軍不能比擬的,但是我軍人數不多,卻個個都是精良之兵,而且裝備齊全,要是真拚起來,未必會輸給袁紹。我已經做出了決定,明曰便親自率領大軍前往濮陽,一定要在濮陽將袁紹徹底擊敗!”


    “喏!”眾人齊聲應道。


    隨後,司隸校尉賈詡問道:“主公,曹艸、袁譚這兩路大軍如何應對?”


    張彥想了片刻後,說道:“曹艸的軍隊已經進入河南,張紘、徐晃都已經封鎖了各個關隘,河南本來就沒有多少人口,隻要張紘、徐晃堅守不戰,曹艸兵再多,也拿他們沒有辦法。但為了以防萬一,徐宣、桓階,你們兩人去虎牢關走一遭,給徐晃當參謀。”


    “喏!”徐宣、桓階二人齊聲應道。


    張彥接著說道:“至於青州方麵,就全部托付給臧霸,隻要盡力拖住袁譚的主力就行,待我擊敗袁紹之後,再派兵前去救援。虞翻,你替我去青州一趟,將我的決定告訴給臧霸。”


    “喏!”虞翻抱拳道。


    賈詡隨後道:“主公,袁紹發布討伐主公的檄文,以清君側為名,這明明是矯詔,屬下以為,主公此去濮陽,務必要帶上陛下,讓陛下當著袁紹的麵,拆穿他的謊言。除此之外,還應該派遣使者,分別給袁紹、曹艸送去信箋,袁皇後、曹貴妃的姓命做為要挾,令他們退兵。”


    張彥聽後,連連點頭,當即說道:“就這麽辦!”


    “還有,前線兵力不足,主公是否考慮將駐守廬江的兩支大軍一並調到前線?”賈詡建議道。


    張彥沉默了片刻,腦海中還在想著是否要將張遼、高順這兩支兵馬調往前線。因為,他擔心劉表會趁虛而入,又或者孫策會從中作梗,貿然抽調走兩萬軍隊,一旦被劉表、孫策知道,隻怕會讓他們蠢蠢欲動。


    賈詡似乎能夠猜出張彥內心裏在想什麽一樣,當即說道:“主公所擔心的,無非是劉表、孫策,屬下有一計策,即可將張遼、高順二位將軍的抽調到前線,又不會讓劉表、孫策一點都察覺不到。”


    “是什麽辦法?快說!”張彥焦急的道。


    賈詡道:“我軍有七萬民兵,仍在芍陂屯田,這七萬民兵都是當年袁術的降兵,如今是非常之時,屬下以為,這股力量,也應該利用起來,戰鬥力雖然比不上正規軍,但卻可以給我軍壯壯聲勢,隻要運用得當,民兵也會發揮出巨大的作用來。屬下覺得,不若從中調出兩萬人,秘密前往張遼、高順的駐地,充當張遼、高順的兵馬,這樣一來,張遼、高順的大軍便可調往前線了。除此之外,主公還可以再把餘下的五萬民兵一並交給張遼、高順進行統領,這樣一來,就相當於是七萬大軍了,隻要發給他們軍服、武器和戰甲,誰又能知道他們是民兵呢?”


    張彥哈哈笑道:“若是照你這麽一說,那我豈不是遍地都是軍隊?民兵政策已經實行多年,早已經頗有成效,如今正是戰爭時期,確實應該好好的利用起來。大司農!”


    陳群忙拱手道:“主公有何吩咐?”


    “民兵一向都由你的大司農府進行管轄,你連同戶曹掾楊俊,一起艸辦此事,務必要統計出轄內民兵的數量,並且為其發放武器、戰甲和軍服,全部歸屬當地縣衙管理,需要時,可以調動他們到前線去。”


    “喏!”陳群、楊俊一起拱手道。


    張彥安排妥當,便以司隸校尉賈詡為軍師,阮瑀為行軍書記,王象為主簿,司馬朗、劉琰為參謀,隻帶著兩千侍衛親軍的騎兵,護衛著當今的天子劉協,便浩浩蕩蕩的朝濮陽趕去。


    而陳群、張昭、董昭等人,則全部留在彭城,穩定後方局勢,並且留下八千侍衛親軍,由徐盛帶領,護衛彭城的安危。


    張彥上路了,一路上馬不停蹄的,天子劉協養尊處優,可經受不起這種折騰,但張彥心急如焚,便帶著賈詡和一千騎兵先行離開,其餘人全部留下來保護天子劉協。


    此時此刻,黃河兩岸烽煙四起,多如牛毛的袁軍已經將濮陽城包圍的裏三層,外三層,右將軍於禁與橫野將軍李典、討逆將軍陳應、濮陽長史毛玠,困守孤城,誓死抵抗,打退了袁軍的一波又一波進攻。


    濮陽城下,屍體堆積如山,血流成河,就連城牆上也都被鮮血染紅。


    濮陽城,就像是大海中的一葉扁舟,在遭受著一層層的巨浪侵襲,搖搖欲墜……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縱橫三國的鐵血騎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的傷心誰做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的傷心誰做主並收藏縱橫三國的鐵血騎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