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戰的前奏,終於和春秋時代的戰爭有了些區別,沒有武將單挑,也沒有使者的陣前對答。代之的,是士卒們的罵戰。


    無論是單挑還是陣前對答,亦或是最實在的對罵,目的都是增加自己一方的士氣,打擊敵軍的信心。


    王羽對此不以為然,既然分了陣營,那麽雙方就都會認為自己是正義的,至於到底誰是誰非,要等其中一方倒下後才能清楚。


    立場這東西是最難轉換的,光靠嘴皮子可沒用,相對而言,倒是單挑一場,對士氣的影響還更大一些。


    袁軍的罵詞,以‘恃強淩弱’‘逞勇誤國’‘殘暴不仁’為主;公孫軍這邊有檄文作為依托,更有章法一些,套路也比較鮮明,從袁紹在洛陽的作為,到他組建聯軍,害死叔父一家老小,再到他恩將仇報,暗算韓馥。


    雙方的人數差不多,對罵下來,罵得更有條理的一方自然更占優勢,不過袁軍也隻是稍落下風而已。這是對罵,而不是辯論賽,公孫軍的罵詞雖然有條理,但邏輯比較複雜,喊起來也不那麽順口,最終倒是個持平的局麵。


    此刻最安靜的地方反而是雙方的帥旗之下。兩位主將和雙方的核心幕僚都沒參與罵戰,他們隻是跨坐在戰馬上,氣定神閑地傾聽對方在言辭上的創新。


    “主公,時辰差不多了,準備進攻吧。”在數萬人的大吼聲中,嚴綱不得不扯著脖子大吼,才能讓公孫瓚聽到他的聲音。


    “嗯。”公孫瓚點點頭,聲音悶悶的。


    傳檄破敵,是此戰中,頗令他得意的一筆,本想著借著罵陣的機會,給袁軍一個下馬威,結果隻是個平分秋色的局麵。這結果讓他有些失望,連帶著情緒都有些低落了。


    他轉頭看看單經,試圖從對方那裏得到點啟迪,後者是公孫軍中的智囊,傳檄這個點子正是他想到的。


    隻可惜,麵對公孫瓚的目光,單經選擇了回避,心中不無腹誹:主公這脾氣真是……逮著什麽好用的招數,就報之以極大的希望,他也不想想,罵戰要是能決定勝負的話,還要武將做什麽?


    “罷了,打仗這種事,終究還是取不得巧的,傳我將令……”公孫瓚歎口氣。


    雖然出於種種原因,他拒絕了王羽的提議,但對於王羽的判斷,他還是很在意的。總想著在決戰之前,盡量多找點籌碼,以免……不過,看起來,自己終究不擅長這個,還是刀劍上見分曉吧,他緩緩抬起手,長槊的鋒刃如霜勝雪。


    就在這時,他耳朵突然一動,在亂哄哄的罵聲之中,赫然有數千人在齊聲呐喊,異口同聲。


    “袁賊謀篡逆,奉旨討不臣!”


    喊聲是從左翼傳來的,雖然加入齊聲大喊的人不多,隻有一兩千人,但整齊的呐喊聲,卻壓住了數萬人的嘈雜聲,即便在最嘈雜的中軍這裏,也是清晰可聞。


    “袁賊謀篡逆,奉旨討不臣!”罵詞沒什麽文采,但勝在朗朗上口,節奏分明。


    “袁賊謀篡逆,奉旨討不臣!”明晰的節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呐喊聲以左翼的騎兵陣列為中心,如波浪一般向外傳開。沒有花樣,沒有變化,就是這麽簡簡單單的一句,卻勝過了千言萬語。


    漸漸的,整個幽州軍都加入了齊聲呐喊,萬人共一呼,氣勢何等磅礴,直如怒濤拍岸,卷動千秋功過一般!


    怒濤聲中,袁軍的喊聲很快軟了下去。


    袁紹和韓馥欲扶助劉虞稱帝,被後者拒絕。這件事本來是很機密的,但被公孫瓚撞破之後,劉虞為了表明自身的清白,大張旗鼓的召集了幽州名士豪強,當著他們的麵,拒絕了袁、韓的使者。結果,此事就在河北流傳開了。


    公孫瓚的檄文中也提到了這件事,不過影響卻不大。


    普通百姓和士卒都看不懂,就算懂了,也隻會覺得袁將軍好厲害,連立皇帝這種事都敢摻合;劉使君好正直,好偉大,居然有人推舉他做皇帝,而且還被他拒絕了。


    如果誰敢當麵質疑袁紹,更不會有好下場,肯定會被他身邊的謀臣名士反駁成篩子。那些名士可不是擺設,他們最擅長的就是引導輿論了。


    公孫瓚的檄文能占得上風,主要在於袁紹在冀州立足未穩,根基還沒紮下去。若是等到兩三年後,他的檄文頂多也隻能占點口頭便宜了。


    然而,在戰場上對罵,這件事就是大大的話柄了。


    兩軍陣中都是旌旗如雲,但主將旗卻同是‘漢’字大纛。無論心中懷著什麽念頭,實際上在做些什麽,哪怕已經兩陣對圓,廝殺在即,可從名義上來說,兩軍依然都是漢軍。


    在怒濤般的呐喊聲中,袁紹死死的盯著對麵的軍陣,在雁行陣的左翼,兩麵大纛迎風飄揚,完美的詮釋了罵聲的由來。


    ‘驃騎將軍王’


    ‘大漢冠軍侯’


    “混賬,混賬!”袁紹氣得臉都白了,卻無可奈何,任他掌握著千軍萬馬,眾多喉舌,可在這一刻,他就隻有挨罵的份兒。


    想反駁?那可不容易,他得現想詞兒,簡單易懂,還得一陣見血,不然根本沒法跟對麵抗衡。就算他想到了,也不一定有用,對方那個奉旨征討不臣的說法,是有來由的!


    那是天子欽賜的權力!無論是勢力多大,兵力多強的諸侯,在大義名分上,都無法與泰山軍抗衡。除非……見袁紹臉色不正常,沮授趕忙勸道:“主公勿憂,且讓他占得一時上風便是,麹、張二位將軍麾下的士卒,都是各自嫡係,隻要主將不動搖,這些罵聲也不過是過耳清風罷了,不足為慮。”


    他生怕袁紹怒火攻心,做出衝動的決定來。這位主公平時從諫如流,但固執起來也不得了,為了顏麵又或其他什麽,哪怕是心裏明知是錯的,如果沒有一個恰當的台階下,他也會頑固到底。


    “嗯。”在沮授和一眾謀士緊張的注視下,袁紹終於還是壓住了怒火,長長的吐了口氣:“將不因怒而興師,小賊無恥,吾一時不察,為其所乘,此戰的指揮之責,就全權交給公與了。”


    沮授大喜,躬身為禮,誠心誠意的謝道:“主公英明,授絕不辜負主公的信任……”


    他不求這個虛名或功勞,但打仗也好,施政也罷,最怕的就是令不出一門,甚至朝令夕改。那樣的指揮,隻會讓將士們無所適從。


    此戰他一直負責籌謀調度,但命令都得在袁紹那裏中轉一下。


    戰前倒是無所謂,袁紹有疑慮大可慢慢相勸,但真正到了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一個短暫的耽擱,很可能就會成為改變戰局的關鍵,這種指揮方式,又豈能不讓他擔憂?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主公大有古賢者之風範啊,如此氣度,吾等敬服。”


    沒等沮授表完決心,他就被擠到一邊去了,郭圖等人一擁而上,用諛辭如潮,連幽州軍轟雷般的呐喊聲都壓抑不住。


    沮授暗歎一聲,接過了令旗,麵色一整,斷喝出聲:“擂鼓!”


    “咚!咚……咚咚咚咚!”


    先是一兩麵,隨即更多的戰鼓加入進來。再下一刻,數百麵大鼓同時敲響,如疾風驟雨,雷鳴閃電,一浪浪湧來,一**炸響。雖然仍然壓製不住幽州軍的呐喊,但卻穩定了自家士卒的陣腳,本已低落的士氣,再次提升起來。


    “哈哈,袁賊心虛了!”


    聽到對麵的鼓聲,公孫瓚哈哈大笑,一邊笑著,還不忘讚道:“不愧是鵬舉賢弟,這招攻心計端得犀利,我軍士氣大振,敵軍則是氣沮,此刻正是破敵良機!兒郎們,把咱們的鼓也敲起來!”


    “咚!咚!咚!”與袁軍旨在消弭罵陣影響的戰鼓聲相比,幽州軍的戰鼓少了幾分急促惶急,顯得沉穩、大氣,在氣勢上,穩穩的占了上風。


    “維紘何在?”公孫瓚一聲斷喝。


    “末將在!”嚴綱昂然出列。


    公孫瓚揚起馬鞭遙指敵陣,吩咐道:“袁軍把鼓敲得震天響,腳下卻紋絲不動,說不定有什麽詭計,你帶一隊輕騎去試探一下,姑且不要深入。”


    “諾!”嚴綱慨然應命,卻沒有立即轉身。


    “何事?”公孫瓚眉頭微微一皺,他一向崇尚令行禁止,軍中令出如山,心腹愛將不應該犯這個錯誤啊?


    “主公,王小將軍的攻心計成功了,如今我軍氣勢如虹,何不趁勢全軍壓上?”嚴綱遲疑著答道。


    幽州軍的作風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在形勢大好的情況下,主公卻先行試探,大違平日的作風,這個認知讓他心裏很是不爽快。


    他承認,王將軍是個有本領的,戰績煊赫,手段驚人,連罵陣這種小事,都能玩出花樣來。可幽州軍就是幽州軍,容不得外人插手,主公若是因為對方的影響,失去了平常心,反而更糟。


    作為幽州軍自成立起,就一直衝在最前方的大將,他不想看到自家主公身上發生變化,更不想幽州軍成為別人手中的利刃。就算亂世來了,大漢權威不再,幽州軍也可以為自己打天下,而不是為其他人做嫁!


    公孫瓚耐心的解釋道:“敵軍的指揮者是沮公與,此人足智多謀,在河北極受推崇,恐怕是有些能耐的,不可小覷。你帶主力壓陣,以騎射擾敵,若有破綻,便一舉攻進去,吾隻會催動大軍為你後勁!”


    “末將明白!”得到了想要的答複,嚴綱大喜而去,臨行前,還不無得意的往左翼望了一眼,像是在向那裏的兩杆大纛示威一般。


    待他與部下匯合,幽州中軍頓時分裂開來,一團明亮的銀白色,與大軍分離開來,伴著隆隆的馬蹄聲,由慢而快,卷著烽煙,一往無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第一強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鱸州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鱸州魚並收藏三國第一強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