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事》雜誌接下來的那一期絕對是大手筆,蕭永不僅指派影友團奔赴全國各地,進行高中初中女生校服的調查,還發動了全世界各地的朋友們一起。 這個校服調查可不僅僅是在歐洲美洲亞洲的那些國家,更是深入到了非洲的一些國家。 蕭永的朋友可是遍布世界各地,他在國家地理學會的那些朋友雖然拍野生動物的能力遠超過拍人像,但這種最基本的人像攝影總能夠勝任的。 一些在埃塞俄比亞,埃及、蘇丹的野生動物攝影師在接到蕭永的電話之後,紛紛跑到附近的那些學校進行拍攝,而這些人自然也不會犯諸如觸怒當地政府、沒有獲得肖像權、沒有經過校方許可等等之類的低級錯誤。 在歐洲和美國,那就更簡單了,蕭永一個電話甩給安德烈,那家夥興衝衝地就拚命打電話去聯絡那些朋友了。 在歐洲,攝影師和能夠勝任這種簡單的拍攝工作的人的密度非常高,一般都是就近找人,大家分頭開工沒兩天就搞定了。


    有光之庭院的橫山勇在上海,憑著他在日本攝影界的地位,那是一呼百應。 日本本來就是校服文化比較濃厚的地方,除了正式的校服,還有類似校服款式的各種不太健康的衍生產品,而這些,還偏偏都是日係的人像攝影師非常熟悉的領域。 除了一百所著名高中女子專科學校的非常有特點的校服之外,日本方麵的攝影師還提供了大約四十種校服樣式地衍生產品的人像照片,而且……全都是高中女生穿著著的實拍。 這種尺度的照片在到達了編輯部之後。 也著實讓大家有些冒冷汗,不由得要感歎,日本果然是個相當神奇的國度。


    而且,所有這些拍攝工作並不是以偷拍抓拍的形式來實現的。 每個被攝入鏡頭地女學生,都有完整的肖像權授權,都有和攝影師地配合。 那些比較出彩的學生,攝影師們還經常在征得學校同意的情況下進入學校拍攝日常學習生活。而這些環境人像照片。 讓這些校服美少女們越發增添了幾分寫實感。 另外,攝影師們也對那些少女學生進行了比較淺顯的采訪。 問一些比如平時上學的情況怎麽樣啊,是不是喜歡校服啊,學校是不是要求統一著裝啊,是不是允許修改校服,她們在校服上的花費是多少,而如果可以自己來選擇,她們會希望穿什麽樣的校服。 最希望地形象又是怎麽樣的之類的問題。 雖然每個采訪都很簡單,但將所有這些匯總起來,卻有著觸目驚心、發人深思的效果。 同樣是花季雨季的漂亮可愛的少女學生,在世界各地的人居然會那麽不一樣。 在一些學生背著prada、開著漂亮的跑車上下課、希望能夠由拉格菲爾德來設計校服地時候,在一些國家,同樣年齡的少女們的要求僅僅是更耐穿一點,因為一旦壞了,家裏要很辛苦才能湊出錢來買新的。 雖然乍一看是那種熱情洋溢。 仿佛是一個浪蕩青年嘴角掛著壞笑想出來的選題,展示出來的卻是溫情和慈悲,是一種全球化視野下地關懷。 而整個專題除了提供大量的美少女的圖片之外,也有著很深的人文色彩。


    這第二期雜誌一出來,讓更多人對《記事》如癡如醉。 從來沒有一本雜誌能夠將如此輕逸靈動的少女選題,和如此濃鬱厚重的人文情懷結合起來。 結合得那麽好。 整本副刊有整整三百頁,裏麵的每一張照片都是那麽精彩,都將一個個或躍動或沉靜的靈魂停留在最美麗的那一刻。 那些野生動物攝影師們可能的確不擅長人像,但是他們抓到地那種動態,和在沉靜中蘊含地力量感,那種完全動物攝影式的風格,讓人像照片有著另一種生機勃勃地調子。


    由於涉及的麵實在太廣泛了,光是參與專題製作的人員名單就有整整兩頁,其中頗多都是國際著名攝影師。 大家一方麵感歎蕭永的人脈的深遠和廣泛,一方麵《記事》雜誌擅長這種大選題大策劃大製作。 將嚴肅和好看糅合在一起的特點。 也充分表現出來了。


    要說很是不滿的,大概就是王襄臨了。 原本他已經找了幾個人說好,一等《記事》雜誌這次出刊,就立即想辦法造成各種話題,來強行將《記事》雜誌打壓下去。 但是,雖然還是有著看起來不算很健康的標題,而且還是用粉紅色字體鮮明地呈現在封麵上,但整個專題不管是意識還是製作,都找不出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 這整個雜誌,拆開來了都可以直接辦一個很有教育意義的影展了。


    這麽一下子撲空了,王襄臨那叫一個難受。 看著蕭永和他的團隊越來越受到媒體和廣大讀者的熱捧卻毫無辦法,看著蕭永變得越來越有名,越來越成為人們眼中深具技術和社會責任感的超一流攝影師,也看著蕭永越來越多地出沒在韓惟君身邊,王襄臨說不出地痛恨,但王襄臨也唯有等著機會。 他在新聞出版署方麵的關係沒有斷,還加大了籠絡的力度,但同時,他那簡單粗暴的神經又在蠢蠢欲動了。 無論他給韓惟君送多少花多少禮品,無論他開出什麽樣的條件,甚至由得韓惟君來開,但韓惟君就是不為所動,對他已經是徹底的棄之如敝屐的厭煩的態度,連當初的一點禮貌都欠奉了。


    “王先生,您到這裏就可以了。 ”當王襄臨再一次想要kao近在茶舍裏等著蕭永的韓惟君的時候,兩個彪形大漢出現了,他們攔住去路,一點不為王襄臨驚怒的眼神所撼動。


    “你們……你們……”王襄臨疑惑地問。


    “盛緒年先生派我們來的,讓我們護著點。 您打擾到了少奶奶的平靜生活了。 ”一個家夥禮貌地頷首說道。 來人的這一聲“少奶奶”的稱呼,實在是再明顯不過的提示和告誡。 雖然韓惟君在和蕭永交往,但盛家並不覺得有什麽不好,不覺得有什麽不體麵。 但王襄臨的騷擾,卻讓盛家覺得自己的威嚴和體麵受到了損害,無論韓惟君和蕭永將來走到哪一步,韓惟君是盛家的長房長孫的母親這一點不會改變,她和盛家的聯係,是這樣頑強地存在著。


    王襄臨哼了一聲,轉身就離開了。 不管盛家對於韓惟君的這種保護是臨時的還是一直持續下去,至少這種死纏爛打的做法,要從這一刻停下了。 韓惟君的身後站著的是盛家,王襄臨不得不考慮這是什麽影響,這是什麽意思。 而既然他和韓惟君之間的關係徹底沒指望了,他也就剩下了濃稠的怒意,和想要報複的念頭。 他想要一個女人卻找不到任何下手的機會,這種事情對他來說還真的是第一次。


    但不管是蕭永還是韓惟君,都不可能將王襄臨的小肚雞腸放在日常生活工作的考量中去。 光之庭院的成員們陸續到達之後,在上海、北京、深圳,多達四十五場講座陸續展開,還有許許多多的和廠商配合的項目。 這些講座有針對攝影師、攝影愛好者的,有針對模特、經紀人和時尚行業從業者的,有針對廣大隻是對圖片很有興趣的人來講解應該如何欣賞圖片的。 一係列的針對各個層麵的講座,和韓惟君策劃的媒體報導專題結合在一起,xian起了國內對於攝影藝術的又一次廣泛的討論。 現在討論攝影的可不僅僅是那些專業攝影師了,在使用專業器材的愛好者滿坑滿穀,攝影可以說已經成為了一種非常普及的群眾活動,隻是,這種活動一直在隱秘和鬆散地進行著,當光之庭院用自己的方式將這樣的人群嚐試著捏合起來,給予他們明確的技術指導,這樣一個龐大的愛好者階層成長得更快了。


    在拚貼網站,不少攝影愛好者,還有影友團的乘員們開始討論起非常細節的技術,他們從模仿開始,首先是想要重現那些經典照片的光影組合,而由於懷著好奇心的人多,又有良好的交流平台,還真被這些家夥搞出來不少。 網上一篇篇的用光教程、拍攝攻略在光之庭院的講座結束之後陸陸續續冒了出來,胡亂堆砌術語搞得雲裏霧裏的人少了,能夠將照片的技術和藝術特點說清楚的人多了起來。 大家將各自的能力、智慧貢獻出來,群策群力地在線合作編寫了一本規模超大的《攝影基礎教程》。 這本教材的特點不在於講解攝影的技術特點和理論,而在於裏麵的那些習作。 裏麵從易到難,選取了一共80個小案例,來讓有誌於攝影的人來嚐試,爭取能達到和樣片一樣的效果。 而隨後再進行講解,到底這樣布光和構圖的好處在哪裏,怎麽來進行布設,是比較有效率的。 這本教程比較偏重影棚拍攝和經過設計的小品式的拍攝,對於需要隨機應變的紀實攝影、新聞攝影、現場攝影甚少涉及。 大家都一致認為,那本蕭永撰寫,副署阿卯的名字的《紀實攝影教程》中文版,應該是這個領域最好的讀物了。 而這也是為數不多的在大陸發行之後,被陸續轉譯成日語、英語、法語、德語在全球發行的攝影教程。 在攝影這個領域,能站在尖端的中國人,實在不算很多。


    而當光之庭院帶來的熱度還沒有過去的時候,又一期的《記事》麵市了。 在接連做了兩個深刻崇尚美女的專題之後,似乎很適時地,《記事》這一期的副刊主題是《小心色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暗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格子裏的夜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格子裏的夜晚並收藏暗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