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梁曆一六二年,北戎曆鴻靈十三年十二月十三。
且不論穆錦官是生是死,今日午時三刻,正是周遊入宮麵聖的日子。
這一天,狄江傾又來了。
他站在宣隆門朱紅色的門臉前,神色肅穆,儀態莊重。不過周遊和李眠卻險些誤了時辰,兩人俱都是一身酒氣,李眠搖搖晃晃,周遊神色清朗。
臨行之際,周遊囑托李眠一番。
“我入宮後,你要記得喂養拐子馬,多汁牧草,不限量供應。城外麵那些金鏞子弟,全部帶進城來,安排些營生做做,以備不時之需。我這裏有個錦囊,你謹慎收好,回去再看,依我所言行事。”
李眠點點頭,周遊笑笑,轉身便走,李眠望著宣隆門,心內微微不安:“道長,你進入陵陽,還未曾作詩,宮內危機四伏,道長如若有事,定要傳書於我。”
“不遲不遲,回來再做,你先按我說的做,其它的無需多言。”
周遊說罷來到狄江傾身前,周旋和文般若早已等候多時。文般若雙手拄劍,周旋雙手拄琴。周遊摸摸身後,沒有摸到自己的桃花劍。轉身嗔怪了李眠一眼,隨即反倒是將肥胖白貓取了出來,抱在懷裏輕輕撫弄起來。
狄江傾:“諸位,入宮麵聖,不得攜帶刀劍。”
文般若聞言了然,將長劍遞給狄江傾:“劍名巨闕,赤陽子采嶺南寒鐵打造。寬一尺七寸,長九尺五寸。開鋒五年,回爐兩次,殺十七人,左刃柄腕微崩。”
狄江傾命隨從收下巨闕,又看了一眼焦尾龍弦:“閣下通曉音律?”
周旋:“略懂一二。”
狄江傾:“紫宸國公向來喜好音律,閣下若是得其賞識,倒也不失為一件幸事。”說罷,狄江傾看向周遊:“道長,你帶隻白貓做甚?”
周遊:“它從小到大都是我養的,入宮難不成不許帶貓嗎?”狄江傾麵有難色:“這倒是沒有規矩,不過也從未有帶貓上殿的人。”
周遊笑笑:“那從今以後,世間便有我這般人了。”
狄江傾微微歎息:“也罷,宣隆門後便是三千琉璃大道,台階之上便是長樂仙宮,紫宸國公現在正寢居於此,琉璃大道有些規矩列位需要遵守,切不可壞了傳統,一旦登臨,非王命不可回複,一入深宮,非鳳諭生死由天!”
周遊聞言淺笑,點點頭不置可否,他轉過身子,看到孤零零的李眠,微微一笑,李眠麵色愁苦,滿溢擔憂,見狀也發笑回應,不過笑的分外勉強。
周遊抬起眼目,望向宣隆門外:“將軍,我走之前,不若給你留個問題,你想明白答案,等我回來告訴我,你看這陵陽江山,可曾壯美秀麗?那你是否有仔細想過,這紅塵大世裏的第一朵花,是如何傳播花種,令其開滿中原的?”
李眠知他心意,當即擠出笑容晃晃腦袋:“這還實屬不知。”周遊淺笑:“所以說,你要想,我不回來,就一直想。”
我不回來,就一直想。
周遊決然回頭,文般若和周旋也都整頓衣襟,畢竟誰都清楚,宮中發生如此血案,紫宸國公又病入膏肓,如此多事之秋,入宮絕不單單是表麵看去那般簡易,因此即便是吟詩殺人的文般若,此番也比往日少了幾分淡定從容。
宣隆門開,山風鼓蕩,灌滿衣襟,眾人袖袍大張,好似升仙得道。
三千琉璃鋪成的碧玉階梯直上高天,延綿不絕淹沒雲裏,這條長道乃是北戎州獨有景致,即便是西梁也不曾有此般做派,文般若觀之縱聲長嘯,周旋亦抒懷大張,唯有道士周遊抱著歸去來兮瑟瑟發抖:“這天兒真的是冷,上麵給燙酒喝嗎?”
狄江傾一臉肅然不予回應:“三位請上山!”
話音落罷,三人抬腳登山,宣隆門緩緩關閉,好似隔絕了半個紅塵大世。
李眠望著朱紅色的門臉,盯著門臉上的金絲鉚釘,久久不曾回神,狄江傾默默走了,他又站了一會兒,掏出手裏的錦囊,似乎決定了什麽,轉身快速跑下了山。
紅塵大世裏的第一朵花,究竟是何時開滿中原的哪?
李眠還不清楚,不過問出此話的周遊,倒是已經踏上了進宮麵聖的路,這條路遙不可及,三個人這麽一走,便不眠不休走了整整三日。
路上,三個人並列成線,偶有言語,皆是文般若牽頭,周旋有些忌憚周遊,因此並不和其過多攀談,他心裏清楚明白,和這個道士聊天除了惹一肚子悶氣,是討不到半分便宜的。
文般若:“長樂仙宮本來是陵陽盛景,奈何紫宸國公喜歡,修築成了紫禁宮廷,不然陵陽這官宦地界兒,會平添更多喜樂。”周遊:“為何叫做仙宮,可是皇帝自詡?”
“還真的不是,說起來,是因為這座宮闈之中,曾經來過一位老神仙,以前也叫山宮,其實稱謂無所謂,畢竟傳說就是傳說。”文般若解釋道。
周遊靜靜看他:“你相信這世上真的有仙?那傳說裏仙人長什麽模樣?”文般若:“世人都這般傳說,我也沒見過。不過根據傳說,應當是和二位道長一般無二,其實所謂的仙人,應該是一位道士,畢竟這大北戎國境,和中都府一般道教興國。”
周遊哂笑:“難怪這國家前途渺茫,你看看我和我師弟,像是有多大出息的人嗎?”周旋聞言冷哼:“你竟敢藐視道尊,你說你的,別帶上我!”周遊淺笑:“不帶上你,那還真的挺有出息的。”
周旋往旁邊走開一點不再理會周遊,周遊毫無所謂,和文般若對答如流,四周霧靄漸起,薄霧冥冥,上方宮殿輪廓初顯,龐大勾畫,好似沉睡的巨大佛陀,空氣裏漸漸潮濕,猿啼虎嘯,忽然一聲厲嘯劃破長空,聲音淒涼,進而群起呼號,語調皆悲,正在登階的三人不明所以,麵麵相覷,卻不曾停下步伐。
上方,雲霧裏衝出來一個小黃門,抱著腦袋,狀若驚魂,穿過三人便往山下衝去!
隨即,一眾兵衛攜卷著三兩老臣,慌不擇路,周遊喜好熱鬧,見狀頗為欣喜,但眉間已微微緊皺,文般若心緒煩躁,飛起身影倏忽間穿入上方雲裏,不多時已如大鵬般展翅而歸,麵色煞白,如喪考妣。周旋:“究竟發生何事?”
文般若:“就在剛剛,紫宸國公駕崩了!”
宣隆門外,距紫宸國公駕崩四個時辰前,夜已深沉。
李眠坐在鴻樓二樓憑欄處,徑自飲酒,外麵華燈初上,星夜闌珊,街市上全是夜遊百姓,摩肩接踵,一派繁榮盛景,渾然不見絲毫悲傷。
李眠提酒問話:“小二,你家武陵公子何在?我記得他外出未歸已經有十多日了,他究竟出去幹嘛你可知曉?還有,下麵為何這般熱鬧?”小二搖頭:“二當家從不告訴我等,便是老爺都無從知曉的,至於這熱鬧,客官您真是說笑,這陵陽城夜夜笙歌,有什麽稀奇古怪?”
“豈不知邊境受難,人民背井離鄉?”李眠斜眼瞥他,小二卻笑意更濃:“那是邊城的苦難,又不是陵陽人的苦難,萬裏之遙又與我等何幹?”李眠聞言頗驚:“都是北戎國子民,怎會有如此芥蒂?”
小二聞言竊笑:“我倒是覺得天高皇帝遠,活的應當更加逍遙自在。”
李眠擺手將其勸退,隨即連杯酌飲,越喝越顯心神不寧,猛然起身找店家要了筆墨,攥著在牆邊佇立半晌,吞了不少墨水,咬斷幾根筆杆後還是隻字未寫,悻悻然回到座位上喝酒,酒入愁腸竟是越喝越醉,李眠星眼迷離,恍恍惚惚,不知何時對麵椅子上已多了一個人。
來者斯文打扮,略顯瘦弱,年紀不小,但還未及老邁,手捧半隻碎裂的帶血硯台,腰間插一杆細長毛筆,筆鋒墨汁未幹不過已近乎崩壞,硯台上亦是淋淋灑灑濺滿全身,書生卻混不在意,李眠瞧他一眼,感覺有些熟悉,又多看了幾分,猛然驚覺乍起,酒意醒了七分,神色莫名激動!
“你可是那梅嶺狀元?”他驚愕發問。
對麵人微笑點頭,正是當日在金墉城中倒騎毛驢的梅嶺狀元,亦是三日前在蘭陵山道中喋血作戰的溫樓主!
隻不過,李眠不知曉他經曆了什麽事情,溫樓主也沒有打算告訴他自己是如何從山穀生還而出的,李眠注意到了他滿身的血跡與傷痕,他們之前在金鏞城有過一麵之緣,周遊曾經說過,此人巧借草探花的名號,實則與西梁暗中勾結,此番突然相見,倒是讓李眠不知所措起來。
溫樓主:“方才見將軍站在題詩壁前久久不曾動筆,可是還未醞釀得當?”李眠聞言慚愧:“本想直抒胸臆,奈何目不識丁,想來想去隻好作罷,畢竟胸無碗墨,隻好無可奈何,如若我家道長在側,定然會寫詩相贈。”
提到周遊,李眠又心憂不止,溫樓主:“可是金墉城那位青衫少年?”李眠點頭:“你又想做甚?”
溫樓主擺擺手:“將軍莫要誤會,隻是替道長送將軍首詩,別無他意。”李眠聞言,看向牆壁,果然多了一首七言絕句,字跡清秀,立意深邃:
折戟紅沙百日花,關外宿將睡天涯。
陵陽不知邊城事,遊街把酒忘琅琊。
李眠看罷,微微擺首,又喝了一壺酒。
“我這首詩,可曾道出將軍心中所想?”溫樓主笑問,絲毫不像一個滿是瘡痍的病人,李眠撇嘴,他心裏明白這家夥的詩詞造詣不在周遊之下,奈何他心有偏袒嘴巴上硬,就是不願承認這一點:“看慣了道長的詩作,閣下這首當真平淡如水!”
溫樓主亦是頗有城府:“那位青衫道長的確造詣高深,在下自愧不如,將軍所言極是。”李眠:“你少扯閑言碎語,你此番來找我是不是另有目的?我直言問你,當日金墉城的危局,是不是你暗中攛掇?”
溫樓主倒是毫不避諱,竟然微微點頭應承了下來:“在下騎驢路過,可曾犯了忌諱?混口飯吃而已,兵荒馬亂得先謀求生計!”李眠:“你倒是真敢承認,你到底知不知曉這裏是什麽地界!如此說來不顧家國大義買主通敵者,當真是你這廝?”
溫樓主聞言氣勢絲毫不弱:“家國大義能讓我活著離開金鏞嗎?將軍這般硬氣,那蠶洞前死掉的百姓又該怎麽說?世間就是太多你們這般俗人,整日江湖道義,滿嘴忠孝節義,百姓們無辜冤死,為何那道長卻苟活於世?金墉城外死了三萬軍隊,為何偏偏活了你這位將軍?你口口聲聲說的正義凜然,那為何現在跟我這個賣國通敵者有勾結的人,恰恰就是你們兩個苟且偷生之人哪?”
通篇大論說的句句誅心,李眠悲痛莫名,又嘴巴笨拙無以反駁,捶胸頓足亦難以宣泄,溫樓主站起身子,拱手見禮隨後下樓,樓下一隻嶄新的健壯毛驢,梅嶺狀元倒騎驢上,李眠趴在憑欄上瞧看,心緒波瀾起伏。溫樓主臨行前又看他一眼:“將軍,當日那道長送我時我說了一句話,今夕話已挑明,我也無需再多遮掩,你且告訴他,我的觀點依舊沒變。”
“什麽觀點?”李眠喃喃。
“驢馬不同道,各自過林橋!”溫樓主說完便走,毛驢擠入人群,轉瞬間便被人潮淹沒,李眠茫然四顧,全都是不認識的陌生人,來來往往,繁華巷陌,轉身看看桌上殘羹剩飯,半盞冷酒,更顯寂寥。
他趴在桌上把殘酒喝完,倒頭便睡,這一睡便到了次日天明。
店小二把他叫醒,李眠醉眼微醺,店小二麵目驚恐:“將爺,該醒醒了,不能再睡了。”李眠掙紮起身,頗不耐煩,但見小二神色,立時警覺幾分:“發生了何事?”店小二不答,側身指指憑欄外,李眠一把推開他,扒在憑欄上眺望陵陽街道,赫然發覺一夜之間,這座繁華盛市已然滿城飄雪!
李眠揉揉眼睛,仔細瞧看一番,發現這雪頗為規整,又定身細看,赫然發覺竟是死人紙錢,遙望遠方,本來濃妝豔抹的城池盡皆身披白綾,滿城百姓皆披麻戴孝,酒家牌坊皆掛滿壽帶,幡子旌旗皆素麵朝天迎大風飄!
一夜之間,整座城池豁然白頭。
“道長,紅塵大世裏的第一朵花,究竟是如何在一夜之間,開滿中原的?”
李眠癡傻喃喃,自從見過溫樓主之後,他一直有一股不好的感覺,不過這感覺究竟是什麽,他也一時間無法說得清楚。
而此時,三千琉璃大道上,周遊三人已經來到長樂仙宮門口。
紫宸國公駕崩一事,不知被誰給泄露了風聲,舉國上下悲痛莫名,而反響最為猛烈的風暴中心,自然便是皇帝仙逝的長樂仙宮!
三人不敢貿然進殿,安靜佇立於殿前恭候了一整夜,宮內不斷傳來各種古怪聲響,人頭攢動,人心惶惶,直到天明時忽然出來一隊兵馬,將周遊三人團團圍住,一名太監排眾而出,手握聖旨,趾高氣揚。
“聖上遇刺崩殂,爾等此時進宮,凶手昭然若揭,擇日斬首示眾!”文般若聞言震怒,周旋亦是眼目含威,唯有那青衫道士淺笑吟吟,望著眼前將士將自己五花大綁,將白貓纏在脖子上,笑的更歡脫了幾分:“這路數還蠻新奇,從來未曾玩過,既然這般有趣,早來些時日更好!”
這天是西梁曆一六二年,北戎曆鴻靈十三年十二月十七。
突然發生的事情,的確是讓人始料未及,三個進宮探案的清白之人,莫名其妙成了弑帝大罪的罪魁禍首!
周旋:“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之朝,豈沒有絲毫公理乎?”那領頭太監麵目陰翳,佝僂如弓蟲,諂媚逢迎功夫深厚到家,聞言擰眉冷笑,薄若寒蟬,牙尖嘴利,聲音嘶啞如南山晚鍾:“紫宸國公便是理,現如今理已經沒了,分公母有何意義?”
禁宮侍衛壯闊如山嶽,將三人團團圍住,密不透風,生路斷絕!周旋:“大北戎國好大的禮遇,豈不知我是穆府門客?”太監聞言微凜:“西梁來客百花開,你可是那溫府上僚?”
“既知我身份高低,為何還問短問長?”周旋一提到西梁,整個人都傲然了幾分。
不過這太監好似不太懼怕,神色緩和後咧嘴大笑:“紫宸國公乃九五至尊,統率北戎國寰宇,無論西梁何般強硬,這裏是北戎國禁宮地界,還是要守宮裏的規矩,再者說先王新隕,社稷崩壞,紛亂之時道義無常,閣下若是盛氣淩人,有不長眼的鼠輩佞臣把您淩遲剮了,剩一堆白骨森森,拋下這腳下青天,也決然沒有任何好事者知曉分毫!”
老太監說完,笑容更顯邪魅,周旋微微發冷,不再多發一言。他本就是趨炎附勢之人,眼下形勢比人強,周旋深諳縱橫之道,況且周遊並未有所舉動,他再多說反倒容易滋事,因此示弱半分最為得當,不過文般若倒是骨氣卓然,這位孤傲劍客似乎渾然無忌,眼神好似古劍般陰冷發亮,環視四周滾滾殺意蕩漾如泉!
且不論穆錦官是生是死,今日午時三刻,正是周遊入宮麵聖的日子。
這一天,狄江傾又來了。
他站在宣隆門朱紅色的門臉前,神色肅穆,儀態莊重。不過周遊和李眠卻險些誤了時辰,兩人俱都是一身酒氣,李眠搖搖晃晃,周遊神色清朗。
臨行之際,周遊囑托李眠一番。
“我入宮後,你要記得喂養拐子馬,多汁牧草,不限量供應。城外麵那些金鏞子弟,全部帶進城來,安排些營生做做,以備不時之需。我這裏有個錦囊,你謹慎收好,回去再看,依我所言行事。”
李眠點點頭,周遊笑笑,轉身便走,李眠望著宣隆門,心內微微不安:“道長,你進入陵陽,還未曾作詩,宮內危機四伏,道長如若有事,定要傳書於我。”
“不遲不遲,回來再做,你先按我說的做,其它的無需多言。”
周遊說罷來到狄江傾身前,周旋和文般若早已等候多時。文般若雙手拄劍,周旋雙手拄琴。周遊摸摸身後,沒有摸到自己的桃花劍。轉身嗔怪了李眠一眼,隨即反倒是將肥胖白貓取了出來,抱在懷裏輕輕撫弄起來。
狄江傾:“諸位,入宮麵聖,不得攜帶刀劍。”
文般若聞言了然,將長劍遞給狄江傾:“劍名巨闕,赤陽子采嶺南寒鐵打造。寬一尺七寸,長九尺五寸。開鋒五年,回爐兩次,殺十七人,左刃柄腕微崩。”
狄江傾命隨從收下巨闕,又看了一眼焦尾龍弦:“閣下通曉音律?”
周旋:“略懂一二。”
狄江傾:“紫宸國公向來喜好音律,閣下若是得其賞識,倒也不失為一件幸事。”說罷,狄江傾看向周遊:“道長,你帶隻白貓做甚?”
周遊:“它從小到大都是我養的,入宮難不成不許帶貓嗎?”狄江傾麵有難色:“這倒是沒有規矩,不過也從未有帶貓上殿的人。”
周遊笑笑:“那從今以後,世間便有我這般人了。”
狄江傾微微歎息:“也罷,宣隆門後便是三千琉璃大道,台階之上便是長樂仙宮,紫宸國公現在正寢居於此,琉璃大道有些規矩列位需要遵守,切不可壞了傳統,一旦登臨,非王命不可回複,一入深宮,非鳳諭生死由天!”
周遊聞言淺笑,點點頭不置可否,他轉過身子,看到孤零零的李眠,微微一笑,李眠麵色愁苦,滿溢擔憂,見狀也發笑回應,不過笑的分外勉強。
周遊抬起眼目,望向宣隆門外:“將軍,我走之前,不若給你留個問題,你想明白答案,等我回來告訴我,你看這陵陽江山,可曾壯美秀麗?那你是否有仔細想過,這紅塵大世裏的第一朵花,是如何傳播花種,令其開滿中原的?”
李眠知他心意,當即擠出笑容晃晃腦袋:“這還實屬不知。”周遊淺笑:“所以說,你要想,我不回來,就一直想。”
我不回來,就一直想。
周遊決然回頭,文般若和周旋也都整頓衣襟,畢竟誰都清楚,宮中發生如此血案,紫宸國公又病入膏肓,如此多事之秋,入宮絕不單單是表麵看去那般簡易,因此即便是吟詩殺人的文般若,此番也比往日少了幾分淡定從容。
宣隆門開,山風鼓蕩,灌滿衣襟,眾人袖袍大張,好似升仙得道。
三千琉璃鋪成的碧玉階梯直上高天,延綿不絕淹沒雲裏,這條長道乃是北戎州獨有景致,即便是西梁也不曾有此般做派,文般若觀之縱聲長嘯,周旋亦抒懷大張,唯有道士周遊抱著歸去來兮瑟瑟發抖:“這天兒真的是冷,上麵給燙酒喝嗎?”
狄江傾一臉肅然不予回應:“三位請上山!”
話音落罷,三人抬腳登山,宣隆門緩緩關閉,好似隔絕了半個紅塵大世。
李眠望著朱紅色的門臉,盯著門臉上的金絲鉚釘,久久不曾回神,狄江傾默默走了,他又站了一會兒,掏出手裏的錦囊,似乎決定了什麽,轉身快速跑下了山。
紅塵大世裏的第一朵花,究竟是何時開滿中原的哪?
李眠還不清楚,不過問出此話的周遊,倒是已經踏上了進宮麵聖的路,這條路遙不可及,三個人這麽一走,便不眠不休走了整整三日。
路上,三個人並列成線,偶有言語,皆是文般若牽頭,周旋有些忌憚周遊,因此並不和其過多攀談,他心裏清楚明白,和這個道士聊天除了惹一肚子悶氣,是討不到半分便宜的。
文般若:“長樂仙宮本來是陵陽盛景,奈何紫宸國公喜歡,修築成了紫禁宮廷,不然陵陽這官宦地界兒,會平添更多喜樂。”周遊:“為何叫做仙宮,可是皇帝自詡?”
“還真的不是,說起來,是因為這座宮闈之中,曾經來過一位老神仙,以前也叫山宮,其實稱謂無所謂,畢竟傳說就是傳說。”文般若解釋道。
周遊靜靜看他:“你相信這世上真的有仙?那傳說裏仙人長什麽模樣?”文般若:“世人都這般傳說,我也沒見過。不過根據傳說,應當是和二位道長一般無二,其實所謂的仙人,應該是一位道士,畢竟這大北戎國境,和中都府一般道教興國。”
周遊哂笑:“難怪這國家前途渺茫,你看看我和我師弟,像是有多大出息的人嗎?”周旋聞言冷哼:“你竟敢藐視道尊,你說你的,別帶上我!”周遊淺笑:“不帶上你,那還真的挺有出息的。”
周旋往旁邊走開一點不再理會周遊,周遊毫無所謂,和文般若對答如流,四周霧靄漸起,薄霧冥冥,上方宮殿輪廓初顯,龐大勾畫,好似沉睡的巨大佛陀,空氣裏漸漸潮濕,猿啼虎嘯,忽然一聲厲嘯劃破長空,聲音淒涼,進而群起呼號,語調皆悲,正在登階的三人不明所以,麵麵相覷,卻不曾停下步伐。
上方,雲霧裏衝出來一個小黃門,抱著腦袋,狀若驚魂,穿過三人便往山下衝去!
隨即,一眾兵衛攜卷著三兩老臣,慌不擇路,周遊喜好熱鬧,見狀頗為欣喜,但眉間已微微緊皺,文般若心緒煩躁,飛起身影倏忽間穿入上方雲裏,不多時已如大鵬般展翅而歸,麵色煞白,如喪考妣。周旋:“究竟發生何事?”
文般若:“就在剛剛,紫宸國公駕崩了!”
宣隆門外,距紫宸國公駕崩四個時辰前,夜已深沉。
李眠坐在鴻樓二樓憑欄處,徑自飲酒,外麵華燈初上,星夜闌珊,街市上全是夜遊百姓,摩肩接踵,一派繁榮盛景,渾然不見絲毫悲傷。
李眠提酒問話:“小二,你家武陵公子何在?我記得他外出未歸已經有十多日了,他究竟出去幹嘛你可知曉?還有,下麵為何這般熱鬧?”小二搖頭:“二當家從不告訴我等,便是老爺都無從知曉的,至於這熱鬧,客官您真是說笑,這陵陽城夜夜笙歌,有什麽稀奇古怪?”
“豈不知邊境受難,人民背井離鄉?”李眠斜眼瞥他,小二卻笑意更濃:“那是邊城的苦難,又不是陵陽人的苦難,萬裏之遙又與我等何幹?”李眠聞言頗驚:“都是北戎國子民,怎會有如此芥蒂?”
小二聞言竊笑:“我倒是覺得天高皇帝遠,活的應當更加逍遙自在。”
李眠擺手將其勸退,隨即連杯酌飲,越喝越顯心神不寧,猛然起身找店家要了筆墨,攥著在牆邊佇立半晌,吞了不少墨水,咬斷幾根筆杆後還是隻字未寫,悻悻然回到座位上喝酒,酒入愁腸竟是越喝越醉,李眠星眼迷離,恍恍惚惚,不知何時對麵椅子上已多了一個人。
來者斯文打扮,略顯瘦弱,年紀不小,但還未及老邁,手捧半隻碎裂的帶血硯台,腰間插一杆細長毛筆,筆鋒墨汁未幹不過已近乎崩壞,硯台上亦是淋淋灑灑濺滿全身,書生卻混不在意,李眠瞧他一眼,感覺有些熟悉,又多看了幾分,猛然驚覺乍起,酒意醒了七分,神色莫名激動!
“你可是那梅嶺狀元?”他驚愕發問。
對麵人微笑點頭,正是當日在金墉城中倒騎毛驢的梅嶺狀元,亦是三日前在蘭陵山道中喋血作戰的溫樓主!
隻不過,李眠不知曉他經曆了什麽事情,溫樓主也沒有打算告訴他自己是如何從山穀生還而出的,李眠注意到了他滿身的血跡與傷痕,他們之前在金鏞城有過一麵之緣,周遊曾經說過,此人巧借草探花的名號,實則與西梁暗中勾結,此番突然相見,倒是讓李眠不知所措起來。
溫樓主:“方才見將軍站在題詩壁前久久不曾動筆,可是還未醞釀得當?”李眠聞言慚愧:“本想直抒胸臆,奈何目不識丁,想來想去隻好作罷,畢竟胸無碗墨,隻好無可奈何,如若我家道長在側,定然會寫詩相贈。”
提到周遊,李眠又心憂不止,溫樓主:“可是金墉城那位青衫少年?”李眠點頭:“你又想做甚?”
溫樓主擺擺手:“將軍莫要誤會,隻是替道長送將軍首詩,別無他意。”李眠聞言,看向牆壁,果然多了一首七言絕句,字跡清秀,立意深邃:
折戟紅沙百日花,關外宿將睡天涯。
陵陽不知邊城事,遊街把酒忘琅琊。
李眠看罷,微微擺首,又喝了一壺酒。
“我這首詩,可曾道出將軍心中所想?”溫樓主笑問,絲毫不像一個滿是瘡痍的病人,李眠撇嘴,他心裏明白這家夥的詩詞造詣不在周遊之下,奈何他心有偏袒嘴巴上硬,就是不願承認這一點:“看慣了道長的詩作,閣下這首當真平淡如水!”
溫樓主亦是頗有城府:“那位青衫道長的確造詣高深,在下自愧不如,將軍所言極是。”李眠:“你少扯閑言碎語,你此番來找我是不是另有目的?我直言問你,當日金墉城的危局,是不是你暗中攛掇?”
溫樓主倒是毫不避諱,竟然微微點頭應承了下來:“在下騎驢路過,可曾犯了忌諱?混口飯吃而已,兵荒馬亂得先謀求生計!”李眠:“你倒是真敢承認,你到底知不知曉這裏是什麽地界!如此說來不顧家國大義買主通敵者,當真是你這廝?”
溫樓主聞言氣勢絲毫不弱:“家國大義能讓我活著離開金鏞嗎?將軍這般硬氣,那蠶洞前死掉的百姓又該怎麽說?世間就是太多你們這般俗人,整日江湖道義,滿嘴忠孝節義,百姓們無辜冤死,為何那道長卻苟活於世?金墉城外死了三萬軍隊,為何偏偏活了你這位將軍?你口口聲聲說的正義凜然,那為何現在跟我這個賣國通敵者有勾結的人,恰恰就是你們兩個苟且偷生之人哪?”
通篇大論說的句句誅心,李眠悲痛莫名,又嘴巴笨拙無以反駁,捶胸頓足亦難以宣泄,溫樓主站起身子,拱手見禮隨後下樓,樓下一隻嶄新的健壯毛驢,梅嶺狀元倒騎驢上,李眠趴在憑欄上瞧看,心緒波瀾起伏。溫樓主臨行前又看他一眼:“將軍,當日那道長送我時我說了一句話,今夕話已挑明,我也無需再多遮掩,你且告訴他,我的觀點依舊沒變。”
“什麽觀點?”李眠喃喃。
“驢馬不同道,各自過林橋!”溫樓主說完便走,毛驢擠入人群,轉瞬間便被人潮淹沒,李眠茫然四顧,全都是不認識的陌生人,來來往往,繁華巷陌,轉身看看桌上殘羹剩飯,半盞冷酒,更顯寂寥。
他趴在桌上把殘酒喝完,倒頭便睡,這一睡便到了次日天明。
店小二把他叫醒,李眠醉眼微醺,店小二麵目驚恐:“將爺,該醒醒了,不能再睡了。”李眠掙紮起身,頗不耐煩,但見小二神色,立時警覺幾分:“發生了何事?”店小二不答,側身指指憑欄外,李眠一把推開他,扒在憑欄上眺望陵陽街道,赫然發覺一夜之間,這座繁華盛市已然滿城飄雪!
李眠揉揉眼睛,仔細瞧看一番,發現這雪頗為規整,又定身細看,赫然發覺竟是死人紙錢,遙望遠方,本來濃妝豔抹的城池盡皆身披白綾,滿城百姓皆披麻戴孝,酒家牌坊皆掛滿壽帶,幡子旌旗皆素麵朝天迎大風飄!
一夜之間,整座城池豁然白頭。
“道長,紅塵大世裏的第一朵花,究竟是如何在一夜之間,開滿中原的?”
李眠癡傻喃喃,自從見過溫樓主之後,他一直有一股不好的感覺,不過這感覺究竟是什麽,他也一時間無法說得清楚。
而此時,三千琉璃大道上,周遊三人已經來到長樂仙宮門口。
紫宸國公駕崩一事,不知被誰給泄露了風聲,舉國上下悲痛莫名,而反響最為猛烈的風暴中心,自然便是皇帝仙逝的長樂仙宮!
三人不敢貿然進殿,安靜佇立於殿前恭候了一整夜,宮內不斷傳來各種古怪聲響,人頭攢動,人心惶惶,直到天明時忽然出來一隊兵馬,將周遊三人團團圍住,一名太監排眾而出,手握聖旨,趾高氣揚。
“聖上遇刺崩殂,爾等此時進宮,凶手昭然若揭,擇日斬首示眾!”文般若聞言震怒,周旋亦是眼目含威,唯有那青衫道士淺笑吟吟,望著眼前將士將自己五花大綁,將白貓纏在脖子上,笑的更歡脫了幾分:“這路數還蠻新奇,從來未曾玩過,既然這般有趣,早來些時日更好!”
這天是西梁曆一六二年,北戎曆鴻靈十三年十二月十七。
突然發生的事情,的確是讓人始料未及,三個進宮探案的清白之人,莫名其妙成了弑帝大罪的罪魁禍首!
周旋:“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之朝,豈沒有絲毫公理乎?”那領頭太監麵目陰翳,佝僂如弓蟲,諂媚逢迎功夫深厚到家,聞言擰眉冷笑,薄若寒蟬,牙尖嘴利,聲音嘶啞如南山晚鍾:“紫宸國公便是理,現如今理已經沒了,分公母有何意義?”
禁宮侍衛壯闊如山嶽,將三人團團圍住,密不透風,生路斷絕!周旋:“大北戎國好大的禮遇,豈不知我是穆府門客?”太監聞言微凜:“西梁來客百花開,你可是那溫府上僚?”
“既知我身份高低,為何還問短問長?”周旋一提到西梁,整個人都傲然了幾分。
不過這太監好似不太懼怕,神色緩和後咧嘴大笑:“紫宸國公乃九五至尊,統率北戎國寰宇,無論西梁何般強硬,這裏是北戎國禁宮地界,還是要守宮裏的規矩,再者說先王新隕,社稷崩壞,紛亂之時道義無常,閣下若是盛氣淩人,有不長眼的鼠輩佞臣把您淩遲剮了,剩一堆白骨森森,拋下這腳下青天,也決然沒有任何好事者知曉分毫!”
老太監說完,笑容更顯邪魅,周旋微微發冷,不再多發一言。他本就是趨炎附勢之人,眼下形勢比人強,周旋深諳縱橫之道,況且周遊並未有所舉動,他再多說反倒容易滋事,因此示弱半分最為得當,不過文般若倒是骨氣卓然,這位孤傲劍客似乎渾然無忌,眼神好似古劍般陰冷發亮,環視四周滾滾殺意蕩漾如泉!