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先生,你們要朕關注留心的那兩個人已經到京城了。”在禦花園閑走之時,萬曆皇帝突然轉身對著身後的黑白二子說道,這些日子,倆人總是在不停的念叨著姬雪寒和白紫衣,導致萬曆帝也對倆人有了很大的興趣,並叮囑防守宮門的侍衛,一旦得知了這兩個人的消息,立即上報。就在剛才,守宮侍衛來報,宮外有倆人求見,正是姬雪寒和白紫衣,“兩位先生,不知道這姬雪寒和白紫衣有什麽出奇的地方?竟然值得兩位先生如此的掛念。”
自從黑白二子擔任了萬曆帝的貼身侍衛之後,宮裏麵的一幹大內侍衛沒有一個服氣的,於是他們便挑了一個黑白二子得空的日子,打上門來,揚言要黑白二子好看。
結果可想而知,上百號的大內侍衛,竟然不是黑白二子的對手,不過想想也知道,就連曾經的大內第一高手地太也不是黑白二子當中任意一人的對手,更何況是這些普通的大內侍衛呢。十大天幹,名副其實啊!
這紫荊城當中的事情,不論大小,隻要皇帝想要了解知道的,基本上都不能逃脫皇帝的眼線。事情剛剛過去幾個小時,萬曆帝就從手下那裏知道了事情的全部過程。自此以後,萬曆帝對黑白二子更是敬佩有加了。
“九弟和十妹都是了不起的大人物,一會兒陛下見了他們自然就知道了。”黑白二子現在也不點破。
一個多小時之後,在黃門侍郎的帶領下,姬雪寒和白紫衣倆人終於來到了禦書房中。
“大哥、二哥!”一走進禦書房,姬雪寒就看見了侍立在萬曆帝旁邊的黑白二子,當即欣喜地叫了出來。而一旁的白紫衣雖然也看見了黑白二子,但是她卻比姬雪寒要機智得多,除了黑白二子,她還看見了中間那個端坐在椅子上麵的身穿龍袍的年輕人。
“見過陛下!”在白紫衣的一再拉扯之下,姬雪寒總算是看見了黑白二子中間的那個人,躬身說道,旁邊的白紫衣也跟著施禮。
“兩位先生說得對啊,果然是兩個奇人啊!”萬曆帝並沒有因為姬雪寒和白紫衣的失禮而發怒,反而對這二人直率的性格十分的喜歡。
萬曆帝從小接受正統教育,年少時受到由首輔張居正形成的外圈與掌印太監馮保形成的內圈的影響與壓抑,並十分依賴他們,加之張馮結為聯盟,李太後又十分支持,馮保對皇帝的約束力更為深厚,正是這種內外的相製使得萬曆在青少年時期表現的循規蹈矩。而張居正的病逝及馮保的攬權使得正式獲得絕對權力的萬曆找到了發泄十年壓抑的極好時機。
一下子失去了掣肘的強臣,製約力頓時消失,萬曆的權欲蘇醒:倒馮籍張,極端的權力卻導致了萬曆極端的放肆。儒家的那些規矩都被他當成了兒戲,相反的,他對江湖中人的豪爽不羈卻是親睞有加。
不妨考慮一下人的本性,或許,萬曆帝的本性更加的張揚跋扈,喜歡自己幹什麽喜歡的事情。任何人都有一個本性,有時後天客觀環境的影響對改變一個人的本性作用不大,客觀環境隻能使人的本性不同程度地表現出來。而張居正的死使得萬曆帝的本性開始得以發揮,並指導著他的思想和行動。
萬曆帝的本性是什麽?一個字:“貪”,這個貪字滲透到各個方麵。政治上貪權;經濟上貪財;生活上貪生;思想上貪名。
萬曆帝政治上貪權,他特別有心計,不受任何人擺布,雖然不理朝政但始終大權在握,寧可不補官缺。哪怕自己錯了,在錯誤沒有明顯暴露出來,沒有遭受重大損失的時候萬曆帝絕不動搖。萬曆帝要是想用哪個人,在沒有明顯用錯之前,想辭職都不會被批準。
相比於嘉靖皇帝的貪求神仙之道,隆慶皇帝的貪求紅顏美色,萬曆皇帝貪求的似乎更多。
一番高興之後,姬雪寒和白紫衣終於正視了禦書房中的那個主角萬曆皇帝,而這時,萬曆皇帝也將目光投向了姬雪寒和白紫衣倆人。
一個是臉白唇紅,皺紋遍布,但是卻眼眸深邃的老者,另外一個則是一襲紫衫的女子。當萬曆皇帝將目光看向紫衣女子時,眼中不由自主地露出了攝人心魂的光芒,看著紫衣女子那雙亮麗的眸子,萬曆帝心中泛起了層層漣漪。
那雙黑葡萄似的美眸,象一潭晶瑩的泉水,清徹透明,楚楚動人。那烏黑柔軟的秀發宛如清澗幽泉、傾瀉而流的秀瀑,自由寫意地垂散於香肩粉背上。鵝蛋形的線條,柔美的俏臉,配上鮮紅柔嫩的櫻紅芳唇,芳美嬌俏的瑤鼻,秀美嬌翹的下巴,顯得溫婉嫵媚。像從天而降的瑤池仙子,傾國傾城的絕色芳容,真的有羞花閉月、沉魚落雁似的美豔絕色。
看見了昔日的兄弟朋友,黑白二子萬分的高興,本來倆人是要向萬曆帝請辭的,不過一想到這樣不好,於是倆人改口了,改為請假陪姬雪寒。白紫衣倆人在京城遊玩幾天。萬曆帝也深明大義,雖然有點不舍,但還是高興地答應了。
四人辭別了皇帝,在京城當中找到了一個不錯的客棧,點了一些酒肉小菜,開始暢聊這幾年的生活變化,感慨物是人非。
“哎,時間過得真是快啊,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臨近傍晚,白紫衣一聲感慨,“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所以一切的分離又是重逢的開始。”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黑白二子高舉手中的酒杯,站起來遞到姬雪寒和白紫衣的麵前,黑袍老者直接端著酒杯走向了白紫衣,“小妹,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夠再次見到你啊!”袍子下麵,黑袍老者已經淚濕了雙眼。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紫衣女子正眼看著麵前的黑袍老者,眼角的餘光卻瞟向了正在和姬雪寒喝酒的白袍老者,最終喃喃說道。
一抹夕陽的餘暉照在四人的臉上,將他們的身影拉得老長老長。
“山高路遠坑深,天長地久情真。”黑袍老者提議說,“十年後,我們再次在這裏相遇,再次在這裏重逢,怎麽樣?”
四人的手掌緊握在了一起。
皇宮當中,且說這萬曆皇帝等到四人走後,心中越發的覺得寂寞,想起紫衣女子那清澈而又明媚的眸子,他不由得心猿意馬。見黑白二子遲遲沒有回來,他不由得感覺到一陣心慌,於是,他急急忙忙地派了幾個太監外出尋找黑白二子。但是此時的黑白二子早已經回到了洞庭湖,萬曆帝的搜尋石沉大海。
中國古代皇帝大都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這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的事情,但是,有一個皇帝卻是千古的奇葩,他竟然在一天之內連續娶了九個媳婦。這個風流皇帝就是大明王朝的神宗皇帝朱翊鈞,也就是萬曆皇帝。
萬曆十年,也就是一代名相張居正逝世的那一年,即公元1582年的三月,這萬曆皇帝就曾效仿他的祖父明世宗的做法,在民間大選嬪妃,一天就娶了“九嬪”,也就是一連娶了九個媳婦。這鄭貴妃就是這“九嬪”之一。
當時主持後宮的王皇後容貌平常,又秉持著傳統的婦德,萬曆皇帝對她不感興趣,卻對聰慧機敏、風情萬種的鄭氏十分寵愛,平時一般都在她宮中留宿,後宮妃嬪無一人能及。萬曆十四年,即公元1586年,鄭氏生下了皇三子朱常洵,明神宗馬上當即冊封她為僅次於皇後的皇貴妃。但這一晉封卻引起了宮廷內外的紛紛議論。
怪隻怪這個朱常洵生不逢時啊。
原來,這萬曆皇帝在大婚之前,也曾風花雪月過。有一次他到母親李太後的宮中請安,忽然一時興起,看上了太後身邊一個王姓宮女,就和她鳳倒鸞顛,春風一度。當時,萬曆皇帝還是少年天子,外有張居正的壓迫,內有馮保的緊逼,後宮更是有一個李太後。他哪裏還敢讓母後知道這件事啊。所以他大婚時候所納的“九嬪”中也沒有這位王姓宮女。
但是,偏偏造化弄人啊,萬曆皇帝是宮女的兒子,而他的下一任皇帝,竟然也是宮女的兒子。
這位王姓宮女不久便懷孕了,當李太後向明神宗萬曆帝詢問這件事情的時候,他還咬死口不肯承認,後來李太後命人拿出紀錄皇帝行蹤的“起居注”,一對日期,明神宗才沒話可說。然而,李太後卻沒有生氣,倒是覺得自己馬上就要抱上孫子了,十分高興。於是晉封王姓宮女為恭妃。後來,她就給明神宗生下了皇長子朱常洛,也就是後來那個想要有一番作為卻短命的皇帝明光宗。
這萬曆皇帝想要立鄭貴妃的兒子皇三子朱常洵為皇太子,但是一幹群臣頓時不幹了。有明一代的大臣們深受理學影響,對於維護禮製有著無比的熱情。
當年就和明神宗萬曆帝的祖父世宗嘉靖皇帝因為要不要管親爹叫爹的問題就大鬧一場,氣得世宗皇帝在午門打了一百多個大臣的屁股,並杖死十幾人,成為震驚一時的“大禮議”事件。
是不是管親爹叫爹不過是個稱呼問題,尚且掀起了這般軒然大波。關係到今後誰是下一任皇帝這樣的“國本”問題,就自然更加引起了大臣們的嚴重關注,在大臣們的心中立長不立幼是千古的定製,誰也改變不了。
這一場國本之爭足足持續了十幾年,直到黑白二子和姬雪寒、白紫衣再次重聚,萬曆帝依舊在國本之爭中苦苦掙紮。
自從黑白二子擔任了萬曆帝的貼身侍衛之後,宮裏麵的一幹大內侍衛沒有一個服氣的,於是他們便挑了一個黑白二子得空的日子,打上門來,揚言要黑白二子好看。
結果可想而知,上百號的大內侍衛,竟然不是黑白二子的對手,不過想想也知道,就連曾經的大內第一高手地太也不是黑白二子當中任意一人的對手,更何況是這些普通的大內侍衛呢。十大天幹,名副其實啊!
這紫荊城當中的事情,不論大小,隻要皇帝想要了解知道的,基本上都不能逃脫皇帝的眼線。事情剛剛過去幾個小時,萬曆帝就從手下那裏知道了事情的全部過程。自此以後,萬曆帝對黑白二子更是敬佩有加了。
“九弟和十妹都是了不起的大人物,一會兒陛下見了他們自然就知道了。”黑白二子現在也不點破。
一個多小時之後,在黃門侍郎的帶領下,姬雪寒和白紫衣倆人終於來到了禦書房中。
“大哥、二哥!”一走進禦書房,姬雪寒就看見了侍立在萬曆帝旁邊的黑白二子,當即欣喜地叫了出來。而一旁的白紫衣雖然也看見了黑白二子,但是她卻比姬雪寒要機智得多,除了黑白二子,她還看見了中間那個端坐在椅子上麵的身穿龍袍的年輕人。
“見過陛下!”在白紫衣的一再拉扯之下,姬雪寒總算是看見了黑白二子中間的那個人,躬身說道,旁邊的白紫衣也跟著施禮。
“兩位先生說得對啊,果然是兩個奇人啊!”萬曆帝並沒有因為姬雪寒和白紫衣的失禮而發怒,反而對這二人直率的性格十分的喜歡。
萬曆帝從小接受正統教育,年少時受到由首輔張居正形成的外圈與掌印太監馮保形成的內圈的影響與壓抑,並十分依賴他們,加之張馮結為聯盟,李太後又十分支持,馮保對皇帝的約束力更為深厚,正是這種內外的相製使得萬曆在青少年時期表現的循規蹈矩。而張居正的病逝及馮保的攬權使得正式獲得絕對權力的萬曆找到了發泄十年壓抑的極好時機。
一下子失去了掣肘的強臣,製約力頓時消失,萬曆的權欲蘇醒:倒馮籍張,極端的權力卻導致了萬曆極端的放肆。儒家的那些規矩都被他當成了兒戲,相反的,他對江湖中人的豪爽不羈卻是親睞有加。
不妨考慮一下人的本性,或許,萬曆帝的本性更加的張揚跋扈,喜歡自己幹什麽喜歡的事情。任何人都有一個本性,有時後天客觀環境的影響對改變一個人的本性作用不大,客觀環境隻能使人的本性不同程度地表現出來。而張居正的死使得萬曆帝的本性開始得以發揮,並指導著他的思想和行動。
萬曆帝的本性是什麽?一個字:“貪”,這個貪字滲透到各個方麵。政治上貪權;經濟上貪財;生活上貪生;思想上貪名。
萬曆帝政治上貪權,他特別有心計,不受任何人擺布,雖然不理朝政但始終大權在握,寧可不補官缺。哪怕自己錯了,在錯誤沒有明顯暴露出來,沒有遭受重大損失的時候萬曆帝絕不動搖。萬曆帝要是想用哪個人,在沒有明顯用錯之前,想辭職都不會被批準。
相比於嘉靖皇帝的貪求神仙之道,隆慶皇帝的貪求紅顏美色,萬曆皇帝貪求的似乎更多。
一番高興之後,姬雪寒和白紫衣終於正視了禦書房中的那個主角萬曆皇帝,而這時,萬曆皇帝也將目光投向了姬雪寒和白紫衣倆人。
一個是臉白唇紅,皺紋遍布,但是卻眼眸深邃的老者,另外一個則是一襲紫衫的女子。當萬曆皇帝將目光看向紫衣女子時,眼中不由自主地露出了攝人心魂的光芒,看著紫衣女子那雙亮麗的眸子,萬曆帝心中泛起了層層漣漪。
那雙黑葡萄似的美眸,象一潭晶瑩的泉水,清徹透明,楚楚動人。那烏黑柔軟的秀發宛如清澗幽泉、傾瀉而流的秀瀑,自由寫意地垂散於香肩粉背上。鵝蛋形的線條,柔美的俏臉,配上鮮紅柔嫩的櫻紅芳唇,芳美嬌俏的瑤鼻,秀美嬌翹的下巴,顯得溫婉嫵媚。像從天而降的瑤池仙子,傾國傾城的絕色芳容,真的有羞花閉月、沉魚落雁似的美豔絕色。
看見了昔日的兄弟朋友,黑白二子萬分的高興,本來倆人是要向萬曆帝請辭的,不過一想到這樣不好,於是倆人改口了,改為請假陪姬雪寒。白紫衣倆人在京城遊玩幾天。萬曆帝也深明大義,雖然有點不舍,但還是高興地答應了。
四人辭別了皇帝,在京城當中找到了一個不錯的客棧,點了一些酒肉小菜,開始暢聊這幾年的生活變化,感慨物是人非。
“哎,時間過得真是快啊,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臨近傍晚,白紫衣一聲感慨,“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所以一切的分離又是重逢的開始。”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黑白二子高舉手中的酒杯,站起來遞到姬雪寒和白紫衣的麵前,黑袍老者直接端著酒杯走向了白紫衣,“小妹,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夠再次見到你啊!”袍子下麵,黑袍老者已經淚濕了雙眼。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紫衣女子正眼看著麵前的黑袍老者,眼角的餘光卻瞟向了正在和姬雪寒喝酒的白袍老者,最終喃喃說道。
一抹夕陽的餘暉照在四人的臉上,將他們的身影拉得老長老長。
“山高路遠坑深,天長地久情真。”黑袍老者提議說,“十年後,我們再次在這裏相遇,再次在這裏重逢,怎麽樣?”
四人的手掌緊握在了一起。
皇宮當中,且說這萬曆皇帝等到四人走後,心中越發的覺得寂寞,想起紫衣女子那清澈而又明媚的眸子,他不由得心猿意馬。見黑白二子遲遲沒有回來,他不由得感覺到一陣心慌,於是,他急急忙忙地派了幾個太監外出尋找黑白二子。但是此時的黑白二子早已經回到了洞庭湖,萬曆帝的搜尋石沉大海。
中國古代皇帝大都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這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的事情,但是,有一個皇帝卻是千古的奇葩,他竟然在一天之內連續娶了九個媳婦。這個風流皇帝就是大明王朝的神宗皇帝朱翊鈞,也就是萬曆皇帝。
萬曆十年,也就是一代名相張居正逝世的那一年,即公元1582年的三月,這萬曆皇帝就曾效仿他的祖父明世宗的做法,在民間大選嬪妃,一天就娶了“九嬪”,也就是一連娶了九個媳婦。這鄭貴妃就是這“九嬪”之一。
當時主持後宮的王皇後容貌平常,又秉持著傳統的婦德,萬曆皇帝對她不感興趣,卻對聰慧機敏、風情萬種的鄭氏十分寵愛,平時一般都在她宮中留宿,後宮妃嬪無一人能及。萬曆十四年,即公元1586年,鄭氏生下了皇三子朱常洵,明神宗馬上當即冊封她為僅次於皇後的皇貴妃。但這一晉封卻引起了宮廷內外的紛紛議論。
怪隻怪這個朱常洵生不逢時啊。
原來,這萬曆皇帝在大婚之前,也曾風花雪月過。有一次他到母親李太後的宮中請安,忽然一時興起,看上了太後身邊一個王姓宮女,就和她鳳倒鸞顛,春風一度。當時,萬曆皇帝還是少年天子,外有張居正的壓迫,內有馮保的緊逼,後宮更是有一個李太後。他哪裏還敢讓母後知道這件事啊。所以他大婚時候所納的“九嬪”中也沒有這位王姓宮女。
但是,偏偏造化弄人啊,萬曆皇帝是宮女的兒子,而他的下一任皇帝,竟然也是宮女的兒子。
這位王姓宮女不久便懷孕了,當李太後向明神宗萬曆帝詢問這件事情的時候,他還咬死口不肯承認,後來李太後命人拿出紀錄皇帝行蹤的“起居注”,一對日期,明神宗才沒話可說。然而,李太後卻沒有生氣,倒是覺得自己馬上就要抱上孫子了,十分高興。於是晉封王姓宮女為恭妃。後來,她就給明神宗生下了皇長子朱常洛,也就是後來那個想要有一番作為卻短命的皇帝明光宗。
這萬曆皇帝想要立鄭貴妃的兒子皇三子朱常洵為皇太子,但是一幹群臣頓時不幹了。有明一代的大臣們深受理學影響,對於維護禮製有著無比的熱情。
當年就和明神宗萬曆帝的祖父世宗嘉靖皇帝因為要不要管親爹叫爹的問題就大鬧一場,氣得世宗皇帝在午門打了一百多個大臣的屁股,並杖死十幾人,成為震驚一時的“大禮議”事件。
是不是管親爹叫爹不過是個稱呼問題,尚且掀起了這般軒然大波。關係到今後誰是下一任皇帝這樣的“國本”問題,就自然更加引起了大臣們的嚴重關注,在大臣們的心中立長不立幼是千古的定製,誰也改變不了。
這一場國本之爭足足持續了十幾年,直到黑白二子和姬雪寒、白紫衣再次重聚,萬曆帝依舊在國本之爭中苦苦掙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