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


    “父皇,父皇!”


    李弘見到李治來了,急忙迎了出來,忽然一怔,又急忙行禮道:“兒臣參見父皇。”


    如今李弘已經長成翩翩少年,眉清目秀,隻是臉色有些蒼白,顯然是抱恙在身。


    “快些免禮。”


    李治拉著李弘的小手,略顯內疚道:“弘兒,這些日子委屈你了。”


    因為當時的情況是非常嚴峻,李治無奈之下,也將東宮給封鎖了,但這是在保護李弘呀,他害怕有人將東宮也給牽扯進去,那樣的話,他就會陷入左右為難你的境地,因為當時什麽情況都有可能發生,故此他必須要將一切都控製在手裏。當然,跟武媚娘不同的是,他親自來跟李弘解釋過這事,而且也不是完全禁錮他,他的老師還是能夠來這裏教他讀書,隻不過大臣都不能來東宮。


    李弘聽得眼眶一紅,不禁落下淚來,一邊哭著,一邊說道:“父皇,母後還好麽?兒臣想見母後。”


    這要是李世民的話,看到太子因為這點事就哭成這樣,肯定會非常不爽,太沒有男子氣概了,太不像我了,沒有一點儲君的樣子。但是李治不同,李治小時候也是非常愛哭的一個孩子,而且李弘首先想要見的就是自己母親,這跟他非常像似,當初長孫皇後死的時候,他都不知道哭暈過去多少回,人家都誇他仁孝,他看到太子這樣,覺得非常欣慰,太像自己,真好,笑道:“你母後非常好,你且放心,再過幾日,你便可以見到你母後了。”


    李弘聞言不禁大喜,道:“是嗎?兒臣真的可以馬上見到母後了。”


    李治點點頭,又非常關心的問道:“你的身體怎麽樣?”


    李弘撓著頭,笑道:“兒臣見到父皇,身體就感覺好多了。”


    李治聽得那是莫大的欣慰呀,眼看微微有一些濕潤,略顯哽咽的點點頭。


    遺憾的是,李弘不禁遺傳了李治的性格,而且也遺傳了李治的身體,就是體弱多病。


    李弘又是問道:“父皇,財政危機已經解決了麽?”


    李治笑道:“你放心,事情都已經解決了。”


    李弘激動道:“那真是太好了,我就知道父皇一定能夠帶領大唐度過這一場危機的。”


    李治摸了摸他的腦袋,意味深長道:“你可得加緊養好身子啊!”


    李弘使勁的點點頭。


    之所以李治沒有讓李弘立刻去見武媚娘,就是因為此案他還沒有把賬給算清楚。


    而且他等不下去了,這一筆賬,李治是不可能不清算的,差一點就將他的大唐給玩垮了,這要不追查到底,那今後誰都敢亂來,因為這都不是黨爭的問題,而是危機到國家的根本,而且脫離了他的掌控,這性質不一樣了。


    李治的心再軟,也不可能在這事上軟,故此李治很快便下令,要召開朝會。


    誰都知道,皇帝這是要跟他們清算了。


    這日清早,蕭條多日的太極宮,終於又變得熱鬧起來,這天都還未亮,許多大臣就已經趕來這裏等候,因為昨晚都沒有幾個人睡得著,李治這肯定是要大規模的清算,那當然人人自危,哪怕是留任的官員,也生怕被卷入其中。


    唯獨韓藝這廝睡得比較香,還都不願起來,他幾乎是在拂曉之時,才趕到宮門外的,路上是抱怨不斷,都打算奏請李治,將朝會改到下午開,幸好嬌妻都不在,否則的話,說不定會遲到的。


    “哇!怎麽這麽多人?是要自焚麽?”


    韓藝剛下馬車,一看這宮前跪坐著數百人,嚇得一驚,揉揉眼,再仔細一看,嘀咕道:“我還是走側門罷了。”


    忽聞後麵有人笑道:“尚書令是心虛了麽?”


    韓藝一怔,回頭一看,隻見李績笑吟吟的看著他,立刻好奇道:“司空此話怎講?難道也是跟我一樣,還沒有睡醒?”


    這小子真是越來越囂張了。李績嗬嗬道:“老夫興許沒有睡醒,但是尚書令肯定非常清醒的,否則的話,怎麽會如此當機立斷的要去側門。”


    “側門?”


    韓藝睜著眼說瞎話道:“什麽側門?司空說的話,我怎麽一句也聽不懂。”


    “是嗎?”李績知道這小子能繞,索性直接道:“難道尚書令不是害怕那些官員找你算賬,故此才想往側門走。”


    “官員?”


    韓藝故作愣了下,隨即探頭望去,長長哦了一聲,道:“我還以為這是在祭天了,心裏還正納悶著,怎麽跑到這裏來祭天,原來是那些被裁掉的官員呀。司空也忒瞧不起人了,我會怕他們?開什麽玩笑,司空,你敢跟我賭一局麽?”


    李績道:“賭什麽?”


    韓藝道:“我三句話就能讓他們全部退去,若是不能,我捐一百貫給軍籍戶建昭儀學院,反之,司空就捐五十貫。”


    李績笑道:“什麽五十貫,一百貫。”


    “一言為定。”


    韓藝說完就邁著霸王不往那邊走去,囂張的一塌糊塗。


    跪坐在那裏的官員,那全都是剛剛被裁掉的官員,當初他們不敢怎麽鬧,那是因為到處拿刀的莽夫,他們害怕,但是這事不能就這麽算了,他們可是既得利益者,他們是封建社會的統治勢力,他們怎麽可能會害怕當官的,這肯定是要鬧到底,朝廷不能這麽幹,如今戒嚴已經解除,他們心中再無擔憂,今日便是來向李治申訴的,這莫名其妙被裁,真是太冤了,他們也有正當的理由。


    當他們看到韓藝走了過來,那真是仇人見麵分外眼紅,個個都睜大眼睛,你出現也就罷了,竟敢這麽走囂張的步子,欺人太甚啊。


    “尚書令,你終於肯露麵了。”


    “你憑什麽將給我們裁了。”


    “今日你要不給我們一個說法,你休想離開。”


    ......


    他們一直都想找韓藝,但是韓藝一直都是讓崔戢刃他們去應付,都沒有跟他們照過麵,所以他們見到韓藝出現,個個都是咬牙切齒,激動萬分,紛紛上前,要討一個說法。


    “等下!”


    韓藝突然高舉雙手,大吼一聲。


    那些官員嚇得一怔。


    韓藝目光冷冷一掃,指著他們道:“你們這些蠢貨,被人利用了,都還不知道,還在這裏跟我嚷嚷著,你們知不知道,你們將要大禍臨頭了!”


    “哼!尚書令,你---你休要嚇唬我們,我們不會怕---怕的。”一個官員鼓起勇氣嚷嚷道,但是眼中分明很是忐忑不安,就連說話都大舌頭。


    “我嚇唬你們?你是在搞笑麽?我尚書令日理萬機,連睡覺的功夫都沒有,大清早特地跑來這裏嚇唬你們,你們也忒看得起自己了,告訴你們,我可是懷著仁慈之心,過來搭救你們的。”韓藝指著他們道:“你們當了這麽多年的官員,應該今日的朝會的目的是什麽。我不知道是誰慫恿你們來的,但是那些慫恿你們的人,一定是別有意圖!我奉勸你們一句,清白的人,趕緊離開這裏,否則的話,必將牽連其中,至於那些不清白的,你們愛走不走,我無所謂的,反正你們想逃也逃不了的,至於精簡官吏之事麽,到時朝廷自會給你們一個說法。”


    “好!但願尚書令言而有信,我---我等先告辭了。”


    嘩啦一聲,數百官員全部退去,一個不剩。


    小樣!還想哥較勁,哥隻是懶得浪費口水而已,豈會怕你們。韓藝回到李績身旁,笑道:“我就代那些軍籍戶感謝司空的慷慨捐助。”


    李績都已經無話可說了,道:“真是厲害啊!”


    “哪裏,哪裏。”


    韓藝笑著點點頭,又一伸手向皇宮的正門,道:“司空,請。”


    李績尷尬的點點頭。


    二人並肩入得太極宮,但見在太極殿門前已經站滿了人。


    他們一見李績和韓藝來了,趕緊過來行禮。


    如今他們兩個一個是武將之首,一個是文臣之首。


    韓藝拱拱手,回得一禮,然後便往邊上的角落裏麵走去,衝著幾個年紀跟他差不多大的人說道:“你們幾個也真是的,見到尚書令都不過來拍馬屁,真是豈有此理。”


    王玄道微微笑道:“我怕我們過去,又會讓尚書令感到自己被降職了。”


    “這倒也是。”


    韓藝笑著點點頭,又朝著崔戢刃道:“崔中丞,長孫少監,你們兩個能否先站過去一點?”


    崔戢刃、長孫延一愣,不明所以,但還是照做了。


    韓藝又朝著盧師卦、王玄道、鄭善行、狄仁傑、任知古五人道:“各位,在這期間,我知道我的語氣有些不太好,在這裏向你們說一聲抱歉。”說著,他拱手一禮,緊接著又道:“但我就是故意那麽做的,我知道你們都是心有抱負之人,但是當時那情況,我沒有時間跟你們解釋太多,我也沒有精力去顧忌你們的性格,我必須得那麽做,唯有如此,我的政令才能夠立刻下達,還請各位多多包涵,勿要介懷。”


    狄仁傑、任知古有些惶恐不安。


    他們都覺得,如今你已經成功的挽回這一場危機,那當然你說什麽都是對的,他們也沒有記怪韓藝對他們冷嘲熱諷的。


    盧師卦拱手笑道:“尚書令言重,其實尚書令說的那些話都是非常有道理的,我等也從中學得很多。”


    鄭善行道:“且不說尚書令說得有不有理,隻要百姓能夠安然度過這一場危機,就算受到再大的委屈,我等也不會計較的。”


    王玄道道:“隻是不知道尚書令為何讓崔兄站到一邊去。”


    韓藝瞧了眼崔戢刃,道:“因為我對他沒有任何愧疚,反之,我心裏非常爽。嗬嗬。”


    崔戢刃笑道:“尚書令還真是恩怨分明啊!”


    韓藝笑道:“那是,我又不是君子,我是商人,不論是非黑白,好事,我就十倍收回,壞事,我就十倍奉還,就是這麽簡單。”說著,他又朝著狄仁傑道:“小傑,不錯呀,趁我不在,將我的夢兒給勾走了,你知不知道這讓我鳳飛樓市值大打折扣。”


    小傑?狄仁傑尷尬道:“尚書令,這我---!”


    韓藝擺擺手道:“行了,行了,這生米都已經煮成熟飯,還說這些幹什麽,今後好好過日子,這千年才修得共枕眠,要好好珍惜才是。”


    分明就是你要說的好嗎。但是沒有辦法,誰讓韓藝是尚書令,狄仁傑隻能點點頭,道:“是,下官一定會謹記的。”


    王玄道突然道:“不知雲城郡主和牡丹姐可還好?”


    “就你這廝最不會聊天。”


    韓藝指了下王玄道,旋即拂袖憤怒的離開了。


    王玄道若有所思道:“難怪這麽多人想到尚書令,原來如此。”


    鄭善行笑道:“我倒是覺得他一點都沒有變。”


    崔戢刃道:“改變還是有的,當初來到我崔家的時候,他可沒有這麽囂張。”


    王玄道笑道:“看來崔兄還得感謝我,若非我當初出麵相勸,隻怕崔兄就不僅僅是站過去一點點。”


    崔戢刃沒好氣道:“你還好意思說,早知有今日,我當初就應該狠狠羞辱他一番,就是因為你,我當時才輕易的放過了他,否則的話,他還真不一定有今日。”


    ......


    閑談之間,這太極殿的殿門是終於打開來了,這可能唐朝建國以來,時隔最久的一次朝會,中間可是間隔了幾年,大臣們都這對太極殿感到陌生了。


    以前太極殿內那是文武百官,一派盛世的景象,但是如今的話,都還沒有滿員,還有十餘個空缺的位置,雖然人還是不少,但顯得有些稀稀散散,因為最重要的幾個人都不在。


    過得一會兒,李治才出現,神情非常凝重,恨不得左手油漆桶,右手劈瑣斧,生怕別人不知道他今日是來討債的。


    三呼萬歲過後,李治立刻就道:“帶上他們上來吧。”


    這是多麽的迫不及待呀!


    過得一會兒,隻見一群身著紫袍的官員,在禁衛軍的“護送”之下,入得太極殿內。


    正是李義府、許敬宗、辛茂將、許圉師、盧承慶,等一幹樞要大臣。


    個個都是麵容憔悴,哪有他日那般風光。


    李治看到這些人,心裏那個恨呀,牙都快咬碎了。


    幾千萬貫就這麽打了水漂,麵臨著傾家蕩產,你說他心裏是個什麽滋味。


    “陛下,冤枉!臣是冤枉的啊!”


    忽聽得一聲叫喊,隻見李義府突然跪在地上,大聲哭喊道。


    而許圉師等人都是垂著頭,來到中間,默默的跪在地上,齊聲道:“臣有罪,臣辜負了陛下的信任,還請陛下降罪於臣。”


    “這你們放心,朕這回不會輕易繞過你們的。”


    李治回答的非常自然,可見這句話都憋了好久,不禁又看向李義府,笑道:“如此說來,你們中間也就李中書還算是清白無辜的。”


    許敬宗忙道:“陛下,老臣也是無辜的呀,老臣一直跟著陛下在洛陽,對此是一無所知。”


    “是呀!差點忘記許愛卿一直都跟在朕的身邊。”李治笑著點點頭。


    許敬宗傻乎乎的點點頭。


    李治又道:“將那些東西給朕拿上來。”


    “喏!”


    過得片刻,就見到兩個兩個的禁軍將士,抬著一箱箱金銀珠寶、銅錢,往裏麵走。


    那些站著的官員側目看去,臉上都露出震驚之色。


    過了好一會兒,還在往裏麵抬。


    這究竟有完沒完呀!


    那些禁軍將士也比較可惡,就將這些珠寶放在這些樞要大臣的身邊,將他們團團圍住。


    看上去是極為諷刺啊!


    大家終於領悟了一句話,坐擁萬貫家財。


    李治問道:“李中書,許侍中,你們可認識這些東西?”


    李義府矢口否認道:“陛下,這些東西臣都沒有見過,決計不會是臣的,是有人想栽贓於臣,臣是無辜的呀!”心裏嘀咕,我來的時候,那錢都還在家裏,不可能是我的。


    許敬宗也是茫然的直搖頭道:“老臣也從未見過這些東西。”


    “朕相信你們都沒有見過。”


    李治笑著點點頭,又道:“因為這是從李中書的女婿柳元貞,許侍中的兒子許昂家中搜查出來的。”


    他們兩個才是官營作坊的管事人。


    李績他們無比震驚,敢情不是李義府的,他們的女婿、兒子都撈了這麽多,那他們家裏......!


    這真是細思極恐啊!


    李義府愣了愣,立刻叫道:“陛下---!”


    “住口!”


    李治怒喝一聲,道:“事到如今,你還不知悔改。”說著,他將桌上的一遝罪狀扔了下去,站起身來,道:“若是將你府中的贓款全部拿到這裏來,朕的太極殿恐怕都裝不下。”


    那些罪狀如雪花般的飄到李義府身旁來。


    李義府稍稍看了一眼,便是麵如死灰,渾身顫抖著,突然猛地叩頭道:“陛下饒命,陛下饒命,微臣知錯了,微臣知錯了。”


    砰砰砰!


    太極殿的地板那是木的,叩頭發出的聲音,真是很有感覺。


    韓藝看在眼裏,都有一種想為他求情的衝動,這麽好的隊友,今後上哪去找呀。


    “饒命!”


    李治都笑了,指著李義府是咬牙切齒道:“朕要將你五馬分屍,朕要將你們滿門抄斬。”


    如果是剛開始的時候,他興許還沒有這麽氣,如今這怨氣肚子裏麵滾了一年之久,都已經發酵了,尤其是看到那些觸目驚心的罪狀,光柳元貞家裏就搜了出來了好幾萬貫財物,其中還沒有算上糧食哦,在唐朝貪汙幾萬貫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李義府家裏就更加不用多說,基本上每個人都知道李義府貪汙受賄,隻是當時武媚娘罩著,大家也拿他沒有辦法,李治心裏也清楚,如今這情況可就不同,他心裏是恨不得吃李義府的肉,喝李義府的血。


    五馬分屍,滿門抄斬,這簡直就是宰相的最高待遇,沒有比這更加狠的。


    許敬宗聽罷,知道這回李治不是站在上麵唱戲,是要跟他們動真格的,當即也都嚇傻了,他也後來才來到洛陽的,沒有想到事情會這麽嚴重。


    許圉師他們也都在顫抖著,李義府是五馬分屍,那他們最少也得是一個斬刑吧。


    這個就太冤了!


    他們幾個都沒有貪錢,隻是說被武媚娘新政給綁住了。


    正當這時候,長孫延突然站出來道:“陛下還請息怒,根據我大唐律例......!”


    “這裏沒你說話的份。”


    李治一言就將他給懟了回去。


    這要不將李義府五馬分屍,他怎出得了這一口惡氣。


    不過懟完之後,他又有些犯愣,怎麽長孫延幫李義府求情,這又是什麽情況。


    不僅是他,崔戢刃他們都感到非常詫異,按理來說,這時候長孫延應該是最開心的,無緣無故就報了大仇。


    長孫延非常委屈呀,他隻是想提醒李治,咱們大唐律例沒有五馬分屍這一招,最多也就是斬刑,你怎麽能夠亂用刑法。


    李義府本來都快嚇昏過去,長孫延突然一打岔,他不禁也看了眼長孫延,忽然,他的餘光看到站在最前麵的一人,猛然驚醒過來,倏然原地蹦起,指著站在最前的那人道:“陛下,是他,這都是韓藝弄出來的,他與長孫無忌勾結想要圖謀不軌。”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驚呆了,包括李治和長孫延在內。


    韓藝跟長孫無忌勾搭?


    這真是非常勁爆的黑幕啊!


    李義府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被自己的智商感動,自己真是臨危不亂呀,又道:“陛下若是不信,可找袁公瑜來詢問,是他當初發現韓藝與長孫無忌密謀的。”


    李治哪裏會信這話,袁公瑜不也是你們的人麽,如果韋思謙這麽說,他可能感到一些些懷疑,隻覺得李義府已經瘋了。


    正當李治準備叫人將李義府給押下去的時候,忽聞韓藝詫異道:“你們派人跟蹤我?”


    眾人立刻看向韓藝,隻見韓藝一臉震驚的看著李義府。


    李績不禁眉頭緊鎖。


    而崔戢刃則是豁然開朗,心道,原來如此。


    李義府激動道:“陛下,你看,微臣沒有騙你,他自己都承認了。”


    李治根本沒有在聽,他隻是驚訝的看著韓藝。


    韓藝瞧了眼李治,點點頭道:“回稟陛下,微臣當初的確與長孫無忌見過一麵。”


    李治眯了眯眼,麵無表情的問道:“是見過一麵,還是密會?”


    “應該算是密會。”韓藝如實道。


    李治眉頭緊鎖,哦了一聲,道:“不知你們為何要遮遮掩掩的?”


    韓藝道:“是長孫無忌先約的臣,他是想托付了臣幫他辦一件事,臣當時也答應了他,並且已經做到了。”


    李治麵色一驚,都已經做到了?忙問道:“什麽事?”


    韓藝看向長孫延。


    長孫延是一臉懵逼。


    李績他們也都懵了。


    這劇情翻轉的實在是太離譜了。


    李治問道:“究竟是什麽事?”


    韓藝道:“長孫無忌希望臣能夠保長孫延一條性命。”


    “放屁!”


    李義府嚷嚷道:“你分明就是與長孫無忌勾結謀反。”


    韓藝看了眼李義府,暗道,你還真是我的最佳隊友,我特麽真舍不得你死呀!苦笑不語,道:“我懶得與你說。”說著,他又向李治道:“陛下,臣之所以答應長孫無忌,那是因為臣也認為長孫延為人正直,而且精通律法,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一個人才,而長孫無忌之所以找到微臣,是因為他知道臣與長孫延關係非常不錯,而在當時,也隻有臣能夠幫助到長孫延。”


    “原來爺爺當初去找過你?”


    長孫延是真不知道這事,怔怔看著韓藝,不禁眼眶都有一些濕潤,他知道長孫無忌的性格,那也是非常自傲,竟然為了他,屈尊去求韓藝。


    韓藝輕輕點了下頭,又向李治道:“除長孫延之外,還有三個人,那就是裴行儉、王方翼、趙持滿。長孫無忌曾對臣說,他們三人雖與他關係不淺,但是他們都是非常忠於大唐和陛下的,而且也都是不可多得人才,文武雙全,將來能夠很好的輔助陛下,為陛下分憂。長孫無忌還說他這個當舅舅沒有留下什麽給陛下,這三人是他留給陛下最為寶貴的財富。


    但是臣答應他,並非是因為他的懇求,而是因為臣與趙持滿、裴行儉、王方翼他們有過不少的接觸,因為在涼州和西北的事務上麵,臣與他們有過多次溝通,也知道他們都是非常有才能,但是臣當時是打算如果沒有牽連到他們,那臣就不做聲,可是當時還是將他們三人卷入進去,臣這才決定出麵保住他們三個。但是事實也證明,臣當時沒有做錯,在吐穀渾危機的時候,正是因為他們三人都打算以身殉國,才拖住了吐蕃大軍,若是沒有他們,隻怕後果不堪設想,臣至今也不後悔當初那個決定。”


    李治稍稍點頭道:“難怪你當初出麵要保住他們三人。”


    韓藝點點頭,道:“至於李義府說臣與長孫無忌勾結謀反,這事臣不想解釋,因為臣也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李治聽得沉默不語,神色有些動容。


    李義府見李治被忽悠了,急忙道:“事到如今,你還敢狡辯,你分明早就與長孫無忌暗中勾結,企圖謀反。”


    韓藝沉默不語,心中是萬分感動,人生中若是少了李義府,那是多麽的無趣啊。


    李治突然看了眼李義府,道:“來人啊,將李義府拖出去,掌嘴五十。”


    李義府當即就傻了,激動道:“陛下,你不能聽他的,他都是騙你的呀!”


    李治冷笑道:“你沒有騙朕,但是你卻將朕的國家弄得烏煙瘴氣,險些將朕的大唐,毀於一旦,就算韓藝騙了朕,但是他卻拯救了朕的大唐,拯救了萬千百姓,如果一定讓朕選擇,朕寧可讓韓藝欺騙。還不快將李義府給朕拉下去,並且嚴加看管,朕不能讓他這便宜的死了。”


    兩名禁軍將士立刻衝上前來,先就將李義府的嘴給堵上,然後拖著就往外麵走。


    “唔唔唔----!”


    李義府劇烈掙紮著,眼中充滿著怨恨和憤怒看著韓藝,但是無濟於事。


    這李義府真是到了臨死之前,腦袋都還沒有清醒過來,絕對是韓藝的最佳隊友,因為長孫無忌究竟有沒有謀反,李治心裏真不知道嗎?


    李治心裏比誰都要清楚,長孫無忌當初沒有一點謀反之心的,就長孫無忌當時那年紀,他還謀反,他是瘋了嗎?長孫無忌當初也隻是迷戀權力,不肯放手而已。


    當初那件謀反案,擺明就是誣陷,而且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就是一樁板上釘釘的冤案,隻要人不傻,都知道,朝中大臣誰都心裏有數。


    而李治當時也隻是要借刀殺人而已,而他當時之所以要殺長孫無忌,倒不是害怕長孫無忌,隻是因為他希望趁機一舉將這一些元老都給清除掉,伸張皇權,不再受任何人掣肘,而且,當時兩邊鬥來鬥去,他也非常頭疼,他隻能偏向皇後這邊,這其實也是帝王登基的基本流程,輔助大臣就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


    所以,你要告韓藝別的都還好,你告他跟長孫無忌密謀謀反,長孫無忌自己都沒有謀反之心,他還跑去跟韓藝謀反,你不是在搞笑嗎?


    這李治能信嗎?


    而且李義府自己也知道,當時長孫無忌沒有謀反,完全就是栽贓嫁禍,你又拿這個罪名出來說事,擺明就是要冤枉韓藝。


    別說李治,其餘大臣也都心裏有數。


    而韓藝的話更具有可信性,因為韓藝到底沒有幫助長孫無忌說話,長孫無忌最終還是死了,元老也幾乎被清除了,韓藝就是保住了這幾個人而已,你說他們在密謀什麽?


    而且,長孫無忌找韓藝,也是合情合理的,因為韓藝跟長孫延、趙持滿、裴行儉都有不錯的交情,尤其是長孫延,當時長孫無忌已經夕陽西下,作為爺爺想要為長孫家留後,這再合情理不過了,唯有韓藝可以保長孫延一命。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韓藝的話,與吐蕃一戰中,王方翼、裴行儉、趙持滿三人都打算以身殉國,這種事是不可能來假的,如果他們真的不忠於李治,肯定早就跑了,或者投降了,換做李義府肯定會這麽做的,並且來濟當時都已經是以身殉國,是他們挽救大唐的半壁江山啊。


    而且他們是在幫助李治彌補漏洞,當初是李治的優柔寡斷,導致局勢變得非常危險。


    李治心裏在想什麽,他很感動,他也很愧疚,他如今才知道,原來長孫無忌還幫著他培養了一批忠於他的能臣幹將,此時此刻,他已經萌發為長孫無忌等人平反的念頭,反正人也都已經死了。


    正當李治暗自傷神時,韓藝突然將手中芴板往地上一放,道:“陛下,臣欺瞞了陛下,罪不可赦,還請陛下念在臣立下一些微末功勞的份上,免除臣的官職,讓臣致仕回家鄉去吧,微臣叩謝皇恩。”


    李治微微一怔,猛然醒悟過來,你小子還真會找機會。他知道韓藝這廝一直都想回去旅行,這擺明就是想借坡下驢,豈能讓他得逞,憤怒道:“拿起你的芴板,給朕退回去。”


    韓藝哭喪著臉道:“陛下,這欺君之罪可非小罪啊!”


    李治冷笑一聲道:“若以欺君之罪而論,朕也可以將你滿門抄斬。”


    話音未落,就見韓藝趕緊撿起芴板,站回原位去了,一臉的鬱悶。


    李治嘴角不禁抽了抽,暗罵道,這混小子。


    ps:兩章一塊發了,本來是打算分開發的,因為斷點就在李義府爆出那個消息那裏,但是我知道一定會被你們罵斷章狗的,為了證明我不是,我就索性一塊發了,你們要知道,之前的那些斷章並非我的本意,純屬巧合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小閑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希北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希北慶並收藏唐朝小閑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