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推薦,月票,可否來一些?


    471山雨欲來風滿樓(8)


    此時此刻,公孫太後正在寢宮裏端著已經煎熬好的藥,小心翼翼的喂著劉馮,她拿著一根湯匙,舀了湯匙藥,送到了劉馮的嘴邊。


    但是,劉馮並未張嘴,而是咧著嘴朝一邊扭了過去,問道:“母後,朕能不能不喝?”


    “不行,這是藥,喝了會讓你好的快起來的,對你有幫助。如果你夜裏還想讓疼痛把你折磨的難受,那麽你就別喝,到時候你可別來找母後。”公孫太後說道。


    劉馮無奈,盡管這藥很難喝,他還是堅持著把這藥給喝了下去,因為他不想再疼痛了。


    公孫太後一湯匙一湯匙的把熬好的藥全部喂給劉馮吃喝了下去,這才衝劉馮笑了笑,伸手摸了摸劉馮的頭,說道:“這才是我的好孩子。”


    這時,公孫太後的心腹宮女夏荷走了過來,小聲對公孫太後說道:“太後娘娘,燕王來了,要見太後娘娘。”


    公孫太後點了點頭,然後讓夏荷留下來陪伴著劉馮,她自己則徑直朝寢宮的前殿走了過去。


    片刻之後,公孫太後來到了前殿,見張彥端坐在那裏,便徑直走了過去,問道:“燕王殿下剛剛不是才來過嗎,怎麽現在又來了?”


    “剛才是來見陛下的,這次臣是來專門見太後娘娘的。”


    “燕王殿下一向日理萬機,怎麽會有閑情逸致來理會本宮這個婦道人家?”公孫太後的話語裏夾雜著一絲的譏諷。


    張彥冷笑了一聲,當即從懷中拿出了一封書信,直接亮在了公孫太後的麵前,朗聲說道:“太後娘娘,你還是先看看這封信再說吧!”


    公孫太後定睛看了過去,心中頓時一驚。這封書信不正是她寫給哥哥公孫康的書信嗎?怎麽會落在張彥的手裏?


    “太後娘娘,你難道就不想跟本王解釋解釋嗎?”張彥道。


    公孫太後故作鎮定的道:“解釋?解釋什麽,本宮沒有做過的事情。又有什麽好像燕王殿下解釋的?”


    她做事留了一手,書信上根本沒有寫落款。即便是被人抓到了,她也能夠推脫的一幹二淨。


    “哦?是嗎?那這書信上的字跡怎麽和太後娘娘的那麽相像?”張彥問道。


    公孫太後道:“天下字跡相像的多的是,如果光憑這信中的字跡和本宮的比較像的話,那本宮豈不是要被冤枉死了嗎?何況,還有人專門以臨摹他人的字跡為生,燕王殿下若是僅以此事就做出定論的話,那本宮便任由燕王殿下處置。”


    張彥的眼睛裏冒出了些許殺意。目光如同毒蛇一般的盯住了公孫太後,緩緩的說道:“這封信是從前幾日進宮見太後娘娘的公孫康家臣身上搜出來的,本王調查的一清二楚,這公孫康的家臣一進入彭城便直接進宮了。出了宮以後,就離開了彭城,中間沒有停留過任何地方,也沒有和任何人接觸過,這封書信如果不是從皇宮裏帶出來的。還能是哪裏?”


    公孫太後心中惶恐不安,卻一直在故作鎮定的說道:“燕王殿下,你不要血口噴人,本宮沒做過就是沒有做過,這封信不是本宮寫的。至於信為什麽會在遼東侯家臣的身上,燕王殿下應該去問遼東侯的家臣才對,怎麽本末倒置,反過來問起本宮來了,莫不是燕王殿下你懷疑這封信是本宮傳遞出去的?”


    “難道不是嗎?”張彥反問道。


    公孫太後不卑不亢的道:“當然不是,本宮是母儀天下的太後,怎麽可能會做出違背大漢的事情,這分明是有人在故意陷害本宮,還請燕王殿下一定要調查清楚,還本宮一個清白!”


    張彥道:“太後娘娘請放心,這件事本王一定會徹查到底的,絕對不會隨便冤枉太後娘娘的。臣就此告退!”


    “恕不遠送!”公孫太後道。


    公孫太後一直看著張彥的背影,等到張彥離開之後,她整個人瞬間癱軟在地上了,對於剛才的那一幕,簡直是太過驚險了,到現在還有點心有餘悸。如果她表現的稍微弱那麽一點點,張彥肯定會占據上風,那麽她再想否認都是白搭了。


    不過,從今以後,公孫太後做什麽事情,恐怕都要更加小心謹慎了,而公孫康的心腹,也不知道會怎麽樣,她以後再想要與宮外傳遞消息,隻怕要更加隱秘才行。


    張彥很快便回到了燕王府裏,剛才他隻是給公孫太後一個警告,不要讓公孫太後在他眼皮子底下做什麽小動作,如果一旦被他得知了,那麽下次公孫太後就沒有那麽幸運了。


    但是,說來也奇怪,一個還未經世事的少女,年紀輕輕的,哪裏來的那麽大的膽量,居然敢公然和他展開唇槍舌劍?


    此事就這麽不了了之了,但是張彥卻加強了皇宮裏的守衛和警戒力量,又更換了一批人,整個皇宮裏都安插了他的眼線,皇宮裏都用他的心腹,並且專門派遣一隊錦衣衛,時刻注意著皇宮裏麵的動向,徹底盯死公孫太後的一舉一動。


    第二天,張彥開始在燕王府接受各個大臣匯報的朝廷情況,更準備開始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隻是一切都在秘密進行中,並且提出可行性意見,供各個大臣參考,看看能否達到上通下達的效果。


    除此之外,對於遼東公孫康的問題,張彥和幾個大臣經過一番商議,最終決定,先下手為強。


    但是,現階段張彥的兵力不是很足,如果真的要動遼東,就必須先派遣使者去高句麗等國,去分化他們與遼東公孫氏的關係,讓公孫度變得孤立起來,這樣就容易對付了。


    另一方麵,張彥派錦衣衛指揮使徐盛親自趕赴幽州,帶著自己的問候,並且向賈詡谘詢。看看幽州方麵的軍隊,現在能否發動比較大的戰爭。


    ……


    遼東,襄平。遼東侯府。


    公孫康滿心歡喜的打開了妹妹的書信,本以為會看到他想看到的結果。誰知道,書信中竟然是公孫太後劈頭蓋天的一頓臭罵,罵他忘恩負義,罵他亂臣賊子,罵他辜負了父親的期望。


    公孫康頓時惱羞成怒,將公孫太後的書信撕得粉碎,然後直接丟的滿地都是。


    氣急敗壞的公孫康。自言自語的道:“沒有討伐張彥的檄文,我就自己造一個檄文,我就不信,張彥能夠頂得住三麵夾擊。”


    話音一落。公孫康迅速派遣使者乘船渡海,去江東聯絡孫權,去荊州聯絡劉表,並且帶上他偽造公孫太後的詔書,正式上路了。


    這一次。事關重大,所以公孫康把任務交給了他的弟弟公孫恭,讓他的親弟弟去完成這項使命,也是為了向孫權、劉表表示一下他的誠意。


    於是,公孫恭帶著公孫康交待給他的使命。正式踏上了出使的行程,在遼東乘船出海,然後一路向南行去。


    與此同時,公孫康積極的派遣使者聯絡高句麗、扶餘等國,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並且承諾事成之後,將分給他們一半的幽州土地,作為答謝。


    公孫恭乘船出海,在海上航行了數日,已經駛進了徐州境內,不過由於大海廣闊無際,所以根本無法看出是哪裏的地界,隻是猜測的大概。


    公孫恭所乘坐的是條商船,他本人更是化身為商客,所以即使遇到敵情,也無法分辨他是誰。


    不過,人算不如天算,如果公孫恭知道自己上的那條船是“賊”船的話,隻怕打死他也不會來的。


    為了避免目標過大,所以公孫恭沒有乘坐自己的船隻出海,而是乘坐了一條駛往江東的船隻。


    這隻船差不多到了徐州的海境時,船隻以上岸補給水源為由,要進行一次靠岸,對於跑船的人來說,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船上的人自然而然沒有什麽意見。


    於是,船隻在徐州的朐縣港口靠岸。船隻靠岸後,船上的水手都要上岸去補給水源,船上的所有人都要下船,不能留人。


    公孫恭跟著其他商客們一起上岸,誰知道前腳剛踏上陸地,後腳兩個年輕力壯的漢子便將公孫恭給攙扶了起來,徑直抬向岸邊的一個涼棚那裏。


    “你們……你們幹什麽?”公孫恭是一陣緊張,急忙問道。


    “別叫,否則割破你的喉嚨!我們隻求錢財,不求性命!”其中一個人露出了他手中明晃晃的利刃,一臉猙獰的說道。


    公孫恭哪裏遇到過這種場麵,被嚇得麵如土色,帶到涼棚之後,便被人一拳給打昏了過去,之後便不醒人事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少時候,公孫恭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被關押在了地牢裏,牆壁上掛著昏暗的燈火,整個地牢陰暗潮濕,時不時還會有老鼠出沒,到處都充滿了腐臭味,讓人幾欲作嘔。


    公孫恭強忍住身體裏的翻騰,環視了一圈,隻見偌大的地牢裏麵,隻關著他一個人,頓時覺得自己真是倒黴透頂了,而且之前那兩個人對自己說的隻求財,不求命的話,似乎這些人就是海賊。


    忽然,他摸了一下的全身,上下都被扒了個精光,就連他身上帶著的詔書,也消失不見了。


    “完了完了,這下徹底的完了,還沒有到江東,居然先被海賊洗劫一空,我他娘的怎麽那麽的倒黴啊!”公孫恭自言自語的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縱橫三國的鐵血騎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的傷心誰做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的傷心誰做主並收藏縱橫三國的鐵血騎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