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我想和氣生財,可有人偏偏不識實務。(..tw)他們忘了本大爺是誰了嗎?本大爺是斧頭幫的扛巴子!是上海灘最大的流氓!”江幫主很快地說,對所有人擺一擺手,就站了起來,走到宋子文跟前去:“這件事由馬永貞去辦,告訴他,越快越好,費多少錢,在我個人名下開支吧!”
宋子文應了一個“是”,知道自己的事情已完,也打算走了,可是他眼光一瞥,看見小客廳和李次山坐一起的楊文君,一身貼身的旗袍,布料下展現著楚腰織細的曼妙身材。他猛的記起另一件事,就乘著江幫主還沒和虞恰卿他們開始談話以前,慌慌忙忙跟在江幫主背後叫道:“老板!還有一點事……”
江幫主轉過臉來釘了宋子文一眼,很不耐煩地皺了眉頭。
“就是瞿恩昨夜拜訪了我家,與我大姐商量,由國民黨出麵,登報或直接致電各大商埠、國外僑商和國際組織,呼籲勸募。你也知道,現在護法軍政fu在廣州已經風雨飄搖,自身經費也是從我們這裏拿的,所以這件事情,我大姐不知道該怎麽辦,她把這個難題又丟給了我,這該怎麽辦,還請老板吩咐。”宋子文輕聲兒說著,一麵偷偷地用眼睛打量江幫主的反應。
“一個字,拖!”江幫主慢吞吞地說。非得絕了瞿恩一切後路,逼他們屈服。
……
宋子文出來,小客廳裏,楊文君和李次山聊得挺嗨。
李次山大律師看到宋子文出來,就把手裏的一疊文件都納進了公事皮包去,燃著了一枝香煙,伸一個懶腰,回答楊文君道:“你看,世界上的事,總是那麽大蟲吃小蟲!盡管像你說的西方帝國主義和日本帝國主義打夥兒都想要操縱中國的工商業――想把那些大華商們變做他們支配下的大頭目,可是像江幫主他們這些大華商們,也在並吞一些更小的華商廠家。我這皮包裏就裝著七八個小工廠的運命。明後天我掮著他們組建的信托公司全權代表的名義和那些小廠的老板們接洽,叫他們在我這些合同上簽了字,他們的廠就歸信托公司管理了,實際上就是江記,虞記,或者其它什麽記了!――文君,我就不大相信帝國主義資本家的什麽托辣斯那樣的話,我倒疑惑那是江幫主他們故意造的謠言,亂人耳目!外國人就把製造品運到中國來銷售也夠了,何必在亂烘烘的中國弄什麽廠?”
“可是,洋鬼子在圈了那麽多鐵路,日本人在上海建了那麽多紗廠,這些,我們都是清清楚楚曉得的呀!這是經濟侵略,目的是吸幹中國人的血肉,控製中國的經濟命脈。”楊文君很有把握地說:“我記得梁任公曾經說過,‘苟以托拉斯之法行之,安見不可以使歐美產業界瞠然變色也’。梁任公也是主張中國一定要建立和發展托拉斯,用它來對付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
李次山大律師就笑了一笑,這個小妮子,又是一個被江幫主忽悠的。他用力吸進一口煙,挺起眼看那白房頂上精工雕鏤的葡萄花紋。
楊文君跟著李次山大律師的眼光也向上望了一望,然後一對精光湛然的眼眸看了看李次山大律師的麵孔,嘴角輕微的勾起笑容,輕聲兒問道:“一下子就是七八個小廠麽?江先生他們的魄力真不小呀!是一些什麽廠呢?“
李次山大律師猶豫了,然後撒了一個慌:“什麽都有:紗廠,燈泡廠,熱水瓶廠,玻璃廠,橡膠廠,陽傘廠,肥皂廠,賽璐珞廠,――規模都不很大。”
楊文君微微的抬起眼眸,說道:“光景都是廉價收盤的罷?”楊文君急口地再問。可是李次山大律師卻不肯回答了。雖則楊文君也是江府上的熟人,和江幫主很曖昧的樣子,但李次山大律師認為代當事人守業務上的秘密是當然的;而且,那些秘密說出來,太過驚世駭俗。他又洋洋地笑了一笑,就把話支了開去:“總要沒有內亂,廠家才能夠發達。像這次的風潮,不知道多少人倒黴……”說了後,李次山大律師就挾著他的公事皮包走出那小客廳,反手把門仍舊關上。
那門關上時砰的一聲,楊文君聽著忽然心裏一跳——這次的風潮害的嗎?
……
大客廳裏,江幫主和虞恰卿等人正在聊紗業的前景。
之前,恒源祥是以40萬元購進的舊廠房改建而成,因陋就簡,布置未免局促,地段雖好,但機器陳舊,當時在聶雲台手上,連年虧損,江幫主接手之後,以新的管理製度,再加上上次日本紗廠罷工的風潮,成功實現逆襲。江幫主在短短幾個月之內,使那個瀕臨破產的紗廠起死回生,氣象煥然,在座的人無不嘖嘖稱羨。
“那裏,那裏。”江幫主被恭維的話圍攻,樂得嘴巴都笑歪了,嘴上還是謙虛道:“要說紗廠,我真是不算什麽?南通狀元公張謇,那才是咱們華人的紡織大王呢!”
“張氏昆仲在南通興辦的大生紡織公司確實稱雄東南,他們去年發起成立了‘蘇社’,參加者都是江蘇各地的實業家。第一次年會也就是蘇社成立大會就是在南通舉行的,”虞恰卿說道:“我有幸參加了那次年會。參觀了張氏昆仲所辦的實業和各項教育、文化設施,大開眼界。”
虞恰卿向江幫主介紹了在南通的見聞,江幫主聽著,忽然向虞恰卿問道:“那麽洽老,你認為張氏昆伸的實業與我們的實業,孰優孰劣?”
虞恰卿靠著椅背,簡單的說道:“張季宜先生辦實業,有‘二好二多’,大家定聽說過的。”
大家都在點頭,就江幫主搖頭。聽過屁!江幫主就知道,張謇比起太平洋彼岸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還牛逼,他在南通興辦大生紡織公司時,曾向商部提出“二十年內百裏之間,不得有第二工廠”的要求。此後,他舉辦通燧火柴公司及其他企業時,又向商部提出申請,要求“援照大生紡織公司成案;亦以百裏之間二十年內為限”,不準別人設廠。這是利用國家權利搞私人托拉斯,比起洛克菲勒利用流氓搞托拉斯的手段牛氣多了。當然,比起還在靠流氓搞地皮的江幫主更加牛氣。
虞恰卿看到江幫主搖頭,隻好耐心的解釋:“所謂‘二好’,第一是輿論好,以恩科狀元而不仕,薄實業總長而不為,致全力於建設家鄉,是非常得人心的。他主張關稅自主,提倡虛金本位,也深得時人讚許。加上《申報》史量才、《時報》狄楚青等均出張氏門下,連英文的《字林西報》、《密勒氏評論報》等也樂意為張氏鼓吹,稱他為山中宰
相,中國實業之王。季宜先生聲譽之高,不僅執東南牛耳,海內實業界也無出其右者。第二是機會好,歐戰發生後,美、德、法、意等國忙於戰事,已無暇東顧,日本雖未受戰事波及,但大批貨物輸往歐洲,再加上連續兩次日本紗廠暴發的工潮和反日風潮,日本紗廠對中國市場也暫時無能為力了。南通大生紗廠乘機從一廠變成三廠,國內棉價上漲不多,紗布價格卻上漲幾倍,張氏企業每日可獲利一萬兩以上。此外廣生油廠、複新麵粉廠、資生治廠、大達公碾米廠、通燧火柴廠等,無不連年盈利。大達和大升兩家輪船公司,戰前受太古、怡和外輪傾軋,一直虧本經營,更難圖發展,戰時太古、怡和的輪船全都撤走了,張氏輪船在長江航行已無敵手,終於由賠本變為賺錢。紗廠輪船都賺大錢,張氏實業在實力上已今非昔比了。”
虞恰卿再點了根煙:“再說‘二多’,第一是存款多。第二是往來多。目前,北四行,南四行,南北匯劃錢莊幾乎都與大生有往來,大生為炫耀實力,曾一次兌給英商匯豐銀行1000萬兩,兌與日本正金銀行的500萬兩。中國實業家以貸款方式將大筆現款借與外國銀行的,除季宜先生並無二人。”
江幫主聽得很專心。這時,他往靠背椅上一靠,舒口氣說:“我在抓住機會這一點上,不輸於張季宜。輿論嘛,就不敢攀比啦。兄弟我也沒有中過狀元,也沒有當過實業總長呀!但是那個‘二多’,我卻也未甘落後。張四先生存款多,我江山兄弟多,朋友多嘛!我們這麽多人集資,還比不過他一個張四先生?”
江幫主說著,苦笑著搖了搖頭,又俯身問:“洽老,你實話告訴我:咱們合夥辦紗廠,有沒有希望超過南通張氏?”
虞恰卿喝了口茶,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記得上次在南通,張老先生曾對我說過一句話:‘南通事業一切由我個人主持,較有係統,惟難以持久’。”
他對家族企業的弊端認識的到是很清楚嘛?這個年代,有這種見識,果真不是凡人。還真不能小看了古人。江幫主大感興趣,轉問虞恰卿:“張四先生是這樣說了嗎?”
“是的。”虞恰卿說,“張四先生已近古稀之年,公子孝若似非經營之才,他所說不像是謙虛應酬話。”
“那洽老,你真是這麽看?”江幫主不確定的又反問了一句。
“我看是真的。”虞恰卿肯定地說:“歐戰已經進入尾聲,英美日本剩餘的紗布就一定會轉向中國尋找出路。洋紗洋布在中國傾銷,花貴紗賤的局麵就會再度出現,張四先生已看到這個趨勢,機會已經過去了。”
說到這裏,虞恰卿看看江幫主,反問說:“你有什麽看法,不如也說說看吧?”
宋子文應了一個“是”,知道自己的事情已完,也打算走了,可是他眼光一瞥,看見小客廳和李次山坐一起的楊文君,一身貼身的旗袍,布料下展現著楚腰織細的曼妙身材。他猛的記起另一件事,就乘著江幫主還沒和虞恰卿他們開始談話以前,慌慌忙忙跟在江幫主背後叫道:“老板!還有一點事……”
江幫主轉過臉來釘了宋子文一眼,很不耐煩地皺了眉頭。
“就是瞿恩昨夜拜訪了我家,與我大姐商量,由國民黨出麵,登報或直接致電各大商埠、國外僑商和國際組織,呼籲勸募。你也知道,現在護法軍政fu在廣州已經風雨飄搖,自身經費也是從我們這裏拿的,所以這件事情,我大姐不知道該怎麽辦,她把這個難題又丟給了我,這該怎麽辦,還請老板吩咐。”宋子文輕聲兒說著,一麵偷偷地用眼睛打量江幫主的反應。
“一個字,拖!”江幫主慢吞吞地說。非得絕了瞿恩一切後路,逼他們屈服。
……
宋子文出來,小客廳裏,楊文君和李次山聊得挺嗨。
李次山大律師看到宋子文出來,就把手裏的一疊文件都納進了公事皮包去,燃著了一枝香煙,伸一個懶腰,回答楊文君道:“你看,世界上的事,總是那麽大蟲吃小蟲!盡管像你說的西方帝國主義和日本帝國主義打夥兒都想要操縱中國的工商業――想把那些大華商們變做他們支配下的大頭目,可是像江幫主他們這些大華商們,也在並吞一些更小的華商廠家。我這皮包裏就裝著七八個小工廠的運命。明後天我掮著他們組建的信托公司全權代表的名義和那些小廠的老板們接洽,叫他們在我這些合同上簽了字,他們的廠就歸信托公司管理了,實際上就是江記,虞記,或者其它什麽記了!――文君,我就不大相信帝國主義資本家的什麽托辣斯那樣的話,我倒疑惑那是江幫主他們故意造的謠言,亂人耳目!外國人就把製造品運到中國來銷售也夠了,何必在亂烘烘的中國弄什麽廠?”
“可是,洋鬼子在圈了那麽多鐵路,日本人在上海建了那麽多紗廠,這些,我們都是清清楚楚曉得的呀!這是經濟侵略,目的是吸幹中國人的血肉,控製中國的經濟命脈。”楊文君很有把握地說:“我記得梁任公曾經說過,‘苟以托拉斯之法行之,安見不可以使歐美產業界瞠然變色也’。梁任公也是主張中國一定要建立和發展托拉斯,用它來對付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
李次山大律師就笑了一笑,這個小妮子,又是一個被江幫主忽悠的。他用力吸進一口煙,挺起眼看那白房頂上精工雕鏤的葡萄花紋。
楊文君跟著李次山大律師的眼光也向上望了一望,然後一對精光湛然的眼眸看了看李次山大律師的麵孔,嘴角輕微的勾起笑容,輕聲兒問道:“一下子就是七八個小廠麽?江先生他們的魄力真不小呀!是一些什麽廠呢?“
李次山大律師猶豫了,然後撒了一個慌:“什麽都有:紗廠,燈泡廠,熱水瓶廠,玻璃廠,橡膠廠,陽傘廠,肥皂廠,賽璐珞廠,――規模都不很大。”
楊文君微微的抬起眼眸,說道:“光景都是廉價收盤的罷?”楊文君急口地再問。可是李次山大律師卻不肯回答了。雖則楊文君也是江府上的熟人,和江幫主很曖昧的樣子,但李次山大律師認為代當事人守業務上的秘密是當然的;而且,那些秘密說出來,太過驚世駭俗。他又洋洋地笑了一笑,就把話支了開去:“總要沒有內亂,廠家才能夠發達。像這次的風潮,不知道多少人倒黴……”說了後,李次山大律師就挾著他的公事皮包走出那小客廳,反手把門仍舊關上。
那門關上時砰的一聲,楊文君聽著忽然心裏一跳——這次的風潮害的嗎?
……
大客廳裏,江幫主和虞恰卿等人正在聊紗業的前景。
之前,恒源祥是以40萬元購進的舊廠房改建而成,因陋就簡,布置未免局促,地段雖好,但機器陳舊,當時在聶雲台手上,連年虧損,江幫主接手之後,以新的管理製度,再加上上次日本紗廠罷工的風潮,成功實現逆襲。江幫主在短短幾個月之內,使那個瀕臨破產的紗廠起死回生,氣象煥然,在座的人無不嘖嘖稱羨。
“那裏,那裏。”江幫主被恭維的話圍攻,樂得嘴巴都笑歪了,嘴上還是謙虛道:“要說紗廠,我真是不算什麽?南通狀元公張謇,那才是咱們華人的紡織大王呢!”
“張氏昆仲在南通興辦的大生紡織公司確實稱雄東南,他們去年發起成立了‘蘇社’,參加者都是江蘇各地的實業家。第一次年會也就是蘇社成立大會就是在南通舉行的,”虞恰卿說道:“我有幸參加了那次年會。參觀了張氏昆仲所辦的實業和各項教育、文化設施,大開眼界。”
虞恰卿向江幫主介紹了在南通的見聞,江幫主聽著,忽然向虞恰卿問道:“那麽洽老,你認為張氏昆伸的實業與我們的實業,孰優孰劣?”
虞恰卿靠著椅背,簡單的說道:“張季宜先生辦實業,有‘二好二多’,大家定聽說過的。”
大家都在點頭,就江幫主搖頭。聽過屁!江幫主就知道,張謇比起太平洋彼岸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還牛逼,他在南通興辦大生紡織公司時,曾向商部提出“二十年內百裏之間,不得有第二工廠”的要求。此後,他舉辦通燧火柴公司及其他企業時,又向商部提出申請,要求“援照大生紡織公司成案;亦以百裏之間二十年內為限”,不準別人設廠。這是利用國家權利搞私人托拉斯,比起洛克菲勒利用流氓搞托拉斯的手段牛氣多了。當然,比起還在靠流氓搞地皮的江幫主更加牛氣。
虞恰卿看到江幫主搖頭,隻好耐心的解釋:“所謂‘二好’,第一是輿論好,以恩科狀元而不仕,薄實業總長而不為,致全力於建設家鄉,是非常得人心的。他主張關稅自主,提倡虛金本位,也深得時人讚許。加上《申報》史量才、《時報》狄楚青等均出張氏門下,連英文的《字林西報》、《密勒氏評論報》等也樂意為張氏鼓吹,稱他為山中宰
相,中國實業之王。季宜先生聲譽之高,不僅執東南牛耳,海內實業界也無出其右者。第二是機會好,歐戰發生後,美、德、法、意等國忙於戰事,已無暇東顧,日本雖未受戰事波及,但大批貨物輸往歐洲,再加上連續兩次日本紗廠暴發的工潮和反日風潮,日本紗廠對中國市場也暫時無能為力了。南通大生紗廠乘機從一廠變成三廠,國內棉價上漲不多,紗布價格卻上漲幾倍,張氏企業每日可獲利一萬兩以上。此外廣生油廠、複新麵粉廠、資生治廠、大達公碾米廠、通燧火柴廠等,無不連年盈利。大達和大升兩家輪船公司,戰前受太古、怡和外輪傾軋,一直虧本經營,更難圖發展,戰時太古、怡和的輪船全都撤走了,張氏輪船在長江航行已無敵手,終於由賠本變為賺錢。紗廠輪船都賺大錢,張氏實業在實力上已今非昔比了。”
虞恰卿再點了根煙:“再說‘二多’,第一是存款多。第二是往來多。目前,北四行,南四行,南北匯劃錢莊幾乎都與大生有往來,大生為炫耀實力,曾一次兌給英商匯豐銀行1000萬兩,兌與日本正金銀行的500萬兩。中國實業家以貸款方式將大筆現款借與外國銀行的,除季宜先生並無二人。”
江幫主聽得很專心。這時,他往靠背椅上一靠,舒口氣說:“我在抓住機會這一點上,不輸於張季宜。輿論嘛,就不敢攀比啦。兄弟我也沒有中過狀元,也沒有當過實業總長呀!但是那個‘二多’,我卻也未甘落後。張四先生存款多,我江山兄弟多,朋友多嘛!我們這麽多人集資,還比不過他一個張四先生?”
江幫主說著,苦笑著搖了搖頭,又俯身問:“洽老,你實話告訴我:咱們合夥辦紗廠,有沒有希望超過南通張氏?”
虞恰卿喝了口茶,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記得上次在南通,張老先生曾對我說過一句話:‘南通事業一切由我個人主持,較有係統,惟難以持久’。”
他對家族企業的弊端認識的到是很清楚嘛?這個年代,有這種見識,果真不是凡人。還真不能小看了古人。江幫主大感興趣,轉問虞恰卿:“張四先生是這樣說了嗎?”
“是的。”虞恰卿說,“張四先生已近古稀之年,公子孝若似非經營之才,他所說不像是謙虛應酬話。”
“那洽老,你真是這麽看?”江幫主不確定的又反問了一句。
“我看是真的。”虞恰卿肯定地說:“歐戰已經進入尾聲,英美日本剩餘的紗布就一定會轉向中國尋找出路。洋紗洋布在中國傾銷,花貴紗賤的局麵就會再度出現,張四先生已看到這個趨勢,機會已經過去了。”
說到這裏,虞恰卿看看江幫主,反問說:“你有什麽看法,不如也說說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