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蒙蒙亮,在安徽會館大院子裏。
江山今天穿著黑風衣黑禮帽,風騷到了極致,舉手投足間將男人的風度釋放到極致。
這次可是真的要去拚命了,江山特意找齊了當年風靡上海灘裏那個不可替代的神話——許文強的裝備套在身上,死也要死得氣派一些。
江山曾經在一本穿越1911的民國曆史小說中看到那個叫做雨辰的大拿說過:自從被命運捉弄到這裏,我對自己的性命,已經有些無所謂了。心裏麵卻有團火燃得越來越旺。看看我能在這個時代做些什麽!看看我能對曆史有些什麽影響!看看我是不是還是那個什麽事情都不負責任的男人!現在我的所作所為,甚至是在對曆史負責!
江山也在心底無聲的呐喊著。
胡宗南從工會會員中挑選出150名彪形壯漢,一律短衫打扮,把斧頭插在腰上,組成一個別具一格的斧頭方隊,整整齊齊的站在江山麵前。
看起來,還操練過軍事隊列。
出發前,江山情緒激昂地站在隊伍前發表戰前動員說:
“你們準備好了沒有?斧子磨快了沒有?”
江山的狂吼震得整座安徽會館都在“漱漱”作響。
“準備好了!”勞工們的聲音同樣是咆哮。
“去為我們的同胞討回公道吧!同鄉們,這是我們勞工會替自己討回公道的時刻,事關我們皖人日後不再受傷害的威信。我絕不允許我們的同胞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即使與他們血拚到底!大家不要有所顧慮。隻需要一門心思掄斧頭砍人。出了事由我江某人頂著!一定要殺出斧頭幫的威風來!”
“是的,大老板!”
“讓敵人的鮮血告訴我,你們有多勇敢!出發!”
江山一手提一把斧頭,鋒利的斧頭寒光閃閃,一手刁著一枝煙,煙氣一縷一縷散開。
他狂吼一聲,振臂一揮。由昨天被打的工人帶路,健步走在前頭!
那陣仗真是相當的酷啊!
江山自我感覺巨陶醉,香港電影古惑仔與之比較那是差的太遠太遠…………混黑社會也需要個好時代啊!!!
斧頭隊一路喊聲震天,明晃晃的利斧在陽光下飛舞,發出令人喪膽的寒光。
近兩百壯漢手執利斧潮水般向楊高路湧來,殺聲震天,更有數千市民尾隨助威。
這場麵那氣勢絕對的超級震撼!一時交通堵塞。真是江水斷流,日月無光,天昏地暗。
唯一片利斧寒光泫然刺目,猶裂天閃電!!!
剛走到最繁華的南京路大馬路門前,迎麵碰到一支規模龐大的出殯隊伍。
一群人大罵晦氣!
出殯隊伍開頭是印度巡捕(紅頭阿三)馬隊開道,接著是紙紮的“開路神”兩對,那“開路神”各高兩丈餘,頭如鬥大,披甲戴盔,如怒目金剛,足下安有木輪,用人推以行進;繼以洋號旗槍(旗幟高揚,鼓號齊鳴)、雕有虎頭圖案的灑金“肅靜”、“回避”牌各一對,由扮作清代府役的執事肩扛而行;接下來是“銘旌亭”,係掛幡長亭,其幡紅綢金字,上書盛宣懷的名號、官銜,總高三丈二尺,由三十二名扛夫肩扛而行,這是出殯中的招魂旗幟;洋號一班,小步號四十九把,橫排豎排各七人,組成一個方隊,均穿藍白製服,戴將軍帽;繼而香亭一座,八夫抬行;鑾駕全幅;馬上清音一班;黃亭即禦賞亭十座,內供前清皇帝禦賜的誥命、福字、佩玉、匾額、暑藥、茶果等等,每亭由八人一抬,每亭前有黃雲緞曲柄大傘一柄;西樂一班九十六人;遣客一座,八人抬行;紅黃牌:紅色金宇的官銜牌、功名牌數十對;衛隊百餘名;執事一班;招商局、南機工役百餘人執香步送;招商局各輪船所送素色奠幛數十幅;七彩虹橋一座;花汽車一輛,內供盛氏靈牌;洋鼓洋號全班四十八名;花花亭:人物、獅子、象、麒鱗、鬆樹、仙鶴、神鹿等數十對;“祝文亭”一座;漢陽鐵廠送的“紀念石”一座,十六人抬行;德政牌數十對;漢陽鐵廠、大冶鐵礦送的多色錦旗,名“萬名旗”、“萬名傘”數十事;清音鑼鼓一班;萍鄉煤礦送的各式錦旗、錦標、銀盾、銀鼎、銀爐數十件;紫禁城騎馬肖像亭一座,八人抬行;全豬、全羊兩亭;謀得利音樂全班;彩飾花火車頭一輛;執事全幅,分為三組;普益習藝所送的盛公頭像一尊,八人抬行;天津鑼鼓一班;白雲觀道士一隊;各界所送挽聯、挽幛數百軸;留雲寺僧二百餘人執香相送;玉佛寺僧一百人擊法器相送;上海孤兒院學生百餘人,列隊相送;閘北惠兒院師生全體列隊相送;龍華寺僧二百人,搭衣持香相送;中國救濟婦孺會數十人列隊相送;留義孤兒院男女全體執香相送;茅山道院道士約數十人,道服步行相送;八人抬綠呢領魂轎一乘,內供盛氏主牌;軍樂全班,由淞滬警察廳廳長徐國梁所送;盛氏靈柩,靈柩上蓋著紅緞繡花大棺罩,上綴合金頂,杠夫六十四名,均從北京雇來,步伐極齊整;送殯的馬車、暖轎、肩輿百餘乘,俱紮素彩,緩緩而行……
出殯隊伍所路過的街道,沿途各界均設有路祭棚、路祭桌、茶桌、看台等。所到之處,無不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上海人原本就喜歡軋鬧猛,愛獵奇,這下來了如此聲勢浩大的盛典,豈能白白放過,所以不僅市區、近郊,還有從杭州、蘇州等附近趕來的人,也為數不少。而沿途馬路旁邊的旅館、茶肆、飯店和一般的店鋪、遊樂場所,更是乘機大做生意,排好座位,收取座位票。那些沒有位子而願意在街上擠來擠去的,可就慘了,人擁車擠不說,還要挨巡捕的棒槌,被擠掉鞋子的不知其數,至於呼妻喚子、尋哥找弟的失散者,更不知凡幾。
整個隊伍從靜安寺路、南京路折入廣西路、福州路,直達外灘,蜿蜒三裏地之遙。先頭隊伍已經抵達外灘了,而老公館裏的後續隊伍還未出完呢。送葬的隊伍三人乘一輛馬車,除了自家親戚朋友,還有招商局、漢冶萍、電報局、慈善機構的隊伍,浩浩蕩蕩……
江山暗罵晦氣,領著手下馬仔趕緊的閃人。
盛七小姐一身素白的衣裳,孝帶束腰,坐在一輛馬車上,掀起窗簾,剛好看到西服禮帽,叼著雪茄煙的江山,看起來是那麽的俊朗、剛毅,雙眼透著犀利的光彩,帥氣程度絲毫不遜色大名鼎鼎的民初四大公子,反而多了一絲霸氣。
黑風衣白圍巾,舉手投足間將男人的風度釋放到及至。他一手刁一支煙,煙氣一縷一縷散開。他另一手提著一把斧頭,鋒利的刃口寒光閃閃。這個可能粗俗的舉動,在江山的身上,亦可視之為魅力。
她想起自已那日在盛公館前小路邊一時情動,心底一絲情焰又悄悄燃燒起來,騷動不已。但是在今天,父親出殯的日子,竟然起了這樣的淫念,著實矛盾、緊張已極。
…………
來到楊高路碼頭。
“砸!給老子砸!”江山不問青紅皂白,下令道:“隻要是老板的東西先砸爛再說。”
於是,150把斧頭頓時在寬大的卸貨場上猛劈猛砍……
老板問聞訊嚇得不輕,忙跑出來給江山連連作揖,拉著哭腔喊道:“江老板!江老板!有話好好說,有話好好說!”
“你她媽的,”江山傲然到:“你的人打傷了我們的會員,我們砸了幾件東西你就心痛了?難道我們的人還比不上你貨物值錢?!”
老板臉色惶恐:“鄙人,鄙人實在是不知道有毆打你們會員的事情發生,我知道了是一定會管的。”
江山厲色道:“那好,老子不為難你!你把打人的工頭交出來,再給這位受傷的兄弟500大洋醫務費就沒有你的事了。”
隨著江山話音一落,四周那150把鋼斧齊舞:
“把動手打人的工頭交出來!交出來!!”
那老板急得是大汗淋漓,慌忙差人去找那打人的工頭。
不一會兒,那位昨天還不可一世的工頭,如今已是嚇得麵無人色,如臨刑前的死刑犯,早已是魂飛天外。
江山本來是想好好挫挫這位敢於口出狂言的家夥的,如今見他這熊樣,算是失望透頂了。
該工頭趴在地上,聽任工人們擺弄。
江山覺得沒有意思,在收了500塊大洋後對老板說道:“今後凡屬我們工會的人,任何人不得為難!隻要讓我江山知道了,管他天王老子,我也非得用斧頭劈碎他的金鑾殿。”
老板唯唯然送江山離開……
斧頭幫的表現出來的強硬霸氣,震懾得暗中觀察的青幫自始至終都沒有出來幹預。
此事正巧被一小報記者目睹,第二天,一篇題為《江山“斧頭黨”出擊,上海灘天昏地暗》的報道在社會上傳開了……
可惜,江山又沒能登上頭條。
上海舉城所津津樂道的是“盛杏蓀大出喪”――這是一次不是國葬而勝似國葬的盛典!
民國第一土豪,盛宣懷於1916年4月27日,在靜安寺路自家老公館裏吐出了最後一口氣。盛宣懷的靈柩在老公館停放一年半後的今天,才舉辦出殯儀式。
第二天的《申報》和《民國日報》,均以大塊的版麵報道了這次盛典,《民國日報》還以“大出喪見聞瑣記”為題,作了一周的跟蹤報道。同時還刊出署名“楚傖”的短評:“不哭盛宣懷而哭民國”,文中講一個月前的民國紀念日搞得冷冷清清,如今盛宣懷大出喪卻舉城空巷,萬頭攢動,途為之塞,不知這是怎麽回事,為什麽國民竟“輕視國慶而重視一人之喪如此”!
《民國日報》居然還不厭其煩地一一列舉了當天沿途市肆的“座位”牌價:遊戲場、新世界售八角,電梯九角;菜券及美大贈券均照加價;繡雲天售四角,電梯五角;天外天距離稍遠,而至其屋頂觀者極多;先施公司入門仍售兌貨券二角,而沿陽台除女股東們列座外,概不許開窗;酒家萊館,西餐館有售一元半、二元、三元者,中餐以包桌居多,即使是小飯館,亦皆包出;菜館則停止賣菜,專售座位券,有八角者,亦有一元者。戲館方麵:丹桂第一台雖仍開日場,但無甚看客,旋即停鑼;其餘各舞台日場僅售數十人。各種車輛,九、十點鍾時,坐汽車兜圈子的人還很多,十一點之後,則人力車也不能通行了。各處巡捕,麵對人潮洶湧,無不極力彈壓,然而人如潮湧,“打亦不退”,而四馬路(福州路)上的總巡捕房(現為市公安局),卻破例獨出一招,居然將二層樓臨街的窗戶打開,以此招待了數十位衣冠考究的貴婦人……
《民國日報》還說:盛杏蓀出喪,柩行過處,一般商戶莫不利市三倍!直到5日後,該報還津津樂道那些“見聞”和“瑣談”,可見盛家聲勢之土豪。
盛家女主人莊夫人的目的,應該說是圓滿地達到了。
隻是可憐了江山,又撞大新聞搶頭條!
江山今天穿著黑風衣黑禮帽,風騷到了極致,舉手投足間將男人的風度釋放到極致。
這次可是真的要去拚命了,江山特意找齊了當年風靡上海灘裏那個不可替代的神話——許文強的裝備套在身上,死也要死得氣派一些。
江山曾經在一本穿越1911的民國曆史小說中看到那個叫做雨辰的大拿說過:自從被命運捉弄到這裏,我對自己的性命,已經有些無所謂了。心裏麵卻有團火燃得越來越旺。看看我能在這個時代做些什麽!看看我能對曆史有些什麽影響!看看我是不是還是那個什麽事情都不負責任的男人!現在我的所作所為,甚至是在對曆史負責!
江山也在心底無聲的呐喊著。
胡宗南從工會會員中挑選出150名彪形壯漢,一律短衫打扮,把斧頭插在腰上,組成一個別具一格的斧頭方隊,整整齊齊的站在江山麵前。
看起來,還操練過軍事隊列。
出發前,江山情緒激昂地站在隊伍前發表戰前動員說:
“你們準備好了沒有?斧子磨快了沒有?”
江山的狂吼震得整座安徽會館都在“漱漱”作響。
“準備好了!”勞工們的聲音同樣是咆哮。
“去為我們的同胞討回公道吧!同鄉們,這是我們勞工會替自己討回公道的時刻,事關我們皖人日後不再受傷害的威信。我絕不允許我們的同胞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即使與他們血拚到底!大家不要有所顧慮。隻需要一門心思掄斧頭砍人。出了事由我江某人頂著!一定要殺出斧頭幫的威風來!”
“是的,大老板!”
“讓敵人的鮮血告訴我,你們有多勇敢!出發!”
江山一手提一把斧頭,鋒利的斧頭寒光閃閃,一手刁著一枝煙,煙氣一縷一縷散開。
他狂吼一聲,振臂一揮。由昨天被打的工人帶路,健步走在前頭!
那陣仗真是相當的酷啊!
江山自我感覺巨陶醉,香港電影古惑仔與之比較那是差的太遠太遠…………混黑社會也需要個好時代啊!!!
斧頭隊一路喊聲震天,明晃晃的利斧在陽光下飛舞,發出令人喪膽的寒光。
近兩百壯漢手執利斧潮水般向楊高路湧來,殺聲震天,更有數千市民尾隨助威。
這場麵那氣勢絕對的超級震撼!一時交通堵塞。真是江水斷流,日月無光,天昏地暗。
唯一片利斧寒光泫然刺目,猶裂天閃電!!!
剛走到最繁華的南京路大馬路門前,迎麵碰到一支規模龐大的出殯隊伍。
一群人大罵晦氣!
出殯隊伍開頭是印度巡捕(紅頭阿三)馬隊開道,接著是紙紮的“開路神”兩對,那“開路神”各高兩丈餘,頭如鬥大,披甲戴盔,如怒目金剛,足下安有木輪,用人推以行進;繼以洋號旗槍(旗幟高揚,鼓號齊鳴)、雕有虎頭圖案的灑金“肅靜”、“回避”牌各一對,由扮作清代府役的執事肩扛而行;接下來是“銘旌亭”,係掛幡長亭,其幡紅綢金字,上書盛宣懷的名號、官銜,總高三丈二尺,由三十二名扛夫肩扛而行,這是出殯中的招魂旗幟;洋號一班,小步號四十九把,橫排豎排各七人,組成一個方隊,均穿藍白製服,戴將軍帽;繼而香亭一座,八夫抬行;鑾駕全幅;馬上清音一班;黃亭即禦賞亭十座,內供前清皇帝禦賜的誥命、福字、佩玉、匾額、暑藥、茶果等等,每亭由八人一抬,每亭前有黃雲緞曲柄大傘一柄;西樂一班九十六人;遣客一座,八人抬行;紅黃牌:紅色金宇的官銜牌、功名牌數十對;衛隊百餘名;執事一班;招商局、南機工役百餘人執香步送;招商局各輪船所送素色奠幛數十幅;七彩虹橋一座;花汽車一輛,內供盛氏靈牌;洋鼓洋號全班四十八名;花花亭:人物、獅子、象、麒鱗、鬆樹、仙鶴、神鹿等數十對;“祝文亭”一座;漢陽鐵廠送的“紀念石”一座,十六人抬行;德政牌數十對;漢陽鐵廠、大冶鐵礦送的多色錦旗,名“萬名旗”、“萬名傘”數十事;清音鑼鼓一班;萍鄉煤礦送的各式錦旗、錦標、銀盾、銀鼎、銀爐數十件;紫禁城騎馬肖像亭一座,八人抬行;全豬、全羊兩亭;謀得利音樂全班;彩飾花火車頭一輛;執事全幅,分為三組;普益習藝所送的盛公頭像一尊,八人抬行;天津鑼鼓一班;白雲觀道士一隊;各界所送挽聯、挽幛數百軸;留雲寺僧二百餘人執香相送;玉佛寺僧一百人擊法器相送;上海孤兒院學生百餘人,列隊相送;閘北惠兒院師生全體列隊相送;龍華寺僧二百人,搭衣持香相送;中國救濟婦孺會數十人列隊相送;留義孤兒院男女全體執香相送;茅山道院道士約數十人,道服步行相送;八人抬綠呢領魂轎一乘,內供盛氏主牌;軍樂全班,由淞滬警察廳廳長徐國梁所送;盛氏靈柩,靈柩上蓋著紅緞繡花大棺罩,上綴合金頂,杠夫六十四名,均從北京雇來,步伐極齊整;送殯的馬車、暖轎、肩輿百餘乘,俱紮素彩,緩緩而行……
出殯隊伍所路過的街道,沿途各界均設有路祭棚、路祭桌、茶桌、看台等。所到之處,無不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上海人原本就喜歡軋鬧猛,愛獵奇,這下來了如此聲勢浩大的盛典,豈能白白放過,所以不僅市區、近郊,還有從杭州、蘇州等附近趕來的人,也為數不少。而沿途馬路旁邊的旅館、茶肆、飯店和一般的店鋪、遊樂場所,更是乘機大做生意,排好座位,收取座位票。那些沒有位子而願意在街上擠來擠去的,可就慘了,人擁車擠不說,還要挨巡捕的棒槌,被擠掉鞋子的不知其數,至於呼妻喚子、尋哥找弟的失散者,更不知凡幾。
整個隊伍從靜安寺路、南京路折入廣西路、福州路,直達外灘,蜿蜒三裏地之遙。先頭隊伍已經抵達外灘了,而老公館裏的後續隊伍還未出完呢。送葬的隊伍三人乘一輛馬車,除了自家親戚朋友,還有招商局、漢冶萍、電報局、慈善機構的隊伍,浩浩蕩蕩……
江山暗罵晦氣,領著手下馬仔趕緊的閃人。
盛七小姐一身素白的衣裳,孝帶束腰,坐在一輛馬車上,掀起窗簾,剛好看到西服禮帽,叼著雪茄煙的江山,看起來是那麽的俊朗、剛毅,雙眼透著犀利的光彩,帥氣程度絲毫不遜色大名鼎鼎的民初四大公子,反而多了一絲霸氣。
黑風衣白圍巾,舉手投足間將男人的風度釋放到及至。他一手刁一支煙,煙氣一縷一縷散開。他另一手提著一把斧頭,鋒利的刃口寒光閃閃。這個可能粗俗的舉動,在江山的身上,亦可視之為魅力。
她想起自已那日在盛公館前小路邊一時情動,心底一絲情焰又悄悄燃燒起來,騷動不已。但是在今天,父親出殯的日子,竟然起了這樣的淫念,著實矛盾、緊張已極。
…………
來到楊高路碼頭。
“砸!給老子砸!”江山不問青紅皂白,下令道:“隻要是老板的東西先砸爛再說。”
於是,150把斧頭頓時在寬大的卸貨場上猛劈猛砍……
老板問聞訊嚇得不輕,忙跑出來給江山連連作揖,拉著哭腔喊道:“江老板!江老板!有話好好說,有話好好說!”
“你她媽的,”江山傲然到:“你的人打傷了我們的會員,我們砸了幾件東西你就心痛了?難道我們的人還比不上你貨物值錢?!”
老板臉色惶恐:“鄙人,鄙人實在是不知道有毆打你們會員的事情發生,我知道了是一定會管的。”
江山厲色道:“那好,老子不為難你!你把打人的工頭交出來,再給這位受傷的兄弟500大洋醫務費就沒有你的事了。”
隨著江山話音一落,四周那150把鋼斧齊舞:
“把動手打人的工頭交出來!交出來!!”
那老板急得是大汗淋漓,慌忙差人去找那打人的工頭。
不一會兒,那位昨天還不可一世的工頭,如今已是嚇得麵無人色,如臨刑前的死刑犯,早已是魂飛天外。
江山本來是想好好挫挫這位敢於口出狂言的家夥的,如今見他這熊樣,算是失望透頂了。
該工頭趴在地上,聽任工人們擺弄。
江山覺得沒有意思,在收了500塊大洋後對老板說道:“今後凡屬我們工會的人,任何人不得為難!隻要讓我江山知道了,管他天王老子,我也非得用斧頭劈碎他的金鑾殿。”
老板唯唯然送江山離開……
斧頭幫的表現出來的強硬霸氣,震懾得暗中觀察的青幫自始至終都沒有出來幹預。
此事正巧被一小報記者目睹,第二天,一篇題為《江山“斧頭黨”出擊,上海灘天昏地暗》的報道在社會上傳開了……
可惜,江山又沒能登上頭條。
上海舉城所津津樂道的是“盛杏蓀大出喪”――這是一次不是國葬而勝似國葬的盛典!
民國第一土豪,盛宣懷於1916年4月27日,在靜安寺路自家老公館裏吐出了最後一口氣。盛宣懷的靈柩在老公館停放一年半後的今天,才舉辦出殯儀式。
第二天的《申報》和《民國日報》,均以大塊的版麵報道了這次盛典,《民國日報》還以“大出喪見聞瑣記”為題,作了一周的跟蹤報道。同時還刊出署名“楚傖”的短評:“不哭盛宣懷而哭民國”,文中講一個月前的民國紀念日搞得冷冷清清,如今盛宣懷大出喪卻舉城空巷,萬頭攢動,途為之塞,不知這是怎麽回事,為什麽國民竟“輕視國慶而重視一人之喪如此”!
《民國日報》居然還不厭其煩地一一列舉了當天沿途市肆的“座位”牌價:遊戲場、新世界售八角,電梯九角;菜券及美大贈券均照加價;繡雲天售四角,電梯五角;天外天距離稍遠,而至其屋頂觀者極多;先施公司入門仍售兌貨券二角,而沿陽台除女股東們列座外,概不許開窗;酒家萊館,西餐館有售一元半、二元、三元者,中餐以包桌居多,即使是小飯館,亦皆包出;菜館則停止賣菜,專售座位券,有八角者,亦有一元者。戲館方麵:丹桂第一台雖仍開日場,但無甚看客,旋即停鑼;其餘各舞台日場僅售數十人。各種車輛,九、十點鍾時,坐汽車兜圈子的人還很多,十一點之後,則人力車也不能通行了。各處巡捕,麵對人潮洶湧,無不極力彈壓,然而人如潮湧,“打亦不退”,而四馬路(福州路)上的總巡捕房(現為市公安局),卻破例獨出一招,居然將二層樓臨街的窗戶打開,以此招待了數十位衣冠考究的貴婦人……
《民國日報》還說:盛杏蓀出喪,柩行過處,一般商戶莫不利市三倍!直到5日後,該報還津津樂道那些“見聞”和“瑣談”,可見盛家聲勢之土豪。
盛家女主人莊夫人的目的,應該說是圓滿地達到了。
隻是可憐了江山,又撞大新聞搶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