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伽羅做了一個月的月子,然後在三皇子蕭洛的滿月宴過後,聖旨冊封了武正道為郡公。(..tw好看的小說)


    武家一片歡喜,武正道更是放心了,就等著吏部把自己的差事給辦下來。


    要知道,自己的女兒在後宮裏受寵,他還有個皇子外孫,差事絕對是一等一的好,說不定還能升上一個品級,成為從三品呢。


    隻是從他冊封了郡公之後,這差事就一直沒有了音信。


    去吏部問,吏部尚書倒是見了他,不過隻是告訴他,目前沒有空缺的差事,隻能再等下去了。


    然後吏部尚書和他談心,“正道兄,如今你也是外戚了,郡公的爵位是妥妥當當的。這差事嘛,就不急啊,不急啊。”


    武正道回去後,就覺得不對勁了,那話裏的意思是?


    不急,不急,意思就是說,沒有自己的差事,還提到了郡公的爵位,然後說到了外戚。


    這不就是說明了,他的差事就沒有嗎?好好的當自己的外戚和郡公就好了,別的就不要想了!


    這怎麽能行?一個沒有實權的郡公,聽著是好聽,可是不頂用啊。


    有個實缺的差事,加上自己外戚的身份,那麽還不是如魚得水?


    武正道這一下子就很不好受了,難道皇上是想要把這些外戚都給閑置了?


    可是趙皇後的父親,還有王家的人,都在高位,自己怎麽就沒有差事了呢?


    就算不為別的,也得為三皇子著想啊,要是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外家,以後怎麽能好?


    難道皇上壓根就沒有立三皇子為太子的打算,所以就沒有想著給自己實缺?


    意識到這個的時候,武正道還是很失落。


    以前大女兒沒有生皇子,他隻盼著大女兒在宮裏受寵,受寵後又盼著她生皇子,生皇子了,自然是盼望著能被立為太子。


    一旦沒有實現了,這心裏的失落就可想而知,而且這些話,他還真不能跟別人說,吏部尚書,也沒有明著說,不給他差事。這一切都是他的猜想。


    他也是十年寒窗苦,才考上進士的,就這麽的斷了仕途,武正道很不甘心。


    還想著能不能找什麽門路。反正他現在的身份,也是很拿得出手了。


    隻是別人都答應著,幫他看看,可是最後都無疾而終。


    弄得武正道很是鬱悶,眼看著如今妻子也能進宮去了就跟雲氏說了自己的差事,讓她跟惠妃說一說,不為別的,也得為三皇子著想是不是?


    有個有實權的外祖,以後的路才會越來越寬不是。


    李伽羅是在三皇子滿月後接受了冊封惠妃的金冊的。從此以後,她就是一宮之主,住在長春殿的主殿了。


    因為有三皇子,加上宮裏的嬪妃也不算多,所以長春宮目前就她一個人住。


    做完月子,皇上就駕臨了長春宮,兩人頗有些小別勝新婚的感覺。


    皇上還開玩笑說,如果她生的孩子足夠多,長春宮這邊就不會安排人住進來了。


    李伽羅聽了,說道:“皇上,臣妾這宮裏安排人是皇後的事情,皇上可不許插手。”


    皇上笑道:“難道你就真的不想自己住一個宮室?”


    “當然想了!”李伽羅毫不猶豫的說道:“但是要是以後宮裏的姐妹們多了,住不下了,臣妾還是單獨住一個宮室,那豈不是讓人給說死了?臣妾可不想被人嫉恨。”


    “你以為朕是風流種子那,怎麽可能人都住不下了?放心,沒有那麽一天的。”


    愛妃吃吃醋,皇上也覺得心裏得意。


    不過,在皇上的心目中,還是延綿子嗣最為重要。


    惠妃能生出健康的皇子,說明她本身就身體健康,而且能護住自己的孩子。


    對孩子也有顆慈母的心腸,另外,她的娘家本身是寒門出身,她父親也沒有什麽大的本事,這一點兒讓他很放心。即使以後會惹出亂子來,但是也不會太大。


    武正道此人對本事沒有他高的人,會狠心,可是對比他高一等的人,他絕對是不敢高聲說話的。


    這樣的外戚才讓人放心。他不介意讓惠妃多生幾個孩子。


    大皇子是宮女所生,從一出生就一直病著,靠藥材才能養活,他一個一國之君,見到這樣的兒子,也實在是無法喜歡起來。


    而盼望著出生的二皇子,也因為靜妃的自作聰明,成了現在這樣,皇上對二皇子是有些憐憫,可是慈父心腸隻能有一點點。


    所以健康的三皇子,才讓他感受了父親對兒子的期盼。


    有了一個這樣的皇子,就想再多幾個。對能生出三皇子的惠妃,皇上絕對是滿意的。


    至於張貴人的肚子,反而沒有多大的期盼。


    不過,在李伽羅做完月子,又過了幾天之後,張貴人也發作了。


    皇上不過聽人稟報,然後說了一聲‘知道了’,人沒有過去。


    一個小小的貴人生產,還請不動皇上親臨。


    這個消息被靜妃知道了,靜妃的心裏平衡了些,好歹她生產的時候,皇上還親自過去了,比這個張貴人不強多了?


    不過,靜妃盼望著張貴人最好能生個女兒下來,不然豈不是自己兒子的又一個威脅?


    張貴人這一胎也生了差不多一天一夜,在八月初七的時候,生下了一位小公主。


    張貴人知道自己生了小公主後,滿心的失望。


    她本來都已經說的皇後動心了,隻等著自己生了兒子,說不定就要抱到坤寧宮養著了。


    可是如今生的是女兒,就沒有了那個可能。


    她知道自己這次懷孕,完全是運氣好,但是這樣的運氣,真的很難再有了。


    宮裏的美人多的是,自己份位又不高,平時也不受寵。年紀越來越大,以後再有懷孕的機會,那就是太低了。


    所以張貴人對自己這一胎的期望,絕對是特別大的。心裏想著,隻要生了兒子,以後哪怕皇上不過來了,她也有了盼頭,可是為什麽,就偏偏是個女兒呢?


    女兒有什麽用?以後是嫁出去的,張貴人想到這裏,心裏就難受得要命,三個人都差不多懷孕,就她一個人生的是女兒,她份位還是最低的。


    升也升不上多少。張貴人如果不是看著人多,真的想找個地方大哭一場。


    三公主生了之後,皇上連看都沒有看一眼,最後還是在滿月的時候見過。


    皇上不缺女兒,他還有皇後生的大公主呢,那是嫡長公主,比張貴人生的三公主要高貴多了。


    這也是嬪妃們不樂意生公主的另一個原因,畢竟不管誰生公主,都不可能比得過大公主,除非你自己當皇後了。可是這種事兒,也就是心裏想想罷了,沒看到王賢妃不是也想當皇後,可是最後連命也沒有了嗎?


    那還是有太後撐腰的,她們這些人,身份和靠山都不如王賢妃,所以還真沒有那個命。


    李伽羅也去參加了三公主的洗三禮,因為皇後要去,她們這些人都要跟著去。


    不管怎麽說,三公主都是皇上的骨肉。哪怕張貴人到現在份位也沒有改過。


    張貴人知道皇後過來了,然後安妃,柔妃,靜妃,和惠妃也都過來了。她怏怏的說道:“靜妃和惠妃過來幹什麽?不是來看我的笑話的吧。”就她一個生了女兒。


    張貴人的宮女覺得張貴人真是想多了,惠妃她們沒事兒看一個貴人的笑話?真是太好笑了。


    所以說,分到一個好主子,真的很重要,像張貴人這樣,有野心,但是卻喜歡遷怒人的人,真是伺候不起來啊。


    趙皇後直到三公主滿月的時候,才問皇上關於張貴人晉位的事兒,因為三公主出生後沒有多久,宮裏又是八月十五中秋宴。因為今年宮裏多出了兩個皇子,還有一個公主,所以今年的中秋宴是特別的隆重和熱鬧。


    大家都知道皇上的心情很不錯。


    趙皇後自己本身就忙的不行,所以哪裏還有心思去問張貴人晉位的事兒?


    何況,如果皇上有心,自然會給冊封的,如今提都沒有提,說明並不怎麽在意。


    趙皇後雖然有提醒皇上的職責,可是一個貴人的份位的提升,本身並不是什麽大事兒。


    所以在三公主快要滿月的時候,趙皇後就問了皇上關於張貴人份位的事兒。


    皇上聽了,這才像是想起了這個事兒,說道:“朕倒是差點給忘了,張貴人既然生了三公主,那麽就冊封為溫嬪吧。”


    溫嬪是從五品,從正七品的貴人,升到從五品的溫嬪,也算是不錯的了。隻不過是個嬪位,並不用金冊,所以隻要皇後的一隻蓋上金印就可以。就這樣,張貴人變成了張溫嬪。在三公主的滿月宴上被封了下來。


    作者有話要說:武大老爺的差事啊,遙遙無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宮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川並收藏後宮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