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風卷著滾滾黃沙,凶猛地怒吼著,掃過無邊的田野,把碎枝落葉旋卷起來。複製本地址瀏覽%73%68%75%68%61%68%61%2e%63%6f%6d
大軍陸續西進後,發動群眾大力支援前線就成了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全麵負責這項工作的,是蔣誌清。
關中一望無際的大平原,麥子收割了,青紗帳漸漸形成了。有的村莊在打碾麥子,有的村莊已開始了秋田的鋤草和追肥。這是大姑娘新媳婦也得下地幹活兒的農忙季節。
江大帥來到的時候,蔣誌清正在村子裏,一邊籌劃支前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一邊檢查群眾的準備情況。
滿村人聲。滿村的急促腳步聲和滾滾車輪聲交匯成一支激越昂揚的交響曲。
蔣誌清望著緊張繁忙的人群,興奮地說:“委座,你看,怎麽樣!你派我蔣誌清抑糧運草,我就保證當好進軍西北的押糧運草官!”
江大帥置身在這支前群眾的人海裏,感情深沉地說:“古人說得好:‘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人民群眾好比是江河湖海裏的水,我們隻是浮在這水麵上的一葉小舟。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就叫魚水一家,休戚與共嘛!假若有一天我們這些人忘記了過去這一切,脫離了群眾,或是背棄了人民,不論你是誰,縱有天大的能耐,也休想動員出一個群眾來,壓根兒就別想做出眼前這樣場麵壯觀的夢!可是,現在我們眼前的這一切,都是真真切切的事實啊!”
蔣誌清聽了這最後一句話,有點兒認真思索起來了。良久,他笑了笑:“委座,我準備從地方動員民工17萬人,騾馬牲畜5萬頭,大車約3萬輛,各種小車不計數目,全力以赴支援前線。西進大軍開到哪裏,支前的人民群眾就跟到哪裏,盡管是人擔驢馱,但保證成為堅強後盾!”
江大帥哈哈一笑,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一仗,我們贏定了!”
西北方向的風一陣一陣吹過來,帶著幾絲兒愜人的涼爽。
路邊,當年左宗棠的湘軍在西北種植的柳樹的枝葉,在微風中悉悉卒卒地響著,似乎在竊竊私語著什麽秘密的故事。
……
太陽剛爬上東山頭,部隊就進到古浪的三川道。
三川道裏塵土滾滾,擁擠著逃難中的人、車輛、毛驢和耕牛。牲口馱著糧食草料,車輛上裝著家具、紡線車和盆盆罐罐。有的車輛上,還有隻貓睡在家具旁邊。
誰也不和誰說話,誰也不看誰,仿佛向來就不認識。他們滿臉是塵土,看來,又熬累又難過!有些人,一會兒回頭望西北的天空,一會兒又望路兩旁的田地和山坡。
平時,人們很少注意這身邊習見的事物,很少注意這黃土山嶺、紅土山溝和那家鄉上空的雲彩。如今,戰爭來了,人們要和這一切分別的時候,便覺得,往日那難得的時光並沒有充分的利用,許多美好的事物也沒有努力去理解它。
這些逃難的群眾看見一支漢人的隊伍的時候,真是看到親人一樣。
背著孩子的婦女們,臉上顯出喜盈盈的氣色。她們都嘰嘰咕咕地議論起來了:
“啊,瞧呀,咱們的人馬多稠。不怕,不怕,天打五雷轟的馬家軍長不了!”
“不怕了,瞧!咱們從蘭州調過來幾十萬人馬。”
華德鵬想:“幾十萬?一共才一萬多人啊!”他在戰爭生活中常遇到這樣的事情:人們往往根據他們的心願,編造或誇大一些矛盾而可笑的好消息以求得安慰。
華德鵬在一輛大車邊停住腳。車上有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子,躺著呻喚。這個孩子身邊,躺著一個咽了氣的女人。
華德鵬問了一位老鄉,知道這個女人是在前邊十來裏路上,馬家軍幹的。
華德鵬站在那裏,右手緊抓住腰裏的皮帶,左手緊抓住槍把,臉像青石刻的一樣,沒有任何表情。他全身的血液,像是凝結住不流了;心像被老虎鉗子鉗住在絞擰。
華德鵬的眼光從老鄉的大車上移到戰士們的麵容上,戰士們都直望著前方,像是不忍看身旁那輛車上的慘情!
大車旁邊站著一位老太太。車上一死一傷的人都是她的親人。老太太望著大車上的屍首跟受傷的孩子,失魂落魄地發呆。她覺得一切都像做夢一樣模糊、捉摸不定。
她呆滯的眼光,落到戰士們那嚴肅的臉膛上,像是問:“仗可真的要在咱們邊打起來啦?你們就能讓馬家軍占咱們家呀?孩兒,不能吧!”她再看看那車上兒媳婦的屍首跟受傷的孫子時,又看到無情的火在家裏燒,燒到自己的頭上了!戰爭,戰爭已經毀了她血一滴汗一滴建立起的家園!……
華德鵬想給老太太寬心。可是,半句話也沒說出來。他心裏火燎滾油澆:老鄉們老的老小的小,去逃難,可是逃到哪裏去呢?軍人,軍人的責任不就是保衛他們的生命家園麽?不就是保護他們不擔驚受怕麽?
……
銀川,馬福祥公館的朱紅大門外,兩尊齜牙咧嘴的石獅子分列兩旁。大門口,站著兩個荷槍實彈的哨兵。緊關著的大門內,布著幾個挎短槍的暗哨。
後院的南房內,增配了一個警衛排,人人枕戈待旦,個個磨刀擦槍,一派殺氣騰騰。前院與後院中央的大殿頂上,天窗內架著一挺機關槍,日夜守備著兩名射手。一個身穿便衣的彪形大漢,不時舉著望遠鏡居高臨下地四麵觀察著。
四合院裏,馬福祥歪躺在炕上抽大煙。女秘書斜靠在他的身旁,使麻稈蔑兒幫他點火。
在這一男一女的當中,隔著一盞燈。
女秘書望著馬福祥眯著雙眼吸煙的那種悠然自得的勁兒,忍不住噗哧一聲笑了。
馬福祥半閉著雙目,衝著女秘書俊秀的臉孔吹出一口濁煙,磕著煙灰,又嘴對住煙管吹了一下餘灰,把女秘書嗆得一個勁兒咳嗽。
“寶貝兒,又有什麽喜事啦?”
“沒有喜事,倒是有麻煩了。”女秘書用白皙的手指拂去淚花,她將《河西會戰指導複案計劃》雙手遞給了馬福祥。
馬福祥一邊翻看著這份絕密作戰方案,一邊在腦子裏分析著西北的政治軍事態勢,一邊露出了一絲冷笑……
想著,看著,馬福祥竟將《河西會戰指導複案計劃》朝桌子上重重地一扔,罵道:“哼!唱高調容易!奶奶的,掛羊頭賣狗肉!”
女秘書睞著一對動人的眼睛,說:“聽去參加會議的小亮說,馬安良在會議上,對我們武昭軍在蘭州的撤退很不滿……”
話音未落,馬福祥“啪”地一拍桌子,夾帶著不堪入耳的髒話罵道:“他馬安良算那根蔥,他不敢在我頭上動土!奶奶的,他老子馬占鼇當年也得瞅著我的臉色喘氣兒!”
大軍陸續西進後,發動群眾大力支援前線就成了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全麵負責這項工作的,是蔣誌清。
關中一望無際的大平原,麥子收割了,青紗帳漸漸形成了。有的村莊在打碾麥子,有的村莊已開始了秋田的鋤草和追肥。這是大姑娘新媳婦也得下地幹活兒的農忙季節。
江大帥來到的時候,蔣誌清正在村子裏,一邊籌劃支前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一邊檢查群眾的準備情況。
滿村人聲。滿村的急促腳步聲和滾滾車輪聲交匯成一支激越昂揚的交響曲。
蔣誌清望著緊張繁忙的人群,興奮地說:“委座,你看,怎麽樣!你派我蔣誌清抑糧運草,我就保證當好進軍西北的押糧運草官!”
江大帥置身在這支前群眾的人海裏,感情深沉地說:“古人說得好:‘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人民群眾好比是江河湖海裏的水,我們隻是浮在這水麵上的一葉小舟。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就叫魚水一家,休戚與共嘛!假若有一天我們這些人忘記了過去這一切,脫離了群眾,或是背棄了人民,不論你是誰,縱有天大的能耐,也休想動員出一個群眾來,壓根兒就別想做出眼前這樣場麵壯觀的夢!可是,現在我們眼前的這一切,都是真真切切的事實啊!”
蔣誌清聽了這最後一句話,有點兒認真思索起來了。良久,他笑了笑:“委座,我準備從地方動員民工17萬人,騾馬牲畜5萬頭,大車約3萬輛,各種小車不計數目,全力以赴支援前線。西進大軍開到哪裏,支前的人民群眾就跟到哪裏,盡管是人擔驢馱,但保證成為堅強後盾!”
江大帥哈哈一笑,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一仗,我們贏定了!”
西北方向的風一陣一陣吹過來,帶著幾絲兒愜人的涼爽。
路邊,當年左宗棠的湘軍在西北種植的柳樹的枝葉,在微風中悉悉卒卒地響著,似乎在竊竊私語著什麽秘密的故事。
……
太陽剛爬上東山頭,部隊就進到古浪的三川道。
三川道裏塵土滾滾,擁擠著逃難中的人、車輛、毛驢和耕牛。牲口馱著糧食草料,車輛上裝著家具、紡線車和盆盆罐罐。有的車輛上,還有隻貓睡在家具旁邊。
誰也不和誰說話,誰也不看誰,仿佛向來就不認識。他們滿臉是塵土,看來,又熬累又難過!有些人,一會兒回頭望西北的天空,一會兒又望路兩旁的田地和山坡。
平時,人們很少注意這身邊習見的事物,很少注意這黃土山嶺、紅土山溝和那家鄉上空的雲彩。如今,戰爭來了,人們要和這一切分別的時候,便覺得,往日那難得的時光並沒有充分的利用,許多美好的事物也沒有努力去理解它。
這些逃難的群眾看見一支漢人的隊伍的時候,真是看到親人一樣。
背著孩子的婦女們,臉上顯出喜盈盈的氣色。她們都嘰嘰咕咕地議論起來了:
“啊,瞧呀,咱們的人馬多稠。不怕,不怕,天打五雷轟的馬家軍長不了!”
“不怕了,瞧!咱們從蘭州調過來幾十萬人馬。”
華德鵬想:“幾十萬?一共才一萬多人啊!”他在戰爭生活中常遇到這樣的事情:人們往往根據他們的心願,編造或誇大一些矛盾而可笑的好消息以求得安慰。
華德鵬在一輛大車邊停住腳。車上有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子,躺著呻喚。這個孩子身邊,躺著一個咽了氣的女人。
華德鵬問了一位老鄉,知道這個女人是在前邊十來裏路上,馬家軍幹的。
華德鵬站在那裏,右手緊抓住腰裏的皮帶,左手緊抓住槍把,臉像青石刻的一樣,沒有任何表情。他全身的血液,像是凝結住不流了;心像被老虎鉗子鉗住在絞擰。
華德鵬的眼光從老鄉的大車上移到戰士們的麵容上,戰士們都直望著前方,像是不忍看身旁那輛車上的慘情!
大車旁邊站著一位老太太。車上一死一傷的人都是她的親人。老太太望著大車上的屍首跟受傷的孩子,失魂落魄地發呆。她覺得一切都像做夢一樣模糊、捉摸不定。
她呆滯的眼光,落到戰士們那嚴肅的臉膛上,像是問:“仗可真的要在咱們邊打起來啦?你們就能讓馬家軍占咱們家呀?孩兒,不能吧!”她再看看那車上兒媳婦的屍首跟受傷的孫子時,又看到無情的火在家裏燒,燒到自己的頭上了!戰爭,戰爭已經毀了她血一滴汗一滴建立起的家園!……
華德鵬想給老太太寬心。可是,半句話也沒說出來。他心裏火燎滾油澆:老鄉們老的老小的小,去逃難,可是逃到哪裏去呢?軍人,軍人的責任不就是保衛他們的生命家園麽?不就是保護他們不擔驚受怕麽?
……
銀川,馬福祥公館的朱紅大門外,兩尊齜牙咧嘴的石獅子分列兩旁。大門口,站著兩個荷槍實彈的哨兵。緊關著的大門內,布著幾個挎短槍的暗哨。
後院的南房內,增配了一個警衛排,人人枕戈待旦,個個磨刀擦槍,一派殺氣騰騰。前院與後院中央的大殿頂上,天窗內架著一挺機關槍,日夜守備著兩名射手。一個身穿便衣的彪形大漢,不時舉著望遠鏡居高臨下地四麵觀察著。
四合院裏,馬福祥歪躺在炕上抽大煙。女秘書斜靠在他的身旁,使麻稈蔑兒幫他點火。
在這一男一女的當中,隔著一盞燈。
女秘書望著馬福祥眯著雙眼吸煙的那種悠然自得的勁兒,忍不住噗哧一聲笑了。
馬福祥半閉著雙目,衝著女秘書俊秀的臉孔吹出一口濁煙,磕著煙灰,又嘴對住煙管吹了一下餘灰,把女秘書嗆得一個勁兒咳嗽。
“寶貝兒,又有什麽喜事啦?”
“沒有喜事,倒是有麻煩了。”女秘書用白皙的手指拂去淚花,她將《河西會戰指導複案計劃》雙手遞給了馬福祥。
馬福祥一邊翻看著這份絕密作戰方案,一邊在腦子裏分析著西北的政治軍事態勢,一邊露出了一絲冷笑……
想著,看著,馬福祥竟將《河西會戰指導複案計劃》朝桌子上重重地一扔,罵道:“哼!唱高調容易!奶奶的,掛羊頭賣狗肉!”
女秘書睞著一對動人的眼睛,說:“聽去參加會議的小亮說,馬安良在會議上,對我們武昭軍在蘭州的撤退很不滿……”
話音未落,馬福祥“啪”地一拍桌子,夾帶著不堪入耳的髒話罵道:“他馬安良算那根蔥,他不敢在我頭上動土!奶奶的,他老子馬占鼇當年也得瞅著我的臉色喘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