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到底是人才還是廢物,到底是千古功臣還是千古罪人,到底是紈絝子弟還是風流人物,我想這些都是見仁見智的觀點,今天,我在這裏要講述的乃是有關於張學良在東北易幟之後統治東北的一個問題,從這個問題上來說,我認為張學良根本就是一個窩囊廢,而這個問題就是張學良在東北執政時期,如何抵禦日蘇兩國對中國東北的侵犯!


    在東北易幟以前的張學良我就對這個問題是不點評了,因為,那個時期,張學良隻不過是他的父親張作霖一個助手而已,根本就不是“話事人”,如果,把中國東北這個時期對付日蘇或者日俄的問題來“為難”張學良,那麽,未免世人是顯得有點不厚道了。


    早在張作霖執政時期,張作霖不僅僅是要對付日本侵犯中國東北的陰謀,而且,他還要提防蘇聯人對中國東北的摩拳擦掌,其他的我就不說了,在張作霖對付蘇聯的手段上,其中一點就是張作霖利用當地土匪和沙俄白軍對蘇軍邊防部隊實施挑釁。(搜索出自網絡搜狐網站)


    可能在許多人的眼中是認為中國土匪隻不過是一些散兵遊勇和烏合之眾,絕對不是什麽重要角色,甚至,中國土匪對中國而言乃是可有可無,或者說是隻會危害國家,卻不會幫助國家的角色,今天,筆者在這裏就不按一語,因為,今日在此處,我覺得討論當時中國東北局麵有多麽嚴峻比中國土匪到底算“老幾”是重要多的多,也是有意義的多!


    當然了,口說無憑,再加上,本人隻是一介平民,筆者說的話也許你們根本不信,當時,如果,我在這裏是提到一本書,也許,你們能夠大致上了解明白九一八事變以前,中國東北是麵臨一種怎麽樣子的危難情況了。


    在《九一八事變前東北境內外國軍事勢力研究》這本書中大致講述的內容乃是――“九一八”事變前,外國軍事勢力侵入中國東北境內,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的一種必然結果。當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一個重要的標誌是利用軍事力量開辟國際經貿市場。為了打開中國封閉的大門,帝國主義采用炮艦政策逼迫中國開放港口、割讓土地等。實現通商後,各帝國主義國家又以“巡查貿易”和護僑護商為由,強迫中國政府同意外國軍艦有權在中國港口“往來遊弋”。允許外國兵船“進人中國各口岸”的簽約,致使中國沿海、沿江、內河腹地到處有各國軍艦遊弋或停泊,有不同顏色不同樣式的海軍陸軍旌旗飄蕩。據倫敦路透社1927年6月12日電稱:“現在駐華各國海軍力量之大,為從來所未有。總計有軍艦一百七十一艘。”外國兵艦在我國各口岸遊弋,是對我主權的嚴重踐踏……


    雖然,這本書的簡介是隻有短短的三百餘字,可是,就是這區區三百多個字卻絕對能夠讓任何人明白清末民國時期的中國東北問題是有多麽的嚴重,而且,當時的中國人可是一盤散沙,絕對不是“同仇敵愾,全民皆兵”的狀態,非筆者悲觀,隻是,筆者真的認為如果,就算是中國人以舉國之力上下齊心對付日蘇或者日俄其中一國也許還有勝算而言,倘若,日蘇或者日俄齊心協力對付我們中國,我們中國人真的要以屈辱性的失敗告終!更何況,當時的中國東北的保衛力量基本上是隻有中國奉軍以及後來的中國東北軍了。


    麵對這種情況,想當然也很自然也是絕對沒有錯的是,我們中國人必須應該采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的政策來麵對日俄或說日蘇兩國對中國東北的侵犯,並且,值得說明的是,日蘇或者日俄兩國都是要以滅亡征服中國為主來對待中國東北三省,隻不過是以中國東三省為基地而已進行侵略中國,如此,我們更加應該執行這個政策來對付日俄或者日蘇兩國!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通過東北易幟成為張作霖的繼承人,不過,後者比起前者自己的老爹管理東三省實在是不怎麽樣,張作霖還知道聯合土匪來對付蘇聯日本以此保衛中國東三省,而張學良幾乎是到了隻知圍剿土匪,不懂聯合土匪抵禦日蘇兩國對中國東三省的侵犯。


    說起張學良的剿匪最早就要從1920年開始講起,圍剿的乃是吉林的土匪,1920年春節前夕,張學良奉父親張作霖之命來到吉林,專程給吉林督軍鮑貴卿拜年。鮑貴卿是張作霖的兒女親家,他的兒媳張首芳就是張學良同母姐姐。談話間,鮑貴卿說出近來吉林土匪猖獗,難以撲滅。張學良一時心熱,對鮑貴卿表示願意帶兵到吉林剿匪。……張學良率部在吉黑剿匪,共持續了一年的時間。1921年10月,張作霖電招張學良率部班師。張學良回到奉天時,張作霖親自率領一批老將前去迎接。見兒子初涉戰陣就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張作霖心花怒放。張學良自己在晚年也回憶說:“赴吉林剿匪,是我實地戰爭之始。”(發表於《江城晚報》2011年9月29日“市民記事”版之“老城軼事”專欄)


    本來,張學良要在中國東北剿匪根本就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因為,土匪有好壞之分,劣跡斑斑的土匪的的確確是禍害中國大地,不誅滅不足以平民憤,但是,張學良竟然在九一八事變以後還在“剿匪”實在是令人寒心,更是義憤填膺!


    1934年,張學良從海外歸來。34歲的他被任命為“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當時蔣介石是總司令,被稱為“剿總”,而張學良實際上代理了總司令的職務。這是針對中國共產黨進行的一次“圍剿”,而我黨也開始了英勇的反“圍剿”鬥爭。然而,張學良在擔任副總期間,卻也剿滅了不少真正的土匪。


    在他上任不久,有天,突然接到一份部下送來的呈報。張學良一看,這心裏的火兒就蹭蹭往上冒。呈報裏邊說,皖豫交界處有支真正的土匪隊,活動異常猖獗,他們為非作歹,在附近村子裏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激起了當地百姓極端的憤恨。更湊巧的是,這土匪頭子名叫張學良,竟然和他大名鼎鼎的張作霖得意公子一個名兒。張學良的字和馮庸的字相同,都叫“漢卿”,可咋說兩人也算得上是發小,馮庸也是個意氣風發的主兒。而如今,竟然有個土匪頭子和自己重名,真真辱沒了“學良”這倆字!這怎能不叫少帥張學良氣憤不平!


    少帥張學良就馬上命人調查這個土匪張學良,看其是什麽來曆。原來,土匪張學良是安徽阜陽人,恰恰比少帥張學良小七歲。這人的來曆也不簡單,也曾是功勳人家出身,他父親為北洋軍軍官,後來竟然成了土匪。而這位學良打小就非常勇猛,和他老爹一個性子,甚至比老爹還剽悍。雖是生下來就是土匪,可土匪爹卻不讓兒子做自己這行,於是這位生在土匪窩兒的十六歲少年就參加了北洋軍隊,因為作戰勇敢頗受賞識,也是戰功赫赫,不久之後升了營長。而我們的少帥張學良十六歲才剛剛與於鳳至結婚,正是夫妻和美的時候兒。


    很快,軍閥混戰的時代來臨,土匪張學良失去了靠山,於是打道回府,子承父業,幹起了土匪的勾當。那時候,少帥張學良正是聲名鵲起之時,土匪張學良也聽說了這個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為這同名的事情頗感得意。等到聽說和自己同名的張學良擔任了副總司令,他就更肆無忌憚起來,自封為司令,危害百姓的營生越做越猖獗,他甚至假借著“張學良”的名兒號令四方。比如在1933年8月,土匪張學良就率領著數千匪徒在皖豫之間大肆搶掠財物,甚至在太和縣就殺了有80多人。


    土匪張學良的事兒報上來後,少帥張學良一聲號令下,士兵出動,將土匪張學良打得連連後退,土匪張學良的勢力也越來越弱,終於隻剩了他老巢那一小片。1934年11月,土匪張學良在阜陽南鄉徐園子被抓獲。當抓獲匪首的文件到達少帥張學良的案頭上時,下級問他該怎麽處理。少帥張學良連眉頭都沒皺一下,立刻提起紅筆在文件“張學良”的“良”字旁加了一個反犬旁,並且畫了紅叉。於是,“良”變成了“狼”,得名為張學狼的匪首被迅速正法了。(這件事情被當時的《盛京時報》記載過)


    不錯,就算張學良誅滅的土匪武裝組織全部都是一等一禍國殃民的大惡人,可是,在九一八事變以前筆者就不說了,九一八事變之後,張學良竟然不懂得連橫合縱之法對付日蘇兩國,居然還去圍剿土匪,這難道不是一件本末倒置的事情,而且,我覺得,張學良要是把剿土匪的精力和時間花在圍剿土匪身上,隻怕,日蘇兩國也不敢在中國土地上這麽囂張!


    張學良倘若收編土匪可以更好的抗擊日蘇兩國絕非我散播出來的無稽之談,第一,不僅僅張作霖主政時期一方麵大力剿匪,一方麵是收編了不少土匪,以至於中國奉軍將領內大多是土匪出生,第二,國共兩黨發展隊伍、攻擊對方以及改造他人收編土匪都是以一個重要手段,尤其是中共的遊擊戰還是靠學習土匪戰術發展改進二來,第三,早在清末日俄戰爭時期,就有中國土匪抗擊日俄兩國軍隊的壯舉,他們有抗擊外國人的經驗,第四,中國土匪把自己地盤看的極重,這固然有不好的一麵,但是,隻要張學良懂的稍加利用也能夠化弊為利的,第五,張學良若不收編土匪,外國人侵略者就會收編土匪,以此消彼長之下,中國抗擊外國人局麵會更加惡劣!……


    管理東北即是九一八事變以前的張學良最主要是經曆了誅滅楊常、中東路事件、中原大戰等這些事件,看看這些事件張學良對中國所做的貢獻,統統都是張學良對內有功,對外有損的事件,要是張學良能夠去收編土匪,這些事件的結果就不會再是會讓外國人趁虛而入的局麵,至少是稍微有點改變,轉好的方向扭轉過去!


    曆史是無情的,張學良在治理中國東北是連連犯錯,在防禦日蘇兩國侵略中國東北的事情上,張學良根本就是一個垃圾貨色,這就是筆者對張學良的評價,隻是,可惜,張學良已死,我們根本無法得知為什麽張學良不聯合土匪對付日蘇兩國,這或許將會成為一個永遠的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國蕩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單並收藏新國蕩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