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之行,楊阜成功的獲得了楊秋的支持,為了能夠徹底的將馬超的勢力驅逐出涼州,他們並沒有輕舉妄動,而是繼續秘密的聯係一切可以聯係的人員。<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tw</strong>


    為此,楊阜、楊秋兵分兩路,楊阜繼續西行,準備去敦煌說服敦煌太守索廣,而楊秋則去張掖屬國,去見張掖屬國都尉成宜,楊秋和成宜是生死之交,可以推心置腹,由楊秋出麵,成宜也肯定會毫不猶豫的站在楊阜這邊。而且楊阜的好友梁寬也在成宜手下當記事,有這樣的雙層關係,不愁此事不成。


    除此之外,楊阜的整個家族都在積極的奔走中,這是一場關乎他們整個楊氏家族生死存亡的大事,所以整個楊氏家族也都投入到了這裏麵,一時間,看似風平浪靜的涼州大地上,實則卻是暗湧不斷,一股腥風血雨,也即將被掀起。


    經過二十多天的努力,敦煌太守索廣、金城太守蓋順,張掖太守張猛,以及薑隱、趙昂、尹奉、姚瓊、孔信,李俊、王靈、趙衢、龐恭等楊阜的友人,都毫不猶豫的參加到了這次行動中來,這些人有的是當官的,有的是經商的,有的是涼州大戶,有的則在郡中擔任小吏,但幾乎每一個人都受過楊阜的恩惠,當楊阜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毫不猶豫的站了出來,果斷的加入到了楊阜的計劃當中。


    另外,楊阜的家族也給予了大力的支持。他的兄弟楊謨、楊嶽、楊淩、楊釗等人,也都各自組織了一大批所熟絡的兵丁,甘願聽從楊阜號令。


    這些事情。都是秘密進行的,而且由於楊氏家族和涼州其他家族都來往密切,即便是這些天往來有些頻繁,也並未引起任何人的懷疑。


    楊阜經過一番粗略的統計,他能調動的兵馬,大約隻有四萬人,其中真正能夠上陣殺敵的。恐怕也就隻有楊秋、成宜的這兩支軍隊了,其餘的都是一些血氣方剛的少年糾合而成。乍看之下,如同一盤散沙。


    要知道,馬超的軍隊都是所向披靡的,而且留在涼州的三支兵馬也都十分的強悍。加一起總共六萬人,馬剛、王雙、龐柔各自率領兩萬兵馬,駐守在這裏,俯瞰著整個涼州大地,除此之外,那些羌胡更是對馬超敬畏有加,隻要馬超一聲令下,那些羌胡便會派兵出擊,對他們也是一個不小的壓力。..tw</a>


    不過所幸的是。現在馬超並不在涼州,而且龐德、馬岱都被馬超給帶走了,留下來的雖然有不少重兵。但卻比馬超、馬岱、龐德他們好對付。


    楊阜先去了一趟武威,再一次秘密會見了徐庶,兩個人又再次商量了一下行動的細節,最後決定先從龐柔開刀,先控製武威。


    武威郡處在東西的必經之路上,楊秋、成宜的軍隊要想到涼州東部。必須經過武威,隻要控製了武威。就等於打開了楊秋、成宜的軍隊東進的門戶。


    為此,徐庶、楊阜進行了一番謀劃,擺下了一個鴻門宴,邀請龐柔赴宴,就席間將龐柔綁住,隻要擒住了龐柔,其他的就都好辦了。因為龐柔手下的長史,正是楊阜的好友薑隱,而且薑隱和薑敘又是堂兄弟,薑敘已經秘密聯絡過薑隱了,薑隱對這個行動很是支持,但也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不要殺龐柔。


    龐柔為政一方,造福百姓,是不可多得的好官,但因為龐柔的弟弟龐德是馬超的心腹,所以不得不謹小慎微的進行著計劃,不能有一點差錯,否則的話,就會滿盤皆輸。


    徐庶設下鴻門宴,派人去邀請龐柔,龐柔跟徐庶並無交集,不是很想去,但經不住薑隱勸說,於是便帶著一些隨從前去赴宴。


    誰知道,龐柔這一去,竟然被徐庶給扣押了下來,而且薑隱反戈,站在了徐庶那一邊,以至於一兵一卒都沒有損傷,徐庶、楊阜在薑隱的支持下,便拿下了武威郡。


    第二天,楊秋、成宜的軍隊便抵達武威郡,隻用了半天的時間,便兵臨姑臧城下。但是由於薑隱早已經勸說了軍中各級軍官,所以武威的兩萬軍隊沒有和楊秋、成宜的軍隊發生衝突,相反的還和他們打成了一片,兩萬精銳軍隊輕而易舉的加入到了顛覆馬超的行列當中來。


    馬超的軍隊不少,但多數都是從戰場上收降過來的,真正的忠於馬超的軍隊,在馬剛的手裏握著,那兩萬軍隊才是馬超留在涼州的精銳,也是外人根本無法碰觸的,一直由馬家的人掌握著。


    除此之外,王雙手裏還握著一千馬家軍,其餘一萬九千人也都是戰爭中招降過來的,這些人因為畏懼馬超,從而接受了整編,變成了馬超的部下。


    但這夥人跟龐柔帶領的那兩萬軍隊還不太一樣,這些人裏麵大部分都是來自雍州三輔地區的和益州的流民,也有不少是武都當地的土民,他們隻畏懼馬超,隻服從強者,雖然是被招降的,但都對馬超心悅誠服,所以馬超走後,將這支軍隊交給了王雙帶領。


    王雙的武藝高超,在馬超的帳下諸將中,僅次於龐德,甚至能和馬岱打成平手,而且由於此人是從士兵做起的,所以了解底層士兵的疾苦,對士兵愛護有加,更能和士兵一起吃苦耐勞,同吃同睡,深得部下將士愛戴,雖然帶兵的時間不長,但是在軍隊中的威望卻不低,即使武都郡裏有暗中襄助楊阜者,卻無法動搖這支軍隊。


    如此一來,就等於徐庶、楊阜他們要麵對兩支強軍,一支是在安定郡正兒八經的馬家軍,另外一支是在武都郡的王雙軍,要想顛覆馬超在涼州的勢力,勢必要和這兩支軍隊展開一場大戰才行。


    但是以現在他們的力量,雖然在兵力上一點都不亞於馬剛、王雙,甚至會比這兩支軍隊加一起還要多,但是隻有他們自己知道,他們的兵力再多,也無法同時應對這兩支軍隊。


    最後,經過一番商量,眾人一致決定,先不聲張,秘密調兵遣將,準備各個擊破。


    馬剛所帶領的馬家軍,是最精銳的軍隊,而且安定郡又有地利優勢,從馬騰開始,馬氏就在那裏經營,其勢力早已經根深蒂固,要想短時間內將其拔除,根本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而且馬剛也並非莽夫,其作戰經驗豐富,指揮戰鬥也十分犀利,有勇有謀,不宜對付。


    所以,眾人對比了一番利弊,決定先從武都郡的王雙下手。王雙雖然勇冠三軍,其部下雖然願意為其效死力,但隻要略施小計,不愁無法將王雙拿下。更何況楊阜身為隴西太守,和武都郡毗鄰,亦可效法抓龐柔之舉,設下鴻門宴,將王雙給擒住,或者斬殺。隻要王雙一死,其部下群龍無首,便猶如一盤散沙,再由楊秋、成宜等人率兵突然襲擊,便可將其擊敗。


    為了以防萬一,徐庶還專門寫了一封密信,派人秘密送往朔方郡,交給前將軍太史慈,請求太史慈派兵協助他們,逼近安定郡,以威脅馬剛,拖住馬剛的軍隊,不讓其有任何行動。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楊阜先行告辭,提前回到隴西郡,他在隴西郡還有一千郡兵,正好可以利用起來,而楊秋、成宜帶著數萬大軍,火速趕往隴西郡,這一路上要路過金城郡,但由於金城太守蓋順也參與其中,所以一路放行,楊秋、成宜等人沒有遇到一點障礙,在楊阜回到隴西郡的第二天,他們帶著大軍也抵達了隴西郡。


    徐庶坐鎮姑臧全權指揮大局,楊阜、楊秋、成宜等人則在隴西聚集,除此之外,楊謨、楊嶽、楊淩、楊釗、趙昂、尹奉、姚瓊、孔信,李俊、王靈、趙衢、龐恭等人,也都齊聚隴西,一切都以楊阜馬首是瞻,商議如何對付王雙。


    其中,李俊是武都郡人,也是楊阜安插在王雙內部的一顆不起眼的釘子,在王雙的軍隊裏,擔任軍司馬一職,兩天前他接到了楊阜的密信,邀請他到隴西郡密會,便告假而來。


    如何對付王雙,其實楊阜一早就想過,在向李俊透露過設下鴻門宴時,卻遭到李俊的反對。李俊在王雙身邊,深知王雙勇武過人,就算王雙真的來了,但是卻擔心沒人能夠降服他,反而會深受其害。


    楊秋、成宜、薑敘、薑隱、楊嶽等一幹人等聽後,都不太服氣,認為李俊是在漲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但楊阜卻對李俊的說法深以為然,於是決定取消鴻門宴,但要殺王雙,還需要一個好辦法,最後楊阜把目標放在了那些被馬超帶回來的金銀珠寶上。


    通過李俊,楊阜了解到了金銀珠寶的所在,於是內心裏麵便有了主意,嘿嘿一笑,將眾人聚集在自己周圍,對他們講出了自己的計策。


    眾人聽後,都朝楊阜豎起了大拇指,覺得楊阜的計策極為高超,是一個妙計,如果能夠成功,王雙定然會死無葬身之地!(未完待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縱橫三國的鐵血騎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的傷心誰做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的傷心誰做主並收藏縱橫三國的鐵血騎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