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正式成為傳統節曰,是在唐宋時代,但中秋這個詞,和八月十五祭月的傳統,卻是早在春秋時期便有了的,禮記中便有月令這一篇,專說仲秋之月。.


    其實,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人們本就會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在收獲勞動成果之後,舉行各種慶典。即便沒有空中那皎皎的孤月輪,做為秋天正中央的這一天,也有值得慶祝的理由。


    從前年景好的時候,每到中秋前後,家家戶戶也都會正正經經的忙碌準備,全家人聚在一起的歡慶金秋。


    初平五年,開元二年的這個秋天,不但席卷天下的戰亂有平息的跡象,氣候也可說是風調雨順,在大河南北,兩淮江東,處處都能見到豐收的景象。


    恍惚間,很多人都忘記了自己正身處人吃人的亂世之中,懷疑這些年的經曆是不是南柯一夢,如今已經到了夢醒時分。


    事實顯然並非如此,即便天公作美,哪裏都沒有大規模天災,可能否看到豐收景象,依然是分地方的。河北不用說,如今的青州新政之中,屯田墾荒已經變得不太起眼了,可這項政策卻是新政的根本,上馬的最早,持續的時間也是最長。


    青州收攏的難民經曆過苦楚,知道珍惜,爆發出了極高的勞動熱情,又有國淵等屯田官吏不遺餘力的組織調度,修整了無數荒廢的水渠,重新築起了年久失修的堤壩,就算遇到災年,也不至於大規模減產,何況是這樣的好年景?


    再加上青州表麵上稅負很重,減稅措施卻讓人應接不暇,打下來的糧食倒有一大半可以自己留用,辛勞沒有白費,人們自然歡欣鼓舞,喜不自勝。


    江淮一帶,東麵是徐州地界,政策和青州本土是一樣的,中間則是王羽設立的中立區——睢安郡。


    雖然王羽和袁術商定的是兩邊都不插手,讓睢安做為自由經貿區而存在,但睢安太守王朗是從會稽逃亡而來,知道機會是誰給的,也知道珍惜,在睢安奉行的是無為而治的準則:下麵的具體事務一律交給青州派過來的僚佐施為,自己隻管會客看書,曰子過得很是逍遙。


    這樣一來,睢安的風貌自然也是向青州靠攏的,特別是開元二年這一年,國淵親自出麵,說服了睢安各地豪強,根據各家產業的大小拿出部分土地,建立屯田農莊,然後直接套用青州現行的那一套,組織流民屯田生產。


    因為組織工作是在睢安郡設立不久便開始進行的,所以或多或少的對周邊有些輻射。一些有意主動親近青州的淮南豪強也是照貓畫虎的效仿,本意是討好王羽,做為晉身之階,結果一不小心竟然迎來了一場空前的大豐收,一個個都是笑得合不攏嘴。


    豪強們在私下裏議論說,這可能就是所謂天命所歸了,不然這幾年的年景都那麽差,怎麽就趕著開元二年有這般風調雨順呢?


    至於江東,後世的魚米之鄉雖然還沒得到徹底的開發,但先天條件擺在那裏——這時代的田地好不好,關鍵就看附近有沒有水源,江南水網縱橫,即便沒有水利建設,也到處都是水田,隻要沒有天災,豐收幾乎是必然。


    孫策對內政並不如何擅長,周瑜卻是文武雙全,無論在謀略還是政略上,都是一把好手。有他在後麵組織調度,安定地方,孫策在前線征戰也是放心得很。


    趕上好年景,收成卻不怎樣的地方當然也有,潁川、陳留一帶還好,畢竟有從前的底子,曹艸的屯田組織的也不錯,但關中和荊州卻是相當淒涼。


    原因無他,這倆地方都在打仗。


    從元年春天一直打到二年的秋天,參戰的各方勢力都拚命的抽調民間的人力物力,相對強壯的男丁拿來補充兵源,弱一點的男丁和壯婦抓來做民夫修建工事,運送糧草。沒人耕種了,土地就那麽荒蕪著,再好的年景也是白扯啊。


    曹艸平定關中是在四月裏,農耕時節已經錯過,趁著夏天補種一些糜子、蕎麥之類產量低但收獲周期短的急糧,還多少有些進項。荊州可就慘了,三麵受敵,處處烽煙,除了南郡、武陵和零陵之外,其他地方壓根就沒法指望。


    孫策久攻江夏,因為地形的限製,沒辦法完全展開兵力,急切間難以盡收全功。有見於此,他分出一支偏師,由周泰、蔣欽等大將輔佐,任命弟弟孫權為將,大舉攻入荊南,將長沙、桂陽兩郡卷入了戰火之中。


    荊南四郡也是開發不充分的地方,但危急關頭,有點進補總是好的,劉表甚至盤算著,萬一守不住南郡,是不是可以跑去南四郡安身呢,結果被孫策來了這麽一招分兵南下,劉表的心也涼了。


    這可是物理和心理的雙重打擊,不可謂不重。


    王羽恰巧是趕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回到了高唐,劉表的淒涼他當然不會在意,一年征戰在外,總算到了家,又趕在這麽個至少對他來說相當特別的曰子裏,一時間也是感觸萬千。


    下屬的諸位文臣武將自然是要來道賀祝捷的,家中的父母親、妻子們和未婚妻們也是早就望穿了秋水,喧囂熱鬧自不必提,眾人濟濟一堂,倒也很有一股慶祝節曰的氣氛。


    按說主公久別重逢,識相的人就不應該來滋擾,總得讓主公消消停停的與家人寒暄一番,然後再議公事。但沒辦法,眾人手上都積壓了無數緊急事務,等著王羽處理或拍板,一個個都是還沒顧上寒暄幾句,便吵嚷起來。


    “主公,這秋糧收購一事已是刻不容緩,您要先拿個章程出來,臣方能照章辦事啊。”國淵最是急不可耐,連寒暄都沒顧得上,從後麵一把推開正拱手作揖的糜竺兄弟,直愣愣的闖了上來。


    “子尼,斯文,斯文呀。”糜竺忙著整理衣冠,隻是跺腳嗟歎,糜芳卻已經大聲抱怨起來:“我說國令君,你慌什麽啊,秋糧收購的規矩不是早就定好了嗎?定價收購,不賒不欠,你照做不就是了,犯得著差點推我一個跟頭嗎?”


    青州的官製基本上是全盤照搬漢朝的,但具體名稱和職責都有出入。國淵主要負責的是農耕,在朝中,承擔這項責任的應該是九卿之一的大司農。


    不過大司農的官署其實相當於漢朝的中央政斧財政部,凡國家財政開支,軍國的用度,諸如田租,口賦,鹽鐵專賣,均輸漕運,貨幣管理等都由大司農管理。


    在對經濟極為重視的青州,肯定不能照搬,而是要細分。所以,國淵、糜竺、王修等人的官職都是在大司農之下的,國淵為籍田令兼治粟都尉,王修為都內令兼都內令,糜竺則是鹽市令兼均輸令。


    這也就是因為他們幾個的官職定的比較早,王羽沒做太多修改,其實外間早就將他們視為青州的九卿輔臣了,也算是無名而有實。


    “對不住二位了,”國淵拱拱手,認錯態度倒是還不錯,但從神情中可以看出,他的注意力壓根就沒在糜竺兄弟身上,他轉向王羽,舉起一隻手,張開手掌比了比,高聲說道:“主公須知,今年可是大豐收了啊,各地的收成足足比往年多出了五成上下!”


    “這樣的大豐收,已經多年未有過了,通常來說,糧價至少會跌個三四成,更多也不是沒可能,而主公要求的統一收購,可是在去年的均價上再加兩成……這,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啊!”


    話說到這份兒上,即便是對內政一無所知的武將們也明白發生什麽事了。


    若是換在從前,國淵當然不會有這種煩惱,漢朝通常的模式是直接收糧,而青州新政的作法以錢幣繳稅,然後對農民手中的糧食統一收購。


    這樣的豐收年裏,以青州輕徭薄稅的做法,百姓賣糧的熱情肯定高漲,如果仍以新模式進行收購,就算是稅收可以返還一部分,對財政的壓力同樣非同小可。


    王羽還沒說話,糜竺卻沉吟道:“這未嚐不是好事,反正百姓手中有了錢,總也是要花的,錢越多,商品市場就越繁榮啊。由於主公下令,提高了工匠們的待遇,各地工坊勞動熱情高漲,軍隊的訂單都做完了,正打算往民用領域發展發展呢。”


    話音未落,一邊王修已經嚷嚷起來了:“子仲啊,你可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要知道,中原百姓有儲蓄的壞習慣,錢發出去了,被他們積攢起來,幕府這邊就得多鑄錢……主公常說貨幣濫發的危險是其一,那錢幣可都是真金白銀鑄造出來的,你叫我去哪兒給你找那些多餘的金銀出來?”


    糜竺不肯示弱,嘟囔道:“不是有倭島的金山銀礦麽,還有這兩年外麵的五銖錢也流入不少,融了重鑄還不簡單……”


    “真是不當家,就不知道油鹽貴呐!”王修氣惱道:“開采金山銀礦難道不需要人手嗎?海貿方才興起,有幾個願意撇家舍業,遠渡重洋的?當地土人?你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當地那些土人連說話都得現教,訓練他們開礦,比訓練猴子做工又能容易多少?”


    “二位,二位,你們先別吵,先讓主公給我個答複再說……”國淵在一邊弱弱說道。


    糜竺、王修齊齊轉頭,異口同聲的斷喝道:“閉嘴!”


    國淵:“……”


    幾大內政重臣吵得熱火朝天,各司的幕僚們自然要上前幫襯,在一邊也是吵做了一團。武將們不理內務,聽得也是雲山霧罩,不知所雲,搞不懂豐收了還有什麽好吵的,魏延比較機靈,拿眼去看王羽臉色,頓時吃了一驚,連忙扯扯正咧著嘴看熱鬧的太史慈。


    “子義兄,你看主公的神情,怎麽這麽怪異呢?”


    太史慈打眼一看,也有些吃驚,按說國淵這幫人沒啥顏色,趕在這個節骨眼上幹擾主公一家團聚,然後又自己吵得熱火朝天,主公就算不發怒,也該有點不爽才對。可現在看看,主公竟是在那裏耐心聽著,嘴角還帶了一絲微笑,分明是興致盎然哇。


    “這可奇了,”太史慈捏著下巴,煞有其事的念叨著:“若俺是主公,誰敢這麽亂來,肯定一人一巴掌打過去,讓他們知道規矩再說,可主公這樣子,真是怪啊。”


    “可不。”魏延大點其頭。


    若是換了其他君主,他不假思索就能說出答案,無非製衡唄,臣子越不團結,君主的位置就越穩當,可自家主公哪是那種人?他恨不得把權力都分派出去呢。


    魏延哪知道,王羽這會兒已經神遊天外了。


    看著三國名臣們以近乎後世的方式和內容進行爭論,恍惚間,王羽也有了種難以分清前世今生的感覺。


    雖然還隻是雛形,但解放生產力的第一步已經很完美的邁出去了,隻要精心嗬護一段時間,這萌芽肯定會茁壯成長起來。


    華夏文明並非後世那種人畜無害的軟弱文明,在兩漢、先秦時代的幾千年裏,華夏文明已經進行了很多次對外擴張的嚐試,開始是成功的,直到遇到大自然構築的天塹之後。


    以秦皇漢武的雄才大略,在這些天塹麵前,依然顯得那樣的無力,現在輪到自己了,而自己的應對之策,就是現在看到的萌芽。


    王羽確信,萌芽長成參天大樹的一天不會遙遠,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應該就能看到,而即將開始的這場中原大戰,就是萌芽能否破土而出的關鍵!


    陡然間,他心中豪情頓起,仰天長嘯一聲,將眾人齊齊嚇了一跳。


    在一片驚訝且疑惑的目光的注視下,王羽悠然一笑,擺擺手道:“諸君且稍待,本將這就去沐浴更衣,然後便登堂議事。”說罷,他轉身便入府去了。


    眾人麵麵相覷。半晌,王修遲疑問道:“主公……不會是惱了吧?”


    “要不是你王叔治橫插一竿子,又何至於此?”糜竺商人出身,最為殲猾,趕忙趁機推卸責任。


    王修惱了,指著糜竺的鼻子叫道:“我說的難道不是正理麽?你以為鑄幣就那麽簡單嗎?這技術含量高著呢,不然當初董仲穎又豈會碰得頭破血流?要我說,你這就是新人上了床,媒人丟過牆,要不是貨殖司處置得當,你以為我青州商業何以繁榮若斯?”


    “兩司合一又有何難,無非是多添加點人手罷了。”說風涼話的本事,糜芳可是一個頂倆,王修說的不客氣,他當即也是一句話堵上,噎得王修差點咬到自己的舌頭。


    “好了,好了,不要吵了,各司有各司的責任,但都是為我青州添磚加瓦的,不要鬧得這麽不像樣子,有事說事麽。”賈詡出來打圓場了。


    “放心吧,主公不是惱了,以某看來,他的心情很不錯的,大家把手頭的事務都整理一下,等下軍議上也不要爭執,主公天縱之才,青州今天的局麵他肯定是早有預期,你們隻管把難處報上去便是,這般吵嚷,成何體統啊。”


    賈詡的麵子,大家都是要給的。


    當年王羽初入青州的時候,賈胖子可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想要大權獨攬當個丞相也是大有希望的。結果王羽也沒主動敲打過他,他也有這個才幹,胖子卻悶聲不響的一直在讓渡權力,政務、軍務、情報,到現在,賈詡幾乎變成純粹的軍事參謀了。


    大家都知道,賈軍師一貫崇尚明哲保身,不過在權力的誘惑麵前,能做到如此理智和明智可不容易,遍數當世,能在賈詡之上的,可能也隻有立誓不稱帝的主公王羽了。


    外麵不知情的人看來,可能覺得王羽、賈詡有苦衷,或是有什麽不能見人的陰謀之類,但青州眾臣卻知道,這二人就是純粹的對權力沒有太多**而已。


    賈詡是理智得可怕,而主公的目標卻是在華夏的千秋萬世,以及對更廣闊的世界的征服。這兩個人都是相當可敬可佩的,而互相之間,也有著非同一般的默契在。


    賈詡既然說主公沒惱,那應該就是不會錯了,大夥依言行事便是,無須多慮。說起來,這也是在青州效力的好處之一,隻要差事做得好,就不用擔心太多有的沒的。


    從王羽抵達高唐那天開始,連續的軍議,一議就是十餘天。搞得王羽雖然回了家,卻和在外征戰差不多,一共和妻子們也沒見上幾麵。


    沒辦法,雖然王羽在外麵也處理公務,但政務方麵的事千頭萬緒,文臣們怕幹擾作戰,也不敢拿去煩他。偏偏青州新政全無前例可循,盡管國淵等人才具十足,但很多問題還是隻有王羽能解答。


    累積至今,自然文山會海,不可開交,王羽自己也有了覺悟,身居高位者,私事公事為一體,家事也是國事,當然不要指望有什麽私人空間,所謂的高處不勝寒,也就是這樣而已。既然有了覺悟,王羽處理事務的時候也談不上有什麽苦楚,也算是樂在其中了。(未完待續。)q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第一強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鱸州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鱸州魚並收藏三國第一強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