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元淇的死,子衿隻說成是她不堪每日每夜傷腿地折磨,更是承受不住再不能走路的打擊,從而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對於這樣的人,這樣的事,宮中向來沒人追究。因為宮中從來都不缺人,更是不缺少女人,所以一切都在悄無聲息的進行,甚至沒有人過來多問一句。
然而元淇的遺願卻是宮中所不允許的,但是這畢竟是她最後一次求子衿,子衿沒有理由拒絕,也不想拒絕,所以她思來想去,這事還得求助於老佛爺。
她當天便來到鴻福宮,坐在老佛爺身前,一邊為她敲著腿,一邊戚然道:“元淇她畢竟沒有為皇家生兒育女,位份也隻晉到了貴人之列。別說是皇陵了,就連太廟也入不得。嬪妾思來想去也沒有別的法子,隻好來求老佛爺做主,看看能不能圓了元淇未了的心願。”
老佛爺蹙了蹙眉:“這事你和皇上商量了嗎?”
子衿沉默地搖了搖頭,思慮半晌又道:“元淇治傷的後期,皇上不但沒有去看她,甚至已經很少過問了。所以嬪妾覺得皇上不太會關心這事。若是嬪妾去問他,他也不會太多思慮,多半是隨口答應了一句行或不行。所以嬪妾寧願來求老佛爺,因為我知道老佛爺不會應付我。”
“可是這季貴人因何非要葬在那山上?”老佛爺頓了頓,又道:“莫非這其中有什麽原由?”
“原由自是有的。”季子衿乖巧地給她敲著腿,緩緩道:“元淇說季家隻有我們姐妹二人,從小年幼無知,不知道在父母跟前盡孝。後來長大了一些明白了孝禮之事,卻又進宮成了皇家的媳婦,所以對沒在父母跟前好好盡孝一事一直耿耿於懷。而我已到貴嬪位份,又懷了龍胎,想必這輩子是無緣在父親跟前盡孝了。元淇念著家中父母孤苦無依,所以心願便是將自己葬在離季府不遠的後山上,那樣便可日日遙望家中方向,算是以盡生前沒有盡到的孝道。”
老佛爺聽了頗為感動,不由得心生幾分同情,她哀哀歎道:“沒想到這季貴人還是大孝之人。也真是可憐她年紀輕輕有此遭遇,而且還是為我們皇家子嗣祈福才遭惡人所害,既然如此,哀家就破個例,準了她的心願吧!”
子衿好生感動,趕緊起身行禮:“謝老佛爺成全。”
老佛爺將她輕輕拉起,眉眼都是笑意,拍拍她的手道:“不用謝了,你給哀家生個白白胖胖的皇曾孫,每日抱到哀家這裏來玩,讓我這安安靜靜的鴻福宮也吵上一吵,哀家就高興了!”
她也抓上老佛爺的手,真心誠意道:“老佛爺,一個哪夠啊!我要生一群,然後排著隊來吵老佛爺呢!”
說得老佛爺就一直笑,直笑到眼底。
而子衿將老佛爺的意思傳達給夜未央時,夜未央那邊自是也沒什麽異議。他自是不會在意與自己沒有太多糾葛的女人埋在了哪裏,何況老佛爺已經答應。太後那邊雖然有點不太高興,說這不合規矩,但是老佛爺都答應了,她自是也說不得別的,畢竟又不是什麽大事,犯不上和老佛爺鬧出什麽不愉快之事。
所以這件事情也就這樣辦置妥了。
第二日清晨,天還未亮之時,子衿望著元淇的靈柩緩緩抬出宮去,內心五味雜陳齊聚心頭。雖然她生前那麽狠辣的對待自己,但此時此刻無論多少的恩恩怨怨,終是在她閉上眼睛的那一刻,一切都塵歸塵,土歸土了。人世變幻無常,在之前的許多日子裏,她從未想過元淇會突然從她的生命中消失。
而今天就真的消失了,終是忍不住鼻子一酸,眼淚就如顆顆大小不一的珍珠,在晨光中泛著晶瑩透亮的光澤。
待抬靈柩的一行人走得遠了,直到看不見了,她才歎了口氣說道:“若是父親母親知道是我做的,他們一定會怪我。恐怕就是冷哥哥,也要找我興師問罪了。”
水漾扶上她的手臂,轉身往回走,勸道:“娘娘心善,已經一再忍讓,季貴人她實在是不給娘娘留活路,也不給自己留退路。這又怪得了誰呢!當生存成為一種前進的動力時,做出一點狠辣之事也是難免,何況是對待比自己狠辣萬分的敵人時。”
子衿再次歎了歎,“這樣也好,或許對她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水漾就露出了一縷微笑,道:“現在好了,娘娘懷著龍胎,一直對娘娘虎視眈眈,暗中下黑手的人也不在了,我們也終於可以緩一口氣。娘娘的好日子來了。”
“但願如此吧!”子衿同水漾一起回了暖秀宮。
之後的幾天,日子過得無波無瀾,平靜亦如無風的湖麵。
直到這日午睡過後,郭少本提著藥箱來例行診脈。
待他將兩根細長的手指從子衿的手腕間脫離時,微微一笑道:“娘娘近日的身子相比前段時日好了很多,看來娘娘最近的飲食和睡眠都還不錯,若有一直堅持下去,生下的小皇子定是健康強壯。”
子衿開心地笑了笑:“那就承郭大人吉言了。”
郭少本退後開始收拾藥箱,子衿抬頭吩咐如意:“給郭大人上杯茶來。”
如意應了聲“是”,便轉身出去了。
這時郭少本已經收拾好藥箱,見子衿身邊隻剩水漾一人,先是頓了頓,猶豫了半晌方才低聲問道:“娘娘,聽說她前幾日受了暑濕,這大熱天的得了暑濕之症最是不愛好,也不知道這幾日怎麽樣了?”
子衿掩嘴一笑:“好不好的,你自己一看不就知道了。”
“娘娘?”郭少本一愣,卻是沒有反應過來。直到他見裏屋的簾子被輕輕掀起,緩步走出一個讓他日思夜想的身影,這才驚愕地看了看子衿,上前行禮激動道:“臣,多謝娘娘!”
“這會兒子我這不會有人來,你們倆就說說話吧。”子衿笑著扶上水漾的手臂,轉身出了內殿。
留下滿眼感激的郭少本,和臉頰泛如紅霞的靜妃。
不過為免節外生枝,給季子衿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郭少本和靜妃並不敢多做停留,隻是簡單地聊了幾句,互問平安健康之後,便也就各自回去了。
送走他們,季子衿攜著水漾和如意坐在院中的亭子裏說話,卻見小林子來了。
“哥哥!”眼尖的如意最先看到小林子,趕忙迎了上去。
小林子笑著瞪她:“娘娘麵前怎可這般魯莽。”
子衿沒說話,水漾卻是笑容滿滿地擺手:“我們娘娘一向隨和得很,沒那麽多規矩,小林子你也是知道的,就別約束了她了。”
“是,娘娘待下人一向寬厚,如意在娘娘這當差,真是有福了。”小林子巧舌如簧。
子衿亦笑:“說來小林子也不是外人,每次大殿那邊有了什麽事,還不是你第一時間告訴我們。說來本嬪都沒好好謝你呢,你這個妹妹隻管放在我這,本嬪定給你護好了,你放心就是了。”
“噯!娘娘這麽說,奴才沒什麽不放心的。”小林子說著,便轉身一樣樣地將夜未央賞賜的補品遞到如意手裏,又轉頭笑著對季子衿道:“娘娘,奴才除了來送補品,還要替皇上傳個話給娘娘。”
“哦?”子衿笑道:“皇上要傳什麽話?”
小林子道:“皇上說:為了迎靜安公主回宮,今晚宮內大擺筵席,老佛爺和太後都會到場,也特意擺了娘娘的位置,到時候娘娘一定要去。”
“靜安公主?”季子衿瞟了水漾一眼,奇道:“我怎麽從來沒聽說過還有這樣一位公主,是皇上的女兒,還是姐姐或妹妹?”
水漾笑著解釋:“娘娘,這位靜安公主是皇上的妹妹,但並不是太後所出。靜安公主的生母是寧太妃,在先皇駕崩時就隨先皇去了,而這位一直養在別院的靜安公主也因為父皇和母妃的先後離去很是傷心,便自請去遠在清遠的寧安寺為國祈福,為先皇和寧太妃盡孝,這一去就是四年之多,今天倒是回來了。說起來奴婢也沒見過這位靜安公主呢!不過卻聽說靜安公主與咱們的皇上兄妹感情還是不錯的。”
“水漾姑姑說得正是,據奴才聽聞這位靜安公主自小淘氣任性,就算是去先帝的禦書房請安,也常常要砸壞一些東西。偏偏又不聽寧太妃的話,一味我行我素。所以寧太妃為免她在宮中惹到哪位主子傷了自身,幹脆就一狠心將她送到宮外的別院撫養。一直到先帝駕崩時也沒接回。”小林子笑了笑,繼續道:“誰知先帝這一駕崩,寧太妃也隨先帝而去,這位一向刁蠻的靜安公主竟然一夜之間長大了,居然自請去寧安寺為國祈福為先帝盡孝,所以太後沒多猶豫,直接準了。”
“哦!”子衿倒是聽得來了興趣,追問道:“那靜安公主自請去寧安寺的時候多大?”
水漾低身答道:“若奴婢沒有記錯那一年公主應該是十三歲。”
“那這樣算來,這位靜安公主今年也有十七歲了。”子衿笑了笑,道:“可不是要回宮了嘛,都到了婚配的年齡了,也不知道皇上有沒有暗中為這位公主妹妹選個好夫婿。”
這樣說著,幾人都笑了起來。rs
對於這樣的人,這樣的事,宮中向來沒人追究。因為宮中從來都不缺人,更是不缺少女人,所以一切都在悄無聲息的進行,甚至沒有人過來多問一句。
然而元淇的遺願卻是宮中所不允許的,但是這畢竟是她最後一次求子衿,子衿沒有理由拒絕,也不想拒絕,所以她思來想去,這事還得求助於老佛爺。
她當天便來到鴻福宮,坐在老佛爺身前,一邊為她敲著腿,一邊戚然道:“元淇她畢竟沒有為皇家生兒育女,位份也隻晉到了貴人之列。別說是皇陵了,就連太廟也入不得。嬪妾思來想去也沒有別的法子,隻好來求老佛爺做主,看看能不能圓了元淇未了的心願。”
老佛爺蹙了蹙眉:“這事你和皇上商量了嗎?”
子衿沉默地搖了搖頭,思慮半晌又道:“元淇治傷的後期,皇上不但沒有去看她,甚至已經很少過問了。所以嬪妾覺得皇上不太會關心這事。若是嬪妾去問他,他也不會太多思慮,多半是隨口答應了一句行或不行。所以嬪妾寧願來求老佛爺,因為我知道老佛爺不會應付我。”
“可是這季貴人因何非要葬在那山上?”老佛爺頓了頓,又道:“莫非這其中有什麽原由?”
“原由自是有的。”季子衿乖巧地給她敲著腿,緩緩道:“元淇說季家隻有我們姐妹二人,從小年幼無知,不知道在父母跟前盡孝。後來長大了一些明白了孝禮之事,卻又進宮成了皇家的媳婦,所以對沒在父母跟前好好盡孝一事一直耿耿於懷。而我已到貴嬪位份,又懷了龍胎,想必這輩子是無緣在父親跟前盡孝了。元淇念著家中父母孤苦無依,所以心願便是將自己葬在離季府不遠的後山上,那樣便可日日遙望家中方向,算是以盡生前沒有盡到的孝道。”
老佛爺聽了頗為感動,不由得心生幾分同情,她哀哀歎道:“沒想到這季貴人還是大孝之人。也真是可憐她年紀輕輕有此遭遇,而且還是為我們皇家子嗣祈福才遭惡人所害,既然如此,哀家就破個例,準了她的心願吧!”
子衿好生感動,趕緊起身行禮:“謝老佛爺成全。”
老佛爺將她輕輕拉起,眉眼都是笑意,拍拍她的手道:“不用謝了,你給哀家生個白白胖胖的皇曾孫,每日抱到哀家這裏來玩,讓我這安安靜靜的鴻福宮也吵上一吵,哀家就高興了!”
她也抓上老佛爺的手,真心誠意道:“老佛爺,一個哪夠啊!我要生一群,然後排著隊來吵老佛爺呢!”
說得老佛爺就一直笑,直笑到眼底。
而子衿將老佛爺的意思傳達給夜未央時,夜未央那邊自是也沒什麽異議。他自是不會在意與自己沒有太多糾葛的女人埋在了哪裏,何況老佛爺已經答應。太後那邊雖然有點不太高興,說這不合規矩,但是老佛爺都答應了,她自是也說不得別的,畢竟又不是什麽大事,犯不上和老佛爺鬧出什麽不愉快之事。
所以這件事情也就這樣辦置妥了。
第二日清晨,天還未亮之時,子衿望著元淇的靈柩緩緩抬出宮去,內心五味雜陳齊聚心頭。雖然她生前那麽狠辣的對待自己,但此時此刻無論多少的恩恩怨怨,終是在她閉上眼睛的那一刻,一切都塵歸塵,土歸土了。人世變幻無常,在之前的許多日子裏,她從未想過元淇會突然從她的生命中消失。
而今天就真的消失了,終是忍不住鼻子一酸,眼淚就如顆顆大小不一的珍珠,在晨光中泛著晶瑩透亮的光澤。
待抬靈柩的一行人走得遠了,直到看不見了,她才歎了口氣說道:“若是父親母親知道是我做的,他們一定會怪我。恐怕就是冷哥哥,也要找我興師問罪了。”
水漾扶上她的手臂,轉身往回走,勸道:“娘娘心善,已經一再忍讓,季貴人她實在是不給娘娘留活路,也不給自己留退路。這又怪得了誰呢!當生存成為一種前進的動力時,做出一點狠辣之事也是難免,何況是對待比自己狠辣萬分的敵人時。”
子衿再次歎了歎,“這樣也好,或許對她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水漾就露出了一縷微笑,道:“現在好了,娘娘懷著龍胎,一直對娘娘虎視眈眈,暗中下黑手的人也不在了,我們也終於可以緩一口氣。娘娘的好日子來了。”
“但願如此吧!”子衿同水漾一起回了暖秀宮。
之後的幾天,日子過得無波無瀾,平靜亦如無風的湖麵。
直到這日午睡過後,郭少本提著藥箱來例行診脈。
待他將兩根細長的手指從子衿的手腕間脫離時,微微一笑道:“娘娘近日的身子相比前段時日好了很多,看來娘娘最近的飲食和睡眠都還不錯,若有一直堅持下去,生下的小皇子定是健康強壯。”
子衿開心地笑了笑:“那就承郭大人吉言了。”
郭少本退後開始收拾藥箱,子衿抬頭吩咐如意:“給郭大人上杯茶來。”
如意應了聲“是”,便轉身出去了。
這時郭少本已經收拾好藥箱,見子衿身邊隻剩水漾一人,先是頓了頓,猶豫了半晌方才低聲問道:“娘娘,聽說她前幾日受了暑濕,這大熱天的得了暑濕之症最是不愛好,也不知道這幾日怎麽樣了?”
子衿掩嘴一笑:“好不好的,你自己一看不就知道了。”
“娘娘?”郭少本一愣,卻是沒有反應過來。直到他見裏屋的簾子被輕輕掀起,緩步走出一個讓他日思夜想的身影,這才驚愕地看了看子衿,上前行禮激動道:“臣,多謝娘娘!”
“這會兒子我這不會有人來,你們倆就說說話吧。”子衿笑著扶上水漾的手臂,轉身出了內殿。
留下滿眼感激的郭少本,和臉頰泛如紅霞的靜妃。
不過為免節外生枝,給季子衿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郭少本和靜妃並不敢多做停留,隻是簡單地聊了幾句,互問平安健康之後,便也就各自回去了。
送走他們,季子衿攜著水漾和如意坐在院中的亭子裏說話,卻見小林子來了。
“哥哥!”眼尖的如意最先看到小林子,趕忙迎了上去。
小林子笑著瞪她:“娘娘麵前怎可這般魯莽。”
子衿沒說話,水漾卻是笑容滿滿地擺手:“我們娘娘一向隨和得很,沒那麽多規矩,小林子你也是知道的,就別約束了她了。”
“是,娘娘待下人一向寬厚,如意在娘娘這當差,真是有福了。”小林子巧舌如簧。
子衿亦笑:“說來小林子也不是外人,每次大殿那邊有了什麽事,還不是你第一時間告訴我們。說來本嬪都沒好好謝你呢,你這個妹妹隻管放在我這,本嬪定給你護好了,你放心就是了。”
“噯!娘娘這麽說,奴才沒什麽不放心的。”小林子說著,便轉身一樣樣地將夜未央賞賜的補品遞到如意手裏,又轉頭笑著對季子衿道:“娘娘,奴才除了來送補品,還要替皇上傳個話給娘娘。”
“哦?”子衿笑道:“皇上要傳什麽話?”
小林子道:“皇上說:為了迎靜安公主回宮,今晚宮內大擺筵席,老佛爺和太後都會到場,也特意擺了娘娘的位置,到時候娘娘一定要去。”
“靜安公主?”季子衿瞟了水漾一眼,奇道:“我怎麽從來沒聽說過還有這樣一位公主,是皇上的女兒,還是姐姐或妹妹?”
水漾笑著解釋:“娘娘,這位靜安公主是皇上的妹妹,但並不是太後所出。靜安公主的生母是寧太妃,在先皇駕崩時就隨先皇去了,而這位一直養在別院的靜安公主也因為父皇和母妃的先後離去很是傷心,便自請去遠在清遠的寧安寺為國祈福,為先皇和寧太妃盡孝,這一去就是四年之多,今天倒是回來了。說起來奴婢也沒見過這位靜安公主呢!不過卻聽說靜安公主與咱們的皇上兄妹感情還是不錯的。”
“水漾姑姑說得正是,據奴才聽聞這位靜安公主自小淘氣任性,就算是去先帝的禦書房請安,也常常要砸壞一些東西。偏偏又不聽寧太妃的話,一味我行我素。所以寧太妃為免她在宮中惹到哪位主子傷了自身,幹脆就一狠心將她送到宮外的別院撫養。一直到先帝駕崩時也沒接回。”小林子笑了笑,繼續道:“誰知先帝這一駕崩,寧太妃也隨先帝而去,這位一向刁蠻的靜安公主竟然一夜之間長大了,居然自請去寧安寺為國祈福為先帝盡孝,所以太後沒多猶豫,直接準了。”
“哦!”子衿倒是聽得來了興趣,追問道:“那靜安公主自請去寧安寺的時候多大?”
水漾低身答道:“若奴婢沒有記錯那一年公主應該是十三歲。”
“那這樣算來,這位靜安公主今年也有十七歲了。”子衿笑了笑,道:“可不是要回宮了嘛,都到了婚配的年齡了,也不知道皇上有沒有暗中為這位公主妹妹選個好夫婿。”
這樣說著,幾人都笑了起來。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