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把消息傳遞過去了,誰知道淑妃是一點兒也不著急,現長寧才知道原來淑妃娘娘都安排好了。[..tw超多好看小說]
這武大老爺中風,不就什麽事兒都辦不成了?
至於武二老爺,膽子小,還沒有官位,而且是淑妃二叔,又隔了一層,別人想找也不會找他事兒。
因為他沒有官位,禦史就彈劾不了他。何況,現大家都知道武大老爺中風了,武二老爺所做事兒,和武大老爺就沒有任何關係了。
“主子,小六子會不會?”琥珀有些擔心問道。
李伽羅道:“既然讓他做事兒,就該相信他。不然這宮裏,咱們就寸步難行了。你放心,小六子心裏有數,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何況,本宮讓他做這事兒,他心裏才會安心。”
隻有信任人才會讓他辦這種事兒,李伽羅不介意讓小六子知道自己一些事情。
讓小六子安排了人進了武府,當然,是暗地裏,武正道好好清閑日子不過,想要牽扯到鹽運,她怎麽可能讓人如意?
既然武正道還當著武婉貞爹,那就為武婉貞犧牲一回,又有何不可?
隻有躺床上不能言不能語了,才會不惹是生非。
當然,如果不是他自己好色,那麽也不會有這個下場。
李伽羅未嚐沒有替錢氏報仇心思,武正道如果自己不作,她也不會出手,可惜,他真‘不負眾望’,偏偏要作。就讓他床上安享富貴吧。
小六子自然知道該怎麽做,既然他已經跟了淑妃,那就是生死追隨事兒了。
主辱臣死,這點子道理他明白很。
所以絕對沒有要背叛主子意思,因這宮裏,一個背主奴才,以後能有個什麽好下場?
給主子辦事兒,那就認真辦,不要問個為什麽。
因為淑妃父親中風了,皇上一直陪著淑妃,同樣,也給武家送了許多藥材和補品,但是武大老爺病是已經治不好了。
雲氏武大老爺病情穩定後,就進了宮,見了淑妃,把情況跟淑妃娘娘說了。
當然,她不會說,是因為武大老爺和小妾鬼混,所以才成了現這個樣。
雲氏因為這個事兒,也知道淑妃不會這個時候,問她關於錢小寶情況,所以倒覺得武正道中風了,還是不錯。
“家裏老太太不舒服,說來說去,都說是娘娘二叔沒有個爵位,怕以後被人欺負。”
給老太太上藥,雲氏是一點兒也覺得有心理障礙。
何況,淑妃娘娘還是大房。
淑妃娘娘說道:“朝廷裏爵位,是說來就來?老太太這不是讓本宮為難嗎?難道外麵真有人敢平白無故就欺負我們武家人?”
雲氏道:“這倒也不是,因為有娘娘宮裏,所以大家對咱們家都很客氣。”
“母親是個明白人,那就回去跟他們說,安安分分過日子,隻要本宮宮裏一日好,他們就會安然無恙,別想些異想天開事兒,不然,到時候本宮也保不住他們。”
雲氏忙道:“娘娘說對,隻是,娘娘,我們大房一直沒有個男丁,現老爺又成了這樣,不知道以後怎麽辦好。”
李伽羅問道:“父親和母親是怎麽打算?”
雲氏道:“想著老爺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能好了,老爺才四十來歲,過幾年再說。”
也就是想維持現狀了。
不想過繼二房孩子,李伽羅說道:“那麽幾年以後呢,有什麽打算,本宮是說,如果父親一直沒有好,畢竟他病不容易好。父親和母親真不想過繼個孩子嗎?”
雲氏說道:“不瞞娘娘說,要是過繼孩子,隻想著自己親生父母,那麽不過繼比過繼要好。關係越親近,到時候越不好說,臣婦想著,幾年以後,真老爺病沒有好,就從武家老家找個近枝孩子過繼。”
李伽羅問道:“近枝?據本宮所知,武家幾代單傳,怎麽可能有近枝?”
雲氏說道:“武家是三代單傳,可是三代以上,還是有人,臣婦和老爺也商量了,找個品行忠厚,從小養著,隻要能給我們養老送終就可。”
李伽羅道:“既然你們已經商量好了,本宮也不好多說什麽。讓父親安心,好好養病。需要什麽,管派人來找小六子。”
把雲氏給送走,李伽羅心道,這武家和武正道如此,她也不用放多精力武家了。
至於武家二房,是好拿捏很。何況,那阮氏沒有召,是進不了宮。而且,李伽羅會讓人暗示雲氏,讓她把家給分了。
把武家二房分了,名義上,就和武家大房已經沒有了明確關係。事實上,雲氏想要拿捏阮氏等人,還真就要把分家給說出來。
不然雲氏自己也怕被二房人拿捏手裏,而不得動彈。
雲氏娘家人,恐怕得了消息,也會給雲氏主持公道吧。
現如今,武家大房當家人已經這樣了,二房還真沒有依附大房借口。
以前是因為大房武正道是當官,有前途,所以照顧自己弟弟,讓弟弟跟著一起過日子。可是現呢,武正道已經中風了,如果二房人還這裏住著不走,那麽別人就會說,二房人想要謀奪大房家產,就是想要把孩子過繼過去,那麽也得搬出去,這才是常理。
雲氏想來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肯定是要有所準備。
那麽就讓雲氏和二房人去爭,去鬥吧,李伽羅就沒有那個閑工夫管這個事兒了。
就是以後武正義這個名義上二叔惹了事兒,也隻會怪到他本人身上,因為都是他趁著自己大哥癱瘓床,欺瞞著自己大哥,做出這樣事兒。
世人隻會是這個想法和看法,人那,一生病床,不能動了,同情心反而就站了此人身上。以後所有過錯都是武正義身上了,當然,如果他安安分分,那麽就什麽事兒也沒有。
不過,如果前麵有個比較有前途事兒,武正義會不會甩開大房人,自己去奔前程呢?
李伽羅想了想,心裏已經有了主意。
皇上知道雲氏這個人來過,怕雲氏說了什麽不中聽話,讓淑妃心裏不好受,所以也趕緊過來。
李伽羅知道皇上想讓自己主動說,於是也沒有客氣,就‘照實’說了。
“臣妾現才知道,原來祖母心也是偏。按說祖母是臣妾長輩,臣妾不該說她是非,但是皇上是臣妾夫君,是臣妾親近人,臣妾想著,不和您說,和誰說?”
皇上聽了心裏妥帖,他還就怕淑妃什麽都藏心裏不說,到時候悶出病來了,何況,武家事兒,他自認為是非常容易事兒,他絕對能出手就解決了。
能給自己女人解決問題,作為男人,皇上還是有滿足感。
“愛妃說對,以後有什麽為難事兒,不妨和朕說說。”皇上道。
這也是皇上寵你時候,才能如此,等皇上厭惡你了,或者冷淡你了,絕對不能如此說話。
李伽羅道:“父親癱瘓床,祖母說要讓父親把爵位讓出來,給二叔,臣妾實是想不明白,祖母到底心裏有沒有父親,父親現情況已經這麽糟糕了,她不是應該寬慰父親嗎?怎麽就這麽迫不及待想要把爵位給二叔?再說,這爵位哪裏是她說讓就讓,把朝廷律法當成了什麽?
要不是她這樣對待父親,臣妾也不會心裏埋怨她。說句實話,要不是父親當年中了進士,二叔他們還老家呢,可是現父親成了這樣,他們又哪個記得父親好?
隻看著父親成了這樣,就不管不顧了,哪怕是個外人也不會這樣吧。母親還說,這個他們沒有答應,二叔他們就想著讓二叔一個兒子過繼給父親,連祖母也是點頭了。臣妾一想著這個,就覺得心寒,是不是父親不答應,他們就要逼著父親答應?這還是親人嗎,仇人也不過如此了。”
皇上麵前多說說二房壞話,到時候這個武正義真要腦子一熱,做出什麽事兒來,她自己就安全了。
因為武正義是個連親兄弟都不顧人,不用說她這個侄女兒了。
皇上聽了說道:“愛妃二叔如今已經這麽大了,怎麽不分出去單過?”
“因為祖母,所以沒有分,皇上,臣妾想著,父親已經這樣了,京城裏呆著,也難免難受,不如讓他們會到老家去休養,說不定心情一好,這病就能好一些。”
“這樣倒也好,不過朕覺得,好把你二叔和你父親給分開,不然到了老家,就不好說了。你那二叔不是想要官嗎?朕手裏倒是有好幾個地方人需要人過去。”
李伽羅忙打斷,“皇上,臣妾二叔這樣人,要是真當了官,豈不是成了害人了?千萬不要給他官做,他要是當了官,指定會覺得宮裏有個當妃子侄女兒,就為非作歹起來。”
皇上笑道:“官有各種,朕又不是讓他當一個地方父母官,何況,一個地方和另一個地方不同,富庶地方,自然人人都想去當官,可是那些偏僻地方,卻不是當官樂意去,老百姓少,有地方十裏不見一戶人家,也是當官,愛妃二叔,就是想幹壞事兒,也幹不出來。”
皇上打算把武正義給派到西北那邊一個小縣城裏,說是縣城,其實呢,大部分地方都是戈壁,連個人影子也沒有,到那個地方,要去找上峰,都得走好幾天,所以皇上覺得這種地方適合武正義這種人,而且,名分上還好聽,也是一個縣太爺,對淑妃未嚐沒有好處,起碼她二叔是一個縣令了。
武正義不是想當官嗎,他就賞給他一個官去,那地方要想出政績,難上加難,而那地方民風彪悍,如果武正義真想魚肉鄉民,那看他有沒有那個膽子了。
不出政績,就不能調回來,那邊呆個十年八年,人就老實了。
所以,淑妃何必為這樣小事擔心和操心?
想來,這武正義因為要當官了,依著他性子,肯定怕被武正道給拖累,絕對會主動說出分家二字。
“至於你父親,朕還是想了,隻要把你二叔給調走了,他還是京城住著比較好,畢竟京城裏有太醫,也方便他治病。至於你祖母,就看她自己選擇了,是跟著你父親京城,還是跟著你二叔出去外任。即便她跟著你二叔去外任,也沒有人會說你父親不是,畢竟,你父親如今已經這樣了,你二叔孝敬你祖母,也是他應當責任。”
皇上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李伽羅說道:“皇上是不是想讓臣妾二叔覺得去地方是個很好地方啊。”
“愛妃就是聰明,隻不過稍微誇張一點兒,也不算什麽,畢竟,他不是想當官嗎,隻要有官做哪裏是吃苦?”皇上微笑著說道。
皇上威武!所以正當武家大房和二房鬧騰個沒完時候,武二老爺天上掉餡餅,竟然得了一個縣太爺官,隻不過這個叫葉縣地方是哪裏,武二老爺不知道,阮氏也不知道。
但是那又什麽關係?想他一個白丁,連個秀才都不是,就能當縣太爺了,這是多好事兒?
武大老爺十年寒窗苦,才中了進士,開始不也是七品官嗎?如今他武正義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當了七品縣太爺,所以他能不高興嗎?
不過晚上時候,阮氏卻說道:“看宮裏娘娘意思,是想靠我們當靠山了,大房那邊絕對不指
望了,我看不如我們走之前,把家給分了好了。免得還有個拖累。”
武二老爺說道:“這能成嗎?再怎麽樣,淑妃娘娘可是大哥女兒。”
一分家,這好處是不是就少了?淑妃娘娘生氣怎麽辦?
“你傻啊,你那好大哥和好大嫂,以前幹得事兒,你都忘了?他們說起來,還是淑妃娘娘仇人呢,要不然娘娘怎麽輕易就扶持老爺你了?殺母之仇,那可是天大仇恨,你覺得淑妃娘娘會忘?要是忘了,當初我們來京城,怎麽隻給錢氏了封號?以前淑妃是沒有那個能力,現有能力了,不可著勁兒折騰大房人?與其這樣,咱們還不如分家,反正咱們和淑妃娘娘沒有什麽仇恨,到時候娘娘說不定還要靠我們呢,你自己想一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武正義一想,對啊,可不就是這個理兒?現大哥已經癱了床上,以後也就是這樣了,他現可是要蒸蒸日上,何必還要帶著大房這個拖累?
“不過,真要分家了,大房家產?”武正義有些舍不得這個。
“這有什麽?大哥不是沒有兒子嗎,目前又這樣了,到時候總要找人養老送終,難道不會找咱們兒子?東西順理成章就成了咱們東西,現不過是大房代為保管罷了。”
大房沒有兒子,就幾個姑娘,還不是以後他們二房說了算?
武正義被說動了,分家就分家,免得真還要照顧大哥一輩子。
而且淑妃那邊,隻能依靠自己這個二叔了,他也不怕淑妃不跟自己親近。
所以武正義和阮氏跟武老太太和雲氏直接提出了分家打算。
“以後我們就要去葉縣去了,家裏連小輩都成親了,再住一起,也不像話,所以我們去葉縣之前,先把家給分了吧。”武正義說道。
作者有話要說:皇上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武二老爺去當‘開拓者’去了!
這武大老爺中風,不就什麽事兒都辦不成了?
至於武二老爺,膽子小,還沒有官位,而且是淑妃二叔,又隔了一層,別人想找也不會找他事兒。
因為他沒有官位,禦史就彈劾不了他。何況,現大家都知道武大老爺中風了,武二老爺所做事兒,和武大老爺就沒有任何關係了。
“主子,小六子會不會?”琥珀有些擔心問道。
李伽羅道:“既然讓他做事兒,就該相信他。不然這宮裏,咱們就寸步難行了。你放心,小六子心裏有數,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何況,本宮讓他做這事兒,他心裏才會安心。”
隻有信任人才會讓他辦這種事兒,李伽羅不介意讓小六子知道自己一些事情。
讓小六子安排了人進了武府,當然,是暗地裏,武正道好好清閑日子不過,想要牽扯到鹽運,她怎麽可能讓人如意?
既然武正道還當著武婉貞爹,那就為武婉貞犧牲一回,又有何不可?
隻有躺床上不能言不能語了,才會不惹是生非。
當然,如果不是他自己好色,那麽也不會有這個下場。
李伽羅未嚐沒有替錢氏報仇心思,武正道如果自己不作,她也不會出手,可惜,他真‘不負眾望’,偏偏要作。就讓他床上安享富貴吧。
小六子自然知道該怎麽做,既然他已經跟了淑妃,那就是生死追隨事兒了。
主辱臣死,這點子道理他明白很。
所以絕對沒有要背叛主子意思,因這宮裏,一個背主奴才,以後能有個什麽好下場?
給主子辦事兒,那就認真辦,不要問個為什麽。
因為淑妃父親中風了,皇上一直陪著淑妃,同樣,也給武家送了許多藥材和補品,但是武大老爺病是已經治不好了。
雲氏武大老爺病情穩定後,就進了宮,見了淑妃,把情況跟淑妃娘娘說了。
當然,她不會說,是因為武大老爺和小妾鬼混,所以才成了現這個樣。
雲氏因為這個事兒,也知道淑妃不會這個時候,問她關於錢小寶情況,所以倒覺得武正道中風了,還是不錯。
“家裏老太太不舒服,說來說去,都說是娘娘二叔沒有個爵位,怕以後被人欺負。”
給老太太上藥,雲氏是一點兒也覺得有心理障礙。
何況,淑妃娘娘還是大房。
淑妃娘娘說道:“朝廷裏爵位,是說來就來?老太太這不是讓本宮為難嗎?難道外麵真有人敢平白無故就欺負我們武家人?”
雲氏道:“這倒也不是,因為有娘娘宮裏,所以大家對咱們家都很客氣。”
“母親是個明白人,那就回去跟他們說,安安分分過日子,隻要本宮宮裏一日好,他們就會安然無恙,別想些異想天開事兒,不然,到時候本宮也保不住他們。”
雲氏忙道:“娘娘說對,隻是,娘娘,我們大房一直沒有個男丁,現老爺又成了這樣,不知道以後怎麽辦好。”
李伽羅問道:“父親和母親是怎麽打算?”
雲氏道:“想著老爺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能好了,老爺才四十來歲,過幾年再說。”
也就是想維持現狀了。
不想過繼二房孩子,李伽羅說道:“那麽幾年以後呢,有什麽打算,本宮是說,如果父親一直沒有好,畢竟他病不容易好。父親和母親真不想過繼個孩子嗎?”
雲氏說道:“不瞞娘娘說,要是過繼孩子,隻想著自己親生父母,那麽不過繼比過繼要好。關係越親近,到時候越不好說,臣婦想著,幾年以後,真老爺病沒有好,就從武家老家找個近枝孩子過繼。”
李伽羅問道:“近枝?據本宮所知,武家幾代單傳,怎麽可能有近枝?”
雲氏說道:“武家是三代單傳,可是三代以上,還是有人,臣婦和老爺也商量了,找個品行忠厚,從小養著,隻要能給我們養老送終就可。”
李伽羅道:“既然你們已經商量好了,本宮也不好多說什麽。讓父親安心,好好養病。需要什麽,管派人來找小六子。”
把雲氏給送走,李伽羅心道,這武家和武正道如此,她也不用放多精力武家了。
至於武家二房,是好拿捏很。何況,那阮氏沒有召,是進不了宮。而且,李伽羅會讓人暗示雲氏,讓她把家給分了。
把武家二房分了,名義上,就和武家大房已經沒有了明確關係。事實上,雲氏想要拿捏阮氏等人,還真就要把分家給說出來。
不然雲氏自己也怕被二房人拿捏手裏,而不得動彈。
雲氏娘家人,恐怕得了消息,也會給雲氏主持公道吧。
現如今,武家大房當家人已經這樣了,二房還真沒有依附大房借口。
以前是因為大房武正道是當官,有前途,所以照顧自己弟弟,讓弟弟跟著一起過日子。可是現呢,武正道已經中風了,如果二房人還這裏住著不走,那麽別人就會說,二房人想要謀奪大房家產,就是想要把孩子過繼過去,那麽也得搬出去,這才是常理。
雲氏想來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肯定是要有所準備。
那麽就讓雲氏和二房人去爭,去鬥吧,李伽羅就沒有那個閑工夫管這個事兒了。
就是以後武正義這個名義上二叔惹了事兒,也隻會怪到他本人身上,因為都是他趁著自己大哥癱瘓床,欺瞞著自己大哥,做出這樣事兒。
世人隻會是這個想法和看法,人那,一生病床,不能動了,同情心反而就站了此人身上。以後所有過錯都是武正義身上了,當然,如果他安安分分,那麽就什麽事兒也沒有。
不過,如果前麵有個比較有前途事兒,武正義會不會甩開大房人,自己去奔前程呢?
李伽羅想了想,心裏已經有了主意。
皇上知道雲氏這個人來過,怕雲氏說了什麽不中聽話,讓淑妃心裏不好受,所以也趕緊過來。
李伽羅知道皇上想讓自己主動說,於是也沒有客氣,就‘照實’說了。
“臣妾現才知道,原來祖母心也是偏。按說祖母是臣妾長輩,臣妾不該說她是非,但是皇上是臣妾夫君,是臣妾親近人,臣妾想著,不和您說,和誰說?”
皇上聽了心裏妥帖,他還就怕淑妃什麽都藏心裏不說,到時候悶出病來了,何況,武家事兒,他自認為是非常容易事兒,他絕對能出手就解決了。
能給自己女人解決問題,作為男人,皇上還是有滿足感。
“愛妃說對,以後有什麽為難事兒,不妨和朕說說。”皇上道。
這也是皇上寵你時候,才能如此,等皇上厭惡你了,或者冷淡你了,絕對不能如此說話。
李伽羅道:“父親癱瘓床,祖母說要讓父親把爵位讓出來,給二叔,臣妾實是想不明白,祖母到底心裏有沒有父親,父親現情況已經這麽糟糕了,她不是應該寬慰父親嗎?怎麽就這麽迫不及待想要把爵位給二叔?再說,這爵位哪裏是她說讓就讓,把朝廷律法當成了什麽?
要不是她這樣對待父親,臣妾也不會心裏埋怨她。說句實話,要不是父親當年中了進士,二叔他們還老家呢,可是現父親成了這樣,他們又哪個記得父親好?
隻看著父親成了這樣,就不管不顧了,哪怕是個外人也不會這樣吧。母親還說,這個他們沒有答應,二叔他們就想著讓二叔一個兒子過繼給父親,連祖母也是點頭了。臣妾一想著這個,就覺得心寒,是不是父親不答應,他們就要逼著父親答應?這還是親人嗎,仇人也不過如此了。”
皇上麵前多說說二房壞話,到時候這個武正義真要腦子一熱,做出什麽事兒來,她自己就安全了。
因為武正義是個連親兄弟都不顧人,不用說她這個侄女兒了。
皇上聽了說道:“愛妃二叔如今已經這麽大了,怎麽不分出去單過?”
“因為祖母,所以沒有分,皇上,臣妾想著,父親已經這樣了,京城裏呆著,也難免難受,不如讓他們會到老家去休養,說不定心情一好,這病就能好一些。”
“這樣倒也好,不過朕覺得,好把你二叔和你父親給分開,不然到了老家,就不好說了。你那二叔不是想要官嗎?朕手裏倒是有好幾個地方人需要人過去。”
李伽羅忙打斷,“皇上,臣妾二叔這樣人,要是真當了官,豈不是成了害人了?千萬不要給他官做,他要是當了官,指定會覺得宮裏有個當妃子侄女兒,就為非作歹起來。”
皇上笑道:“官有各種,朕又不是讓他當一個地方父母官,何況,一個地方和另一個地方不同,富庶地方,自然人人都想去當官,可是那些偏僻地方,卻不是當官樂意去,老百姓少,有地方十裏不見一戶人家,也是當官,愛妃二叔,就是想幹壞事兒,也幹不出來。”
皇上打算把武正義給派到西北那邊一個小縣城裏,說是縣城,其實呢,大部分地方都是戈壁,連個人影子也沒有,到那個地方,要去找上峰,都得走好幾天,所以皇上覺得這種地方適合武正義這種人,而且,名分上還好聽,也是一個縣太爺,對淑妃未嚐沒有好處,起碼她二叔是一個縣令了。
武正義不是想當官嗎,他就賞給他一個官去,那地方要想出政績,難上加難,而那地方民風彪悍,如果武正義真想魚肉鄉民,那看他有沒有那個膽子了。
不出政績,就不能調回來,那邊呆個十年八年,人就老實了。
所以,淑妃何必為這樣小事擔心和操心?
想來,這武正義因為要當官了,依著他性子,肯定怕被武正道給拖累,絕對會主動說出分家二字。
“至於你父親,朕還是想了,隻要把你二叔給調走了,他還是京城住著比較好,畢竟京城裏有太醫,也方便他治病。至於你祖母,就看她自己選擇了,是跟著你父親京城,還是跟著你二叔出去外任。即便她跟著你二叔去外任,也沒有人會說你父親不是,畢竟,你父親如今已經這樣了,你二叔孝敬你祖母,也是他應當責任。”
皇上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李伽羅說道:“皇上是不是想讓臣妾二叔覺得去地方是個很好地方啊。”
“愛妃就是聰明,隻不過稍微誇張一點兒,也不算什麽,畢竟,他不是想當官嗎,隻要有官做哪裏是吃苦?”皇上微笑著說道。
皇上威武!所以正當武家大房和二房鬧騰個沒完時候,武二老爺天上掉餡餅,竟然得了一個縣太爺官,隻不過這個叫葉縣地方是哪裏,武二老爺不知道,阮氏也不知道。
但是那又什麽關係?想他一個白丁,連個秀才都不是,就能當縣太爺了,這是多好事兒?
武大老爺十年寒窗苦,才中了進士,開始不也是七品官嗎?如今他武正義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當了七品縣太爺,所以他能不高興嗎?
不過晚上時候,阮氏卻說道:“看宮裏娘娘意思,是想靠我們當靠山了,大房那邊絕對不指
望了,我看不如我們走之前,把家給分了好了。免得還有個拖累。”
武二老爺說道:“這能成嗎?再怎麽樣,淑妃娘娘可是大哥女兒。”
一分家,這好處是不是就少了?淑妃娘娘生氣怎麽辦?
“你傻啊,你那好大哥和好大嫂,以前幹得事兒,你都忘了?他們說起來,還是淑妃娘娘仇人呢,要不然娘娘怎麽輕易就扶持老爺你了?殺母之仇,那可是天大仇恨,你覺得淑妃娘娘會忘?要是忘了,當初我們來京城,怎麽隻給錢氏了封號?以前淑妃是沒有那個能力,現有能力了,不可著勁兒折騰大房人?與其這樣,咱們還不如分家,反正咱們和淑妃娘娘沒有什麽仇恨,到時候娘娘說不定還要靠我們呢,你自己想一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武正義一想,對啊,可不就是這個理兒?現大哥已經癱了床上,以後也就是這樣了,他現可是要蒸蒸日上,何必還要帶著大房這個拖累?
“不過,真要分家了,大房家產?”武正義有些舍不得這個。
“這有什麽?大哥不是沒有兒子嗎,目前又這樣了,到時候總要找人養老送終,難道不會找咱們兒子?東西順理成章就成了咱們東西,現不過是大房代為保管罷了。”
大房沒有兒子,就幾個姑娘,還不是以後他們二房說了算?
武正義被說動了,分家就分家,免得真還要照顧大哥一輩子。
而且淑妃那邊,隻能依靠自己這個二叔了,他也不怕淑妃不跟自己親近。
所以武正義和阮氏跟武老太太和雲氏直接提出了分家打算。
“以後我們就要去葉縣去了,家裏連小輩都成親了,再住一起,也不像話,所以我們去葉縣之前,先把家給分了吧。”武正義說道。
作者有話要說:皇上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武二老爺去當‘開拓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