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正說著,遠處突然傳來晚娘很是焦急的聲音:“靜妃娘娘,貴嬪娘娘,三皇子的腹瀉越來越嚴重了。三皇子從早晨到現在一直沒吃東西,現在排出來的都是水,太醫說很是不妥,兩位娘娘快去看看吧……”
靜妃和季子衿都是一驚,趕緊起身直奔三皇子的住處。
剛一進門就望見整張小臉已經變成了蠟黃色的三皇子,季子衿心疼地抓了他的小手放在手裏,輕聲道:“千皓,肚子還疼嗎?”
千皓睜眼看了看她,虛弱道:“母妃,疼!”
這一句“母妃,疼!”竟讓季子衿心如刀絞般難過,直恨不得這疼能讓自己代他受了。她掩了掩眼角的淚,將千皓抱在懷裏,轉頭對晚娘道:“老佛爺的太醫來了怎麽說?”
晚娘答:“太醫說,需將三皇子移回皇宮診治才行,這是痢疾之症,三皇子年紀尚小,腸胃經不起折騰。別院內雖然有治痢疾的藥,但都是給下人們用的低等藥材,太醫實在不敢給三皇子多用,怕出現什麽問題,所以為了三皇子的病情考慮,隻有回宮醫治才是既方便又安全的上策。”
“是啊,那兩個太醫是隨行來給老佛爺診病的,沒想到中途千皓卻病了,而且還病得這樣嚴重。他們自是不敢擔這個責任。”子衿抱著千皓既害怕又憂心的說著。
“而且那兩個太醫也並不擅長嬰幼之科,確實是盡早回歸醫治為妥。”靜妃也焦急道。
“可是明早宮內的車隊就要來接咱們了。不知道千皓能不能再堅持一晚上。”季子衿也察覺到事情的嚴重,焦急地望著靜妃。
靜妃急道:“小孩子生病哪能耽擱,何況這還是咱們皇家千尊萬貴的三皇子,可是萬萬出不得差池。不然皇上和太後還不治了你的罪。暖妹妹,你帶三皇子提前回宮吧,左右不過是提前一晚上的事,老佛爺這邊我會照顧好的。”
“可是你的事?”季子衿遲疑著。本來剛剛商量好的計劃,會不會因為她的提前回宮而泡湯。
靜妃搖頭,“沒事,你按說好的做就行了,其它我會安排好的。”
她望了望懷中的千皓,焦急道:“那也隻能如此了。”說罷將千皓交給晚娘,又道:“待我去稟了老佛爺。再吩咐狄公公準備好回宮的馬車。然後我們就起程。”
靜妃道:“老佛爺剛剛睡著。恐怕這一時半刻的醒不來,你帶三皇子先走,待老佛爺醒了。我會和她說明原由的。”
子衿猶豫了一下,歉然道:“靜妃姐姐,那這裏就靠你了,姐姐辛苦。”
隨後便喊了狄公公來,叫他火速準備回宮的馬車。水漾和如意,以及晚娘等人也急速收拾好了簡單的行裝,一行幾人乘著馬車提前返回宮中。
由於靜妃安排了人,比她們提前一步到了宮中送信兒,所以宮門口小康子已經帶著轎夫抬著輦轎在等著了。
小康子見馬車遠遠駛了過來,上前行禮道:“娘娘。奴才奉太後之命來宮門口接您,太後說讓您將三皇子先送到永壽宮治疾,太後已經差人去太醫院請太醫了。”
“也好。”子衿也不多言,直接帶著一行人下了馬車,轉乘輦轎。
小康子在旁邊一路護送,季子衿在輦轎之上歪頭問他:“我不在的這兩個月宮中可好?”
“回娘娘,咱們暖秀宮內一切如常,就是都挺惦念娘娘的,特別是那歡顏,一天念叨好幾回,數著手指頭盼著娘娘早點回來呢。”他頓了頓又道:“至於咱們宮以外的事,大事就是皇後懷了龍胎,還有就是成美人被太後賜死了。”
季子衿點了點頭,又問道:“那慧妃姐姐和婉妹妹,還有那幾個孩子可都好。”
“都好,都好!”小康子笑道:“娘娘您不在宮中,婉昭儀就經常抱著緋玉公主到慧妃娘娘那邊串門,很少來咱們宮中走動了。不過事事都還照顧著咱們宮中,也時常差人來問歡顏有沒有您的消息。前兩天還親自來問知不知道您什麽時候回宮呢?若是她知道您回來了,想必極是高興。”
季子衿笑了笑,沒有再說話了。
輦轎很快到了永壽宮,遠遠的就看到太後正被孫姑姑扶著向這邊張望,當孫姑姑看著輦轎遠遠過來的時候,高興地說道:“太後,回來了,三皇子回來了!”
季子衿下轎給太後行禮,晚娘也抱著三皇子下了馬車,太後望著三皇子瘦了一圈的小臉,心疼得直捂胸口:“哎喲!我的乖皇孫兒,怎麽就得了痢疾呢?”
千皓一臉怏怏之色,弱弱地叫了一聲:“皇祖母!”
“真是個好孩子!離宮兩個月懂事了不少。個頭也長高了,就是怎麽瘦了這麽多,真是可憐。”太後是即高興又難過。
“太後,是嬪妾照顧三皇子不周,望太後責罰。”季子衿曲膝道。
晚娘趕緊搶一步道:“太後娘娘,是奴婢的錯,是奴婢沒有照顧好三皇子,不關暖貴嬪娘娘的事。暖貴嬪已經很累了,衣不解帶地給老佛爺侍疾,稍稍有點空閑還親力親為照顧三皇子。”
太後揮了揮手,沉聲道:“好了,哀家又沒有怪你們。下次注意就是了,現在最要緊的是把三皇子的病治好,這麽小的孩子哪遭得起這份罪。”她想了想又道:“千皓這孩子自出娘胎就是在哀家身邊長大的,從未得過痢疾之症,定是在那別院中飲食上出了差池。定是那群廚娘們服侍不周,給三皇子吃了什麽不新鮮或不幹淨的東西。”
季子衿癟了癟嘴沒說話,那晚娘卻接話道:“回太後,據奴婢所知別院的廚娘們總是偷懶,還經常把主子們吃剩下的粥,下一次再熱上一熱端上來繼續吃,咱們宮中去別院的人中,陸陸續續已經有好幾個人得了痢疾,隻是大人抗一抗就過去了。但是三皇子還這麽小,哪經得住這份折騰啊!”
太後當抽眼臉一抽,肅然道:“真是一群該死的奴才,那狄總管也是用人不利,看來哀家該揪一揪這別院內的風氣了。”
“是,太後。”季子衿和晚娘先後起了身。
太後眼睛一瞟問孫姑姑:“怎麽太醫還沒來?”
孫姑姑也是不明所以,不由抬頭望向遠處的路口。卻見一個平時在太後宮中侍候的丫頭跑了過來,急急稟道:“太後娘娘,奴婢去太醫院找了一圈,隻有幾個小醫士在。”
“其它太醫都去哪了?他們不知道哀家的皇孫兒病了嗎?”太後再次不悅,聲音不由拔高,整張臉無疑是雪上加了霜。
那小宮女不由一驚,低了頭語塞道:“那搗藥的小醫士說,說皇後的胎象有些不穩,所以皇上命太醫都去了億坤宮,齊齊給皇後診脈,並研究護胎的辦法,所以太醫院內就沒有太醫了。”
“護胎,護胎!自從有了身孕就差點沒把太醫院翻過來。那護胎也不用把整個太醫院的人都叫去吧。”太後頓了頓,轉身道:“去!直接去皇後宮中宣太醫來,就說千皓病了,急用太用。皇後宮中留兩個得力的太醫也就夠了,何需弄一大群子人在那裏守著。”
“是,太後!”小宮女領命又快速奔了出去。
太後的怒氣沒消,身邊的人自是大氣也不敢出其。
她的一句“回宮”,一行人便跟進了永壽宮,宮女侍候著上茶,子衿也終於能坐下來緩了口氣。
太後坐下來喝了兩口清茶,臉色緩和了許多。便轉身逗了千皓一會兒,見他病懨懨的不太舒服,不但不笑,給什麽吃的也不張嘴,很是擔心。
她又轉頭看了季子衿一眼,略有關切地道:“似乎暖貴嬪的臉色也不大好,而且清減了不少,是不是在別院侍候老佛爺,又恰逢千皓也染疾累到了?”
季子衿微微一笑,起身道:“謝太後關懷,嬪妾沒事,休息一下就好了。就是在別院呆得有點不太習慣,飲食什麽的也沒有在宮中舒心,所以略微清瘦了一些。”
“別院的這些個奴才真是不像話。”太後氣道。
季子衿知道,她成功的在這把火上又澆了一點油,無疑又讓太後想起了該收拾一下別院的奴才了。若是靜妃的計劃成功,那麽她以後的日子會好過很多。目前來說,好能幫靜妃的也就這麽多了。
太後想了想又道:“你也得注意身子才是,小產到現在還不足半年,身子確實會發虛。得及時調養才行。”
“是,太後。”季子衿柔聲謝道。
在皇宮之中,就如那現代社會的官場一般。官大一級壓死人,在這裏也是一樣的道理。太後的話果然管用,約一盞茶的功夫,太醫便飛速趕到了永壽宮,而且不是旁人,正是郭子衿熟悉的太醫郭少本。
匆忙行過禮之後,例行的一套診病順序開始進行:望、聞、問、切之後,開始開藥方,抓藥,然後煎藥……
靜妃和季子衿都是一驚,趕緊起身直奔三皇子的住處。
剛一進門就望見整張小臉已經變成了蠟黃色的三皇子,季子衿心疼地抓了他的小手放在手裏,輕聲道:“千皓,肚子還疼嗎?”
千皓睜眼看了看她,虛弱道:“母妃,疼!”
這一句“母妃,疼!”竟讓季子衿心如刀絞般難過,直恨不得這疼能讓自己代他受了。她掩了掩眼角的淚,將千皓抱在懷裏,轉頭對晚娘道:“老佛爺的太醫來了怎麽說?”
晚娘答:“太醫說,需將三皇子移回皇宮診治才行,這是痢疾之症,三皇子年紀尚小,腸胃經不起折騰。別院內雖然有治痢疾的藥,但都是給下人們用的低等藥材,太醫實在不敢給三皇子多用,怕出現什麽問題,所以為了三皇子的病情考慮,隻有回宮醫治才是既方便又安全的上策。”
“是啊,那兩個太醫是隨行來給老佛爺診病的,沒想到中途千皓卻病了,而且還病得這樣嚴重。他們自是不敢擔這個責任。”子衿抱著千皓既害怕又憂心的說著。
“而且那兩個太醫也並不擅長嬰幼之科,確實是盡早回歸醫治為妥。”靜妃也焦急道。
“可是明早宮內的車隊就要來接咱們了。不知道千皓能不能再堅持一晚上。”季子衿也察覺到事情的嚴重,焦急地望著靜妃。
靜妃急道:“小孩子生病哪能耽擱,何況這還是咱們皇家千尊萬貴的三皇子,可是萬萬出不得差池。不然皇上和太後還不治了你的罪。暖妹妹,你帶三皇子提前回宮吧,左右不過是提前一晚上的事,老佛爺這邊我會照顧好的。”
“可是你的事?”季子衿遲疑著。本來剛剛商量好的計劃,會不會因為她的提前回宮而泡湯。
靜妃搖頭,“沒事,你按說好的做就行了,其它我會安排好的。”
她望了望懷中的千皓,焦急道:“那也隻能如此了。”說罷將千皓交給晚娘,又道:“待我去稟了老佛爺。再吩咐狄公公準備好回宮的馬車。然後我們就起程。”
靜妃道:“老佛爺剛剛睡著。恐怕這一時半刻的醒不來,你帶三皇子先走,待老佛爺醒了。我會和她說明原由的。”
子衿猶豫了一下,歉然道:“靜妃姐姐,那這裏就靠你了,姐姐辛苦。”
隨後便喊了狄公公來,叫他火速準備回宮的馬車。水漾和如意,以及晚娘等人也急速收拾好了簡單的行裝,一行幾人乘著馬車提前返回宮中。
由於靜妃安排了人,比她們提前一步到了宮中送信兒,所以宮門口小康子已經帶著轎夫抬著輦轎在等著了。
小康子見馬車遠遠駛了過來,上前行禮道:“娘娘。奴才奉太後之命來宮門口接您,太後說讓您將三皇子先送到永壽宮治疾,太後已經差人去太醫院請太醫了。”
“也好。”子衿也不多言,直接帶著一行人下了馬車,轉乘輦轎。
小康子在旁邊一路護送,季子衿在輦轎之上歪頭問他:“我不在的這兩個月宮中可好?”
“回娘娘,咱們暖秀宮內一切如常,就是都挺惦念娘娘的,特別是那歡顏,一天念叨好幾回,數著手指頭盼著娘娘早點回來呢。”他頓了頓又道:“至於咱們宮以外的事,大事就是皇後懷了龍胎,還有就是成美人被太後賜死了。”
季子衿點了點頭,又問道:“那慧妃姐姐和婉妹妹,還有那幾個孩子可都好。”
“都好,都好!”小康子笑道:“娘娘您不在宮中,婉昭儀就經常抱著緋玉公主到慧妃娘娘那邊串門,很少來咱們宮中走動了。不過事事都還照顧著咱們宮中,也時常差人來問歡顏有沒有您的消息。前兩天還親自來問知不知道您什麽時候回宮呢?若是她知道您回來了,想必極是高興。”
季子衿笑了笑,沒有再說話了。
輦轎很快到了永壽宮,遠遠的就看到太後正被孫姑姑扶著向這邊張望,當孫姑姑看著輦轎遠遠過來的時候,高興地說道:“太後,回來了,三皇子回來了!”
季子衿下轎給太後行禮,晚娘也抱著三皇子下了馬車,太後望著三皇子瘦了一圈的小臉,心疼得直捂胸口:“哎喲!我的乖皇孫兒,怎麽就得了痢疾呢?”
千皓一臉怏怏之色,弱弱地叫了一聲:“皇祖母!”
“真是個好孩子!離宮兩個月懂事了不少。個頭也長高了,就是怎麽瘦了這麽多,真是可憐。”太後是即高興又難過。
“太後,是嬪妾照顧三皇子不周,望太後責罰。”季子衿曲膝道。
晚娘趕緊搶一步道:“太後娘娘,是奴婢的錯,是奴婢沒有照顧好三皇子,不關暖貴嬪娘娘的事。暖貴嬪已經很累了,衣不解帶地給老佛爺侍疾,稍稍有點空閑還親力親為照顧三皇子。”
太後揮了揮手,沉聲道:“好了,哀家又沒有怪你們。下次注意就是了,現在最要緊的是把三皇子的病治好,這麽小的孩子哪遭得起這份罪。”她想了想又道:“千皓這孩子自出娘胎就是在哀家身邊長大的,從未得過痢疾之症,定是在那別院中飲食上出了差池。定是那群廚娘們服侍不周,給三皇子吃了什麽不新鮮或不幹淨的東西。”
季子衿癟了癟嘴沒說話,那晚娘卻接話道:“回太後,據奴婢所知別院的廚娘們總是偷懶,還經常把主子們吃剩下的粥,下一次再熱上一熱端上來繼續吃,咱們宮中去別院的人中,陸陸續續已經有好幾個人得了痢疾,隻是大人抗一抗就過去了。但是三皇子還這麽小,哪經得住這份折騰啊!”
太後當抽眼臉一抽,肅然道:“真是一群該死的奴才,那狄總管也是用人不利,看來哀家該揪一揪這別院內的風氣了。”
“是,太後。”季子衿和晚娘先後起了身。
太後眼睛一瞟問孫姑姑:“怎麽太醫還沒來?”
孫姑姑也是不明所以,不由抬頭望向遠處的路口。卻見一個平時在太後宮中侍候的丫頭跑了過來,急急稟道:“太後娘娘,奴婢去太醫院找了一圈,隻有幾個小醫士在。”
“其它太醫都去哪了?他們不知道哀家的皇孫兒病了嗎?”太後再次不悅,聲音不由拔高,整張臉無疑是雪上加了霜。
那小宮女不由一驚,低了頭語塞道:“那搗藥的小醫士說,說皇後的胎象有些不穩,所以皇上命太醫都去了億坤宮,齊齊給皇後診脈,並研究護胎的辦法,所以太醫院內就沒有太醫了。”
“護胎,護胎!自從有了身孕就差點沒把太醫院翻過來。那護胎也不用把整個太醫院的人都叫去吧。”太後頓了頓,轉身道:“去!直接去皇後宮中宣太醫來,就說千皓病了,急用太用。皇後宮中留兩個得力的太醫也就夠了,何需弄一大群子人在那裏守著。”
“是,太後!”小宮女領命又快速奔了出去。
太後的怒氣沒消,身邊的人自是大氣也不敢出其。
她的一句“回宮”,一行人便跟進了永壽宮,宮女侍候著上茶,子衿也終於能坐下來緩了口氣。
太後坐下來喝了兩口清茶,臉色緩和了許多。便轉身逗了千皓一會兒,見他病懨懨的不太舒服,不但不笑,給什麽吃的也不張嘴,很是擔心。
她又轉頭看了季子衿一眼,略有關切地道:“似乎暖貴嬪的臉色也不大好,而且清減了不少,是不是在別院侍候老佛爺,又恰逢千皓也染疾累到了?”
季子衿微微一笑,起身道:“謝太後關懷,嬪妾沒事,休息一下就好了。就是在別院呆得有點不太習慣,飲食什麽的也沒有在宮中舒心,所以略微清瘦了一些。”
“別院的這些個奴才真是不像話。”太後氣道。
季子衿知道,她成功的在這把火上又澆了一點油,無疑又讓太後想起了該收拾一下別院的奴才了。若是靜妃的計劃成功,那麽她以後的日子會好過很多。目前來說,好能幫靜妃的也就這麽多了。
太後想了想又道:“你也得注意身子才是,小產到現在還不足半年,身子確實會發虛。得及時調養才行。”
“是,太後。”季子衿柔聲謝道。
在皇宮之中,就如那現代社會的官場一般。官大一級壓死人,在這裏也是一樣的道理。太後的話果然管用,約一盞茶的功夫,太醫便飛速趕到了永壽宮,而且不是旁人,正是郭子衿熟悉的太醫郭少本。
匆忙行過禮之後,例行的一套診病順序開始進行:望、聞、問、切之後,開始開藥方,抓藥,然後煎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