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帥和湘西護法軍在湘西打得天昏地暗,不過現在全中國人的目光卻沒有人向這裏一顧,可能江大帥還真沒有上頭條的命。
在湘西戰事最緊要的時候,正是曹錕在天津召開第二次督軍團會議,討論對南作戰問題的時候。徐樹錚作為段祺瑞的代表趕赴天津,試圖扭轉對段祺瑞不利的政策。可以說,全國的目光都聚集在天津。
就在這次會議期間,卻發生了一件霸占本月頭條的事情,這就是前陝西督軍陸建章被害一事。
其實說起來,陸建章可以說是戴春風和毛人鳳的前輩了。與段祺瑞等人一樣,陸建章也是小站舊人,而且一直是袁世凱的心腹親信。清廷覆滅後,陸建章擔任了右路備補軍統領,後改為警衛軍。和北京軍政執法處處長,對異己分子向來就是毫不手軟,譬如武漢首義的張振武便死於其手,因其殺人如麻,人送綽號“陸屠夫”。
在民國初年的白狼之亂中,陸建章被授為陸軍第7師師長,在率兵進入陝西剿匪後擔任了督軍一職,幫袁世凱穩固了陝西的地盤。
袁世凱稱帝失敗後,陸建章被原陝南鎮守使陳樹藩排擠,給攆出了陝西地盤。失勢後的陸建章後來便投靠了馮國璋,並暗中為馮國璋服務,奔走贛、鄂,為和議出力。
本次陸建章來天津,正是為了說和而來。其目的是要說服曹錕重新回到直係來,與李純合作,把督軍團會議轉變為有利於馮國璋而不利於段祺瑞的一種局麵。
“……委座,徐樹錚對陸建章的幕後行動早有所知,心裏恨得隻牙癢癢,陸建章到天津後,徐樹錚寫信請他到駐津奉軍司令部一談。陸建章也知道徐樹錚不懷好意,但想自己也是段祺瑞的同輩中人,北洋派的老前輩,又是現任將軍,絕不懷疑會有人下他的毒手,去了又何妨。他如約而往,徐樹錚殷勤地請他到花園密室中談話,當他走進花園的時候,就有衛士從後麵開了一槍把他打死了。”戴春風輕輕的說道。
江大帥搖搖頭,真是不敢相信,這個陸建章,當初在上海看到他,覺得他也是人精,竟然栽在了徐樹錚這種小把戲裏。而且這個小把戲還是當年他玩剩下的。
“他這是不作死就不會死。”江大帥笑道,一個勁的搖頭,算不算是報應呢?
陸建章在袁世凱時代,任軍政執法處處長,殺人如麻,因此有“陸屠夫”之稱。他常請人吃飯,送客時把人從背後開槍打死,人們稱他的請客紅柬為“閻王票子”。
“委座,您說什麽?”戴春風沒有聽明白。
“沒什麽。”江大帥擺擺手,又問:“官方有什麽消息?”
“關於殺陸的原因,據徐樹錚向政fu報告說:迭據本軍各將領先後麵陳:屢有自稱陸將軍名建章者,詭秘勾結,出言煽惑等情。曆經樹錚剴切指示,勿為所動。昨前兩日,該員又複麵訪本軍駐津司令部各處人員,肆意簧鼓,搖惑軍心。經各員即向樹錚陳明一切,樹錚獨以為或係不肖黨徒,蓄意勾煽之所為,陸將軍未必謬妄至此。詎該員又函致樹錚,謂樹錚曾有電話約到彼寓握談。查其函中所指時限,樹錚尚未出京,深堪詫異。今午姑複函請其來晤。坐甫定,滿口大罵,皆破壞大局之言。樹錚婉轉勸告,並曉以國家危難,務敦同袍氣誼,不可自操同室之戈。彼則雲我已抱定宗旨,國家存亡,在所不顧,非聯合軍隊,推倒現在內閣,不足消胸中之氣。樹錚即又厲聲正告,以彼在軍資格,正應為國出力,何故倒行逆施如此?從不為國家計,寧不為自身子孫計乎?彼見樹錚變顏相戒,又言:‘若然,即請台端聽信鄙計,聯合軍隊,擁段推馮,鄙人當為力效奔走。鄙人不敏,現在魯皖陝豫境內,尚有部眾兩萬餘人,即令受公節製如何?’雲雲。樹錚竊念該員勾煽軍隊,聯結土匪,擾害魯皖陝豫諸省秩序,久有所聞,今竟公然大言,顛倒播弄,寧傾覆國家而不悟,殊屬軍中蟊賊,不早清除,必貽後戚。當令就地槍決,冀為國家去一害群之馬,免滋隱患。除將該員屍身驗明棺殮,妥予掩埋,聽候該家屬領葬外,謹此陳報,請予褫奪該員軍職,用昭法典。伏候鑒核施行。”
江大帥冷笑道:“一個自封為副司令的退職軍官,‘先斬後奏’地殺了一個現任將軍,這還真是一件駭人聽聞的凶殺案。顯而易見,陸建章斷然不會以奉軍為煽惑的對象,尤其不會以徐樹錚為煽惑對象。”
正在這時,門口楊文君說道:“委座,南邊停戰議和的代表來了。”
……
北京,大總統府。
馮國璋正散步的時候,就見院秘書長方樞走了進來。他四十來歲的年紀,瘦瘦的臉,從來沒什麽表情。看著馮國璋正微笑的看著自己,上前去請了個安:“大總統,我來了。”
馮國璋揮手讓身邊的警衛退了下去,拉著方樞的手繼續散步:“今天有什麽事?”
“這是一道命令,請大總統蓋印發表。”
一聽又是來蓋印的,馮國璋的臉色就變得難看了。
這一個時期,馮國璋已無力和段祺瑞明爭或暗鬥。完全就是一個蓋印的。
馮國璋拿起一看,命令全文如下:“前據張懷芝、倪嗣衝、陳樹藩、盧永祥等,先後報稱陸建章迭在安徽陝西等處,勾結土匪,煽惑軍隊,希圖倡亂,近複在滬勾結亂黨,當由國務院電飭拿辦。茲據國務總理轉呈,據奉軍副司令徐樹錚電稱:陸建章由滬到津,複來營煽惑,當經拿獲槍決等語。陸建章身為軍官,竟敢到處煽惑軍隊,勾結土匪,按照懲治盜匪條例,均應立即正法。現既拿獲槍決,著即褫奪軍職勳位勳章,以昭法典。”
馮國璋看完,嚇得心驚膽戰,並憤憤的說:“你看看,這有多麽荒唐!徐樹錚這麽胡鬧,難道芝泉就一點都不管麽?”
其實,事件發生後,李純、陳光遠都有電報質問北京政fu:陸建章未經審判而被殺,死後又奪去官勳,此後軍官人人自危,從何取得保障?
當然,這些質問已經被攔下,根本上不了馮國璋辦公桌,現在需要馮國璋蓋大總統的印,才不得不讓他知道。
方樞說:“段總理已經贈給陸建章家屬5000元,以表示北洋袍澤之舊情。”
徐樹錚妄逞辣手、擅斃陸建章,此舉真可謂是石破天驚、膽大包天。消息傳出,海內震驚,就連段祺瑞得知消息後,都驚得半天沒說話,隨後便令人給陸建章的遺屬送去五千大洋,以示慰問。
方樞看到馮國璋好像不肯用印,又說:“大總統,我們也顧慮到馮玉祥是陸建章的外甥,因此,已經開複他的原官,又授以勳四位,以安其心。馮玉祥也識趣,不僅絕口不提這件事,並且自告奮勇,願意調往福建以打廣東。”
他們竟然什麽都處理好了,隻等他用印,馮國璋心想,看看手上要將陸建章勳章擼去的命令。人都死了,還要勳章幹什麽?不過是徐樹錚非要給陸建章一個‘煽惑’之罪,以示名正言順罷了。最後,馮國璋又生了一會悶氣,但事已如此,也隻好把印一推,了結了這段公案。
……
天津,曹公館。
曹錕聽到消息目瞪口呆,一股寒氣直透胸背,心想:姓徐的手段好殘忍哪!
與會者多皖係骨幹,有的拍手稱快,有的說罪有應得,更有甚者竟公開讚賞徐樹錚的膽量。直係以及接近直係的代表,則紛紛譴責徐樹錚的暴行。
曹錕感覺到徐樹錚的手段過於毒辣,而且自己也不能不懷有戒心。
徐樹錚和陸建章的兒子陸承武是士官的同學,而陸承武的太太和徐樹錚的太太也是同學,兩家有密切的關係,徐樹錚竟出此毒手,怎麽不令人心寒?
曹錕想到斑斑罪跡、累累惡行的徐樹錚,不禁毛骨悚然。一個念頭在他腦際閃現,他跟親信說:“天津是皖係大本營,又是魚龍混雜之地,我們跟皖係既已決裂,必然遭到小徐忌恨,他能殺陸建章,就不能殺我們嗎?我想移督保定,離開是非之地,你們意下如何?”
“這樣好!”幾個親信都表示讚成。
王毓芝更幹脆,說:“督署不妨移往保定,隻留省政fu在天津。天津係直隸首府,又是商賈中心,如果全部搬走,將不利於控製天津,皖係或中外勢力將會乘虛而入。”
“這樣更好!”大家均表同意。
曹錕一拍手,說:“好吧,移督之事明日開始,十日內完成,蘭亭、潤承你們負責此事。”
他們這裏正在議論,下人進來報告:“徐樹錚求見大帥!”
……
湖南,衡陽。
炎炎夏日,吳佩孚趿拉著鞋,敞著懷,身穿短褲、半袖舊布衫,搖著一把破扇子,桌上放著一封關於陸建章之死的電報,一封湘西戰局的結果情報,還有一封去年剛被段祺瑞撤去湘督兼省長的譚延的舉薦信。
“徐樹錚還真是心狠手辣!江瘋子也還真有兩下子!譚延看來也是不想打啊!”吳佩孚半響說了一句。
“玉帥,什麽事?”門口警衛問道。
吳佩孚站起來,問道:“客人還在嗎?”
“回玉帥,人還在等著呢。”
一向任達不拘,恃才傲物的吳佩孚,他決定接見這個人,看一看他是何方神聖。是時候和南方來人碰個頭了。
他要見的人其實頗有名氣。他叫張其,與譚延是表兄弟,同榜考中進士。1912年先後任湖南武軍統領、軍事廳長。他擅長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尤對易經、六壬之學頗有造詣。
在湘西戰事最緊要的時候,正是曹錕在天津召開第二次督軍團會議,討論對南作戰問題的時候。徐樹錚作為段祺瑞的代表趕赴天津,試圖扭轉對段祺瑞不利的政策。可以說,全國的目光都聚集在天津。
就在這次會議期間,卻發生了一件霸占本月頭條的事情,這就是前陝西督軍陸建章被害一事。
其實說起來,陸建章可以說是戴春風和毛人鳳的前輩了。與段祺瑞等人一樣,陸建章也是小站舊人,而且一直是袁世凱的心腹親信。清廷覆滅後,陸建章擔任了右路備補軍統領,後改為警衛軍。和北京軍政執法處處長,對異己分子向來就是毫不手軟,譬如武漢首義的張振武便死於其手,因其殺人如麻,人送綽號“陸屠夫”。
在民國初年的白狼之亂中,陸建章被授為陸軍第7師師長,在率兵進入陝西剿匪後擔任了督軍一職,幫袁世凱穩固了陝西的地盤。
袁世凱稱帝失敗後,陸建章被原陝南鎮守使陳樹藩排擠,給攆出了陝西地盤。失勢後的陸建章後來便投靠了馮國璋,並暗中為馮國璋服務,奔走贛、鄂,為和議出力。
本次陸建章來天津,正是為了說和而來。其目的是要說服曹錕重新回到直係來,與李純合作,把督軍團會議轉變為有利於馮國璋而不利於段祺瑞的一種局麵。
“……委座,徐樹錚對陸建章的幕後行動早有所知,心裏恨得隻牙癢癢,陸建章到天津後,徐樹錚寫信請他到駐津奉軍司令部一談。陸建章也知道徐樹錚不懷好意,但想自己也是段祺瑞的同輩中人,北洋派的老前輩,又是現任將軍,絕不懷疑會有人下他的毒手,去了又何妨。他如約而往,徐樹錚殷勤地請他到花園密室中談話,當他走進花園的時候,就有衛士從後麵開了一槍把他打死了。”戴春風輕輕的說道。
江大帥搖搖頭,真是不敢相信,這個陸建章,當初在上海看到他,覺得他也是人精,竟然栽在了徐樹錚這種小把戲裏。而且這個小把戲還是當年他玩剩下的。
“他這是不作死就不會死。”江大帥笑道,一個勁的搖頭,算不算是報應呢?
陸建章在袁世凱時代,任軍政執法處處長,殺人如麻,因此有“陸屠夫”之稱。他常請人吃飯,送客時把人從背後開槍打死,人們稱他的請客紅柬為“閻王票子”。
“委座,您說什麽?”戴春風沒有聽明白。
“沒什麽。”江大帥擺擺手,又問:“官方有什麽消息?”
“關於殺陸的原因,據徐樹錚向政fu報告說:迭據本軍各將領先後麵陳:屢有自稱陸將軍名建章者,詭秘勾結,出言煽惑等情。曆經樹錚剴切指示,勿為所動。昨前兩日,該員又複麵訪本軍駐津司令部各處人員,肆意簧鼓,搖惑軍心。經各員即向樹錚陳明一切,樹錚獨以為或係不肖黨徒,蓄意勾煽之所為,陸將軍未必謬妄至此。詎該員又函致樹錚,謂樹錚曾有電話約到彼寓握談。查其函中所指時限,樹錚尚未出京,深堪詫異。今午姑複函請其來晤。坐甫定,滿口大罵,皆破壞大局之言。樹錚婉轉勸告,並曉以國家危難,務敦同袍氣誼,不可自操同室之戈。彼則雲我已抱定宗旨,國家存亡,在所不顧,非聯合軍隊,推倒現在內閣,不足消胸中之氣。樹錚即又厲聲正告,以彼在軍資格,正應為國出力,何故倒行逆施如此?從不為國家計,寧不為自身子孫計乎?彼見樹錚變顏相戒,又言:‘若然,即請台端聽信鄙計,聯合軍隊,擁段推馮,鄙人當為力效奔走。鄙人不敏,現在魯皖陝豫境內,尚有部眾兩萬餘人,即令受公節製如何?’雲雲。樹錚竊念該員勾煽軍隊,聯結土匪,擾害魯皖陝豫諸省秩序,久有所聞,今竟公然大言,顛倒播弄,寧傾覆國家而不悟,殊屬軍中蟊賊,不早清除,必貽後戚。當令就地槍決,冀為國家去一害群之馬,免滋隱患。除將該員屍身驗明棺殮,妥予掩埋,聽候該家屬領葬外,謹此陳報,請予褫奪該員軍職,用昭法典。伏候鑒核施行。”
江大帥冷笑道:“一個自封為副司令的退職軍官,‘先斬後奏’地殺了一個現任將軍,這還真是一件駭人聽聞的凶殺案。顯而易見,陸建章斷然不會以奉軍為煽惑的對象,尤其不會以徐樹錚為煽惑對象。”
正在這時,門口楊文君說道:“委座,南邊停戰議和的代表來了。”
……
北京,大總統府。
馮國璋正散步的時候,就見院秘書長方樞走了進來。他四十來歲的年紀,瘦瘦的臉,從來沒什麽表情。看著馮國璋正微笑的看著自己,上前去請了個安:“大總統,我來了。”
馮國璋揮手讓身邊的警衛退了下去,拉著方樞的手繼續散步:“今天有什麽事?”
“這是一道命令,請大總統蓋印發表。”
一聽又是來蓋印的,馮國璋的臉色就變得難看了。
這一個時期,馮國璋已無力和段祺瑞明爭或暗鬥。完全就是一個蓋印的。
馮國璋拿起一看,命令全文如下:“前據張懷芝、倪嗣衝、陳樹藩、盧永祥等,先後報稱陸建章迭在安徽陝西等處,勾結土匪,煽惑軍隊,希圖倡亂,近複在滬勾結亂黨,當由國務院電飭拿辦。茲據國務總理轉呈,據奉軍副司令徐樹錚電稱:陸建章由滬到津,複來營煽惑,當經拿獲槍決等語。陸建章身為軍官,竟敢到處煽惑軍隊,勾結土匪,按照懲治盜匪條例,均應立即正法。現既拿獲槍決,著即褫奪軍職勳位勳章,以昭法典。”
馮國璋看完,嚇得心驚膽戰,並憤憤的說:“你看看,這有多麽荒唐!徐樹錚這麽胡鬧,難道芝泉就一點都不管麽?”
其實,事件發生後,李純、陳光遠都有電報質問北京政fu:陸建章未經審判而被殺,死後又奪去官勳,此後軍官人人自危,從何取得保障?
當然,這些質問已經被攔下,根本上不了馮國璋辦公桌,現在需要馮國璋蓋大總統的印,才不得不讓他知道。
方樞說:“段總理已經贈給陸建章家屬5000元,以表示北洋袍澤之舊情。”
徐樹錚妄逞辣手、擅斃陸建章,此舉真可謂是石破天驚、膽大包天。消息傳出,海內震驚,就連段祺瑞得知消息後,都驚得半天沒說話,隨後便令人給陸建章的遺屬送去五千大洋,以示慰問。
方樞看到馮國璋好像不肯用印,又說:“大總統,我們也顧慮到馮玉祥是陸建章的外甥,因此,已經開複他的原官,又授以勳四位,以安其心。馮玉祥也識趣,不僅絕口不提這件事,並且自告奮勇,願意調往福建以打廣東。”
他們竟然什麽都處理好了,隻等他用印,馮國璋心想,看看手上要將陸建章勳章擼去的命令。人都死了,還要勳章幹什麽?不過是徐樹錚非要給陸建章一個‘煽惑’之罪,以示名正言順罷了。最後,馮國璋又生了一會悶氣,但事已如此,也隻好把印一推,了結了這段公案。
……
天津,曹公館。
曹錕聽到消息目瞪口呆,一股寒氣直透胸背,心想:姓徐的手段好殘忍哪!
與會者多皖係骨幹,有的拍手稱快,有的說罪有應得,更有甚者竟公開讚賞徐樹錚的膽量。直係以及接近直係的代表,則紛紛譴責徐樹錚的暴行。
曹錕感覺到徐樹錚的手段過於毒辣,而且自己也不能不懷有戒心。
徐樹錚和陸建章的兒子陸承武是士官的同學,而陸承武的太太和徐樹錚的太太也是同學,兩家有密切的關係,徐樹錚竟出此毒手,怎麽不令人心寒?
曹錕想到斑斑罪跡、累累惡行的徐樹錚,不禁毛骨悚然。一個念頭在他腦際閃現,他跟親信說:“天津是皖係大本營,又是魚龍混雜之地,我們跟皖係既已決裂,必然遭到小徐忌恨,他能殺陸建章,就不能殺我們嗎?我想移督保定,離開是非之地,你們意下如何?”
“這樣好!”幾個親信都表示讚成。
王毓芝更幹脆,說:“督署不妨移往保定,隻留省政fu在天津。天津係直隸首府,又是商賈中心,如果全部搬走,將不利於控製天津,皖係或中外勢力將會乘虛而入。”
“這樣更好!”大家均表同意。
曹錕一拍手,說:“好吧,移督之事明日開始,十日內完成,蘭亭、潤承你們負責此事。”
他們這裏正在議論,下人進來報告:“徐樹錚求見大帥!”
……
湖南,衡陽。
炎炎夏日,吳佩孚趿拉著鞋,敞著懷,身穿短褲、半袖舊布衫,搖著一把破扇子,桌上放著一封關於陸建章之死的電報,一封湘西戰局的結果情報,還有一封去年剛被段祺瑞撤去湘督兼省長的譚延的舉薦信。
“徐樹錚還真是心狠手辣!江瘋子也還真有兩下子!譚延看來也是不想打啊!”吳佩孚半響說了一句。
“玉帥,什麽事?”門口警衛問道。
吳佩孚站起來,問道:“客人還在嗎?”
“回玉帥,人還在等著呢。”
一向任達不拘,恃才傲物的吳佩孚,他決定接見這個人,看一看他是何方神聖。是時候和南方來人碰個頭了。
他要見的人其實頗有名氣。他叫張其,與譚延是表兄弟,同榜考中進士。1912年先後任湖南武軍統領、軍事廳長。他擅長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尤對易經、六壬之學頗有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