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去了一個柔妃,三月初四的時候,又是二皇子的周歲。
趙皇後安排二皇子抓周,靜妃抱著二皇子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
二皇子雖然一周歲了,可是看起來還沒有三皇子大,臉色蠟黃,一看就是有不足之症。
王太後也過來了,看著二皇子,抱了一會兒,說道:“可憐見的,從小就遭罪了。”
靜妃聽了,眼淚都要掉下來了,說道:“有太後娘娘的福氣罩著清兒,他一定能健健康康的。”
這一年,她也讓自己家裏人去民間尋神醫,隻有把二皇子的身體給治好了,才能說以後。
但是卻沒有一個說,能有把握把二皇子給治好的,都說二皇子是因為不足月出生的,所以傷了根本,也隻能慢慢養著。
現在皇上除了來看二皇子外,也不在她這裏留宿了,想要再生一個,也沒有了機會。難怪以前沒有進宮的時候,都說,女人在宮裏,前一年要好好把握住機會,不然一年過後,就跟大浪淘沙一樣,該喜歡的喜歡,該冷落的冷落。
眼看著這兩年過去,又開始要有選秀了,新鮮的姑娘進宮,皇上的眼光又是在那些小姑娘身上了,她們哪裏還有出頭之日?
沒有再次懷孕的機會,靜妃就隻能把重心放在二皇子身上,希望從小就把他的身體給補回來。
她不像那大皇子的生母,不過是個宮女出身,外麵沒有人脈,加上還不能保住自己的兒子。
能找的就都找了,她母親因為父親突然去世,家裏的境況一日不如一日,所以更是看重宮裏的女兒,自然也希望二皇子這個外孫能好好的養大,以後也有能力掙一掙。
對找神醫這件事兒,更是比平常人都熱心。
左夫人進宮的時候,還跟靜妃感慨,“如果皇上能下旨,在民間找神醫就好了,總比我們這些人找要強的多。”
靜妃一想,是啊,可不就是這樣,皇上如果能下旨,那麽神醫還不是就很快能找到了?然後能替二皇子找神醫,那麽說明對二皇子是多麽的看重。
靜妃趁著皇上來看二皇子的時候,對二皇子身體的虛弱表示了很傷心,然後就說到了找神醫之事兒。
皇上聽了,說道:“怎麽,朕的太醫院的太醫的醫術已經不成了嗎?”
靜妃忙道:“皇上,臣妾不是這個意思,太醫院的太醫,自然是醫術高明,隻是民間的大夫有些偏房,說不定就能治了清兒的病了。皇上,您看?”
皇上淡淡的看了她一眼,說道:“靜妃,真的聖旨不是為了單獨誰而下旨的,你可知道,隻要朕這道聖旨下下去,該浪費多少人力物力?而且,你讓朕置太醫院的人到何地去?清兒不過是體弱,朕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找到神醫就能隻好了,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朕如果能找到神醫,沐兒也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皇上說了這番話,就不到靜妃這裏去了。
靜妃想著大皇子的事兒,心道,本宮的二皇子,哪裏是一個宮女生的大皇子能比的?
隻是不敢再要求皇上下旨找神醫,左夫人知道了這個事兒,說道:“我的傻姑娘,你還真的跟皇上說了?你跟皇後和太後說,都比跟皇上說要好啊。”
靜妃道:“娘,我也有自己的考慮,如果皇上真的下旨找神醫,那麽二皇子在世人眼裏,就是受皇上重視的。何況,二皇子也是皇上的骨肉啊。”
“傻女兒啊,皇上如果真的下了旨,那禦史也是要反對的,皇上是天下人的皇上,不可能因為這個事兒,就下旨的,他可以讓人私底下去找,也不可能大張旗鼓啊。”
“真要是皇上下了那道旨意了,二皇子還不被宮裏的女人都給盯著了?你啊,以後別聽風就是雨了。二皇子先慢慢養著,有些小孩子,小時候身體弱,可是長大了自然就好了。”
左夫人勸了勸,靜妃也想明白了,就沒有再說這個茬。不過對於二皇子的抓周,她還是很期待的。
抓周一般都是放些寓意特別好的東西,讓孩子去抓。大家都可以送些東西。
靜妃在抓周前都已經私底下教了二皇子該抓些什麽,皇後喊了開始,二皇子看著這滿桌的東西,突然就哭了,不過這哭聲跟小貓一樣,靜妃隻覺得大家都在看她的笑話。
王太後說道:“咱們二皇子這是害羞了,來,哀家看看,到底怎麽了?這麽委屈?奶娘們都在哪裏?”四個奶娘今天來了兩個,立刻就出來了,然後求太後恕罪,王太後道:“先別說這個,把哀家的皇孫給哄好了。哀家就獎勵你們。”
其中的一個奶娘上前,發現是二皇子自己尿了,因為不舒服,所以才會哭,連忙給二皇子換了衣服,等重新過來的時候,王太後笑道:“清兒這孩子,倒是個直率的一點兒也不害羞啊。”是說他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尿了的事兒。
然後王太後在那抓周的桌子上也放了一個玉佩,讓二皇子去抓。
靜妃心裏狂喜,這個玉佩她認識,是王太後經常掛在衣角的,如今竟然讓太後給拿了過來,隻要自己的兒子抓住了,那麽,那可是太好了。
在宮裏,能得到太後的青睞,就是一個保證。
不知道為什麽,運氣似乎有一次降臨到靜妃和她的二皇子身上,二皇子果然如她所願的抓到了王太後放在上麵的玉佩。
王太後笑了,說道:“這孩子真不錯。靜妃,你是個好的,以後有空多帶清兒來找哀家,哀家老了,也喜歡和小孫子們多在一起。”
“是,太後娘娘,臣妾一定如此!”靜妃激動的不得了。(..tw無彈窗廣告)這次真是太好了,她的福氣來了。
三個皇子,太後也就隻叫自己的二皇子過去,說明什麽?說明太後她老人家最喜歡自己的二皇子。
靜妃仿佛覺得又一道曙光照進了自己的心裏。
沒有皇上喜歡,不是還有太後嗎?皇上是個孝子,太後娘娘的話,皇上一定會聽的。
大皇子和三皇子再好,太後不是一句話也沒有說?
從抓周過後,靜妃就經常帶著二皇子去慈寧宮。而從狩獵過後,經常去慈寧宮和太後誦經的蘇昭儀反而就退避三舍了。
蘇昭儀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天天給王太後那邊請安,抄寫經書,王太後也慢慢的就允許了她在慈寧宮那邊。
蘇昭儀回到了春華殿,今天她在慈寧宮隻呆了一小會兒,靜妃就帶著二皇子過去了。
她不想和靜妃在一起,所以就早早的回來了。
“娘娘,靜妃這到底是幹什麽啊,還跟娘娘爭了起來。”大宮女杜鵑看靜妃這麽的積極主動的,把自己的主子都給擠到一邊去了。
“沒事兒,太後這個高枝誰都想攀,她不過是其中的一個。”蘇昭儀笑著說道。
“娘娘不是說,還有人不想攀嗎?比如皇後娘娘,還不如惠妃娘娘。”杜鵑不解的問道。
“皇後娘娘啊,隻要王家的人一天不死心,皇後娘娘就不可能和太後娘娘關係融洽。”現在不過是麵子情罷了。
“而惠妃呢,本宮就沒有看出來,太後娘娘想對惠妃好的意思。”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蘇昭儀自己冷眼旁觀,發現這位王太後並不喜歡惠妃,有些時候,看似很關心惠妃,但是卻流於表麵,
就說這次二皇子抓周,王太後明明可以帶上三皇子,那不過是一句話的意思,但是她卻沒有。
反而讓其他的嬪妃暗暗的知道,她王太後並不待見她惠妃。
讓這些心思多多的宮裏的女人生出許多想法,隻要有一個人想法狠毒了些,那麽就會對上惠妃,或者三皇子。
當然,還有德充媛和她肚子裏的孩子,王太後也是不喜歡的。
蘇昭儀想起秦瑟瑟在邀月宮對自己說的最後一句話,太後啊,太後,你到底是什麽意思?
難道真的隻有你王家姑娘生的孩子,才是皇上的孩子嗎?
蘇昭儀想起自己那個無緣的孩子,凶手是王賢妃,可是太後這邊,有沒有動手呢?
王家,王太後,“杜鵑,把金剛經給我拿過來。今天的課業還沒有完成。”
不好好的禮佛,哪裏能和太後說的到一塊兒去呢?畢竟,太後娘娘可是尚佛的禮佛人那。
對於王太後現在抬舉靜妃和二皇子,李伽羅倒是一點兒感覺也沒有。不管她做了什麽,王太後都不可能喜歡她,因為中間還有個王賢妃呢。
當然,肯定還有別的原因,隻是也沒有人去追究,三皇子的兩顆門牙也已經長出來,能吃些水果糊糊。一天一個蘋果根本就不夠他吃的。
人倒是越長越胖了,李伽羅笑著說道:“長得這麽胖,以後到了夏天可怎麽受的了?”
奶娘就笑道:“小孩子這個時候,長得胖才好呢,娘娘別擔心,等小皇子長大了,自然就不會這樣了。”
轉眼就進入了四月,禦花園的花都爭相開放,自從李伽羅帶著三皇子去看了一次花後,他每天都想出去看。
皇上說道:“這有何難,現在咱們就一起去。”
小孩子精力好才好,他可不想自己的三皇子天天悶在屋子裏,那樣多不好。
於是皇上帶著惠妃和三皇子,一屋子的人浩浩蕩蕩的去了禦花園。
這個時候,南苑的牡丹有的已經開了,皇上就帶著他們母子兩人去看牡丹。皇上覺得,自己的三皇子應該喜歡牡丹才是,畢竟牡丹乃花中之王。
因為是閑逛,所以也沒有讓人去清道,路上的宮人,見到這浩浩蕩蕩的人,自然就退在了一邊,那些有眼色的嬪妃也不會過去湊熱鬧,大家都知道,如果皇上不喜歡,你要是上前去,皇上肯定是不高興的。
隻是到底是羨慕嫉妒惠妃了,看看人家,有個皇子就是不一樣,也不知道皇後娘娘看了會有如何感想,這三個人倒是像一家子出去遊玩了。
而有的人,則是去給德充媛報信去了,畢竟德充媛現在受寵,她們有的人也靠上了德充媛,把這個事兒告訴德充媛,也算是有功一件。
當然,中間也有些心思,看看德充媛知道這個事兒後,會不會氣的暈倒。
或者直接來這裏和惠妃搶皇上,那到時候,後宮裏又開始有事情可以說了。
南苑的牡丹,因為精心養育,所以開的特別好。三皇子一見到這些話,就要拿到手裏。
惠妃不準,皇上說道:“花開了,就是讓人看的,你們去,給三皇子把花給他摘過來。”
“皇上,那花放在那裏,還有好多天開,別人也能觀賞到,給了洛兒,他拿在手裏,也是糟蹋東西。”
皇上聽了卻不以為然,說道:“別人如何,哪裏有洛兒高興重要?惠妃,小事上就不要對洛兒這麽嚴了。等他長大了,就沒有現在這麽自在了。”
九個多月的三皇子不知道自己的父皇和母妃在說什麽,不過一個小內侍那牡丹花遞給了三皇子,他立刻就手舞足蹈了,拿著那朵紫色的牡丹就不放手了,然後手裏的花多了,他拿不下了,直接給他父皇和母妃都分了幾朵。
惠妃有些哭笑不得,看著手裏拿著花兒的皇上,不由的笑起來。
一個大男人,手裏捧著花,是挺好笑的。
“愛妃實在笑話朕嗎?過來,朕看這朵花有了好去處。”皇上親自選了一朵粉色的牡丹花,插在了李伽羅的頭發上。
然後仔仔細細的看了一番,笑道:“果然不錯,這朵花能在愛妃的頭上,是它的榮幸。”
遠遠的,德充媛得到消息過來禦花園的南苑,正好見到皇上在給惠妃插花,而且,那畫麵,看得德充媛心裏酸溜溜的,皇上怎麽能露出那麽溫柔的眼神呢,這不應該是給自己的嗎?
皇上一定是在逢場作戲,大宮女香蕪看著德充媛神色不對,朝前一看,就想阻止自己的主子。
“娘娘,咱們先回去吧。”
這樣冒冒失失的過去,實在是不像話的。
德充媛充耳不聞,直到走到了前麵,長春宮的宮人見到德充媛,忙給她行禮。
自然,皇上和惠妃也都聽到了。
“皇上,去看看吧。”李伽羅說道,人都在跟前了。
“讓她進來,朕要看看她今天又有什麽事兒。”皇上說道。
德充媛被允許到這跟前,見到皇上,她自然高興,皇上能讓她進來,說明他心裏是有自己的。
隻是這惠妃,她要是不在眼前就好了。三皇子被劉永全抱著,見到突然來了一個陌生人,就好奇的盯著這位陌生人。
德充媛避過了三皇子的眼光,盈盈福身,“臣妾拜見皇上,惠妃娘娘。”
“起來吧,不是說,你有了身孕,就在屋裏靜養嗎,怎麽出來幹什麽?”皇上說道。
德充媛見皇上關心自己,心裏高興,這一高興,眼淚又要留下來,說道:“皇上,太醫說,讓臣妾出來走動走動,對臣妾和孩子都好。”
惠妃說道:“皇上,看時辰也不早了,三皇子出來的時間也不短了,臣妾就帶著三皇子回去了。”
德充媛期盼的看著皇上,這個惠妃還是識眼色的,知道趕緊走,不過她不會感激她的。
皇上說道:“急什麽?德充媛,你回去吧,以後不要隨意出來走動,天也越來越熱了,就是不為你自己打算,也得為朕的孩子打算。”
看在她懷著身孕的份上,皇上覺得自己夠忍讓了,但是他不喜歡被人跟牛皮糖一樣粘著。這個德充媛,看來,還真的得讓楊家的人進宮一趟了。
皇上竟然讓自己回去?德充媛不敢相信,還是在惠妃的麵前。“還不趕緊伺候你們主子回去?以後看好了你們主子了,外麵不要隨意走動!”皇上對德充媛身邊的人說道。
作者有話要說:皇上對女人向來是沒有什麽耐性,德充媛一直在挑戰皇上的耐性。
趙皇後安排二皇子抓周,靜妃抱著二皇子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
二皇子雖然一周歲了,可是看起來還沒有三皇子大,臉色蠟黃,一看就是有不足之症。
王太後也過來了,看著二皇子,抱了一會兒,說道:“可憐見的,從小就遭罪了。”
靜妃聽了,眼淚都要掉下來了,說道:“有太後娘娘的福氣罩著清兒,他一定能健健康康的。”
這一年,她也讓自己家裏人去民間尋神醫,隻有把二皇子的身體給治好了,才能說以後。
但是卻沒有一個說,能有把握把二皇子給治好的,都說二皇子是因為不足月出生的,所以傷了根本,也隻能慢慢養著。
現在皇上除了來看二皇子外,也不在她這裏留宿了,想要再生一個,也沒有了機會。難怪以前沒有進宮的時候,都說,女人在宮裏,前一年要好好把握住機會,不然一年過後,就跟大浪淘沙一樣,該喜歡的喜歡,該冷落的冷落。
眼看著這兩年過去,又開始要有選秀了,新鮮的姑娘進宮,皇上的眼光又是在那些小姑娘身上了,她們哪裏還有出頭之日?
沒有再次懷孕的機會,靜妃就隻能把重心放在二皇子身上,希望從小就把他的身體給補回來。
她不像那大皇子的生母,不過是個宮女出身,外麵沒有人脈,加上還不能保住自己的兒子。
能找的就都找了,她母親因為父親突然去世,家裏的境況一日不如一日,所以更是看重宮裏的女兒,自然也希望二皇子這個外孫能好好的養大,以後也有能力掙一掙。
對找神醫這件事兒,更是比平常人都熱心。
左夫人進宮的時候,還跟靜妃感慨,“如果皇上能下旨,在民間找神醫就好了,總比我們這些人找要強的多。”
靜妃一想,是啊,可不就是這樣,皇上如果能下旨,那麽神醫還不是就很快能找到了?然後能替二皇子找神醫,那麽說明對二皇子是多麽的看重。
靜妃趁著皇上來看二皇子的時候,對二皇子身體的虛弱表示了很傷心,然後就說到了找神醫之事兒。
皇上聽了,說道:“怎麽,朕的太醫院的太醫的醫術已經不成了嗎?”
靜妃忙道:“皇上,臣妾不是這個意思,太醫院的太醫,自然是醫術高明,隻是民間的大夫有些偏房,說不定就能治了清兒的病了。皇上,您看?”
皇上淡淡的看了她一眼,說道:“靜妃,真的聖旨不是為了單獨誰而下旨的,你可知道,隻要朕這道聖旨下下去,該浪費多少人力物力?而且,你讓朕置太醫院的人到何地去?清兒不過是體弱,朕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找到神醫就能隻好了,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朕如果能找到神醫,沐兒也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皇上說了這番話,就不到靜妃這裏去了。
靜妃想著大皇子的事兒,心道,本宮的二皇子,哪裏是一個宮女生的大皇子能比的?
隻是不敢再要求皇上下旨找神醫,左夫人知道了這個事兒,說道:“我的傻姑娘,你還真的跟皇上說了?你跟皇後和太後說,都比跟皇上說要好啊。”
靜妃道:“娘,我也有自己的考慮,如果皇上真的下旨找神醫,那麽二皇子在世人眼裏,就是受皇上重視的。何況,二皇子也是皇上的骨肉啊。”
“傻女兒啊,皇上如果真的下了旨,那禦史也是要反對的,皇上是天下人的皇上,不可能因為這個事兒,就下旨的,他可以讓人私底下去找,也不可能大張旗鼓啊。”
“真要是皇上下了那道旨意了,二皇子還不被宮裏的女人都給盯著了?你啊,以後別聽風就是雨了。二皇子先慢慢養著,有些小孩子,小時候身體弱,可是長大了自然就好了。”
左夫人勸了勸,靜妃也想明白了,就沒有再說這個茬。不過對於二皇子的抓周,她還是很期待的。
抓周一般都是放些寓意特別好的東西,讓孩子去抓。大家都可以送些東西。
靜妃在抓周前都已經私底下教了二皇子該抓些什麽,皇後喊了開始,二皇子看著這滿桌的東西,突然就哭了,不過這哭聲跟小貓一樣,靜妃隻覺得大家都在看她的笑話。
王太後說道:“咱們二皇子這是害羞了,來,哀家看看,到底怎麽了?這麽委屈?奶娘們都在哪裏?”四個奶娘今天來了兩個,立刻就出來了,然後求太後恕罪,王太後道:“先別說這個,把哀家的皇孫給哄好了。哀家就獎勵你們。”
其中的一個奶娘上前,發現是二皇子自己尿了,因為不舒服,所以才會哭,連忙給二皇子換了衣服,等重新過來的時候,王太後笑道:“清兒這孩子,倒是個直率的一點兒也不害羞啊。”是說他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尿了的事兒。
然後王太後在那抓周的桌子上也放了一個玉佩,讓二皇子去抓。
靜妃心裏狂喜,這個玉佩她認識,是王太後經常掛在衣角的,如今竟然讓太後給拿了過來,隻要自己的兒子抓住了,那麽,那可是太好了。
在宮裏,能得到太後的青睞,就是一個保證。
不知道為什麽,運氣似乎有一次降臨到靜妃和她的二皇子身上,二皇子果然如她所願的抓到了王太後放在上麵的玉佩。
王太後笑了,說道:“這孩子真不錯。靜妃,你是個好的,以後有空多帶清兒來找哀家,哀家老了,也喜歡和小孫子們多在一起。”
“是,太後娘娘,臣妾一定如此!”靜妃激動的不得了。(..tw無彈窗廣告)這次真是太好了,她的福氣來了。
三個皇子,太後也就隻叫自己的二皇子過去,說明什麽?說明太後她老人家最喜歡自己的二皇子。
靜妃仿佛覺得又一道曙光照進了自己的心裏。
沒有皇上喜歡,不是還有太後嗎?皇上是個孝子,太後娘娘的話,皇上一定會聽的。
大皇子和三皇子再好,太後不是一句話也沒有說?
從抓周過後,靜妃就經常帶著二皇子去慈寧宮。而從狩獵過後,經常去慈寧宮和太後誦經的蘇昭儀反而就退避三舍了。
蘇昭儀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天天給王太後那邊請安,抄寫經書,王太後也慢慢的就允許了她在慈寧宮那邊。
蘇昭儀回到了春華殿,今天她在慈寧宮隻呆了一小會兒,靜妃就帶著二皇子過去了。
她不想和靜妃在一起,所以就早早的回來了。
“娘娘,靜妃這到底是幹什麽啊,還跟娘娘爭了起來。”大宮女杜鵑看靜妃這麽的積極主動的,把自己的主子都給擠到一邊去了。
“沒事兒,太後這個高枝誰都想攀,她不過是其中的一個。”蘇昭儀笑著說道。
“娘娘不是說,還有人不想攀嗎?比如皇後娘娘,還不如惠妃娘娘。”杜鵑不解的問道。
“皇後娘娘啊,隻要王家的人一天不死心,皇後娘娘就不可能和太後娘娘關係融洽。”現在不過是麵子情罷了。
“而惠妃呢,本宮就沒有看出來,太後娘娘想對惠妃好的意思。”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蘇昭儀自己冷眼旁觀,發現這位王太後並不喜歡惠妃,有些時候,看似很關心惠妃,但是卻流於表麵,
就說這次二皇子抓周,王太後明明可以帶上三皇子,那不過是一句話的意思,但是她卻沒有。
反而讓其他的嬪妃暗暗的知道,她王太後並不待見她惠妃。
讓這些心思多多的宮裏的女人生出許多想法,隻要有一個人想法狠毒了些,那麽就會對上惠妃,或者三皇子。
當然,還有德充媛和她肚子裏的孩子,王太後也是不喜歡的。
蘇昭儀想起秦瑟瑟在邀月宮對自己說的最後一句話,太後啊,太後,你到底是什麽意思?
難道真的隻有你王家姑娘生的孩子,才是皇上的孩子嗎?
蘇昭儀想起自己那個無緣的孩子,凶手是王賢妃,可是太後這邊,有沒有動手呢?
王家,王太後,“杜鵑,把金剛經給我拿過來。今天的課業還沒有完成。”
不好好的禮佛,哪裏能和太後說的到一塊兒去呢?畢竟,太後娘娘可是尚佛的禮佛人那。
對於王太後現在抬舉靜妃和二皇子,李伽羅倒是一點兒感覺也沒有。不管她做了什麽,王太後都不可能喜歡她,因為中間還有個王賢妃呢。
當然,肯定還有別的原因,隻是也沒有人去追究,三皇子的兩顆門牙也已經長出來,能吃些水果糊糊。一天一個蘋果根本就不夠他吃的。
人倒是越長越胖了,李伽羅笑著說道:“長得這麽胖,以後到了夏天可怎麽受的了?”
奶娘就笑道:“小孩子這個時候,長得胖才好呢,娘娘別擔心,等小皇子長大了,自然就不會這樣了。”
轉眼就進入了四月,禦花園的花都爭相開放,自從李伽羅帶著三皇子去看了一次花後,他每天都想出去看。
皇上說道:“這有何難,現在咱們就一起去。”
小孩子精力好才好,他可不想自己的三皇子天天悶在屋子裏,那樣多不好。
於是皇上帶著惠妃和三皇子,一屋子的人浩浩蕩蕩的去了禦花園。
這個時候,南苑的牡丹有的已經開了,皇上就帶著他們母子兩人去看牡丹。皇上覺得,自己的三皇子應該喜歡牡丹才是,畢竟牡丹乃花中之王。
因為是閑逛,所以也沒有讓人去清道,路上的宮人,見到這浩浩蕩蕩的人,自然就退在了一邊,那些有眼色的嬪妃也不會過去湊熱鬧,大家都知道,如果皇上不喜歡,你要是上前去,皇上肯定是不高興的。
隻是到底是羨慕嫉妒惠妃了,看看人家,有個皇子就是不一樣,也不知道皇後娘娘看了會有如何感想,這三個人倒是像一家子出去遊玩了。
而有的人,則是去給德充媛報信去了,畢竟德充媛現在受寵,她們有的人也靠上了德充媛,把這個事兒告訴德充媛,也算是有功一件。
當然,中間也有些心思,看看德充媛知道這個事兒後,會不會氣的暈倒。
或者直接來這裏和惠妃搶皇上,那到時候,後宮裏又開始有事情可以說了。
南苑的牡丹,因為精心養育,所以開的特別好。三皇子一見到這些話,就要拿到手裏。
惠妃不準,皇上說道:“花開了,就是讓人看的,你們去,給三皇子把花給他摘過來。”
“皇上,那花放在那裏,還有好多天開,別人也能觀賞到,給了洛兒,他拿在手裏,也是糟蹋東西。”
皇上聽了卻不以為然,說道:“別人如何,哪裏有洛兒高興重要?惠妃,小事上就不要對洛兒這麽嚴了。等他長大了,就沒有現在這麽自在了。”
九個多月的三皇子不知道自己的父皇和母妃在說什麽,不過一個小內侍那牡丹花遞給了三皇子,他立刻就手舞足蹈了,拿著那朵紫色的牡丹就不放手了,然後手裏的花多了,他拿不下了,直接給他父皇和母妃都分了幾朵。
惠妃有些哭笑不得,看著手裏拿著花兒的皇上,不由的笑起來。
一個大男人,手裏捧著花,是挺好笑的。
“愛妃實在笑話朕嗎?過來,朕看這朵花有了好去處。”皇上親自選了一朵粉色的牡丹花,插在了李伽羅的頭發上。
然後仔仔細細的看了一番,笑道:“果然不錯,這朵花能在愛妃的頭上,是它的榮幸。”
遠遠的,德充媛得到消息過來禦花園的南苑,正好見到皇上在給惠妃插花,而且,那畫麵,看得德充媛心裏酸溜溜的,皇上怎麽能露出那麽溫柔的眼神呢,這不應該是給自己的嗎?
皇上一定是在逢場作戲,大宮女香蕪看著德充媛神色不對,朝前一看,就想阻止自己的主子。
“娘娘,咱們先回去吧。”
這樣冒冒失失的過去,實在是不像話的。
德充媛充耳不聞,直到走到了前麵,長春宮的宮人見到德充媛,忙給她行禮。
自然,皇上和惠妃也都聽到了。
“皇上,去看看吧。”李伽羅說道,人都在跟前了。
“讓她進來,朕要看看她今天又有什麽事兒。”皇上說道。
德充媛被允許到這跟前,見到皇上,她自然高興,皇上能讓她進來,說明他心裏是有自己的。
隻是這惠妃,她要是不在眼前就好了。三皇子被劉永全抱著,見到突然來了一個陌生人,就好奇的盯著這位陌生人。
德充媛避過了三皇子的眼光,盈盈福身,“臣妾拜見皇上,惠妃娘娘。”
“起來吧,不是說,你有了身孕,就在屋裏靜養嗎,怎麽出來幹什麽?”皇上說道。
德充媛見皇上關心自己,心裏高興,這一高興,眼淚又要留下來,說道:“皇上,太醫說,讓臣妾出來走動走動,對臣妾和孩子都好。”
惠妃說道:“皇上,看時辰也不早了,三皇子出來的時間也不短了,臣妾就帶著三皇子回去了。”
德充媛期盼的看著皇上,這個惠妃還是識眼色的,知道趕緊走,不過她不會感激她的。
皇上說道:“急什麽?德充媛,你回去吧,以後不要隨意出來走動,天也越來越熱了,就是不為你自己打算,也得為朕的孩子打算。”
看在她懷著身孕的份上,皇上覺得自己夠忍讓了,但是他不喜歡被人跟牛皮糖一樣粘著。這個德充媛,看來,還真的得讓楊家的人進宮一趟了。
皇上竟然讓自己回去?德充媛不敢相信,還是在惠妃的麵前。“還不趕緊伺候你們主子回去?以後看好了你們主子了,外麵不要隨意走動!”皇上對德充媛身邊的人說道。
作者有話要說:皇上對女人向來是沒有什麽耐性,德充媛一直在挑戰皇上的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